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0900000003

第3章 上古春秋:炎帝神农

在古史传说中,炎帝也被称为神农。他是继伏羲、女娲之后,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始祖之一。那么,被神化的炎帝,都做了哪些值得炎黄子孙崇敬的伟大创举呢?从他的功绩中,又折射出了先祖们怎样的生存状况与生活智慧呢?

神龙还是神农,傻傻分不清楚

伏羲和女娲相继去世后,因为他们的部落实力强大,因此联盟首领的位置还是由他们的后人接任。

那这个人是谁呢?他肯定有名字,但却不够有名,大家还是习惯性地用“女娲”来称呼他。

等于“女娲”就变成了联盟首领的头衔了。这就跟“皇帝”似的,秦始皇是皇帝,汉武帝是皇帝,唐太宗是皇帝,宣统也是皇帝。一问封建时代统治中国的人是谁呀?两个字:皇帝。

都说风水轮流转,联盟首领的位置也不能总让一个部落占着。经过几千年的兴衰更迭,女娲部落渐渐衰落了。他们一不行,就立马有别的部落要出来取代,这就是炎帝部落。

炎帝部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们的兴起还得从黄河说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然后穿过黄土高原,最后冲出了肥沃的华北大平原,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文化。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这条大支流也有自己的小支流,其中有一条叫作姜水。炎帝就诞生在姜水之畔。

在姜水流域,活动着一个叫作少典的部落。当时担任少典部落首领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帅小伙。

这个帅小伙偶然地与相邻部落的一位姑娘擦肩而过,结果俩人一见钟情。于是小伙子依照伏羲、女娲定下的规矩,隆重地将姑娘娶了过来。没过多久,姑娘就诞下了俩人的爱情结晶——炎帝。

炎帝和伏羲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上古风云人物。依照惯例,这类人物的出现一定得和天上的神仙扯上点关系,不然怎么体现他的与众不同呢?

关于炎帝的出生,有个神奇的版本。故事说,年轻的部落首领和妻子完婚后,有一天,妻子去一座高山游玩,爬到山顶后,突然看见天空霞烟缭绕,金光灿烂,一条巨龙腾空而下,直向她扑来。妻子被扑倒后就昏过去了,苏醒之后没多久就发现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了个怪小孩。

这个小孩脖子以下都很正常,有手有脚,但他脖子以上就有点吓人了——头上一对角,脸上一对大鼻孔,这分明是一张牛脸。

一看娃长成这副模样,年轻的部落首领立马明白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但是这顶帽子他也只能戴着。娃的亲爹太牛,是神仙,自己不仅惹不起,还只能将他落入凡间的娃捧在手心里,当亲生儿子对待。为了帮助孩子认祖归宗,部落首领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神龙。

神龙是个天才。据说,他出生后第三天就会说话,第五天能走路,第七天牙都长齐了,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神龙出生后,跟随他爹居住在秦岭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他虚心跟前辈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很快就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神猎手。

据说,他曾多次爬上秦岭的主峰——海拔将近四千米的太白山。那里不仅地势险峻,豺狼虎豹还频繁出没,但神龙毫不畏惧,每次都满载而归。干打猎这行,神龙有天然的优势,他那人身牛脸的造型摆得酷一些,表情再凶一些,就能把狮子、老虎给吓蒙,把羚羊、野兔给吓晕了。

神龙二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回到母亲的部落处理后事。这说明当时原始的葬礼就已经产生了。考古发现,一万八千年前,生活在北京地区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了原始的葬礼。

母亲入土为安后,神龙凭借自己响亮的名气,被推选为部落首领。后来,他的名字被人叫着叫着叫串了,变成了神农。神龙还是神农,傻傻分不清楚。总之,他为大家干了很多实事儿,故被尊为“炎帝”。

跳大神算是大招了

炎帝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农业,能吃的五谷和不能吃的杂草混长在一起,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得尝过后才知道;能治病的草药和能吃死人的毒草也混长在一起,哪些可以治病,哪些吃了要命,也没有人弄得清楚。

随着人类的繁衍速度越来越快,大自然的馈赠也显得越来越有限。

以前一个部落三十个人,两天吃一头鹿,外加三十个野果。现在一个部落三千人,两天要吃一百头鹿,三千个野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就算把树皮啃光了,也不够吃的。

食物一少,大家就吃不饱,吃不饱老饿着,体质就会下降,体质一下降,什么禽流感、结核病就全来了。那时候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一生病能找个巫婆来跳大神就算是大招了。那管什么用啊?充其量也就是提供点儿心理支持,说白了就是硬扛。

