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6600000091

第91章 洛阳变太师毙命,李儒病托书起兵

王允府中,王允在不停的踱着步,而吕布在一旁也是焦急的等着。

“你别走了,到是想个主意啊!”吕布还是按耐不住的说到。

“事到如今,也只能拼死一搏了。”王允也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如何?”吕布问道。

“斩董卓,迎张济。”王允说到。

“那张济会乖乖投降吗?”吕布问到。

张济这次造反的口号正是诛杀董卓,我等把董卓杀了,他还有什么理由造反。

“可是,可是他要的是邹氏啊。”吕布脑海中都是邹氏那曼妙的身姿,和凤仪亭无限的春色。

“将军,大局为重,等到那张济入城之后,一切不都尽在你我掌握之中吗?”王允说道。

“可是……”吕布仍是舍不得。

“将军,小不忍则乱大谋啊!”王允看着吕布一副不争气的样子。

“先除掉老贼再说,一切都是因老贼而起!”吕布咬牙切齿的说到。

董卓知道张济造反之后也是勃然大怒,急忙调集部队准备出发,而出征之前,王允前来说,此次出征应当举行祭旗仪式,否则对三俊不不利。

董卓本是不信,可是身边的人也是开始不断地和自己说,最后连吕布也劝自己,董卓实在烦不过,就听从众人的安排。

而当天,一切都如同王允计划一般,正当董卓准备念辞祷告之时,吕布在其身后,挥出方天画戟,直接扎在了董卓的后心之上,董卓不可思议的回头看着吕布,吕布也是大惊,难不成是这董卓的体积太大,脂肪太厚,急忙准备抽出来,再刺一下,却不料董卓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而手则是紧紧的抓着方天画戟,吕布也是没有办法,顺势从旁边侍卫的腰间抽出长剑,一剑便将董卓的头颅削了下来。

董卓死了,肆无忌惮,横行朝野的董卓就这么死了,众人从刚开始的震惊,到后期的疯狂,甚至有不少大臣开始上台,开始撕扯董卓的尸体,分食董卓的肉,场面极度混乱。

而此时随着一声大喝,众人将头扭了过去,只见天子赫然出现,而身旁站着的正是吕布和王允!

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吕布背叛了董卓,跟了王允,王允杀了董卓,成为了真正的赢家,至于王允会不会是下一个董卓,谁也不知道,但是现在他确实是时局的掌控者!

李儒府中,李肃慌不择路的冲了进来,而此时的李儒已经是躺在床上咳嗽不断,无法动弹,不说奄奄一息,但也是病入膏肓了。

“文优,你这是怎么了,快起来啊,太师被杀了,要变天了。”李肃此时已经乱了心智,董卓被杀,自己的靠山没了,那些朝中的大臣必然会把自己活刮了吃了。

而李儒似乎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一般,也是不言语,只是不住的咳嗽。

“你倒是想想办法啊,这么下去,等到王允等人腾出时间,必然倒霉的就是我等。”李肃已经是急出了一头汗水。

而此时的李儒则是从枕头下缓缓的拿出来了一封书信,对着李肃说:“把这封信交给李傕郭汜两位将军,必报你性命无忧。”

李肃疑惑的接了过来,然后也是按照李儒的意思去找李傕郭汜。

而就在李肃走了之后,李儒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精神焕发的坐了起来,摊开自己的地图,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原来这一切都是李儒装的。

他并没有生病,只是他犯了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他低估了王允,等到其发现之时,已经为时已晚,所以他只能看着董卓被杀,但是他要活命,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装病等待,等待着李傕郭汜二人等待着张济,等待着诸侯前来,只要是越乱,自己就越有机会,越乱自己就越能活命。

没有人会着急处置一个将死之人,而李儒现在最感谢得救就是袁熙,躺如不是袁熙的横插一刀,洛阳可能早就被焚了,而此时的自己必然会成为天子的第一号仇人,虽然现在洛阳被烧,但是跟自己已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了。

而有些人这就不像李儒这般幸运了,比如说蔡邕,说来也是奇怪,这毒杀少帝的李儒现在因为卧病在床,而被人们忽视,反而之事被董卓重用的蔡邕却成为了头号攻击对象。

原因无他也不怪别人,李儒是费尽心思的想要活命,而这蔡邕则是巴不得的找死。

所有人都在为董卓被杀欢呼雀跃,而这蔡邕竟然为董卓垂泪。

无论你蔡邕是因为什么,即便你是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但是这个时候你哭,你不就相当于找死一样吗。

而这一幕恰巧被王允看到,王允平时就对于蔡邕这种只会舞文弄墨的人极其反感,变直接让人将蔡邕抓起来,带了过来。

王允大声呵斥:“为何而哭!”

