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239

第239章 铁骑来袭

任凭庞山民怎么苦劝,诸葛亮总是笑而不语,既不答应,也没有拒绝,但还是稍稍露了一点口风,他身体慵懒,暂时不想出远门,秋天再考虑江东一行,总算给庞山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庞山民见他一时劝不动,便起身告辞了。

这时黄月英端了两杯清茶进来,见房间里只有丈夫一人,不由一愣,“姊夫人呢?”

“他有事先回去了。”诸葛亮微微笑道。

“这可无礼啊!”

黄月英歉疚道:“连茶都没有给人家喝一杯,这可不是待客之道,他要怪我招待不周了。”

“无妨!”

诸葛亮摆摆手笑道:“他志不在喝茶,而在于我,所以就算没有茶喝,他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倒是我没有茶喝,怨气十足!”

“这是什么话啊!”

黄月英跪坐下来,将茶端给丈夫,又笑问道:“姊夫找夫君做什么,是请夫君去江夏吗?”

诸葛亮点点头,“他是请我去江夏,不过我没有答应。”

“夫君为何不答应,记得那年夫君不是说刘璟是做大事之人,可以跟随吗?怎么现在又不答应了。”

“再考虑考虑吧!这也算终身大事,一朝跟随,终身为臣,当然要慎重一点。”

黄月英点点头,“夫君慎重考虑是应该的,不过江东羽翼已成,派系林立,人脉复杂,大伯虽在江东,也未必能帮你,夫君去江东只是锦上添花,我倒希望夫君能做雪中送炭之事。”

雪中送炭在他们夫妻之间有专门的意义,就是指投靠刘璟,黄月英和陶湛常有书信往来,陶湛不止一次劝她来江夏,黄月英也屡劝丈夫去江夏,对刘璟是雪中送炭之恩,倒也把诸葛亮劝心动了。

诸葛亮喝了一口茶笑道:“多谢贤妻提醒,我会好好考虑,其实江夏也不错,就看刘璟诚意如何了。”

黄月英着实了解丈夫,她知道丈夫表面虽然迟疑不定,可实际上心如明镜,早胸有成竹,这件事她就不多劝了,便笑着起身道:“我去看看果儿,她应该睡醒了。”

刚走到门口,诸葛亮却想起一事,提醒黄月英,“月英,我让你转告岳父,立即从樊城撤回仆佣财物,你告诉岳父了吗?”

“我上午已经派人去送信了。”

黄月英有些担忧地问道:“夫君觉得樊城危险?”

诸葛亮点头,“曹军一定会偷袭樊城,震慑荆州,阻止刘璟北上。”

........

虽然江北的局势日趋紧张,曹军即将南攻的消息如鹤唳风声,早已传遍樊城内外,不少消息敏感的居民纷纷渡江南下,汉水之上舟来舟往,每艘渡船上都满载着渡江逃难的民众。

但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局势会恶化到那一步,他们依旧操着各自的营生,使樊城依然维持着正常的运转和繁荣,樊城虽然被紧张气氛笼罩,但远远没有到恐慌的程度。

樊城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原本是文聘率两万军驻扎在樊城以北,但几天前,蔡瑁命人送来兵符和调令,命文聘分一万军给张允,同时王威也被迫分出一万给张允,使张允再次拥有两万军队,驻扎在襄阳和宜城县之间,防御江夏军北上。

尽管文聘知道刘表的调令不一定是出于本心,但兵符完全正确,军令如山,使他不得不服从。

兵力被削减一半,樊城的防御能力便大大减弱,文聘只得收缩防线,将驻扎在樊城西面的五千军也调回了北大营,使樊城北大营依旧维持一万军队规模。

大帐内,文聘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忧心忡忡,最近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曹军南下在即,可荆州却做出了愚蠢的决定,减少防御北方的军队,转而去防御江夏。

虽然主公有时候会神智不清,但蔡瑁不糊涂,他应该比谁都清楚现在的局势,他可是荆州的军师,文聘不信蔡瑁连这点辨别局势的能力都没有,但他还是调走了江北的守军,只说明一件事,蔡瑁并不想抵抗曹军。

文聘怀疑蔡瑁已经有投降之意,很正常,投降曹军才能保全他的家族利益,但文聘万万也想不到,蔡瑁实际上已在三年前便投降了曹操。

这时,蔡进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禀报:“末将参见大帅!”

蔡进是文聘爱徒,但同时也是他帐下牙将,在军营里,他们只是上下级关系,而没有师徒关系,不过毕竟有师徒情分,文聘在军务上不免会偏向自己的爱徒。

更重要是,蔡进虽然是蔡家子弟,但他的为人正直、诚信稳重,和蔡瑁、蔡和之流大不相同,使文聘格外看重他,一些重要事情也是交由他去做。

文聘转身问道:“接到刘备了吗?”

