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300000001

第1章 立春·春度春归无限春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到底怎么来的呢?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唐·卢仝《人日立春》

大家好,我是于丹。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节气很招人喜欢,冬去春来,立春了。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阳历的2月3号、4号或者5号,大约在农历的春节前后。立春节气过后,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我们还是从汉字说起,什么叫“立”呢?

“立”字的甲骨文字形,最下面那一横是地平线,像不像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所以它的本义就是站立,引申的意义有确立、建立、设立等。立春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日子,表示春天正式来了。

再看“春”字,甲骨文的字形有点复杂,像不像一幅画?上面是什么呢?就是一株刚刚钻出地面的柔嫩的小草,写作“屮”(chè)。两个“屮”在一起,就是现在的草字头,写作“艹”,也是草木初生的样子,象征着地上毛茸茸的、刚刚发出来的小草。中国人对草本和木本的东西都抱有非常深的感情,因为在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是大地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不仅有美好的景色,还能为我们提供饮食。

再往下看,除了上面的小草,旁边这个字是什么?是“屯”字。它也是个象形字,就像一株正在破土而出的子芽,你看这个弯曲的弧度像不像豆芽?所以《说文解字》里面就说,“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当然,“屯”在这里也作声符。除了“草”和“屯”,还有个什么字呢?还有个日头。也就是说,在阳光的照耀下,种子拱出了地面,小草破土发芽,万物初生都得益于太阳。所以“春”字从草、从日、从屯,屯亦声。整个“春”字就像一幅大地回春图,阳气从地底萌发,阳光蒸腾着,种子拱出了地面,小草破土而出。字形逐渐演化,到金文和小篆,分别写成这个样子:

这样一幅大地回春图,一定是带着生机和动力的。所以《说文解字》解释“春”是什么?“春者,推也。”有一种阳气蒸腾的强大力量推动它生长,它“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得时草生也。”也就是说草木是应着季候生长的,从立春以后不负春光、不负阳气,万物迅速生长。

看一看白居易写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草一开始刚没马蹄,到后来蓬蓬勃勃长出来了。当春天草木繁盛的时候,就像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时,不仅仅是草本植物在生长,木本植物也都开花了。万物生春的那种烂漫,就是人们所喜欢的一派春光。人的心要迎合春天,什么叫“沐春风而思飞扬”呢?这个时候人开始生出梦想了,生出豪情了,往往喜欢喝点酒,中国人特别喜欢用“春”字做酒名。过去说酒酿出来以后是黄绿色的,这个颜色不就是春天的青草、芽尖的颜色吗?所以春色似酒。

在很早的时候,《诗经·豳风·七月》里面就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用这稻谷酿成了春酒,用这个春酒来求长寿。你看那个时候就酿春酒了。李白在《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中,追念善酿酒的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就算是到了地下黄泉,忘不了的事儿就是酿酒。这里的“老春”就是指酒。“老春”两个字多生动,它有那种蓬勃的劲道,又有那种掩盖不住的豪情。为什么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话。)?春天有半开到盛开的花,而人饮酒的时候有微醺到酩酊的情,春与酒之间是有这种关联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旧本题“元吴澄撰”。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始源于黄河流域。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按《礼记·月令》本无七十二候之说,早期相对完整的记载,首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说过:“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整个春天的开始,一个节气分三候,立春的十五天是哪三候呢?“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也就是说东风送暖,大地解冻。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这三候可以说是相当生动地概括了立春节气的特点。

立春节气不仅要迎来春风浩荡,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民俗节日。从皇室到民间都取个吉祥,毕竟一年伊始嘛,所以“打春”、“咬春”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俗话说的吃春饼,就是“咬春”。民间的老百姓有各种时令小吃,你看烙出来热气腾腾的春饼,里边有卷豆芽的、卷鸡蛋的、卷黄瓜木耳的、卷韭菜的,卷各式各样的菜,咬一口,春天的生机通过饮食就能够让人精神一振。过去生活不好的时候,民间过个节总要吃点好东西,它既表示对节日的重视,同时也是对人的一份犒赏。

汉代的农书《四民月令》(《四民月令》,东汉崔寔著。该书以农业生产以及商业经营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推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里面说过,立春要“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春天吃什么味道的东西?一说是“春吃芽”,各种新枝嫩叶的芽。另外呢,东汉的时候,应劭的《风俗通义》(《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著。汉代民俗著作。该书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并加上了作者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汉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里面就说,春天要吃点味道重的辛辣菜。过去立春要吃的“五辛菜”是什么?葱、姜、蒜、韭菜、香菜,都是味道很重,咱们现在多用作调味品。古时候很多人家卷春饼都是要吃这些东西的,要借着自然的新鲜生气,促一促人的精神,排一排五脏六腑里的陈旧晦气。还有一点,五辛这个“辛”既是味道的意思,也谐音“新旧”的“新”,一切都是新鲜的,这不是讨个好口彩嘛!