蔡邕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便赶紧说道:“死状恐怖,惊恐而哭。”

王允仍是不依不饶到:“你乃董卓亲信,变为余党,董卓之事,必有参与,来人将蔡邕斩首。”

此时大臣们也是蒙了,杀人是正常的,可是怎么也轮不到蔡邕啊。于是纷纷求情。

在王允眼里,蔡邕是董卓的余党,也正常。因为董卓对蔡邕确实很好,好到三天内升职蔡邕三次。他先被董卓任命为侍御史,又转任持书侍御史,接着升迁尚书。从国家部门的角度讲,蔡邕从外台到御史台,再到尚书台,史称“周历三台”。确属殊荣。

但王允也应该知道,隐匿十二年的蔡邕本不愿意为董卓当官,是董卓扬言灭蔡家三族才被迫入京任职。王允自己也是韬光养晦依附在董卓的势力里,才高升成为司徒。

而且王允还忘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袁熙的存在,袁熙现在算是蔡邕未过门的女婿,可是现在的王允根本听不下去,一心就是要杀掉蔡邕,杀掉这个天下文明的大文豪,他如愿了,可是祸事也是从此埋下!

同类推荐
  • 长安风

    长安风

    开元末,天宝初。唐皇隆基老而未老,几分雄心犹在;宰相林甫口蜜腹剑,渐已权倾朝野;三姐玉瑶年才双十,人比花娇媚;胡儿禄山大奸若忠,已然河北蛰伏;权奸杨钊一事无成,仍在剑南厮混;王妃玉环倾国倾城,犹是李家儿媳。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看寿王李瑁如何护娇妻,谋江山!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 仕汉

    仕汉

    汉灵帝熹平六年,看似一片承平的大汉王朝已经走到了它最后的关头。此时的英雄或尚未出世,或仍在潜伏。曹操年方二十出头,刚刚迈出了他仕途的第一步——洛阳北部尉,意气风发;孙坚还在拼命地砍人头攒功劳;张角还在扮演者神棍诓骗众人,然而心中已经想要谋取天下;最为悲催的刘皇叔却不得不努力地织席贩履来填补家用。一位后世的灵魂来到了这个年代,附身一名小小的亭长之子,为了增加自己在乱世的活命系数,只能拼命地往上爬。天下英雄,尽在此数;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在阳泉,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狮脑山,它海拔1160米,是市区最高峰。在这风光秀丽的山麓上,布满山峦的是葱茏茂密、苍翠蓊郁的油松、侧柏、五角枫,还有黄栌、刺梅等灌木。无论朝华夕月,还是晴雨寒暑,这片树林总是显得那么凝重、肃穆、静谧,而在那疏枝密叶间,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韵。就在这片连碧成云的林荫覆盖下的峰顶,有一片开阔地。在这里,耸立着一座“百团大战纪念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还有三座副碑峭然并立。一座锻铜圆雕、两座题字碑以及烽火台和“长城”围绕主碑周围,是一座主题森林公园。
  • 飞将李广

    飞将李广

    历史上的汉名将飞将军李广,箭术高超,因迷路自刎而死——岂不可惜?飞将军李广,“不教胡马度阴山”!
热门推荐
  • 意再难为

    意再难为

    “婉君死了,刚出生的孩子也不放过。”王林漂在太平洋上空,看着这海水淹没的城市,眼中满是仇恨:没人需要我守护,我该何去何从?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一个在读者心目中代表着乐观积极、永不放弃形象的伟大的名字,她的人生经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她的自传和散文在国内有诸多译介,传播广泛,但相比之下对凯勒的信件翻译较少。本书除了凯勒的自传、散文之外,还保留了她写给朋友、家人的信。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传《我生活的故事》,凯勒用细腻动人的文笔回顾了自己的生活,讲述了她患病之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克服生命中的种种困难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凯勒想象自己拥有三天光明的日子,设想自己该如何利用这宝贵的三天;第三部分是凯勒在1887年至1907年之间写给亲友的百余封信件,她交友十分广泛,信中记录了不少与社会各界著名人士交往沟通的轶事,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兴趣爱好广泛、内心世界丰富、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立见解与思考的凯勒,为读者了解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做了真实而全面的补充。
  •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什么是病娇?大概就是我控制不住对你的痴迷不愿看到你在别人怀里最终不愿与别人分享你所以让你众叛亲离可那些都是基于我爱你所以请你原谅我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情————————————小苏
  • 无限恐怖之补全计划

