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1600000249

第249章 断足

面对老人的抱怨,张萩并未放在心上,漫不经心地道:“元范与刘六郎贪得无厌,您不敲打,反倒是一次次的纵容,以至于他们向天借胆敢打军饷的主意;皇后身在中宫,不思如何安定后宫,反倒像个小孩子一般与后妃争宠,连假孕这种事都干出来了。于公于私,父亲这个相爷,都不大称职,就算皇上这个时候罢了你的职,也没人敢说半分。”

看着老父越来越沉的脸,张萩反倒是越说越开心,“要是这个时候洪家再出什么事,父亲,你又拿什么来和他们斗?”

张觅身居要职多年,脾气性格早已沉淀的十分老练沉重,只是每每面对这个儿子,拿他毫无办法,不由的气短。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道:“你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证明你比我能干,可你想过没有,不贪之人要如何掌控?”

“堂堂一国首相,成日家想着的是如何掌控臣属,如何在气势上压倒敦亲王一头!”张萩对此嗤之以鼻,“父亲可知道寒门的人在想什么?他们想的是如何阻止中阳与弦月联盟,如何安定臣民保家卫国!”

张觅厉声道:“寒门手握数十万兵马,权势滔天,深的皇帝信任,他们自然不争不抢;可为父身在皎城,漩涡中心,不往上爬就只能被人死死地踩在脚下。”

“寒门手握数十万兵马不假,可他们一守边关就是数十年,经年与死亡打交道,吃的是风沙看的是狼烟,念的是四海升平八方安定!”张萩眸中含笑,言语却染上了几分悲壮,“父亲难道就不想想,他们坐拥可以倾覆钧天的兵马,却不遭君王猜忌?因为他们手中的刀剑是面对敌人的,他们永远是拿后背对着钧天。而他们的坦然,换来的是背后一刀。”

张觅道:“可这一刀不是我给的!”

“这一刀是元范和刘六郎插的,但您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将这把刀往他们的心脏推;寒门的人不会怨皇上不作为,因为他们知道当今圣上的权利早已被架空,这个公道,他们只会向你讨要!”

张萩抬眼看着夜风中的老父,没有一句话是留了情面的,“如果当初军饷一案刚出,您能直接将元范和刘六郎交出去,寒门的人就不会回来,也不会和圣上联手!而没了寒门的支持,单凭一个李盗酒,当今圣上根本动不了护国公。护国公不倒,朝中仍旧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你张相,仍旧是几人之下万人之上!而现在呢?局面已经被重新洗牌,你不仅依旧折掉了元范和刘六郎,还要搭上皇后和洪家,再不断臂求存,恐怕能不能把命留下都是问题!”

“你……”立于朝首挥斥方遒的老相爷,面对儿子的条分缕析,哑口无言。

张公子一席话道出,只觉神清气爽,连带着那夜空中一勾残月都觉得分外明媚。他坐直了身体,系好了衣衫,又将一把乌黑的发拿缎带绑上,方才起身朝老父揖礼,言辞温和了许多,“近来皎城发生了这么多事,每一件都与李盗酒脱不了干系,皇帝却直接大事化了,父相还没看出什么来吗?这些年,你们一直把皇帝当做小孩子,将他玩弄在股掌之间。可你们忘了,再怎么年轻气盛,那也是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岂能容忍你们这般随意地践踏?李欢庭毕竟是李氏的人,他们之间有切不开的血脉情深;寒门娶了言若公主,又有寒老太师的威望在;可父相,你有什么呢?”

有什么呢?

张觅不由自主地跟着儿子的思路想去。他有皇后,可皇后因为假孕一事已经被禁足定风宫,皇帝没有声张追究,已然十分宽宏大量了;他还有兵部和户部,可这两部尚书现如今还羁押在提刑司,杀与不杀,只是天子一句话的事;他还有洪家,只是现在的洪家自己都处在风口浪尖上……正所谓无奸不商,一旦他们发现自己这个相爷无法再为他们提供庇护,他们定会另寻靠山……

如此一番思量下来,他才陡然反应过来,短短数月内,原本拥有的一切,正在像流沙一般慢慢从掌缝中溜走!而这一切的源头,又是从何处开始的?

是军饷的案子?还是挽桃的案子?好像都是,却又好像都不是!

前两日他还在看护国公的笑话,可今夜看来,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曾经的三足鼎立,已经断了一足,而他这一足已然被风沙侵蚀了不少,唯一好好的,就剩下了敦亲王李欢庭!

“如果是你!”良久的沉吟后,左相沉声问道:“这个时候要怎么做?”

张萩微微抬眼,嘴角上挑,漫声道:“控制洪家,示好皇帝,笼络民心。”

“我是问你具体如何做。”张觅冷哼一声,坐了下来,“说了这么一大堆,不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又怎么显摆你的才能呢?”

