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4300000001

第1章 命途多舛的少年时代

出生时的祥瑞之兆

2000多年前,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古国都相继诞生了几位圣哲先贤,他们的思想和言论成为后世奉若瑰宝的经典,他们的传奇故事千年来传唱不衰,他们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其中就有一位受到万世敬仰的圣人——孔子。

孔子出生时,正是春秋末期。那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旧制度、旧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秩序在确立。孔子在很多年后编纂这一时期的历史时,评价说这是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出生的地方。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陬邑。

鲁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家,它的疆土以今山东曲阜为中心,包括泰山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江苏、安徽的一小部分地区。

陬邑位于现在山东省曲阜县东南方。孔子的第十二世孙孔安国说:“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据考证,孔子的先祖是商朝成汤的后裔,后来商朝迁都到殷,最后一代国君纣王暴虐无道,西边的属国周起兵讨伐,经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商王朝覆灭,转而西周建国。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管理朝歌。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儿子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代管国事。武庚起兵叛乱,被周公旦诛杀,改封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为成汤后裔,以延续成汤一脉,封地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一带,国号宋。孔子的先人就这样从王室变成了诸侯。

据钱穆的《孔子传》记载,宋传到第四代的时候,国君为宋湣公,他的长子叫弗父何,次子叫鲋祀。湣公死后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他的弟弟炀公。兄终弟及是商朝时的王位继承制度,到周朝已经盛行父终子及。鲋祀设计杀死叔父炀公,想让哥哥弗父何继任。弗父何认为自己如果成为国君,一定要惩治弟弟的弑君之罪,所以坚决不肯。于是鲋祀继位为王,称厉公。弗父何仍是公卿。这里的弗父何便是孔子的先祖。至此,孔子的先人又从一国诸侯变成了公卿。

孔氏一族繁衍生息,到孔子的曾祖父一代为了躲避华氏祸乱而逃往鲁国,定居曲阜。孔子的曾祖父叫防叔。本来孔家在宋国也是皇亲国戚,上卿之家,到防叔避祸,定居鲁国之后,贵族公卿的地位就没有了,而成了士族平民。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相传,他武力绝伦、智勇兼备。在一次战役中,因为他的勇敢和机智,自己的队伍才免遭敌人伏击,因此他被委任为陬邑大夫,声名远播。

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出身名门,是当时很有才德的一个女子。她嫁给叔梁纥的时候只有十六七岁。孔子出生之前,叔梁纥已经有了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天生残疾,且资质愚钝。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也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的八月二十七,孔子出生。

据传说,这一年,原本浊沙滚滚的黄河,竟然清澈见底。这便是“圣人出而黄河清”典故的由来。

幼年孤苦,聪慧好学

叔梁纥晚年得子,喜悦之情自然非同一般。孩子满月这天,他大摆喜宴,请了很多亲朋故友,一时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叔梁纥把襁褓中的幼儿抱出来让亲友们看看。这孩子生得天庭饱满,眉宇开阔,而且啼声洪亮,确实不同凡响。叔梁纥因为爱子是秉受尼山灵气所生,当场替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这孩子的确有异于常人的禀赋,他在还咿呀学语的时候,很多事情,一经点拨,就能领悟,而且永久不忘。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次他偶感风寒,身体略有不适,因为是练过武的人,并没有把这点小毛病放在心上。可是后来病情越来越重,等到想起找医生诊治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过短短几天,叔梁纥就抛下娇妻爱子撒手人寰。

年轻的征在正沉浸在儿子聪慧异常的喜悦之中,却陡然遭此巨变,简直痛不欲生。她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也是一位坚强可敬的母亲,不但没有被这样沉重的打击击倒,还用瘦弱的肩膀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强抑悲恸之情,依照当时的礼仪治丧、安葬,一切都安排得妥帖、周到。

