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1200000068

第68章 陈汤的高论

孔仅连忙找出一个竹简,在上面写下陈汤刚才是所说的妙计,人也兴奋不已。

陈汤的话也算不上是什么妙计,他是穿越来的,见识比孔仅多很多,有的事情孔仅也知道,就是想不到而已。

在陈汤所知道的历史,类似于现今太平道般存在的造反组织也不是没有,宋朝的梁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然而梁山的失败,就是招安。

所以陈汤认为要瓦解太平道,就唯有招安,而不是强势去镇压,当然能够彻底歼灭是最好的,但死的人就多了。那些人大多都是贫苦农民,要他们造反,也是迫不得已。

陈汤以前见识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所以他明白太平道是以一个怎么样的意义存在。

“公子高论,怪不得易梦姑娘会向我推荐公子,就公子的话,我还从没听别人说起过。”孔仅放下笔说道。

“我不过是胡说八道,成不成根本不知道,大人不可将我的话当真。”陈汤说道。

“怎能不当真?我还要呈上给圣上看,我想圣上肯定喜欢公子你的言论,就公子你的才学,应该为朝廷百姓出力。”孔仅说道。

“等等,大人说的圣上就是皇帝吧?我可不想做官,完全不想。”陈汤连忙拒绝。

“哈哈,公子淡泊名利,在下钦佩,不过公子的才能,难道真的要埋没在市井?”孔仅说道。

“埋没就埋没,我没所谓,就是不想做官,大人你就放过我吧。”陈汤说道。

“别人求官都求不得,唯有公子不同于常人,拒绝做官,哈哈!”孔仅笑道,对陈汤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觉得陈汤不同常人。

“我有点特别,大人不要见怪。”陈汤说道,“对于太平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决策,就让圣上来决定,我说的可能还会误了大事,不能当真。”

“太平道就好比秋天的树,现在就是太平道秋天的时候。”孔仅说道,“不瞒公子说,圣上已经下派一个秘密大臣,率领一队精英军队来到青州和扬州,正要对付太平道。如公子说的,等到来年冰雪消融,太平道的春天又来了。”

想到那个晚上有青州的军队,可能还有那个什么秘密大臣的身影。

“如果能彻底地除去太平道的根基,岂不是太平无事?”陈汤说道。

“公子也说了,数十年来都没有人做到的事,我们也未必做得到。”孔仅扼腕叹息说道。

“也不是不可能,要做到如此,就是要看大人你们的决心,还有圣上的胆子够不够大。”陈汤说道。

孔仅觉得陈汤又要又精彩的言论,连忙问道:“不知道公子你还有什么好方法?”

这人……叫自己回来,估计就是套自己对付太平道的方法。易梦将陈汤推荐给孔仅,就是清楚陈汤的想法和常人不一样。方才听了陈汤说的话,孔仅对陈汤已是信服,如今陈汤又要说出方法,他是求之不得。

“想不到易梦居然懂得自己。”陈汤心想,他说道,“方法倒是没有什么好方法,其实大人你们都懂的,这样说吧,太平道怎么会在扬州如此猖獗?”

被陈汤如此一问,孔仅犹豫一会,说道:“易梦姑娘告诉过我,公子应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我也不怕直接说吧,扬州太守沈星平、都督杜青天二人,都是太平道的人,还有扬州的大家族朱家,和太平道也有关系。如今的扬州,有一大半是太平道的,剩下部分,就只有我和公子所在的乐家支撑。”

关于太平道和扬州的各种关系,孔仅也是清楚明白,看来扬州的大人物对于扬州局势的掌控还是厉害的,就是不能对那些和太平道有关系的人下手。

“哈哈!我明白了。”陈汤忽然笑道,让孔仅摸不着头脑。

“公子明白什么?”孔仅问道。

“孔少爷最近经常在乐家走动,还和我家少爷结识,我想是大人授意而为之,对吧?”陈汤笑道。

“的确如此。”孔仅说道。

“那就没错了,大人是扬州刺史,权力可能没有太守、都督等官的大,但是以大人你的性格,肯定是不会任由他们二人捣乱扬州,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大人就想和乐家合作。”陈汤分析说道,“大人苦于没有证据告沈星平、杜青天,只有和他们周旋,又想让乐家对付朱家,维护扬州的平衡,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孔仅只觉老脸上微热,说道:“不错。”

“其实扬州的太平道,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将扬州的解决了,还不成,因为太平道后面还有一个大靠山。”陈汤说道。

“大靠山?还请公子告知。”孔仅说道。

作为刺史,竟然对陈汤如此的恭敬,陈汤有点不适应,他说道:“大人客气了,我知道的大靠山,其实就是方才所说的,关于我们大汉皇室的秘密,这个秘密大人真的想知道?”

