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0900000009

第9章 上古春秋: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周武王姬发在父亲周文王奠定的基础上,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并一举推翻了殷商的统治,建立了周王朝,史称“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周部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又与商王朝产生了哪些恩怨纠葛呢?

一脚又踩出来个神娃

商汤起兵灭夏,开启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先例。武装夺取,实际上就是暴力夺取。暴力的发动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借口,于是商汤说:“革命不是我本意,是夏桀那老小子太混蛋,老天爷看不下去了,才让我帮忙清理门户。”

话虽如此,但夏之灭亡,商之兴盛的本质原因,其实就是两点:

其一,得民心者得天下。昏君把天下搞得天怒人怨,而明主那边的日子却蒸蒸日上,这中间的区别连傻子都能看出来。于是大家弃暗投明,都跑到明主那边去了。

其二,夏桀虽然混蛋,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混蛋。要让他自觉自愿地乖乖下台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必须借助暴力了。商汤取代夏桀时是这么干的,六百年后周武王灭商纣时也得这么干。在《封神演义》中,这段历史被演绎成了各路大仙齐聚一堂,打了个天昏地暗。

周部族是在渭水流域兴起的一个古老部族,他们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舜的时代。

在那时,有三个人因为帮助舜治理天下有功而得到了封赏。这一封赏是世袭的,子孙可以继承。

在这三个人中,一个是大禹,他因为治水有功而接了舜的班,成为了夏朝的始祖;一个是契,他教老百姓懂得了尊亲爱幼,和睦相处,所以被封于商,成为了商朝的远祖;最后一个是弃,他担任主管农业的官职,因教民耕种有功而受封,他就是周人的远祖。

关于弃的诞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一个姑娘在野外游玩,看见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足迹,一好奇就踩了下去。刚一踩上,姑娘就感觉腹内好像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但她并没有留意,还是继续玩耍。

回家后,姑娘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而且十个月后还生下了一名男婴。姑娘心中非常害怕:“我没有婚嫁却先有了孩子,这可怎么办才好?我真的想不出来孩子他爹是谁啊!”考虑来考虑去,姑娘决定把婴儿丢弃掉。

她抱着婴儿来到一个路口,一看四下无人,就慌慌张张地把婴儿扔到了路中央,然后自己躲在一边看,盼望有人能过来把他拾回家抚养。

过了好一会儿,人没来一个,倒是来了一群牛羊。只见它们慢慢悠悠地溜达过来,到了婴儿身旁竟然停了下来,四下张望了几下,然后就跟保护自己的小崽似的,卧在婴儿身旁不动了。

姑娘一看很无奈,心想:“牛羊这么围着,肯定不会有人把我的孩子拾走。”于是她只好走过去抱起婴儿,又带他来到了一片树林。没想到树林里正巧有人在伐木,姑娘怕被人发现自己遗弃孩子,就赶紧跑了出来。

紧接着,她又抱着婴儿来到了一条小溪旁。此时天寒地冻,小溪已经结冰了,于是姑娘就把孩子放在了冰冻的水面上。这时候,突然有一群鸟飞了过来,它们用翅膀覆盖住了婴儿,为他取暖。

看到这一幕后,姑娘的心中就犯起了嘀咕:“连牛羊和鸟这些动物都护着我的孩子,莫非这是上天的旨意,不让我丢弃他?”

想到这儿,姑娘最终决定不遗弃自己的孩子了。她将孩子带回家抚养,并给他取名叫“弃”。

弃从小就擅长种庄稼。舜得知了他的才干后,让他担任稷,教老百姓种地。后人为了纪念弃的功绩,都称他为“后稷”。这个“后”就是尊敬的意思。

后稷的诞生和前面讲过的伏羲的诞生很相似,他们都是自己的娘踩过巨人的脚印后生下来的。在传说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商朝的祖先是他娘吞食玄鸟蛋后生出来的,夏朝的始祖是他娘吞食神珠后生出来的,黄帝是他妈见雷电绕北斗而身感有孕后生出来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神化祖先而编出来的美好传说。

誓与商朝死磕到底

在后稷的影响下,周部族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周人的祖先为了寻求适宜的居住之地,数度迁徙。到后稷第十二代孙古公亶父的时候,因为多次遭到西北少数民族的欺负,周部族只好南迁到了岐山。古公一看这地儿不错,于是就决定在这里开荒种地,扎根不走了。

