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7500000001

第1章 佛陀的身世

诞生于王族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2600多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经他的弟子和信徒们记述流传下来的。由于他的身份和出生年代久远,本书对各种渠道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尽量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他的生平事迹。

释迦牟尼是释迦族人。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

父亲净饭王年轻有为、勤政爱民,他治理的国家物阜民丰。王后摩耶夫人,端庄漂亮、性情贤淑。但是可惜的是他们已近中年,却膝下无子。摩耶夫人屡次请求国王以后嗣为重,再多娶一些妃嫔,但是国王都拒绝了。

就这样,摩耶夫人直到40岁还没有孩子。一天晚上,她梦见一位仪表堂堂的人骑着一头白象从天而降,自右肋进入了她的腹中。摩耶夫人惊醒后,把梦里的情形告诉了净饭王,净饭王也感觉很诧异。奇怪的是,从此摩耶夫人不再像以往那样,天天为后嗣问题担忧、发愁。她经常独自一个人静坐在林间或湖畔沉思,心情也变得平和、宁静了许多。

慢慢地,她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了些变化,经御医诊断,摩耶夫人已经怀有身孕。获此消息,净饭王欣喜异常,多年来积压在心头的郁闷扫空了,心情变得很开朗。

不知不觉九个多月过去了,即将临产的摩耶夫人请求净饭王准许她照习俗回娘家去生产,净饭王便亲自率领侍女们护送她前往。一行人走到国都郊外的蓝毗尼花园,决定休息一会儿。

就在休息的时候,摩耶夫人在一株苍翠的无忧树下生下了王子。母子平安,摩耶夫人神态安详,没有痛苦。不仅如此,太子诞生时,天空格外光明,百花开放,百鸟齐鸣。太子生下后,自己走了七步,还高举右手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没过多久,一位苦行仙人求见净饭王。他是远离爱执、常入禅定的智者,他发现太子生得极好的相貌,便说这位太子不会执著物欲,贪享富贵,将来一定会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他有能让世间的愚痴众生消除烦恼和蒙障的能力,他能参悟诸佛大法,用最高的真理教化人间,他是未来的大觉者。

最后这位智者又欷歔感叹道:“我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很遗憾不能亲自聆听佛陀法语了。”

听了这番话,净饭王忧喜参半。

文武双全

太子出生后的第五天,净饭王请了许多权威学者一起商量给太子取名。最后根据太子诞生时所出现的种种稀有瑞相,便决定取名为——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的意思是,具备了一切德行。

很不幸的是,悉达多太子出生后七天,母亲摩耶夫人便去世了。从此悉达多太子便由姨母(摩耶夫人的胞妹)摩诃波阇波提(或称波提夫人)抚养。除了姨母的关爱,净饭王还派了许多宫女轮流伺候,陪他玩耍。后来摩诃波阇波提做了净饭王的王妃,又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难陀。

悉达多太子七岁那年,父王聘请名师为他讲课。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哲学方面的四部《吠陀》,就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四部根本圣典。雅利安族最初住在印度西北时,对日月风云、水火山川等自然现象很崇拜,他们相信有神灵,便对其祈祷现世幸福。崇拜的神灵,从自然界的物体开始,逐渐相信他们有道德性质,并能对人间施以赏罚,所以便逐渐产生了一些赞颂神灵和祈祷祭祀的诗歌,这些东西汇集成了四部宝典,即《吠陀》。

还有科学方面的“五明”,古代印度的五类学科。全称五明,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前四明是各个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都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也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经典教义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部《吠陀》为内明。

不到五年,聪明的太子就精通了五明、四吠陀的学问。连被聘来教书的学者们都佩服他的智慧,承认自己已无法再继续做太子的老师而纷纷请求离开。

12岁时,悉达多太子又开始练习武术。在当时,印度分为许多国家,竞相争霸。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虽然地位崇高,但邻近的若干强国个个对其虎视眈眈。净饭王一心想把聪明的悉达多太子训练成文武双全的英明之主,他内心也期盼悉达多太子能够成为未来统一全印度的明君。