张萩起身,满脸得意之色,“这一点,就不劳烦相爷挂心了,只要您打从明儿起装病不出,外头一应的事都交给儿子打理,我不仅能替你保下一个户部尚书,还能让皇后重新入主中宫。”

“但真?”张觅将信将疑,“户部尚书也就罢了,要紧的是皇后。她虽说是糊涂了一些,可到底是你亲姐姐,若能让她恢复荣宠,比什么都重要。”

张萩道:“圣上看重子嗣和言若公主,皇后在这两样上动了手脚,等同触碰了他的底线;儿子只能让皇上恢复她六宫之主的权宜,至于是否能重新得到皇上的信任,这还要看她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

张觅深知其中道理,倒也不敢强求,只道:“罢了,许是咱们张家命中有此一劫。”

张萩道:“儿子从不信命。”

时到五月三十日,文成帝病愈返朝,褒奖太子监国期间能够虚心纳谏,决策果决,赏下金银首饰不计其数;敦亲王、张相等人辅佐有功,也都受封赏。

而张相却因那日在云中龙凤目睹何月华跳楼过程,受惊过度,卧床不起,连早朝都高了假;擎牙关军务繁忙,右相也在早朝辞别了国君,准备返回边塞。

吏部尚书何珏上书,推荐原泰州退任知府廉城任京兆府尹;吏部尚书郑秋山之子郑林补兵部侍郎的缺,郑州、并州、裘州三州知府亦有了人选,文成帝一一批准。

待得诸事完毕后,太子方起身回禀关于军饷的事,称已有些眉目,请旨让寒诺继续追查,文成帝一一答应。

这个早朝下来,文武百官都捏着一把汗,直到出了明堂的大门,众人还觉背心发凉四肢无力。对于朝中的局势,他们如今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护国公蒋言大闹寒府的事仅以一句新近丧子伤心过度而不予追究,至于他说的皇后假孕一事,也成了疯言疯语不足取信,以皇后为此受惊小产而收尾。洪家少夫人状告洪府为非作歹,也因为她的死而不了了之,但张相却为此事病了?

寒老太师虽然回皎城接管了兵马司,但司中一应的事务还是交由副司负责,他倒是安安心心地做起了甩手总兵;曾经三足鼎立的朝首,如今只剩下了敦亲王不改面色,端然而立。

而关于洪府少当家失踪的消息,也传的沸沸扬扬。兵部户部、皇后、洪府相继出事,令众人纷纷揣测,张家是否真的要步上护国公蒋言的后尘!而皎城发生的众多事都与敦亲王世子有牵扯,这一切会不会是敦亲王暗中授意?

当然,懂的人没必要多此一问,而不懂的人,不敢去问,敦亲王自然也不会向众人解释;任凭朝野民间流言纷纷,日子该过的还是过,该养伤的仍旧要养伤。

只是,有了寒门长孙的叮嘱,李世子在寒府养伤的待遇,是一时不如一时。不仅没有止痛药麻醉药,喝的是白水吃的是清粥小菜,伺候换药的是负责扫洒庭院的老大爷。饶是如此,在敦亲王妃亲自上门接人时,李世子仍旧老神在在地躺在西苑的小床上,说什么也不肯走。

“王爷昨夜为你担惊受怕了整夜,到了今晨得知你安然才去上朝。”邱逸棠苦口婆心,又不敢加重语气,“下了早朝巴巴地请了秦大人过府吃茶,就是为了请他给你瞧瞧,好歹你回去应应景也是呀!”

世子爷将眼一闭头一偏,冷哼一声道:“府上连个妙人都没有,回去也是一个人呆着,在这里言若还能时常来陪我说说话。还有她身边新近来的一个丫头,人长得不怎么样,说话倒是有趣的很!”

他这句话一出口,那位‘长得不怎么样’的丫头便在他窗口敲了敲,将一本小册子准确无误地砸在他的脸上,“世子长得倒是丰神俊朗人模狗样的,可惜空有一副好皮囊填充了一包草。”

李盗酒将册子从脸上扒拉下来,翻了翻,万分失望地哀嚎道:“你这是删减版的,我要原版的!”说完,将小册子又原封不动地从窗口扔了出去。

薛涛将直朝面门而来的册子抓在手里,冷眼道:“就这么一本,还是殿下从老太师的书房里翻来的。”

世子爷大失所望。

同类推荐
  • 无际商皇

    无际商皇

    成长类历史架空文,剧情逻辑清晰,涉及官场斗争、王朝战争、商业战争和种田发展等内容。
  • 历史不外如是

    历史不外如是

    历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人看出兴衰,也有人看出人性,有人研究哲学,也有人明白规律,但对历史的研究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何况书写历史的人,总会要避免掉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历朝历代被篡改的、可以忽略的史实总使后人认不清楚真相,更何况,从上古至今,许多事情已经难以考证,甚至许多文字和语言都已经失传,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历史知识也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了解,或者更有兴趣的人,通过搜索查询考证去了解某一个时期的事件或某一个人物的历史而已。
  • 武进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武进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武进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平原,临长江,濒太湖,衔滆湖,成襟江带湖之势,宛如镶嵌在长江、太湖之间的一块碧玉,自古便有“中吴要辅”之称。本书以历史事实为据,生动讲述了武进千年发展中的建置沿革、重大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真实记录了武进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的坎坷与荣耀。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地方风俗、历史古迹和现代风貌等方面的全面介绍,充分展现了武进人民对历史的传承、对文明的尊崇和对文化的创新。
  • 天罡地煞追捕师

