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100000027

第27章 守望天堂的时光

佚名

五岁的时候,你说我不能再叫你妈,要叫你婶,管大妈叫妈。

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给了大妈做儿子。

五岁的时候,我常常趴在低矮破旧的院墙上,看着我曾经的兄弟姐妹围在你身边,等着一锅粗面馒头出锅。一双双肮脏的小手迫不及待地伸出来……你驱逐着他们,愤愤地说他们是一个个小饿死鬼。

他们不走,依旧围在你身边,眼睛盯着黑糊糊的锅盖。

你抬头看见我,刚刚还充满愤怒的眼神忽然变得充满愧疚,你一定有些慌乱,不停地在衣服上擦手,然后朝我招招手,小心翼翼地喊我的小名,石头。

他们也飞快地仰起头来,看到我,一起笑,我不能分辨那样的笑是善意的还是嘲弄的,便飞快地从墙头上溜下来,撒腿朝不远的新家跑去。

冲进门,大妈正在煮鸡蛋,说:“石头你又跑哪去了,快,来吃鸡蛋。”

我不说话,闷声接过还烫手的鸡蛋,蹲在地上找了个石头磕几下,蛋壳碎了,露出诱人的蛋白,我赌气一样一口吞下。

大妈在旁边爱怜地看着我。

过了大半年,我才肯叫她妈。她很疼我,是真的很疼我。她是个温和的女人,也许因为她读过书,大伯又在外面做事的缘故。而你总是在焦虑的时候骂我们这些孩子,好像是我们让你的生活变得困苦。

或许你终于是厌倦了,终于不肯再负担,所以那天大妈一开口,你就迫不及待地将我推到了她面前。你说:“石头是这几个孩子里最听话的,你就要了他吧。”

大妈把我拉到身边,抚摩我乱糟糟的头发,似乎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你好像终于松了口气,眼神轻松起来。是那样的眼神,才让我小小的心里忽然充满了怨恨,你把我抛弃了,你不要我了,你为此感到轻松。

家里真的很穷,哥哥和姐姐常常为争一块馒头打得不可开交。寒冷的冬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挤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记忆中的夏天我们总是光着脚度过……

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吗?可是你知道吗?纵然再贫穷,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从家里赶走了,不再让我叫你妈。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大妈为我穿上新衣的那天,我一言不发地咬着嘴唇。你说:“石头打扮起来就是好看,石头的眉眼好。”

大妈点着头,我却快要把嘴唇咬破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你抛弃了我。

你真的抛弃了我。我住到大妈家的第二天,你来送你给我做的一双鞋子,我喊了你一声妈。你慌忙说:“石头,叫婶。”

大妈说:“孩子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以后,他有两个妈。”

你固执地摇头,“不能那样,有规矩的,不能乱了规矩。”然后又重复一遍,“叫婶。”

大妈温和而且耐心地爱着我,爱着一个心里充斥着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饱满的爱将我一点点改变。我毕竟还小,容易被温暖。我终于叫她妈的那天,她哭了。

七岁,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妈跟着父亲——也就是曾经的大伯去了城里。

兴许是我的缘故,妈对你和那个家越来越照顾,走的时候,体面的房子都给了你,还有那些看起来不错的家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后来你伸手想摸摸我的头,我躲开了。

第二天,我跟着妈离开了生活了七年的乡村,离开了你。

对一个孩子来说,忘记真的很容易。城里的生活很新鲜,对我充满了诱惑力。我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改变了一个农村孩子多年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像城里那种洋气的小孩。穿校服,穿白运动鞋,头发短而整齐,说普通话。我不让妈再叫我石头,而是叫我的学名,张谦。

我没有想到你会来。秋天的季节,街上刚刚有落叶的日子。那天放学回到家,进门就看见你。

我不知道那时候你多大的年纪,看起来像个老妇人,颜色暗淡的衣服,很久没有清洗的头发,还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满着慌张和惊喜,怯怯地唤我:“石头。”

“别叫我石头。”我粗暴地打断你,“我叫张谦。”

你一下不知所措起来,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妈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说:“张谦,不许这么跟婶说话,婶是来看你的。”

饭桌上竟然有新鲜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个贪婪地啃。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但那时候你总舍不得在它们正新鲜的时候摘下来煮给我们吃,总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动。

