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2400000001

第1章 禅的内心世界

非常难得能在这里演讲。从去年三月开始,我在各地所有的活动都停止了,包括上课、演讲,等等。一年多以前许下的口头承诺,让我首次来这里和大家聊天,以出家人而言,即使口头承诺亦是妄语戒。因此,我特地把一些事情提前做好安排,来这里和大家相聚。

今天我要从体、用、相、境的知识和概念上和各位做些简单的探讨。虽然各位手上有张大纲,但我演讲时很少用大纲,或照着大纲一条一条地讲。当然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以一种随缘、随时空的方式来表达知识或经验。

今天的主题是禅的内心世界。以人而言,是多变化的动物,那怎么去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呢?

在佛法里,如以“色身”和“法身”来分辨,依现今的语言,“色身”是指物质体,也就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的身体;“法身”是指精神层面,人所展现出来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人除了具备物质的色身外,还具备精神的法身。这点必须了解,否则的话,很容易偏于色身方面的挑剔,或肯定,或否定,譬如谈地、水、火、风,或六根、六尘,都是在物质上打转。

今天把重点放在精神领域。我们第一个子题是“心为主宰”。究竟什么是心?最简单的说法:心指的是“我”,“我”是以分别来表现自我的情感作用。经典上说心有肉团心、思虑心,其实肉团心是维护物质组合的身体,或是维护色身的东西;而思虑心则是指修养,或表现精神层面内涵的“我”或“心”。

我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心究竟怎么为主宰。

在三国时代,曹植作了一首有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会有怎样的直觉反应?想到亲兄弟为了名、为了皇位,不惜阋墙?事实上,在禅的领域里,不会用这种方式看问题。因为这种方式偏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非探讨现实问题。

从诗的意境中不难了解,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必然的现象,但不能说是曹植的对与错,或是他哥哥的对与错。为什么?如果硬要分别对与错,那么他们就不该来到人世间。因为若没来到人世间,就没有对与错的问题了。在这里面,如何说明心为主宰呢?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也有谦让的故事,就是把自己的权利、皇位让给另外一个人。然而这一故事并不是关于谦不谦让,而是不管思想、情感或做法,这一切根本还未发生,他只关心现实的利害以及一般人会担心、执着的问题,才会有这种残酷的事实发生。而学佛的人,如果以禅的思考、道理或方法去面对这些问题,还是自己主宰自己。

佛教的经典讲“一切唯心所造”,或说“万法唯心所现”,都是谈“心”的问题。各位今日来到这里,也是“心”的问题,只是每个人心念里存在的不同内涵引发不同的行为。它不是单一或绝对的,而是不同的人、事、时空,表现不同的情感作用。

心为主宰。千万不要把心摆在同一个地方,认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或修行一定会成道、造作一定会成业。其实道与业只是一种行为,如以人而言,行为本来就有偏差,世间的种种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存在。如果把自我的心摆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别人的心一个个拿到自己面前,这样,你的心才会被你主宰。

否则的话,就像我常说的,学佛、不学佛的人,通常眼睛看着别人、耳朵听着别人,对别人的对与错非常清楚,面对别人时,希望人家都是佛、菩萨,而自己却甘愿做个众生。

人人都是看别人好不好,却很少思考:别人若是好的,对自己怎么样?不好的,对自己又怎么样?而自己又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立场去要求别人,面对别人的好坏?即使是一位老师,也只能去引导学生,不可能说“我要求你,就能改变你”。因此“心为主宰”就是要把重点摆在自己身上。

那么心究竟是如何组成的?现在不谈肉团心,而谈思虑心。比如大家看了我的资料,知道我已八十三岁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想:不可能吧!当你产生这种意念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意念的产生来自于心的架构?

心的架构,在佛法里是指色、受、想、行、识,也就是“五蕴”。通常会说,“五蕴”指的是心,心起变化产生作用,即五蕴起变化产生作用。当你从资料上看到,这和尚八十三岁了,这信息马上进入你的意识里,意识完成之后,会产生一个反应,此即色蕴。

色蕴的完成,来自色尘、法尘、色法,而后形成色蕴。因此要了解,色蕴不是单纯的物质所完成的,而是从物质上展现出来的精神层面。当你们看到资料,再看到我这个人,里面就包含我刚刚所说的色尘、法尘、色法,以及相应于自我而形成的心念,才会有信、不信、可能、不可能,才能在刹那之间完成你的感受。

从文字上所知的,到面对人所产生的反应与感受,感受之后,在刹那之间,马上产生思想,而后会有表现,这种表现就是行为。可见,心念所起之时,刹那间就完成五蕴了,只是我们平常没有用这种方式去探讨心是怎么组合起来的。

佛法谈这些问题时,是有条理的,不是谈一个概念,也不是谈一个印象。当然有些人会认为,谈这些似乎与禅没有关系。其实,对心有所认识,而后涉入禅的问题时,就会比较好把握,否则会想到别的地方。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我的名字叫白云,人面对云的时候,是喜欢白的,还是黑的?我想第一反应必然是白的,所以我叫白云。如果我叫黑云或乌云呢?

