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100000002

第2章 序:萨特和波伏娃与中国的交集

法国著名作家、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和西蒙·波伏娃,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是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名字。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生于巴黎,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法语教师,因此,萨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1924年,萨特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大中学教师学衔会考,并经短期服役后,在外省担任哲学教师。1933年,到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院学习,接受了存在主义理论,并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再次入伍。1941年再度任教。1945年,他创办《现代》杂志,成为职业作家。1964年,由于他的作品“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的精神”,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拒绝领奖,理由仅仅是他“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萨特始终关注人类和平事业,对德国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表示谴责,并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法国殖民者对阿尔及利亚进行的战争。70年代,他曾积极支持法国左派的《人民事业报》,并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上街叫卖这份报纸。他因而被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

1980年,萨特在巴黎去世。几万名巴黎市民上街为他送葬。由于他“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法国总统德斯坦以个人身份亲自前往向他的遗体告别。萨特的去世,使全世界主持正义、爱好和平的人们深感悲痛。

法国女作家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ior,1908—1986),这个名字总是紧跟在萨特之后。她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位学识渊博、喜爱文学的律师。西蒙·波伏娃从小受基督教文学熏陶,6岁进教会学校,但后来成为无神论者。1929年与萨特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相识相知,后来他们成为终生伴侣。同年,她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学衔会考并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可谓与萨特比翼齐飞。1931年起,在巴黎和外省讲授哲学课程。1954年,她的作品《大人先生们》获龚古尔文学奖。曾与萨特一起创办《现代》杂志,关注人类进步事业,做了许多工作。

萨特和波伏娃对中国十分友好。1955年9月至11月,他们曾来中国访问45天,并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客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庆典。

1955年11月2日,萨特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我对新中国的观感》,充分肯定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认为“这个伟大的国家正不断地在转变”,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了建立一种更人道和更公正的社会制度而努力”,而法国人民对这个“伟大国家”,“只能抱有一种情感,那就是:友谊”。

回国后,萨特在《法兰西观察家》周刊1955年12月1日和5日这两期上,发表了《我们所见到的中国》一文,并表示将专门著书,讨论中国问题,可惜后来未能如愿。同时,他接受《新政治家与民族》杂志记者加罗尔的采访,于1955年12月3日发表了访谈录《对新中国的看法》。

西蒙·波伏娃回国后,于1957年专门出版了对新中国的观感《长征》一书,后来又在自传性作品《环境和力量》(1963年)中提到访华一事。《长征》一书,后经人译成英语,厚达513页。该书除介绍其访华观感之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还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另有专门一章介绍中国各大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这部记述中国之行的书不仅仅是观感,它充分反映了波伏娃的中国观,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同时,以大量的事实驳斥了西方的反华观点,纠正了某些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该书出版之后,曾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尽管访华只有短短的45天,但波伏娃对中国的了解却是十分全面、十分详细。对此,我们不得不表示惊奇和佩服!

萨特和西蒙·波伏娃对中国一直十分友好,直到1975年,萨特还在其《七十岁自画像》的长篇谈话中谈到中国。当记者问他:“在你的同时代人中,你有没有对别的人也予以完全的器重?”他的回答是:

毛。我给与毛以完全的器重,至少一直到前几年。我不太理解“文化革命”,并非我反对它,一点也不,而是因为我弄不清这意味着什么,我想这在事实上也是不清楚的。

我在余年还愿意去几个地方旅行,其中有中国。我在它的历史的一个瞬间,在1955年,见过这个国家。后来发生了“文化革命”。我很乐意现在重新见到它,我想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理解它。

萨特和波伏娃的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却是颇费周折。

早在1948年,著名学者罗大冈就曾撰文介绍过萨特的存在主义作品。后来,罗大冈于1955年接待过萨特和波伏娃。不过,萨特和波伏娃访华时,他们的存在主义的哲学和文学并不广为人知晓。那时,中国的学术界几乎无人知晓存在主义为何物。为此,萨特和波伏娃不免有些失望。萨特的存在主义广泛引起中国人学术界的注意,却是在萨特去世之后。

