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663

第663章 兵压渭谷

贾诩凝视片刻,便淡淡笑道:“荀攸用谋一向喜欢虚虚实实,他如果没有撤军,那一定会降下大旗,以假退兵来迷惑我们,但现在大旗依然在城头飘扬,所以我敢肯定,荀攸一定撤军了,这是他虚张声势。”

刘璟点点头,“这样说起来,城头上之军就是荀攸部署的阻拦后军了,最多一万人,我可以全军压上,天亮之前便可攻克大营。”

贾诩却劝他道:“州牧已走了九十九步,为何要在最后一步付出代价?以荀攸之谋,我们未必能占便宜,现在攻城反而会死伤惨重,不如再等一等,这支后军反正没有多少粮食,也坚持不了多久,最多一两天他们就得撤军,那时我们便可以轻而易举占领上方谷。”

刘璟想了想,确实也是如此,自己不必急这一时,他便下令道:“全军回营,耐心等候,不准再进攻曹营。”

两万余汉军缓缓后撤了,曹军寨墙上顿时爆发出一片欢呼声,臧霸却脸色凝重,两万多汉军居然不进攻自己,这说明他们已看破自己的底线,在等自己撤军了。

臧霸想了想,将几名部将叫上来,吩咐他们道:“如果我们一起撤退,汉军追上来,我们必死伤惨重,我们不如分批撤退,每隔两个时辰撤退一支军队,我率一千弟兄最后撤退。”

众人皆躬身答应,臧霸又命人扎了数千只草人,穿上曹军盔甲,绑在寨墙上,就仿佛有数千人守营一般。

这一招确实骗过了汉军斥候,直到次日傍晚,汉军斥候才发现城上曹军始终不动,最终发现竟然是数千草人。

当魏延率领三千汉军急到曹军大营时,臧霸已带领最后一千士兵在一个时辰前撤离了,曹军大寨已是一座空营。

.........

虽然魏延为没有能及时追击曹军而耿耿于怀,但刘璟却并不是太在意曹军成功撤退,对于他而言,这和樊城的曹军撤退不是一回事,夺取上方谷的战略之地才是重中之重。

夺取了上方谷,那下一步就是稳固对上方谷的占领,刘璟当即下令,任命武都郡太守李严为筑城使,率一万后备军和两万曹军战俘在上方谷筑城,务必在三个月内筑成上方城。

同时又命严颜为上方谷主将,率军两万在上方谷的险要之地构筑营寨,在确保上方谷的万无一失后,刘璟率七万大军走出了祁山道,向冀城方向进发。

当天晚上,刘璟在祁北堡与赵云军队汇合,八万大军在祁北堡以东扎下了大营。

中军大帐内,赵云向刘璟详细汇报了这次夺取木门寨和上邽县的经过,尤其是对鹰击军的表现,赵云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这几次战役鹰击军立下的巨大功劳。

刘璟对鹰击军的表现并不惊讶,这可是他最精锐之军,他们的优异表现才是常态,此时刘璟更关心冀城的情况。

“说说冀城吧!你在报告上说有收获,是什么?”

马超就坐在一旁,按理,冀城的情况他最有发言权,不过此时的冀城已不是从前的冀城,经过荀攸的两次重修,冀城已经脱胎换骨,完全不是当年的冀城,据说其坚固程度更超过了长安城。

赵云笑了笑道:“夺下祁北堡后,我们在城内抓到了两名修堡工匠,却得知他们也参与了冀城的重修,微臣命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冀城的模子,州牧不妨听他们说一说。”

刘璟点了点头,“带他们进来!”

不多时,士兵带进来两名工匠,两人都姓蒋,四十岁左右,是堂兄弟二人,他们战战兢兢来到刘璟面前,跪下磕头,“小民拜见州牧!”

“请问两位贵姓,都是哪里人?”

“我们都姓蒋,就是天水郡人,我是兄长,州牧叫我蒋大,那位是我从弟,州牧可以叫他蒋二。”稍微年长的工匠回答道。

“两位不用害怕,等我们攻下冀城,自然会放你们回家。”

刘璟笑着安抚他们二人几句,这时几名士兵抬进来一座一丈大小的城池模型,这是依据这叔侄二人描述制造的冀城模型,这也算是汉军的一个特色,在攻打城池前都先要制作一座模型。

原本每次都造一座新模型,但费工费力,后来发现城池大多相通,便做了一些通用的模型零件,将它们拼装起来,在制作一点特色之处,一座城池便完成了,非常快捷便利,而且有专门的军匠根据描述来制作。

众人都围了上来,年长的工匠已经很了解这座城池模型,他拾起木杆,给众人介绍道:“冀城是在去年开始翻新,我记得是曹军的文官首领亲自主持,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他发现西城城砖厚度不够,便大发雷霆,责打监工一百军棍,又命令全部扒下来,重新用青石修葺。”

众人都知道,工匠说的文官首领就是荀攸,就是以认真而著称于世,赵云在一旁小声道:“你不用介绍这些,直接讲城池便可。”

刘璟摆了摆手,“无妨,让他讲!”

