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835

第835章 匈奴南下

河套平原北部,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但在半人高的茅草中,不断可见突起的土堆,以及在土堆两边,依稀可辨的田埂阡陌和一条条废弃的水渠,在百年前,这里是大片的农田,数十万从中原北迁的农民将肥沃的河套平原变成了粮仓。

而此时,农田荒芜,沟渠废弃,昔日辛勤耕作的农民已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河套平原变成为右贤王刘去卑的领地,重新变成了游牧民族的天下。

八月的草原正是马壮羊肥的季节,也是一年中牧人们最悠闲最充实的季节,在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雪白的羊群正成堆挤在河边饮水,不远处的一座草堆上,一名少年牧人正悠闲地躺着,双手枕在头下,嘴里嚼着草根,望着天空悠悠的白云发呆。

这时,少年忽然坐了起来,疑惑地望向北方,他似乎感受到什么,大地在震动,这是有万马奔腾从北方而来,很快,他便看到了一条黑线,迅速向南推进,这是数千骑兵杀来。

少年顿时慌了手脚,不知该逃跑,还是先顾羊群,不过他在河边,倒问题不大,若真有危险,他可以跳河逃走。

一队骑兵疾奔而至,少年放了心,他认出是匈奴人的军队,是自己人,片刻,匈奴骑兵奔至他不远处,勒住了战马,为首百夫长大喊道:“少年,你们王帐在哪边?我们是单于的先锋,来找右贤王。”

听说是单于的军队,少年顿时有些激动起来,起身指向西南方向,“我们右贤王的王帐向那边走,再走半天就到了。”

“多谢了!”

骑兵调转马头奔回去,片刻,大队骑兵向西南方向疾奔而去,很快变成了一群小黑点,少年望着他们远去。

他忽然想起父亲告诉过他,若有单于军队南下,就是要开战了,他心中顿时害怕起来,急急赶着羊向南面回家。

.......

刘去卑自从奢延海的大营被汉军突袭后,他便将整个部落迁回了河套,这里是他的大本营所在,他所控制的十几个部落都分布在河套各地,另外儿子刘猛则率他自己的部落占据了灵州,使灵州成为刘去卑的另一块地盘。

刘去卑的王帐位于一片丰美的草原之上,有十几万本部落牧民跟随着他,大大小小的营帐有数万顶之多,战马十几万匹,牛羊数百万头。

这次大破灵州羌人给刘去卑带来了丰厚的战利,数不清的牛羊,堆积如山的粮食,财宝、丝绸不计其数,还有数万名年轻女人和孩子,但最让刘去卑欣喜若狂的是,他们竟然缴获了数十万斤生铁,这对极为缺乏生铁的匈奴人,无疑是最让他们动心的战利品。

丰厚的战利品使匈奴人暂时忘记了奢延海的不幸,男人们有了新的女人,主妇们则有了新的少年羊奴,羊群增加了,马圈挤满了,酋长们在欣赏珠宝金银的光泽,贵妇们则沉醉于丝绸的光滑,整整一个夏天,无论平民还是贵族,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不过刘去卑没有忘记他们的战略计划,更没有忘记刻骨的仇恨,在八月后的秋天,单于的大军将南下河套与他汇合,届时他们将出兵十万,血洗关中。

刘去卑一天天的盼望着,这天下午,他终于等到了单于的消息,有士兵来报,右骨都侯梅离率领三千军队进入他们的领地边缘。

刘去卑知道梅离是单于的妹夫,全名叫做呼衍梅离,是呼衍部大酋长呼衍著的长子,也是单于呼厨泉的心腹之一。

他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呼厨泉就在不远处了,刘去卑大喜,立刻带领千余骑兵前去迎接单于。

右骨都侯梅离虽然找到了王帐所在地,但他们并没有进入大营,而是在距离大营约十里的草原上扎下了营帐,他们的任务是寻找营地和水源,准备防御,另外要和右贤王刘去卑取得联系。

就在梅离指挥士兵安营布寨之时,有士兵指着远处喊道:“右贤王来了。”

只见一队骑兵向这边疾速奔来,骑兵渐渐奔近,为首之人正是刘去卑,梅离连忙催马迎了上去。

“右骨都侯一路辛苦了!”刘去卑大笑着催马上前,和梅离重重击一掌。

“感谢右贤王前来探望。”

梅离一边说着,目光向后瞥了一眼,却没见羊群,按照事先约定,这次匈奴主力南下,粮食由右贤王负责,他和三千士兵一路啃肉干、喝马奶过来,就指望刘去卑能赶来大群牛羊,他们好杀牛宰羊,迎接单于到来。

不料,梅离却没有看见约定的羊群,他心中顿时微微有些不满,脸一沉道:“单于大军和我们相距只有五十里,最迟晚上就到,但我们粮食还没有着落,让我很是为难,晚上让单于吃什么?”