先是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萨特去世的消息。之后,张英伦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萨特——进步人类的朋友》一文;柳鸣九在1980年第7期《读书》杂志上发表了《给萨特以历史地位》;198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柳鸣九编选的《萨特研究》一书,详细介绍了萨特其人其哲学其文学。后来,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萨特剧作选》等先后有了中译本。1986年12月,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女人》一书的中译本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广泛注意。这样,存在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不少人甚至接受了存在主义的世界观。

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一场关于存在主义的讨论和论争。

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存在主义在西方广泛传播有当时的社会心理一样,存在主义的一些观点迎合了刚刚从十年浩劫走过来的中国人的心理。然而,尽管萨特的哲学在很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有一致的地方,他本人也曾是“共产党的同路人”,但存在主义毕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因此,这场论争便以此为焦点而展开。

本书收录了萨特和波伏娃谈中国的文章,除了萨特的《我对新中国的观感》《对新中国的看法》和波伏娃的《中国印象》之外,主要节译了《长征》一书中的几个章节,分为“前言”、“文化”、“文学”、“十月一日国庆节”和“结论”这几节。与此同时,本书也收录了中国学术界对萨特和波伏娃的几篇评论文章。

我们愿以本书来纪念萨特和波伏娃的中国之行,纪念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同时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这段道路,并愿以此献给现在的中国读者。

编者

2014年6月

同类推荐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中国群星闪耀时:时代风云中大文人的命运流转

    中国群星闪耀时:时代风云中大文人的命运流转

    20世纪初,一场知识界的新文化运动及之后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发端。新思潮不断涌现,大师成群而来。从本土饱学之士,到留学归来者,思想活跃、交相辉映。他们锐意革新,思想自由、才华横溢,每个人物恰似一颗耀眼的星辰,共同照亮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天空。本书选取了蔡元培、胡适、梁漱溟、沈从文、钱锺书等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级人物,重新回溯他们的生命历程,回望那个波澜壮阔、吐故纳新的大时代。他们倾其全部的生命能量,投入到对人生追索中,饱含着一种奋不顾身的孤勇和对生命极大的热情,在对于时代、家国的责任和关照中,完成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他们的学识和思想,延续至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方式。阅读他们的人生,让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感知,对于人生边界的拓展,能够多一重理解、多一份开阔。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徐志摩与邵洵美,两位浪漫风流的海上才子,同样来自浙江,同样留学海外,同样都是诗人,同样在上海呼风唤雨一掷千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长得也非常相像,近乎完美的俊美面孔,常常被人当成一个人。由他们领头的“新月派”是近代文坛主要文学流派,在后世影响深远、广泛。
  • 百年跨越:韩培信踏遍大江南北的脚印

    百年跨越:韩培信踏遍大江南北的脚印

    在经过大量的采访、阅读有关韩培信在任期间的文件、资料,广泛听取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家人、乡亲、朋友,本着尊重历史、信守真实的原则,以真实可贵的史料和率真流畅的文笔,以及大量的历史图片,竭力如实再现韩培信童年的苦难,少年的追求和成长,青年义无返顾的投生革命,以及解放后走上地、省级领导干部岗位的精彩故事,努力还原一个从孤儿到省委书记,传奇人物的每个历史阶段的真实画面,同时展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
热门推荐
  • 穿梭诸天万域

    穿梭诸天万域

    神秘系统择主,秦尘借此穿梭诸天万界。集无尽机缘于己身,只为铸造那传说之境。古剑奇谭,天行九歌,斗破苍穹,白蛇缘起,盘龙,圣墟,狐妖小红娘尽聚于此。然而,这一切还要从斗罗大陆开始…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劫天至尊

    劫天至尊

    姚恒星修炼劫天经,身体中凝炼圣器,劫天神轮,掌天地九大本源,劫天道神术无数,却独爱万化天术。赵可馨:“相公,来给我变个大鸟骑一下!”姚恒星:“好的,我给你变个凤凰可好!”变花草树木,变飞虫走兽,变风雪雷雨,变美女,变帅哥,只要被姚恒星劫取了其天道规则,皆可变。且看他如何,千变万化,游戏天地间,给大家带来无穷乐趣。
  • 重生之王者归来

