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5300000040

第40章 笛歌唱晚,神女生涯如梦(1)

接下来的几天,倒又过得平淡如水。那蕊娘只似不知那晚之事一般,碰见醒言倒也与往常无异,依旧肃穆庄洁。只偶尔,遣那丫鬟迎儿,给醒言送来一些果品点心。

虽然与灵漪儿约定要去还笛,但醒言倒不着急。因为过不得几天,便又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

以前,除了逢年过节,所有的时间对醒言来说,都几乎没啥区别——除了发工钱的日子。但现在似乎有些不同了。自从两个多月前与那居盈相识,醒言便觉着每月中又多出了比较特别的一天。

再过几日,便已与那少女居盈相识两月了。醒言打定主意,到那时再去还笛,顺便看一眼那常在梦中出现的鄱阳烟水。

偶尔想起来,醒言却也觉得自己这样有些可笑:“嗬!我啥时也变得这般多愁善感呢?”对于这管玉笛,虽说醒言那晚慨然应允将它归还,但毕竟还是有些恋恋不舍。与这笛儿相伴了这么多时日,这管玲珑可爱的神雪,对醒言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个谋生的工具了。这根笛儿,现下便好似醒言的一位朋友一样。

虽然笛儿即将归还,但花月楼这口饭食还是要讨的。醒言得空,便去那乐器铺子里转了一遭,左挑右拣一番,花得些银钱,买回一根还算不错的竹笛。

浸淫其中日久,现在醒言对这乐器已经颇为谙熟了。他知道,在挑拣时不光要看竹笛的材质,看它是否是特地贮存很久的那种竹材所制,还往往要在平处滚动一番,看这竹管是否圆直——可别小看这些细枝末节,在醒言这些个靠笛子讨生活的行家眼里,往往便是这样的细微之处,决定了一支笛子吹起来是省力还是费力,音色是好听还是难听。

看样子,醒言已将当年那番向道之心,早忘到爪哇国去了,似乎准备安心做一辈子乐工了。

话说这日下午,奏过几场乐曲,醒言终于准备要去给那灵漪儿还笛了。照例,跟花月楼的老鸨夏姨请过假,醒言便将玉笛“神雪”别在腰间,准备出发了。当然,自个儿平日攒下来的那些工钱,照例都是要揣在身上一起带走的。少年此举倒非小气。也许这些银钱对那有钱之人而言,实在是不值一提。但对于醒言这样的贫苦少年来说,这三四两银子,已是很大的数目了。因此,无论醒言去哪儿闲逛,这几锭散碎银钱,向来都是要珍重再三,随身携带的。趁太阳还没下山,醒言便赶紧上路了。所有东西都带齐,只有那把铁剑,却唯独被主人忘却,委屈地斜靠在醒言屋中墙根之上。在他刚刚上路不久,倒是发生了一件事儿,颇让他吃了一场惊吓——正在醒言闷头赶路之时,却发觉他脚下这大地,却突然之间摇动起来!自己一双脚,便似踩在那棉花堆上。初时,醒言还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可走得几步,才发现这脚底下的土路确实是在颤动。

“呀!地震了!”越往东行,醒言便觉得这地晃得越加厉害,自己这身子,便似在那儿不由自主地被人摇摆。

“怪哉!咋好好地这地便摇震起来?”在醒言的记忆中,似乎还从未遇到过地震。因此,在初时吃惊之后,他倒是觉得这事儿颇为新鲜,当下便立在那里不动,感受这无风自动的奇妙感觉。“嗬!还蛮好玩的!”只可惜,还没等他怎么过足瘾,过了一小会儿,这土道便不再摇动了。醒言不甘心,又等了一阵子——却再也不见丝毫动静。见到这地不再晃动,醒言倒颇有些悻悻然,只好又继续专心赶路去也。

虽然那鄱阳湖离饶州城,也着实不近,但少年现在脚下步履颇快,一路脚不停步,倒没有费多大工夫,便在那日头刚刚沉落西山之时,赶到了鄱阳水泊的边上。

到了鄱阳湖,醒言倒没有着急高吹那笛曲儿,将那索笛的小姑娘着忙招过来。好不容易来趟鄱阳湖,醒言自有他的打算。“嗬!!那云中君的孙女儿,几次见她都在夜里,现在天色还早,我倒不必着急寻那有人家的地方,去吹笛惊动她。”这么想着,醒言便沿着这鄱阳湖岸,一路迤逦,向当初与那居盈笑语晏晏之处行去。虽然中间只相隔了两个月,但对于少年来说,那几日的相聚,却似乎已过去了漫长的时光。