以禅的思想来看,某些时刻,白云比黑云好,但在某些时刻,黑云又比白云好。究竟是白云好,还是黑云好呢?那得在不同的时空中去发现、认识、了解。如果一定要说哪个好,就像刚刚说曹植的问题一样:究竟是哥哥好,还是弟弟好?兄弟俩到底谁对谁错?可能各位会想,谈这些跟禅又有什么关系?

禅,简单地说是“净静的思考”——第一个“净”是清净的“净”或净土的“净”,第二个“静”是冷静的“静”或静坐的“静”。“净静的思考”,并不是以自我的意识去思考。为什么呢?净表示炉火纯青,是把不好的排除,只保留好的,因此不好的,已不在这范围之内。

佛法处处讲清净,以莲花而言,它究竟清净还是不清净?莲花本身是很清净的,可是莲花的根茎如果离开了污泥,会怎么样呢?再往污泥里看莲藕,莲藕完全埋在污泥里,可是它的内心世界却是干干净净的。这中间你可以发现好、不好、清净、不清净,究竟如何分辨?怎样论断?所以,人与人之间,不管是人的问题、事的问题,总在对错、好坏、是非等相对的前提下过日子。

譬如讲是非,莲花或莲藕以其本身而言,谁是谁非?如果谈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没有莲藕哪来的莲花?可是如果没有莲花、莲蓬结上莲子,哪来的莲藕?如果只执着于表相——污泥、莲花、莲子、莲藕,如此而已,跟我们的人生与生活,又有什么关系?莲子在中药里是凉补的东西,是好的,可是莲子中间的莲心是苦的,是不好的,但同样也可以做药、治病。

人往往只注重表面,在物质上打转,而禅是要我们不为物所转。然而,怎样进入物的世界,探讨物的精神层面与精神内涵?禅宗里有句话叫“青山不碍白云飞”,想想看,白云与青山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青山是屹立不动的,白云是随风飘荡的,为何我们会说青山不碍白云飞呢?这只不过是写景而已!如果看到的只是青山、白云,最多还感觉到有风,也不过是物质层面。它的精神表现是什么呢?自由自在、洒脱无碍。

如果不能把握这些重点,如同刚刚所讲的,是白云好,还是黑云好呢?如果是黑云好,满天都是黑云,连山也看不见了。眼睛看到的黑云,真的是黑的吗?云没有黑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是乌云密布?其实白云并没变,只是它的浓度受大气层的影响,呈现出另一种现象而已。但是,人就是要在黑的、白的上面去分别,如此而已。

最近常常在街上看到卖小吃的小摊贩,手推车挂了一个小牌子,叫“黑白切”,也就是说爱怎么吃,就怎么切,这是很自在的事。可是我们看一个人,老爱乱讲话,就说他“黑白讲”(闽南语),究竟是白讲还是黑讲呢?他们只是在声色上打转,也就是在物质层面上打转。跟各位讲这些,只是佛法的一些道理而已!

我现在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要花些时间思考。过去有位禅师,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大家注意,是人从桥上面经过,桥在流动,水并没有流动。会不会觉得他是神经病?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在介绍禅的内心世界,这个主题要把握好。

过去在千佛山菩提寺举行的禅修营上,我也提到过这两句话,让参与的人好好思考:究竟是人流,桥流,还是水流?各位如果把自己融入这画面里,是否能产生桥流水不流的境界?

再举个例子,大家不妨思考一下。现在满空间都是无限电波,可是各位有没有看见?如果用科学仪器,或许很容易就可以展现出来,可是以人的能力,根据道理、理论可以说出来的,却无法展现出来。换个角度说,“人在空间坐,电波在流动。”你说电波有没有在流?或说,“人在流,电波未流。”你说对不对?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问题。我讲这些,究竟跟“我”有什么关系?

禅讲现实的利益,它不是玄学,而是要与生死有关,要能帮助我们求得解脱。否则的话,就像日本铃木大拙的禅——花道、茶道、武士道,那些跟我们的生死有什么关系?能帮我们求得解脱吗?

再回到刚才的两句话——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从这中间,再以另外一个子题“心的变化与作用”来看,那是谁在变化?自己。有什么作用?自我分别的作用。如果一定要问:究竟是桥流,还是水流?你是否能肯定地告诉我?我告诉你:桥不流、水不流,是你人在流。为什么?桥也好,水也罢,你不接触它,与你何干?

人世间,多少人想移民、想出走,多少人担忧,又有多少人抗议、愤恨……想想自己的一颗心,究竟参与的是什么?