一次,净饭王召集众多族人子弟举办武技竞赛。悉达多的堂弟提婆达多一箭便射穿了三鼓,太子的弟弟难陀也射穿了三鼓,四周围观的人都拍手叫好。轮到悉达多太子时,他拿起弓,看了一眼,转头对侍从说:“这支弓不够强,快去把祖传的宝弓拿来。”

侍从便把宝弓拿过来,太子接过来试了试,搭上箭,瞄准目标射出去,一下子居然穿过了七鼓。周围欢声雷动,对太子赞赏不已,净饭王更是欣喜异常。

太子臂力惊人,各种兵器都是一学便会,并很快能纯熟精通。

忧郁的太子

当时的印度,也就是3000年前的印度,等级划分特别明显,有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两大阶层,征服者间还分为贵族和平民;被征服者就是被压迫、受歧视的奴隶。

征服者的最高阶级是“婆罗门”,他们是古印度司祭祀的宗教徒。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益和地位,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四个阶级,而列为第一的就是他们自己。

第二个阶级是“刹帝利”。他们与婆罗门同样是被尊敬的王族,他们所处领地内的土地和人民都是他们所有的。

第三个阶级是“吠舍”,也就是农工商阶级。他们终年劳动,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处处受婆罗门和刹帝利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不敢反抗。

第四个阶级是“首陀罗”。这是最低下的一个阶级,在婆罗门看来,他们天生就是卑贱的人。在《摩奴法典》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假若首陀罗以轻侮的言语提及再生的人,那就要砍断他们的舌头;如果说出了再生人的名或姓,那就用烧红的铁铣插进他们的口中;假若他们不接受婆罗门的指示,国王有权命人将热油灌入他们的耳里或口中。

由此可见,这一阶层的人的生活是何等的悲惨与不幸!

悉达多太子就出生在这么一个阶级悬殊的社会里。他自己虽然是刹帝利的王族,但他从不愿意用权势压迫别人,他自幼就具有慈悲、平等的博爱心肠。

身处王宫,他过着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如此养尊处优的日子,谁不羡慕?但是悉达多太子不但不因此感到快乐,反而心生厌烦,终日郁郁寡欢。其实,悉达多太子的闷闷不乐,倒不是对周围事物有何不满。相反,正是因为自己身处宫内,奴仆如云,一呼百诺,他不理解人间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阶级悬殊?他总是无法忘记幼年时陪同父王去巡视农村时的情景。烈日当空,炙热如火,农民们汗流浃背地辛勤耕耘,面目黝黑,不能休息,而自己却乘坐华盖马车,悠闲自在,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他还看到田地里翻掘出来的泥土中有各类昆虫,它们被群鸟啄食,这种弱肉强食的惨状又是何等的残酷无情!他因目睹世间的不平和残酷而深感痛苦,这种愁绪郁积在他的心头,始终难以释怀。

而宫中的歌舞宴乐实在让他厌倦。一天,他请求父王准许他到城外去郊游。

只要是太子的请求,净饭王都会答应。他立刻命人清理街道,并严令:凡是太子经过的地方,不准有垂垂老者、呻吟病人、褴褛的乞丐和死者的尸骸。因为他知道太子爱惜民生,心地慈悲,恐他看见后心生感触。他又暗中吩咐跟随太子出游的臣属,密切注意太子的脸色,太子的一言一行都得详细向他报告。

驾车的御者名叫车匿。他驾驶着豪华的马车,后面一大群随从跟着,浩浩荡荡地出了王宫。街道两旁早已布满了绸缎帐幔,百姓们伫候道旁,争相目睹王子的风采。当马车经过时,他们齐声欢呼,太子也频频微笑答礼。

太子一行人走出都城不久,坐在车上的太子忽然看见了远处的一个佝偻老人,他拄着拐杖蹒跚前行,一副衰弱疲惫的样子。太子感觉很奇怪,就问车匿说:“你看那个人,须发皆白,弯腰驼背,颤巍巍的样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生来如此,还是后来才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车匿听太子这么一问,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实话实说,会引起太子的伤感,但是身为奴仆,他又不敢欺骗主人。

太子又催问:“车匿,你怎么不说话?我问你,那个人是生来如此,还是后来才变成这样的?”

