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700000896

第896章 合纵连横(上)

入夜,昭关内安静下来,城头上有几名士兵在来回巡视,不到百步长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只有一家小酒馆内隐隐约约传来酒客们的狂笑声。

臧霸所住的旅舍内更是安静,掌柜和两名伙计都被杀死,尸体抛进了水井里,旅舍已臧霸和七名手下控制。

昭关很小,城墙周长只有四百余步,守军不足百人,城内除了军营和仓库外,还有十几家店铺,所有的店铺都是紧靠城墙而建,而这家旅舍位于西南角,旅舍的头顶上便是巍然矗立的烽燧,臧霸之所以在三家旅舍中选择了这一家,就是看中了旅舍的位置。

他率领几名手下奔进后院,紧靠城墙而立,一株老樟树枝叶茂盛,遮住了他们的身影,臧霸对手下点点头,低声令道:“上!”

三名士兵迅速攀上了樟树,沿着樟树向上攀爬,很快上了城墙,烽燧就在西南角上,分为三层,下面是亭台,可以从中间穿过,第二层是宿房,也就是当值士兵休息之处,最上面一层便是举火台,上面堆满了柴草。

昭关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使用了,士兵们都渐渐丧失了警惕,一般当值士兵不能睡觉,必须彻夜守候,但实际上,五名当值士兵只剩下三人,两人溜去了酒馆,其余三人都呼呼大睡了。

两名身手矫健的曹军士兵借着绳索率先爬上举火台,用铁链锁死了入口,使宿房内的士兵无法爬上举火台,他们招了招手,臧霸便率领其他士兵从亭台下面爬进了宿房,只听几声闷叫,三名士兵便杀死在宿房内。

臧霸率领手下进入了昭关,而他的副将陈器则率大军埋伏在两里外树林内,等候进攻的信号,曹军等到三更时分,就在这时,昭关城头上出现了火光,几名士兵同时发现,喊了起来,“将军,信号来了!”

陈器大喜,随即对一千先锋军令道:“出击!”

一千名曹军士兵冲出树林,向昭关疾奔而去,城头上的巡哨士兵已被臧霸解决,城门大开,曹军士兵毫无阻挡,直接杀进了关门

..。。

没有了昭关的报信,沿途的放烽火台都失去了作用,臧霸率领曹军走小路,绕过了沿途的烽火台,直扑历阳县。

历阳县只是一座小县,没有多少驻军,县城紧靠长江,但矿山距离县城还有十里,由一条漕河相连,在平时,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平底船将矿石从矿山运出来,堆放在码头上的货栈里,再由民夫将矿石搬上矿船,运往遥远的荆州,最繁忙时,长江有两千多艘矿船往来于荆州和江东。

而到了冬天,风向转为西北风,没有安装踏轮的矿船则无法逆风而行,矿石也停止了运输,大部分矿船都回了荆州,但也有部分矿船停泊在历阳,等待开春。

张辽得到斥候的情报,在历阳约停泊着四百余艘矿船,都是千石以上矿船,最大一艘船甚至有三千石,此时新年刚过,正是一年中最懒散之时,码头上也没有了民夫,数百艘矿船从码头一直停进了漕河,冷冷清清,除了看守船只的船夫,其它所有人都躲进了县城内,在县城内愉快地度过建安二十一年的正旦。

当一万曹军杀到历阳县时,天色已晚,夜色笼罩在长江和两岸的江畔上,城外万籁俱寂,只有一艘艘矿船庞大的身影,横七竖八停泊在码头上和漕河内。

几艘大船上依稀有灯光透出,那是守船的船夫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兴奋地谈论着女人和各地港口发生的风流韵事,在寂寞的他乡,在酒精的熏蒸下,这些永远都是船夫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全然不知,危险已悄然降临。

臧霸并没有鲁莽从事,他们要完整夺取数百艘大船,并要俘虏会驾船的船夫,臧霸远远凝视着县城和一座座大船,沉思了片刻,对副将陈器道:“我们分兵两路,你可率三千人封锁县城,不准任何人逃出,我则负责夺取船只。”

陈器点点头,一挥手,对三名牙将道:“你们跟我来。”

陈器率领三千人向县城奔去,臧霸随即对其他将领道:“我们分一分工,每人负责五十艘大船,大家动作要迅速,尽量不要杀人,更不准失火烧毁船只。”

将领们又商议片刻,分配了目标,各自率军去了,臧霸则率领三千人直扑码头,这里位于长江之中,是一座中型水寨,约有百余艘矿船停泊在水寨中,绝大部分船只都用缆绳拴系在码头上,还有很少十几艘船停在水寨中央。

曹军士兵纷纷冲上大船,臧霸率领百余士兵冲上了最大的一艘三千石矿船,船堂内灯火通明,数十名船夫正聚在一起赌博,吆喝声不绝。

这时,大门被一脚踢开,无数全副武装的曹军士兵冲进了大堂,士兵们厉声大喊:“统统跪下,反抗者格杀勿论!”