蔡进叹了口气,“末将慢了一步,他已经返回新野了,如果大帅允许,末将可以去一趟新野。”

文聘中午时接到消息,刘备从隆中码头渡江北上,他正要和刘备商议联合抗曹之事,便让蔡进去码头迎接刘备,不料还是晚了一步,文聘摇摇头道:“算了,也不急这一时,我另外派人去新野吧!我现在有重要任务交给你。”

“请大帅吩咐!”

文聘沉吟一下便道:“荆州水军已失,我们手中再无战船,这样渡船就会成为关键,你立刻率一千军队,征用所有渡船,将渡船停泊在凤翼亭驿站,由你负责看管,若看见烽火起,立刻把所有渡船撤回南岸!”

“末将遵令!”

蔡进起身匆匆去了,文聘又背着手走了几步,再次下令:“传我的命令,晚上睡觉时,所有将士不得卸甲,兵器不可离身!”

.......

河口镇,这是一座隶属于樊城的小镇,镇上人口不足百户,位于樊城以北五十里处。

这里也是一个岔路口,两条官道在这里分岔,一条官道向东北方向再走六十里便是新野,而向西北方向走另一条官道,可以直达南阳。

因为是交通要道,所以镇上人也大多以开店经商为生,小镇上酒馆、旅舍、青楼、邸店、骡马店等等各种店铺应有尽有。

但另一方面,虽然小镇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但荆州并没有在这里修建军堡,只有一支三十人的驻军,作用不大,河口镇也就没有什么战略价值。

夜幕还没有完全降临,夕阳染红了山林和小镇,河口镇上依旧热闹非常,酒馆、青楼内挤满了客人,大多是路过歇脚商人。

一早从樊城出发,紧赶慢赶走了五十里,到了河口镇正好可以歇脚休息,食色是人之本性,所以酒馆和青楼的生意最为兴隆。

镇上最大的一家酒馆内人声鼎沸,生意兴隆,近百名客人坐满了酒楼,除了往来的客商外,还有二十余名士兵,也跟随他们的屯长混迹于酒馆欢场之中,尽管眼下的局势已经很紧张,但士兵们早已习惯于河口镇的享乐,紧张的局势对他们毫无影响。

正当众人推杯换盏,喝酒划拳之时,酒楼里渐渐安静下来,他们似乎都听到了一种怪异的声响,这一种闷雷声在天边轰响,连续不断,让人心都跟着跳了起来。

最后酒馆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仿佛变成了泥塑,脸上带着惊讶和疑问,竖着耳朵听外面传来的声音。

声音越来越近,开始有一种惊天动地之感,很多人都探头到窗外去查看,就在这时,一个酒保冲了进来,大喊大叫:“快跑啊!曹军骑兵杀来了。”

很多也亲眼看见了,小镇北面的口子上尘土飞扬,滚滚黄尘弥漫天空,尘土中黑压压的骑兵如狂涛巨浪般向小镇扑来,酒馆内顿时炸开了锅,酒客们哭爹叫娘,拼命向外奔逃,踩翻桌子,碗碟粉碎,不断有人重重摔倒。

不仅是酒馆,所有的居民和店铺都是一样,人群从酒馆、青楼中奔跑出来,拼命向南奔逃,跌跌撞撞,哭喊连天,喊声、惨叫声、哭嚎声响彻大街。

但他们无法跑过曹军的铁骑,三千骑兵如秋风横扫落叶一般,冲杀入人群,纵马践踏而过......

数百奔逃的民众纷纷跌倒惨死,被战刀砍去头颅,被长矛刺穿胸膛,被战马铁骑踏成肉泥,数百余民众再无一人存活,血肉流淌一地。

三千骑兵随即分成数十队,冲入店铺洗劫钱财,奸**女,那些来不及跑出店铺的人,也同样被乱军洗劫砍杀,最终无一活口。

这支骑兵是由大将乐进率领的前锋骑兵,是由从前的青州骑兵组成,从来都是以军纪松弛而著称。

上午曹仁命他们秘密杀向樊城,一路还算隐蔽,但眼看夜幕降临,他们杀到了河口镇,便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兽性,纷纷要求洗劫河口镇。

乐进考虑到若不让他们发泄兽性,杀到樊城时恐怕会更加混乱,便答应了几名牙将的请求,放纵士兵洗劫了河口镇。

一刻钟后,骑兵纷纷上马,满载着各种财物继续向樊城方向杀去。

同类推荐
  • 温故(之四)

    温故(之四)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世界上最著名的36桩暗杀事件

    世界上最著名的36桩暗杀事件

    所选的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暗杀事件,全书从摩萨德暗杀机器、美国暗杀谜案、失败的暗杀行动、被暗杀的国家元首、政治变革中的暗杀行动、民国刺杀疑案等几个方面为广大读者讲述一个个真实而又扣人心弦的暗杀事件。
  • 追忆商海往事前尘:胡西园回忆录

