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卉姑娘求见。”
婆子小心翼翼的从外面进来,凑近正笑得乐呵呵的阮老夫人说道。
声音不大,只老夫人一人能听见。
卉姐儿?
老夫人借着喝茶的时机,掩去目光里闪过的一缕精光。
秦文卉今年十四了,也是该相看的年纪了。
她原先想着,让老大媳妇帮忙瞧瞧有什么出色的后生。
不需要门第太高的,也不需要嫡长。
最好是有功名在身,婆婆拎得清的人家。
秦家现在已经大不如前了,她哥哥,她侄儿,都已经去了,留下孤儿寡母的。
纵然阮老夫人实在不喜欢韩家的风气,却也不得不看在两个孩子面上照拂一二。
老夫人知晓秦文卉自幼养在她祖母身旁,净学了些眉眼高低。
人长得好,便以为能得了全世界。
老夫人心里清楚,现在的秦家,哪里能去攀那高门姻亲。
唯一能立得住的男丁,淮哥儿,满打满算能大气说话也得不下十年。
“府里的少爷们呢?”老夫人捻过腕上的佛珠,问道。
婆子一愣,脑子却转的飞快,嘴上立刻就回答了,“少爷们正结伴过来。”
老夫人目光中底下的说笑的姑娘们身上转了一圈,又眯了眯眼。
韩家教出来的姑娘,果然心思都大。
“请进来吧。”老夫人淡淡的说道。
婆子低头出去传话。
老夫人放下茶盏,瞧着底下俏生生的姑娘们嬉笑打趣,不禁觉得自个儿的都跟着年轻了几岁。
“表姑娘到!”
下人的传话让众人不自觉的朝着门口瞧去。
晏非聆同样好奇的朝门口瞧去。
现在才来,显然不是阮琦邀请来的。
这是……不请自来?
晏非聆好奇的看向身旁的阮琦。
正好看见阮琦脸上一闪而过的不耐烦。
咦,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居然能让阮琦这个大咧咧性子的人觉得不耐烦?
难道是,小白花?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那种?
一一瞧过去,晏非聆惊讶的发现,除了周雅歌,苏北北以及苏荷是满脸的好奇。
阮瑗和孔如玉居然都笑得有些牵强。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这么不受欢迎?
她那笑面虎三皇姐,傲娇四皇姐都没有这样的打击率。
在众人的眼光期盼下,所谓的表姑娘终于登场。
艾绿色银花暗纹长裙曳地,芊芊玉手握着一柄流苏垂珠团扇,扇面之上粉蝶彩花交映成趣,款步走来,束着姜黄色丝绦的腰肢盈盈一握,单是如此,便已经有了七分的娇柔妩媚。
抬头望去,一张姣好动人的瓜子脸,晶莹赛雪的肌肤抹着淡淡的粉色,犹胜芙蓉。
眉如弯月,眼似含水,贝齿朱唇,唇上染着浅浅的胭脂,水润剔透如春日娇花,青丝轻挽,耳坠滴水碧玉,衬着如花容颜,果真是娇媚不可方物。
晏非聆有些诧异,这表姑娘,真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
她见过的美人里,光看长相,这表姑娘可以排进前五。
只是年纪还小,不过,这种青涩里带着几分娇媚,却也动人心弦。
晏非聆微微垂眸,不知道这位表姑娘的家世如何。
长得如此好,寻常人家只怕护不住。
是福是祸,还真难说。
屋子里的人,不论是主子还是下人,不论是第一次见还是见过数次,看见秦文卉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愣神。
阮老夫人最为淡然,她一生瞧过无数的美人,秦文卉虽然也美,但长得实在像她那个嫂子。
阮老夫人总是难以正眼多瞧秦文卉的脸。
“长得真漂亮。”晏非聆认真的朝阮琦说了一句。
阮琦低低的冷哼了一句,“皮囊好看有什么用?”
说完,阮琦又盯了晏非聆两眼,突然一脸肯定的说道,“六妹妹,你长大后长得一定比她好看。”
“……谢谢啊,我自己也这么觉得。”
晏非聆有些无语凝噎,不过,还是淡定的点头肯定阮琦的观点。
其实晏非聆论五官的精致,还真比不得这表姑娘,不过,一双桃花眸,一张粉嫩如玉的脸蛋,却是夺人眼球。
“你不喜欢这个表姑娘?”晏非聆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可刚刚观察到的阮琦和阮瑗几人的表情,又让她有些好奇。
阮琦闻言小脸一僵,沉默了几许,才悠悠的说道,“这个表姐……人长得好看是不错,可是……性子有些……嗯……让人不敢恭维。”
不敢恭维?
这话说的,让晏非聆更加好奇了。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多问,阮老夫人已经开始介绍这位表姑娘了。
“来来来,你们这些姑娘家都互相认识一下,这位是我娘家秦家的姑娘,闺名文卉,卉姐儿。”老夫人拉着秦文卉的手,脸上笑得和蔼。
“来,卉姐儿,快拜见六公主。”老夫人说完,拉着秦文卉朝着晏非聆的方向说道。
晏非聆正在八卦,就被点到了,瞬间微微挺直腰背,下意识的松肩提颌,脸上浮现标准的笑容。
似看非看的看向秦文卉。
这些都是崔嬷嬷整日里盯着的礼仪,说是这样子看人,比较显得符合身份。
不要直接的看,但也不能不看,这样才能给人一种压力。
当然,在崔嬷嬷口中,这叫符合身份的高贵感。
老夫人刚刚说完,晏非聆就接着说道,“外祖母,既然卉姑娘是您的亲戚,那也就是本宫的亲戚,家人朋友之间不必多礼。”
话说的很圆满,但话里对这表姑娘的生疏显而易见,明明白白的说了是瞧着老夫人的面子。
阮老夫人之前说的是让秦文卉拜见六公主。
如果真的是疼爱这个表姑娘,说的就该是见见你六公主表妹。
拜见和见见,六公主和六公主表妹。
意思可完全不一样。
这些,也是崔嬷嬷每日念经的事儿,说这叫话术。
生在皇家,长在皇宫,你就要比别人多一颗心,多一双眼,多一对耳朵。
尤其是听人说话,要一字一句好好斟酌。
有时候,别看一个人话说的多多,多好,要看那个人说的是什么,用的词是什么。
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并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