蒋大又道:“冀城的旧城砖都没有了,全部是新城砖,用青石凿成,非常坚固,城墙大约宽两丈,城头可以并行三辆马车,结束后,曹军特地用投石机来试验砸城,微丝不动。”

“城墙有多长?”旁边马超问道。

“周长大约二十里,开四座城门,四座城门都有瓮城,双城墙,城头还用石头搭建了十几座仓库,安装有巨型投石机,我记得一面城墙就有二十架。”

二十里的城池,足以容纳十万军队,众人都意识到,攻打冀城将是一场硬战了,这时,贾诩仔细观察城池,发现一处异常,便问道:“外面怎么没有护城河?”

众人这才发现模型上果然没有护城河,旁边马超笑道:“这个我来回答吧!冀城虽然靠近渭水,但从渭河引水过来很不容易,而且下面土质疏松,挖护城河反而会引起城塌,当年我就挖过,结果西城塌了一片。”

“这位将军说得没错!”

蒋大接口道:“当时为护城河之事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当时挖了一个大坑,那位文官首领还专门进坑里研究,最后他决定不挖护城河,改为修双城墙,所以现在冀城有两座城墙,里面比外面稍高五尺,两座城墙之间用木桥相连,一共有四座木桥。”

刘璟也看见了,这是冀城最大的特点,居然是双城墙,而且城墙之间用木桥相连,一旦外城被攻下,烧毁木桥,内城就过不去了,不愧是荀攸亲自设计的城池,简直就是铜墙铁壁。

工匠介绍完了,刘璟让人领他们下去,又让众人去休息,他独自一人站在城池前沉思,这时,贾诩缓缓走了过来,“州牧还为攻打冀城而烦恼吗?”

刘璟点点头,“冀城是陇西第一大城,若不拿下它,夺取陇西就无从谈起,偏偏它又是这么坚固,而且兵力雄厚,粮食充足,据说可以坚守一年,更重要是曹操的两万精锐骑兵虎视在外围,里外呼应,情况很不乐观。”

贾诩笑了笑道:“只要准备充分,没有攻不下的城池,请问州牧准备充分了吗?”

刘璟苦笑一声,“对北征夺取祁山道,我准备得非常充分,但对拿下冀城,我准备得不充分,我得承认这一点。”

“所以州牧对攻打冀城也不能着急,须从长计议,我建议增兵到十五万,以防氐骑等西凉宵小之辈,同时修筑上方城,修葺祁北堡,保证粮食中转运输便利,然后找一处最佳的驻营地和曹军对峙,现在即将入冬,等明年春暖后,再图陇西不迟。”

刘璟沉思片刻,不由叹息道:“军师说得很对,欲速则不达,至少我们已经在入冬前完成了夺取祁山道的计划,接下来确实要耐心等候,慢慢啃这块硬骨头吧!”

贾诩捋须眯眼笑道:“虽看似硬骨头,但也有弱点,待明年春天,我略施小计,冀城唾手可得。”

刘璟一怔,连忙问道:“军师计将安出?”

贾诩附耳对刘璟说了几句,如此这般这般。

刘璟如醍醐灌顶,顿时大悟,他深深施礼道:“得贾公为谋,刘璟之幸也。”

“州牧过奖!”

贾诩又微微一笑,“关键是曹操军队不能再西进增兵,我想文将军那边会传来好消息,替我们牵制住曹操,使他的骑兵难以西进。”

刘璟点了点头,至始至终南阳就是一个诱饵,是曹操不得不吐出,又不得不吞下的诱饵,就像曹操用荆州来牵制西线战场一样,他刘璟为何不可以反用南阳来牵制曹操呢?

..........

就在刘璟攻下上方谷,进军冀县的同时,曹操率两万虎豹骑兵也抵达了长安,他没有急着去陇西,而是留驻长安,统掌大局。事实上,在合肥击败孙权后,江东的风险已经暂时解除了,现在他全力和刘璟的军队抗衡。

不仅是在天水郡,还有关中和南阳,他知道刘璟在荆州战役结束后,又再次大规模募兵,他的兵力已达三十万之众,和自己旗鼓相当,这么庞大的兵力,就绝不止天水一条线作战,在必要时,刘璟还会发动关中和南阳之之战,来分散自己的兵力.