“太子,我不敢用假话欺骗您。前面那个佝偻走路的是一位老人,他须发都白了,皮肤干瘪,牙齿也掉光了,而且耳聋眼花,记忆力衰退,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如今全身是病,步履蹒跚,不拄拐杖便会跌倒。人到了老年,就只有痛苦,极少乐趣。

“他当初刚生下来的时候,一样是健康的婴儿。逐渐成长,由天真活泼、逗人喜爱的孩童长成大人,受欲望驱使,为了名利奔波劳碌,到头还是落得这副景象!”

太子听了这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问道:“是他一个人会老,还是所有的人都会老呢?”

车匿索性坦白地向太子禀告说:“衰老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不论贫富贵贱,这是权势或金钱所不能改变的。”

太子一时陷入了沉思,他心想:衰老可以毁坏我们的身体,眼前的健壮就好比是一瞬间的美梦。世间的事事物物,时时刻刻都在变迁,人人如此,毫无例外,这怎能不让人悲伤呢?太子感叹世事无常,再也无心游览,便命车匿驾车回宫。

回到宫中,太子面对巍峨的宫殿、满桌的山珍海味、赏心悦目的歌舞,反而感觉更加寂寞空虚。老之将至的念头时时在脑际萦绕,于是他终日深锁双眉。

净饭王为让太子散心,便让部下小心伺候着太子外出。太子率随从来到郊外,看见路旁躺着一个垂死的病人,骨瘦如柴,腹大如鼓,还在不断地呻吟。他问车匿说:“这个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

车匿不敢隐瞒,据实回答:“他生病了。人一旦生起病来,就会很痛苦,所以他才会不断地呻吟。”

“车匿,是他一个人生病,还是人人都会生病?”

“太子,世上的人,没病的时候,可以朝夕寻欢作乐,一旦生病了,就是这般痛苦。只要是人,总会生病,不论贫富贵贱,谁都避免不了。”

太子听他这么一说,又是一阵伤感袭上心头,他自忖:“人生竟是如此的痛苦!芸芸众生终生愚痴,只顾拼命追求那种不实的欢乐,却不知老之将至,疾病会随时来临。”于是命令车匿驾车回宫。

净饭王看到太子一行人这么快就回城,很诧异,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逐一盘问随从太子出游的人,问到车匿时,车匿不敢隐瞒,据实禀告,受到了净饭王的严厉斥责。

为了让太子高兴,净饭王煞费苦心征集了许多歌舞美女,终日陪伴在太子左右,希望借声色之娱消除太子的忧虑,但是依然看不到太子舒展愁眉。净饭王千方百计地想看到太子的欢颜,他曾亲自出城巡视,相中了一处花木茂密的园林,立即命人布置,重修道路,把附近打扫干净。另外又挑选了许多姿色秀丽、善解人意的侍女随同伺候,然后催促太子再度出游。

太子不敢拒绝父王的一番心意,便率领随从再次来到郊外。半路上,他忽然看到几个人抬着一具棺木,还有人跟在后面,低头饮泣,面容悲戚。太子从没见过这种场面,不解地问车匿:“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棺木里躺着个死人,要抬到墓地去埋葬;后面跟着的是他的家人,因为要从此永别,不再见面,所以心里很哀痛。”

“什么叫死人?”

“一个人生了病或者年纪大了,衰老了,身体的各种机能便会损坏,到时候呼吸会停止,筋肉会僵硬,一切意识就全都消失了,再也不能活动。再过些时候,身体会腐烂,就只剩下一堆白骨。死是每个人的结局,即便权势再大,钱财再多,都避免不了如此结局,死亡无人能够替代。人死后,一切的名利、恩爱全得抛弃了,什么也带不走。”

“车匿,真的每个人都会如此吗?”

