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5500000009

第9章 清潭看剑舞

到了那林中小潭,果然见幽并客坐在潭边,身旁两根细竹削成宝剑长短,显是等候多时。见奉英来到,微微点头,也不言语。奉英四下环视,并未见到云锦,不由得大为失望。再看幽并客仍是黑衣蒙面,和十多年前并未多大变化。想到自己异乡客居十年,也不知故乡人今日安在,曰归曰归,何日可归,不由得心头大慨。

幽并客也不抬头,说道:“可有新的剑招?”语气甚是平淡,可身子却突然暴起,持了那竹剑一招“惊鸿初现”直刺奉英小腹。奉英正欲回答,却不料他会突然发难,等意识过来,剑尖已抵小腹,还好这十年自己练剑并未懈怠,武艺已略有小成,身子猛地一侧,一个筋斗翻到幽并客身后,总算是躲开了这一剑。奉英操起另一把竹剑,也是一招‘惊鸿初现’直指幽并客小腹,幽并客果然中计,按照奉英所教的‘离群索居’应对。奉英待他招式一出,瞬间变平刺为上刺,正是辛千彻今日所教,料想他无计可施定要左手格挡。没想到幽并客只是‘咦’了一声,右手却不变招,仍是挥剑向奉英头上削去。这一招大出奉英所料。如此一来幽并客剑招未变,奉英却变了剑招,虽然迅速,可终是慢了半着,照这样下去剑锋未及对方眉间,只怕自己的头颅已经先被斩断。奉英不由得心中大骇,不及多想慌忙变招,剑锋左挥,‘当’的一声格住袭至面门的竹剑,右臂运力向下一压,使出‘居无所定’中的缠剑式,双剑登时绞在一起,二人同时运力,将绞剑挥成了云剑,双剑顿时舞成两个交错的光圈。奉英暗自叫苦,这云剑比的是对拼二人的臂力,自己虽已成年,可臂力和幽并客相比仍是相去甚远。果然,不过几个云剑,幽并客大力一挥,奉英右手一吃痛,竹剑便应声脱手。幽并客正要指剑刺向奉英咽喉,却见奉英纵身扑出,将那竹剑重新窝在手中,空中一翻,跳出了幽并客的剑势。

“败不求拼而求退,很好。”幽并客待奉英站定了,回身说道。“只不过,学来的剑招却只会生搬硬套,稍遇变化,便会手忙脚乱,说到底,还是临敌尚少,经验未足。”

奉英‘嗯’了一声,纵身又上,二人再次缠斗在一起,两把竹剑呼呼作响,二人衣袂翻飞,剑风带起千百片竹叶旋舞,落湖生波。奉英奇招数显,手中惊鸿剑法一招一招不断送出,转眼已经拆了百十招,可幽并客如影如魅,奉英竭尽全力,仍是一剑未中。眼见手中剑招将罄,奉英心中一急,剑势稍缓。幽并客见他,剑势虚浮,徒具声势,竟不横剑招架,只伸了左手二指,猛地向前一夹,顺势一送,将奉英的来剑格在自己右肩之前,同时竹剑送出,已抵住奉英咽喉。二人瞬间定住,只听剑风渐隐,竹叶悠悠,万物皆寂,唯水落清潭,叮咚可闻。

奉英满脸愧色,不知说些什么。幽并客撤了竹剑,坐回潭边石上,看着奉英说道:“临敌时心浮气躁,乃是大忌,要知剑法之旨,在于虚招扰敌,寻其破绽,而后瞬行杀招,倘若神形有异,则收发不齐,心剑难同,不免给人寻了破绽,还未制敌,先为敌人所制。你可明白?”

奉英道:“明白,只是半月后我便要娶亲了,未免有些心神不宁。”

幽并客一抬头,眼中露出诧异的神色,说道:“娶亲?娶亲...”怔了一怔又低头道:“也是了...都忘了你都十八了,是该娶妻生子了。是哪家姑娘?”

奉英涨红了脸,说道:“是城北王铁匠家姑娘。”幽并客‘嗯’了一声道:“可是有什么想告诉我的?”

奉英犹豫了半响,说道:“我想,请我妹妹云锦来参加。”声音小得自己都快听不到。说罢低头不语。

幽并客抬头看了看奉英,二人半响无话,夕阳欲隐,林间渐闻鸦鸣。过了半响,幽并客说道:“好,不过你妹妹只能用朋友的身份参加,你也不能告诉任何人她是你妹妹。我这么说你可满意?”

奉英大喜过望,没想到幽并客居然同意让自己妹妹参加婚礼,不由得兴奋之情溢于颜表,忙点头道谢,之后便将亲事地点女方家址,尽数告诉了幽并客,道了几声谢后高兴地离去。

幽并客望着奉英离去的背影,叹了声气,不再言语。

竹林深处‘哼’的一声,再无声响。

一月之期匆匆而过,这日天气甚是晴朗,奉英匆匆用过早饭,便有两个新买的丫鬟为他更衣挽发。屋里门外街坊邻居挤得水泄不通,都在笑着催促奉英快快迎亲,木辛二人也是喜气洋洋地看着儿子,直看得奉英脸上发烫。不一会儿红袍乌冠,一身喜气的奉英便被众人拥簇着出了院门,迎亲队伍早在门外候着,一人牵过来一匹骏马,背镶华鞍,颈系红花,那人扶着奉英上了马,众人又是吆喝又是起哄,人群所至,喜钱四散,彩纸纷飞,一路上颇是热闹。