千山万水,虽然阻隔了鲜活的容颜,但却隔不断深埋在心底的思念。旧地重游之际,这位原本心思简单的少年,现在却是思绪万千。现在醒言终于知道,这“睹物思人”的滋味,这一路行来,真个是见菊蘅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又来到那块湖石旁边,醒言对着这块居盈曾经倚过的顽石,出神了一阵子。虽然,醒言明白自己身份低微,又与她相隔千里,几无相见之机,但自与居盈在那场风波之中生死与共,醒言知道,他再也忘不了那张宜嗔宜喜的面容。“这管神雪笛儿,明日便再也不是我的啦,还是拿它再吹最后一次吧。”这般想着,醒言便抽出别在腰间的玉笛,小心擦拭了几下,放到唇边,吹奏起来。一缕清扬的笛音,便在这鄱阳水湄,翩然而起。这时候,日头已落在那西山之下;一轮明月,正悬挂在东边的天上,将千里的清辉,洒在这波光万顷的鄱阳水面上。月亮的清光,与那水天相接,映得青天如洗,明湖如镜。纯净的夜空中,只飘着数缕纤云;而在那极西之处,却仍有几绺赭霞,其色鲜明如染。

水面偶有风来,便吹得月影如潮;一抹微云绕着远处晚归的渔帆,正闻得这笛歌隐隐。

少年这缕寄托着思念怀想之意的笛声,便在这样的水月烟霞之间摇曳,飘飞。对于曾奏出奇曲《水龙吟》的醒言而言,现在他已经不再拘泥于一曲一谱、一声一调了。面对着这涵澹寥廓的湖天云水,他只是随心所欲地奏着。心之所至,音之所至。所有的音调拍节,都是随心所发,却又自合音律,自有一股天然的韵致。

这缕实为心声的清籁,便随着那晚风的轻卷,掠过湖边,绕上云巅——那一刻,少年所有刻骨铭心的旖旎与遐思,所有的空灵与澄澈,俱在这鄱阳湖寂静的夜空中,飞扬,飘舞。

正是:

秋水长天,卷流霞于一幅;明沙碧岸,飞清冽之霜笛。

正在少年将他整个的身心,都融入自己那笛声中去之时,却不知道,在离他不远处的水面上,在那月光映照下波光潋滟的湖水之中,正有一位韶致嫣然的白衣少女,沐浴着满身的月华,从那泓泠泠的秋水之中,冉冉地升起。

这位恍若水中仙子般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数度与醒言交接的少女——灵漪儿。

只见她踏着水面的波纹,来到这湖岸之上。然后,便静静地立在醒言身旁,默默地听他用心吹奏的笛曲。

现在醒言正是全身心地投入这玉笛笛曲之中,虽然他那奇妙的感观告诉他,那位少女已经到来,但他已入此中之境,还是不愿停下手中的笛儿。

空明而又清灵的乐音,仍然流水般从那玉笛神雪的音孔中,流淌而出,飘荡在面前的青天云水之间。

出奇的是,这位原本一见醒言便惯于喧闹的少女,此刻却没有出声惊扰少年。

又听得一阵,这位已经换成一身素洁宫装的少女,衣袖轻挥,飘带于左右,缓步来到水沚岸边,低头默念数语,再将玉手一招——却见那波光微潋的湖水之上,蓦然立起水柱数株,又在那灵漪儿低语之下,竟渐渐凝成一把弦柱俱备的凤首箜篌。在月华清辉的映照下,这把用秋水凝成的箜篌弦上,犹流动着点点明澈的光华,望去真个是如真如幻、如梦如烟。灵漪儿轻轻擎住这把水箜篌,玉指拈作兰花,在这秋水之弦上拂过。一阵清泉般的叮咚淙淙之声,悠然响起。这缕柔婉的琴声,与少年那缕清冽悠扬的笛音,温柔地应和着,便似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少女,正在温言软语劝解着愁难排解的少年。

