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600000011

第11章 《庚子国变弹词》的资料从何而来

李伯元的长篇弹词,凡两种,一是《醒世缘弹词》,二是《庚子国变弹词》,后者尤胜于前者。

《庚子国变弹词》共四十回,写于一九○一至一九○二年间。最初在《繁华报》上逐期发表。全书比较完整地反映庚子事变的过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精炼,它突破了历来弹词只写才子佳人的框子,成为第一部表现政治事件的弹词。在李伯元的改良派立场来看问题,当然把义和团称为“拳匪”,维护统治集团的清政府。但也揭露了帝国主义八国联军的奸淫掠夺。清廷官员的腐败怯懦,同时反映了人民的英勇抵抗,自有它的历史价值。

《庚子国变弹词》共四十回,所以作者有诗:“眼前无限兴亡感,付与盲词四十篇。”载《繁华报》。一九○二年由《繁华报》馆印行线装巾箱本六册。伯元逝世后,书商盗印,书名改为《绘图秘本小说义和团》,石印大本两册,只收前二十回,将原书所载序文、例言、题词一概删去,伪造潭溪生一序。这书不全,流传不广。一九三五年,良友图书公司出版阿英编校的袖珍本一册,首载阿英《重刊〈庚子国变弹词〉序》,书末附印《辛丑条约》全文,这是从《杭州白话报》所刊的《救劫传》里转录的。后又收入阿英编的《庚子事变文学集》,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出版。书的内容,始于清平县武举与教民的冲突,官吏左袒教民,酿成武举复仇,率五百弟子,杀死两教民全家,终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辛丑条约》完成,两宫返跸,旁及中俄战争,黑省沦亡的全部战争经过。

《庚子国变弹词》的资料,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李伯元是常州世代簪缨的巨家。他的父亲在北京做京官,他的哥哥宝章,是一位孝廉公,官直隶候补道。当义和团起事,延及直隶(今河北省)、山东、山西各省,帝国主义者组织联军,进犯北京,火烧圆明园,任意抢掠,杀戮人民,顿使京津一带,成为恐怖之窟、灾害之区。那时,李伯元的父亲年已七十二岁,和他的哥哥宝章惊惶失措,便放弃了许多财物,只携了一个仆人逃难。奈社会秩序已乱,雇不到车辆,只能徒步而行,昼行夜宿,走了数百里,非常狼狈,好不容易到了山东贯市,那儿有一镖局,镖师某看到李父衰疲惫,动了恻隐之心,为他主仆三人备了一辆骡车,才得喘一口气。一路上目睹颠沛流离的情状,家破人亡的惨事,为之心伤不已。而所经过的官署,都空空如也,负责的官员逃之夭夭,仅有怀来县的知县吴永(渔川)却留守着,主仆三人就在县署内暂时借宿,不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也在该署内驻跸。这时王文韶中堂听到两宫出狩,便挟着重要印信,徒步追访,直追了三天三夜,才到怀来县,抵署天已昏晚,拟明晨叩见两宫。可是县署屋舍狭隘,所有上房及办公地方,满坑满谷都住了人,文韶中堂一到,两宫哪有不知之理,于是立即召见。慈禧站在上房的庭除间,向文韶垂泪说:“深悔当时没有听信卿言,以致肇成巨祸。”原来“义和团”事起,文韶很反对,曾密折上奏,又听到徐用仪,许景澄、袁爽秋以反对义和团行将正法,他更急迫地营救,触忤慈禧。慈禧大怒,也拟把文韶严行惩办,被军机大臣荣禄知道了,荣禄和王文韶私交很厚,便竭力在慈禧面前为之缓颊,文韶才得以保全,所以慈禧所云,并非无端之言。宝章父子在怀来县署,和文韶朝夕相见,当时朝野情况,宝章父子也就耳熟能详,可是伯元幼遭父丧,宝章也早卒,那庚子国变,伯元当然也听得一些,但不够详尽。那资料主要是从王文韶那儿辗转得来的。

谈到这个线索,就不得不提到上海文史馆馆员姚寒秀(桐生)老先生,他是王文韶的孙婿。文韶的儿子国桢,字穉揆,官太常寺卿,寒秀老人平素留心掌故,而在岳家所得更多,尤其庚子故事,印象很深。李伯元和寒秀老人一见如故,成为很要好的朋友。伯元办《繁华报》,写小说缺乏资料,老人就把庚子国变掌故,原原本本的贡献给他。伯元脑中本来有些底子,经老人一讲,他就把资料贯串起来,写成了这部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庚子国变弹词》。

同时,李伯元和沈卫(洪泉)太史也很相契。沈卫在前清时官陕西学台和甘肃主考,与荣禄也有私交,他们时常谈到庚子国变事。所以沈卫一谈起它,就历历如数家珍。伯元写弹词,有些地方也请沈卫补述,因此内容就更充实了。