这一天还要“打春”。你说打春天的哪儿呢?其实是打春天的牛,叫“鞭春牛”。当然不是真牛,是用陶土之类的东西做出来的象形的牛,肚子里边塞满了五谷。大家捶呀打呀,用这么一个仪式,打烂它那个肚子,其实就跟扑满罐似的,稀里哗啦,五谷流淌,大家捡谷穗、捡各式各样的粮食放回到自个儿家谷仓,寓意新年仓满钵满,粮足家富。这个时候还没有春耕,所以“鞭春牛”也是开始要春耕了。

正月初七是个好日子,立春也是好日子,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年正好赶上初七那天立春,不由得兴发感慨,写下这样的诗句:“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出自卢仝《人日立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民间还把这天叫作“人日节”或“人胜节”。)春去春来,过了那么多的春天,似乎是有无限的年华。可是人生有限,在属于自己的春天,一定要让自己长大成人。什么叫“克己”?就是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如果你在人日立春之时,有这样的一种觉悟,一切还来得及。诗人愧对过去蹉跎的岁月,而今幡然悔悟,发誓说我要洗心革面,我的面容要像窗外的梅花一样焕然一新,来迎接一年的新面貌。大家看,春天来了,我们感觉到岁时的更迭、心愿的更替,感觉到大地上万物蓬勃,人开始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让去年的一切归零,无论它是遗憾的,还是欢喜的。那些遗憾的东西即使再感叹,也来不及了。那些欢喜的东西,再眷恋,它也留在了过去的年光里。一切要从今天开始。在大地上阳气涌动的时候,让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希望像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样开始生长吧。只要我们耕耘,就一定会有收成。我们今天能不能做到“颜与梅花俱自新”呢?给自己一个新的心愿,给自己一个新的容颜,那才真是不辜负这叫“立春”的日子。

同类推荐
  • 马克思:思想传记

    马克思:思想传记

    本书由伊林·费彻尔所著,本书是德国马克思学研究专家伊林费彻尔的著作,费彻尔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考证,回顾了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进步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

    “空间生产”是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现象形态批判的一个新视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者用社会批判的思维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机制和过程作了解读,形成了社会批判研究的“空间转向”。本书注重以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考察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并采用多重视角考察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形态的形成轨迹。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京师史学书系)

    本书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出发,运用古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多种方法,对宋代经学范式的发生、特质及主要学派的经学传承、诠释特征、思想内涵及理论体系等问题做了深入而系统的思考与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宋代经学范式的形成、发展与思想演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世经学、理学及其思想的特征与内涵。
热门推荐
  •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钦差大臣》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
  • 虚静令

    虚静令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百姓遭殃。周天子姬瑜给世外高人惊鸿颁发了一块特赦令牌——虚静令。持虚静令者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代表周天子的意旨,官府不予追究责任。惊鸿作为第一代虚静令的持有者,在仙逝前给虚静令赋予了与神仙界沟通的法力。从此,虚静令不仅代表周天子的意旨,还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神仙的帮助。虚静令开始于周定王姬瑜,结束于周灵王姬泄心,存在31年,历经四代传人。四代传人分别是惊鸿、定简灵、苦根和妙云。四代传人皆是苦出身,却凭借修炼火把功和通过虚静令得到神仙的帮助而无敌于天下。每代虚静令传人皆秉承“尊王攘夷”、“行侠仗义,拯救生灵”的宗旨,在江湖上惩恶扬善,维护周天子权威和华夏统一,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粉碎了企图分裂华夏的“失禾集团”,击败了专搞仇杀的“子非集团”,瓦解了仇视周室找他们复仇的“狄浑集团”,平熄了许多江湖恩怨,为树立周王室威信和天下太平做出了贡献。每代虚静令传人都在坚持修炼火把功达到钻石十二级以上的情况下到仙界继续修行去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刹那花开

    刹那花开

    遇见古越哥哥是伊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如果没有古越哥哥,我这一生都不可能品尝到幸福是什么滋味的。伊水常常想幸亏自己那一天跑了出去,如果自己没跑出去就不可能遇见古越哥哥了。自己现在唯一的烦恼就是为何自己还没长大,自己真想把那些围在古越哥哥身边的苍蝇赶走,可低头一看自己这小身板可以么。。。。。。
  •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家

    管家

    经久耐读的三代女性传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说“这不是一本急着要读完的书,因为它每一个句子都让人心旷神怡”。被评为当代美国经典。 在美国文坛颇具重要地位作家。普利策奖、海明威奖、橙子文学奖得主,奥巴马曾亲自颁发她国家人文奖章,是2016年《时代》100位极具影响力人物之一。《英国病人》作者翁达杰深爱的作家。小说被苏格兰导演比尔·福斯改编为同名电影。爱达荷州偏远西部湖边乡村指骨镇,有着罕见的潮湿天气,这让整个村庄不断面临暴雨、严寒造成的河水泛滥、饥饿、寒冷、房屋倒塌等灾难的侵袭。照顾两个小孤女的人不断来去,而她们期待的只想在外婆和有着小怪癖的姨妈西尔维身上看到完整的母亲,但最终她们发现,西尔维只向往流浪的旅途。早熟的妹妹露西尔,一天突然惊觉,她对母亲的记忆,早已因为现实的侵入而腐烂,她回归日常,同时向往与指骨镇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地方;内心更为丰富内敛的露丝和西尔维注定是流浪的人,在节节车厢中度过自己流浪的生活。非同寻常的过去带给她们丰富而无法厘清的内心世界。留存在她们回忆和情感中挥之不去的浓郁伤感之情,让她们意识到:一种对逝者得不到慰藉的哀恸,在时间的河流中渐明渐暗。
  • 妖缘且长

    妖缘且长

    我不过是一条蛇妖,却为什么要背负这样的命运?拥有那样可怕的力量也不是我想拥有的,为什么天下生灵都要灭我?只有他一人苦苦护我,但最后我却依旧死于他的手下。这一次已经不比魂飞魄散的严重了,这一次我连碎魂都没有了。后来那冥火魂灯也再也招不来我的灵魂了……
  • 斗罗之缥缈剑仙

    斗罗之缥缈剑仙

    斗罗大陆,地域辽阔,三方林立,群雄争霸。为求封号,坚持不懈!大陆北方,天斗矗立。大陆南域,星罗不朽。大陆中心,一殿至尊。少年持青莲,代剑仙,从异界,登临星罗南荒。问,斗罗大陆,谁主沉浮? ---原著党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