登陆注册
10251900000003

第3章 东京留学

黄侃在武昌文普通学堂所受的革命思想影响很深,敢于在同学中宣传反满、反君主专制,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和不满。有个学监叫李贡三,依靠裙带关系身居重要岗位,耀武扬威,发号施令,动不动即对学生进行打击报复。他喜欢在学生集会时对学生“训话”,因为肚里没有多少墨水,每次训话,常常念错字,扯错事,使学生听得哭笑不得。有一次跟学生“训话”前,要一位职员给他一个学生名册,进行点名,有个学生叫朴(读瓢)朴(读卜)朴(读迫),李贡三念成朴朴朴,统统读卜字音,这个学生默不应声,而全队发出讥笑。李贡三怒斥众生:“你们有什么好笑的!朴朴朴哪里去了?”仍没有应声。

队伍中有一位同学把姓朴(瓢)的推了出来,李贡三怒眼圆睁问:“朴朴朴是不是你?”朴朴朴摇着头。

李贡三大喝一声:“那是谁?好呀!我点你的名,你不答应,好大的狗胆!看我晓得整你!”

突然,黄侃从人群中站了出来,质问李贡三:“你这就太不公平了!因为不是朴朴朴姓错了姓,是你李学监读错了字。”李贡三极为尴尬。

又一次,李贡三听人传说,黄侃、田桐、宋教仁等在寝室议论革命,图谋不轨,于夜间“视察”黄侃等的寝室,李见黄侃等问:“你们在谈论什么?”

“讲笑话。”田桐答。

“讲什么笑话?”李贡三问。

黄侃说:“讲吴中某富翁家中的笑话。他家有位呆公子,年三十,倚父为生。父年五十了,遇阴阳先生推断父寿当为八十,子当六十二。呆子泣曰:‘我父寿止八十,我到六十以后,那二年靠谁养活?’黄侃说着,田桐、宋教仁都开怀地笑了起来。李贡三皮笑肉不笑地走开了。”

欢送李贡三的又是一阵笑声。

这笑声像钢针一样扎得李贡三很不好过。他意识到黄侃他们是讥讽他靠后台为官,一旦后台倒了,也会像那呆子一样,要哭泣了。

一天,有位同学急匆匆地跑进黄侃的寝室,报告说:“学校的公告栏里贴了一张公告,黄侃已被开除学籍,宋教仁也受到警告。”黄侃愕然,那为什么?随后跟那位同学走出了寝室。黄侃一看,果然如此。

黄侃气愤极了,许多同学也为黄侃鸣不平,有的还主张找校方讲道理,到官府去告学监李贡三的状,控诉他打击报复。

田桐想了想说:“不必,讲理没有用,告状更不行,甚至可能是王小二告状,自家告自家。”

宋教仁知道黄侃的父亲和湖广总督张之洞有旧交,建议可去找张之洞讲讲。

那时张氏年近七十,他身材矮小,说话时牙不能关风,发出嗡嗡声;精神欠佳,行走不便,出门多坐马车,对学生态度和蔼,大家都称他“督帅”,写信给他称“老师”。一见老朋友的儿子黄侃来找自己,陈述被开除情况,先是有些惊诧,因为学校当局并未报告此事。当时的情况是,阅读革命书刊,议论革命事情,几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学校当局怕扩大事态,闹出来以后,使自己获罪,只好隐匿不上报,所以张之洞还不知道。但看老朋友的份上,且黄侃又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承诺为其资助官费到日本留学。

黄侃到日本后,入早稻田大学学习。住在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馆址设于骏河台,外观颇为宏伟。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大多住在这里。从1910年开始,成立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组织,由各省学生开全体大会选举干事若干名以处理之。湖北士官学校学生吴禄贞谓会馆之于中国,犹美国之独立厅云。会馆经费开支,按照会章每一学生每月缴纳三角,由同乡会代收缴付。

