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600000001

第1章

杨同光一整夜都没合眼,一整夜都在数着时间。他以前认为时间是像渠里的水那样往前淌,昨天晚上他才发现,时间跟空气一样,是弥漫开来的。这样的时间没法数,你把左手上的数清了,右手上的又漏掉了,漏得他觉得整个身子都湿漉漉的。

他起了床,去卫生间里弄出哗哗啦啦的一阵水响,然后走上阳台。遥远的天边,黎明静静地蛰伏着。没心没绪地扭了几下腰,他又回到卧室,说新华,今天我去医院看大妈,你别去了。他妻子赵新华那时候在摸黑穿衣服,窸窸窣窣的声音里,有一种对睡眠的留恋,可她是矿上来的女人,矿上来的女人都知道,丈夫都起床了,自己就不能赖在被窝里。哪怕昨天夜里两口子才吵过架。她说你这不是废话吗,你哪里走得开呢。

杨同光说我请假不行么。

赵新华脖子一挺,请假?邱董事长不是说今天送他儿子来吗,你请了假咋办?

黑暗中,杨同光锁起了眉头。邱董的秘书前两天打过电话,说今天来找杨同光,把董事长的儿子送过来,让杨同光为他补习数学。邱董掌管着新州市煤电集团公司,杨同光从教的煤电一中,就是公司属下的重点中学。邱董大会小会要求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支持这所新生的学校,却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新州市高级中学念书;那是一所老牌州立中学,有八十年校史。邱董很清楚,在煤电一中,除杨同光在所有人之上,整体师资无法与新州高中相提并论。

杨同光家里像开着小卖店,贩卖的货物就是他的数学知识。说是贩卖,其实收不到钱的,找他的家长,都是公司某重要部门的领导,他们把孩子送来,都不用现金支付家教费,只把自己收受的礼品,有选择性地转给杨同光,而那些包装豪华的东西对过日子的杨同光是没有用处的。赵新华曾经把礼品拿出去托店家卖过,店家一看她偷偷摸摸的神情,以为是她受的贿赂,便胸有成竹地杀价,外面标三五百的,店家却只给二三十,她稍微表示一点不满,试着还一个价,店家就把东西一推:拿走拿走,别处卖去!这样受了几次尴尬,赵新华也没了心肠,她说老子自己吃,我不相信我就吃不得这些贵重家伙!这时候他们才发现,那些表面光的货色,许多是送来的时候就过了保质期的。既然贵重,过了期也吃!遗憾的是,所谓鳖精、燕窝、雪蛤王,乱七八糟地往肚子里装了一大堆,杨同光和儿子还是那么瘦,赵新华的脸色还是那么黄,大妈的腰还是说痛就痛。

杨同光实在不想再收这样的学生了。他说今天去医院照护大妈,就有逃避的意思。

但他心里明白,他是想逃避也逃避不了。无论如何,邱董的儿子不能不收。

赵新华头也没梳,就进了厨房。不管起来得多早,如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给家人做饭,她好像就不知道该干啥了。开灯的一刹那,屋子里唰地白了一下,白得空无一物,当一应物件从白光里浮荡起来,又都显得极不真实。赵新华正要开灶火,却对着灯光打起了呵欠,嘴张得很大,蚯蚓似的舌根也看得清清楚楚;舌根呜呜颤动着,像它也没睡醒,很不情愿这么早就被惊动。这个跟了杨同光二十年的女人,而今有了人到中年的体态,也有了人到中年的困倦和不讲究。但这些都是真实的,从头到脚,都没有一丝含糊,都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

杨同光觉得自己真不该跟她吵架。

接连打了几个呵欠,赵新华说,那么大的事情等着,你还说去医院呢!