因为你没有从桥上过,所以讲桥流、水不流你无法接受,也就是说这事情,我们去挑剔、分别,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一些现象。社会治安的问题,除了刘xx、彭xx,以及白xx的事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可是,很多人却把这三人的事情认为是重大案子,其他都只是小问题,真是情何以堪!他们的生命是生命,别人的就不是生命吗?你的心摆在哪里?

下面讲另一个子题——“色尘缘境是诱因”。回顾一下刚刚所讲的,都是色尘缘境所引发的自我意识。因此,可以肯定,外面的色尘缘境经过你的接收、接触之后,产生意念,产生自我分别的变化与作用。通常我们谈到禅,总是祖师西来意、佛法大意,或者谁是我的本来面目,或父母未生前我的本来面目。这些究竟在说什么?

像曹植的诗,如果你书读得不多,对其很难理解,须经过老师的分析、教导,而后有些概念。如果再经过现实人生道上,慢慢地去体会,过些时日,你的境界就会有所改变。由此可知,人的成长、智慧、知识、经验,都是这样形成的。

但是,有些人只要一谈到禅,就认为两腿一盘、两眼一闭、做个观想,最后就能像宋七力一样发光、分身。许多人问我:“老师父,你有没有发过光?会不会分身?”其实每个人都会。天台宗的教理讲的“一念三千”就是一个法身、分身,只是我们把它摆在物相上,好像一个人可以变成两个人、三个人的那种分身。如果宋七力真有这种能力,即使被监禁,也可以到外面弘法利生,因为他有分身术啊!

再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接受我所说的话了。在六神通里有神足通,大家对神足通作何解释?有人说是指脚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那是大错特错的。所谓神足通的“足”字,不是脚,而是具足的意思,也就是满足的“足”。

譬如讲皈依佛两足尊,是不是释迦牟尼佛那双脚真的那么尊贵?不是的,而是因为皈依、亲近释迦牟尼佛可以得到具足福慧双修的机会。因此,神足通的足,是讲天道的众生,以他的福德因缘,在天道享受乐的果报,这些果报来自于他过去世的福德因缘。也就是说,学佛的人如果修到这种程度,最起码恶业要轻微,善业要丰富,具足像天一样的福德因缘,虽然现在是人,可是本身已经通达了这样的境界,这叫作神足通。

如果不能把握经典的内容,会变成怪物。如果说修到有神通,人就可以在空中飞行了,那么各位坐飞机不也在飞行吗?可能你会说,是因为飞行器的关系,但是再讲句较难听的话,扁毛畜生都会飞,难道说天上飞的鸟都有神通吗?

所以,佛法中的名词,依于自我产生的变化作用必须要有道德修养、知识、经验作支撑。如果只把佛法摆在玄妙、稀奇古怪的领域中,那“佛”字就要改写了。“佛”是觉悟的意思,如果学佛,不去学如何突破现实而觉悟,那是在追求迷惑。有很多学佛的人,把自己的理想摆在遥远的未来,把现实的生活放在一边,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出现问题,就采取诸如烧香、拜佛、忏悔、做功德等一连串的处理方式,哪一样不是物质层面的行为?其精神内涵在哪里?

禅,刚刚讲过是“净静的思考”,有的人不能把握,可能会说:“你是位老禅师,所讲的还不是教理?”没有教,哪来的禅!禅只不过是佛法中的一种而已。近几年来,纵观台湾佛教界,无论是强调修净土、发展人间净土还是喇嘛、仁波切所教的密法或禅,不管学什么,都像一阵风——禅风、密风,来了、走了,走了、来了,究竟在做些什么?

这些学佛的人,只不过在随波逐流罢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从来没有面对过自己,更没有探讨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只是凑热闹或求功德而已。大家再看后面的子题——“心与禅要相契相应才是佛法”,这不用我解释,大家都有概念。

平常我上课一般都是介绍佛教的道理与方法。如果到各地去演讲,都会先讲些佛法的概念,然后跟大家一起讨论问题。这几十年来在任何场合,单独的也好,群体的也罢,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所以探讨问题,往往比较实际一点。

今天虽然说是谈禅的专题演讲,也提出一些大纲,但是我只和大家聊聊天,不算是纯粹的专题演讲。各位不妨用这个观念来做结论:当面对别人或一些事情,你是当事人的时候,你跟人、事究竟有什么关系?想知道些什么?想得到些什么?又想要些什么?这几十分钟跟各位谈的问题,听起来似乎很凌乱,好像没什么内涵,但是只要经过思考,就会达到净静思考的境界。这需要时间慢慢地培养。

现在,我不想和各位谈禅的公案、参话头,分析公案及如何进入禅的世界。在禅宗里有这样的说法,“平常心即是道”,也就是平常在现实生活中,凡起心动念都能发现处处都是禅,只是你有没有净静地思考?有,你就能得到好处;没有,即当面错过。

从基本的理论上看,道从业里显现出来,菩提从烦恼中显现出来,而烦恼、业都是世间人切身的问题,这里面怎样去展现道和菩提?那就是学佛,否则的话,你一天到晚烧香、拜佛、念经、念咒、打坐、参禅、念佛,昼夜六时,精进不断,再勤快,到头来还只是个担心害怕的人,一点也不自在、不洒脱。

现在我们把剩余的时间用来探讨问题,再次声明,我并不是天上知道一半、地上全知道的人,我们只是彼此来研究问题、探讨问题,但不要将问题局限于刚刚所讲的,凡有关学佛或自己的成长中的疑问,都可以一起研讨。

以下是问题回响。

问:请教老师父,关于佛教里的“禅戒相彰”和“非禅不智、非智不禅”,可不可以请老师父进一步说明禅与戒、禅与开智慧的关系?

