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6200000002

第2章 孤独是一种什么心理? 让我们走近孤独综合征

1.都市生活的噩梦——孤独综合征

都市给人的感觉总是繁华而拥挤,人群熙熙攘攘,街道车水马龙,但隐藏在高楼大厦后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却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发冷漠,于是,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会感觉到孤独。从少年到老年,从外来务工人员到都市白领再到事业有成的老板,城市中孤独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孤独综合征”正席卷而来。

孤独综合征就存在于我们中间,你了解它吗?

网络社交、速食爱情、夜生活……人们用各种方式掩盖着孤独,但一切伪装终究只是徒劳。

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做过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在受访的2000多名英国人中,大约有1/10的人承认自己常常感到孤独,特别是18~34岁的人群,他们中感到孤独的人数约有六成。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3的人习惯在网络上和朋友、家人联系,而不是真正地去进行面对面交流。

城市孤独、极端个人主义、单身人群膨胀,在这些曾是20世纪下半叶的突出问题的社会现象中,孤独已“脱颖而出”,成为21世纪不断蔓延的“社会瘟疫”。

社会成因

1.科技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取代了传统的人际交往。

网络科技的便利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与他人取得联系,并且方式多样,比如使用QQ、微信、MSN、微博等,这些网络通信工具严重冲击了传统的社交活动,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变得形式化。

网络虚拟社交平台的不断增加,使人们结识新朋友变得越来越简单:游戏伙伴、社交网站粉丝、聊天软件好友等,只要我们动动手,就可以拥有很多朋友,这也让人际关系变得肤浅。借助互联网,人们甚至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伪装成另外一个人,而和网络上的热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在现实中反而很难找到朋友去倾诉和解决困难,这种心理落差会让人越发自闭,从而加重人们的孤独感。

2.城市化的发展,冲淡了邻里关系。

城市快速发展促使社会人员流动加速,许多人和陌生人成为邻居,邻里之间缺少关心,关系也疏远,甚至很多邻居之间都不认识。

高耸的大楼取代了院落建筑,大家单门独户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封闭的空间造就了封闭的心灵,致使人们缺少归属感和依赖感,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

3.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生存压力加大。

现代社会,不论是学习、工作等还是生活,处处存在着竞争,生存、情感、家庭等方面也是处处有压力,人们长期处于压抑的心情下,缺乏安全感,极易心理敏感、孤独。

4.社会发展重物质而轻精神,人际交往变得复杂。

物化社会金钱至上,人际交往也关乎个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确认,甚至交友也变得“工具化”“利益化”。人们的“朋友”越来越多,却很难可以真正交心和信任,想获得真正的友谊变得越发困难。

5.城市生活快速发展,伴随着传统价值观的失落。

社会发展太快,新旧思想、价值观、行为规范交替过程中形成“空白”,心理上若不能及时适应,极易产生信仰危机,便会感到困惑、迷茫、孤独无助。

危害

1.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过度孤独很容易让人在孤独感中迷失。情绪无处宣泄,久而久之会构成人的心理障碍,使人们产生情绪低落、焦虑、忧郁、失眠等不健康状态。有研究认为,孤独感作为一种长期的压力来源,会对人的免疫系统健康造成潜在伤害。

2.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孤独情绪会影响到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削弱人们社会交往的信心,进而自我封闭。缺乏人际交往会缩小人们的生活圈子,让人无法体会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甚至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幸福。

3.孤独感和消极情绪会传染和扩散。

都市孤独者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兴趣,甚至会产生敌对情绪,其他人会受这种孤独感的影响,也变得“孤独”。

4.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人与人之间缺少实质的了解和沟通,极易出现信任危机。如果城市孤独症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总体的幸福感也将降低。

症状

孤独症患者的表现症状各异,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情况:

1.过于依赖甚至沉溺网络,在网络上表现得非常活跃,手机不离手;

2.不合群,缺乏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3.不习惯,甚至抵触现实的人际交往,不善于与他人交流;