将叔梁纥安葬之后,征在开始考虑一家人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她首先把一家人从陬邑搬到娘家所在的曲阜,这样发生什么事也好得到娘家的帮助和庇佑。叔梁纥生前为官清廉,没有留下多少财富和产业,所以征在必须克勤克俭,量入为出,才能使一家人不挨饿受冻。有时候,征在还要自己纺线织布、种粮种菜、饲养禽畜,以补贴家用。

这时,孔子同父异母的哥哥伯尼已经九岁,因为腿部有毛病,经常受到同龄孩子们的嘲笑和欺负。这使得小小年纪的伯尼对上学这件事有了心理阴影,他说什么也不肯再去学堂。征在看在眼里,非常同情,不忍心责备他,所以就没有再逼着他去上学,而是索性由自己亲自教导。伯尼虽然资质一般,不像孔子一样聪慧,但对于是非善恶还是了然于心。继母的慈祥关怀、亲切教导,伯尼都很感激,并且一一记在心上,因此伯尼格外地恭敬孝顺,对弟弟仲尼更是友爱非常。

孔子六岁这年的早春,大街上乐声悠扬,锣鼓声漫天。原来是贵族们举行一年一度的春祭。孔子跟在队伍后面,饶有兴致地看完了祭祀的整个过程,并把步骤记在了心里。回家之后,孔子兴趣不减,在院子里摆了一些坛罐和木器,依照记在心里的程序,煞有介事地模仿起祭祀来。

母亲见他富于学习精神,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开始教他识字。由于他资质聪颖,领悟力强,一般孩子要半个月才能学完的课程,他两三天就都记熟了。到后来,母亲觉得自己所知道的已不能满足儿子的求知欲,思虑再三,最后决定把他送到外公那里。

征在的父亲颜老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于礼、乐、书、数四艺上均有很高的建树。同时,颜老先生最疼爱自己的这个幼女,他见外孙如此聪敏伶俐、活泼可爱,又一心向学,自然非常高兴,决心把自己生平所学悉心传授给他。

这一年,孔子10岁。

从此以后,孔子每天随侍在外公左右,聆听教诲,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立即发问,一经指点,马上领悟,而且永远不忘。时光如梭,几年后,孔子已经读了很多书籍,对教民安乐、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已经颇有心得。

外公时常教导孔子,要致力于做一个君子,将来出仕为官的时候,应当遵守礼法,以尧舜为榜样,顺天时,察地理,做小官要教民安乐,做大官则要治国平天下。

慈母病逝

孔子的母亲寡居多年,含辛茹苦将孔子拉扯大,并且把他教育成一个知礼重孝、博学厚德的人。就在孔子一心想承欢膝下,反哺相报的时候,母亲却由于多年操劳,一病不起。

征在生病期间,孔子在榻前尽心尽力侍奉汤药,非常孝顺。可惜,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17岁这一年,颜征在与世长辞。

多年来与母亲相依为命,生养之恩还没有来得及报答,母亲便已不在。孔子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

以往,别人家有丧事,孔子前往吊唁的时候,常常悲伤得食不下咽,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如此一个富于情感的人,如今的悲恸,又岂是笔墨所能形容?

周朝时,已经有父母合葬的风俗,正如《诗经》所言的“死则同穴”。

孔子含悲忍泪把母亲入殓以后,想将灵柩与先父合葬在一起。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难题,他不知道父亲的墓在哪里。

关于这件事,历来有很多种说法。一说叔梁纥去世时,孔子尚年幼,所以不知父亲葬在何处。还有一种说法是,孔子知道父亲葬于曲阜东南方二十余里处的防山,但并不知道父墓的确切所在。因为那时古人一般都是在家里拜祭先祖,不特意去墓地,而且那时平民的坟墓不封、不立碑、不堆土、不种树,几乎辨认不出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叔梁纥去世时,颜征在还年轻,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日后让征在与他合葬,而征在可能知道先夫埋骨的地方,但没有告诉孔子。