再次提到秘密,孔仅还是谨慎起来,他想了好一会,说道:“公子快说,在这里只有我们二人,绝对不会有第三人听到。”

“好,我就大概说一些吧。”陈汤回忆一会,将那个晚上偷听来的说了一遍,孔仅听得脸色铁青。

“公子说的是真的?”孔仅用他那颤抖的声音说道。

陈汤初来咋到,对这个年代的一切,知道的甚少,所以知道什么小王爷,陈汤根本想不到小王爷会是谁。

孔仅就不一样,他在大汉的官场久了,对于大汉王室知道的清清楚楚,听到陈汤的话,马上联想到什么,故有如此的表情。

“当然是真的,如果大人有怀疑,大可以不相信。”陈汤说道。

“不,我相信,公子你可猜到小王爷是谁?”孔仅说道。

“我对皇宫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我想大人已经清楚?”陈汤说道。

“在大汉,就只有一个小王爷,他叫刘扬,是当今安王刘普的独子,可是这个不应该。”孔仅摇头说道。

“大人说的不应该,是什么不应该?”陈汤说道。

“安王刘普,是我们大汉的贤王,勤政爱民,而且一直不在朝中担任任何职务,无心政事,只是享福,在我大汉的名气一直都很好,怎么会和太平道的反贼一起做到?”孔仅说道。

又是争皇位的老套路,陈汤说道:“知人口面不知心,安王无论表现得再好,如果心不正,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掩饰。圣上是天子,世间谁不想做天子?我想安王也不例外,他要造反也是正常。只是这事,涉及的太多,大人如要上奏圣上,还需要三思而后行。”

“公子所说,句句是道理,我也懂得,如果没有公子你的话,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孔仅说道,“如果安王真的如此,大汉就要遭殃。”

“大汉遭殃,就是天下百姓遭殃,百姓流离失所,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太平道,那时候要对付太平道就更难了。”陈汤也叹息。

“这个如何是好?”孔仅问道。

“如何是好?我也不知道,能够处理好这个麻烦的人,也就只有圣上,我一介草民,大人不过刺史,干预不得皇宫的事情。”陈汤摇头说道。

“是极,是极。”孔仅觉得自己从来没听说过如此的话,在想易梦推荐来的陈汤,果然是人才,满腹治国的方略,这种人一定要举荐给圣上。

他已经决定,不管陈汤如何的拒绝,都要将陈汤举荐,如此人才,不为国家出力,就是可惜。

孔仅继续说道:“彻底对付太平道的方法,公子你还没详细说出来。”

陈汤想了想,说道:“其实要彻底对付太平道,或者是招安,方法都差不多,就是要将太平道背后的靠山去了。”

“这个可能麻烦,安王……公子你也懂的。”孔仅说道。

“所以说,就靠圣上的胆子大不大,毕竟是手足之情,圣上可能做不到。”陈汤说道,“安王难办,其他就容易,所以要看大人你们的决心,像沈星平、杜青天等人,大人你也能对付。”

“的确可以,只是对付这两人,恐怕还会惹怒了安王。”孔仅说道,“这两人其实都是安王的门生。”

“还有这种事?”陈汤惊讶地说道,“这样就更能说明安王有问题,他们是安王的门生,说明安王和太平道有合作,安排自己的门生和太平道联系,所以就要看你们的决心。”

“不仅仅是他们,安王的门生,太多太多!”孔仅无奈地说道。

“多也不在乎,因为大人说了,安王不理政事,处理几个腐败的门生,安王不敢做什么,大人放手去做吧。”陈汤笑道。

“好,我也不怕事,做就做。”孔仅已经下定决心,他又说道,“圣上派下来对付太平道的秘密大臣,此刻正在青州,圣上让我配合他,我会将公子的言论全部都转告给他,不知道方不方便?”

“大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陈汤说道,孔仅对自己太客气和推崇,陈汤一下子还没能适应。

“哈哈,公子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孔仅笑道,“我再将公子的言论记录下来。”

同类推荐
  • 核战边缘

    核战边缘

    注意:这是一段短暂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最大的恐惧是核战争。从苏联的角度看,在距离美国边境如此近距离地安插共产主义堡垒即将梦想成真。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关系暗流涌动。除了猪湾的惨重伤亡和颜面扫地之外,其他事情也在发生。画沙为界,整个世界已经踩上了核战争的边缘。
  • 善败

    善败

    善败能忍,努力求存。生于这乱世,唯有尽力而为,方有一线生机。夜虽长,我赤子之心,却向往光明。
  • 运镖三国

    运镖三国

    穿越到三国没金手指,那你混个屁啊!《运镖三国》游戏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爆笑!升级!打怪!一个都不能少。你四世三公,声名显赫?那也得乖乖同我镖局签约;你仁义满天下,刘皇叔威武?少一分钱也不给你运!乱世奸雄曹操,最爱就是你,你手下的寒门谋士、出名大将,都跳槽来我这里打工了……这是一个带着运镖游戏系统,将整个三国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那个主角,很可能就是你。
  • 我为黄巾代言

