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810

第810章 痛击乌桓

刘璟亲率五万汉军士兵出了萧关,向十里外的乌桓驻兵处缓缓而来,这支队伍中,除了刘虎和雷铜率领的五千重甲步兵外,还有庞德率领的六千骑兵,以及吴班率领的三千重盾枪弩军。

再有就是藏在队伍中的一千辆蜂弩,这是汉军的大杀器,对付游牧民族极为有效。

尽管乌桓人的战斗力略逊于匈奴人,但毕竟也是游牧民族,有高超的控马技术,不容轻视,更重要是,双方的兵力相当。

对方有三万乌桓骑兵和一万匈奴骑兵,兵力仅比汉军少一万人,加上全部是骑兵,贴身近战实力要超过汉军,汉军只能依靠先进的兵甲和敌军抗衡。

另外对方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匈奴骑兵不会轻易作战,落井下石之事可以做,但要让他雪中送炭,恐怕不太现实,一旦乌桓兵败,匈奴骑兵一定会撤离,这是贾诩对匈奴人做的分析。

但不管怎么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是汉军的既定策略。

刘璟率领五万汉军渐渐靠近了乌桓骑兵大营,距离还有两里时,刘璟手一挥,大军停止了前军,汉军迅速排开了阵型。

大阵宽三里,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在最前面是五千重甲步兵,斩马刀如林,在阳光下闪烁中熠熠的寒光,五千重甲步兵排列为三行,形成一道锐不可当的刀墙。

在重甲步兵两边,各有两千骑兵,他们护卫重甲步兵的左右两侧,而重甲步兵身后,则是一千辆蜂弩车,每辆蜂弩车由三人控制。

另外,每辆蜂弩车还有三名重盾枪弩军护卫,这种弩车制造不易,必须要保证它们的安全。

在蜂弩车后面则是六千弩兵,他们和蜂弩形成了远近两层打击。

这时,对面也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一队队骑兵从大营内驶出,迅速在旷野中列队,乌桓骑兵的军制和匈奴一样,万人为一卫,一名万夫长统帅,一万人又分十军,每军配两名千人长,还有五百人长、百人长、十人长。

军旗上以乌桓山为标示,他们不使用盾牌,皆穿双牛皮甲,兵器比较混乱,战刀、长矛、狼牙棒,还是土制的弓箭和索套。

刘猛率一万匈奴骑兵在后面督战,刘猛见时机已成熟,举起号角劲吹,‘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紧接着,匈奴军中数百只号角同时吹响,‘呜——’

这是进攻命令,鲁昔无奈,只得咬牙下达了命令,“冲击!”

左军万夫长正是边庶之子赤宁,他早已按耐不住,挥刀大吼一声,“儿郎们,跟我杀!”

他率先冲出,后面万人骑兵同时发动,声势如雷,喊杀声直冲云霄,“杀啊!”

万马奔腾,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在数百面大旗的引领下,战马滚滚向汉军掩杀而去,势不可挡。

这时,刘璟冷冷下令道:“蜂弩上前!”

重甲步兵纷纷散开,三名士兵一辆,推出了一千辆无比犀利的蜂弩,木盖开启,弩箭缓缓升起,弩匣内的三十支铁弩矢冰冷对准了斜空,两边弓弦已经拧紧,一千辆蜂弩一字排开,对准了奔腾而来的万马千军,大战一触即发。

刘璟神情肃然地注视着一千辆木牛蜂弩,他对这种对付骑兵的大杀器极为看重,长久以来,汉军对付骑兵一向没有好的办法,主要依靠重甲步兵,重甲步兵对付骑兵的优势很明显,利用锋利的长刃劈砍战马,可谓无坚不摧。

但重甲步兵的弱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笨拙缓慢,行动不便,第一次对付骑兵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对方一旦吃过大亏,第二次就不会再往刀口上撞,骑兵往往会绕过重甲步兵,进攻后面的军队。

因此对于汉军而言,急需另一种对付骑兵的武器,尤其是远程武器,普通弓弩射程偏近,往往一两轮后,敌军骑兵便冲至眼前,打击效果不佳,但如果和三百步的蜂弩配合,形成远近两层射击,再加上重甲步兵的防御墙,这就对敌军骑兵形成了多层次的打击,会取得极好的效果,刘璟对蜂弩的发威拭目以待。