4.不愿一个人生活,想要有人陪,内心却又不在乎、排斥他人;

5.自我封闭,缺乏对外界环境的观察和应有的感知;

6.白天似乎为学习或工作忙得不亦乐乎,晚上回家后感到非常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7.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受损,不愿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或痛苦,对他人的话也缺少反应;

8.有时候想要加入朋友们的聊天,尽管你可能不喜欢他们的聊天内容,但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有人注意到你便会滔滔不绝;

9.经常自言自语、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失眠;

10.习惯于重复某些姿势或动作,对某些物品过分依恋,并从中得到极大满足。

大家不妨参照以上症状进行自我测查,看看有哪几个和你对上号了?是否在不知不觉中你也患上了孤独综合征?如果你能对应上以上多条,那就要多加注意了。

预防和避免

城市中患上孤独症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如何自我预防和避免呢?

1.避免过分依赖网络,减少翻看手机的时间;

2.多和亲人朋友和同事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动;

3.多和朋友聚会,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4.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规划好自己的生活;

5.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

6.积极地学习、工作,充实的生活会减少人的不良情绪;

7.避免惰性的滋生,适当变换新的环境,新鲜事物会激发人的活力与潜能;

8.多参加跑步、爬山等户外运动,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心。

2.“风靡”现今都市的12种孤独

不论男女老少,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市中有孤独感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在喧嚣与繁华的背后,在高耸的大楼里,却住着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那么,现今“流行”于中国都市中的孤独都有哪些呢?

第1种孤独:科技依赖

科技的发展带给了人们很多便利,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无聊时我们可以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刷朋友圈、购物等等。电脑、手机、iPad等各种数码设备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在填补了空虚的时间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侵占了我们原本用来工作、睡觉、陪伴家人的时间。

这个时代的我们太过于依赖网络科技,而缺少与他人实质性的交流沟通,慢慢你会觉得和别人说话时,精神不在状态,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词不达意;聚会回来,热闹之后心里却更加孤独。

有些人甚至选择沉溺于网络游戏,沉迷于网络上的聊天交友、谈情说爱,他们感觉到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乐趣,才能找到自我的归属,而在现实中已无法和别人正常交流。

第2种孤独:独生子女

一项有6007名1980—1989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参加的,题为“80年代独生子女的孤独与亲情”的调查显示:有61.3%的人认为,与以前的那种父母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传统家庭模式相比,独生子女更孤独寂寞,有66.9%的人希望或曾经希望家中能有兄弟姐妹与自己做伴。

独生子女固然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和得到更多父母的爱,但也少了有诸多兄弟姐妹陪伴的乐趣,也极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内向等不良个性。甚至很多时候,他们选择和网友聊天多过和现实中的同学好友聊天。

第3种孤独:晚年孤独

在诸多孤独中,晚年孤独可以说是最凄凉、最让人心酸的一种。都说“养儿防老”,可事实是在老龄化社会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现在,很多老人不管有无儿女,他们的生活、医疗、精神状况等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得不到照顾的空巢老人,更是很容易产生被社会遗弃感。

中国老年心理关爱研究中心曾对江苏南京400户独居或无子女的60岁以上老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有58%的人“感到很孤独”,其中有想念子女的孤独,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

即使家里人口众多,儿孙满堂,仍有不少老人觉得孤独。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儿女为了工作奔波,孙子或孙女去上学,基本上就只有老人在家守着空荡荡的房子。

长期的孤单寂寞无疑对老人有很多的不良影响,比如会造成老人的自闭,会使老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增多等。

第4种孤独:留守儿童

说到留守儿童,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然而现在繁华的城市里,也有一批非典型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他们是由于父母经常在外出差或工作繁忙,而要在保姆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照顾下成长,也可能小小年纪就要寄宿在学校或一些辅导机构,平时与父母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城市儿童。

城市留守儿童即使不缺乏物质方面的需求,也会有更为强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在身边陪伴,所以在成长路上的他们很孤独。