“有生就有死,这是必然现象,谁都不能避免。”

太子曾经看过生病和衰老的痛苦,如今又听说了人难免一死,死后,生前的一切全得抛弃,这是多么悲惨凄凉啊!为什么人们都意识不到世事无常,还要拼命追求名利、日日夜夜耽于逸乐呢?

父王的苦心

太子的表现,净饭王看在眼里,便回想起了智者的预言。他害怕太子会兴起出家的念头,但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在悉达多太子17岁那年,给他选了美丽娴雅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耶输陀罗公主是邻国拘利城主善觉王的长女,她气质高雅,面貌姣好,犹如天女下凡,把她嫁给文武超群、仪表堂堂的太子,在人们看来这简直是天作之合。

净饭王还招来知名的建筑工匠,营建春、夏、秋、冬四时宫殿,让太子住在里面没有寒来暑往的感觉。至于美酒佳肴、歌舞美女等,更是随时供应。净饭王想,这样总可以让年轻的太子断了出家之念了吧!

太子与耶输陀罗公主结婚后,倒也非常恩爱,没多久就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罗睺罗。

这时候,净饭王更加安心了。他想,悉达多已经为人之父了,就如他对太子的爱一样,太子也会同样爱他的孩子,从而放弃出家的想法。

一天,太子又随同车匿外出回来。他们回到父王为他布置的园林,花木扶疏,流水淙淙,好一片幽美景色。不光如此,还有许多冶艳的侍女们等候在那儿,她们看见太子,便簇拥着他走到一棵浓荫的大树下,让太子舒适地坐在躺椅上,这些绝代美女使尽温柔解数,想要博得太子的欢心。

其实这都是净饭王苦心安排的。年老的国王希望这位文武双全的太子能够继承王位,治理迦毗罗卫国,进而成为统一印度的圣君。他对太子有如此高的期望,当然不能让他有出家的念头。在世俗人的眼光看来,任何人都难逃美色的诱惑。所以净饭王暗中吩咐心腹大臣,挑选了众多国色天香的佳丽,想要太子动心。

太子坐定后,眼看这些艳丽美女环绕左右,莺声燕语,而他此时想的是世事无常,每个人都会一天天地接近衰老和死亡,眼前的这批红粉佳丽转瞬间便会成为鸡皮鹤发的老妪,那里还有美艳动人之处?我们来到人间,都免不了老、病、死的过程,想到这些,太子感觉悲哀。如果人们终日浑浑噩噩,沉溺于五欲中,只知追逐爱欲、享乐,这与无知的禽兽有什么不同?让人感叹的是人们还把这短暂的现象视为永恒,看做真实,还如此愚昧地执著于此。世间就是一个苦海,是积聚老、病、死的大苦海,愚蠢的人们,沉溺在苦海里不能自拔,是多么可怜呀!

这样想着,太子内心愁闷悲切,眼前的轻歌曼舞、美酒佳人根本不能让他欢乐,反而更增加了几许忧伤。

太子总是闷闷不乐,净饭王看在眼里,很是焦急。他已经费尽心机,但收效不大,不知如何是好了。净饭王除了用美酒佳人、轻歌曼舞来取悦太子,还挑选了很多俊美聪明的贵族子弟来陪伴太子。他训练他们应对的礼仪,叮嘱他们要顺从太子的意思,凡事要投其所好,尽量地迎合他。父王的一番刻意安排,真是煞费苦心啊!

受沙门点化

一天,太子偕同这些贵族少年去郊外游玩,他把这批少年支使到一边,自己独坐在一株阎浮树下沉思,他所见过的老、病、死的惨状一一浮现在脑际。人生短暂,变幻无常,但是却没人能明白这生死、起灭无常的转变道理,只知终日拼命追求。人们都看得到别人的老、病、死,也知道恐怖,但是却不去想自己生命的短暂,依然为名利而执著,为不真实的娱乐戕害身体,这真是悲哀呀!他已看穿世间就是个苦海,不能再像一般人那样随着时间浮沉,他要战胜这转瞬即逝的青春年华,要征服可怕的老、病、死,不能眼看着世人永远受苦,要求得解脱大道,拯救这些沉溺在五欲苦海中的人们。

这时,恰巧有个修行者经过他面前,太子站起身迎上前去,恭敬地问道:“请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你的穿着跟一般人不同?”