仙籁一般的乐音,便这样流淌在鄱阳湖畔的云天烟水之间。转过几个调儿,少女手中那把水做的箜篌,却突然消散成千万朵水珠,满天飞舞!在这漫天水花的环绕之下,灵漪儿莲步轻移,就这样盈盈踏上这微漪的湖面,亸袖轻舒,衣带翩跹,和着醒言那玉笛的节拍,就在这鄱阳水面上作凌波之舞……若往若还之间,忽听得这凌波仙子轻启朱唇,珠喉乍啭,歌曰:

绰约凌波尘不染

亭亭玉立水中仙

莲房深锁情难露

半吐幽香淡如烟

这笛音缥缈,歌声婉转,当最后一缕笛音和歌声,一并消失在这夜晚的湖风中之后,醒言的神思,也似乎渐渐从那缥缈的云端,又回落到人间。

同类推荐
  • 三生·神仙债(全二册)

    三生·神仙债(全二册)

    当神仙的时候,我大约将自己弄得很伤情。离仙台的那一跳,前尘往事转瞬云烟。而这一生,我占着凡人云岫的壳子,只致力于两件事——第一件事:搅黄我与大将军宋诀的婚事。第二件事:搅黄神秘刺客追杀我的事。却没想到,这两件事,归根到底是一件事。他说:这一世欠你的,我来生好好还他说:长梨,这辈子是你欠我,若有来世……前世的我,修仙求长生,最终却害死了两个人。若得今世往生,我唯愿同谁都不亏欠。
  • 有你的时光里

    有你的时光里

    林宇皓:瑶瑶,我们什么时候要个孩子啊,我觉得我们俩的小孩一定是最漂亮的。洛欣瑶:我们还没结婚呢,要孩子不太合适吧。“你不早就是我的未婚妻了吗,怎么不合适啊?”林宇皓一脸暧昧的看着洛欣瑶。“呵呵,你之前不是还想和我解除婚约吗。”“那不是年轻不懂事吗。”林宇皓起了层冷汗“那今天晚上你就睡沙发吧。”洛欣瑶把枕头扔了出去。“瑶瑶,你开门啊,我错了。”
  • 致你小欢喜

    致你小欢喜

    叶程大概是真的爱惨了林欢栩,那种一刻不能离的爱,没有林欢栩的那几年压抑的他都要疯了,兜兜转转再看到她,一切都溃不成军,所有的忍耐,所有的自控,所有的伪装,在见到她的第一面就烟消云散。林欢栩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他的呢?她自己也不知道,或许第一眼就沦陷了,所以那几年她过得很迷茫,但是再见到他的时候,她觉得一切好像都回到了过去,现在,或许还不晚……片段摘录:“叶程,我想养猫……”林欢栩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嗯。”叶程应了一声,好像在忙。林欢栩撇了撇嘴没说话。一个星期后,一个一米八的大男人抱着三个月大的小猫站在门口等她。“糖糖,叫妈妈。”叶程低头逗着它,小猫慵懒地打了个哈欠,喵了一声往他怀里钻,好像在寻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它也太像你了吧!”林欢栩噗嗤一下笑了,嗯,可爱的不像话。叶程把猫塞到她怀里,“我儿子不像我像谁?”“林欢栩,我们结婚吧,我给你一个家。”(是现实的故事,有改编,但名场面都是现实摘录,确确实实有这样两个人,这篇只是记叙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故事,算是小说日记吧。)
  • 你的世界我是否停留过

    你的世界我是否停留过

    有人说,高中的时的爱情最为纯粹,没有初中时的懵懂,没有大学时的选择,更没有社会中的利益。喜欢就是最单纯的喜欢
  • 阆风

    阆风

    《楚辞·离骚》:“朝吾将济於 白水 兮,登 閬风 而緤马。” 王逸 注:“ 閬风 ,山名,在 崑崙 之上。”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扬盖造辰极,乘烟游 閬风 。” 章炳麟 《答铁铮书》:“观其以 閬风 、 玄圃 为神仙羣帝所居,是即以 昆仑 拟之天上。”
热门推荐
  • 高冷王爷:腹黑痞子妃

    高冷王爷:腹黑痞子妃

    她说: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他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她说“三千佳丽,怎么会独取一瓢。”“王爷,王妃说三千佳丽太多,您怎么会只取一瓢呢?”王爷一笑“遣散了吧”她说“我想做个无忧无虑的人”“王爷,王妃说她想要无忧无虑的活着”王爷一笑“我陪她”她说“我想要在皇宫里吃烤鱼,特别是那池子里的锦鲤”“王爷,王妃说她想在皇宫吃锦鲤”王爷一笑“去把皇宫给端了”“不好了,王爷”“怎么了”“王妃被红千阁阁主给抢跑了”“什么,给我把整个红千阁给端了”这是高冷王爷和痞子妃的故事。
  • 太有钱了怎么办