命大的扛两天就过去了,点儿背的就只好到阎王那里喝茶去了。这些部落当中的疾苦,炎帝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有一天,炎帝闲来无事,随意在山坡上溜达。他无意中看到了一丛嫩绿的小苗。这种小苗,他过去见过很多次,但都没在意,可是今天,他左看右看,突然觉得这个小苗有些与众不同。

炎帝弯下身子,轻轻扒开小苗周围的泥土,发现每棵苗的根部都有一个没有腐烂的果实皮。他觉得这东西有文章,就沿着山坡找到了几丛新的植物。他发现,小苗根部果实样的东西,就在这些植物的顶上挂着。

炎帝就开始琢磨:“这些小苗肯定是果实变成的,不然它的根部怎么会有没腐烂的果皮呢?既然是果实变成的,就可以找到那些可以食用的果实,然后将它们埋入地下,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不就有吃的东西了吗?”

炎帝悟出这事儿后很激动。他立即带领族人开始寻找可以食用的果实。

此时不搏何时搏

传说炎帝带着一批子民从家乡出发,向西北大山进发。不知道走了多远,反正大家的腿也肿了,脚也起茧子了,还在继续走。

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他们来到一个地方。这里山连着山,谷连着谷,山上长满了奇花异草,老远就能闻到香气,大家都很高兴。

一群人正乐着呢,突然,峡谷之中蹿出来一群豺狼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炎帝马上组织大家挥舞着石头和木棒进行抵抗。可是,野兽被打走一批,又涌上来一批,没完没了。一连奋战了七天七夜,他们才把野兽彻底赶跑。

野兽虽然跑了,可是大家心有余悸,觉得这地方虽然好,但是太险恶,还是别在这儿待着了,小命丢了可不值当。

炎帝不为所动,他对大家说:“回去不是饿死就是病死,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他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进了大峡谷。其他人见状,也只好跟着。

走了没多远,一行人来到一座大山的脚下。山峰高耸入云,半截儿都插在云彩里;壁立千仞,上面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的。

这阵势摆明了不让人爬,于是又有人打退堂鼓了。炎帝不为所动,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一动不动地看了很久。

这时候,有几只金丝猴从山崖的对面,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了过来。炎帝灵光一闪,想出主意来了。

他组织大家伙砍木杆,削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梯子。他们一天搭一层,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不停工。

就这样,他们整整搭了一年,搭了整整三百六十层,梯子才通到了山顶。

炎帝一行人爬上山顶后,惊呆了——这地方简直是仙境啊!满地的奇花异草,视野也十分开阔,树林间有几头野鹿,溪边趴着几只大龟。

炎帝高兴得不行,立即让他的子民在山崖栽了几排树,当作城墙防御野兽,又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建立起一座简易的村落。后来,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木城”。

尝百草是个拼命的活儿

基本安顿好之后,炎帝白天带着子民在山上寻找百草,晚上让他们升起篝火,自己就着火光记录下这些草的性状: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是,这些草是苦是甜,是凉是热,炎帝怎么知道呢?当时又没有化学仪器检测,所以炎帝用了最原始的方法——一棵一棵挨个儿尝,成功变身小白鼠。

有一次,炎帝拿起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放到嘴里一尝,还没嚼两口就感觉天旋地转,身子一歪就栽倒了。身旁的助手吓得赶紧把他扶起来,又是拍胸脯,又是掐人中,手忙脚乱地捣鼓了半天。

炎帝当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只好用尽最后一点儿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草,又指指自己。助手一下明白了,赶紧把那草喂进他的嘴里。

这草还真灵,一口吃下去,炎帝立马头不昏眼不花了。后来炎帝觉得这草既然这么灵,那就干脆叫它灵芝草吧。

这灵芝草在《白蛇传》中也出现过。那一年端午节,白娘子误饮了雄黄酒,现了原形——好家伙,一条五丈长的大蛇!她老公许仙胆小,被吓死了。白娘子变回人身后懊悔不已,只好去仙山盗草。她盗的就是灵芝草,因为它可以让人起死回生。

托灵芝草的福,炎帝捡回了一条命,但这可把旁边的人吓得不轻,赶紧劝他:“好家伙,甭管什么玩意儿,您都敢往嘴里招呼。今天是恰好有棵灵芝草,您没事儿。一次可以,两次还行,再来个三四次,您还有命吗?”