她说的大事,就是邱董事长的儿子要来的事。

对杨同光收那么多家教学生,赵新华也很恼火,挣不到现钱不说,还把自己儿子赶到学生宿舍住去了。家里只有两间卧室,他们夫妻一间,大妈一间,儿子本来可以睡客厅,可学生赶集似地来来往往,儿子没法休息。赵新华虽然恼火,骨子里却也感到这是件很体面的事情;她有时甚至主动去给某个当官的说,你家娃娃要是想补习数学,随时来找我们同光就是。对此杨同光很厌烦,多次叫她不要这样,可她就是不听。

早饭都是昨天买好的馒头,再加一个菜汤。赵新华把两个馒头和半碗汤留在锅里,其余的端到餐桌上来。那两个馒头和半碗汤,是留给儿子的。儿子就在这所学校读高二。杨同光把一个馒头抓在手里,手指轻轻用力,它就委屈地皱成一粒。这是张馒头的皮,没有肉。可儿子吃两个这样的东西,往往还剩。杨同光想起自己像儿子这个年龄的时候,给半桶猪食也能吃下去!现在的人真的是油水重了,饭量也跟着减小了吗?杨同光觉得不是。他们那时候,上课时间短,作业少,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在球场或学校后面的山坡上疯,而今的孩子,从早到晚没得个清闲,还是一把嫩骨头,就支撑着方向不明的未来了。儿子每次回家吃饭,都把瘦瘦的脊背弓起来,不说一句话,小老头似地咀嚼,还时不时地停下来,陷入沉思。

喝了一口热汤,赵新华说,你堂哥堂姐不管你大妈,你又不找马校长想想办法……

又来了。昨天晚上,他们的架就是为这事吵起来的,杨同光通夜不眠也是这么造成的。他本来就容易失眠——这学校没有哪个教师不害失眠症——加上吵架,就更没法合眼了。此时,他的眼里像塞进了什么异物,用手背搓,又用指尖抠。其实里面啥也没有。

他说我不是不想找马校长,关键是没理由嘛。

咋没理由?你自己就是理由!别人把你当个人物,你自己却把自己当成鬼!

每每说到这样的话题,杨同光就像被什么咬了一口。他曾是上海某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校内一个闻名海内外的数学家教过杨同光,对杨同光给了一句评语,说他是能把数学当成音乐来做的天才。毕业后学校保送他读研,他拒绝了,让他留校,他也拒绝了,原因是他要回家乡照顾形单影只的大妈。他两岁那年父母就死了,是大妈把他带大的。把大妈接到上海去当然好,可上海寸土寸金,他们学校,双双都是博士毕业的夫妻,也只能跟人合住,想分到一套二三十平米的房子,不望断脖子根本不行,像他这种本科毕业就留校的,只能乞求于命长了。没房子住,就不能把大妈接到上海,于是他回来了。他的家在板凳山煤矿后面的山上,他便进了煤电公司,选择离家近的板凳山煤矿子弟校做了教员。在那里教了几年书,上海的那个数学家痛惜他的前程,特意写了封信来,邀他重返母校,跟他一起搞研究。那时候,他多么想听从老师的召唤,即刻飞回上海!当初离开上海的时候,感觉并不强烈,在四面环山的矿区呆了几年,他才知道上海对他有多么重要……可最终,他还是不得不再次放弃了。

赵新华似乎从来就不知道丈夫心头有这么一块活着的伤疤。

此时她说,虽然大妈不是学校的职工,可她当初是马校长亲自用车去接来的哟!一个农村老太婆,哪来那么大的面子?——这不都是因为你吗!

杨同光把掰下的一片馒头扔进盘子里,提高了声音说,你这是把我往哪条路上逼呢,总不能人家给了我一根竹竿,我就使劲往那竹竿上爬。

这根本不是爬竹竿的事!你为学校挣的票子,箩筐都装不下,难道一点要求也不能提吗?