1906年1月31日,黄侃在武昌文普通学堂的同学宋教仁亦已至早稻田大学报名入学。在此,相互很快有了接触,都极为高兴。与此同时,还会见了田梓琴、曹亚伯等。

辛亥革命史的第二个阶段,是从1900年到1905年。这个阶段的特征,可以说是群雄并举而群龙无首。这一点,孙中山于1905年7月28日(同盟会成立前不久),在东京“二十一世纪之支那”社与华兴会会员及其他留日学生会见时,说得最清楚。论及当时大势、革命方法和联络人才之重要,他说:“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之乱。”到第三阶段,即从1905年八月同盟会成立到1911年武昌起义和次年民国成立,清室退位。同盟会成立,是辛亥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当时反清各团体、分子的联合统一组织,在孙中山、黄兴的领导下,共同一致,从事革命。黄侃就在这个时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具体时间为1906年初。黄侃加入中国同盟会的消息一传到张之洞的耳里,他便取消了黄侃留学的官费。黄侃从此开始了革命者的流亡生涯。

在这个“流亡”时期,黄侃主要做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务学”,即师余杭章太炎(炳麟),学习音韵、说文;一是同章太炎、刘师培筹商革命,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撰稿。

1903年,章太炎以《苏报》案入上海英租界巡捕房狱,判处监禁三年。到1906年5月出狱,孙中山遣使迎赴日本,入同盟会,任《民报》总编辑。时中国留学生聚居东京逾万人,竞趋章太炎门下请业。一天,黄侃也随众往谒。刚到门前,见壁间大书四语,曰:“我若仲尼出东鲁,大禹长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这本是引用东汉戴良的话,黄侃见后,觉得章太炎狂妄,殊难接近。去一次后,就不想复去了。

但黄侃对《民报》的兴趣极高,看法极好,每期必读。特别是对章太炎的文章极为钦佩,他的文辞渊雅,立论以经史为根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当时社会上发行较广的是《民报》和《新民丛报》。《民报》是革命派的代表喉舌,《新民丛报》是改良派的代表喉舌,相互进行激烈的论战。改良派说,不需要革命,也不能够革命,不需要,是因为清廷实行新政和立宪,可以使中国臻于富强;不能够,则是因为民众暴动必定会招致列强出兵干涉。章太炎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谬论,并敏锐地发现,改良派致命的弱点就是完全不相信群众,十分害怕群众。他撰写的《革命之道德》,热烈赞颂农民、工人、小商贩和下层知识分子是最高尚的人。

章太炎在《民报》上还发表了《无神论》《建立宗教论》《人无我论》和《俱分进化论》《五无论》《四惑论》等一系列哲学论文。他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信念,都进行了猛烈的冲决,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挑战。

《民报》在宣传革命方面功勋卓著。每一期出版后,很快就销售一空,往往要重印多次,发行量增至16000份以上,在当时革命出版物中远居前列。

通过对《民报》的不断阅读,使黄侃对章太炎有较深的认识,从而也逐渐地消除了误解,并不断地为《民报》撰稿。千里马也总是会遇到伯乐的。一天,章太炎看到黄侃写的一篇文章,大加赞赏,立即以书约见,许为天下奇才。

1907年秋,章太炎闻黄侃将归国省亲,谓之曰:“务学莫如务求师。回顾国内,能为君师者少,君乡人杨惺吾(守敬)治舆地非不精,察君意似不欲务此。瑞安孙仲容(诒让)先生尚在,君归可往见之。”黄侃未即答。章太炎徐曰:

“君如不即归,必欲得师,如仆亦可。”黄侃遽然起,即日执贽往,叩头称弟子。随即偕苏曼殊搬入小川町太炎住所,日相追随,在学习音韵、说文的同时,积极为《民报》撰稿。

同类推荐
  •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精心遴选了北大名师的经典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校成书,目前已有《北大国学讲座》《北大历史讲座》《北大哲学讲座》三本。《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所选文章,皆为名师名作,如胡适、朱自清、梁启超、张荫麟、章太炎、辜鸿铭、蔡元培、闻一多、王国维等大师关于国学、历史、哲学的精妙论道。北京大学百年传承,中华文脉千载积淀,一卷在握,了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广大民众人人奉行、时时奉行但其自身并不自知的日用常行,才能称得上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兴国之魂”的立国价值,此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要旨。本书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分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尝试性探究。
  •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没有女人天生是母亲。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感谢时代,生育终于也和婚姻一样成为了可讨论的问题。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热门推荐
  • 长笑河

