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9700000003

第3章 简论“窥视欲”

窥视欲,每个人都有。窥视别人的生活情景,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它是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它的存在,为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基础。雅文学和俗文学都有一个功能,那就是满足读者窥视别人生活的愿望。我们每个人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心理动因中,都有窥视别人生活的欲望因素在。身为一个男人,常期望通过阅读去窥视和了解女人的内心世界,窥视和了解她在家庭里和卧室里的生活情状,窥视和了解她和她所爱的男人在一起时的样子。身为一个女人,常期望通过阅读去窥视和了解男人的内心世界,窥视和了解他在家庭里和卧室里的生活情状,窥视和了解他和女人在一起时的样子。身心健康的人,常期望通过阅读去窥视和了解身心有残疾的人的生活情状;身心有残疾的人,则渴望通过阅读去窥视和了解健康人的生活情状。

中外的许多作家,用他们的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独具个性的人物的独特生活情状,使我们在阅读中除了满足通常的心理需求之外,还部分地满足了我们的窥视欲。司汤达在他的《红与黑》中,对于连和德·瑞那夫人私通的过程作了精彩的描述,这种描述使我们在了解复辟王朝耶稣会教士和回国的流亡贵族得势时的法国社会各阶层人心理的同时,也窥见了男女私通的情状,使我们的窥视欲部分地得到了满足。巴尔加斯·略萨在他的《绿房子》中,对妓女们的生活作了艺术的展示,这种展示使我们了解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整个秘鲁北部长达四十年的社会生活,同时,也使读者窥视妓女生活情状的欲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谷崎润一郎在《春琴抄》中,把一个九岁就失明的女子春琴的变态心理和有受虐病的佐助的交往写得惊心动魄,使我们在了解人性奥秘的同时,也窥视了有生理和心理疾患的人的生活情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的窥视欲望,是作家在写作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但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满足读者的窥视欲也有一个度的限制。这就像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窥视欲望的满足有一个限度一样,你可以到剧院的后台去窥视演员们换戏服的情景,演员们可能不满意,不过他们至多是把你赶走罢了;你可以到病房门外窥视病人被疼痛折磨的情景,一旦被病人和病人家属发现,他们至多是白你一眼;你可以窥视一个新娘在新房里抓紧时间偷偷吃东西的情景,倘是被发现,至多是落一句笑骂而已;可如果你一个男人趴在女浴池的窗外窥视裸体的女人,潜进人家的屋子窥视人家的夫妻生活情景,那你就是流氓行为,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处了。文学创作也是这样,当你掌握好了满足读者窥视欲的限度,你作品的各种功能的发挥不会受到影响,读者在你的作品里获得的,除了窥视欲的满足外,还有许多别的东西。如果过了度,整篇作品完全变成了一个窥视的窗口,读者读完之后,除了窥视欲的满足外一无所获,那这篇作品的成色就会降低许多,有追求的读者最终也不会满意。他们很可能在合上书本之后不屑地说:呸,什么东西!

毋庸讳言,现在流行于世的一些通俗文学作品,完全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窥视欲,作者写作的目的,就是展览人们想窥视的那些内容。你想窥视男女交合的情景吗?他就把男女在一起的那些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你想窥视罪犯犯罪的过程吗?他就把一桩谋杀案里罪犯杀人的血腥过程津津有味地写出来;你想窥视少女闺房里的情状吗?他就给你描述一些少女处理月经来潮的场景。更有甚者,有的人干脆就写自己的隐私,靠出卖自己的隐私来吸引读者,让读者来窥视自己的私生活。一切都是为了迎合,没有其他任何文学上的目的,只要能满足你的窥视欲望,他也就完成了任务。这样的作品读者读了之后,其后果可想而知,在最初的窥视欲望满足和感官刺激过后,是一阵心灵的空虚。读者们只是借助这些文字让眼睛看到了过去不容易看到的东西,心灵上并没有得到任何滋养。而凡是文学作品,不管是雅文学还是俗文学作品,只要能称得上是文学作品,它就或多或少地应该给读者一点心灵上的滋养,当然这里说的滋养是广义的,它包括安抚、宽慰、充实、升华等等内容。

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缘由,主要是钱在作怪。为了书和刊物的发行量上去,作者能多赚稿费,编者能多赢利,便牺牲文学的声名,把文学作品变成了满足读者窥视欲望的工具。笔者以为,世上赚钱的法子很多,写作者大可不必靠此法去读者口袋里掏钱。因为靠此手段赚钱,其实是无异于骗的。这有点像大街上卖假药的人,他高声宣称他的药能治病,人们买回去吃到肚里以后,病情既未见好转也未见恶化,没有任何作用。实际上他卖的是既不治你的病也不坏你的病的东西。中国人历来讲究赚钱有道,靠此法赚钱,时间长了,会为人不齿。对这一点,有些写作者心里也是明白的,他们中不少人是不用真名而只用化名的。可这种事做久了,难免要走漏风声,我看还是不做为好。钱和文人的节操相比,还是后者重要。