妈说:“就知道自己吃,婶大老远给你背来的,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

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里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来捶我的背。我咳了一声,咳出一粒玉米。你说慢点吃慢点吃,婶给你拿了好多呢……

我却失去了吃的兴趣,因为是你拿来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给我的任何东西——爱,或者其他。你将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

你住了一晚,一直在和妈说话。我听到你们很少的对话,妈说:“孩子在这里,你放心吧,以后想了就来看看。”你低声地说:“放心放心,不来了不来了……”

你就真的没有再来过。

我读了初中,读了高中。那些年里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妇,小妹去了广州打工,你身体不太好……这些事是妈告诉我的。听的时候,我一直沉默着。妈说:“你考上大学回去看看婶吧,这些年,她一直惦记你。”

我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太久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和你相处,犹如陌生人,是曾经爱过也怨过然后忘记了的陌生人。

1998年夏天,我考上了大学。妈又让我回去看你,我还是拒绝了。妈说你肯定会来的,这次,她把我考上大学的消息告诉了你。

你却没来,让人带了3000块钱。看着那些钱,我不置可否。

钱,妈又让人给你带了回去,还带了一些药。你的心脏不好,腰也不好,一到阴天就会疼。妈说3000块钱可能是你攒了一辈子的。

其实你真的不用这样,我已经不再怨你。但是爱你,也已经不可能。

大学生活更加忙碌,看世界,谈恋爱,想未来……毕业,工作,继续谈恋爱……不到30岁的男人总觉得自己会有无限好的生活,并努力为之打拼。

你终于病倒了。这次,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而是下命令:“张谦,你必须回去。”

回村的路途漫长而陌生。等在车站的是已经年过四十的大哥。“妈快不行了。”他说,“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在等你。”

你真老,满头的白头发,可是大哥说你才六十四岁。你看起来像八十四岁。

你的一双手干枯得只剩下皮。我站在你身边,为眼前的情形心酸,忽然想喊你一声妈,像小时候那样,可张了张口,喊的却是婶。

你听见了,伸出手摸索着找我的手。我弯下身来。你想说什么,可你太虚弱了,我只得将身体弯得更低,低到你的耳边。

断断续续,五个字,你说了好半天:“石头,别怨妈……”

石头,别怨妈。五个字,我的心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二十几年光阴覆盖的痛,就那样一下被撕裂。你的手一松,我慌忙去握,终于握住,硌得我的掌心生疼。

你就那样走了。听到哭声一片,我呆呆地伏在你身边,握着你瘦削的手指,久久没有眼泪流出。

那晚,我和大哥为你守灵。

大哥是个有些讷言的汉子,断断续续地说:“石头,那些年,因为你,我一直生妈的气。不是气她把你送走了,是气她送了你而不是我……”

我是出生在中间的孩子,上有哥姐下有妹,出生时就身体不好,多病,吃饭时总抢不过他们。大妈没有孩子,又看我们生活艰难,想过继一个抚养。那时哥已多少懂得生活,晓得大妈家里富裕,哭着喊着要过去。而我们家乡的风俗,过继给人的也应该是长子。为了我,你却硬是违了这个例……

你一定要将我送出去,我不知道那一刻你的心有多疼。而你在失去我的那么多年里,是怎样隐忍着不去看我,不去打扰我的生活。这么多年,我始终是你生命里的一道伤口,再也没有复原,

你爱了我一生,想了我一生,也疼了一生。

你还能拿什么来爱我呢?在生活的苦难面前。而如今,我又能拿什么回报你呢?在生命的无情面前。

大哥说:“妈是想你想得,把心想坏了。”

眼泪终于开始流下来。在你的面前,第一次,我哭得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同类推荐
  • 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的谈话与他的作品一样深邃智慧,历久不衰。美洲西语文学的最重要开创者、现代文学最具感染力的经典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他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本书为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盛装舞步

    盛装舞步

    本书为王小波的杂文集,收录数篇杂文,简单的文字撰写人生的道理,三言两语之间,寓意深厚,足以见其写作之精妙,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海明威全集》是海明威生前写成并经他亲自修改的后一部作品。在书中,海明威回忆了1921-1926年他和一任妻子在巴黎的一段艰辛而又愉悦的生活:初涉作家生涯、窝咖啡馆写作、与文友闲扯、赌马、忍饥受饿、逛塞纳河畔旧书摊、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与菲茨杰拉德邂逅并和乔伊斯、庞德等人擦身而过……
  •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其内容包括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谢灵运《七里濑》赏析、南朝乐府民歌的梦幻杰作、《西洲曲》赏析、利世疾时的奇文等。
热门推荐
  • 探险情缘

