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1300000002

第2章 致大海

——为冰心送行而作

今天是给您送行的日子,冰心老太太!

我病了,没去成,这也许会成为我终生的一个遗憾。但如果您能听到我这话,一准会说:“是你成心不来!”那我不会再笑,反而会落下泪来。

十点钟整,这是朋友们向您鞠躬告别的时刻,我在书房一片散尾竹的绿影里跪伏下来,向着西北方向——您遥远的静卧的地方,恭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打开音乐,凝神默对早已备置在案前的一束玫瑰。当然,这就是面对您。本来心里缭乱又沉重,但渐渐的我那特意选放的德彪西的《大海》发生了神奇的效力,涛声所至,愁云扩散。心里渐如海天一般辽阔与平静。于是您往日那些神气十足的音容笑貌全都呈现出来,而且愈来愈清晰,一直逼近眼前。

我原打算与您告别时,对您磕这三个头。当然,绝大部分人一定会诧异于我何以非要行此大礼。他们哪里知道这绝非一种传统方式,一种中国人极致的礼仪,而是我对您特殊的爱的方式,这里边的所有细节我全部牢牢记得。

八十年代末,一个您生命的节日——十月五日。我在天津东郊一位农人家中,听说他家装了电话,还能挂长途,便抓起话筒拨通了您家。我对着话筒大声说:

“老太太,我给您拜寿了!”

您马上来了幽默。您说:“你不来,打电话拜寿可不成。”您的口气还假装有点生气。但我却知道在电话那端,您一定在笑,我好像看见了您那慈祥的并带着童心的笑容。

为了哄您高兴。我说:“我该罚,我在这儿给您磕头了!”

您一听果然笑了,而且抓着这个笑话不放,您说:“我看不见。”

我说:“我旁边有人,可以作证。”

您说:“他们都是你一伙的,我不信。”

本来我想逗您乐,却被您逗得乐不可支。谁说您老,您的机敏和反应能超过任何年轻人。我只好说:“您把这笔账先记在本子上。等我和您见面时,保证补上。”

这便是磕头的来历,对不对?从此,它成了每次见面必说的一个玩笑的由头。只要说说这个笑话,便立即能感受到与您之间那种率真、亲切,又十分美好的感觉。

大约是一九九二年底,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期间,和妻子顾同昭,还有三两朋友一同去看您。那天您特别爱说话,特别兴奋,特别精神;您一向底气深厚的嗓音由于提高了三度,简直洪亮极了。您说,前不久有一位大人物来看您,说了些“长寿幸福”之类的吉祥话。您告诉他,您虽长寿,却不总是幸福的。您说自己的一生正好是“酸甜苦辣”四个字。跟着您把这四个字解释得明白有力,铮铮作响。

您说,您的少时留下许多辛酸——这是酸;青年时代还算留下一些甜美的回忆——这是甜;中年以后,“文革”十年,苦不堪言——这是苦;您现在老了,但您现在却是——“姜是老的辣”。当您说到这个“辣”字时,您的脖子一梗。我便看到了您身上的骨气。老太太,那一刻您身上真是闪闪发光呢!

这话我当您的面是不会说的。我知道,您不喜欢听这种话,但我现在可以说了。

记得那天,您还问我:“要是碰到大人物,你敢说话吗?”没等我说,您又进一步说道,“说话谁都敢,看你说什么。要说别人不敢说、又非说不可的话。冯骥才——你拿的工资可是人民给的,不是领导给的。领导的工资也是人民给的。拿了人民的钱就得为人民说话,不要怕!”

说完您还着意地看了我一眼。

老太太,您这一眼可好厉害。您似乎要把这几句话注入我的骨头里。但您知道吗?这也正是我总愿意到您那里去的真正缘故。

我喜欢您此时的样子,很气概,很威风,也很清晰。您吐字和您写字一样,一笔一画,从不含混。您一生都明达透彻,思想在脑海里如一颗颗美丽的石子沉在清亮见底的水中。您享受着清晰,从来不委身于糊涂。

再说那天,老太太!您怎么那么高兴。您把我妻子叫到跟前,您亲亲她,还叫我也亲亲她。大家全笑了。您把天堂的画面搬到大家眼前,融融的爱意使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充满美好。于是在场的朋友们说,冯骥才总说给冰心磕头拜寿,却没见过真的磕过头。您笑嘻嘻地说我:“他是个口头革命派!”

