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3300000011

第11章 守住家园

老家在汉江南岸的巴山深处,四面环山,三面临水,三间瓦房,房头是肥沃的自留地,门前是宽阔的院坝,院坝前是青翠的竹园,竹园前是绵软的沙滩和清清的河流。儿时,母亲曾不止一次地说,我们的家园是一块风水宝地,世世代代一定要守住它。母亲到了临终时,还是念念不忘要为儿孙们守住家园,要求将她埋在房后的空地里。

父母离世,姐姐出嫁,守住家园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大哥、二哥和我的头上。一九八三年我考学走了,后来参加了工作,常年在外,很少回家,我多么希望两个哥哥能安分守己,待在老家,陪伴父母的亡灵,给我留点家的感觉。可惜的是,大哥头脑灵活,精于算计,做起了生意,找了个城市户口老婆,举家住到了城里。二哥也是想方设法,辗转各地开商店,做食品,到老了竟然出外务工多年不归。

去年春节回家,老屋大门紧锁,蛛网缠绕,摇摇欲坠,磨房和院坝杂草丛生,野蒿长出一人多高,荒芜衰败的样子使人顿生悲凉。如果不是母亲的坟头和老屋窝在那里,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老家。

大哥的孩子是两个女儿,均已出嫁,我的孩子也是一个女儿,正在大学读书,二哥的孩子中有个男儿,我希望这个侄儿能够娶妻生子住在老家。不料去年春节他打来电话,说要把老家卖掉,凑钱在西安买房。原因是他找了个对象在省城康复路摆了个小摊,要求住到西安去。如果遂了他的意,母亲的心愿将如何实现?

那天在县城散步,遇见表叔,他说他住到县城好几年了,房子就在小河北,并热情地招呼我到他家坐坐。表叔是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曾经号召全村男女老少要热爱家园,建设家园,可是到后来他却离开了家园。有天在街上遇见梅姐,她说也住到县城了。梅姐比我大得多,应该是我的长辈的年纪,只是辈分低了些,所以我称呼她梅姐。按理说,梅姐是村上极为普通而本分的人,是离不开家乡的,可是她却进城了。还有一天,在县城的汽车站遇见了淘气,我以为她是坐车进城买东西来了,但她却指着汽车站旁边的高楼,说她家就在十楼。淘气是她的小名,大名叫什么我并不知道。我只记得她的丈夫是瞎子,日子过得寒碜,她本人也不是那种能行的女人。她的进城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点到的这些人只是村里进城农民的极少数,其实这些年离开村子的人很多很多……

看来,人去室空并不是我家老屋的特殊现象,衰败荒凉也不是我家院落的独有风景。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今年清明节期间回家的一幕,走到的农家,家家都是关门上锁,经过的田间,处处都是渺无人烟,想找个老乡聊聊家常,也没有找到可以说只言片语的对象,使人心中产生无限惆怅。

农民进城,应该是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但凡事都得讲究个适得其所,有些农民进城有好多事情可做,能够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进城去。而有些农民,进城后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只会给城市带来拥挤和问题,与其盲目攀比过着不伦不类的日子,还不如守在家园种树耕田,保护自然。

自然界要保持生态平衡,人类也应该有个平衡,比如:男女比例需要平衡,城市和农村需要平衡,如果失衡,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在有些地方的情况是,城市拥挤不堪,人满为患,而农村荒凉败落。

或许我的想法与世俗格格不入,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三十年前,在家乡的人们死守土地的时候,我却一门心思想跳出农门求学和工作。那时农村太为拥挤,城市辽阔,我想在更加宽广的环境里实现更大的作为。三十年后,我的想法慢慢变了,由于城市给我的感觉是拥挤不堪,环境质量变差,而农村却显得空旷荒凉,逐渐被人遗忘,我觉得退休后在城市的作为不大了,那就回到农村去,会老有所为的。

我不止一次地对家人说,等我退居二线后就回到家乡去,把老屋修缮一下建成“攀强书屋”。房后种树,房前栽竹,庭院养花,地里种菜。闲暇时在屋中读书写作,在竹林悠闲漫步,在地里浇灌蔬菜,在花园观赏奇花,在房前的大河里(吕河)游泳,在房后的小河里(平定河)浴足,在农家小院与乡亲谈古论今。更重要的是,将我一生的藏书陈列于书屋,供家乡人借阅学习,代代相传,以答谢故乡的土地和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也为了和家乡人一道守住心中的家园。