到了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在位的时候,周部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比商王朝,仍然只是个小邦,因此周便臣服于商。

后来,季历接受商王的命令讨伐鬼方,也就是匈奴的祖先。鬼方是一个很强大的部落联盟,经过三年艰苦奋战,季历总算取得了胜利。商王为了赏赐季历,将他封为方伯,也就是一方诸侯之长。

季历为了跟商朝搞好关系,还娶了商的女子为妻。这时候的周只是臣服于商的小国。但是,随着周的不断强大,商王对他们的猜忌也日益加重,甚至直接找了个借口,把季历杀了。

季历一死,他的儿子姬昌继位,这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

周文王刚继位时,周仍然只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国,所以周朝人自称小邦。在文王的统治下,周政治清明,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大量的疆土被开辟出来,收抚了四方归顺的人民。

周文王十分重视人才。他只要一听说有本事的人来投效自己,就赶紧跑去招待这些贤士。

在文王的英明领导下,周的势力迅速发展,国力日强,并且开始向渭水以东发展。

周国力一强,商就该不安了。纣王的亲信对纣王说:“姬昌这老小子野心不小,他拉拢人心,树立自己的威信,是要跟您对着干呀!”

纣王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心想:“你姬昌的威望要是超过我,那还得了!”纣王就找了个碴儿,把姬昌囚禁了起来。

囚禁的滋味能好受吗?十平米见方的小破地儿,连床都没有,姬昌只能睡在稻草上。他平时也没啥娱乐项目,就随便摆弄着稻草打发时间。

有一次,他用稻草摆出了伏羲的八卦图。他看着这八卦图,突然灵光一闪,将八卦两两重叠,就把八卦演化成了六十四卦。

后来,在周部落的营救下,姬昌终于出狱了。他一出狱,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与商朝死磕到底。商纣不仅把姬昌关了这么多年,还把姬昌的大儿子给杀了,此仇可谓不共戴天。

这时候,以周的实力要灭商,左右还差点意思。于是,他们一方面继续向商纣王进献贡物,表示忠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不断寻求安邦定国的人才。在这些人才中,最有名的就是被后世不断神化了的姜太公——姜子牙。

姜太公钓鱼,你懂的

姜子牙是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也是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之一。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都说他是本家的人物。因此,姜子牙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从小博览群书,非常有本事。可惜他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都穷困潦倒。为了生计,他曾经在山坡上放过牛,在面馆里卖过面。时光悠悠几十载,姜子牙的大半生就这样蹉跎过去了。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头发都白完了,还是没混出头。后来,姜子牙来到了周地,喜欢上了去渭水边上钓鱼。

姜子牙钓鱼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钓鱼用的鱼钩是弯的,上面搁着饵食,要沉入水中去诱惑鱼儿;而姜太公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而且鱼钩不仅不沉入水中,还要离水面三尺高。

一般人钓鱼都不吭声,生怕吓跑了鱼儿;而姜太公钓鱼,一边钓还一边唱:“清水幽幽,鱼儿游游。在彼清流,我心何忧?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旁边人一看他钓鱼钓得如此不专业,都哈哈大笑,认为这老家伙疯了。还有人劝他道:“老头儿,像你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

姜子牙微微一笑:“我在此钓鱼是假,钓个王侯过来才是真。”

周文王听说这件事儿后,觉得有点意思,便派了个士兵去渭水边上,想把姜子牙叫来聊聊天。

士兵见到姜子牙后,向他说明来意,但姜子牙根本不搭理他,只顾自己钓鱼,而且自言自语道:“鱼儿不上钩,虾儿非我求。我要钓的是大鱼,你一个小虾米来凑什么热闹?”碰了一鼻子灰的士兵只好回去,向周文王禀明了原委。

周文王想了想,又改派了一名官员去请。官员来到渭水边上,姜子牙依然不理他,还是一边钓鱼一边说:“大鱼不上钩,小鱼非我求。小鱼一边儿玩儿去,叫你家大鱼过来。”

周文王这下才意识到,这位摆钓鱼造型的老头儿不是一般人,别人的脸面都不够大,只能自己亲自去请才行。

于是,周文王吃了三天素,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带着厚礼亲自去聘请姜子牙。

周文王和姜子牙一聊天,就发现他通晓历史和时事,学识非常渊博,于是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

姜子牙答道:“要想治国兴邦,君王一定要重视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要遵循‘三常’: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

周文王一听就非常高兴,他对姜子牙说道:“我的老祖宗曾经预言,当一位圣人来到我身边时,周国就可以兴盛。看来,您老人家就是那位圣人啊!”