    重生之王者归来

    他是人人膜拜景仰的贵族,尊贵高傲,霸气凌人。她是萧氏第一操盘手,手控财运,业界翘楚。三年恩爱,他转身就对她弃如敝履。外公被逼当众跳楼,脑浆迸裂。下一刻,她被汽车横街撞死,灵魂出窍。再醒来,她身世不凡,容貌极品,形同妖孽。望着杂志封面上那个曾将她打入地狱的绝色男子,她眯着滟滟双眸,冷然一笑,王者归来!入主财团,创建公司,晋升国际MUSE;跨界投资、运作集团、在金融风暴中开创股市神话,剽悍阻截商界帝王……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她自硝烟弥漫中强势起家,眼底深沉似海、笑容讳莫如深。杀伐决断、算无遗策、滴水不漏,让无数故人胆战心惊,求死不得。不过,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复仇之路走得越来越春光荡漾?
  • 无限主角综合体

    无限主角综合体

    获取无限主角的力量,请抽取并召唤女主吧!还要完成心意任务,一切都并不那么简单。………重写中ing
  • 回忆城市接管(全2册)

    回忆城市接管(全2册)

    本书以弥足珍贵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史料,生动翔实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已经解放了的大中城市里,组建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开展大规模城市接管的历史,记录了党在政权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改造以及经济、文化、统战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谋兵之士

    谋兵之士

    鹤翼阵,鱼鳞阵,锋矢阵,一字长蛇阵。围魏救赵,借刀杀人,声东击西,借尸还魂,特洛伊木马计。这里,有谋士的抗衡;这里,有策士的较量。这里——是军师的天下。注意:重生文,无修炼,没有以一抗千。节选————“天下无人治理民生凋零,都城群雄争锋暗流涌动,诸地盗匪四起烧杀劫掠,叛军流寇祸乱八方。”抬起头来,王青盯着父亲的眼睛:“这样的天下,还称不上乱吗?”选段一“祖训如此。”松开右拳,露出手中那未脱离掌握,沾染着茶水与鲜血的茶杯碎片:“哪怕国内民心如这茶杯般破碎,内部的舆论足以令我片体鳞伤。”“我也会谨遵祖训,握紧拳头,守护住我们的国家,绝不放弃。”讲到这里,王霖坚定的眼中,出现了一抹温柔。“不过我可以保证,无论天下局势如何,我都将守护你们母子,不让你们受到半点委屈,誓与你们共存亡。”他看着王青,面露慈爱:“因为你们是专属于我,仅被我守护的小国。”选段二他们清楚,唯美的黄昏之后,深邃的黑夜就会降临。黑夜之中,多得是人深埋其中,挺不过黎明,撑不到白天。选段三盛世不与官连,乱世不与贼染。人间潇洒朝夕,林间自由夙夜。梅妻鹤子,与影垂帘。安然一世,乐醉人间。选段四
  • 台阶之上

    台阶之上

    雨过天晴,张星辉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高考。高考之后,张星辉走出大山,到达山的那边,由一个刚出山的毛头小伙受到风雨的浇灌逐渐蜕变的故事。
  •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山沟里的制造帝国

    1981年,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整个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位于大山深处的牛家村,一个名叫牛小强的傻子在中暑之后变成了天才,他承包转产的工厂,在大山深处构建了一个制造业帝国,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他不仅要跟国企斗,还要跟国际知名企业竞争,可谓到处都是敌人。牛小强的座右铭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着,把别人绊倒后再拍拍屁股站起来。”这是一个天才不断抗争奋斗的故事。
  • 8种成功心态

    8种成功心态

    本书综合了人生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归纳出成功必备的八种心态:自信心、归零心、进取心、施予心、平常心、包容心、诚信心和持久心,并引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综述了这八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