应特别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窥视欲这个东西,它和占有欲有相似的地方,你若是不加限制,一味地想满足它,其实你是没法完全满足它的。你越是想迎合和满足它,它的胃口就越大。这有点像那些贪污犯,他贪了一千元之后,如果被发现并受到了处分得到了限制,他的贪占欲也就不再膨胀,可能就从此罢手了。而如果不被发现未受到限制,他的贪占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他贪了一千之后还想再贪一万,他贪了一万之后还想再贪十万,他贪了十万之后还想再贪一百万,没有满足的时候。社会上有些贪污了几千万公款的大贪污犯被揪出来后,我们有人不理解这种行为,说,你贪污一百万就够你过好日子了,为什么要贪污那么多?这就是不了解贪占欲望越不限制越膨胀的特性。窥视欲也是这样,你越不限制它就越强烈、越膨胀,你在作品中让它看了家庭的隐私,它不满足,它还要看卧室里的隐私;看了卧室里的隐私之后,它仍不会满足,它还要看床上的隐私;床上的隐私看完之后,它还要看厕所里的隐私,没有完的时候。你在作品中让它看了影视演员的隐私,它不满足,它还要看歌手的隐私;你让它看了歌手的隐私,它不满足,它还要看政治家的隐私;你让它看了政治家的隐私,它还不满足,它还要看教授的隐私;你让它看了教授的隐私,它不满足,它还要看作家的隐私,没有满足的时辰。它要你一直写下去,你怎么办?你有那么多的东西去写?你能一直写下去?当你有朝一日写不出它满足的东西时,它就会把你无情地抛弃,很可能还会骂你一句:这狗杂种,写的是什么玩意儿,根本不是我想看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你用你的笔一直把读者往窥视的路上引,使读者的阅读趣味越来越卑下,这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人格的形成,影响到他们精神的质量。当你老了之后回首你的写作道路时,你的心灵是不会不增加重负的。

人们的窥视欲望常在,写作者就不得不经常与人们的窥视欲望打交道。司汤达、巴尔加斯·略萨和谷崎润一郎等许多作家已用他们的作品,为我们做出了怎样和读者的窥视欲望打交道的榜样。当然,满足读者窥视欲的度并不是可以用尺子去准确把握的,有时过一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写作者的心里该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同类推荐
  • 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最为经典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以及建筑等方面的作品。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翻皮球

    翻皮球

    三十年来,梁小斌的笔记体手稿在大江南北的文友手中传看,他对日常事物无与伦比的洞见,对世界真相的解读让人惊叹。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曾经以《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震撼了一个时代;作为一个深藏民间的思想家,梁小斌用他精耕细作的笔记将这个深深蒙尘的时代之镜从一角开始擦亮。德国有尼采,中国有梁小斌。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 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品读经典

    品读经典

    阅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品一篇美文,能让我们的心更加柔软、明净,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其乐无穷,受益匪浅。本书是一位在外漂泊的农民工,对经典名著名篇的读书笔记,值得一读。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
热门推荐
  • 明妄经

    明妄经

    一念之慈,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一念之恶,是一切悲惧的源头。跨山跃海,万步成眠,游走各处,见解世间,百媚情肠,人生苦短。何为正?何为邪?一切因缘起,亦是因念灭。 这是一个关于假和尚在异界带领一群真和尚征服世界的故事……爽文粉勿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小区神探系列之幸运笔

    小区神探系列之幸运笔

    小区神探系列的第三部,让你觉得很生活,很感触。
  • 孔雀海

    孔雀海

    那枚羽毛很轻,颜色是纯白,在手心里没有任何重量。沙木看着这枚羽毛,微微闭上眼睛,像是回忆起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情绪。在县里仅有的邮局营业大厅里,清早的戈壁还有夜晚残余的清冷空气,沙木穿着一件旧夹克,他的表情在昏沉的大厅里显得黯淡。工作人员也许尚未睡醒,伸了个懒腰敲了敲玻璃窗,提醒这个高大阴郁的少年别再走神了。艾力达也适时地推了推沙木的肩膀,这个有着修长睫毛和热烈笑容的维族少年,用浓郁的地方口音说,嗯,沙木,你不说要寄东西吗?
  • 四月梧桐,芳华未至

    四月梧桐,芳华未至

    一手执玫瑰,一手执剪刀。爱你,不过是最简单的事。可爱的越深的人,却轻而易举的也能被伤的更深。
  • 剑道汹涌

    剑道汹涌

    简介无能……总之,这是一个带着外挂的少年登临彼岸的故事。天已断,路已尽,大海对面又是何处?扬帆远航,携带此地之期盼,寻彼岸之希望!云雀越海,只手攀天,既然路已走不通,那便渡海吧,天之涯,海之角,苍茫天地外,何地葬吾身。
  • 爱已售罄

    爱已售罄

    为了追寻年少时暗恋的男孩,选择了北漂,然而命运的交错,使她一直流离在他的世界之外。北漂一族的辛酸、文学圈的潜规则、明星的“枪手”,以及一直萦绕在她心中的那份隐秘而不得的爱……都在这部80后北漂女孩的半自传体的小说中一一呈现。
  • 黄泉路上的勾魂娃娃

    黄泉路上的勾魂娃娃

    一个对灵异事件感兴趣的三人组,一次贴吧的偶然发现,一场场诡异的事情悄然发生……
  • 树叶间的阳光

    树叶间的阳光

    主人公在事业与爱情之间徐环而情感波动强烈,新角色的搭配彰显现代都市生活的典范与气质,繁密的流程使得故事承前启后的鲜明,并且抓住读者渴望成功的心理,细致的描绘不一样的读本。
  • 峨眉七矮

    峨眉七矮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达1700万字。他的小说,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宏大气魄。本社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规模推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本书是其中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