我听罢,立即趴在地上给您磕了三个头。您坐在轮椅上无法阻拦我,但我听见您的声音:“你怎么说来就来。”等我起身,见您被逗得正在止不住地笑,同时还第一次看到您挺不好意思的表情。我可不愿意叫您发窘。我说:“照老规矩,晚辈磕头,得给红包。”

您想了想,边拉开抽屉,边说:“我还真的有件奖品给你。今年过生日时,有人给我印了一种寿卡,凡是朋友们来拜寿,我就送一张给他作纪念。我还剩点儿,奖给你一张吧!”

粉红色的卡片精美雅致,名片大小,上边印着金色的寿字,还有您的名字与生日的日子。卡片的背面是您手书自己的那句座右铭:“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您说,这寿卡是编号的,限数一百。您还说,这是他们为了叫您长命百岁。

我接过寿卡一看,编号77,顺口说:“看来我既活不到您这分量,也活不到您这岁数了。”

您说:“胡说。你又高又大,比我分量大多了。再说你怎么知道自己不长寿?”

我说:“编号一百是百岁,我这是77号,这说明我活七十七岁。”

您嗔怪地说:“更胡说了。拿来——”您要过我手中的寿卡,好像想也没想,拿起桌上的圆珠笔在编号每个“7”字横笔的下边,勾了半个小圈儿,马上变成99号了!您又写上一句:“骥才万寿,冰心,1992.12.20”。

大家看了大笑,同时无不惊奇。您的智慧、幽默、机敏,令人折服。您的朋友们都常常为此惊叹不已!尽管您坐在轮椅上,您的思维之神速却敢和这世界上任何人赛跑。但对于我,从中更深深的感动则来自一种既是长者又是挚友的爱意。可使我一直不解的是,您历经那么多时代的不幸,对人间的诡诈与丑恶的体验较我深切得多。然而,您为何从不厌世,不避世,不警惕世人,却对人们依然始终紧拥不弃,痴信您那句常常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无限美好的格言“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到底是为了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天性使然?

我想到一件更远的事。

那时吴文藻先生还在世。那天是您和吴先生金婚的纪念日。我和楚庄、邓伟志等几位文友去看您。您那天新裤新褂,容光焕发;您总是这么神采奕奕,叫大家无论碰到怎样的打击也无法再垂头丧气。

那天聊天时,没等我们问您就自动讲起当年结婚时的情景。您说,您和吴文藻度蜜月,是相约在北京西山的一个古庙里。

您当时的神气真像回到了六十年前——

您说,那天您在燕京大学讲完课,换一件干净的蓝旗袍,把随身用品包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布包,往胳肢窝里一夹就去了。到了西山,吴文藻还没来——说到这儿,您还笑一笑说:“他就这么糊涂!”

您等待时间长了,口渴了,便在不远的农户那儿买了几根黄瓜,跑到井边洗了洗,坐在庙门口高高的门槛上吃黄瓜,一时引得几个农家的女人来到庙前瞧新媳妇。这样直等到您的新郎吴文藻姗姗来迟。

您结婚的那间房子是庙里后院的一间破屋,门关不上,晚上屋里经常跑大耗子,桌子有一条腿残了,晃晃荡荡。“这就是我们结婚的情景。”说到这儿,您大笑,很快活,弄不清您是自嘲,还是为自己当年的清贫又洒脱而扬扬自得。这时您话锋一转,忽问我:“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

我说:“我还不如您哪。我是‘文革’高潮时结的婚!”

您听了一怔,便说:“那你说说。”

我说那时我和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结婚没房子,街道赤卫队队长人还算不错,给我们一间几平米的小屋。结婚那天,我和我爱人的全家去了一个小饭馆吃饭。我父亲关在牛棚,母亲的头发被红卫兵铰了,没能去。我把劫后仅有的几件衣服叠了叠,放在自行车后车架上,但在路上颠掉了,结婚时两手空空。由于我们都是被抄户,更不敢说“庆祝”之类的话,大家压低嗓子说:“祝贺你们!”然后不出声地碰一下杯子。