不管怎么说,孔子四处托人打听,经过不少波折,终于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

结婚生子

守孝三年之后,孔子19岁。这时候的孔子秉承父亲的遗传,身材非常魁梧、壮硕,已经是一个伟岸男子了。

孔子虽然父母都已不在,但因为系出名门,饱读诗书,还是有说媒的人找上门来。孔子本想到各地游历,访求名师以充实自己,但想到母亲临终时的遗憾就是没能看见自己成家立室,也算是为孔家的香火着想,孔子在这一年的四月,娶亓官氏为妻。亓官家也是从宋国迁到鲁国的,亓官氏与孔子年龄相仿,德才兼备。

第二年,亓官氏生下一个男孩。这时候,孔子虽然只有20岁,还很年轻,但他的学识已深受人们的景仰,被公认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就连当时鲁国的国君昭公也知道他的文名。鲁昭公听说孔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马上派人送去一条鲤鱼,以示祝贺。

鲤鱼自古被认为是吉祥的、寄托了美好祝愿的东西,有句成语叫“鲤鱼跳龙门”,它的意思是说鲤鱼在湍急的黄河里,可以逆流而上,在水位差距甚大、水面最窄的“龙门”一跃而起,如果能越过去就能变成一条龙。有金榜题名、仕途高升等飞黄腾达之意,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孔子受到这份殊荣,有些受宠若惊。他立刻为孩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以表示对昭公赠鱼的纪念。伯是长子的意思,事实上,伯鱼之后,亓官氏没有再生男孩。他是孔子唯一的儿子。另外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就是伯鱼资质平庸,不能算是可造之才。

孔子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华,在这之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特别是鲁昭公赐他鲤鱼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鲁国都城。

初入仕途

结婚生子以后,家庭开支增加,生活的负担日益沉重。孔子需要找一份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以便赡养妻小。当时鲁国司空孟僖子非常敬佩孔子的才学和人品,临终之前,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要将孔子视为老师。

孟懿子继任孟孙氏的第9代宗主后,想整顿自己封地内出现的严重的税制混乱和贪污腐败问题,于是请孔子出任委吏。委吏是掌管仓库、赋粮出纳的小官,官职不高,却是一个肥缺。过去历任的委吏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都和家臣们串通一气,营私舞弊。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已经成了封地内人人皆知却无可奈何的事情。为了整顿赋税、清除积弊,孟懿子任用新人,以求改革。

以孔子的学识和能力,做这种芝麻绿豆的小官,不但游刃有余,简直是大材小用。

孔子初入仕途,并没有因为官卑职小而马虎从事,掉以轻心。他接任之初就发现税制弊端重重,涉及仓库和赋粮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沆瀣一气,要跟这班恶势力周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有官员贿赂孔子,希望孔子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孔子谨记外公的教诲,要做一个正人君子,他斥责了行贿的官员,表示坚决不会与之同流合污。慢慢地,孔子全盘了解了舞弊的黑幕,就开始大刀阔斧地予以改革。他自己作出表率,令行禁止,逐渐把过去赋税不足、贪污舞弊的情形,整个扭转了过来。

如此一来,势必挡了一些人的财路,他们对孔子怀恨在心,处处暗加阻挠和掣肘。

渐渐地,孟懿子觉得事情有点蹊跷,赋税的情况经过短暂的变好之后,又一点一点往原来的状态上发展。他猜想孔子可能已被人收买,跟他们同流合污了。于是孟懿子下令派弟弟敬叔彻查。经过一番调查,所有的内幕完全被揭露出来,凡是串通舞弊的人员,一律受到严惩。

这件事情之后,孟懿子和敬叔对孔子更加崇敬。敬叔建议孟懿子把孔子举荐给朝廷,让他有更多的施展抱负的机会,但是孟懿子不这样想。当时的鲁国除了王室,还有三大势力极盛的公族,孟懿子执掌的孟孙氏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公族是叔孙氏和季孙氏。他们都在广纳贤人,培植自己的势力。三者封地面积差不多大,但孟孙氏的封地户口不多,财用不丰,是三者中势力最弱的一个。由于这个缘故,孟懿子想把孔子留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治理封地。他对弟弟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敬叔认为哥哥的话也不无道理,于是商定让孔子先留在封地,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举荐给朝廷。现在,田赋方面经过孔子的整顿,已经上了轨道,今后封地的财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敬叔建议把孔子调为司职吏,孟懿子欣然应允。