乌桓骑兵战马奔腾,一万骑兵形成了一片黑色的浪潮,扬起滚滚黄尘,杀气冲天,势不可挡,赤宁一马当先,高举战刀,眼睛都瞪红了,这是他复仇的机会,在萧关,他们不擅于守城,轻而易举地被汉军夺取了关城,损兵大半,赤宁视为奇耻大辱,而现在是他们最犀利的骑兵进攻,赤宁憋足了一口气,他要用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彻底击溃汉军。

乌桓骑兵冲进了一里距离内,这时汉军阵型又发生了变化,六千弩军士兵从后面迅速上前,分为三排,排在蜂弩之后,六千把军弩刷地抬起,瞄准了奔腾而来的骑兵。

乌桓骑兵冲进了四百步内,黄尘漫天,大地在颤抖,强大的杀气席卷而来,令人骇人变色,这是游牧骑兵最强大的万人冲击,蕴含在其中的力量连天地都为之哭泣。

骑兵终于冲进了三百步内,汉军的战鼓声骤然敲响,这是射击的命令,一千辆蜂弩车早已蓄势以待,发射士兵同时扳动了开关,只听见一片咔咔声,强劲的铁弩矢瞬间射出,密集的弩矢迅速形成一片箭网,俨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奔腾而来的骑兵群。

第一轮三万支铁弩矢便产生了巨大的效果,铁弩矢以抛物线落下,沉重的铁质使它巨大强大的冲击力,射透了骑兵的双层皮甲,铺天盖地落下的弩矢使大片骑兵被射中,骑兵惨叫落马,被后面冲来的战马践踏如泥,或者战马悲鸣,连人带马向前翻滚,撞翻前后骑兵,在高速奔跑中,一旦落马,必死无疑。

在长达近三里的冲击面上,到处可以看见翻滚倒地的骑兵,仅仅一轮三万支弩矢,便超过两千骑兵阵亡,令无数乌桓骑兵胆寒,但前面的骑兵已无法调头或者放弃,骑兵群奔腾而来,将前面的骑兵裹夹着前进。

一轮弩矢射完,三名操作士兵并没有停止观望,两名士兵左右扳动绞盘上弦,射击士兵则将一盒新的弩匣装上箭槽,动作迅速,片刻便完成了第二轮发射准备,但第二轮不需要等待战鼓声敲响,准备完毕后,立刻发射出去。

万夫长赤宁躲过第一轮射杀,望着强大的弩矢,他心中也为之震撼,但他只奔跑了数十步,前方如蝗虫般的铁弩矢再一次迎面扑来,只见寒光闪动,数支弩矢已到眼前,赤宁躲无可躲,绝望地大叫一声,他被三支弩同时射中胸膛,翻滚落马,当场惨死。

铺天盖地的铁弩矢再一次射入了密集的骑兵群中,很多士兵都躲在战马身后,但效果并不大,战马纷纷被射中,翻滚扑倒,同样给骑兵带来了致命的伤害,第二轮三万支弩矢使乌桓骑兵伤亡超过一千五百人,而主将赤宁也不幸惨死。

两轮弩矢打击便使乌桓骑兵伤亡超过三成半,乌桓骑兵的攻势滞涩,速度明显减慢,士气迅速低迷,不少骑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调头,使骑兵队开始混乱起来,但这时乌桓骑兵距离汉军大阵只有百步之遥,另一种死亡的气息向他们扑面而来。

一千辆蜂弩车迅速后撤,露出六千弓弩军,一排两千人,共分为三排,随着一阵梆子声敲响,第一排两千支弩箭密集射向迎面冲来的乌桓骑兵,这一次不是铁弩矢,但一样力量强劲,在百步内,一样可以射穿敌军的双层皮甲。

这是近距离的三段射击,比蜂弩更有章法,六千弩军轮番射击,此起彼伏,片刻之间,便射出了两轮一万两千支箭,乌桓骑兵人仰马翻,死伤惨重,死尸堆满了数十步内。

这无疑是乌桓骑兵遭遇的最致命打击,士气消亡殆尽,骑兵前后撞击,乱成一团,这时,后面传来了撤军的钟声,‘当!当!当!’敲响,乌桓骑兵争先恐后调头逃跑,数千乌桓骑兵如潮水般撤退。

汉军士兵一起欢呼起来,还没有正面作战,乌桓骑兵便死伤近半,这是对付游牧民族前所未有的战果,刘璟也欣慰地笑了起来,蜂弩不负他的期待,以密集杀伤方式针对骑兵群,发挥出了极大作用。

这时,刘璟已看出乌桓骑兵心生怯意,极可能会撤回大营,他当即下令道:“重甲步兵出击!”