答:一般人很少说“禅与戒”,大部分人会说“禅净双修”。要谈禅与戒,必须要先了解,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学不学佛,都要守戒、庄严戒。但不要把戒当成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戒,或出家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

“戒”,最简单的解释是不造成侵犯,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人或事,不造成侵犯与伤害。所以,戒是基础学,不只跟禅有关系,跟什么都有关。即使不学佛的人,也要遵守政府制定的很多法律规章,而学佛有佛教的“法律规章”。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看,就知道什么是戒,就能了解“禅与戒”。

戒是基础学,如同盖房子,要准备各式各样的材料,还要把地基打好,要打多深,关乎盖几层楼。戒律上有句话——戒是解脱本——想求得解脱,必须要有戒。不学佛的人,也在求解脱,为什么?犯法就要坐牢,不犯法自然就自在,佛法也是如此。

所谓犯法及佛教的戒,都是在谈不要侵犯别人,不要伤害别人,但并不是叫你躲在家里。你是人,在人群中生活,难免有侵犯或伤害的问题发生,这就需要法律规章来约束我们。因此,不要把禅、法放在一起来看。至于你说的那句话,我很陌生,因为禅是不以这种方式看问题的。

问:有句话叫“由定生慧”,可是现代人非常忙碌,常常在外面跑来跑去,不太有时间对“定”下功夫。刚刚老师父说要“净静地思考”,很多时候,我执很重,只想到自己,没有时间思考,很快下决断而行动。请问老师父,身为忙碌的现代人,若想要修行,在“定”方面下功夫,该从何处着手?

答:先把“定”跟各位解释一下,定并非像庙里的土地公,入定了,一切不动。佛法若以禅而言,讲究的是外静内动,外在是静态的,内在是动态的。不定的本身,不外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事打交道时,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定”最简单的意思是“不乱”,如果能做到不乱,就具备了“定”的功夫。至于怎么去着手,告诉你一个比较呆板的方法,行忍波罗蜜,如此可达到“定”的境界。可是行忍波罗蜜还必须要配合其他五个波罗蜜,来维护忍波罗蜜,如此六波罗蜜才能具足。否则专修某个波罗蜜,不可能达到修养,这六者互为因果,彼此因缘的关系是融通的,少一个都不可以。若以《大般若经》来讲,有十波罗蜜、九十波罗蜜,甚至还有无量波罗蜜。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刚刚说“戒”是不犯的意思,“定”是不乱,“慧”是不痴。“痴”并不是愚蠢,而是痴迷,佛法不会把众生当成愚类。我们常说贪、嗔、痴,而不是说贪、嗔、愚,可见人在无明里会痴迷。如果把人归纳为愚笨的的话,释迦牟尼佛的分别心未免太重了。

在现实环境中,人往往会沉不住气、会乱。因此,需要学习佛法,从佛法中学习一些道理、方法,慢慢帮助自己、调理自己。另外,我再解释什么叫修行。修行是修养身、口、意,它是指身体、语言、思想意念的行为。这行为往往很容易产生偏差,以自我意识去表现,因此才须要去调理、修养。

怎么修养?可以达到什么境界?如果以声闻乘来讲,最初的二十七贤位,而后到三向一果,都有其层次。即使是菩萨十地位,也有其层次,从初地到四地是变化位,五地到七地是提升位,八地到十地是增上位,都有其层次。所以,不可以说学佛或学禅一开悟就成佛了,这是大妄语。

记得多年前,有位自认学禅且境界很高的人,他师父说他已经开悟了。传统上,一旦开悟,必须找另外一位禅师来印证他是不是真正的开悟。于是他跑来找我,谈了一下。

他问我,他是不是开悟了。

我拿了刀片给他,跟他说:“你在手腕大动脉上划一刀,流出来的是牛奶,你就开悟了。”

他一直跟我争辩说,不可能的,讲了一大堆。

我告诉他:“你自己已经告诉自己答案了,还要问我吗?”