(原载于2013年第3期《海外文摘》文学版)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王少燕与讽刺喜剧

    王少燕与讽刺喜剧

    本书系著名讽刺喜剧作家王少燕的三个子女编著的一本文集。书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戏剧家王少燕的生平历史,创作经历和写作成就的记叙,讲述了王少燕革命奋斗,为祖国文艺工作奉献终身的历程。第二部分是王少燕代表作剧本。第三部分是王少燕三个子女分别创作的追忆父亲的文章。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讲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威廉·布拉塞(1917-2012)在纳粹集中营的真实经历。威廉·布拉塞,一位波兰摄影师,于1940年8月31日被纳粹逮捕,随后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编号3444。自1941年2月15日起,他被调入鉴定科,被迫为党卫队拍摄照片,不仅包括犯人的档案照,而且还记录下臭名昭著的“医学试验”。透过取景器,他看到的是瘦得皮包骨头的犹太儿童、用于“人种研究”的赤裸着身子的犹太少女、用于“医学试验”的双胞胎……是一双双充满恐惧的眼,一张张去日无多的脸,而他能做的太少。
  • 精品典藏散文

    精品典藏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才主道是家庭

    成才主道是家庭

    《成才主道是家庭》从家长爱子有方、赏识教育、好的习惯培养、多管齐下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六大方面,展示作者将女儿培养成北京大学学生的过程和做法。在给家长以观念的冲击、触动的同时,给出了许多具体的现身说法与方法指导。
  • 超强修真门派

    超强修真门派

    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活。我名为:李长生一人得永生,众人得永生。生生不息,是我永生派的宗旨。
  • 情有余温,沈总难伺候

    情有余温,沈总难伺候

    传言沈总是个不婚主义,且视结婚如瘟疫躲之不急。却偏偏和自己陆助理谈起了恋爱,还总是在人前显摆,别人要挖墙角,沈总撂脾气。有谁对陆助理出言不逊,沈总甩脸色。就在所有人以为沈总一定会和陆助理结婚的时候。沈总和别人订婚了。陆助理表示要辞职,要远离沈总,因为这个男人太无耻了,订了婚还来睡她。沈总推了推眼镜,皮笑肉不笑的对她说:“别的女人我还不习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甜蜜坏爱:总裁老公霸道宠

    甜蜜坏爱:总裁老公霸道宠

    龙律,掌控全球大半经济,拥有的大大小小跨国落坐在全球各地……沐阅,一个因为意外失忆小女生一次偶然的相遇……
  •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请你记住我说过的,“如果有一天,我的放手可以过得更好,哪怕会很痛,我可以放手成全你。”
  • 红缘

    红缘

    杨格看着恋人陈翠妤出嫁后,伤心地离开,融入广东打工大军的洪流中。杨格被真挚的女孩叶飞飞所爱,先是拒绝,后为其言行感动,接受了这份感情。此后,杨格得到提携赴深圳,一同前往的刘萨也非常喜欢他,但其不为所动。杨格唯独对莫颖慈最好,他把她当成最信赖的朋友敬重。前任陈翠妤来找杨格,利用他的重情与善良,用药物迷倒并拥有了他的第一次。就这一次,杨格竟被染上了可怕的疾病,噩运从此开始。
  • 家有贵妻

    家有贵妻

    生逢乱世,本是无可奈何!一场惊天之变,散漫好吃的她,却背负起了整个家族生死兴衰的命运。“哪怕是用尽百种办法,我都会嫁给你。”她笑的自信,说的任性。“我想娶你,却不能自私的将你推入险境。”他眉头深锁,内心苦涩。在彼此相爱的年纪,因为朝堂,因为君臣,也因为国家大义,他们错过,他们等待。可当那一天到来时,她,不再是他的唯一!“我要娶你,为你指画山河,江山为聘!”他将逃跑的她,霸道的搂入怀中。“江山于我,不过是两个字。我要的,只是那个爱我如初的人。”她笑,亦如当年说嫁他时的任性。他曾说,不会将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静学文集

    静学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年后的谢罪

    六十年后的谢罪

    从不同生活角度描绘了都市生活的画卷。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微型故事、都市故事、乡村故事、校园故事、中篇故事。对各种发生在寻常百姓间的生活故事进行了极其新意的艺术加工。整部作品集更接近于精品的故事会的形式。令人读来不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