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500000005

第5章 花卉之月(2)

布塔感觉出沙玛想刺激自己,他就像大多数印度教徒一样,总是喜欢拿锡克教徒开玩笑。“沙玛专家,”布塔回击道,“你总是笑话锡克教徒。告诉你,只有非常自信的人才敢拿自己开玩笑。尽管现在我们只占印度人口的2%,但却可以统治这个国家:印度的总理,计划委员会的主席可都是锡克教徒,前不久锡克教徒还成了印度总司令。”

沙玛被逗乐了:“贝格先生,你知道这些锡克教徒有多冲动吗?他们可以自嘲,却不能忍受别人笑他们。你问问布塔,为什么一有人对他说‘到正午十二点了吗’,他就会很生气?”

“我才不会生气,”布塔反驳道,“许多年前,我在苏格兰参加一次会议,其中一个受邀与会人员是孟加拉诗人贾希姆?乌丁。每天早餐时,他都会用带着孟加拉口音的印地语对我说:‘锡克教徒会在什么时候发疯呢?正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而我就回他句:‘太阳当头照的时候。’然后他就解释说:‘这在我们国家可是个大笑话。’那个可怜的家伙,他始终没明白我是在模仿他的孟加拉口音,所以我才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可为什么只有锡克教徒才对‘正午十二点’那么敏感呢?”贝格问道。

布塔答道:“我告诉你吧,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锡克教徒终于成功炸掉了木尔坦要塞,并且抓获了要塞的统治者们。过了几天,正好在正午过后,这个消息传到了拉合尔。兰吉特?辛格欣喜若狂,下令鸣礼炮,并给予获胜的士兵非常特别的权利,那就是可以强奸他们喜欢的任何女人,士兵们的确也这样做了。直到现在,非锡克教徒仍对‘正午十二点’这个词耿耿于怀,这就是原因了。”

“胡说八道,”沙玛很生气,“我教过好几年旁遮普历史,从没听说过这件事,这是你胡编乱造的。”

“但肯定有点儿联系,”贝格抗议说,“这种说法不可能毫无根据。”

“我可以告诉你们答案,”布塔说,“我是在土耳其访问的时候无意中知道的。有两位土耳其学生给我当导游,我叫他们讲一些土耳其笑话。大部分都跟我们的笑话很类似,都是关于愚蠢的统治者、戴绿帽子的丈夫和讨厌的岳母大人等等。然后其中一个学生告诉我,他们还有很多笑话都是关于一个叫拉兹的村庄,在里海边上,那里住的都是头脑简单的农民,一到中午十二点就头脑发热。我敢肯定,一定是穆斯林军队中的土耳其士兵,可能就是你们的祖先,带来了‘正午十二点’这个笑话,然后嫁祸于锡克人,他们以为大部分锡克人也是头脑简单的农民。”

“布塔,来点儿锡克人讲的荤笑话,就像旁遮普人说的那种。”贝格要求道。

这正是布塔一直在等的好机会,总算可以报复沙玛了。“太荤了,”布塔说道,“沙玛可能不爱听。”

“尽管讲,”沙玛说,“我不介意。”

于是布塔便开始讲了起来:“从前,有个锡克人应聘工作,面试的时候有三个考官,都是旁遮普印度人。他们决定要捉弄一下他。当锡克人坐在他们面前时,第一个考官说:‘我来模仿一种声音,你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会发出这种声音。呜,哐当哐当哐当。’

“‘那是火车的声音,’锡克人答道。

“‘非常正确,’考官又问道,‘是Rajdhani还是Shatabdi?’

“‘Rajdhani。’

“‘不对,是Shatabdi。’

“第二个考官接着对他说:‘我也来模仿一种声音,你告诉我们那是什么声音。呜,汪—汪—汪。’

“‘是狗叫声。’

“‘非常正确。是西班牙猎狗还是德国牧羊犬?’

“‘德国牧羊犬。’

“‘错,是西班牙猎狗。’

“他们就这样一直问完所有问题。最后锡克人对他们说:‘你们问了我这么多问题,我能问你们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他们答道,‘问吧。’

“‘锡克人从桌上拿起一张纸,画上女人的阴部,然后问道:‘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

“‘当然可以,”他们答道,‘这是女人的私处,或者用你们锡克教徒的话叫做阴道。’

“‘非常正确,’锡克人答道,‘那你们告诉我,这是你们母亲的呢还是姐妹的?’”