饭后我们就去那间小屋。屋里空荡荡,四个房角,看得见三个。床是用砖块和木板搭的。要命的是,我这间小屋在二楼,楼下是一个红卫兵“总部”。他们得知楼上有两个“狗崽子”结婚,虽然没上来搜查盘问,却不断跑到院里往楼上吹喇叭,还一个劲儿打手电,电光就在我们天花板上扫来扫去。我们便和衣而卧。我爱人吓得靠在我胸前哆嗦了一个晚上。“这就是我们的新婚之夜!”我说。

我讲述这件事时,您听得认真又紧张。我想完事您一定会说出几句同情的话来。可是您却微笑又严肃地对我说:“冯骥才,你可别抱怨生活,你们这样的结婚才能永远记得,大鱼大肉的结婚都是大同小异,过后是什么也记不住的。”

您的话使我出其不意。

一下子,您把我的目光从一片荆棘的困扰中引向一片大海。

哎哎,您没有把我送给您那幅关于海的画带走吧?

那幅画我可是特意为您画得那么小,您的房间太窄,没有挂大画的墙壁。但是您告诉我:“只要是海,都是无边的大。”

我把您那本译作《先知》的封面都翻掉了。因此我熟悉您这种诗样的语言所裹藏的深邃的寓意。我送给您一幅画,您送给我这一句话。

我在那幅蓝色的画里,给您画了许多阳光;您在这个短句中,给了我无尽的放达的视野。

在与您的交往中,我懂得了什么是“大”。大,不是目空一切,不是作宏观状,不是超然世外,或从权力的高度俯视天下。人间的事物只要富于海的境界都可以既博大又亲近,既辽阔又丰盈。那便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大爱,与正大光明。

德彪西的《大海》全是画面。

被狂风掀起的水雾与低垂的阴云融成一片;雪色的排天大浪迸溅出的全是它晶莹透明的水珠。一束夕照射入它蓝幽幽的深处,加倍反映出夺目的光芒。瞬息间,整个世界全是细密的迷人的柔情的微波。大海中从无云影,只有阳光。这因为,它不曾有过瞬息的静止;它永远跃动不已的是那浩瀚又坦荡的生命。

这也正是您的海。我心里的您!

我忽然觉得,我更了解您。

我开始奇怪自己,您在世时,我不是对您已经十分熟悉与理解了吗?但为什么,您去了,反倒对您忽有所悟,从而对您认识更深,感受也更深呢?无论是您的思想、气质、爱,甚至形象,还有您的意义。这真是个神奇的感觉!于是,我不再觉得失去了您,而是更广阔又真切地拥有了您;我不再觉得您愈走愈远,却感到您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的贴近。远离了大海,大海反而进入我的心中。我不曾这样为别人送行过。我实实在在是在享受着一种境界。并不知不觉在我心里响起少年时代记忆得刻骨铭心的普希金那首长诗《致大海》的结尾:

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

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

你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的心将充满了你,

我将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

你的光和影,你浪花的喋喋,

带到森林,带到寂寞的荒原。

1999.3.19 深夜 天津

同类推荐
  •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文学大师许地山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经典名篇《落花生》在内的散文作品共32篇以及15篇著名小说作品。
  •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本书为散文集,记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文中既有学校停水断电的烦恼,也有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创业失败的伤心与烦恼,也有长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尽管作者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仍然用坚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奋斗的歌。
  • 峨眉天下秀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是天下名山,佛教圣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旅客众多,管理不力,峨眉山的脏乱差竟也成为顽症,引起了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的强烈不满。1992年,一位共产党员受命于危难之际,舍生忘死铁腕治山。在他的统帅下,峨眉山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下了诸多全国"第一",并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位铁腕治山人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次遭遇车祸,三根肋骨骨折,颈椎错位;一次被歹徒用自制的炸弹炸伤手掌、脸颊和眼睛;去年身患肝癌,却还曾放弃难得的肝源和拯救生命的机会,与生命赛跑,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不热爱生命吗,他到底哪儿来的精神力量,这是怎样的一位共产党员呢?
  • 当你孤单谁会想起你

    当你孤单谁会想起你

    《当你孤单谁会想起你》这部合集就包括了几乎青春小说的所有风格。青春校园说起来就是疼痛的懵懂,年少友情跌跌撞撞的想念,孤单少女的满怀心事……为避免剧透,我只说感受。同样是写作,有人追求特立独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字,有人刻画生动有趣令人难忘的人物,也有人语言平平人物随意,但又在随意之间塑造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 出沙