《小说林》和《孽海花》

一九○三年起,小说杂志的出版有如雨后春笋,如《绣像小说》、《新新小说》、《二十世纪大舞台》、《雁来红丛报》、《小说七日报》、《游戏世界》、《月月小说》、《著作林》等。直至一九○七年,《小说林》尤为异军苍头,大有后来居上之概。共出十二期,徐念慈任主编、黄摩西撰《小说小话》。当时征求短篇小说,包公毅写《三勇士》应征,内容是父亲对三个儿子的训话,有一首诗“白发无能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结果评选为第一名,奖品为一新式时计。这一年,秋瑾因反清被害,该刊物上登载《秋女士瑾遗稿》,凡二十多篇。徐寄尘为撰《秋女士历史》、《秋女士逸事》,啸庐作《轩亭秋传奇》,龙禅居士有《碧血碑杂剧》,吴癯安有《轩亭秋杂剧》等。译稿较多,有东海觉我的《新舞台》,陈鸿璧的《第一百十三案》,张瑛的《黑蛇奇谈》。东亚病夫曾孟朴是该刊的主人,也译了嚣俄的《马哥王后佚史》。最负盛名的是《孽海花》说部,最初登于日本留学生所办的《江苏杂志》上,后来在《小说林》刊登,再由《小说林》出单行本。

据包公毅见告:曾孟朴由常熟来到上海办《小说林》出版社,曾住居楼上,楼下为排字房及印刷所。但曾名士气很重,不善理财,不谙营业,他从未踏进排字房、印刷所去看看,也不过问发行会计上的事。《小说林》亏了本,他就到常熟家里去取款,但家中财产由他的母亲掌握,母亲恐他办《小说林》把家产搞光,不肯给他大批的钱,《小说林》没有经济上的接济,也就办不下去,只好关门。当时有人走进他们的排字房去看看,旧铅字就堆满了一屋子。原来印过书后,都倒在屋角里了。

《小说林》出版的曾孟朴的《孽海花》,鲁迅先生称它为晚清四种主要谴责小说之一。复旦大学中文系所编的《中国文学史稿》说它:“不论思想内容,或是艺术价值,都要超过《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首先,小说以主要力量对上层封建统治集团的昏庸腐败、卑躬屈膝的卑劣行为,作了有力的暴露和尖锐的批判。”对它评价是较高的。该书最初出版于一九○五年春,为二十回本,平装两册。封面上标明历史小说,题签是亚兰女史。到一九二八年,归真美善书店出版,封面为一自由神,已成为三册了。此后翻印了几次,解放后重印,加入了《人物索引表》。

《孽海花》的最初创作者,实则是化名爱自由者的金松岑。金松岑对他的弟子范烟桥谈到他写该书的经过说:“这书是我为江苏留日学生所编的《江苏》而作。当时各省留日学生差不多都有刊物,如浙江留日学生就刊《浙江潮》,江苏留日学生就刊《江苏》,而《江苏》需要我的作品,是论著和小说。我以中国方注意于俄罗斯的外交,各地有对俄同志会的组织,因此把使俄的洪文卿作为主角,以赛金花为配角,都有时代背景,不是随意拉凑的。我写了六回便停止了。常熟丁芝孙、徐念慈、曾孟朴创《小说林》书社,和我商量,我就请曾续下去,第一、第二两回原文保存的较多,所预定的六十回目,那是我与曾共同酌定的。”

魏绍昌辑《孽海花资料》一书,曾见《孽海花》的底稿,在第一册的前面几页中,附有曾孟朴手拟的一份人物名单。分旧学时代、甲午时代、政变时代、庚子时代、革新时代,共列一百十人,并用括号注明书中的化名。其中有章太炎、邹容、蔡元培、乌目山僧,哈同、罗迦陵、白浪滔天、吴敬恒等,但这许多人却没有写进去,因曾孟朴没有把《孽海花》写完,故事叙述到甲午战争后便骤然而止了。后来燕谷老人张鸿的《续孽海花》,也只写到缔结辛丑和约就告结束。可是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作者当初是打算写到戊戌变法及以后的民主革命运动的,而且还将出现白浪滔天、哈同等人。