刘去卑恍然大悟,呵呵笑道:“都侯不用生气,粮食已经准备好,马上就送来,我是先来问问单于的消息。”

梅离脸色这才稍稍好转,这时,远处传来了号角声,他们一回头,只见北方彩旗飘飘,一队百余人的举旗骑兵到了。

梅离吓了一跳,连忙道:“右贤王,单于快到了,我们去迎接吧!”

刘去卑点点头,和梅离一起向北边而去,行了数里,又见一队彩旗兵到来,他们一路向北奔驰,连续遇到了七八队彩旗兵,足足奔驰了三十里,才终于看到了单于的王队。

数万骑兵无边无沿,声势浩大,在队伍正中,是一辆由百匹骏马拉拽的大车,车上是一顶金色的大帐,四周站满了卫士,正前面插着一杆镶有金边的狼头大旗。

数千铁甲骑兵护卫在王帐四周,这正是匈奴单于呼厨泉的金色王帐,呼厨泉亲自率领大军南下。

按照刘去卑和呼厨泉达成的协议,这次匈奴将一共出兵十万,其中两人各出兵五万,目标是夺取关中,将汉军赶回巴蜀。

呼厨泉年约四十岁,长得一张大方脸,络腮胡子,血盆大口,鼻子像紫茄子在脸庞中央突兀而起,但眼睛却又细又小,眉毛粗浓,长得实在有点跌宕起伏。

呼厨泉是极为精明之人,在中原也呆了多年,他继承单于之位已有十几年,却第一次决心攻打中原,原因是他感觉到了刘璟的巨大威胁。

呼厨泉一直在关注中原的局势变化,尤其对于新崛起的刘璟,他格外关注,在刘璟军队几次击败曹军之后,他便意识到,自己迟早会和这个南方军阀打交道。

果然,汉军势力在攻克巴蜀后,便不断北上,最终占领了关陇,并准备将都城迁到长安。

如果刘璟依然和曹操一样,对游牧民族采取一样的和缓策略,大家互不侵犯,相安无事,呼厨泉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紧张。

但刘璟却相继征服了陇西的一些弱小游牧民族,继而又击败河西羌人,收回河西,如果刘璟对游牧民族的进攻就到此为止,呼厨泉也能忍下去。

但汉军从今年开始大规模攻打关内的乌桓人和匈奴人,手段血腥,终于使呼厨泉忍无可忍,他开始意识到,刘璟是要将匈奴人赶出中原,一旦他真的得了天下,匈奴的黑暗时代就将来临。

呼厨泉终于下定决心,他要趁刘璟力量还不够强大之时,将汉军彻底击败,赶回南方去,呼厨泉必须要让刘璟明白一个道理,想改变百年来形成的势力格局,他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过,呼厨泉虽然决心已下,但他还是很谨慎,选择八月入秋后才南下关内,一方面秋天是匈奴人的传统作战季节,另外一方面,他也需要时间进行准备,召集各部落酋长商议,并要求各部落出兵。

呼厨泉在南方多年,他知道匈奴骑兵和中原军队在兵器装备上的差距,也知道匈奴骑兵的优势,早在出兵之前,他便有了作战计划。

这时,有卫兵在帐外禀报,“启禀单于,右贤王到了!”

呼厨泉点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帐帘一掀,刘去卑大步走了进来,两人大笑着紧紧拥抱一下,刘去卑笑道:“我等兄长到来,头发都等白了。”

“贤弟刚刚吞下了灵州羌人,这么快就消化了吗?”

“攻打灵州虽然收获丰盛,但刻骨的杀子杀妻之仇却让我日夜难眠。”

呼厨泉同情地拍拍他肩膀,“坐下来说!”

刘去卑坐下来,见小桌上铺着一张地图,他略略凑近,只见是一幅关内地图,地图上画了三个红圈,正是汉军在关内建立的三座据点。

“单于是准备攻打这三座城池吗?”

呼厨泉微微冷笑道:“我们大军南下,汉军必然退到关内,扼守关隘,与我们长期对峙,冬天一来,我们就得北撤,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围点打援,我们打了孩子,就不怕大人不来。”

刘去卑默默点头,这时,他想起一事,连忙道:“刘豹有没有去找单于?”