她倒并没乱说。五年前煤电一中成立的时候,杨同光早已声名远播,学校选中的第一个教师就是他,马校长说,杨同光不是普通教师,杨同光是新州市数学科的旗帜性人物,有了他,煤电一中就有了招牌,就有了非同一般的起点。事实也的确如此,每年高考前夕,别的学校为想法保住自己的尖子生不被挖走,把脑壳都想破了,秋季招生的时候,为了拉生源,全校员工像拉客的小贩似的,站到马路上去,见到学生模样的人就下手,煤电一中作为一所新生的学校,却没有这么难堪,从很大程度上说,就因为有了杨同光的存在。

但越是这样,他越是不好提要求。何况校方给予他的好处已经够多了。由于学校初创,煤电一中的住房虽不像上海那么紧张,也好不到哪里去,别的教师都只能几家合住一个套间,只给杨同光分了套五十平米的房子。这是中层干部的待遇了。学校这样做,是要把杨同光的大妈安置下来,让他安心教学。马校长不仅亲自去把七十八岁的老人接了来,还把在板凳山煤矿后勤科当职员的赵新华调到学校总务处当差。

不想再提要求,可现实又摆在那里,如果不找马校长为大妈的医疗费想想办法,大妈很快就会被赶出医院。大妈是出门买菜时在楼梯上踩虚了脚,把左胯骨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在煤电公司职工医院住了个多月了,丝毫也不见好转……

见丈夫沉默,赵新华气哼哼的,又扯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上:我开始认为你在给高院长的女儿做家教,医药费就收得便宜些,结果没那回事!

这话题太坚硬。灯光底下,杨同光的眼镜片发出乱石堆一样的冷光。

要是马校长不同意解决,赵新华以开导的口气说,邱董事长送他儿子来的时候,你还可以直接给他讲嘛,别的不说,让他叫高院长的指甲不要抠得那么深行不行?

杨同光细声说,医院是承包给高院长的,邱董事长管不了他。

屁话!高院长是从哪个手里承包的?没有邱董画押,他有资格坐在那幢大楼里赚黑心钱?你以为他把医院承包到手就不怕邱董啦?私下里,不知道把邱董叫老子还是爷呢!我听人说,他把医院百分之十的股份都给了邱董,邱董不出一分力,不出一分钱,只按月分红就是。

这事杨同光也隐隐约约听人讲过。

他说既然这样,找邱董有什么用?邱董巴不得高院长把指甲再抠深些呢。

不管咋样,找马校长也好,找邱董也好,你先试试嘛!赵新华忿忿地说。

随后她站起身,又说,找不找他们是你的事,反正又不是我的大妈!

言毕,她出门上医院去了。她疲惫的身影在走廊上一闪即逝。

外面天色未明。

两堂课下来,杨同光有种虚脱的感觉,他坐在藤椅上,将两条细长的胳膊支于桌面,闭着眼睛,左右两根拇指卡住太阳穴,一圈一圈地揉。越揉越觉得头晕,越觉得乏力。这是失眠带来的后遗症,更是即将要去面对的事给他造成的心理压力。从工作的角度说,煤电一中没有谁会认为杨同光也有累的时候。他上课极少板书,这节省了不少体力;他将两只手插进袖筒,背在背后——他手臂上的骨头仿佛特别软,背起来的手不是放在腰部,而是挂在肩胛骨下面,如一根灰色的藤条——在讲台上“说”课,再复杂的题目,他也只是“说”,而且话不多,总是那么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茅塞顿开。杨同光来之前,学生们谁也想不到数学竟是那么好玩,听他“说”课,仿佛既能闻到数学的气味,又能摸到数学的体温,因此学得轻松,成绩也相当好。学生学得轻松,教师自然也就教得轻松了。

