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330

第330章 施压江东

会晤的时间只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双方便告辞,各自上船回归,船窗前,曹操负手而立,注视着江面久久不语。

原本这次会晤,曹操再进行一次努力,用王爵厚禄劝说刘璟投降,但他最终没有说,因为他知道了刘璟的抱负,那是问鼎天下,用儒法道来协调治国。

‘儒以治心,法以治权,道以治国’,曹操反复咀嚼这三句话,这让他心中生出无尽的怅惘,他心中也有抱负,但他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他还有时间实现自己的抱负吗?

他长长叹了口气,回头问程昱道:“今天见刘璟,仲德以为此人如何?”

“见解精辟,令微臣耳目一新,有传闻说刘璟并非刘景升之侄,我现在相信了,刘景升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侄子!”

“公达所见呢?”曹操的目光又转向荀攸。

荀攸也轻轻叹息一声,“此人雄才伟略,和丞相颇有几分相似,袁绍亦不如也!若不早图之,他日必成丞相心腹大患。”

曹操点点头,“公达之言深合我心,此次南征,我必除刘璟,决不能让其坐大。”

这时程昱道:“若丞相势在必除刘璟,微臣倒有一个建议。”

“仲德请说!”

“丞相可以承诺孙权,三年之内不攻打江东,并与其联姻,若孙权肯答应,那么孙刘联盟就将瓦解,没有了孙权之军,丞相三十万大军进攻江夏,就有九成把握了。”

‘三年?’曹操眉头微微一皱,联姻没有问题,但三年似乎太长了一点。

程昱微微一笑,“丞相可以利用这三年时间先剿灭马腾、张鲁和刘璋,最后回过头来对付江东,不是正好吗?”

曹操猛然醒悟,缓缓点头,“公之所言,金玉也!”

.......

就在曹操准备改变江东策略之时,曹军东路军一万余人在大将满宠的率领下,从合肥出发,渡过长江,兵临芜湖城下,同时截断溧水通道,断绝了东吴和长江的水路交通。

此时江东近一半军队远赴江夏,而其余军队大多零散部署在各郡,都城东吴只有两万驻军。曹军突然杀至,使江东朝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吴王宫,孙权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极为忧虑,曹军兵压芜湖的消息已经传来三天了,以张昭、诸葛瑾为首的文官强烈要求将军队撤回江东,保卫本土安全,给孙权带来极大的压力。

其实孙权也很清楚曹军的策略,这是一种讹诈式的进攻,目的就是逼自己从荆州撤军,孙权其实并不烦恼曹军的进攻,而是他的百官,尤其是文官们的态度。

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阻挠自己和荆州的联合抗曹,唯恐曹操大军杀至江东,或者说他们骨子里害怕得罪曹操,这畏惧的心理令孙权又是气恼,又是无奈。

这时,有士兵在门口禀报,“张长史在宫外求见!”

张长史就是张紘,他和张昭一起被称为‘二张’,是孙权最为器重的大臣之一,孙权精神一振,连忙道:“请他进来!”

张紘极有战略眼光,他的见解总是剥茧抽丝,切中要害,孙权很想听听他的建议,片刻,张紘在侍卫带领下走了进来,张紘年近六十,身材中等,容貌清奇,给人一种修身得道之感。

他举止从容,不慌不忙地行一礼,“参见吴侯!”

“长史来得正是时候,请为了排忧解难。”孙权叹口气道。

张紘微微一笑,“愿闻吴侯之忧!”

“我的忧在于内部分歧不合,虽然前段时间表面上平静了,但稍有风吹起浪,文官们便群起反对和荆州结盟,我知道根子是他们惧怕曹操,不愿和曹操对抗,我却不知该如何处理此事?”

张紘心里如明镜一般,他知道根子不是出在文官们身上,而是出在孙权自己的身上,是他对曹军心有畏惧,所以文官们稍有反对,他便踌躇不决了。

他整理一下思路便道:“满宠此人既不是核心谋士,甚至连重要谋士也不是,同时不是曹仁、夏侯兄弟等核心大将,也不是张辽、于禁等重要大将,他属于二级将领。

从曹操的布兵就能看出,他命曹仁为西路军主将,命张辽为中路军主将,却让一个二级将领当东路军主将,由此可见曹操并不重视进攻东吴,只能算是一次骚扰,吴侯不必放在心上。”

孙权点点头,“一万多人进攻江东,我也知道曹军只是施压,但问题是现在该怎么处理内部分歧?”