曹军纷纷夺取了矿船,但在昏黑的夜色中,一艘五百石的踏板叶轮船却迅速离开了码头,向长江内夺路而逃。

...

就在臧霸率军夺取历阳四百余艘荆州矿船的同时,一叶扁舟也将军师程昱送到了建业。

此时的建业也同样大战气息浓厚,孙权和会稽郡贺齐在去年秋天达成了合并协议,贺齐无意自立,愿意拥戴孙权为江东之主,作为回报,孙权承诺不接管贺齐的军队,并封贺齐为会稽太守。

在与贺齐刚刚达成协议,孙权便迫不及待联合会稽军对吴郡发动了南北进攻,双方在吴郡北部的御亭镇爆发激战,江东大将徐盛击杀吴郡都尉张峰,击败了吴郡北路军。

但南线会稽军却败在了陆逊手中,双方军队各有胜负,由于会稽军南撤,陆逊率军北援,迫使孙权也不得不撤军。

尽管双方的第一战未分胜负,但吴郡却明显处于战略劣势,孙权再度整顿兵马,准备开春后大举进攻吴郡,而就在这时,程昱抵达了建业城。

程昱的到来使孙权颇为惊讶,同时也十分重视,他亲自出城迎接,“程军师亲来建业,莫非魏公也到了扬州?”孙权笑问道。

程昱行一礼笑道:“吴侯所言不错,现在魏公正在寿春视察,他本想亲自来拜访吴侯,怎奈事务繁多,无暇抽身,只好委托我替他向吴侯问候。”

“魏公不来建业,令人遗憾啊!”

“魏公确实想来,但合肥大战在即,牵扯甚广,魏公实在无法脱身,请吴侯多多包涵。”

程昱向孙权暗示了合肥大战将至,孙权立刻意识到程昱是负有重大任务而来,他没有过多寒暄,便请程昱上了马车,百名侍卫骑马在两边护卫着马车向建业城驶去。

程昱进了吴王宫,稍坐片刻,便被请进了议事堂,此时大堂内已坐了几名文武高官,张昭、诸葛瑾、虞翻、步骘、程秉、吕蒙、黄盖等等,

程昱走进大堂,众人纷纷起来见礼,程昱和众人一一见礼,这才在东首坐下,张昭便笑问道:“听说汉匈大战,曹刘两家结成同盟,魏公还要和汉王联姻,但合肥这边却剑拔弩张,莫非曹刘盟约又要破裂了吗?”

程昱一笑,“天下之事,不过就是打打和和罢了,江东和荆州之间还体会不深吗?”

旁边诸葛瑾又道:“听闻刘璟已任命李严为荆襄督粮使,督办荆州各地粮草押送柴桑,又调兵遣将赶赴柴桑,说明刘璟即将在南方用兵,不知魏公可有什么打算?”

这句话却是所有人都想知道,众人目光一起投向了程昱,这时,孙权走了进来,众人起身施礼,孙权摆摆手笑道:“诸位请坐,有贵客在此,我们自己人就不必多礼了。”

众人坐下,张昭笑道:“适才诸葛长史提到了汉军在积极备战,又问曹军方面有什么打算。”

孙权点点头,“这也正是我想知道之事,程军师能否赐教?”

程昱不慌不忙道:“汉军准备发动合肥战役,这早已是双方都清楚之事,汉军在备战,曹军也在备战,但汉军发动合肥战役的目的是什么,恐怕这才是重点,这也是我这次出使江东的使命。”

程昱话中有话,众人面面相觑,吕蒙忍不住问道:“程军师的意思是说,汉军发动合肥战役的目的是我们江东?”

程昱肯定点了点头,“正是!”

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程昱的肯定语气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明明是汉军和曹军争夺合肥,但战争后果却要江东来承担,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偏偏程昱又是曹操的军师,身份非同寻常,一般不会信口胡言,必然是有所依据,使众人心中都充满了惊疑。

连孙权也坐不住了,连忙问道:“我不太明白程军师的意思,能否再说明白一点?”

程昱微微欠身道:“合肥不仅是中原门户,更是悬在江东头上的一把刀,一旦汉军占领合肥,威胁最大的并非是中原,而是江东,我想吴侯应该很清楚这一点。”

孙权当然清楚,合肥始终是江东一块难以回避的心病,当初为了夺取合肥,他们两次大规模用兵,两次都惨败而过,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连太史慈也死在合肥,巨大战争损失和人员伤亡重创江东,也成了江东分裂之根。

自从刘璟用豫章和鄱阳两郡换取了人口和面积都偏小的庐江郡后,孙权就曾经怀疑,刘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夺取合肥,后来证实,他的怀疑并没有错,汉军确实就是为了合肥。

这令孙权感到心惊胆战,一旦汉军夺取合肥,以合肥为后勤依托,屯兵濡须口,将直接威胁芜湖和建业,曹操水军极弱还不足为虑,但汉军水军强大,千艘战船封锁长江,那将是江东的灭顶之灾。

孙权非常清楚合肥对江东的威胁,他脸色已微变,克制住心中的惊惧问道:“程军师这样说,可有什么依据?”