“我是出家的沙门(梵语,就是出家修道的人),为求解脱而出家的。如今我没有了家庭的束缚,我远离了老、病、死的苦恼,我企求不生不灭、众生平等的境地。我现在隐居在寂静的山林里,远离尘嚣,断绝了世间的名、利、财、色欲望,我的心目中没有美丑、好恶之分,因为我已消除了自我观念。别人遇到的苦难,我感同身受,所以会尽力去解救他,但是没有追求回报的心理。”沙门滔滔不绝地说。

太子听罢,满心欢喜。因为他也有远离欲念,寻求解脱之道的想法,他也有救度众生的宏愿,只是不知该如何去做,幸好今天遇到了这位沙门,可以向他请教一番。于是他抬起头想要讨教一些问题,谁知他抬头一看,已不见了沙门的踪影。太子认为这一定是佛化身沙门来点化他的,于是心里便有了一个无可改变的决定。

太子回到宫中,立刻去见了净饭王,恳切地禀告说:“父王,我已领悟到,这个世界就是老、病、死的积聚和连续,不论是贫富贵贱,谁都不能避免。虽然相聚时有欢乐,但终究还是要别离的。我希望能求取解脱人生苦海之道,恳求父王准许我出家吧。”

这让净饭王吃惊不小,他所担忧的事终于发生了,但他没想到会来得如此突然。老国王愁容满面,颤巍巍地扶着太子的肩膀说:“儿呀!你年纪还轻,怎么会有这个念头?何况,世间并不像你说的那么可怕。即使有痛苦,但也有欢乐,怎么能断然把它形容成苦海呢?

“再说,即使你想要出家学道,至少要等到像我这样的年纪再去呀。因为这个国家需要你来治理,你怎么忍心舍弃年迈的父亲、抛开治国的重任毅然离去呢?这于情于理是说不过去的呀!你暂时先把这个念头打消吧,想要出家,就等你的孩子长大,能够继承王位掌理国政时再去,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

“父王的一番心意,我都知道,我也不想做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如果我的四个心愿能够得到满足,我就可以考虑不出家。”

“哪四个心愿?你倒是说说看!”净饭王似乎看到了一线转机,所以迫不及待地追问。

“第一,没有疾病。第二,不会衰老。第三,不会死亡。第四,任何事物都不损不灭。”

“孩子!你怎么会说出这种话?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最有财富的人,也无法用权势和金钱去换取青春常驻、永不衰老!这番话如果让别人听了,还以为你浅薄无知呢!好了,不要多说了,我现在就把王位让给你,你就专心治理国政吧。”

“父王,没人能够满足我这四个心愿,那就请父王答应让我出家求道,让我自己去成就这四个愿望吧!父王啊!世间有合必有离,有聚必有散,这是谁都懂的道理。人生百年,终不免一死。但是令人感叹的是,芸芸众生却不知珍惜这短暂的生命,终日追逐那些不真实的、短暂的、庸俗的、自私的、戕害身体的享乐。人受五欲所迷惑,做了它的奴隶而不自知,实在可悲可悯!我们为什么不在合理的生活中寻求解脱呢?”