林琴南很推崇《孽海花》,在他所译的《红礁画桨录》的《译余剩语》中说:“方今译小说者如云而起,而自为小说者特鲜。纾日困于教务,无暇博览,昨得《孽海花》读之,乃叹为奇绝。《孽海花》非小说也,鼓荡国民英气之书也。”这时林琴南尚不知《孽海花》作者是谁。后来曾孟朴在《孽海花》修改本卷首写了一篇序,写了如下一段话:“非小说也一语,意在极力推许,可惜倒暴露了林先生只囚在中国古文家的脑壳里,不曾晓得小说在世界文学里的价值和地位。他一生非常的努力,卓绝的天才,是我一向倾服的,结果仅成了个古文式的大翻译家,吃亏也就在此。其实我这书的成功,称它做小说,还有些自惭形秽呢!他说到这书的内容,也只提出了鼓荡民气和描写名士狂态两点,这两点,在这书里固然曾注意到,然不过附带的意义,并不是它的主干。这书主干的意义,只为我看着这三十年,是我中国由旧到新的一个大转关。一方面文化的推移,一方面政治的变动,可惊可喜的现象,都在这一时期内飞也似的进行。我就想把这些现象,合拢了它的侧影或远景和相联系的一些细事,收摄在我笔头的摄影机上,叫他自然地一幕一幕的展现,印象上不啻目击了大事的全景一般。例如,这书写政治,写到清室的亡,全注重在德宗和太后的失和,所以写皇家的婚姻史,写鱼阳伯、余敏的买官,东西宫争权的事,都是后来戊戌政变,庚子拳乱的根源。写雅叙园、含英社、谈瀛会、卧云园、强学会、苏报社,都是一时文化过程中的足印。全书叙写的精神里,都自勉的含着这两种意义。我的才力太不够,能否达到这个目的,我也不敢自诩,只好待读者的评判了。”

《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不但把金松岑的原文大事改削,即使他自己所写的,也是常常修改。据说其原因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 内在的,是他自己看得不惬意,非改不可;外在的,常有人迫使他不得不改。譬如书中的钱唐卿,就是他的岳父汪柳门,有些材料便从汪处得来,甚至涉及汪的同僚,同僚看了不高兴,未免向汪啧有烦言,汪不得已,只好嘱孟朴掉转笔头,改变写法。当初 《孽海花》是先拟回目,然后按部就班地写下去。回目中,有“传电信留辫费千金”,那是记述端方的儿子,在日本留学,挥霍无度,钱用完了,向老子要,端方不肯给他,他就写信给父亲说:“再不寄钱接济,就要把辫子剪掉了”,这一下吓坏了端方,连忙汇钱去。端方和曾孟朴的父亲君表交谊很深,见了这个回目,便找孟朴谈话,一方面称赞他《孽海花》写得精彩,一方面对他提出意见,并且说:“老世侄!不要把我们老一辈人开玩笑啊!”端方更玩其政治手腕,要请他作幕宾,又要送他干薪俸。这样一来,曾孟朴就不好意思这样写,所以现在的通行本,没有这个回目和故事了。

《孽海花》曾孟朴前成二十四回,后续十一回,共三十五回,合印本三十回。书还没有写完,可是他精力不济,懒于续写了。有一次他晤见老友张鸿,张鸿颇以该书没有结束为憾,请他续下去。曾孟朴却怆然手拈须髯叹道:“你看我身体精神,还能够续下去么?我的病相续不断,加以心境不佳,烦恼日积,哪里有心想做下去呢!我看你年纪虽比我稍大,精神却比我好得多。《孽海花》的宗旨,在记述清末民初的轶史,你的见闻,与我相等,那时候许多局中的人,你也大半熟悉,现在能续此书者,我友中只有你一人,虽是小说,将来可以矫正许多传闻异辞的。”张鸿却答道:“我哪里有你的华美的文笔,哪里有你的熟练的技术!这是万万不敢的。”当时一笑而罢。后来曾孟朴逝世,朋好一致怂恿张鸿续下去,曾孟朴的书至三十回止,张就从三十一回续起,回目是“送丧车神龙惊破壁,开赈会彩凤悔随鸦”,至六十回“克林德恤典建牌坊,赛金花妙语结和局”止,结束处这样说:“庚子以后时局,及赛金花身世结局,只好待后人再续的了。”也是不了而了的。

曾孟朴生前,已有陆士谔的续本,当然没有得到曾氏的同意,续本出版了,给曾氏知道,大不赞成,向法院控诉,陆以所续由陆士谔具名,并未冒用曾孟朴之名,故不认咎,但陆的续本销数不多,影响也不大。

张鸿初名澂,字师曾,别署隐南,晚年自称燕谷老人,《续孽海花》即以燕谷老人署名。他是江苏常熟人,生于一八六七年,卒于一九四一年,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与李文田、文廷式、曾孟朴经常往来,所以曾孟朴之所见所闻,张鸿也很熟悉。这部《续孽海花》,最早是抗战期间在北平《中和月刊》上连载的。张鸿死后,《中和月刊》编辑人瞿兑之校订了原稿,于一九四三年冬,由上海真美善书店刊行单行本。距今已近四十年,原本已不易看到。我友吴德铎却获得了这书,残破不堪,约我一同做校订工作。我又搜得有关文献加以考证,和张鸿的照相及亲笔手迹,提供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已出版问世。