    天罡地煞追捕师

    我,王莽,发明游标卡尺的那位,求打赏。在这里,我得谢谢原本在第一殿当阎罗的包拯。他在被降为第五殿阎罗之前放走还阳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我。我也不想被人发现穿越,但是我的思想实在是太超前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你问我想干嘛?男儿自当重横行,当然是想当皇帝。包拯,虽然你好心帮我,但是慌乱之间误把我丢到了宋朝来。不过,我是谁?我是王莽。内忧外患又有何惧,我可是穿越过的人,只不过在汉朝被发现了一次而已,我又不是不知道几年以后的天下局势:北有辽国虎视眈眈,东北金国迅速崛起,西有西夏觊觎中原,中土更是朝廷有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大奸佞,地方有田虎、王庆、方腊、宋江四大反贼。即将乱世,我还能当上皇帝吗?当了皇帝我能善终吗?不,我绝不重蹈覆辙,我王莽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誓将重登皇位,一统天下。
  •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想到日后来自辩机和尚的绿帽子,看着洞房中娇滴滴的高阳公主,房遗爱决定先下手为强...
热门推荐
  • 盛世皇后·鸳鸯成双

    盛世皇后·鸳鸯成双

    杜未央仰慕顾秦淮三年了,没想到顾秦淮突然就成了驸马,一怒之下,扔了烟熏弹进礼堂。魏羡渊也喜欢祁玉公主三年了,没想到她突然就要嫁人,一气之下,趁着烟熏弹就要抢婚!意外的是,婚没抢人,礼没乱成,两人就这么成了冒犯皇帝的刺客,被追得走投无路、结为夫妇。出谋划策离间神仙眷侣,想方设法毁灭家族联姻,鬼马精灵的杜未央和风流倜傥的魏羡渊在同行的路上相互嫌弃、相知相惜,合作双赢之后再内部斗嘴,斗着斗着就斗出了感情,成了一对欢喜冤家。
  • 沙弥尼律仪要略

    沙弥尼律仪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探案记

    新探案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芫花曲

    芫花曲

    唐末年间,纷争不休。梁国边陲胡小小白月峰上椒天下修士幽芜的隐居之处,而莫裳正是师尊幽芜最小的弟子。在天下风起云涌之际,莫裳与“好哥们”五师兄莫云一起被师尊幽芜派下山去给远在蓬莱岛的蓬莱主人送剑。一路上,险象环生。莫裳与莫云的感情也在渐渐升温。直到到了蓬莱岛这个地方,他们发现这里阴谋重重,随之而揭开的是一个个惊人的真相。。。。。。
  • 独白与手势·红

    独白与手势·红

    本书是作家潘军独白与手势三部曲的第三部,与前两部主要写生命的苍凉与人生的虚无不同,《红》展示的是主人公“我”人生的辉煌与毁灭。“我”离开海口来到北京,遇到数个身穿红色风衣的女子,并在不同时期与她们产生情感上的亲近,但是这些身穿红衣的女子,无一例外都遭遇意外去世。身着红衣的女子象征着“我”在不同时期对人生的不同追求,“我”与她们的情感纠缠,象征着“我”在不同时期与命运的相互妥协与搏杀,然而这一切最终都走向毁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意外获得世外高人一甲子的内力,没有功法?不存在的!看我如何在六扇门混的风声水起,一步一步变得更强,从无名小卒成为江湖巨擎。
  • 我十八

    我十八

    她是来自海边的渔村女孩,只身闯荡京城的北漂一员;他是官宦世家长大的翩翩公子,重点高中的理科学霸。他们都是十八岁,可是她,却成了他们家的小阿姨。他们之间的故事,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

    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大多数孩子都在抱怨,读书苦、读书累,甚至常常感到迷茫。其实,孩子有这种想法,大都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或者说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产生厌学、叛逆的行为,从而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已。 《孩子,你在为谁读书》针对孩子的读书问题阐述了科学的观点,告诉孩子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为你自己读书!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成就明天的辉煌。《孩子,你在为谁读书》旨在从读书志向、兴趣、方法等引导孩子如何读好书。
  • 蛮荒之兽世生存录

    蛮荒之兽世生存录

    初末死而复活!来到异星球。答案一步步揭秘,基因传承使者、兽神使者身份、星体改变、生命传承、环境恶劣、兽人大战!种族差异、星球、基因、人类、兽人、发展、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