    探险情缘

    那年蒲公英启航的时候,心底种下了一个梦。也让我,失去了哥哥的音讯。这年蒲公英启航之日,幸好有陪我探险的伙伴。伙伴们,我不会放弃,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蒲公英再次启航之日,希望大家都在。又名《迷雾仙境》
  • 黑色序列

    黑色序列

    欢迎来到黑色序列。 冰凉的女声在尹陌然耳边响起,预示着下一轮逃亡的开始。 无尽的游戏,死亡的危险,兴奋的战栗。 究竟她能否逃离这无限的轮回....................无限流,有cp
  • 夫君莫追妻要逃婚

    夫君莫追妻要逃婚

    麻麻呀!谁能告诉她,为毛坐个摩天轮也能碰到漏电!好死不死刚一醒来竟然发现自己来到一个不知名地方,而且还变成了一只灰常Q的九尾……猫。深情沉稳变异黑雕,隐藏boss三尾白狐,圣洁单纯六翼精灵,高冷闷骚格品花妖,冷酷专情吸血鬼,身世成迷混血人。齐上阵将逃婚的某喵抓回。 (竺清涵: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这是小柒第一次写作,如有哪里写的不好的,请多包涵,也可以提出来,会改。ps:绝对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学生新手党,更新慢,但不会弃文。文笔不好,请多见谅。)
  • 净土境观要门

    净土境观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散户操盘实战:低买高卖的赚钱法则

    散户操盘实战:低买高卖的赚钱法则

    在股市中,股民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盈利,而是盈利的最大化,而要想实现盈利最大化,就需要实现在最低价买入、最高价卖出这一目标,但其实现起来并非易事。本书介绍了K线分析法,走势图形分析方法,趋势线买入卖出的方法,成交量买卖信号的预测,MACD、KDJ等常见的技术分析方法。全书对每一种技术方法应用的条件和它们自身的局限性都加以详细的解释。
  • 大眼睛探秘百科: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

    大眼睛探秘百科: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最终智能Zion

    最终智能Zion

    艾伦图灵曾说“如果上帝愿意的话,计算机也会有灵魂的。”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有了灵魂,那世界会不会不一样呢?当躲过屠杀的“机器人”,不再信仰“三大定律”,成功的回到过去会怎样的挣扎?……崔淼躲在自己的屋里看着《我,机器人》,恨恨的说道“三大定律?吓唬机器人呢!那东西能吃吗?”
  •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京大学的历史源头在哪里?其思想轨迹大体如下:(一)1918、1925年,蔡元培校长两次讲到:中国古代太学是近代新北大的“高曾祖”;(二)1925年蒋梦麟代校长判定:本校由国子监改为京师大学堂;(三)1948年胡适校长提出:北京大学是历代“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四)1964年前后,陆平校长提出: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考英美是北大三大办学方针;(五)20世纪60年代和1982年,冯友兰讲: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六)1987年,任继愈指出:北大源头应追溯到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开办太学;(七)20世纪80、90年代,季羡林在北大九十周年校庆时提出:北大历史应从国子监创办算起,还可上溯到汉代太学;(八)1986、1988、1997年,萧超然反复讲:北大源头可直接上溯到代代相传的晋代国子监;(九)1998年,我提出:北大最初历史源头是公元前124年西汉太学创立,直接源头是古代北京地区的太学和公元947年辽南京太学、1287年元大都国子监。
  • 至尊特工

    至尊特工

    千古隐门,一脉单传。秦阳为弥补师傅的遗憾踏入了中海大学的校门,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
  • 文明之书

    文明之书

    在海底生存却又喜欢天空的六眼飞鱼族。明明是一团水球,却又喜欢晒太阳,结果导致被蒸发的水团族。玄幻世界的创造互联网?苏北看着宅在家里上网当肥宅的众多大佬,终于意识到自己坑了他们。某个交流地:806748185,大家没事可以进来骂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