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200000008

第8章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大乱之后必有个承平之世,所以春秋战国后出来大秦,秦王朝覆灭之后又出来个汉朝,西汉由刘邦起享国二百多年,又乱,自有刘秀出来平定天下,建立东汉。汉末,天下大乱。历史的发展应了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帝王的话不多。三句话就有有荡平天下,玉宇一清的豪气。此时的刘邦已为天下主,一副号令天下的姿态。刘邦是个骄浮人,他的歌也骄浮,拿别人性命来作歌,话是漂亮却不可信。倒是他的后人光武帝刘秀好,年青时有人问他志向,他老老实实作答:“仕宦当为执金吴,娶妻当娶阴丽华。”金吾是兵器之一种。执之者为执金吾,又作金吾卫大将军。旧小说记元宵之盛,常见“金吾不禁”一语。执金吾大致相当于今日首都警察局长,地位虽卑,风头很足,具足一国之观瞻。

刘秀后来成就当然远过于当初想当的执金吾,也得偿夙愿娶了阴丽华为妻,与她一生恩爱如初。刘秀有豪情,可信任。像虬髯客,当皇帝当丈夫都好。

东汉由刘秀传下来,到桓灵二帝时已然衰败得不堪入目,黄巾军乱起,一时卷地风云干戈四起——被惊起的先人在世界的另一端战栗不已摇头叹息,兵连祸劫天下又将大乱。黎民百姓又将饱受战乱之苦,更不知何年何月才又可喘气生息。

在这样混乱的局势里,火上浇油的是有权无谋的大将军何进,他为了与十常侍争权,居然诏令董卓进京,真是前门拒狼,后门引虎的昏招。结果是董卓行废立之事,独擅大权,欺凌百官。后来是王允借貂禅的美色使出离间计,令吕布与董卓反目,董卓被吕布刺死。

我看这一段时总痛惜,王允为国除奸本是好事,怎奈儒生治国缺少气度,竟因蔡邕哭董卓而枉杀绝代才子。难道许你杀人,不许人哭尸么!董卓一世枭雄,与文人并无多少交集,而蔡邕竟称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更因为报这点知遇之恩而死。文人侠义,也不可小觑。这段旧事牵连到后来的蔡文姬,致使才女半世飘零,究其原因,王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慌乱,向王允求饶,可恨王允囿于忠奸之别,不愿变通,逼反骁将。《三国演义》记这一段:“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使者回报李傕。傕曰:“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傕等然其说,遂流言于西凉州曰:“王允将欲洗荡此方之人矣!”众皆惊惶。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于是聚众十余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路逢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引军五千人,欲去与丈人报仇,李傕便与合兵,使为前驱。四人陆续进发。”

李傕、郭汜兵犯长安,以“清君侧”的名号逼死王允。献帝此时犹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哪有本事弹压乱将,天下愈乱。说起来,贾诩真是多事,人家一伙人都心慌意乱要解散回西凉老家了,是他老人家在旁一番热情煽乎,视天下为自己的玩具沙盘,只顾显示自己的智慧,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气人!

其时乱军“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三国志·董卓传》)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不得不出京避祸,去荆州投靠刘表。途中写了有名的《七哀诗》三首。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其一)

这诗的前一段六句是交代当时的情况。西京是指长安,东汉都洛阳,长安在洛阳以西,故称为西京。长安城阴云密布,局势混乱董卓的余党正在制造祸乱。中国是指北方的中原地区,荆州本楚国之地,楚本名“荆”,古人又称南方的民族为“蛮”,故旧称荆州为蛮荆或荆蛮,时荆州富庶又未遭兵祸,王粲与刘表有旧——刘表曾就学于王粲的祖父王畅,王粲遂奔荆州而去。

王粲本来从洛阳流离到长安,这下又要离长安而去,因此说 “复弃”。一而再的离家使家人朋友都满心伤悲,攀着车辕流连相送,不能放心。

第二段是写离家途中所见。他目睹乱象,民不聊生,心痛难言。“无所见”三字极淡极沉痛。他看不到一点生机,只看到遍地战死或饿死的骷髅。一个妇人满脸饥色坐在路边。女人把孩子放在草丛中,听到孩子号泣,竟然头也不回地哭着走掉,边哭边说:“我自己还不知死到那里,怎能互相保全呢!”王粲也爱莫能助,不忍再看再听下去,驱车走开。

王粲有《七哀诗》三首,最感触的还是这句“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不但王粲不忍听,千载之下我读起来犹觉心寒。这是个母亲啊,将自己的孩子丢弃。相信。但凡有一点希望她都不会这么做。

人在动荡中,钱财权位都可举手丢弃,唯独最难割舍骨肉至亲。母子之情更是天性,万难割舍。现在母子也不能相顾,其他人他事可知。我想那母亲,她狠心丢下孩子,不是想他冻饿而死,她已知自己无活路,孩子跟着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抛弃他,也是死中求生的方法,也许这孩子被好心人拣去,有一线生机。如果没有,孩子一定会死,而她也行将死去,那只好泉下相见,来生再续母子缘……