“没有,他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刘去卑有些忧心忡忡道:“我得到一个消息,刘璟可能与曹操结盟了,据说曹操在太原屯兵十万,我担心并州那边可能会出事。”

“啊!”呼厨泉一下子愣住了,他竟然一点都不知,他急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六月底七月初,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刘去卑停一下又道:“不过,或许曹操另有深意,他未必会真的攻打刘豹。”

“为何?”

刘去卑笑了笑,“单于想一想,若刘璟被赶回南方,谁会是最大的得益者呢?”

呼厨泉明白刘去卑的意思了,他缓缓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既然刘豹不来求援,必然是他和曹操有了默契,曹操或许只是想牵制住刘豹,给刘璟一个人情,又占据大义,真让他出兵,他未必答应了。”

说到这,呼厨泉伸出粗壮的手指重重点了点地图上的高奴县,“我决定先围打高奴县,逼刘璟出兵!”

...........

同类推荐
  • 三国大榜单:巅峰对决的历史余味

    三国大榜单:巅峰对决的历史余味

    基于《三国志》的“史料三国杀”,以榜单的形式书写三国历史!三国英雄的榜单有着值得挖掘的深意,他们的强弱盛衰之别,总蕴含着内在的逻辑与通则。任何高等级的博弈,都是一场智与力的综合角逐。一旦有人做出误判,强弱的转换总是立竿见影,由盛到衰往往转眼之间,新的博弈也势必随之重建。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请不要因为一部小说而轻视了正史。此份三国群英榜帮你解读三国间的博弈与均衡,解读三国史!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纷繁复杂,且动态多变。即使战后日本某一社会阶层,或同一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战争责任认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和变化。甚至同一个日本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其战争责任认识也不尽相同。为总体把握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的概貌和特征,本书以战后日本天皇、政府、保守派、进步派、普通民众的战争责任认识的连续性为“经”,以其因应国内外时局的阶段性为“纬”,重点阐述他们从战后至今的战争责任认识变迁史,探寻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与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关系,从而增进彼此了解,加强中日互信,消除影响东亚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思想障碍和历史因素。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战国之麒麟无双

    战国之麒麟无双

    雷击雨坠,麒麟生降金屋珍馐,弃之如裳但求一仕,志遂天象口舌莫辩,剑指人亡儒法兵道,世间无双乱世何休,惟有我王
热门推荐
  • 穿越法兰西

    穿越法兰西

    飞机从北京起飞时,晚点了半个余小时,是日黄沙漫天,有些窒息之状。十个多小时后到了巴黎,天色颇好,东两方的气温相近,而天气如此有别。同行的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及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都是多次来法的,一路并未显得如何兴奋,惟我与春雨兄兴致很浓。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下飞机,到处是中国人,好像是在中国的南方某个小城,黄皮肤的人已在世界许多角落生根了。不过进入市区时,方觉出是真正的欧洲风情,印象比机场好多了。巴黎的这个机场很旧,不及东京、北京及新加坡那么气派。法国搞现代建筑,似逊于赶时髦的东方人,但到了巴黎市内,才知道法国人不屑于摩天大楼的原因。
  • 一夜成名

    一夜成名

    为了日后更好地接手家里的经济公司,娱记沈眠变身艺人进入演艺圈,并通过试镜顺利成为电影《声名狼藉》的女主角。而该片的制片人恰是沈眠做狗仔时追踪两年未果的阔少韩潜……
  • 总裁的刁蛮妻

    总裁的刁蛮妻

    “过来!”新婚之夜,他扬眉冷语,内双的眼半眯着,看着前面穿着红色礼服的小女人。她却迟迟的的站在他的不远处,看着床上衣衫不整的男人,她有自己喜欢的男人,但是她都还是自己的,但今晚——,一张粉扑扑的小脸紧绷着,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就没敢抬起来看看他。“你在紧张?”他看着她,笑的很邪魅,他本来就可以做她的长辈,只是,却成了她的丈夫。她抬起眼眸,看着他那气势逼人的大脸,然后努力的压着自己的呼吸,却始终没有说话。“你知道待会儿可能会有点疼吗?”她继续望着他,不说话,一个字也没有,只是看着他,然后差点就要憋死的时候,他的大手突然扯下了她……“啊!”她终于呼吸了,也大叫了,然后……….爱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毒药,在嫁给那个男人之后,她也体会的越来越深刻了。他们之间本就没有情,婚姻里又怎么会有爱,可是,谁让他在她的身体里埋上了他的种子,那天,人流手术室外面,一个女人把一根单子撕成了碎片抛在了身后,然后潇洒的离开.....-------------------------------------------------------------------------------------------亲们喜欢的麻烦加入书架,推荐投票,外加留言,(*^__^*)嘻普通读者群(15826562)V读者群(94981824)亲们不要加错哦!嘻……--------------------------------------------------------------------另外推荐飘雪的另一个V文,亲们多多支持哦,先在此鞠躬谢过啦!
  • 电线和娇气包