于是,周文王亲自把姜子牙扶上车,并打算亲自拉着车回宫。上了年纪的文王太高估自己的体力了,他拉了八百步后,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回头对姜子牙说:“寡人实在是走不动了。”姜子牙微微一笑,回应道:“你单车拉我八百步,我保你江山八百年。”

姜子牙被文王请回宫后拜为太师,成了周的首席谋主和最高军事统帅。后来,周朝的统治——当然是西周、东周加在一起,还真是八百年左右。

拼实力也要看天命

周文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如虎添翼,周的国力更胜从前。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一共干了六件大事儿。

第一年,周文王成功调解了虞国和芮国的纠纷。这两个国家都是商的属国。他们发生争执后,不找商王裁决,而是慕文王的威名,请文王裁决。

据说,这两个国家的使者来到周国后,看到这里的民众都很礼让,一派君子之风,都觉得很惭愧,觉得自己如此斤斤计较、争来争去真是太不像话了。于是两国都各让一步,化解了矛盾,并更加忠心地效力于周。

随后的几年,在文王的领导下,周又出兵解除了西面、北面的威胁,兼并了若干小国,对商都朝歌构成了直接威胁,并把周的都城东迁到了渭水平原,建立了丰京,然后向南扩展势力,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

此时,商朝的大臣们无不感到来自周的压力,一片混乱。他们纷纷对纣王说:“您要当心了,周如此强大,肯定怀有不臣之心。”

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的纣王早没心思管这个了。他不仅不管,还嗤之以鼻地说道:“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国,岂能撼动我大商朝的铁打江山!”

就在周文王顺利迁都,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他却不幸患上了重病。临终前,文王嘱咐儿子姬发:“该出手时就出手!”

姬发就是周武王,他是文王的次子。虽然周文王壮志未酬身先死,没能亲自攻灭商朝,但他却为儿子东进灭商、建立周朝扫清了障碍。

武王继位后,继续拜姜子牙为军师,并让自己的弟弟姬旦,也就是周公为太宰。他沿用文王的策略,积极任用贤臣,同时联络更多的诸侯国,孤立商王朝,壮大周的力量。

经过若干年的苦心经营,周的实力更胜从前。此时,武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军事演习。如此大的举动,吸引了一百来号诸侯前来归附——天下人心明显已经归周,纣王已成失道寡助之势。

这时候,许多诸侯都劝武王趁势东进,一举拿下朝歌,但是武王清楚,商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不会轻举冒进。此次演习的目的,主要是向商示威,借机试探商的虚实。

忙着玩乐的纣王对周人炫耀武力的举动,毫无过激反应。武王一看目的已达到,就下令撤军,并对大家说:“诸位不知天命,别着急。现在殷商气数未尽,时候还没到呢。”

班师回朝后,武王不断派间谍去察看商的国情。间谍纷纷回报,说纣王不听劝谏,耽于女色,淫乱不止,商的贵族和小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武王听后,只是淡定地说道:“知道了,时机未到,不着急。”

之后不断有人来报,陈述商的种种腐朽,但武王仍然按兵不动。直到一个间谍回来报告,说商军的主力都去征东夷了,朝歌内防空虚后,武王才哈哈大笑道:“商纣的末日到了!”

此时,周经过两代君王的养精蓄锐,已拥有足够的灭商实力。武王果断决定发兵伐商,并通告诸侯友军。武王十二年春,伐商大军向朝歌进军,一路过关斩将,很快就打到了商都的郊区——牧野。

敌人都杀到家门口了,商纣王才如梦初醒,赶紧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此时商军的主力正在东夷地区打仗,一时半会儿调不回来。万般无奈之下,商纣只好下令将都城中关押的囚犯,连同奴隶和战俘都武装起来,组成了一支号称七十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与周军大战于牧野。

囚犯和奴隶能真心为商纣卖命吗?他们哪一个跟商纣没仇啊?好家伙,你前天把我家人杀了,今天反倒让我去拼命,做梦!所以这些人压根儿就没打算和周国的军队打仗。两军照面时,这帮人齐刷刷地向后转,把矛头对准朝歌齐步走,倒是把武王看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牧野之战其实特简单,基本上没怎么打,战争场面远远不如《封神演义》中描述得那么复杂。