    出沙

    一场清雪过后,草原上的风就多了几分凛冽,平展展的草原隐隐约约呈现出大漠的苍凉。风中草如奓起的头发一样乱蓬蓬飞舞。天空碧蓝,又高又远,不时飘过的云朵遮住太阳。受内蒙古冷高压影响,这片草原在这个季节里,天气变幻无常,冷雨、雪花、冰雹在一天之内交替光顾。最可怕的是大风雪,常常在傍晚时分刮起,稍有疏忽,牧民的牲畜就会走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什么时候起,风雪中多了肆意飞扬的沙子,草场悄悄萎缩,土地日渐沙化。草原初冬的傍晚略带秋的柔和,柔和里暗藏冬的冷峻,偶有雪粒从晴朗的天空飘落,打在苏伦嘎蓝色的蒙古袍上。
热门推荐
  • 邪王的绝世毒妃

    邪王的绝世毒妃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王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了亲爹不疼,后娘不爱,还惨遭逼婚而死的丞相之女。对此,慕容月表示,真是日了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Richard II

    Richard 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孙文化的梦

    孙文化的梦

    说实话,孙文化是个帅哥。一米七八的个头,不驼不凸。白白净净的脸,眼睛虽不算大,但很有神。鼻梁笔挺,嘴角上翘,加之很难刮净的络腮胡,配上一身还算时尚的服装,风度俨然矣。张莉说老娘就是不经意间看了你一眼,给鬼迷心窍了!唉,看样子“衰哥”是看不得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呀!孙文化笑着哼了哼:“老子能迷住你也算本事了!你不是吹有一个排的人追吗?老子不懦弱,一个微笑就把你给征服了,哈!”其实孙文化征服张莉的不仅仅是他的各种帅气,而是他有才。那时他们都加入了文学社,算是文学青年了。
  • 1973年的弹子球

    1973年的弹子球

    “时候一到,任何人都得洗手上岸,别无他路。”《1973年的弹子球》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98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青年的“我”大学毕业之后,靠做英语翻译工作为生,生活平凡宁静。与一对难以分辨的双胞胎女孩的同居似是一切开始转变的前兆。某天,“我”受到记忆中一台“宇宙飞船”弹子球机的召唤,于是与双胞胎姐妹踏上寻找弹子球机之旅。而当“我”终于与那台念念不忘的弹子球机相逢时,“我”却只是漠然地离开了它。随后“我”与双胞胎姐妹正式告别,独自一人回归无边的孤单。而“我”的朋友“鼠”爱上了如他一般孤独的女子,被虚无和迷茫充斥着的生活,致使他最终决定离开恋人、离开城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转世成了一把剑

    转世成了一把剑

    大魔王齐格转世重生了,本计划着像所有重生者那样在新的世界里大展一番拳脚,可是,怎么转世成了一把剑!还是一把品级极低的黄级低阶垃圾剑!唯一值得庆祝的是,主人是一个柔弱可爱的小萝莉,从此齐格走上了一条艰难而有趣的萝莉养成之路。到底谁才是谁的主人啊!本书并非一般的重生流,主角是以一个老师,一个配角的视角进行重生的,如果非要找一个例子,主角的定位大概就是斗破里的药老吧。小乌龟力求把本书写得轻松趣味一些,如果你喜欢,请帮我收藏、留言、投票吧。小乌龟还有一本暂时太监的玄幻小说《异度龙神》,是的,暂时!大家要是无聊可以去瞟一眼。
  •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

    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如果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自主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有巨大的帮助。《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就为你提供了美国父母教育孩子自立的妙招,本书从八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阐述,这也是美国孩子从很小就拥有很强自立能力的根本原因。希望对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借鉴,让孩子们都成为能走的出家门、跨的出国门、自立自强于世界的精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暗瞳

    暗瞳

    十宗罪之外的战争:情报界的高智商对抗,跨国暗战一触即发。蜘蛛、周浩晖、紫金陈联袂推荐!The Dark Eye全球情报危机管理的入门教程揭秘情报世界的悬疑推理小说媲美“谍影重重”,多家影视公司争相洽谈版权如果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见不到阳光又如何?没有什么是不需要代价就能获得的。我们这种人能体会与众不同的生活,长期冒着危险四处工作,今后的归宿往往是垃圾堆。所以,不妨在活着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别有那么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