贝格哈哈大笑起来。沙玛却说:“不怎么好笑,我以前听你讲过很多次了。”

贝格一直大笑不止。有三个海吉拉斯((作注:印度社会的一个特殊人群。一些男孩在十到十五岁时通过正式的宗教仪式被阉割,之后作为“海吉拉斯”,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婚丧娶的场合为主人新编,驱邪避祸。现在的印度社会对“海吉拉斯”印象不太好,社会地位很低。))经常到罗迪公园来,纠缠那些躲在灌木丛后面拥抱的情人,直到要到钱才离开。这时,他们也听见了从老人凳那里传来的笑声,认出了贝格,因为每当贝格之家举办婚宴和生日宴会的时候,他们都在大门口唱歌跳舞。他们走到老人凳前,开始拍着双手转圈。贝格很生气,拿出一张一百卢比的钞票,递给领头的那个,呵斥道:“快滚!如果你们敢再到这儿来,下次你们到我家门口去的时候,就把你们痛扁一顿。”三个海吉拉斯谢了他,扭头就跑了。

布塔忍不住说道:“贝格先生,你也很喜欢拿钱如此消遣?”

“怎么可能!”贝格大叫道,“不过,如果你想长点儿见识,我可以叫他们三个去你家,他们要的钱我来给。”

然后三个人互相道别,离开了公园。

第二天晚上,他们讨论了对假悲恸的看法。布塔给他们讲了那位什叶派异性朋友的事情,也转述了那位朋友说过的话。贝格首先表态道:“我们是逊尼派,不是什叶派。我们也会悼念在卡尔巴拉殉难的伊玛目侯赛因,但不会捶打胸脯,不会折磨自己。”

“我们也有殉道者,每个教派都有。我们纪念他们,但是不会把自己的悲伤展示给大众看。什叶派教徒肯定是唯一这样做的。”沙玛补充道。

“不一定,”布塔插嘴道,“我出生的村子位于旁遮普,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去世,当地的女人就会出来,一边捶打胸部,一边哭着喊叫死者的名字。有点儿恐怖,但这是风俗。要给她们钱,她们才会走。”

“那不是一回事儿,”沙玛打断他,“悲伤必须自然流露,不是假装出来的。如果是你身边亲密的人去世,你也会泪如泉涌的。如果你没有这样,那你就有问题。有些白人认为绝望地痛哭很不好,于是他们抑制悲伤,只有独处的时候才哭泣。有些人会在胳膊上套上黑袖章,或脖子上系着黑领结,保持好几天。不过,现在也没有这种习俗了。你要相信我的话,如果你抑制悲伤,不愿宣泄出来,那你心理就会出问题。现在有这么多西方人定期去看心理医生,这就是原因所在。你同意我的看法吗,贝格?”

“什叶派穆斯林不是唯一要进行哀悼仪式的,也不是最先这样做的,”布塔插话说道,“很久以前,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就筑了哭墙,那里比以色列现在占有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位置低一些。现在那地方已成为他们的朝圣之地。他们面朝墙壁,撕心裂肺地痛哭。哭泣的确可以让他们心灵放松。”

“这种说法有对也有错,”贝格说,“迦利布常提到职业哀悼者。他说,如果他付得起钱,一定常带一位在身边。他还写到流泪所起的净化作用:你流下眼泪,清洗身心,你变得纯净无比。布塔,我敢肯定你背得下来这几句诗。”

有些人从来不放弃任何炫耀的机会,布塔就跟他们一样,于是,他用乌尔都语朗诵了一遍迦利布描写眼泪的诗句,然后说:“好了,我们都承认哭跟笑一样好。现在我们该回家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了。”

2月14日晚上,沙玛的心情异常愉悦,恨不得马上告诉朋友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不多久,他们就见了面,寒暄完毕刚坐下,他马上就问:“你们知道吗?”