此外,作为监护人,保姆可能会因为身份原因,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或代沟问题,无法满足城市留守儿童的一些需求,还可能会太过迁就、溺爱孩子,以致孩子性格暴躁、爱发脾气、爱撒谎等,不利于孩子们的良好成长。

第5种孤独:都市白领

都市白领中男士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女士穿着得体的套装、踩着高跟鞋,他们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办公,看起来光鲜亮丽。他们工作上热热闹闹,身边有不少同事和朋友,可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当自己遇到一些难题时,是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来倾诉和解决的,孤独正侵扰着他们。

还有很多都市白领的生活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丰富多彩,他们每天承受着工作的压力,却又生活单调,下班回到家后也通常是在看书、看电视、打游戏、上网聊天中度过,缺少与别人的交流,即使周末也是这样。

第6种孤独:外乡人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事的是与体力劳动相关的职业,尽管为城市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仍不免受到一些职业价值观不健全或是头脑中存在偏见的人的歧视。

此外,由于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少、工作不稳定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中,在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很多方面也得不到保障,这使得他们很难也不愿意在城市扎根。同时,他们因为长时间远离故乡,无论是看待问题的角度还是文化价值观念等都难免会发生变化,和村里人也无法达成共识,这使得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原来的地方生活。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自然容易孤独。经济能力和思想、环境受限,他们又难以找到排泄孤独的途径,城市孤独对这类人而言,是一颗隐藏的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第7种孤独:名人压力

“古来圣贤皆寂寞”,无论古今中外,孤独这个词对于名人来说都不陌生。很多钻研、创作或训练的过程,他们无法与人分享,只有自己坚持下去,熬过了那些孤独的时间,才有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功。

而在现代社会中名人们又要面对一种另类的孤独: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暴露在大众面前,于是,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要背负着一些流言蜚语和更大的压力,面对更深的孤独。

第8种孤独:因为爱情

2015年的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这样的数字足以说明单身者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2017年5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也提到了青年婚恋的发展措施,可见婚恋问题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对于某些人来说,单身可能意味着自由,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长期单身可能会带来很多心理问题,比如焦虑、交际能力下降、缺乏自信、缺少责任感、心理失衡、性情孤僻等。缺少伴侣的陪伴,并不是家人朋友的关怀、事业的成功所能取代的。

城市中的高离婚率,网恋、速食爱情的流行,也说明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爱情的信仰危机。这是一种社会道德问题,也同样是一种心理问题。害怕孤独,想要有人陪伴,但又追求独立、自由,难以忍受束缚,有这种心态的人害怕受伤,害怕付出真情,所以选择孤单,不再相信真正的爱情,最终造成的后果是更加感到孤独。

第9种孤独:宠物情缘

在早晨或傍晚的公园中,总能看到很多人来遛宠物,比如狗、猫、鹦鹉等。都市孤独人群缺少与人的交流,很多选择养宠物做伴。有的丁克家族选择不生孩子,却养宠物来当他们的“宝贝”,他们认为生孩子后生活就不是自己的了,而养宠物可以给两个人带来新鲜感和心灵上的寄托。

孩子们喜欢养宠物来陪他们玩耍,年轻人喜欢养宠物来当兴趣,老年人喜欢养宠物来做伴,不管因为什么理由选择养宠物,都不同程度地说明了都市人们的孤独和缺少陪伴。

第10种孤独:购物狂

都市女性大都喜欢购物,然而有的人却达到了可怕的“购物狂”级别。购物狂多指那些不假思索大肆购买各种物品却不管所买的东西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人,这种现象较常出现在女性身上,她们尤其喜欢在各大商场打折的时候疯狂购物。

近年来,“购物狂”渐渐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理医生认为,有必要提醒大家警惕这种心理偏差。患有此症状的女性重视购物的过程远超过购物的结果,购物的过程结束了,通常追求也就结束了,快感之后带来的是后悔不已,钱没少花,大堆的商品却很少是真正有用的。