奉英坐在马上,笑容满面,乐呵呵地如在梦中,只是不知妹妹云锦此时身在何处,颇显美中不足,不过倒也不甚影响。

过了一条街,车队正行着,忽然,一旁街角处,一个白衣少年牵了一辆板车拦住了去路,那公子看起来不过比奉英略大几岁,可眉凝目聚,彬彬有礼,自有一番深沉。牵马的马夫正要上前呵斥,却见那孩童鞠躬拱手道:“我家先生携舍妹云锦祝贺奉英先生觅得佳偶,特赠薄礼两箱,略表敬意,礼小物微,还望奉英先生,晚些打开,否则大家看到,不免取笑于我家先生。”说着又拱手拜了拜。

奉英听他话语,知是幽并客所派,忙问道:“云锦姑娘可曾前来?”那孩子将车绳交给奉英身边随行的马夫,又拜了拜说道:“舍妹另有他约,未能亲自道贺,还请见谅。”说着便径自去了。

同类推荐
  • 全面战争之一岁出走记

    全面战争之一岁出走记

    全战三国一岁的孩子居然会野心勃勃只身出走究竟为何?出走之后又如何立足?原来如此!
  • 大唐再起

    大唐再起

    与赵匡胤同年为帝,稳扎稳打,以南伐北,统一天下的道路上,更先一步…… 交流群:大唐再起:631774182
  • 落殇不解

    落殇不解

    陆遥前16年风光无限,少年英雄,一战成名!可他爹死后,他就光认钱了,用大家的话说,只要皇帝不问,这天下的东西没有他不敢卖的…
  • 三国之凤凰传说

    三国之凤凰传说

    现代大学生太史宇,被涅槃的凤凰火烧死,意外来到了三国,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但是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应该做点什么。可是太史宇却走偏了,经过了最初的努力之后,发现,原来这里也可以过得很轻松,原来平凡的活在三国也不错,可是天违人愿的故事。
  • 太和风云

    太和风云

    公元四至五世纪,中国历史历经三国两晋,进入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宋政权掌握在刘姓皇族之手,而北魏的政权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人掌控。北魏初期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时百余年,后来第七位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史称拓跋宏。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引导下,力主发展经济,实行民族团结,推崇汉文化并广传佛教,使北魏在文化上,民族团结上达到空前繁荣,而后又实行了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对推动社会发展,延续中华文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剧讲述了北魏中期的一段故事。旨在使后人记住这一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故事从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皇帝的去世说起。
热门推荐
  • 五美缘

    五美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予我千万宠爱

    他予我千万宠爱

    一次了结未果,遇见了一个清风明月般的人,似是什么都打动不了他的心;被人相救,却不曾想,把心给遗失了……
  • 快穿之男神给个面子

    快穿之男神给个面子

    被系统绑定是什么体验?落星冷漠表示,怼他,怼他,怼他!!!要攻略男神是什么体验?女追男?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主动。凤梧:【我求你好好做任务行不行?】落星:“考虑考虑。”凤梧:【考虑什么?你追的可是男神,男神啊。】落星:“嗯。”那又怎样?凤梧:【我能接收你的画外音。】落星:“……”忘了。男神一把将某只臭鸟踢开,站在落星面前,“求撩。”凤梧:【啊啊啊啊~大人我可是在帮你……】
  • Loveand Friendship

    Loveand Friend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调摄情志。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颐养天年。
  • 桃源传说

    桃源传说

    传承还是阴谋?破万古大局,碾压群雄,横扫诸敌,苍梧山下参悟天道时空,踏破空间的束缚,冲出时间的桎悎。重走星空古路,逆行而上,亲临太初之地,只为追寻那往日的初心......千世轮回与万载磨砺,他终将迈出那一步,使得混沌颤栗,洞悉真相时,心中浮现出带泪的笑容。
  • 我在蛮荒的生存冒险

    我在蛮荒的生存冒险

    大三学生颜雪玩迷你世界的时候被雷劈死,醒来发现重生到了蛮荒时代,本以为会死在这到处是野兽和恐龙的世界,没想到迷你世界的游戏系统竟然和颜雪融合,可以用工具箱合成各种工具,只要通过游戏道具制作的工具和农作物都具有游戏中的各种神奇属性,既然这样,那就开启蛮荒冒险之旅吧!
  • 鸭子呱呱叫

    鸭子呱呱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也曾爱你如痴如狂

    也曾爱你如痴如狂

    “嫂嫂,好久不见!”他微笑,眼神里全是冷意。为了林落白,他愿意奉上一切,甚至是自己的性命。可在订婚前夜,他却被这个女人亲手送进监狱,还转身嫁给了他的哥哥。他发誓,总有一天,他要把这债,千万倍的讨回来!“林落白,你对我所做的一切,这辈子都不够你还!”他面色阴冷,誓要将受到的痛苦千倍万倍的还回来!她面色淡然,心想,她都要死了,还哪来什么一辈子……
  • 父亲的花园

    父亲的花园

    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父亲终于从遥远的新疆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回家了,而没有临时改变主意,和他的两位兄弟一道在中途下车。我私下里以为,父亲背井离乡的历史可能要画上句号了。几年前,我们就呼吁,不让他出远门了。可他还是像一只疲惫的老候鸟一样裹着一身稀薄的羽毛年年东出景阳关。他扔给我的理由,无非是“靠你一个人,怎么搞得走呢?”我这个只是动动嘴皮子的泥菩萨,每每都是抱愧以对。今年他又出去了,这让我更加不安。老父亲为生活所迫而年年远走他乡,我们却无力阻止,这算不算大不孝?他就要满六十岁了,可还得忍气吞声。这会不会成为乡人在背后揶揄他和嘲讽我们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