“知道什么?”布塔很配合地问道。

“我今天收到了四张圣瓦伦丁卡,有四位小姐说她们爱我。”

“那你跟她们上床了吗?”布塔问。

“我接着就去了可汗市场,买了四张圣瓦伦丁卡。告诉你们,这可真不容易。商家把卡片都藏到抽屉里,以防湿婆神军和青年民兵来人把他们的商铺砸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节日有违印度文化,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应该用武力镇压。那个小伙子认识我,所以才卖给我这些卡片,然后我就找来信差把卡片快递给了四位女士。”

“请给我启蒙一下,谁是圣瓦伦丁?我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贝格说道。

于是布塔便开始对他启蒙,告诉他西方很盛行寄卡片:“有些话我们说不出口,可以用邮寄的方式传递。贝格,你从来不看英文报纸吗?每一页都满是爱的语言,有的很简单,有的用只有他俩能看懂的密语。这可是涉及数千万卢比的生意。我们印度人拥有学习西方人最恶劣习惯的天赋。沙玛,你是否同意我的说法?”

沙玛觉得布塔的话很不入耳,因为他特别看重印度的传统价值观:“过这个节也没什么害处,让一些人知道有人爱慕自己,这会让他们很快乐。比起在古代城墙上或树上写名字,或画一箭双心的图案,这样做的害处小得多。”

“都很愚蠢,”布塔断言道,“如果你爱某个人,就应该直接对她说‘我爱你’,人家不会介意的。有的人可能还会做出回应。但是让信差传送爱情,我实在难以理解。”

“这不是传送爱情,而是打广告,”贝格说,“爱情是个人的事情,非常私密的,不用去告诉全世界。”

“迦利布的诗中也写到了信使,但他们只送情书,因为那时还没有邮局,”贝格补充说道,“不管怎么样,沙玛,你给那几位女士寄了昂贵的问候卡,你就没与她们做点儿什么事吗?”

“什么都没做,”沙玛说,“寄卡片并不表示要做什么事。”

“湿婆神军和青年民兵不准商贩卖这些无意义的卡片来赚钱,那你为什么又反对他们这种做法呢?”贝格问道。

“因为这不关他们的事。钱是我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沙玛答道。

布塔打断他们的谈话,说:“这次我同意沙玛的观点。那些家伙就是印度的塔利班。阿富汗塔利班强迫女人穿罩袍,如果她们穿牛仔裤就会遭鞭打;如果她们通奸,抓到后就用石头砸死。而印度这些家伙则是殴打他人,毁坏他人的财产。他们对科纳拉克和卡杰拉霍的夫妻性爱雕塑没有意见,因为那是印度古代的艺术杰作,但画家侯赛因只是画了裸体的印度女神,他们就会破坏他的展览,起诉他犯了罪,迫使他流亡到了卡塔尔。侯赛因也许是在世印度艺术家中最伟大的画家,却遭受这种对待。照我说,现在就要把这帮人粉碎了,否则以后他们就会把我们粉碎了。我要朝他们脸上吐唾沫,朝他们屁股上吐口水。”

“冷静点儿,”沙玛说,“圣瓦伦丁节可不是这样庆祝的。回家吧,写一封长篇情书,献给愿意读的人。”

“日落俱乐部”2009年2月14日的小聚就这样结束了。

2月份还剩半个月,“日落俱乐部”几名成员的公园聚会不再那么有规律了。15日那天,他们仨还都在场,可是第二天布塔却没到。贝格问道:“布塔怎么了?”

“不清楚,”沙玛说道,“我让仆人去找找看。”

到了17日晚上,布塔还是没来。沙玛告诉了贝格原因:“他哥哥昨天去世了。”

贝格用乌尔都语吟起诗来,然后解释说:“这诗的意思是说,真主赐予我们的,最后又会回归真主。我们穆斯林听到死讯时,就会吟诵这句诗。他是生病去世的吗?”

“他比布塔大两三岁,已经坐了五年多的轮椅。耳朵不好,口齿也不清楚。他妻子和四个孩子日夜轮流照顾他。对一个生命只剩几年的人来说,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

贝格断言道:“他肯定是个又善良又虔诚的人。”

“有件事很奇怪,”沙玛说,“他很想念唯一的女儿。女儿住在美国,是位大学教授。他的健康状况刚开始恶化,家人就捎信给那个女儿,叫她回来。尽管还在学期中间,他女儿依然请了假飞回父亲身边。奇怪的事情是,他女儿大约是在下午六点抵达德里的,半小时后到家,刚握着他的手,他就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似乎他一直在等待女儿,一定要见到女儿才能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贝格说:“我也听说过很多类似的情况,有很多人也是这样,总是要见到自己挚爱的亲人,才会离开这个世界,而上帝总会满足他们最后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晚布塔还是没来。贝格问:“锡克教徒要守灵多少天?”

