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000000016

第16章 品德篇(5)

启示三: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尝试,什么都想去做。父母如果过度地包办代替,就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地斥责制止,又会使孩子和父母对立起来。做父母的应当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孩子想自己洗衣服、修理东西、买件自己喜欢的物品,父母都应给予鼓励。如果有些事情让孩子单独做不放心,可以给孩子指导,或做孩子的“助手”。当然对孩子行为的约束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多,否则会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

启示四: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容易产生和父母对着干情绪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父母就应抓住孩子的这个特长进行正确的引导。

父母可以对孩子的长处或擅长的技能加以夸奖和表扬。孩子都有虚荣心,成人的赞美会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只要父母掌握了教导孩子的正确方式,孩子就会在指导下顺利地健康成长。逆反心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嫉妒--“谁都不许比我强”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德]黑格尔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有害心理。它会破坏人际关系,伤害朋友间的友情,甚至会由于攻击性的情绪发泄而造成悲剧。父母应努力帮助孩子摆脱嫉妒的纠缠,培养孩子豁达宽阔的胸怀。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即便是孩子也不例外。经常可以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抱起别的孩子,他就会赶快跑过去,立刻闹着要妈妈抱自己。虽说嫉妒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因为经常的嫉妒反应情绪,最终将演变为人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孩子嫉妒心过强,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不仅影响进步,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

卡尼尔自幼聪明伶俐,亲友和师长都十分喜爱他。在赞誉声中长大的他,变得嫉妒心异常地强烈,容不得别人有半点强于他的地方。

卡尼尔喜欢打扮,而且总喜欢与同学们攀比,有一次,一个同学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T恤衫,别人称赞不已。这使卡尼尔非常不高兴,嫉妒之下,总是在背后说那个同学的坏话。考试时,别的同学成绩考得比他高一点,他也嫉妒,背后议论别人是事先知道了题,或者是碰运气。

卡尼尔的对手冬妮居然竞选学生会主席成功了!这使得卡尼尔极为痛苦,妒火中烧。他在连续几个晚上失眠之后,终于做出决定:写一篇诋毁冬妮的文章,发布到网上,文章题目就叫“为谋主席职,竟献青春身”。

文章在网上传播开后,冬妮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并因此被迫放弃了校学生会主席一职。卡尼尔暗自庆幸,但不久之后,几个警察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因散播谣言、侵害他人名誉的罪名,而遭到逮捕。

希腊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每个孩子都会有。孩子的嫉妒心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反应。引起孩子嫉妒的原因极多,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嫉妒会达到折磨人的程度。”实际上,嫉妒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都起着耗损作用。如果放任这种缺点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也就很难心情舒畅地生活了。

父母应当细心留意孩子,从小培养孩子豁达、心胸开阔的性情,防止孩子产生强烈的嫉妒心。

启示一:认真分析孩子嫉妒的原因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总的说来,主要是孩子内在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在竞争中受挫会导致他对成功者的嫉妒;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产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嫉妒等,再加上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渐渐缺乏自信,变得心胸狭窄。只有了解了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根源,父母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启示二: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父母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孩子们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就会使孩子骄傲,不能正确地、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甚至一旦有人说别人好而没说他好,他就难以接受。例如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而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启示三:教导孩子战胜嫉妒心的方法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嫉妒心,使孩子心理能够保持在平衡的状态,我们要教导孩子不断充实自己,寻找新的自我价值,使原先不能满足的欲望得到补偿。让孩子懂得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超过别人。即使是那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也不会任何一门功课都比别人考得好。要教孩子学会找差距,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以确定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找差距当中也会看到自己的优势,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巩固、提高、发扬。

父母应当教孩子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去取得比对手更优秀的成绩,化嫉妒心为上进的动力,使孩子在提高成绩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战胜嫉妒心。

启示四:培养孩子博大的胸怀

有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有自身的性格弱点。如与人交往时,喜欢做核心人物;当不能成为社交中心时,就会发脾气;不会感谢人,易受外界影响等。对有性格弱点的孩子,家长要悉心引导。在孩子面前,对获得成功的人多加赞美,并热情鼓励孩子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积极支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别人、战胜自己,使孩子的嫉妒心理得到正当的发泄。

对遭到不幸的人给予同情,不可纵容孩子幸灾乐祸,以助长孩子的嫉妒心理。对孩子的挫折,父母应当耐心地同孩子一起做认真的理性分析,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支持孩子再做努力,绝不可任由孩子怨天尤人,垂头丧气。父母应教导孩子要对别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他人的不幸给予深切的同情,对自己的失败具有再造成功的信心。

