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500000042

第42章 凶兽

大地哀鸣,白雪之下掩藏着点滴怨气,这是地灵不自觉的悲伤,是失去生命的生灵所遗留于大地上的最后气息。

好在他们依旧懵懂着,不曾与这个世界有着太大牵连,不知生命的具体意义,没有七情六欲,是以这股怨气、这股悲伤很淡,至少比起陨落的三千混沌魔神来得要淡,如果不是景渊一脉生于血海也不能察觉到。

在这场变故中,生灵愈多愈弱就越容易被异宝影响,不被影响的生灵则会被身边相处多年的友人杀戮吞噬,是以生机充盈之地受到的影响更大,十不存一亦有可能。

就洪荒而言,因景渊之故,白银峡谷乃洪荒元气转换之地,未来天地混沌、元气、清浊衍化大势亦是由此始,得天地眷顾,诞生于白银峡谷的生灵便占得一丝先机。

或是被血海气机侵染,又或是最初那个先天魔神道胎,惨被化作三千蝴蝶后,白银峡谷再也没有诞生过先天魔神

是以白银峡谷的灵机堪称洪荒之最,数万年时光里除去蝶族外诞生过上百近千先天生灵,他们天生适应于平和元气的环境,更善于御使、炼化、吞噬元气,日夜吞吐炼化平和元气便能增长体质与能力,不被天命和环境限制,可自由行走于洪荒之间,或者说他们的使命便是如此。

然而成也元气交替,败也元气交替,他们天生便弱于天地孕育之先天生灵,寿命不足其十之一二,根基、命格、心性亦是不如,少有逃过异宝月相石影响。

在灾祸之前,白银峡谷走出许多生灵,仅有数十只自然诞生的之灵和数百只蝴蝶,这数量这密度相较后世而言不值一提,在如今洪荒中却是不少,要知道灵韵强盛则全力孕育二三先天魔神,只有灵蕴不多又有所逸散的区域才会孕育几只先天生灵。

景渊发觉整个白银峡谷只有眼前三个生灵,知道这里发生了一些他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走进元屠,询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这里不该如此惨烈啊?”

景渊离开之前就卜算一二,白银山谷不会出事适才只留下元屠在此地,还想着让元屠庇护其他地域的受难生灵,不想却发生这种事。

元屠沉浸于天地元气流转之感,直到景渊发言才发现他们几人,当下一叹。

“在你们走后,九天之上坠落一个道胎,截取我们峡谷的元气生出一尊怪异模样的先天魔神。”

元屠说着,当下在身边凝成一尊诡异黑色冰雕落于悬崖边缘,还发出婴儿啼哭之声。

首先反应的是元屠身边的两只蝴蝶,听闻那声音都没看那冰雕的模样,便飞到元屠身后,一双翅膀皆是打颤。

景渊凝神看去,只见人面,一张大嘴便占据身体三成,有三双目在腋下,眼中贪婪直欲噬人,身如云气绵绵又如羊。

先天魔神、先天生灵,形貌皆是有规律,观之必定协调,这也是洪荒中道的一种体现,唯有被异物影响方才会生得如此怪异。

景渊望向天穹,观到自上一量劫形成的九天之上,有一赤色云气洞天,其中有大洞,心中便是明白一二,原是一尊因被异宝感染而受到孕育之地抛弃的魔神,而不是天道欺他。

元屠不知景渊所想继续说着。

“这魔神太过强大,能吞噬一切,力量源源不绝,又身带诡异赤焰,不惧任何攻击,若不是我擅长防御以及最后有所领悟,怕是奈何不了祂。”

星映默默记录元屠所塑造的形象。

说来也比较神奇,血海一脉都擅长于记录绘形之道,景渊星映善画,只是前者擅于写意,后者擅于写实,元屠喜雕刻,阿鼻则喜泥塑,唯有红莲没有这方面兴趣,只是偶尔以水观面。

阿鼻听这魔神御使火焰,也飞过来,察觉周围没有任何魔神踪迹不由有些好奇。

“诡异赤焰?这魔神现在在哪?”