炎帝微微一笑,也不答话,继续往前走。

炎帝尝遍这座山的花草,又去尝另一座山的,尝完一山又一山,一连尝了七七四十九天。

在这七七四十九天里,炎帝踏遍山山岭岭,尝出了稻、黍、稷、麦、豆这五种可以作为食物的植物,也就是后来的“五谷”。

炎帝让助手将五谷的种子带回去,教大家耕种,后来还发明了耕地用的农具,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

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这些东西不太可能都是炎帝一个人发现的,但它至少说明在炎帝时代,五谷的种植就已经出现了,甚至很有可能在炎帝之前就出现了。炎帝所做的,是总结前人的经验,对农业技术进行了改进。

种植究竟是谁发明的,这事儿无从考证。在传说中,这个功劳被记到了炎帝身上,他也成为了传说中“尝百草”的神农氏。

炎帝的业绩也是杠杠的

炎帝神农氏是“三皇”之一。既然被封为“皇”,那他干的事儿肯定不止发明农业和找到草药这两件。

女娲和伏羲时代,人们身上穿的大都是些树皮、树叶什么的。后来打猎水平提高了,“兽皮服”开始流行起来。部落首领能围条虎皮裙,土豪能披件熊皮大袄,普通老百姓也会弄两块兔子皮挂身上了。

“兽皮服”虽然看着挺威风,但穿在身上的感觉还真没多舒服。那会儿人们的制衣技术也很初级,把兽皮上的血腥、油脂一去,晒干了就敢往身上披,想想都恶心。而且兽皮的形状是基本固定的,一块兽皮遮得了前胸就肯定挡不住后背,有些穿在身上就跟比基尼似的。

穿得这么少,有碍风化倒在其次,因为原始人也不在乎,关键是这么穿,夏不遮阳,冬不挡风。冷风一吹,小身板儿瑟瑟发抖,不得风寒才怪呢。

炎帝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必须想办法。经过探索,他发现麻、桑可以织成布。布不仅轻巧,还很舒服,比兽皮强多了。所以,炎帝教会人们织布,并把布做成衣服,这又是他的一大贡献。

炎帝虽然找到了粮食,可这粮食跟水果不一样。水果可以生吃,吃西瓜摔烂了就行,吃苹果可以直接上嘴啃,可是生的玉米棒子,谁嚼一个试试?那会儿又没有水果玉米。

而且,粮食跟肉类也不一样。血淋淋的肉拿火一烤就能吃,烤好了还挺香,但是高粱、大米、小麦既不能生吃,也不能生烤——烤熟了就全是炭了。

于是,炎帝尝试着先拿黄土捏个碗、罐什么的,然后将粮食放在里面蒸煮。没想到,一烤火,原本软塌塌的泥碗居然变质了,成了硬陶。

就这样,陶器也被炎帝发明出来了。它不仅可以用来蒸煮食物,还可以用来贮存物品、酿酒等。

陶器的使用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出土的破陶罐子,你别看它古老,实际上也不值钱,但是在当时,这东西可不得了。

农作物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发现它,把它往土里一撒就完事儿了。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收获都有固定时间。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必须按顺序来。

炎帝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还设立了历法,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中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历法,就是要指导农业生产。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自己家的食物吃不完了。吃不完不能浪费啊,所以炎帝就教导人们成立农贸市场,把自己吃不完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换回自己缺少的东西。

比较有意思的是,炎帝给大家规定的自由贸易时间是大晌午。也不知道这老爷子是怎么想的,挑一天最晒的时候让大家来交易。估计是为了节省时间——天这么晒,就别你一言我一语地讨价还价了,赶紧完事儿走人吧。

日头正中的时候来交易,日头一过就散市,以物易物,互通有无,这成了中国原始商业的开端。

与此同时,炎帝对之前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他规定,本部落男子只能迎娶异部落女子,本部落女子也只能嫁给异部落男子,部落内不允许通婚;家庭以男人为主,男主外,女主内。

由此可见,炎帝在治理部落方面非常有才能。为了部落的兴旺,他做了很多好事儿,不图回报,而且作为部落的领导,他也不贪集体财产,很有德义,所以百姓无不敬戴。

有一年夏天,炎帝再一次前往秦岭,登天台山采药。这一次,他误食了剧毒的断肠草,手边又没有救命的灵芝,不幸身亡。

炎帝为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历代的人们都非常敬仰他。炎帝之后的华夏大地上,又出现了另外一位英雄——黄帝。那么,关于黄帝又有哪些故事呢?