购物狂潜在的原因多是因为缺乏自尊自信、内心空虚、精神孤独,企图用疯狂购物的方式来填补,而现代兴起的信用卡结算方式更助长了这种情况的发展。

促使购物欲膨胀的心理因素也和现代女性压力过大、缺乏健康的宣泄途径有关。心理医生认为,虽然购物能带来快乐和幸福感,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多参加集体活动、进行适量运动、参加公益活动等,获得的心理满足会更加积极和持久。

第11种孤独:夜生活里的呐喊

都市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很多年轻人倍感压力,所以很多人需要通过一种新鲜、刺激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压力和孤独情绪。

白天面对着家人、同事、领导,年轻人们大都穿着得体,压抑隐忍,到了晚上他们需要将感觉释放,于是各种派对和夜生活正流行起来。酒吧成为很多都市年轻人的夜隐之所,他们可以浓妆艳抹、大声尖叫、开怀畅饮、尽兴跳舞,和白天判若两人。

虽然有些夜生活的方式并不利于健康,但对于压力大又孤独的现代都市人来说,大都乐于选择这种方式发泄,他们认为这比找人倾诉更有效。

第12种孤独:情感危机

这里所要说的情感危机,不是指男女感情,而是指当下充斥于城市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情感现象。

演示焦虑:把平淡无奇的生活过度美化,放到网上引起围观人的羡慕。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或微博上看到一些过分热衷于晒照的人,照片的内容可能五花八门:游玩的、吃大餐的、开豪车、住豪宅的……但无一不在展示自己生活得有奢华,而且这些照片必然都经过精心处理。这类人习惯于把自己的不愉快和阴暗面都隐藏起来,展示一些甚至不属于自己或伪造的美好。而每次在现实生活中看见别人生活得好,自己就会很沮丧。

信任危机:因为亲身经历过,或是经常看到、听到一些可以掺假的事,比如学历造假、慈善作秀、食品不安全、电信诈骗……我们渐渐变得对一切持怀疑态度,甚至过马路时看到摔倒的人都不敢扶!

独善其身:因为对城市缺乏认同、对社会缺乏信任、对他人缺少了解,很多人越来越习惯于自己的孤独,不愿与他人沟通,不愿付出关心,选择独善其身。

3.社交网络时代,我们相互传染孤独

2017年1月22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的总量);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手机网民占比达95.1%,线下手机支付习惯已经形成。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已步入社交网络时代,美国以Facebook为代表,中国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社交网络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逐渐取代着传统的电话联络,甚至已经渗入到线下的生活,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社交、娱乐、消费生活。

Facebook、Twitter、MSN、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使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不可否认,社交网络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它成本低、传输速度快,可多人同时交流,我们可以借此扩大人际关系圈,相对平等地进行交流,消除了我们的一些社交顾虑,但对着这一社交方式的普及,一些问题也出现了。

程序员王磊热衷于网络社交,他在网络上的朋友更是远多于线下的朋友。在网友眼中,王磊思维活跃,也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大家解决一些计算机相关问题,然而王磊的室友却觉得他是个很无趣的人,平时话不多,也很少出门,不上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王磊自己也觉得在网上和人沟通没有距离感,很多话也可以斟酌完再说,但在生活中则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他甚至害怕与人相处,离开了网络就倍感孤独。

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沟通看起来很轻松,我们不用付出便有人陪伴,彼此有关联又可以互相隐身,但是无须付出真感情、没有眼神和动作的虚拟社交。久而久之会让我们现实交际能力退化,导致社交障碍甚至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社交网络越聒噪,人们心里反而越容易孤独。

心理学家们通过对大量人群长期的研究发现:孤独感会像感冒一样传染给别人,女性之间比男性之间更容易传染。这项研究结果提醒我们:保持社会交往很重要,就如你需要经常锻炼预防疾病一样。

孤独的人往往会不自觉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孤独感,这可能会导致后者也渐渐感到孤独。本质上来说,网络其实是一群人孤独地狂欢,他们习惯于用网络传播情绪,而当孤独感最终由个体映射到集体,孤独也成了时代的传染病。