    追忆商海往事前尘:胡西园回忆录

    本书通过主人公胡西园创办“中国亚浦耳灯泡厂”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危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保存民族工业的一点血脉,胡西园伴随着“中国亚浦耳灯泡厂”撤离上海孤岛,南下湘西,西进四川,期间几进几出,企业损失巨大,几近破产边缘,却始终站在“倡导国货”的立场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与发展奔走呼号,殚精竭力,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工商界屈指可数的翘楚标杆。
  • 龙主三国

    龙主三国

    穿越成为刺杀董卓的勇士伍孚之子,获得拥有召唤之力的神兽小白龙。小白龙说:敌人有四个,分别是恶魔龙、九尾狐、魔狼、白象。它们打破了时空壁垒,穿越到了这个世界,妄图借助召唤之力,灭绝中华文明,从而彻底将中华文明从时空洪流中抹去。我得知时空壁垒被打破的消息,就带着四位好友随后而来,阻止它们的阴谋。根据我穿越前的消息,恶魔龙在欧洲、九尾狐去了扶桑、白象去了印度,魔狼在北方草原。而我的四位好友全部在大汉,分别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 如意小相公

    如意小相公

    白衣女子手端着一个黑碗,春风拂面般一笑:“相公,你该吃药了!”韩俊面带苦笑,摆摆手道:“多谢娘子,为夫已经弃疗!”……21世纪工科男韩俊,穿越古代,成为一名陈家小姐的相公,意外获得了最强记忆术,各种知识一看就会。韩俊携带记忆术,利用前世所学,坐卧美人膝,吃吃女人的软饭,当当小官,生活悠闲自在,其乐无穷……
热门推荐
  •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主要内容:名山收藏了自然景观的神奇、帝王的朝拜、文人雅士的风情。是它们造就了名山的光辉和深度。名山是钟灵毓秀、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绝伦的景观,千百年来就一直真矗立在天地之间。
  • 麦芒的夏天

    麦芒的夏天

    上了车便觉得累,拉着扶手,思想也累。天热,人多,公车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还弥漫着一种烂梨子的味道,让人难以隐忍。窗外,阳光下的街道刷刷地向后退去,没有别的选择,我闭上了眼睛。闭上眼,家乡便近了。近来,只要一闭上眼睛,家乡便会清晰地映现在脑海里。这是怎么了?没有答案。总觉得有一只手,一直在那儿扯呀扯的,许多旧事,也被一件件地扯了出来,更多的时候,我甚至能嗅到家乡那带着甜味的阳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和白乐天

    和白乐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妻甜似火,贺少宠妻无度!

    娇妻甜似火,贺少宠妻无度!

    婚后——有记者问:“贺先生和贺太太在人生前二十几年里做过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贺林深款款深情的看着身边的林小鹿,缓缓说道:“有三件。”“第一,没能早点遇见她。”“第二,没能早点和她结婚。”“第三,没能早点和她生孩子。”记者暗自咂舌,贺总宠妻狂魔的属性果然名不虚传,于是他又把话筒对准林小鹿:”贺太太呢,有什么特别后悔的事情吗?”林小鹿不假思索的吐出五个字:“太早遇见他!”当天晚上,林小鹿扶腰怒骂:“贺林深…你个王八蛋……”腹黑闷骚伪高冷男主×萌甜吃货女主
  • 太后难嫁

    太后难嫁

    十六为后,然后丧偶……作为九州大陆最最年轻的太后,也是唯一活着的太后,薄胭内要护着小皇上健康成长,外要拦着乱臣贼子谋权篡位,终于,在三十岁,不负众望的因心力交瘁而驾鹤西游了……重生一世,依旧为太后,必定要换个活法,最起码命要保住,乱臣贼子要扫清,然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血奇侠传

    铁血奇侠传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说到底不过是那些充满野心的少数人的游戏而已,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大多数无辜的百姓当做草芥任意玩弄!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求名不求利,为了毫不相干的人挥洒热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空间医女,拐个美男做相公

    空间医女,拐个美男做相公

    第一次救下孙淳,夏藜就着了魔。“长得好帅!”不知不觉,她的口水也流了一地。孙淳冷冷看了她一眼,懒得理她。夏藜软磨硬泡,将他拐到了手心里,跑也跑不了,也越发感觉,这个男人也就一副好看的皮囊,内里也是脓包一个,没少使唤,也经常欺负。哪里想到,变身的魔兽最可怕,斩杀恶弟,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将她吃干抹净不说,还特爱记仇,要找她一起算总账,悔的她肠子都青了,原来她才是一直被他攥在手心里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华娱教父

    华娱教父

    千禧年的钟声敲响,烟火璀璨,星空灿烂。陈默重新来过的人生,绚烂的让人不能直视。“四大小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一直努力想要超越,最后却不得不喊他一声老板!“四小花旦”被他集齐,心里都暗骂色狼的时候,他却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拍电影!后来,他去了香港台湾,横扫了日韩,俯瞰整个东南亚!然后,他带领泛华语地区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东西对抗”!最后,他被人们称为——华娱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