目睹惨剧的诗人,黯然离开。一路颠沛前行,阴霾牢牢盘踞心头。他怀着内疚和失望,登上了霸陵南岸,这里是汉文帝的下葬之处,回马长安思想着汉文帝时的太平盛世,进而体会到《下泉》诗作者怀念明君,渴求治世的心情,不禁五内俱焚。

他也是出身名门,祖父王畅为汉灵帝司空,他在年幼时,即得到蔡邕的赏识,谓其“有异才”。可是现在他的才华全无用处。他被这剑拔弩张的世道逼得仓皇逃窜,惶惶如丧家之犬。投奔一个他根本瞧不上的刘表,求他的收留庇佑。

自身难保,谈何济世。他的出口成章不能救回一条性命,满腹才华不能供饥饿的母子饱餐一顿。他不得不动摇,怀疑,鄙弃自己。其后在荆州的数十年,他一直萎靡,意志消沉。

《七哀诗》起自汉末,以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等为主要内容。《七哀诗》是民众生活的写照,与宫廷诗相对应,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七哀诗》保存到现在的作品, 可以见到的,以王粲的《七哀诗》为最早,其中《西京乱无象》一诗,最能代表汉魏风骨,堪称典范之作。王粲用举重若轻的笔法,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读来催人泪下。为杜甫《三吏》《三别》所祖。清人方东树评价这首诗说:“沉痛悲凉,寄哀终古。其莽苍同武帝而精融过之,其才气喷薄,似犹胜子建。感愤而作,气激于中而横发于外,后惟杜公有之。”(《昭昧詹言》)

《七哀诗》叫我想起汉乐府《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袅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汉·无名氏)

--激战过后的战场上,尸体横陈,乌鸦在上空盘旋,准备啄食人肉,死去者的鬼魂要求乌鸦在吃他的肉体之前,先为他嚎叫几声送葬。

“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一言道尽战争的惨烈,尖锐地让人眼中见血。

窗外天光惨淡。一分一分消弭在暮色中,周围的声响逐渐停息。我沉浸在彻底的安静里,感觉自己身在古战场翻检着尸体,亡灵的气息纠结在风中,往人脸上扑。头顶兀鹫乱飞,凄厉地狂叫,它们张开的巨大翅膀遮蔽了正在凋零的天空。

霎那间观照到生之脆弱,生之肤浅,死之沉坠,人之无奈。

突然不想再写下去了。想起伊拉克战争,这离我最近我记忆最清晰的侵略战争。我至今不能忘怀的是新闻里播出的两张照片:一个是失去父母的孩童,仰头望着看他的人;一个是在飞机上穿着军服的美国大兵将头靠在舱窗上,眼神忧郁,他在思念亲人,他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一样厌恶战争,一样身不由己。

不知他们后来的结局如何。

这两个画面,像两把刀扎进我的记忆里。战争——总是让人不安及绝望。

王粲后来病殁于随曹操东征孙权归邺都途中。

参考书目、篇目:

《汉魏六朝乐府诗选注》

佚名《浅谈《七哀诗》——兼论明末五溪战争》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芋香

    芋香

    我和隋唐是同村人,都住在一个四面环山,中间低洼的地方。我住中庄,隋唐住下庄。在同一条河里吃水,在同一座山上捡柴,在同一处庙中烧香。我俩的村庄叫散岔。
  •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最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最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
热门推荐
  • 我坐宇宙飞船闯仙侠

    我坐宇宙飞船闯仙侠

    未来科技与修仙文明的碰撞,究竟能碰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酸酸甜甜故事集

    酸酸甜甜故事集

    写几个酸酸甜甜的短篇故事吧一章一个故事,质量不保证
  • 走出剧情

    走出剧情

    《走出剧情:活在人生的真相里》只讲了一件事,那就是——如何通过不断地觉知,去看见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发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发生?是你的经历创造了你的选择?还是你的选择创造了你的经历?李雪带你一起探寻事情背后的真相,同时也去看创造出这个现实的你,到底是什么样子、你的自我真相又是什么。一次次地看见,原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原来自己是这样的人。直到有一天,你愿意穿过表象的迷雾,重新做出一个新的选择、成为一个新的人,创造出你真正想要的现实。
  • 魔法修女养成记

    魔法修女养成记

    魔法碰撞出火花,巨龙在谷底咆哮,以上都是骗人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那个冬天,他的事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由于贷款没能在限定时间还清,他们不得不搬出那套豪华且温暖的住宅。他们在市郊租了一处简陋的房子,房子里阴冷潮湿,一如他们那时的心情,他对她说:“相信我,会好起来的。”她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八零娇妻

    八零娇妻

    穿越到八零年代的苏娇兰,附赠一箩筐小萝卜头,生活所迫,不得己立誓要成为一名悍妇,不曾想硬生生的某人宠成了天之骄女。pS:有完结文三本,追文的亲尽可放心跳坑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