想想看,血液如果能变成牛奶,不成怪物了吗?开悟是什么样?小悟是什么样?大悟又是什么样?赵州从谂禅师,大悟三次、小悟无数,到了八十多岁还在外面行脚。因此,不要用这种方式去看修行,修养是慢慢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目前问题出在哪里?许多学佛的人得不到好处,为什么?他们否定现实、追求出世,这是根本原因。

只要在娑婆世界就离不开人群、离不开世间,除非不再受轮回、受生死,出离三界六道,才是出离。否则的话,即使是位乘愿再来的菩萨,此时还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如果否定了众生,就不需要乘愿再来了,如何着手?还是要看个人,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问:请问老师父,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我们如果照字义的表面去理解,是什么都不要去想。请问这和“净静的思考”有什么关联呢?

答:讲到这里,我想到六祖惠能大师。当惠明在江西大庾岭抢衣钵时,菩提心显现出来,他告诉惠能大师,自己不是为衣钵而来,而是为法而来,希望惠能大师帮助他。于是惠能大师告诉他:“你静下心来,什么别的都不要想,这时候再想一想,你是谁?”我们晓得《坛经》里所记载的资料,惠明法师因“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你本来面目”而开悟了。

再念一遍:“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你本来面目?”大家开悟了吗?从这里可以发现,你刚刚所提的问题——善、恶是业,离开业你该怎么办?可是人又不可能离开业,因为人是带着业来到这世界的,怎么可能离开业?当然不可能,你面对的不是善业,就是恶业,怎么可以否定它?

多少学佛的人,总认为业是不好的,这是很大的错误。恶业是不好,但善业还是好的,为什么把业全归之于恶,而否定它的善呢?常有人问我:“师父,我常常情绪不稳定,很容易生气、生病,是不是因为我的业障太重?”

于是我问他:“照你这么说,业都是恶的,没有善业?”

他说:“我不知道。”

我问他:“你不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呢?不生病的时候,是什么样呢?你过得安安稳稳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呢?”如果自己尽在制造烦恼,在烦恼中过日子,那你的意念一定是混乱的。

当一个人妄想、杂念太多的时候,不妨让自己静下来,正如惠能大师告诉慧明的:“先静下来,然后不思善、不思恶。”为什么?因为他原为抢衣钵而来。这告诉我们什么?你只是在善恶里打转,或否定善与恶,那么你究竟是谁?你在做什么?

佛法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不是逃避现实,想逃都逃不掉,想要否定也不可能。就像一个人晚上睡觉失眠,拼命摇头告诉自己:“不要想了,赶快睡觉。”结果呢?甚至有人数羊,每五十只画一圈,画到最后没地方画了,为什么?天亮了。这就是人,人本来就是如此。因此,才需用佛法去修养、调适自己。

谈戒、定、慧,甚至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样不是告诉我们从身、口、意去着手,慢慢去修养?其实不只佛法有修养,世间法里都有修养,不同的是,世间法不管再怎么美好,还是有缺失,因为它离不开六道轮回,还是在三界里打转。

佛法就不是了,它讲究的是圆满的圆,而这个圆是整体的圆,不是平面的圆,是毫无缺失的,也就是零缺点,是究竟解脱,不受生死,出离六道,不在三界里面轮回。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逃避、否定现实了。只要面对现实,从现实中慢慢去认识、了解,必然会发现什么是佛法。

我常讲,佛法不是武器,现实不是敌人,不是叫你拿着武器去打敌人,那是很累的事。比如精进波罗蜜是针对懈怠、放逸,但并不是让你拿精进对付放逸懈怠,不是讲对治,是说你正在修养身、口、意,这时候如果产生懈怠、放逸,精进波罗蜜提醒你不要忘了道的精进,是这个意思。绝不是在你懈怠、放逸时,就拿精进来对付,佛法不是这么修养的。

问:请教老师父,目前学校教育不太重视身心方面的调养,导致学生无法养成净静思考的习惯,变得盲动、躁动、妄动,不知老师父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建议?另外,我们亲近善知识,对初学者而言,如何判断自己所亲近的善知识,是不是一位有修养的名师?

答:有关第一个问题,非常难,关系到一些法规的问题,即使是教育部长也没有办法。如果谈我希望、我想怎么样,结果还是那个“我”,不可能会怎么样,我只能这么告诉你。

至于第二个问题,不要把善知识摆在高僧大德或名声大或大师上。什么是善知识?凡是好的知识就是善知识。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修养,你要亲近他,就不要把他的善放在一边,而去分别他的不善,否则,你永远找不到善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到处都有善知识,但不要把善知识衡量为他出家多久、头衔如何、着作多少,或者他有什么神通,不要用这种方式去看,任何法师都有他的长处。如果亲近每位法师,都能吸收每位法师的长处,你就超过所有的法师了。用这种心态、方法去接触他们,是最可信的。不要去比较、挑剔,比如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都是善知识。

问:请教老师父,佛法不是教我们要积极吗?但是有时会产生误会,比方以忍波罗蜜而言,对大众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有些人觉得忍一忍就好了,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抱着容忍的态度,面对不好的现象,或世间认为是恶的事情,公德心就无法好好地展现出来。请老师父慈悲开示。