有研究表明:一个孤独的朋友有40%~65%的机会让你感到孤独;如果你朋友的朋友有孤独感,那么你感到孤独的概率为14%~36%;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感觉孤独,那么你感到孤独的概率为6%~26%。

很多人习惯性地每隔几分钟就看看手机,翻翻微博看大家在做什么,在微信朋友圈秀孩子、秀恩爱、秀美食、秀旅游等,聊天留言若是没有及时被回复就会感到很沮丧,大家都在互相传染着孤独。甚至饭桌上、聚会时大家也在各自玩着手机,哪怕是面对面都要噼啪打字交流,却没有任何语言沟通。在脱口秀《冬吴相对论》里,梁冬曾说:“一个饭局在形式上的解散,就是从第一个人掏出了手机开始的。”

对此,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家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曾提出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与技术在一起,却吝啬把时间分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社交网络填补了我们原本孤单、无聊、发呆的时间,但同时也侵占了我们原本应该用来工作、聚会、睡觉的时间。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新社交工具,却也越来越少地拥有一个真实的社会。人生苦短,何必在虚拟中互相传染孤独?

社交网络虽然未必是现代人越来越孤独的根源,但其推波助澜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放下手机,多出去走走,多接触大自然,多和朋友聚聚,你的社交不只在朋友圈!

4.别看我外向,其实我很孤独

一说到孤独症,我们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性格内向的人,他们不愿与人交流,把很多事情都憋在心里,所以很多人认为内向的人容易孤独。其实,那些活泼开朗、爱说爱笑、性格外向的人,同样也会孤独,他们有时候也会缺乏自信,也会感到失落、不安、空虚寂寞。

23岁的彤彤是初入职场的新人,她平时很善于交际,和同事的关系也都不错,整天看起来都是乐呵呵的样子,上司也觉得她是个乐观上进的好员工。可是彤彤的母亲却发现她自从上班后就不太愿意和家人说话,下班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一开始彤彤的母亲以为女儿是刚上班不适应,工作压力大,可彤彤转正后还是一直如此,她也从来不说自己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难。彤彤母亲不放心,于是就趁休息时间,把彤彤带到了心理医生面前。

医生在听了彤彤目前状况的陈述之后,诊断彤彤是得了“外向孤独症”,而且还说,现在城市中患有这类心理疾病的患者并不少见。

外向孤独症,指一些人在平时生活中人缘很好、很善于交际,给大家以乐观、自信、开朗、热情、进取的印象,但是他们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只是不喜欢刻意表现出来,没有可以倾诉内心情感的知己,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会感到失落不安。这些人看似“外向”,实则很“孤独”。

外向孤独症不同于医学上的“人格分裂症”,外向与孤独听起来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因为外表的开朗与外向并不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2013年10月16日,漫画家呆呆在微博发表了一组题为“外向孤独症8个特征”的漫画,并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很多网友看后表示漫画非常生动,纷纷对号入座。漫画内容本身很简单,但它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兴趣和关注,说明它戳中了很多现代都市人的内心深处,才会引发大家的共鸣。

在这里,笔者就结合这组漫画,给大家总结一下外向孤独症的特征。

1.手机基本不离身。当然现在很多人都是随时带着手机,外向的人更多的是在意有没有人联系自己,害怕错过各种朋友的消息,还会不断地刷微博、微信等,担心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的,同时也会用手机给朋友们发一些段子、笑话之类的,让大家开心。心理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情感饥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同样也是一种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2.对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这恰恰是外向的人想要和更多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表现,内向的人则表现为对所有人基本千篇一律。外向的人揣摩别人的心思,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进行相处,让别人舒服的同时隐藏了自己的个性,这种努力的迎合也是内心孤独的表现。

3.从小懂得很多的道理。他们大都比较敏感,懂事早熟,也是为了在大人眼中留下好印象。他们接触的人多,懂得的道理自然也多,还会经常用这些道理去开解他人。

4.有时很神经,有时很镇静。大多数时候表现得很镇静,给别人留下比较成熟理智的印象,只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得很敏感、很神经,而这恰恰是比较真实的自己。