“他们和印度教徒一样,”沙玛答道,“最后的祷告到来之时,可能是第四天,也可能是第十天。但是布塔从来不信奉宗教礼仪,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说的。你永远搞不懂他会怎么做。”

四天后,布塔不慌不忙地出现了。贝格向他表示了哀悼之意。布塔对他们的问候未予理睬,说道:“在最后这五年,他和死人没什么分别。现在,这事对他和他家人都是一种解脱。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阿米塔?玛利克和维克多?基尔南也死了。”

贝格说:“阿米塔是谁?我应该知道她吗?还有,基尔南先生又是谁?”

“你是住在火星上吗?”布塔不悦地说,“随便问问哪个受过教育的印度人,他都能告诉你。阿米塔?玛利克是印度最著名的广播电视评论家,她是印度教教徒,嫁给了旁遮普的一个穆斯林。至于基尔南,他是最优秀的乌尔都语诗歌翻译家,译过米尔扎?迦利布和巴基斯坦侍人法伊兹的诗歌。他是苏格兰人,在拉合尔生活了很多年。他的翻译作品在所有书店都能买到。”

“我向他俩表示歉意,”贝格说,“我很少听广播、看电视。我能读乌尔都语版的迦利布和法伊兹的诗歌,干吗还要去读英译版呢?”

“说得很对,”沙玛说,“布塔,像你这样的家伙,只懂一点点乌尔都语,只好读读翻译作品来炫耀你的知识。”

布塔可不会任由沙玛嘲笑,他反驳说:“沙玛,至少我买的书都读过,不像你那样把书堆起来喂白蚁。”

贝格大笑起来:“我一本英文书都没有,白蚁又不认识乌尔都语,所以那些书都没事。”

等他们起身准备回家的时候,贝格说:“真主见证,如果你们不来公园聚会,我就会闷闷不乐,吃晚饭都不香。”

布塔回应说:“贝格先生,我们几个都这么大年纪了,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我们的聚会总有结束的那一天。”然后他吟诵了一首旁遮普诗歌:

夜莺不会一直啼转;

春天不会一直绵延;

快乐不会一直存在;

国会里的声音也不会一直流传。

“真棒!棒极了!”贝格使劲鼓掌,“但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一定要常见面。”接着他吟诵了阿巴克?沙二世的诗歌:

我祈求长寿,

只得到四天:

两天在期待中流逝,

两天在等待中消失。

同类推荐
  • 暴力史

    暴力史

    手指是80后的年轻作家,但是他从不曾把视角局限在青春的风花雪月和愤世嫉俗中。他以老练、平实、不动声色的精准笔力描摹着年轻人的挣扎与彷徨,甜蜜与哀伤,沉着而不失尖锐,简洁而意味深长。《暴力史》为青年作家手指的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手指发表在《人民文学》《收获》《大家》等刊物上的小说17篇,包括在文学圈与青年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寻找建新》《我们为什么没有老婆》《齐声大喝》《我们干点什么》《马福是个傻子》等等。作为书名的《暴力史》则借用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模式,想象了古典与现代混搭的武林传奇。
  • 甩鞭

    甩鞭

    2003年,山西作家葛水平写出了她的小说成名作《甩鞭》,甫一面世,一鸣惊人。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喊山》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本书是葛水平的一个中短篇小说集,选入《甩鞭》和《喊山》两部有代表性的作品。葛水平的心灵一直行走在故乡的山神凹。她的创作更多地源于她对乡村的记忆。“普通人的寻常生活”成为葛水平审美观照的对象。这在哑巴的喊山(《喊山》)、铁孩的甩鞭(《甩鞭》)中都是如此。小说以细致而又充满温情的笔调描写了晋东南人民的原生态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太行山地区农民的斗争和日常生活,政治、风俗、人性相纠缠;作者着力追求“好看”,善于经营故事,情节性强,语言很有晋东南地方特色。同时,谴词造句又有女性的温婉,古典而清美。作者善于捕捉民间大地和俗世生活的真实与质朴,有尘世的石头般的坚硬的质感与疼痛,又有民俗风情的淡雅与诗意,有超然的水般的柔和与温暖。
  • 花落花开