答:忍波罗蜜的“忍”字,在翻译上会加上“辱”字,侮辱的辱,叫忍辱波罗蜜。如果有人侮辱你,就要忍,这不是忍波罗蜜的说法。波罗蜜是一种方法,而忍波罗蜜是说忍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要有目的、结果。

佛法的忍是忍而化之,化解的“化”。你为什么要忍?一定有问题,把问题化解掉,就能达到忍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压制自己,就像爆竹的火药,压得越紧,爆炸的力量就越大。如果用这种方式去忍,比不忍还糟糕,总有一天会爆发,就像我们常说的“我跟你讲,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佛法的忍不谈限度,不是告诉你怎么压制自己,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要忍。是因为有了问题,如果能够化解问题,就做到忍了。当你面对问题,如果沉不住气,不去思考怎么化解问题,那就没有行忍的机会,最多豁出去:“好!算我怕你,我走。”这不叫忍,最多只是一种修养。总之,忍波罗蜜是化解问题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把握。

我们常谈佛法、名相、经文,但很少去把握“法”,如果你从事佛法的修养,不去探讨“法”在哪里,不去探索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能解决问题吗,是不行的。真正学佛,是学觉悟,佛是觉悟的意思。觉有层次,从一些感受、体会、发现,做到缺失越来越少,最后达到圆满的境界,那就是修养,也就是道的结果,用这种方式去修行办道比较可信。

在这里提醒各位,人来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框框,一个个套在头上,不得自在。佛法讲解脱,但不是一下子就讲生死解脱,而是把现实中点点滴滴的束缚、枷锁,一个个解开来,慢慢化解,那才是求得解脱,而不是把解脱一下子摆在最后究竟的境界,这需要一步步慢慢来的。

我常说修行办道就像吃饭,吃饭人人都会吃,吃快吃慢、吃好吃坏也有关系,可是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当你吃了饭菜之后,有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吃下去之后,能不能消化?吃饭都这么难,何况修行办道。

释迦牟尼佛成道,从太子身的时候,他的父亲请了二十几位家庭教师,教他世间法;当他出家,到各地参访善知识,又学习了多少,而后在雪山苦行那么久,最后只是有所感悟,还不是究竟,我们就说他成道了。

因此,许多人晚上到户外打坐,等待启明星的来临而开悟,是一样的错误!释迦牟尼佛经历那么久,才有成就道业的机会,现代人成道好像非常快,只要头发一剃、衣服一换,或皈依三宝,几乎就是佛菩萨了,还有多少人自认为是再来人、现在佛,这些人真了不起!比释迦牟尼佛还能干。

问:刚刚听了老师父有关禅的介绍,还有各位大德所提出来的问题,老师父的开示令末学受益无穷。末学对禅并不了解,现在末学仅就布施波罗蜜,请老师父开示。我们了解布施波罗蜜,分为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三类,以一位在家护法居士而言,只能做到财布施。

布施有大有小,每个人发心不一样,却常常造成一种现象——许多朋友都会询问,为何法师开那么好的汽车?宾士一辆三百多万元台币,到底这样算不算修行呢?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对末学来说,不会造成困扰,因为每个人布施的时候,所发的心不同而已。可是尚未学佛的人,却会有所误解。因此请老师父开示,身为一个在家居士,在财供养方面,要抱着什么样的态度?阿弥陀佛。

答:我们先要了解,布施只有两种,没有三种。一种是资生施,是资养生命的,是物质的;另外一种是法施,是精神的。

至于无畏施,并不是不顾一切,什么都不怕,甚至连命都不要了,它是具足、连续不断的,甚至是永恒的。因为,在布施时,布施者往往会由于产生畏惧,或对功德的认知不足而产生问题。因此,就有无畏施的说法。无畏施是针对财施、法施,或者资生施、法施这两方面来说的。

我们晓得四事供养指的是吃的、穿的和出家人的坐具或卧具,在静止或休息时需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医药,这里面不会有汽车。真正的布施供养或财施是指供养维护出家人的色身,即吃、穿、卧具用物、医药四大供养。

但是,有些人会以佛陀的境界来说问题,比如无相布施、三轮体空,如果要布施就不要执着。甚至有这种话,“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其实这不是布施的精神,布是普及性,施是给予,普及性没有分别、亲疏、大小,现在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和尚都有供养,那小和尚呢?可以吃饱、穿暖。大家有没有见过小和尚开宾士的?我想没有。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问题?认为供养这些长老、大师级的,他们有修行,就能得到福报、功德,难道小和尚就没有修养吗?再说大和尚也是从小和尚慢慢修来的!说不定他只是年纪大,或者出家久而已,不一定比小和尚有修养。所以谈财施,要以资生两字去看,就不会发生这些偏差。至于在家的,不只限于财施,同样也有法施。以法而言,包含了很多的事与理,法概括了事物、道理,因为事物而说出它的道理来,因为道理而表现问题之所在,展现出事物的精神。

我讲法施,不是指出家人的法施,而是给予的“施”。只要是将自己的专长、技艺、知识、经验传授给别人,就是法施,不一定是指出家人的法施。像讲经、说法,“经”,释迦牟尼佛都说完了,我们没有再讲的余地,只能说把经典里的法表现出来,介绍给别人。出家人可说是如来家业的专业工作者,也可说是专业从业人员。如以职业来分的话,许多人把出家人归在出世这一类,把在家分在世间这一类,但有没有想过,出家也是从在家而来?