司职吏也叫乘田吏,主要掌管牛羊畜牧业。

孔子上任之前,孟懿子曾在府邸设宴招待他。席间两人相谈甚欢,孟懿子又一次被孔子的才识所折服,他问孔子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辖内的人口增加。

孔子对烜赫一时的孟懿子侃侃而谈,他说,如果想增加封地内的人口,必须要做到五点:第一要薄赋税。如果赋税太重,人民负担不了,必然会离开此地而到赋税较轻的地方去。第二要轻徭役。假如徭役过多,人民不堪其苦,势必会纷纷逃亡。第三要慎刑戮。人都会偶尔犯错,切不可任意处罚,滥加杀戮,否则人们就会逃离此地,投奔他乡。第四是定婚嫁。如果婚嫁无定期,人们不是早婚就是晚婚,早婚因为男女双方发育未全,生下来的后代一定体弱不健康,晚婚因为男女双方身体某些机能已经不在最佳状态,降低了生育的可能性,这两者都不适宜。孔子认为婚嫁年龄应定在男子22岁、女子18岁为宜,除残废、恶疾者外,不得逾期不婚嫁,否则家长应受处罚。第五是行节俭。奢靡浪费不但于人不利,于国家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足以亡国亡身。国君公卿应该崇尚节俭,以身作则,如此上行下效,长此以往,国家必能富强。如果上位者能切实做到这五件事,那附近的百姓都会闻风前来,人口自然就会年年增加。

孟懿子对孔子这一番话深以为然。

孔子担任司职吏期间,工作较为清闲,所以时常和敬叔等人结伴出游。有一天,他们一同游览泰山。途中碰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披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裘衣,几乎衣不蔽体,手里拿着一张琴,且行且歌,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孔子觉得很奇怪,于是走上前问他,为什么如此高兴。

老人回答:“我告诉你吧,我有三件让我高兴的事:首先,天地间的万物,只有人最尊贵,我生而为人,当然快乐。其次,自古以来,男尊女卑,我有幸生为男子,这是二乐。最后,人的寿命有长短,有的不曾见过日月,有的刚出生还在襁褓中就已经夭折,而我今年已经90岁了,身体还很健康,怎能不令人高兴呢?这是三乐。”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觉得老人家博学多才,见解独到,若是生在盛世,一定可以位至公卿,飞黄腾达,如今却空有才华,无处施展,不免让人惋惜遗憾。

老人却不以为然:“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得就像过江之鲫,而真正飞黄腾达的又有几个呢?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现在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安心地等待所有人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孔子对这位老人的境界更加刮目相看,佩服他如此旷达、乐天知命,把人生看得如此地透彻。所谓“知足者常乐”,便是如此吧。

这位老人叫荣启期,因为与孔子的这番对话,被后人所熟知。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过得刚好

    过得刚好

    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郭德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本书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热门推荐
  • 我的传媒女上司

    我的传媒女上司

    古往今来,职场,就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人吃人的传媒界,刚出大学校门的美女上司,遇见贪财好色的腹黑大叔,又是邻里之间
  • 玩家养成计划

    玩家养成计划

    《纷争大陆》上线之后,由于陆铭误操作,让他穿越成为了纷争大陆的一名黄金级boss。此时,陆铭心中很慌,作为注定被玩家攻略的boss,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又该怎样生存?凭借着一些攻略,陆铭最终决定施行一个庞大的计划,而他的目标,则是玩家。而玩家并不知道,在这个游戏世界,还有一个和他们有着同样灵魂的boss,已经悄然对他们伸出了魔掌!(作者君:简介无力,内容也不知道符不符合各位的口味。但本着讲一个故事的心理,还是去尽善尽美的勾勒世界架构和故事情景!)
  • 当大明遇上大清