    电线和娇气包

    应云和陈长逝高中同班三年,大学同一个专业同一位导师,但交流甚少,形同路人。本应该如此下去,倘若陈长逝没有暗恋应云,应云也没有重生。但毕竟都发生了,他们也就有了一段故事,大概是关于陈长逝暗恋成真。陈长逝:后来的我,在她心里拥有了和电线一样的地位。(硬核大美人×娇贵小舔狗)
  • 重生—-狂宠邪女

    重生—-狂宠邪女

    他们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枪口直指向他,她绝美的脸上透着一丝冰寒,“为什么背叛?”他笑了,从未有过的洒脱洋溢在如神祗般俊美的脸上,眼睑微垂,半长黑发随风飘扬着,就像他的心,释放着让人垂涎三尺的自由。“Angel,不是背叛,我只是突然厌倦了杀手的生活,想逃而已。”被称作Angel的女人脸上虽然面无表情,心却狂涌着绝望般的战栗。他明明知道背叛的下场只有……
  • 我的娘子是樱花仙子

    我的娘子是樱花仙子

    “你说什么?你这辈子都别想逃离,你生是我兰家的人,死是我兰家的鬼……”“你想多了!别忘了我不是人,所以你也别想用人的条条框框来束缚我!”“反正你这辈子都是我娘子,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话落,兰澈紧紧抓住小樱的手,生怕小樱下一秒就消失在他眼前。被抓住手的小樱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她又怎么舍得离开兰澈。兰澈注定是她的相公,她不过是逗逗兰澈,让兰澈别只想着报仇,而忘记了她的存在。
  • 这世界正在遗忘不改变的人

    这世界正在遗忘不改变的人

    这是本迷茫世界的不完全求生攻略,这里没有诗和远方,也不编心灵鸡汤,但它能让你坚强地直视残忍的现实。要么有种改变世界,要么乖乖改变自己。
  • 胡适自传

    胡适自传

    本书包括胡适所撰《我的信仰》《四十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三文。附录有胡适之父胡传的年谱、日记、传记和年表。《我的信仰》主要自述胡适的出身和早期经历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中有幼年时对宿命论的反叛,少年时阅读进化论著作,留学美国时接受杜威的哲学影响。后形成了他在信仰层面的新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四十自述》则是更为完整详细的前半生的自传。从出生到1932年,四十年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胡适在分析自身在思想上的发展和转变轨迹脉络上,深入到每一个小事件和具体书籍。这些是光靠外在的史料记载,是无法完成的。对了解胡适的思想观念形成缘由来说,是为准确详尽的手资料。
  • 暮色深处的你

    暮色深处的你

    周褚阳,他野性、神秘,原本为黑暗而存,直到遇见温敬,早已封固的内心渐渐有了一丝柔情。温敬,她张扬、独立,原本安之若素,直到遇见周褚阳,才明白这世间会有如此飞蛾扑火般的眷恋。如果他们的相遇注定是一场不可言传的劫难,她愿意为他义无反顾——“没有人能拒绝命运。我选择你,这一生都不会错。”所有无法宣之于口的苦,都是在等不善言辞的甜。终有一天,你会遇见那个人。即使从未表明彼此的心意,你也愿意追随他的脚步。万里之途,从生至死,永不结束。
  • 高纬度战栗

    高纬度战栗

    《高纬度战栗》是知名作家陆天明一部小说力作。故事发生在中俄边境被称为“高纬度地区”的一个叫陶里根的小城市,一级警督劳东林是出了名的刑侦专家,但他却出人意料地脱下警服,辞职去了陶里根的盛唐公司任保安经理一职,这让人不解,也让某些人惊慌不已——因为他实际上是去秘密调查曾在陶里根担任过市委书记兼市长、如今是代省长的顾立源。省公安厅刑事侦查队支队长邵长水受命劝告劳东林重回警界,但当他刚开始接触劳东林时,劳东林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