嫉妒心强往往胸襟不宽。具有这种性格的孩子事事斤斤计较,整天处在埋怨不平的情绪状态中。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周围的事物,注意孩子的性格修养,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父母应帮助孩子形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思维习惯,处事待人要谦和、肯包容,不与别人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攀比。此外还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社会,引导孩子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融入社会中去。

启示五:父母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修养

更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嫉妒心强弱与孩子的嫉妒心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父母心胸开阔、心态平和,孩子受其影响,往往也会形成比较宽厚容人的性格。若父母心胸狭隘,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当父母发现孩子很爱嫉妒别人时,首先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很多孩子的嫉妒都是受父母影响造成的。

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特点是制约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要想孩子正常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让孩子的心态处在和谐、有序、平衡的状态。

乱发脾气--“啊呦,你是我的小祖宗!”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美]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比如,不如意就发脾气、哭闹等。一些孩子发起脾气来,喜欢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撒野,令父母束手无策。有很多父母为了节省时间,或心软,又或者正身处公共场所,为了保存颜面,不得不依孩子的心意去做。这样往往助长了孩子发脾气的习惯,还让孩子学会了怎样用自己的“脾气”来控制父母。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也有生气的权利,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孩子去表达和发泄自己的情绪。每当孩子发脾气时,最好是先了解原因,加以合理处置,如发现孩子表达方式不对,应做出指正。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不外乎几种:为了达到目的,想要获得喜欢的礼物。为了逃避责任,当孩子犯了错误或弄坏了东西时,也会放声大哭或大发脾气,试图转移父母的注意力,来免受责罚。有时候,孩子一个人感到寂寞了,很想要父母来陪伴自己,但爸爸上班了,妈妈在厨房工作,冷落了孩子,孩子便会用哭闹来吸引注意力。有一部分孩子爱乱发脾气是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本身也是性情暴躁,动不动吵架,孩子的脾气便也好不到哪里去。此外,父母的管教态度不一,令孩子难以适应,或常常找孩子出气,是使孩子易动怒的原因之一。

马丁夫妇最近快被儿子安东尼的坏脾气折磨得头疼死了。安东尼才6岁,脾气却暴躁得厉害,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即使是跟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如果父母不按照他说的去做,他就一直吵闹、哭喊,在地上打滚,手里有什么东西都会顺手扔出去。

为此,马丁夫妇想尽了办法,他们苦口婆心地教诲他、罚他站墙角、赶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给他讲道理……这些都不管用。

一天,全家人正在看电视,安东尼突然想要吃冰淇淋。这时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门了,父母试图跟他解释,劝说他明天再吃。然而,安东尼的脾气又上来了,他躺在地上大声地叫喊,用头撞地,用手到处乱抓,用脚踹所有够得着的东西……

孩子爱乱发脾气,父母的溺爱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父母对孩子一味地溺爱,有求必应,只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但假如父母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拒绝,总是使他的欲望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尽量满足;但对于对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耐心做说服工作,不要在孩子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就断然拒绝。特别是当孩子一提出要求,没等讲完就马上否定,这样会使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会影响他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形成“反正父母也不同意”的想法。

当孩子年纪渐长,父母就要告诉他们学会控制自己,改用别的方法告诉别人自己的感受,不要动不动大吵大闹,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启示一:分析孩子发脾气的根源

孩子发脾气的根源有很多,父母应找出孩子爱发脾气的真正根源。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呢;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的能力?再针对不同的情况和轻重程度加以教育,帮助孩子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

启示二:为孩子创设一个平静的环境

父母应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更需心境平和,处事大度。孩子在平静的家庭环境中会逐步受到陶冶。

孩子的同伴群体,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父母应尽可能地向孩子推荐或者帮助孩子选择一些性情比较平和的同伴,支持他们的交往,使孩子在这样的群体气氛中潜移默化,从而改变乱发脾气的习惯。

启示三:细心留意孩子的需要

父母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父母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父母就有计可施了,再对孩子加以开导和耐心地说明,就能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了。

启示四:培养孩子做事的灵活性

孩子的生活尽量不要只“固定”一种模式,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多样化”,让其有挑选的余地。特别是当一种东西、食品、玩具不在了,就应及时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去,这种调节能力越好,其灵活性也就越好。当孩子的兴趣增加了,对困难和问题的处理态度也灵活了,他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消失了。

同类推荐
  •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满分孩子满分妈妈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满分孩子满分妈妈