同类推荐
  • 大明乱贼

    大明乱贼

    王莽穿越到明朝嘉靖晚期,附身为一个世袭百户,拥有一座城堡。本想赚点小钱钱过太平安稳的日子,奈何赚钱太多,被各种权贵盯上,屡屡使用手段迫使王莽让出生意,王莽被迫就范。但低情商的王莽还是因很多事情得罪权贵,最终被关进大牢,等待秋后问斩。全堡无不感念王莽的好,利用载人孔明灯将王莽救出大牢逃离京城,全堡逃至塞外之前建好的城堡。从此时刻面临鞑子的进攻,加之朝廷派兵围剿,为了全堡百姓的性命,王莽无奈走上了造反之路。
  • 我要做秦二世

    我要做秦二世

    战国之世,天下大争!这一刻,一个伟大的帝国将要建立,这一刻,这个帝国也危在旦夕。在这个苍茫大世,秦公子高大喝:“我要这大秦万世——!”
  • 征赎

    征赎

    慕名而来寻觅七年,一剑江湖,一壶酒,一刀权柄,一朝楼,相思愁,相思苦,执刀断剑帝王侯,叹爱柔情无水舟。
  • 穿越之替身大少

    穿越之替身大少

    忽然间冒出来一个猥琐老头,说是五百年前的你,喊你回去替他生活一段时间,那里有成群的贴身丫鬟,数不完的财宝,赶不走的狗腿子。其实这些都无所谓,萧文主要是想帮一帮五百年前的自己,穿越,走起!妈蛋,貌似被自己坑了!
  • 初云与晚云

    初云与晚云

    苍茫大陆东方有两大帝国,分别是初云,晚云。其中北方为晚云,南方为初云;两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共同统治东方。西方为无数小国,其中以秦国,百越国,满月国等国为最
热门推荐
  •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古老神话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古老神话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古老神话)》由美国散文家汉密尔顿·莱特·梅彼从流传已久的中外名著中摘选、改编得来,拥有健康的基调、良好地阅读氛围、扎实的文学底蕴,迎合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口味,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的有趣。原著作者集结19世纪欧美文学领域多位大师,文学色彩浓厚,极大的拓展了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面,是一本能真正接触经典文学的好书。译者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重新润色。特别是近十年,对经典文学的温故越来越受到欧美青少年家长的重视,因此本书得以多次在美、英、法、德等等欧美国家重新改编出版,深得读者欢迎和喜爱。
  • 霸道老公要宠妻

    霸道老公要宠妻

    “嫁给我,我会给你想要的一切。”沈小溪曾经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一夜之间,他杳无音讯,和所有人断了联系。“顾清城,你是死了吗?”无数次的午夜梦回,沈小溪喃喃自语。三年后,他和她的闺蜜一同出现。就在她以为可以离开的时候,婚礼上,男人却将她给堵住,笑容邪魅:老婆,求夜夜娇宠……
  • 全面战争之晨星

    全面战争之晨星

    固执的矮人,傲慢的精灵,狂暴好战的兽人,无数来自于大陆的威胁,人类的生存早已变得艰难坎坷。来自于自由的呼唤,生命的馈赠。人族必将崛起!当神明不再,看一名普通高中生在异世大陆来一场血与火的工业革命!
  • 上清狐狸

    上清狐狸

    封神之战后,截教为天道所弃,圣人之下皆蝼蚁,凡修炼上清仙法者必遭天罚,幽禁于三十三外天的通天圣人有一天突然感应到,人间一只狐妖得到了他的传承……胡小玉穿成玉面狐狸后,为了摆脱牛魔王,努力修炼之余,作为狐狸精的她,还坚定地抱上了牛魔王的主子——通天圣人的大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夏和情,神秘未婚夫

    盛夏和情,神秘未婚夫

    盛夏,多么美好。她本该快乐,但因父母贪财。他们相遇了。她莫名多了一个未婚夫,他莫名多了一个未婚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盛夏有情!
  • 时方歌括

    时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
  •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北大的讲座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最有名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然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 静心

    静心

    不管是患得患失的忧虑、焦虑不安的折磨,还是浅尝辄止的小心、没有耐心的暴躁,统统都是因为心不静,浮躁带给我们的只能是烦恼。高压下的现代都市人,精神的紧张与焦虑,内心的矛盾与压抑,情绪上的愤怒与冲动以及人性的贪婪等,都会令我们不堪重负,只有修得一片内心的宁静才是解脱。心若无物,随时把喧嚣的心静一静,便可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静下心,才能静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才能营造灵魂深处的那抹静怡。
  • 清嘉三觉

    清嘉三觉

    都说穿越是非多,偏偏悠菜穿越的一帆风顺,父母兄长疼爱,也无人刁难。直到有一天一场大火让她什么都没有了,阴差阳错她又卷入权利之争。与爱情生死离别又意外重逢,聚散无常又跌跌撞撞。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