    长笑河

    在架空历史中体会中国式问鼎天下以及爱恨情仇。
  • 我是一只法师怪

    我是一只法师怪

    一个名为“末世练兵场”的系统向地球投放了丧尸,巨人,怪兽,恶龙,昆虫,机械,幽灵等一大波超级病毒。黄禹感染了昆虫病毒,在重伤时失去抗性,变成一只独角仙怪。他是唯一拥有练兵系统,并且意识没有改变的怪。
  • 无限吞噬之沙漠树人

    无限吞噬之沙漠树人

    叶神从一棵树开始,一点点的成长,一步步的进化。死亡禁地的沙漠中,出现了原始森林。蚂蚁,蜥蜴,鸵鸟,响尾蛇,角蝮蛇,沙蛇,眼镜蛇,唾蛇,蝎子,跳鼠甚至是埋葬在沙漠深处的白垩纪,侏罗纪,等等史前巨兽纷纷登场,成为这森林王国中的一员。而作为这片森林之王,万物之主的叶神,为了复仇,为了活下去,为了王国的昌盛,将会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吞噬!进化!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汉祚高门

    汉祚高门

    沈哲子来到东晋初年,化身江南豪宗之子,良田万亩,家财万贯,仆役成群,起点罕见之高配穿越,可惜老爹是个造反惯犯。衣冠南渡,五胡乱华,华夏之哀曲,汉祚之悲歌。世家大族不靠谱,北伧南貉,两窝坏种,只求苟安。神州沃土汉家地,岂容胡虏作文章!穷我一生,要建一支杀胡虏、复神州、兴汉祚的北伐义师!本书群:608646355
  • 吃货女配的快穿日常

    吃货女配的快穿日常

    #论有一个吃货宿主是什么样的#系统:别人家的宿主正正经经做任务,呵呵自家的……-_-||#论有一个吃货女配是什么样的#男女主们:这个女配,我们不要!鸢叶:额,我有这么不好吗?……鸢叶因为一碗面,开启了快穿任务。对于鸢叶来说,天大地大,美食最大,为了美食,我可以奋不顾身!鸢叶:可是,这个男人……他会给我做好吃的,可是喂饱我就开始酱酱酿酿。想丢又想留着,肿么办?简介无能,详细请进文。考究党勿入。
  • 逆天狂妃之邪王轻追

    逆天狂妃之邪王轻追

    两人没相遇之前——玉子歌冷漠脸:“老子是一个莫得感情的杀手。”墨卿面无表情:挨劳资一下让你死!遇见了之后——“辣鸡。”“死狐狸。”两人相视,皆是看对方不顺眼。老死不相往来,互相伤害,互相挖坑。再后来,为了坑对方到底,他娶了她,她嫁了他。新婚之夜,她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对他说:“娶了我,坑你一辈子!”“不嫁我,赖你一辈子!”华丽又魅惑的声音带着霸道。于是就这么坑着坑着,两人都将彼此的一辈子给坑进去了。
  • 欺男

    欺男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夜晚的时候,一家人准备好绳子、猪笼、洗碗布——洗碗布是塞嘴巴用的。马进正要下手,马涛哭了:“爸啊!爸啊!”他的哭声把马万良吵醒了。马万良揉揉眼睛,“出了什么事?”他边说边跳起来去抓放在床头的木棍,看见猪笼和绳子放在一边,问道:“你们要开批斗会?”把马万良绑起来送去大兴的办法就这样黄了。
  • 元殇决

    元殇决

    我为情而控,终将浴火重生于情!
  • 折子戏

    折子戏

    《折子戏》是一部以民国时代的北平为背景的小说。故事主人公淮泗儿是一名清高的女伶,在戏台上演出别人的故事,油彩斑驳的脸谱后面,藏着无尽的悲喜。她自己也被卷入了复杂的爱恨情仇,与沈家三公子沈如安在爱恨中纠葛,同时还面临着战争、革命带来的风云变幻、生离死别与难以决定的取舍。
  • 美妙世界的领主

    美妙世界的领主

    在一场人族与异族的战斗中,烈焰城第一刀客秦林战死,却留下了不甘,从未来穿越到了100多年前的过去,他决心成为人族最强的进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