元屠有些郁闷地打碎那冰雕,才道:

“那魔神快要被我斩杀时,自己吞噬自己,化作云气四散,循着元气流转之渠道逃了。”

景渊闻言微眉头皱,只觉这先天魔神神通有些类似那黑云,形貌类似后世传说的凶兽饕餮,接着看向星映。

星映会意,画卷一展,背面隐现周天星辰,几息后开口:

“这魔神现在是死了,但身躯分散随着我们白银峡谷的阵法化入洪荒各处,道痕印入洪荒天地之上,他日只要收集一定的力量便能重生,只是这股力量是什么,我没有探明。”

对于血海众人而言,白银峡谷已属于血海,千万载的时光里,他们偶尔也会来到这峡谷。

“这魔神凶恶,怕是会一直祸害洪荒。”

景渊明了,这尊诡异魔神怕便是后世传说中的凶兽饕餮,而后又想起其声音其形貌在对那两只蝴蝶的影响,猜想或许后世对于饕餮的描述不对,不是其声如婴儿,而是婴儿在模仿这饕餮震慑外人。

同类推荐
  • 笑傲江湖续第四十一回岳灵剑法

    笑傲江湖续第四十一回岳灵剑法

    林平之、曲非烟夫妇作恶多端去世,自此江湖太平,总书完
  • 九天剑神

    九天剑神

    高考在即,薛凌却遇到魂妖袭击,颠覆了认知和思想。寒窗苦读,高考功成,本以为能温馨美满,却出现意外,从此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也是自此开始,薛凌用经历与鲜血,闯荡九天,逆世而修。等级划分:奠基、蕴莲、凝神、通灵、龙门、证道、万象、问鼎…ps:已有百万完本作品《醉掌玄图》,亲们放心收藏本书…
  • 一念永恒

    一念永恒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
  • 一梦千年帝轮回

    一梦千年帝轮回

    斗破苍穹,斗气争风。斗气大陆中风云变幻,转眼间已经是萧炎成帝的万年之后,如今的斗气大陆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原来斗气大陆,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斗帝之上竟然还有更厉害的强者!
  • 醉染仙路

    醉染仙路

    这一世浮生若梦,终是成全紫苏一个自认为有点聪慧的女子,不过是去了趟雪山,竞魂穿到本人之前看一本修仙小说。而且最倒霉还是她竟然穿成一个恶毒女配!“苍天啊”纵使万般不如意,且看紫苏如何创出自己天下……
热门推荐
  • 我的迦勒底有点奇怪

    我的迦勒底有点奇怪

    召唤从者,从迦勒底出发,修复处在动漫世界的特异点慢热。第一特异点——学院封锁都市(魔禁)活动特异点——咕哒咕哒英雄修炼(小英雄)第二特异点——幻想虚空大陆(刀剑/地平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本书共120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年来阅读体验的分享,由两卷组成:“上卷:彼岸”,所涉读物,多为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下卷:此地”,所涉读物,均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中所涉读物的梗概、背景资料,也层层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书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
  • 梨花落尽雁归来

    梨花落尽雁归来

    那一日,听闻他金榜题名,三元及第,她喜极而泣;那一日她满面欢喜,温柔抚腹,他还不知她怀了他的孩子。她本以为是苦尽甘来,然而,等来的却是一句冷漠无情的“我们合离吧。”她撕心裂肺,却强作淡然,事后诈死逃离。?她生产那日,疼痛难忍,差点难产而死,而他却在那日,迎娶右相之女,洞房花烛,步步高升。?她发誓,定要让辜负背叛她的人,尝到她曾经的痛,她要把痛苦千倍万倍地还给他!!!(本文略虐,绝对亲妈,套路略俗,偶尔狗血,历史架空,官职乱编,努力不把女主写成小白。)
  • 青云争仙

    青云争仙

    十万年青云山,悠悠无数仙人。陈观水从一个小城一路踏上仙侠巅峰。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本书旨在教育学生要敢于向他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和他人交流。
  • 贾氏谭录

    贾氏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诸天之殿下系统

    诸天之殿下系统

    黑夜中的杀手,名字是未知。他天真的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个穿越任何世界的系统,但是最后发现自己陷入一场计划。诸神黄昏,黑暗中隐藏的巨兽在咆哮,死亡的气息萦绕身上……没有人可以利用他,任何阻挡在他面前的都将化作亡魂,最后他签订了一个契约,成为一名狩猎者。正所谓…生死无常论……粉丝群:957819639(密码我也忘了)
  •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主要描写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同时又穿插了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坚持不懈的追求,卖艺为生的关寿峰之女秀姑对樊家树的暗恋,军阀刘德柱仗势霸占民女以及豪侠仗义的关氏父女锄强扶弱等情节。该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京味浓郁,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也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流传广泛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