    当大明遇上大清

    本书全面再现1618-1644年发生在大明与大清(后金)之间的战争,带你重回明清鼎革之际,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开被刻意隐藏的战争真相。战争从偷袭抚顺开始,努尔哈赤有着狐狸般的狡猾,也有狼的凶狠。他喜欢不宣而战、里应外合,常常能集中兵力以多胜少。对迅速崛起的后金,明朝起初不以为意,而他们显然低估了对手。从抚顺到萨尔浒,从沈阳、辽阳再到广宁,努尔哈赤一次次得胜。而萨尔浒之战的教训,也让明朝重新认识了敌人,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宁远大捷到宁锦大战,以坚城大炮成功压制后金铁骑。以锦州、宁远、山海关为支撑点的关宁锦防线,成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人难以逾越的坚城堡垒。明清两军对抗十余年后,决战时刻终于到来。明朝派出最强阵容,洪承畴为主帅,明军在辽东的主力关宁铁骑以及九边重镇精锐尽数出战。清军也尽起倾国之兵,重病缠身的皇太极更亲自到前线指挥。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决战。双方拼尽全力,明军虽元气大伤,但仍有反攻的实力。可是,来自明朝内部的农民军却摧垮了这个帝国。明清战争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场。尽管明朝与清廷的战争直到1662年才正式结束,但这场战争结局,却仍深深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当大明遇上大清,是火器与弓箭的对抗,农耕文明与渔猎民族的碰撞。一衰与一兴之间,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并不那么简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被邪尊大人攻略了

    我被邪尊大人攻略了

    【1对1,独宠甜宠爽文】上一世,拥有绝高修炼天赋的她,却被身边最亲近的人背叛。重生一世,她觉醒神脉,召唤神兽,打渣男、虐小三,手撕白莲花。却无奈遇到极品美男。她那一双医得了死人,毒得了神仙的手更是被他牢牢握在手里:“你是我的,纵使为你倾覆天下又如何?”“你……你究竟想怎样?”“宠你、爱你,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 我的星辰大海从黑科技开始

    我的星辰大海从黑科技开始

    少年偶得黑科技系统,征服星辰大海之旅由此开始。
  • 异界之书

    异界之书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宇宙和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宏观宇宙当中,世界是由许多不同的维度所构成的,在现实维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维度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则和构造,世界与世界之间被时空之墙所分隔,使得不同法则下的不同维度世界之间不会发生交集。然而,利用一种被称为召唤术的神奇法术,人们将异度空间的生物召唤到现实世界中来。具有这样力量和知识的人,被称为召唤师。而异界之书,便是记录召唤术知识的载体。请小心面对你接下来所看到的一切,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将带你走进一个超出你想象之外的世界。PS:书友群号:285461405。加群时请注明【书友】。
  • 睡美人兮

    睡美人兮

    上课睡觉爱好者×班级纪律委员唐末×江许然“默许”cp★本文可能有点小沙雕,慎入片段1:“许然许然!!”少女兴奋的扯着少年来到某堆不知名物体面前。“你看~朕的江山可都在这里了。”唐末骄傲指着那一堆不明物体对许然说道。“.......这不是姜吗?”江许然有点无语。“嘘~”唐末捂住了江许然的嘴,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悄咪咪的对江许然耳语道,“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就假装它是我的江山啦!现在!我要用这个收买你!你愿意接受嘛!!!”唐末满眼期盼的望向江许然。“噗咳咳,”江许然笑了起来,“少女,就算你用‘江山’收买我,我也不会答应的哦。”“嘁嘁嘁,没意思。”少女失望的收回了目光。“不过,”江许然一步步逼近少女。“你或许可以试试色诱。”“你.......”唐末红了脸。“少女,你的美色,很误人啊。”江许然轻笑着,将唐末壁咚在墙角。“现在,还想收买我吗?”
  • 通往正义之路——致法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通往正义之路——致法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重生魔女之繁花锦绣

    重生魔女之繁花锦绣

    前世,她是最窝囊的魔君之女,被所信之人欺骗,所爱之人抛弃;今生,她携天界圣物归来,敌在明,她在暗,该如何逆转自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