    无限恐怖之补全计划

    那些畏惧恐怖的,必然逃不过死亡的宿命。那些逃避未来的,也终将面对命运的嘲弄。那看不到曙光的,也不能将希望握在掌中。于是一个局外人,被迫的卷入了这空间里。在阴谋与算计中,他只能走出不同的道路。……有个书友群可以进来玩玩:727402481。另,虽然状态是完本,但依然在绝赞更新中。
  • 我们的来历

    我们的来历

    林一含四处揽活。做负面报道比做正面报道更容易,更来菜,更有意思,也更过瘾。作为地级小报记者,整天跟在地区或县市领导屁股后头,写一些豆腐块文章,的确令人沮丧,简直让人烦透了。林一含这种熟手,对此很是不屑。负面报道则不同,深入到县市里面去,到某一个单位挖问题。然后登到报纸上,这叫曝光。天!谁不害怕?现在要挖问题,那可是一挖一个准。教育系统,学校乱收费。医疗系统,医患纠纷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物价,以及执法部门胡作非为。都可以写,只要你一写,就会乱成一锅粥,上下乱。林一含深有体会,他热衷于此。因为只要乱,他就能得着好处。这需要拿捏好火候。
  • 鬼面夫君之妖娆太子妃

    鬼面夫君之妖娆太子妃

    她,慕熙,男生眼中的女神,花瓶眼中的女汉子,学渣眼中的学霸。一次地震中,不幸没逃脱出来,英年早逝.不过深受上帝喜爱的她,上帝给了她一条活路。她,慕容熙,人尽皆知的傻子,但却被当做掌上明珠。灵魂互换,傻子不再傻。她慕熙便是慕容熙,既然穿越了,那就好好活着!可是,为什么她慕熙刚来没几天就被相亲?这是搞哪样?“一对天价的镯子就想娶我?不可能,我的爱情我做主。”被人劫持,找寻失去的记忆.女帝之路,坎坎坷坷。还好有他陪伴。他,南楚国不受重用的太子爷?没权没势?只有那容貌是惊为天人?“亲爱的,我不只长得帅,我身材也好得很,你看看吗?”某男邪恶的说。一统大陆,只为与你并肩看这世间繁华========无良片段来一套=========“皇太子,我喜欢你。”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子低头羞涩的说完,等待某太子的回答。某太子瞄了一眼眼前的女子,然后开口道:“个子没有太子妃高,皮肤没有太子妃白,长相没有太子妃好看,脑子没有太子妃聪明。看来你这辈子没人要了。”说完,便落下马车的帘子,直接走人。心想,还是他的女人完美。女子一下子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小姐,今天太子又被告白了。”慕容熙的贴身侍卫汇报着“知道了。”慕容熙笑着吃着盘子里的水果“爷回来了。”某太子回到府中,走到慕容熙身旁,伸手一挥,就变成自己就坐到椅子上,而怀里抱着慕容熙的姿势。腾出一手从盘子里拿出一颗葡萄,送到慕容熙嘴边。慕容熙见此,张口一咬。“砰!”某太子心想,这咬葡萄怎么是这声儿?往桌子上一看,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放在那里“妞儿,这是?”“这位小妞,我看你太受欢迎了,让大爷我心里很不爽,要不你毁容吧。”慕容熙撅着嘴生气地说道“这就不用了。爷的这张脸可是为了咱们的夫妻生活增添“色”彩的。”某太子把这菜刀扔出屋外,然后抱起慕容熙。转眼间,两人就跑到了床上。“你又来!”慕容熙想起之前的威武夫妻生活,顿时气焰就下去了“妞儿,别怕,爷好好服侍你。”某太子邪魅地一笑“不要.唔.”=======片段结束========本文一对一,男皇女帝。宠文,成长,男女主角身心绝对干净。欢迎各位来跳坑~我在底下接着你们~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迟涩晟意醉玲珑

    迟涩晟意醉玲珑

    她本是富家千金,集团总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对她千般宠,万般爱,却不及她被洗了脑。他一直暗中帮助,她一直有自己的生活。他一直克制自己,她却以为他是同性恋。财团间的尔虞我诈,家族间的爱恨情仇,让她一步步陷入其中,在一次突发事件,她才想起,原来那三年的那个男人原来是他......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