大家认为杨同光不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不像别的教师那样随时面临被炒掉的威胁。

五年前公司之所以创办这所学校,是因为而今办学就跟卖煤卖电一样,是巨大的产业。该校首次教师大会,公司高层领导全都从北城的总部赶到南城的学校,挨挨擦擦地坐在主席台上,邱董事长声色俱厉,要求明年高考要一炮打响,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出品牌和效益,便于向社会招收择校生。第一批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都是从各矿子弟校选拔来的,教师也是。这是一场战斗,也是一场赌博,校方规定,各年级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教师所任科目,只要连续两次大考在年级垫底,就放回原地,空出的岗位再从下面选人填补。校领导把这称为“动态组合”。煤矿子弟校都在夹皮沟里,一旦进城,就没有谁想回去,因此,手执教鞭的老师们,在讲台上,在办公室里,在家里,甚至在梦里,都在拼命。教师们成为台球,随时可能被同伴碰入深渊。他们要想留在台上,就既对同事设防,又把学生当成填鸭。

那届毕业班升学率并不高,但有个学生考上了北大——新州市只有两名学生上北大,新州高中和煤电一中各占一名——秋季招生时,煤电一中生意十分火暴。校方觉得,这都是“动态组合”的功劳,因此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从晚上七点到十点,中层干部和校领导轮番发言,说的都“动态组合”,把教师们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唯杨同光例外,他实在是太优秀了,那个上北大的学生,要不是数学得了满分,是考不上北大的。

谁都认为杨同光没有被炒掉的危险,但是,他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他的累在心里。当初在矿上教书时还好一些,自从来到煤电一中,大家的眼睛只盯着升学率,加上他又得了学校那么多好处,他就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同类推荐
  • 民间故事(中篇小说)

    民间故事(中篇小说)

    当轩的老婆出现在偌旺面前时,若旺立刻想到轩不止一次说他老婆年轻时像刘晓庆,并且说时从不忘摇晃着脱毛的脑瓜,美滋滋地做金屋藏娇状。偌旺却觉得:就是倒转年轮让她回到十六岁花季,也很难找到与刘晓庆有丝毫相似之处。轩的老婆说,轩出事了,你不知道?
  • 心中的太阳

    心中的太阳

    这是一部反映上世纪农村题材的小说。本书主人公王福林爷爷一生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与老伴一起默默地承担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重担,一心想恢复家族昔日的辉煌,为孙子建造瓦房。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去世也只是打下了地基,却未盖起瓦房。但他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的美德却深深地触动了孙子的心灵。本书刻画了勤劳善良、充满希望与追求的农民典型形象。小说语言生动,主题鲜明,人物刻画性格突出。
  • 脚

    姐姐特地赶来,陪桑孟森一起办理结清住院费的手续。人很多,一楼大厅的收费柜台前队伍排得很长,终于轮到他们时,关于某项检查费该由病患自费负担或由健保给付的问题,他姐姐与收费小姐争执起来,双方各自坚持着,最后桑孟森不耐烦起来,提议打电话找保险业务员,确定父亲的寿险能给付后才解决。剩最后一件事,一切便结束了。结完账,他们默默走到电梯前,准备乘那半年来已进出无数回的电梯上八楼,到病房取走父亲的东西。在等姐姐来以前,桑孟森已经先把东西收拾好了,全塞进一个大纸袋里,搁在病床上。方才他想说提下去碍手碍脚,决定先放着,等办完手续再上来拿。
  • 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

    本书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 好人朱爷(上篇)

    好人朱爷(上篇)

    正晌午,太阳火辣辣的,一丝风也没有。朱家南楼大院前几个卖艺的人,打拳踢腿卖弄着各自的武艺,他们汗流浃背,看热闹的人群也是个个汗流满面。卖艺人中的一个中年壮汉抱拳冲人群吆喝着:“多谢各位捧场,今天我们哥儿几个来到贵地献艺,诸位父老乡亲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他见有人要离开,换了口气,“看官莫要走,精彩的马上就来。我们哥儿几个初到,今儿个不要钱,不要物,只想和各位父老交个朋友……”听他这么说,怕舍钱的人收住了脚步。最后一个节目上演了,是猴子爬竿。
热门推荐
  • 特工小萌妃