    我为黄巾代言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豪杰并起!这是一个最混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热血激昂的时代!乱世的开端从黄巾开始,而杨凡的脚步则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黄巾兵开始!男儿当提三尺剑,血染沙场,建不世之功!且看杨凡如何一路斩将破敌,登上人生的巅峰!书友群:344851691.
  • 长乐歌

    长乐歌

    百年青史不胜愁,尤记当年长乐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五十州!人间有病天知否?青山笑我云招手。花前细嗅美人香,月下轻取仇寇头!成败恩仇断肠酒,化作长乐歌一首。请君为我倾耳听,与尔共醉千秋后!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影坛天后

    重生之影坛天后

    还没有火就过气的唐雨在好不容易接到一个很好的戏份后一夜回到了忙到不可开交的高三!并且离高考只剩下一百天!不仅如此还要重新参加艺考!带着积攒多年的演技和一股傻气唐雨再次扎进演艺圈,却愚蠢到一开始就把最平民的刀削面泼在了自己的偶像身上!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平了绯闻洗掉传言压住舆论,直到璀璨的顶峰。
  • 喝着孟婆汤长大的小仙女

    喝着孟婆汤长大的小仙女

    自从某个被称为仙界钻石王老五的仙君收养了一只可怜兮兮的小狐狸之后。每月总有那么一天,众仙家会看到某清风似明月的仙君一路风尘仆仆跑到地府要狐。终于有一天,月黑风高,某仙君抓住正在钻哮天犬狗洞的小狐狸,幽幽一笑:“再跑把你狐狸毛拔光,拿给孟婆炖汤喝。”于是,孟婆摇身一变挤进仙界厨娘,荣升成为伟大仙君的师傅。欢妹狐野话多倒霉妖&青爷仙善话少属性不明
  • 剑颂

    剑颂

    一本《庄子》,原本的寓言哲学之书,却成为了无上的仙道典籍?程知远来到了新的天地,犹如一梦黄粱。————东周列国记:说剑人与渔父相见于穷桑之野,渔父言誉己枪而贬剑,蔑询说剑之人,疑问天下剑术尽头何在。说剑人不答,渔父复而言之。问:“剑术之道有几重几境?”答:“无重亦无境,剑道之中,只有两剑。”问:“嘻!何解也?”答:“唯一心,一意尔。”问:“噫,先生,何以教我?”答:“一曰赤诚,二曰肝胆!”
  •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紧扣时代的脉搏,突出主旋律,抓住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新时期对党员的素质要求,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对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路线方针和执政理念做了系统阐释。作为一种创新探索,作者力求把党建读物写得好看、好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党建学习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等各种学习活动,更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的理想读本。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做一个有完美性格的女人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做一个有完美性格的女人

    只要心中有春,春就在;只要心花盛开,蝴蝶就来。只有修得一段雅量,才能与幸福有约。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会有起伏跌宕、生离死别,也会有名利诱惑、否定怀疑。心若在前行中畏惧疼痛而退缩,生命便无法绽放光华。唯有学会经营生活、完善自己,才可以做一朵常开不败的铿锵玫瑰。本书用从容而舒缓的语言,将女人自我经营的智慧娓娓道来,轻柔地提醒世间所有热爱生命、热爱美好生活的女性,要用微笑来经营生活,用真诚来经营感情,用宽容来经营人际,用淡定来经营心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 重生嫡女很迷人

    重生嫡女很迷人

    沈若华前世太蠢。忠于沈家,忠于朝廷,忠于夫君——可到头来,沈家逼死了她亲娘;朝廷抄了她外祖满门,夫君要了她的命。…重回一世,她不做棋子,不做忠臣,不做贤妻!一要毁了沈家,二要颠了朝堂,三要灭了渣夫!就算深处闺阁,被这世道束缚。也要站在权力顶峰,做一回在九天翱翔的凤!...人人都说沈若华是蛇蝎,连她自己都这么认为。但却有一人不惧世人目光,掸去肩上风雨坚定的朝她走来,告诉她:——阿昭,你是我余生追求的光明。…沈若华觉得,她斗了这么多人,尘埃落定后,余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把野心勃勃的奸臣夫君,训成忠犬!最重要的一点!不许纳妾!他揽她入怀,笑声喑哑——夫人,余生有你一人足矣。
  •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革命故事。
  • 豪门溺宠:陆少的千亿宠妻

    豪门溺宠:陆少的千亿宠妻

    她以为她在复仇路上捡到的是个软柿子,谁知竟然是只小狼狗!这只小狼狗不但有权有势!黑夜里更是大野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