“微臣正是为此事而来。”

孙权大喜,连忙道:“长史请说!”

“微臣建议吴侯不要坐镇东吴,而是走出去,亲自率军迎战曹军,曹军不习水军,必然会退兵合肥,此人不足为虑,吴侯可向西去蕲春郡坐镇,督促江东军抗曹,让文官亲自体会大战气氛,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改变对联荆抗曹的看法。”

张紘的真正目的,其实是鼓动孙权到第一线去,他认为那样能最终坚定孙权的抗曹决心。

孙权沉思良久,张紘说得对,这么重大的战役,自己怎么能龟缩在东吴,孙权终于下定了决心,“长史说得对,我应该亲自前去迎战!”

.......

当天下午,驻扎会稽郡的黄盖率一万军队赶到东吴,孙权随即命其叔父孙静镇守东吴城,他又令大将韩当率一万水军乘两百艘战船从秣陵出发,赶赴芜湖。

他自己则亲率一万五千江东水军,分乘三百艘战船,以及文武百官近百人。从东吴出发,沿着溧水向芜湖浩浩荡荡杀去。

三天后,孙权大军抵达了芜湖,此时韩当已率领两百艘大船先一步抵达芜湖外的长江江面上,曹军闻讯已从芜湖撤军,返回了长江北岸。

窗口前,孙权负手望着波澜壮阔的长江,他心胸顿时忽然开朗,忍不住叹息道:“惟见滚滚江水,方知英雄胸怀!”

“既然如此,吴侯为何不迁治至长江南岸?”张紘笑眯眯问道。

“当初兄长便有在南岸建都的想法,只是当时江东军力量弱小,还不宜张扬,所以低调在东吴建治,至今已有十余年。”

说到这,孙权望着滔滔江水,感慨万分道:“坦率地说,我也一直打算将京城迁移到长江南岸,这几年我数次北上江岸,就是为了寻找建都之处,相比之下,我个人偏好京口。”

张紘愕然,“原来吴侯命人在京口修建铁瓮城,就是......”

孙权得意地笑了起来,“长史猜得没错,我准备迁都京口,只要抗曹之战胜利,我便立刻着手迁都。”

张紘叹了口气道:“其实我想劝吴侯建都秣陵,那里乃虎踞龙蟠之势,更适合建都。”

孙权沉吟一下道:“传闻有方士发现东南龙气旺盛,便奏于始皇,嬴政便下令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形成秦淮水,有方士曾对我言,秣陵龙脉已断,在那里建都之王朝,都不会长久。”

张紘笑道:“这些只是传言,岂能信之,我倒相信迁都于秣陵,可建东吴五百年基业。”

孙权笑了笑道:“先迁都京口,以后再考虑是否迁都秣陵。”

张紘无奈,只得苦笑一声,不再多言,这时,有士兵在舱外禀报:“张军师求见吴侯!”

这是张昭来了,此时孙权心境开阔,再无退缩的顾虑,便欣然笑道:“请他进来!”

很快,张昭走了进来,在抗曹之事上,张昭是求和派代表,他始终认为,曹军进攻的是荆州,而并非江东,江东军只要固守边疆便可,用不着参与荆州战事,如果因此触怒了曹操,江东将遭遇灭顶之灾。

所以他一直反对孙权和刘璟结盟,但最终孙权没有接受他的反对,还是和荆州结盟了,同时出兵江夏,准备共抗曹军,这让张昭无可奈何。

不过这才曹军进攻芜湖,在江东百官中引起极大恐慌,张昭便趁机利用这次百官恐慌,再一次要求孙权废除和荆州的结盟,得到了文官们一致支持。

孙权见张昭进来,便笑道:“军师担心曹军如虎狼,吞噬东吴,但我大军杀至,曹军立刻北遁,可见曹军虚张声势,企图打乱江东战略,如今不足为虑也!”