    特工小萌妃

    “我解了你的封印,你该怎么报答我?”她手持凶器抵在他脖子上卖萌。他眯起寒眸,邪肆一笑:“自当以身相许。”穿越之后解开了某只妖孽的封印,从此脚踩渣男手撕白莲花,御灵兽,傲苍穹,却被妖孽邪帝纠缠不已,日夜不得安宁——“嘤,我一代天才怎么会栽在你身上!”他轻叹:“能不能先别坐我身上了,我跪榴莲跪得好痛……”【新书《邪帝宠上瘾:萌妃,太娇羞!》】
  •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厉少的契约宠妻

    厉少的契约宠妻

    签定契约,她接受他的禁锢和掠夺。他一开始就用交易划开结界,她也时时刻刻记着只是一场无关感情的来往,安心做他只懂听话的宠物。然而再多的冷漠坚定,都在他日渐温柔中沦陷。他为她一掷千金,在给她难堪的人面前出尽风头。他给她温暖依靠,在深夜的山顶上用身体为她取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开始的地方

    梦开始的地方

    很小的时候,我们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不同,分不清爱与喜欢的界限,不知道光会伴随阴影,不知道笑只是锐化后的哭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知道了梦和梦想的区别,却又困在爱与恨的分界……
  • 重生在他的心尖上

    重生在他的心尖上

    (宠文+男强女强+1V1+微玄幻)卿酒前世被人洗去记忆,听信了身边歹人的话,结果害死了那个对她视若珍宝的男人重活一世,她不再退步,她要变强,与他一起看芳华。进入娱乐圈后,某人千方百计地想要公布恋情,暗自爆料,任卿酒怎么查也查不到……某夜,君瑾墨喝醉,迷迷糊糊的进错房间。喝醉的他妖孽迷人,可他带着些小孩闹脾气的委屈“你为什么就是不肯相信我。”卿酒轻笑,捏着他的脸“现在相信你好不好,不算晚吧。”男人像是得了糖的孩子很是认真地说:“不算晚,因为……我一直在等你回头。”……如果问君瑾墨什么是爱情?大概是……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而她是自己猝不及防的心动。(本文架空,一切人名,地名,商名都纯属虚构。)
  • 酒侠神医

    酒侠神医

    这个不算荒凉的小镇,一直沉寂着。突然有一日,有人打破了它的看似平静,形形色色的奇人异事,陆陆续续出现,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养的故事呢?
  • 妃要逃跑:将军别娶我

    妃要逃跑:将军别娶我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怀孕了?婚约取消,被赶出家门……都好吧,孩子还是要坚持生下来。可是,这孩子怎么越看越像那个刚刚回朝的大将军?“既然儿子都这么大了,那我们就成亲吧。”某将军说得非常理所当然。可是——开什么玩笑,让她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野男人?“不嫁!”拒绝一时爽,入狱修罗场。儿子被绑架时,她还是只能求助将军。“作我的妻子,要贤良淑德。”“我淑……”“三从四德。”“我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只害怕我爱你

    我只害怕我爱你

    婚礼次日,他对交颈而眠的她说:“我不会爱你,我也不会离婚”。三年的婚姻,她死守着一个冷冰冰的家,看着他在外面风光无限。她从一个首富的千金,变得一无所有。连唯一的哥哥,也变成了他威胁自己的工具。直到真相揭开,她终于心灰意冷:“彭宇森,我们离婚吧!”“我的字典里从来只有丧偶,没有离婚。”
  • 妈妈,快拉我一把

    妈妈,快拉我一把

    作者用大半年时间走进十多个省市的未成年犯管教所,访谈了240余名未成年犯、监狱干警、专家学者及未成年犯家长,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创作出这部作品。作品分为十二章,从毒品、暴力、网瘾、校园欺凌、溺爱等各个方面,剖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国家层面提出了预防建议。作品还通过监狱民警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一个个真实事例,将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与道义跃然纸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