    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一定是世界上最懂孩子的妈妈,她关怀、抚慰、帮助、指导、扶持、温暖过的孩子数以万计,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称她“好妈妈”。好妈妈,多动人的称呼,从此成了她唯一的名字。她写下的可能不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但一定是世界上最用心的文字。她用赞许、欣赏、肯定、提示、表扬、奖励的“好妈妈方式”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孩子,这些孩子日后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材,他们说,是好妈妈给了他们爱、希望和勇气。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长不大”的成年人正被她吸引,倾听她100声动情叮咛。再僵化的心灵也会在她的叮咛声中软得快要化掉。
  •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全面分析了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具体涉及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与亲子互动、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家庭教育与儿童智能开发,以及家庭教育与特殊儿童关系等方面,有助于读者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本书分析了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特别是家长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使其健康成长。
  • 爱弥儿

    爱弥儿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刚生下来是充满勃勃生机。可是,不当的教育,就像一个不熟练的园丁,将这课小树修剪得乱七八糟,从而使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既然如此,为何不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按照他的成长规律,将其培养成才呢?孩子有着探索世界、发展各种能力的本能,所以无需我们的干预,他们本身就具有成长的冲动。在孩子自由发展的时候,我们只需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就能使他的能力均衡地发展。因此,与其赋予孩子学习的动力,不如叫他自己引燃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使他们渴望能够获得这些知识。另外,我们还要通过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他的技能,使他具有谋生的能力。
  •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本书遴选了16类典型初中生,每种类型的体例分为“典型案例”、“案例解读”、“理论拓展”三个部分。“典型案例”约占篇幅的一半,它情节曲折、语言简洁、叙述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来自现实生活,材料鲜活,既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同事提供的经验,既有城市的,也有乡镇的;“案例解读”是依据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标准和以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等对案例中的学生、教师、家长的做法进行分析探讨,以利读者分清是非,吸取经验和教训,启迪自己的未来。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尾随“小胡子”

    尾随“小胡子”

    对于女人来说,她所爱的男人就是她的整个世界。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我爱上了一个男人。我觉得,他就是我的天,我的整个世界。这个男人比我大一轮,是个结过婚的男人。奶奶曾求我们村德高望重年过九十通晓周易麻衣相术的大先生给我算过命,大先生说我是格格命。我的老家在辽河边上的桃花吐,每到春夏之交,桃花盛开,香飘十里。奶奶说,前清的时候,村子里虽然不过几十户人家,可有风水师看过,说老家是块凤地,而我们村子的位置正处在凤眼的位置,风水好,是个出格格的地方。可从前清到现在,村子里也没出过一个格格。不过,有着纯满人血统的奶奶总说我就是格格命。
  • 妖孽,何弃疗

    妖孽,何弃疗

    睁开眼,她成了失宠王妃,本想安心做个透明人,奈何王爷侧妃脑子有坑,王府阴谋多,江湖套路深,为了美好的明天,她卷卷铺盖归隐去也……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 不寄的信

    不寄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不寄的信》一直来,不但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和电影剧本,也写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散文和杂文,但是像「不寄的信」那样性质的散文,着重于个人的感受,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关係,却是这两年才开始的。大都发展在一些周刊上,久而久之,也可以汇集成册了。《不寄的信》,是「随想」和「不寄的信」两个散文专栏的结合,发表以来,反应不一,有的对文中的观点,大表赞同,有的,强烈反对。赞成或反对,并不重要,世上没有一种意见,是得到完全赞同的。而这批散文之中,所表达的是个人的想法,几乎对每一件事的看法,都和传统的「道德」的观念相反,但却绝不是有意的反叛,而确确实实,是自己的想法。
  • 盛世双婚:腹黑太子来破案

    盛世双婚:腹黑太子来破案

    睁眼醒来,她发现自己穿越成扬州苏家嫡女。一纸告书,让她成了人人唾弃的杀人犯。好在从天而降个太子爷来救命,只是这太子爷……看她的眼神有点怪!“你叫苏落,寓意落子无悔,那就别想反悔,”太子爷笑眯眯看着眼前气急败坏的人儿,心情愉悦道,“是你先开口和我表白的,所以我娶你不过分!”苏落梗着脖子强辩,眼神心虚的四处瞥,“我这不是以为自己快寿终正寝口不择言,不算!”扬州悬案频发,怪事不断,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且看两人携手,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终成眷属。
  • 大清紫茗

    大清紫茗

    惨遭雷劈,紫茗意外开启手镯空间,劫富济贫收刮财产,攒攒功德。然后她带着满满的的福气投胎啦!从此富二代是她,官二代是她,大美妞也是她。
  •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海贼之纪元新章

    海贼之纪元新章

    这是海贼王的世界?是的,可是为什么与我看的不一样?巫师夺舍?王室夺嫡?还有那些奇怪人物,他们神秘,强大,他们无法说出那两个字。欢迎来到无尽世界中的海贼王。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