曹操尤其担心南阳,他和刘璟只是口头上达成临时停战意向,至于停战多久,是否双方真的停战等等,都没有能够落实下来,这就留下了很大的隐患,汉军可以随时北上南阳。

一旦汉军夺取南阳,他们就可以走武关道进关中,对关中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且曹操接到情报,文聘已经在新野屯兵三万,有蠢蠢欲动之势。

偏偏曹操这时又不能放松合肥的防御,这便使他的兵力被极大的分散了,南阳那边只有一万余军队,也不知能否抵挡住汉军的进攻,这便使曹操左右为难,他索性就留驻长安,这样他就可以同时掌控三条线的防御作战。

曹操对陇西的形势非常清楚,当他听说汉军攻克木门寨之时,曹操便知道上方谷守不住了,眼看寒冬要来临,与其在上方谷承受两线夹击的被动,不如撤回冀城,死守住冀城,汉军一样拿不下陇西。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曹操便建议荀攸放弃上方谷,撤军回冀城。

此时已经进入十一月的,天气渐渐寒冷下来,这天上午,关中终于下了第一场雪,曹操负手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片,心中不由叹了口气,再过一个多月,建安十八年就要到了,这场战役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侍卫的禀报声,“启禀丞相,南阳送来紧急快信!”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国文20多年来专心于通俗历史文化笔耕,从当下着眼,书写中国古代个人历史得失的代表作。本书在熟读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丛著笔记的基础上,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今天中国人的现实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鉴。它按历史顺序排列,以历代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命运遭际、为人处事、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依托,既写了他们的努力耕耘、人际关系、开拓创造、实至名归、名垂青史,也写了他们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从而组成中国人宏大的往事历程。它告诉读者中国人应该把个人的历程、往事视作珍贵的财富,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今天及以后的现实人生中,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书更顾及大众的阅读习惯,语言不失幽默、诙谐,看严肃的正史作品犹如看小说那样淋漓酣畅。本书在“历史大散文”里独树一帜,俨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富有人生智慧的畅销书。本书让读者在认识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认清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评论家名高度评价:“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 神话故事新编

    神话故事新编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新篇,好看励志的神话故事,开卷有益。
  • 我在乱世开医院

    我在乱世开医院

    苏亦带着医院穿越了。但是看着外面的世界他整个的都懵逼了。西面的秦始皇已步入暮年南面的李世民,刚刚推翻了他老子,自己当上了皇帝。北面又有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家伙打来打去。除此之外,北面的草原上,有个喜欢射雕的成吉思汗,西面的有个叫做刘邦的小混混,东面有个叫朱元璋的乞丐,还有个喜欢穿黄袍的赵匡胤。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年代。
  • 皇驭天下

    皇驭天下

    手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且看一代帝皇如何君临天下!!
  • 晚清落日(1900-1909)

    晚清落日(1900-1909)

    伴随着义和团最后的呐喊声和八国联军入侵的枪炮声,中国跨入了20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这似乎预示古老的中国将延续着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民族危亡、救亡图存、旧与新的搏杀格局。在20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的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定了辛丑条约……
热门推荐
  • 团宠学神很淡定的

    团宠学神很淡定的

    空许,是一名淡定系的学神。“空神,这题我不会,你教教我叭~”空许从容教导。“空神,这个我不太懂,你帮我理一下思路吧~!”空许认真解析。“空神,我们没有在一起过,你能和我在一起吗?”空许点……头?空许:“……?”你刚说什么?是风太大我没听清,还是怎么的?充时轻轻一笑。“你刚刚答应了,不能反悔了哦。”空许:“……”“哎!学神!空神!你不要这样啊!”“学神你要保持淡定——!”
  • 蜜爱通缉令:怒抓小逃妻

    蜜爱通缉令:怒抓小逃妻

    "身为凌家上不了台面的二小姐已经够悲催的了,可是这位未来的姐夫大人竟然将她紧抵在墙上,抬起她的下颌说道:“我要你做我的女人!”他可是她亲亲姐姐的未婚夫唉,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然而他却撒下了漫天大网让她根本无处可逃……当她得知了真相之后才知道,她只是他复仇的一颗棋子,最终什么都失去了的她究竟该何去何从?"
  • 一念仙殇

    一念仙殇

    昔日的他,受尽屈辱,这一次他再也不会去赔笑脸了,他将会用拳头证明一切,我云天不是弱者!收起自己曾经的谦卑,锋芒毕露,外面的世界很大,这个地方不是你云天该待的地方。强者为尊,弱者则是只有永远低头做人的份。在世界的巅峰,只会对你说两个字:跪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一书,包括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青衣》、《地球上的王家庄》、《玉秀》、《相爱的日子》等9篇代表性经典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有的获得鲁迅文学奖,有的被评为国家级刊物优秀作品奖。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有个上仙陪我历劫

    有个上仙陪我历劫

    爱心爆发救苍生,反被他人乱猜忌;太厉害了怪我吗?安分禁足惹人命,恩将仇报惹人嫌;不是我做的啊喂!随心渡劫了残生,亲亲师妹箭穿心;就因为不反抗你们就说我认罪?老天眷顾命+1,却还要再历死劫?过分了啊!怎么办啊清和君,快来帮小的渡劫呀!
  • 我在异界做天王

    我在异界做天王

    大河之剑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脑爽文在此
  •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寻访当下百位长寿老人,总结了最经典的养生智慧,追踪医家最经典的养生良方,告诉你长寿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 国宴大厨说川菜:四川饭店食闻轶事

    国宴大厨说川菜:四川饭店食闻轶事

    本书是一位国宴大厨退休前40多年司厨生涯的总结之作,集名店、名师、名菜、名宴于一书,融地道川菜秘诀与饮食文化于每道菜中,更有名流政要的赴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