    太有钱了怎么办

    总有那么些人,是无敌的!总有那么些事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叮,恭喜玩家获得本系统提供的宇宙神豪万能服务至尊Vip!】而我最大梦想就是在我有限的生命里,花完这无限的钱!【叮,恭喜玩家获得本系统送出的无限生命加成BUFF!】而我最后悔的事情,或许就是我投资了这神豪系统。【叮,恭喜玩家投资成功,获得收益每秒一个亿!】所以说,太有钱了怎么办?无敌秋秋群:⑨0①②⑥⑤⑤⑧①
  •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2014年5月,李泽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伦理学讨论班,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青年学生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并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和郁振华等教授围绕“何为哲学”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交谈。这一事件成为2014上海学界一大盛事。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李泽厚上海之行的讲课和对话录。
  • 孟子集注

    孟子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武战天

    神武战天

    五行战神,得到老人的相助转世成为通灵修者,本来毫无属性天赋的武文却融合了所有的灵技,创造奇迹!觉醒血脉,再战苍天,逆天修神。我就是天下第一!
  • 傻女狂妃,这个太子我不嫁

    傻女狂妃,这个太子我不嫁

    她是将府丑女,傻子花痴,人人欺凌耻笑!他是当今太子,骄傲无比,最是厌恶于她!一纸婚书,二者命运相连。某太子誓死拒婚,某女淡然接受。殊不知,昔日丑女实为倾国倾城。所谓傻子,却是冷艳于天下之间。什么,太子反悔了?对不起,她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嘎杂

    嘎杂

    听到老婆在门厅那儿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廖实秋从书房探出头来问:你去菜市场吗?老婆说:是啊,你去吗?出去走走,散散心吧,你也该去食一点人间烟火了……廖实秋:我什么时候不食人间烟火了?廖实秋说着穿好外衣,跟着老婆出了门。其实廖实秋很愿意逛菜市场的,特别是在春天,各种小海鲜上市的时候,甚至有些小海鲜自己不一定喜欢吃,但是他喜欢那种小贩摊子上的海鲜旺活与菜市场熙熙攘攘的气氛。
  • 北风那个吹

    北风那个吹

    1974年的寒冬腊月,月亮湾闻名遐迩的“铁姑娘”牛鲜花遇见了“臭名昭著”的文艺青年帅子。在监管教育帅子的过程中,牛鲜花被他的多才多艺和顽皮率直所打动,冰封已久的心河悄无声息地开始融化……见知青点的战友像候鸟一样纷纷回城,帅子苦思冥想干出了一件影响他终生的蠢事,险些成了废人。这时,牛鲜花吐露心扉,毅然与他结婚。后来,帅子带着牛鲜花和两个女儿回到城里。帅子初恋女友刘青婚姻不幸,把一切怨恨痛苦都归结到牛鲜花身上。她死缠烂打,胁迫帅子跟她南下广州经商,并设局把自己和帅子生的傻儿子扔给了牛鲜花。
  • 若言初起

    若言初起

    这天上除了红线仙之外,还有灵堂,灵堂培养的全都是爱神。而灵堂的出现都源于天帝之女,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个爱神。讲的是神仙校园,男主冰山,女主沙雕。围观啊ε=ε=ε=(?◇??)?
  • 本田雅阁

    本田雅阁

    他是一个油工,在揽活儿的人堆里,畏畏缩缩如一根蔫萝卜。然而谁也未曾料想,他竟会成为几条人命的凶手。赵匡胤的赵,老虎的虎,铸铁的铸。赵虎铸向薛力平介绍他自己时,薛力平已经在桥头上站了有一段时间了。薛力平是为了孩子念书才从偏远的村里搬到黑市的,一开始为了房租便宜住在城边。没多久,一个街道社区的办事员来薛力平的家登记基本信息,问几口人有无避孕措施分别做什么工作,薛力平一一作答:三口人,他、老婆、小孩儿,小孩儿是女孩,在附近小学念书,他做油工,老婆在饭馆里端盘子,父母在乡下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