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只好仓皇逃进内城,梳洗打扮一番后登上鹿台,一把火把自己烧没了。

武王赶到后,找到了纣王的焦尸,砍下他的脑袋示众,然后处死妲己,释放了箕子,修缮了比干的坟墓,并责令纣王的儿子武庚施行德政,同时继承商的祭祀。商的民众见武王如此宅心仁厚,都非常高兴。

周人经过数代努力,推翻了统治长达六百年的殷商,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有为君主。

封邦建国,做大做强

周灭了商之后,疆土进一步扩大。周武王吸取商亡的教训,采取了箕子的建议,实行封邦建国,按照疆土距京城的远近,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诸侯国。

同姓和重要的同盟异姓侯国,被分封在原殷商王畿内,和其他重要属国一起,作为王室的藩屏,保卫周朝的安全。

投降的商朝贵族,留居在周贵族的采邑之间,便于监视。降周的商朝属国,迁到周人势力外围,置于接近蛮夷的地区,让他们抵抗异族入侵。

被分封的诸侯可以拥有军队,可以世代相袭,还可以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士。士是统治阶层中最低的一级,再往下就是平民和奴隶了。

不管分封到哪一级,诸侯都要管理好自己的领地,并忠于周天子,承担起对天子的义务,比如进贡、朝拜。天子对诸侯享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的卿、大夫也有过问之权。

武王建立起的这种封邦建国的方略,相对于商朝原始小邦林立的状态,是一大进步。它更好地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

通过分封,周王控制了全国大片的疆域。虽然这种控制不能和秦统一六国之后,王朝的集权控制相提并论,但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阻塞的年代,这种方法是维护周王权威的不二之选。

举个例子,那时候,从西周的首都镐京(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出发到北京,可能就得走一个多月的时间,甚至可能连路都没有,随时都得准备好工具开路,交通十分不便。

周朝在极盛时期,人口能达到一千万,领土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它的疆域南到湖北、湖南,北近辽宁,东至大海,西至陕西、甘肃。如此广大的地区,光指着中央集权来统治是不可能的。而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也不可能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王朝。

所以,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制度。周王朝直接控制成周和宗周,也就是长安、洛阳周边的地区,剩下的地方全部分封出去。最多的时候,周王朝号称有八百诸侯。

分封制的实施,实际上也扩展了周朝的疆域。因为每个诸侯国都想要扩张自己的势力。他们这一扩张,原来不归周朝管的地方,也就变成了周朝的属地。所以,这一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可惜的是,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周成王。由于当时的成王尚且年幼,所以周朝真正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一位历史名人的手里。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又有什么故事呢?

同类推荐
  • 大唐龙牙

    大唐龙牙

    苍茫秦岭,深夜枪鸣。一个杀手,在力竭昏倒过后,穿越到了唐朝。 历史,终将因他而改写! 唐,不会因强而亡,它终将屹立世界之巅。 群聊:177146582,欢迎书友来嗨聊。 新书已发,万更进行中《孤才不要做太子》
  • 首富重生争霸

    首富重生争霸

    百亿资产的年轻富豪,重生变成古代乞丐,还差点被卖为奴隶……MAX智商碾压,加上上帝视角金手指,重生一样霸气冲天!没钱?赚钱做首富!没权?做最大的官,权倾朝野!外族要入侵?杀他的皇帝,占他的皇城!皇帝不听话?赶下台去,自立为王!
  • 续南明

    续南明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在淮北那片奄奄一息的饥民中…………老白牛第三本历史大作,敬请期待!已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明末边军一小兵》。
  •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一个发轫于小亚细亚的征服者,它依靠好勇的草原传统和坚定的圣战信仰迅速崛起;它处于东西文明的交汇之处,掌握东西陆上交通达6个世纪之久;它将游牧部落的传统、波斯的艺术修养、拜占庭的政治文明和阿拉伯的科学文化融于一身,成为近东文化一道新的风景线;它曾经是唯一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然而终究不能抵挡其近代化的冲击,沦为了欧洲列强角逐中东的牺牲品。
  •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从1957年至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正确与错误两种倾向都在发展的十年。正确的方面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见成效,经过五年的调整,196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成为共和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之一。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也取得长足进展。“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错误的方面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理论进一步发展,最终导向“文化大革命”这一全民族的灾难。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但矛盾暂时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历史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曲折的发展轨迹。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妃很心塞