所以,佛法的道理、方法,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许多的偏差,比如,以布施的多寡来说功德的大小。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小故事。有天大家供养佛陀,各式各样的珍奇宝物、饮食等皆有,最后供养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位小女孩,跪在佛陀面前不走,佛陀说:“大家都走了,你怎么还不走?”小女孩说:“我也想供养佛陀,可是我没有钱,也没有什么本事。”佛陀问:“你想怎样供养我呢?”她说自己花了三天时间,在海边捡了七颗毫无瑕疵的白色小石头,献给佛陀。为此佛陀讲了一段布施功德的道理。

由此可以发现,布施供养在乎一份心,任何会造成伤害的布施供养,都不是布施。因为所做的布施可能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比如一个家庭,一家五口,男主人赚钱,如果一个月赚十万元台币,每个人都有分得两万元的权利,如果男主人说钱是我赚的,他们怎么有权利?不要忘了这家人彼此的关系,太太和儿子当然拥有权利,要不然,将来怎么谈遗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个人想拿五千元行布施供养,最好开家庭会议,讨论这五千元要做什么用。因为每位家庭成员都有两万元的权利,每位要拿一千元出来,大家都能欢喜做,这样才是圆满的功德。如有一人反对,只能拿四千元;两人反对,只能三千;如果四人反对,只能拿一千。这是讲布施的精神与功德。

所以不要以勉强或误解的方式看布施波罗蜜,施是给予,这种给予不一定是要指定什么样的对象,即使做慈善事业也是布施,对父母则是供养,不要把它看得太偏了。

总之,一切唯心所造,在于人怎么去主宰、面对、认识、了解。能有所发现,才是学佛,才能觉悟,否则最多只是个佛教徒,不是学佛的人。

做个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宝就可以了,如能够守五戒,那就不得了,但还只是个佛教徒,不是学佛的人。真正学佛的人,是要学道理、方法,培养自己的智慧,化解自己的无明,排除自己的障碍,从中显现自己的菩提种子,最后获得圆满的结果,这才说得上是在学佛。

1997年,逢甲大学

佛学与人生学研讨会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思想录(译林人文精选)

    思想录(译林人文精选)

    《思想录》是十七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的重要理论著作。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作家继承和发展了理性主义传统,对人的本性、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宗教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录》由著名学者钱培鑫翻译,尚杰导读。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热门推荐
  • 桃缘兮

    桃缘兮

    他历劫,她下凡,他们结识。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无懈,伪面君子三尺剑,烽火狼烟我敷衍。这一刻的宁静愿是永恒,这一时的陪伴愿是永世……万箭齐发,杀气如麻,以命相博,满目红腥坠血。三分天下,为谁争霸?谁,执我之手,潋我半世癫狂;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悲伤;谁,吻我之眸,应我半世琉璃;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只愿为汝蹉跎,人剑梦里冷潇潇,醉剑长萧寒霜雪。把酒言欢,不幸曲终了,一身骄傲,独自醉倒,行看恩怨世间,只愿醉里梦他千百回……
  • 奇人马应龙

    奇人马应龙

    马应龙站在华风门前的大街上,口里吹着一只黄色的哨子,手里拿着小红旗,胳膊上戴着红胳膊箍,用自己的手势指挥着行人和自行车。到第五天,有一个更扎眼的风景跃入人们的眼帘,有一个女人爬到华风大药房的顶楼,用一把刀发疯地破坏着上面的广告牌。她专砍马应龙的脸,她恨那张脸,她要把那张脸千刀万剐。最先看到这越格情景的是马应龙自己,他一下子就认出那是楚芸。马应龙就强迫自己镇定自若,他把目光挪回来,开始气定神凝,刹那间他的小旗就挥舞得更有劲、口哨也吹得更响了。他不允许大街上此时出现一点事情,他俨然是在一个炮火硝烟的战场上,他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和国卫士……
  • 绿玉杖失窃案

    绿玉杖失窃案

    本书为着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传奇故事集。本书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公路上的鬼