孙权开门见山,堵住了张昭的话头,张昭只得苦笑一声道:“微臣找吴侯,并非为此事,而是另有要事向吴侯禀报。”

“呵呵!请坐下说,长史也请坐!”

三人坐下,张昭取出一管鸽信,“这是周都督从蕲春县送来的紧急情报,有两件事要禀报吴侯,一是江夏因为军费不足,刘璟已答应卖火油给江东,初步报价是每桶千钱。”

孙权大喜,他一直在境内寻找火油,但找了三年多都一无所获,听说曹军拥有了火油,这让孙权有点心慌了,便希望江夏能卖火油给江东,他本来没有抱多大希望,没想到刘璟居然答应了。

孙权顿时欣喜万分道:“务必要立刻实施!”

张昭却迟疑一下道:“主公,这个价格太贵了,这种无本之货居然要每桶千钱,一万桶就是一千万钱,我们官库里也只剩下三千万钱了,是否再和江夏讨价还价?”

孙权摇摇头,“不用讨价还价了,就买一万桶,算是一半支援江夏,我想刘璟心里应该明白,命鲁肃立刻签署契约吧!”

张昭无奈,只得答应了,这时他又说第二件事,“周都督还有一事禀报吴侯,就是刘璟邀请江东水军驻扎夏口以东的邾口,他不能决定,特向吴侯请示。”

这可不像买火油那样让人喜出望外,孙权会毫不犹豫答应,毕竟邾口已经是荆州江夏地段,孙权取出一幅地图,放在桌上展开,找到了邾口,他仔细看了半晌,又问张紘道:“长史以为刘璟此举是何意?”

张昭见孙权没有问题,他脸色微微一变,有些尴尬,他当然知道吴侯是怕自己反对,但他确实是想反对,因为他明白刘璟的意图。

张紘想了想道:“这恐怕是刘璟想紧密两军之间的一种手段。”

“子纲说得没错,这就是刘璟想彻底将江东军拉下水,把江东军捆绑在他的利益战船之上,微臣认为江东军还是要自己独立,掌握住战争主动,一旦移师邾口,我们就被动了,必然会成为江夏军的仆从军,失去了自主权。”

张昭思路很清晰,一旦江东军去了邾口,那指挥权就会被刘璟控制,江东军就成了江夏军的附庸,一旦真的击败曹军,那天下名望就完全归属于刘璟,江东军反而成了陪衬,这绝不能允许。

张昭站起身行一礼,就算孙权答应,他也要坚决反对,“如果主公一定要和荆州结盟,微臣也只能服从主公,但事关江东地位,主公不能答应移师邾口。

孙权沉思良久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去蕲春县看一看再说。”

孙权当即命令韩当率二百艘战船封锁长江江面,不准曹军再度渡江,他本人亲率三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向江夏驶去。

同类推荐
  • 天玄游

    天玄游

    唐天玄者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三国时代。看他是如何收下名将,看他是如何忽悠谋士,看他是如何勾引美女,看他是如何收刮财富,看他是如何…………称霸三国,又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断了刘备的发展之路,断了孙氏家族的称霸之路,断了曹操的枭雄之路。让我们一起看看唐天玄在三国的所作所为,看他是怎么成为传奇的。看他雄霸三国之后又会经历什么…………
  • 三国之三分天下

    三国之三分天下

    汉贼不两立,王业可偏安。丞相可知这天下究竟有多大?何苦执着于北伐?东吴孙家,北魏曹家,皆汉室子民,同室操戈意义何在?天下三分,便让他三分!诸君随朕一路向西,创立不世霸业!
  • 盛唐破晓

    盛唐破晓

    大唐女人的衣领很低很开。大唐男人的苟全之路很挤很窄。李家武家,公主女官,王爷驸马,和尚御医,汹汹当道。义阳公主府嫡长子,萧淑妃外孙。了一场难,渡一场劫。
  • 创业在北宋

    创业在北宋

    穿越到北宋的杨牧当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现代人黄汉魂穿成了一位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之时英勇作战阵亡的明军骑兵,冷兵器战士健硕的体魄和一身骑射本领加上现代人的智慧和领先大明人近四百年的见识,重生的黄汉当然要让历史改写。自尊、自强永远不会屈服的汉民族在这明末乱世浴火重生,汉文明之光普照五洲四海。
热门推荐
  • 独行月下歌