同类推荐
  • 春秋别话

    春秋别话

    举头三尺是为神吗?那所谓的天道,在于人间,还是在人间之上?人间百味,人间之上亦然吗?他这样问道。空谷之间,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哎哎回响,不高,却,悠远。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数不清的呼喊和哭泣。鲜血,还有,战车的咕噜,夹杂着那被历史所光耀的诸子百家。于是,戈立、兵起。
  • 大唐幻游

    大唐幻游

    新书《大唐农王》已发,求收藏!本书已完结,讲述的是一个想回家的人的故事!
  • 大明好皇帝

    大明好皇帝

    他是大明朝第十位皇帝,十五岁登基,在位46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打仗。在他二十岁时,他和他的全火器大军开始了席卷整个世界的征程!他在位期间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打击土地兼并,终结了文官集团对国家的统治,夺回了国家的经济大权。他开放海禁,加入大航海时代,引进高产作物,扩大对外出口,鼓励海外移民。同时将文艺复兴引入国内,为大明的文化繁荣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他鼓励工商业,关爱百姓,不仅减免赋税,同时还和他们分享战争的红利!大明朝的百姓在他的统治之下,真正的吃饱了饭。他是文官眼里的强势君主,百姓心中的仁慈君王。他就是朱厚照,年号正德!
  • 神罪大明

    神罪大明

    木偶临世,宿命难逆!大明的落幕,满清的崛起,各种匪夷所思的历史进程到底蕴含了何等惊天秘闻?木偶活,大明兴;木偶死,大明亡!诡秘的谶语到底是阴谋还是天命?局中局,计中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终带来的难道只有黑暗王朝的开端吗?一个意外的来客,他无视历史的洪流,他拒绝腐朽的奴役,即使神之降罪,他也只会用手中之刀斩出一个朗朗乾坤!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热门推荐
  • 这个凡人有点强

    这个凡人有点强

    (无敌装逼流)不修仙妖神圣,凡人又如何?照样诛仙、弑妖、屠神、灭圣!群号:933064243
  • 军师冢

    军师冢

    我有着一顶我父亲留给我的船长帽,当我戴上他,再度扬帆起航时,就感觉我的父亲依然还在我的身边.当我老去时,我也会将它留给我的子孙,使他感觉到我一直都在他的身边.我永不背弃。——风无心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我的老婆是轮回者

    我的老婆是轮回者

    捡了个漂亮媳妇,还生了个娃,原以为一辈子应该差不多了。可万万没想到,媳妇不仅给自己来了一剑,还带孩子跑了。这还了得,不把你捉回来好好调教,我就不姓白!嗯?我好像本来就不姓白,囧。说明:作者非全职,并且是新人,更新较慢且文笔一般,等不及不建议入坑。
  • 仙女豇豆红

    仙女豇豆红

    走了很久,很久很久,久到红霞从天边掉进水里,再从水里渐渐升起。太阳消失的时候,月亮继续帮她照明,就这样斗转星移风起雾散,她固执的走着,不顾云的挽留雨的叹息。直到她看见一抹浅浅的青。迎面站着一个非常俊美的人,比太阳耀眼,比流云高远,比风都要捉摸不定。她呆呆看着他,忽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苍白无力,眼中只剩下那道雨过天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养成方式有点奇怪

    养成方式有点奇怪

    【鬼灭之刃(进行中)】祂享受着人们为了自己无上权利的挣扎,也看好着那些脱颖而出的‘传承者’规则祂最为无视且又最为看重,因为这让祂感到愉悦的同时让人们恐惧祂熟练的布置好了‘传承者’的路,在静静等待‘传承者’走上自己安排好的一切之后,一个奇怪的人映入了祂的视线……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危楼记事

    危楼记事

    在S市Y大街J巷,有过一幢危险房屋。市政当局好像计划拆除,但也只是计划而已。亏得大家能够将就凑合,楼房里的二十家住户(自然也包括我),竟然在危楼里生活了许多年。谢天谢地,现在,谁也找不到这幢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楼房,它那破陋衰败的形象,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危楼原址正在破土动工,大兴土木。据说不会很久,S市的最高层建筑物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危楼不存在了,但危楼的居民还在。下面所讲的,也许正生活在你周围的,而原来却是我邻居的一些故事。
  • 深闺怨

    深闺怨

    乔云蕾意外落水本该死之人,却不想被那一声声啼血的悲绝,拉到了异世成为了东岳七王爷的侧妃。只是这白得的命,却也暗藏汹涌,王爷相公拿那她当箭靶,做庇佑心尖人的替死鬼,上有王妃刁难,下有姨娘设计,这水深是水,偌大王府没处可活。她本以为安分守己便可做米虫,却不想这深宅王府,争宠、陷害、夺爱、谋杀处处皆是。大宅王府内的腥风血雨,毒计背后的阴谋,争宠下隐藏的龌蹉,夺爱背后无情,身处其中不是你想退就可以退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