    王妃很心塞

    三年前刘家大小姐逃婚,祁王远赴边关……三年后,洛祁云:“刘璃玥,三年了,本王回来了,你欠本王的,本王会一一讨回来!”璃玥:“到底谁欠谁的?就会倒打一耙!”祁王:“你欠了本王一个婚礼,是你先招惹本王的,追求本王要有诚意,不能半途而废!”璃玥:“心累了!不想追了!”洛祁云:“本王不累,你就不可以喊累!”第二次大婚,大婚前一日,侍卫来报:“王爷,璃玥小姐跟夏公子私奔了!洛祁云:“追!”某一日,洛祁云:“玥儿咱们成亲吧!”璃玥:“嗯!”洛祁云:“来人,守好国公府,定要帮本王保护好王妃!”璃玥:“……”嘴角抽了抽,至于嘛?大婚当日,花轿临门,丫鬟来报:“我家小姐说,今天心情不美丽,不想成亲了!”
  • 嗨你现在在哪里

    嗨你现在在哪里

    如果人的成长没有回忆来支撑,没有难过,没有悲伤,没有喜悦,没有期待,没有跌宕起伏,也就没有了活着的风景。都说命运之神早要安排,有些爱逃不脱,有些恨忘不了。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得不到,放不下,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故事吧。。。
  •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包换小米粒历险记、贪婪的指针、泡泡的世界、一半鸡、小鱼鲮鲮历险记、猫鼠大战、玫瑰花精灵、三国手指、我最喜欢的一棵大树、荷花、假如我是魔法师、蚂蚁世界的非凡旅行等篇章。
  • 武侠之不败神话

    武侠之不败神话

    携系统,踏江湖,斩强敌,称雄一世。寻武道,炼人生,忆往昔,莫问归途。独战天下,铸就不败神话。
  • 魔医归来

    魔医归来

    饱经风霜的相陪,干柴烈火的碰撞,转眼相忘于江湖,留下的只有怨恨。前世的风晚竹为保玄皇宗不惜大陆任何代价,换来的是被至亲挚爱折磨致死,形神聚毁。曾毁天灭地,改变御灵大陆运作轨迹的‘诛魂灵魅’,一朝重生,成了修为尽失相貌丑陋的废柴别人嘲我太癫狂,我笑他人看不穿。再弃正途,修炼邪术,绘箓召万物邪灵,修肉白骨,救天下苍生,却独独救不了自己
  •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现代女子林微微高中毕业之后的某天,在家中一朝穿越成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五岁多的宝贝女儿长孙无垢;将军爹爹的宠爱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爹爹战死之后,却因着她的缘故娘亲和嫡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府门,却意外遇见了长得与隔壁班校草酷似的灰衣书生;她亲历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战,并且这场兄弟之间的夺嫡居然是为了她;她从古灵精怪,到贤良淑德俱佳,成了满朝文武,世间众人敬服的贤德表率的传奇故事。盛唐红颜长孙无垢,贤德冠三宫,恩宠覆六殿;一身宠,满门荣,名留青史,一代文德顺圣贤后长孙氏。
  • 有没有一座城从此岁月安好

    有没有一座城从此岁月安好

    你有没有在青春里默默喜欢一个人,他很优秀,而你很平凡。他活的很潇洒,而你一路艰辛。你从不相信缘分,但是缘分就是那么狗血,那么猝不及防。‘’我从来没有觉得你哪儿不好,你最大的错误就是你一直在否定你自己,但是,从此以后,我会一直肯定你。”
  • The Female Vision

    The Female Vision

    In this brilliant and strongly argued new book, Sally Helgesen and Julie Johnson demonstrate why “the female vision”—what women notice, what they value, how they connect the dots—constitutes women’s most powerful asset in the workplace.
  • 夫君我来也

    夫君我来也

    一朝穿越,夫君是潇洒非凡玉树临风的大人,她喜欢他,心悦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锲而不舍的追逐,夫君大人终于看到了无比可爱无比动人的她。既然有机缘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要把握住机会,紧紧抓牢眼前之人,风雨同舟,共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