    花落花开

    今年寒冷来的早,农民朋友田里的晚稻还没来得及收割,一夜间就进入了隆冬,一夜的大雪,窗外天地同色。今天是丰乐市消防支队清流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凌峰和市文联作家协会秘书长金凤大婚的日子,消防大队和市文联联合为他们举行婚礼仪式。作家协会的几位年轻人和消防支队的几位女战士张罗了两天,把一个近两百平米的大餐厅布置成了一个大花园,天花板上横横竖竖拉起一道道三角小彩旗和粉色绢花,地上正中铺着一条红色地毯从大门处直通前台,每隔两米就有一个扎着粉绸带和插满绢花的拱门,两边是一张张圆餐桌,每张餐桌上都放了一支大花瓶。
  • 铁骨3

    铁骨3

    一个卑微的生命来到战火纷飞的民国,一次次的挫折与伤痛导致他一次次的迷茫与觉悟,面对军阀遍布、民不聊生的动荡世界,面对强权、国耻、沦丧、热血……这个只为了好好活下去而苦心钻营的麻木看客,不知不觉被卷入一次次的历史大事件中,糊里糊涂走上了从军之路。无可选择的万里征程,打造了一个内心执着坚定、外表厚颜无耻的另类军人,在历史的夹缝中沉沉浮浮数度生死最终却能顽强活下来,成为一个绝无仅有令人爱恨交加的铁骨英雄……
  • 未春

    未春

    朱宏梅,江苏省苏州市人。2005年开始写小说,迄今在《山花》《长城》《小说界》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2010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指尖上的温度》。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花凌海家的花园仍然是三个月前的模样,只是两壁冬青老了,叶子看起来很厚实,肉肉的感觉。荣生趴在地上,将整个上半身插进了树缝,两条腿不停地扭来扭去。一只土色的蟋蟀罐,静静地傍着冬青树。叫啊,叫啊——荣生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下传出来。快点出来!龌龊来西的。冷天哪儿来的蟋蟀?姐姐花盈衣站在青石石阶上叫。
热门推荐
  •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既重文治、又重武功,毕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是他,第一次在确立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由此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先河;是他,第一次北击匈奴取得光辉煌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安宁;是他,第一次派遣使臣通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他,第一次平定四方,开发江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拓展了中国的政治版图……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真正统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强大帝国,不仅称雄于世界的东方,而且威扬四海,誉满天下。从此以后,中国人的始称“汉人”,古华夏族始称“汉族”。
  • 情深意浓

    情深意浓

    曾经,裴景深把比他小七岁的陆晓意视为自己的心肝和生命!换来的,却是陆晓意冰冷的控诉和指罪……
  • 觉与道之新仙界

    觉与道之新仙界

    从一介凡人成长为强者的修仙故事。玄而不幻,精彩不断。
  • 白谷集

    白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连与相忘

    流连与相忘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可惜,大多数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没有主角光环。
  • 学园都市的时空掌控

    学园都市的时空掌控

    时隔万年的再遇,天使的堕落与神明的战争,这个世界上,科学与魔法的战争已经升级为人类,恶魔,与神明的战斗,在这里,神不一定代表正义,恶魔也不一定代表邪恶,为了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奋斗着……
  •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全面总结了他作为一名班长的“带兵之道”,深入展示了他带兵育人的理念升华和方法创新,较好地体现了他把当兵当事业、把带兵当专业的军旅追求,值得更多的一线带兵人学习借鉴。我们真切希望,能够借此为引,唤起更多一线带兵人的思考和探索,在追逐强军梦的岗位实践中放飞好“个人梦”。
  • 轮回之再掌乾坤

    轮回之再掌乾坤

    天劫降、灭苍生、众神陨、战轮回,身死后灵魂意外穿越战天大陆。天尊神体、炎龙随行、兄弟相伴,战天神斧再战天。苍穹滴血凌云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我重登神界,待我再掌乾坤。
  • 上海,国际船商大战

    上海,国际船商大战

    金秋时节数百米长的码头上,彩旗如林,气球如云锣鼓队正严阵以待,欢迎的人群云集在码头周围码头身后的一幢高楼上挂上了巨大的横幅标语:热烈欢迎“明星轮”胜利归来!今天,是明星轮试航归来的大喜日子经历了严格的测试和风浪的考验,证明了明星轮不愧为一条世界一流的万吨货船这是东方造船厂第三艘打入世界市场的万吨货轮,买主是香港的一家颇有名气的航运公司黄浦江开始涨潮,嫩黄的江水掀起了层层波涛灿烂的阳光给江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彩衣,仿佛给远航归来的巨轮铺上了一片金色的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