    独行月下歌

    正月孤街行,路繁而人静,早知西风中夹雨,奈何冻躯露衣衫,留得青芳山欲空。何人独上高楼?享得狂风依旧,眼花泪流。北上有猛虎,唯噬热血心,独吞年芳华;绝寒仍未至,不如早还家。若有心留于此地,勿有心徘徊不及,迟来频渡寒水月,落落灿红塌成泥,尔来,却如老藤已息。望眼欲穿贫善身,零散纸笔划不尽。占不得,月如谭水幽,恨愁刹人;弃不空,风如衣褛寒,空寂随身。念极忽而忘,忘久忽而想,渐而,罢了常谈。吞落热泪,盈眶无痕。忽觉悟,嘴角一扬便可笑,两眉一沉寐几宵。但得平常心,无论平常事,侃笑好坏,友人伴及。声已平,换它无风亦消停;需尽欢,无谓销得红阑干。
  • 水陆两栖人

    水陆两栖人

    科学家萨尔瓦多给伊赫江德尔成功地将上鱼腮,使他成为既有肺,又有腮,既能在陆上生活又能自如地成为海洋的主人。伊赫江德尔长得英俊、潇洒,对现实社会一无所知,他与海豚、鱼类为友。但是,作为一个青年,他也以纯洁、胆怯的心灵追求爱情与美,那种充溢人类原初的质朴的爱动人心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崔家嫁女

    崔家嫁女

    简介:崔家有四个女儿,均已及笄,崔夫人后半生的愿望便是给女儿们挑选称心如意的夫家,只要有些财产的,她都认为是良配。崔家二女崔霜雪,冷眼旁观了各式婚姻,喜怒哀乐相伴相生。她不明白到底怎样的家庭才算是幸福的,才是她想要的,直到遇到他。他宁可不要山河也要护她周全,他许她看每一个日出日落,度尽春夏秋冬。她以为完成了宿命,就可以和他潇洒于江河湖海,从此不分离,却终究抵不过命运的安排,相忘于江湖,留他独自看日出日落,寻遍春夏秋冬。
  • 快穿之宿主太妖孽了怎么破

    快穿之宿主太妖孽了怎么破

    本文描写了檀卿与檀白时光之旅一路的旅途。期间,檀白无一不想把檀卿拐上成神之路。而檀卿也有别的所图……(PS:本文女主攻气十足,男主妥妥的小受一枚。不喜欢的请谨慎入书。)
  • 追运记

    追运记

    主角只是普通人,金手指什么的,全部送队友。
  • 至尊帝凰

    至尊帝凰

    “来,把药给我灌下去,让她生不下那个孽种,慢慢的体验极致之痛,我就不信,她能忍住不说出那宝物的藏匿之处”,男子一脸阴狠的看着红账内的女子。她,欢欢喜喜的披着红嫁衣,等待着嫁给一直倾心的皇子哥哥。却没想到婚礼变丧礼,几条人命,不如一个小小手镯。再次重生她已经不是那个懦弱的废物,偶尔的扮猪吃老虎,偶尔的疯癫不将任何放在眼里。渣男在见,断其前程,毁其声誉,再免费赠送姐姐一个。却没想到,张狂到极致,招惹到了一个素不问世事的神秘美男。
  • 大千劫主

    大千劫主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也!当时间长河流淌万古,阴阳逆乱,时空轮转,苍穹震怒,雷霆降世,那其中之一的奇迹便由此而生!于是虚空裂开,一个普通青年穿越而来,以其血肉之躯,染红苍穹九重。
  • 日月同辉

    日月同辉

    这是一个发誓要娶个夫君回家镇宅,并帮她开枝散叶的女主。为了娶到理想的夫君,她不断壮大自己,然而对方也不断强大。最后,他们在云端对峙:男主:嫁给我。女主:不,你嫁我!谁娶,谁嫁?
  • 南风不解意

    南风不解意

    暮南风曾经认为姜北淮是她的劫,她从他身上尝到了爱情的失意,又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灾难。重来一世,她绝对不会重蹈覆辙,可却又逐渐发觉,事情跟她想象中的似乎有些不一样。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她也早已成为避不开也逃不脱的劫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