这时,净饭王已看出太子心意坚决,无法改变,而自己年已老迈,又急需有人接替王位。他便吩咐心腹大臣们轮番去劝说,同时又增选美女、歌伎,仍然寄希望用声色之娱来改变太子离宫出走的心意。

同类推荐
  •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徐志摩与邵洵美,两位浪漫风流的海上才子,同样来自浙江,同样留学海外,同样都是诗人,同样在上海呼风唤雨一掷千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长得也非常相像,近乎完美的俊美面孔,常常被人当成一个人。由他们领头的“新月派”是近代文坛主要文学流派,在后世影响深远、广泛。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卫国英雄:刘永福(青少版)

    卫国英雄:刘永福(青少版)

    《卫国英雄:刘永福(青少版)》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阅读,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
热门推荐
  •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本套书包括《蒙哥马利传》、《巴顿传》、《古德里安传》、《山本五十六传》、《朱可夫传》、《隆美尔传》六本书,写了诸位将领从童年时代到二战指挥的各场重大战役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还有对二战局势的重大转折。
  • 太玄战仙

    太玄战仙

    我左手拿着枪,右手用法术,九天三界任我逍遥,太玄混沌以我为尊!来来来,小伙子,我跟你讲,想我当年混迹仙魔妖三界的时候……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逆凤之公主惊天下

    逆凤之公主惊天下

    前期小甜心后期黑化护夫女主+忠犬腹黑美强惨男主1V1有甜有虐,欢迎入坑。前世的孤女,不止被父母抛弃还命短。难得重生穿越到庆国唯一的公主身上,哪知这公主生前是个恃宠而骄,天怒人怨的蛇蝎美人。皇城之内争权夺利,皇城之外腥风血雨。既当不了咸鱼,那便称王。他,身份成谜,清雅俊秀如墨画,一袭白衣胜雪,一身傲骨却屈身公主府做一名普通侍卫。她一次次落入他的圈套,却始终不长记性,被他拿捏的死死的。他在她的手上烙下契约般的一吻“我的殿下,如今你的身边只剩我一人,你只能依靠我,而我的性命也是属于你的。”乱世之中,他是她唯一的依靠,究竟怎样才能守住初心?她露出獠牙对他说“你就不怕有一日我会迷失心智吗?”狗血+贵圈真乱PS:主线非升级打怪,感情线不折腾,非爽文,做好准备~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经典插图修订本)(中卷)

    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经典插图修订本)(中卷)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故事中卷:回忆录、福尔摩斯的归来。本书结构严谨,环环紧扣,故事情节惊险离奇,引人入胜,被推理迷们称为推理小说中的《圣经》,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本书堪称同类产品中译文经典的版本——本书主要译者路旦俊,是知名英文翻译,其余译者多为大学英语教授,实力雄厚。路旦俊翻译的《感觉的自然史》《人们都叫我动物》《白老虎》《布来泽》《我在另一个世界等你》等文学书籍在读者中广受欢迎,译笔被豆瓣读者誉为“功夫”“锦上添花”。
  • 帝国崛起在超神学院

    帝国崛起在超神学院

    他叫沐川,只是个曾经很普通的大学生,却因为一个夜晚和一个未知的意外,自称为泛宇宙意识的概念存在体将他带到了「超神学院」的七千年前的银翼战刃时代,并且成为了天使彦她童年家中的养子。在那个混乱与晨曦将起的时代,一个只属于人类家园的帝国就此悄然崛起,就如同阿瓦隆与乌托邦般璀璨而又强盛。
  • 超级一拳英雄

    超级一拳英雄

    让我成为英雄除尽世间魔遇到强敌我就换着职业殴打你。双剑——残影舞者魔剑——灵魂收割狂战——狂怒煞神盾战——星之神盾魔导——元素升华弓箭——毁灭射手纵使不敌,那就看我一拳灭敌。因意外得到了超级系统而走上了无敌之路。——感觉写的问题很多,所以建了一个群,希望看过此书的朋友能加群给我多提点宝贵的意见,群:557165069谢谢!
  • 零界祈愿阁传说

    零界祈愿阁传说

    “欢迎来到祈愿阁,有何心愿需要帮助?”“我想世界和平!”“呃,这个愿望太困难了,要不你换一个吧!”“那,我要变成世界上最帅的人!”“算了,你把地图拿来,我再研究研究”……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店铺,这是一个万界众生都在找寻的神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