    公路上的鬼

    除了一些喜欢宅的鬼魅喜欢呆在电梯、医院、殡仪馆里,还有一些爱逛街的游魂,他们穿梭在公路上,找寻能邂逅的有缘人……
  • 狂妻傲世:夫君,快走开

    狂妻傲世:夫君,快走开

    说她有毛病,对,毛病可大了,披着羊皮的狼你也敢上去咬一嘴毛。新婚之夜留下休书一分飘然而去,被抓之后。“错了没?”“错了,跑的太近了。”“夫人乖,我们先把没完成的洞房给补上,”天下之大,哪有妻子休丈夫这一说。
  •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我妈说,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得努力学习,学习好了那些大个子才不会欺负你。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就努力学习。我的成绩很好,那些大个子的确不怎么欺负我了,因为老师们都喜欢我。全天下的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遗憾的是,尽管他们不欺负我了,可他们也不怎么和我玩耍。这种事情的反复出现与不断叠加,让我无比渴望着长大,我坚信只要我长大了,就会摆脱这种处处劣势的局面,变得高兴和快乐起来。就像那些我羡慕的高年级大个子们一样,我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出门远足、打鸟、游泳以及在大街小巷瞎逛,直到很晚才回家。我梦想中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的。如果那样生活了,我觉得即便有烦恼,也是一种快乐的烦恼,就像钱太多不知道该怎么花的烦恼吧。不过,众所周知,待到长大以后,就会发现长大的人也很无聊。这是后话。我现在要讲的是,我是怎么弄丢我的童年的,又是谁来弄丢的。
  • 都会中的孤岛

    都会中的孤岛

    本书收录坂口安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白痴》《都会中的孤岛》《堕落论》《续堕落论》《水鸟亭》《玩具箱》《学习记》《中庸》等。《都会中的孤岛》通过阿弁的悲剧,写出了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为孤岛的隔绝感。“因为一切都是随随便便的,所以这个社会才会这样圆满。”《堕落论》《续堕落论》中坂口安吾提出:“为了活下去,必须堕落。”《白痴》被评价为“日本战后文学的样板”。《学习记》带有坂口安吾自己求学的影子。
  • 秩序之箭I

    秩序之箭I

    在这个世界,有一群不为人知的英雄。无人赞颂他们的功绩,无人铭记他们的称呼。却依然无悔的守护着这个世界。身后便是光明,但我愿意直面黑暗。即使这是一场不会终结的战争,我也会战到流尽最后一丝血。只为这个我曾生活过的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囚凤

    囚凤

    虐文+女强文!!!原名《三夜强宠》,不得已改名,亲们见谅!到底谁虐谁,看了才知道!女主虽然穿越后失忆,但是坚韧聪明,然后慢慢恢复记忆,逐渐强大,美男N多,个个N赞,结局一对一,偶有天雷,不能承受者,入坑慎重!当然,如果你相信颜,那么,你就会发现,颜的文,会很不同,(*^__^*)嘻嘻……简介:如果,不曾遇见,是不是,一切就不会上演?如果,不是这样的容颜,幸福,是不是,不会像泡沫,轻轻一吹,就破灭?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新婚之夜,等来的,是爱人的背叛,是魔鬼的凌虐,三天三夜非人的折磨,那如花儿一般灿烂芬芳的青鸾,被折断了羽翼,成了魔鬼的禁脔。*“好好看着,占有你的人是我,在你身上烙下印记的也是我,你要是敢背叛我,我就让你生不如死!”那一瞬间,痛得不仅是身,更是心,是整个灵魂!*“我怎么舍得你死,我的鸾儿。我活着,你逃不掉,就算我死,也要带着你,人间地狱,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别想着离开我,永远不可能!”冰冷的手指带着透骨的凉意,抚上沾血的唇,温柔的呢喃,是宣誓,更是警告。*“你背叛我,那么,只要是你在乎的人,统统都要死!”猩红的血,如同怒放的彼岸花,大片大片妖艳的红,灼痛了眼,碾碎了心,从此,深植心底。*拨开迷雾,尘封的记忆渐渐复苏,原来,我是我,我也是她。“欠我的,化作厉鬼,我也要千万倍的讨回来!”纵身一跃,万丈悬崖上,飘荡的,是无尽的、刻骨的恨。*红颜倾城倾国倾天下花容花红花飞花漫天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策马跃沧漠谈笑睨王侯明月照天涯爱就爱的轰轰烈烈,恨就恨得毁天灭地,苍天负我,我宁成魔!===========才女作家诸葛云清为本文填的词,大爱,与亲亲们分享:《西江月-鸾凤合鸣》锦瑟年华虚度,浮生半世迷途。多情自是枉孤独,几许殇情怎顾?旧念残情日暮,星辰月落云舒。江山万里剑如初,执手天涯共渡。==========另:本文不是悲剧,颜不写悲剧,嘎嘎!如今推荐机会很少,亲们如果喜欢这个文,就收藏下,省得找不到,不是会员的亲,请花一分钟注册收藏,谢谢!Ps:投票,留言,收藏,这就是更文动力!===========推荐自己的文:《掠心女王爷》(完结)《穿越之绝色妖妃》(已完结)《小受总裁的野蛮女佣》(已完结)《玩转异世之尝遍美草》(已完结)《神界公主的美男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