五千重甲步兵缓缓列队而出,长刀如林,仿佛山墙一般,一步一步向敌军走去,七千骑兵护卫两翼,在重甲步兵身后是六千弩军跟随,三万长矛兵也一起出动,汉军终于出动出击了。

同类推荐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四部“伟大的民主”,1815年拿破仑垮台之后,英国稳稳地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此际,法国乃至整个欧陆都已筋疲力尽,统一的德国尚未形成,俄国力量正从西欧收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也忙于本国事务或争夺海外财产。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革命和内乱横扫了许多欧洲强国,一些新国家相继诞生。在经年的动荡和混乱局势中,唯有英国几乎毫发无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移民活动,英语民族空前壮大了。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仲尼弟子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历史是一条长河。春秋史则是这条长河中激流澎湃、景象万千的一段。汹涌的潮流席卷着万丈波涛,涤荡着千年的尘埃,冲击着礁石险滩,勾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绚丽缤纷的五彩画卷。周书灿,何许人?一代宗师。
  • 大宋第一状元郎

    大宋第一状元郎

    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是一片敬重的目光。可是他的本性已经快要掩盖不住了...书友群:518666494(已满)书友二群:1038612259全订群先进普通群,找管理员验证哈
  • 三国之夏侯元让

    三国之夏侯元让

    夏侯惇,三国当中曹魏势力的二号人物,军方第一人,魏国第一任大将军,魏之元勋,但是却被很多人戏称为肉票将军、种田将军,不禁为其感到不公。这一次,战刘备,败周瑜,擒孙权,驱外族。就让我来写一个不一样的夏侯惇!
热门推荐
  • 律政佳人不好惹

    律政佳人不好惹

    方宪一直记得上学时老师的教导:既聪明又善良的人最好,这样的人不仅能明辨是非,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又坏又蠢的人也不必在意,因为以他的智商翻不起什么波浪,最怕的是聪明的坏人,这样的人他不仅能做坏事,而且通常会成功,你们啊,一定要远离这种人。可惜,方宪还是遇到了,再也没躲过。
  • 重信守义的故事

    重信守义的故事

    李沫薇编著的《重信守义的故事》中这些有趣的故事一定会使同学们激动、入迷。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所表现的美德,更会给同学们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在成长之路上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并影响终身。中华很好传统价值观故事从一书选取了历史上爱国人物的故事,这些精品故事展现了我国很好人物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青少年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信守义的故事》是一本青少年阅读的品德教育书籍。
  • 我在三国当龙神

    我在三国当龙神

    三国时代,是华夏最波澜壮阔的时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三雄争霸。刘大路表示: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一条蛇而已,拥有龙神系统的我,苟也能把你们苟死。你们打打杀杀,我来改变世界...
  • 我在古代开公司

    我在古代开公司

    俗不可耐的穿越剧情俗不可耐的金手指俗不可耐的男主角更有俗不可耐的恋爱啊......天,我好喜欢啊文艺版:为你画江山繁华落丝绸。为你绣万盏思念泼华沙。为你执手青丝剪云锦。为你染尽绝代风华七彩色。为你缝上片片红袖待良辰。为你披霞戴冠共赴一场红妆秀。小剧场:我说你那冷冰冰的眼看人只叫人心寒。关你何事我说你怎如此对女孩子讲话?关你何事你看这天是不是格外的蓝?关你何事......你裤子破了个洞哪儿?哪儿呢?
  • 重生复仇:异能废嫡女

    重生复仇:异能废嫡女

    上一世,她是南宫将军府的废物嫡女,为庶母庶妹所迫害,被打入天牢,与鼠蛇蚁虫为伍,最后被庶妹一箭穿心而死。这一世,她因恨重生,身上还带着不为人知的异能,她誓要将那些害过她的人都千刀万剐,下斩庶母庶妹,上将太子拉下马。南宫凰:“我欠你一条命,你有什么要求?”拓跋战睿:“我只想宠你、纵你一世!”
  • 含棋

    含棋

    一个局,暗藏玄机;一个棋,转瞬可逝。不过局中棋,那棋谋局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雕虫诗话

    雕虫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耀星永恒

    耀星永恒

    星辰中最微弱的光亮,将点亮所有黑暗魔障。一柄长枪,将血染魔族大地,踏千军,耀吾族之永恒,枪之所指,枪指之至,划破命运。
  • 六界渡轮记

    六界渡轮记

    六界是为神界,仙界,魔界,妖界,人界,鬼界;然而六界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种种异变,莫凌和戒子在六界中渡轮,寻找拯救六界之法,且看他们的渡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