同类推荐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吴兴华译文集(上)

    吴兴华译文集(上)

    吴兴华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拜仑诗钞、济慈诗钞、叶之诗钞,还有未发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节等。可能也有西洋诗的影响,他自己的诗不论在意境上、文字上和旧诗、西洋诗存在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本译文收录了《运命》《捡东西》《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达·芬奇轶事》《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危机》《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过本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侧面解读吴兴华的深刻蕴涵。
热门推荐
  • 和亲帝妃:药罐王爷别纠缠

    和亲帝妃:药罐王爷别纠缠

    她是公主,却低贱如仆人,原想悠闲一生,谁知半路竟杀出了一道和亲圣旨。他是王爷,因为身体原因被放弃的嫡皇子,两国和亲,两个被放弃的人自此绑在一起。和亲前,他说了自己的遗言。和亲后,他宠妻入骨髓……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身体康健,无病无害,结果却是一直都在麻烦他,也渐渐失了心。他唇角微勾,他才不会承认他是故意的。我若翻手天下,只携你笑看万里江山。
  • 故里绵绵三千城

    故里绵绵三千城

    秦越怎么也没想到,她的导游生涯竟会出现这么大的bug,她竟然带着整个旅游团,穿越了!
  • 剩女甜园

    剩女甜园

    剩女林雨穿越了!可是穿越后为毛还是个大龄剩女!剩女嘛,最不缺的就是挑剔!家不好——发家,房不好——盖房,独守空房不好——那就找个优质暖男暖暖床...黄花大小伙她是不指望了,找个厚道的小鳏夫还是可以的吧?林雨觉得这个应该不难...呃...不难?
  • 女主请让让我要逆袭了

    女主请让让我要逆袭了

    苏瑾眯了眯眼睛,看着对面的三个大男人一点都不害怕。“想怎样?”“绑定我们系统!”“你们……是三个系统。”苏瑾换了个更加舒服的姿势。“随便选一个绑定就好了。”“那……二号吧。”“为什么选二号?我们不好吗?”“二号没你们那么吵。”“宿主你好,我是快穿系统。你都要攻略一个属于女主的男人。”“哦。”苏瑾就这样,开始了她的快穿之旅。
  • 超自然计划

    超自然计划

    拥有超自然能力的人,被称作超自然者。他们是不被世界接受的存在,是被孤立的种族,却在拼劲全力保护这个不包容自己的世界。为了获得社会与人民的认可,超自然者们拼劲全力,战斗了一次又一次。超自然者公会伊吾加居,背负着饱受争议的正义,保护着这个国家、这个世界。
  • 心为缘起不知悔恨晚

    心为缘起不知悔恨晚

    人群中一眼看到你,余生都是你,遇见是很美的事,爱上你是注定的。小叶对不起我后悔了。阿澈你很好我爱你。如怜上苍待我不薄。
  • 妖仙临世

    妖仙临世

    新书:快穿之男配大佬上线中 当穿越女主遇上妖界公主,是天命的碰撞?妖界覆灭妖族沉寂千年,是庇护之责还是生而卑贱?至亲深仇,哪怕抹杀记忆也无法弥补,势要一朝得势,血债血偿! 灭族之恨,如果实力就是理由那么势要一朝妖仙临世,万族来朝!如果所谓的天命只是别人的踏脚石,那么人有天道,妖有妖道。(无cp)
  • 大唐一品不良人

    大唐一品不良人

    方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代,此时武则天还在当尼姑。此时他发现自己成了半神,有上天眷顾。此后他成为了唯一一名一品大员。女皇膜拜他,百姓为他建庙、贪官视他如鬼魅、阴曹奉他如上宾。
  • 你的诺言,我的沧海

    你的诺言,我的沧海

    他是侦察连狙击手出身。一个侦察兵,对人对事都有一种精准的认识和甄别能力。而一个狙击手,一旦瞄准了一样事物,所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立刻出击。很不幸他占全了这两样。然后对于她,更不幸的是,他的目标是她。她:彼此不熟悉,我们还不能结婚。他:可以慢慢熟悉。她:我们之间又没有爱情。他:那东西并不重要。她:好吧,我说实话,我不愿意嫁给一个军人。……不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亦非天雷地火的情深炽烈,两个本不奢求爱的灵魂,于细碎流年中偶然相遇。为着一个冲动的念头,彼此许下承诺——“我愿意”。只是最初,她并不知道,军人的承诺,说出口,就是一生一世……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 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