5.有时笑得很开朗,有时很沉默。可以很爽朗的笑,也可以很安静,这是他们性格的两面性,其实笑的时候恰恰是在掩饰自己的孤独,而沉默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6.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伤心,但不会被发现。他们很敏感,也会受伤,但是不表露在脸上,就算被伤着可能还是在笑着。他们希望别人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但是大多数时候却在独自面对着伤。

7.会安慰很多人,但自己却没人安慰。他们胸怀开阔,乐于助人,总是扮演着知心大姐姐、大哥哥的角色,经常去安慰别人,并因此自豪。但是他们自己有心事需要安慰的时候,却发现身边没有适合倾诉的人。

8.喜欢怀旧,讨厌现在。他们自小懂事,在成长中更是小伙伴们的良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过得并不理想,或者不如别人,失落感就会油然而生。他们在朋友面前,还是会保持以往的那种乐观和坚强,可实际上内心很纠结,讨厌现在的状态,向往曾经那个耀眼的自己。

9.情绪很容易被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控制,但能很快平复或压制自己的情绪。这种表现的根源,还是在于太在乎别人的感受,选择伪装自己。

10.非常渴望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但又自尊心极强,会被人误以为自负。

11.容易在一件事情上钻牛角尖,会坚持到底。

12.会经常没理由地哭泣。

外向孤独症患者在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中,率先掌握了各类技巧,看似早熟,却内在不稳定,导致了敏感多疑、情绪波动大,会运用技巧掩盖自己,但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发泄一回。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一些人经历过背叛,所以内心非常脆弱,不愿意相信别人,但为了适应工作和生活,他们选择了藏起自己的真实情感,去做个愿意倾听别人、表面快乐的自己。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工作、情感、生活的压力带给家人,所以回家后就选择什么都不说,或者在虚拟世界中倾诉,对于外界的交流失去了兴趣。

打开百度贴吧“外向孤独症吧”,截至作者写作本文为止,关注人数已超9千,发帖量已超6万,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外向孤独症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在外边谈笑风生,回家后足不出户,独自寂寞。

“外向的孤独患者,需要认可。”心理医生说,其实外向的人更需要他人的温暖,只是可能他们自己意识不到而已。

如果你是一个外向孤独症患者,那么就尽量减小自己的心理压力,树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多回归家庭,和家人、朋友多交流。如果你的身边有外向孤独症患者,就多给他们一点关心和爱。

5.区分孤独症与孤独综合征

通过前面几节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孤独综合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为了简便而将孤独综合征简称为孤独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症。

真正的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先天就具有的精神疾病。而本书中我们所提到的“孤独综合征”,其实完全不同于自闭症,是后天因孤独而产生的一些心理综合征,比如通常我们所说的“手机孤独症”“老年孤独症”“白领孤独症”等。

为了避免大家混淆,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以期大家能进一步加深印象。

概念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因为常常起病于孩子3岁之前,所以也被称为“儿童孤独症”“婴儿孤独症”。

孤独综合征: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所产生的孤独心理,多见于成年人。目前,城市中的孤独者人数正在日益增多,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都市孤独症”“城市孤独症”。

不同之处

虽然孤独症和孤独综合征患者在症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不愿与人接触,言语、交往能力差,对某些事情或事物有着偏执等,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1.认识时间

孤独症在临床上首次描述是20世纪40年代,1943年,美国的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将之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20世纪80年代,关于孤独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

城市孤独曾是20世纪下半叶的突出问题,现在已成为21世纪不断蔓延的“社会瘟疫”。

2.人群

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比男孩严重。

孤独综合征多见于成年人,从青年到中老年都有,职业从成功人士到白领到打工仔无所不包。

3.病因

直至目前,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孤独症可能与遗传、孕期理化因子刺激、感染与免疫、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孤独综合征的内因是孤僻消极的个性,外因是现代都市的拥挤、生存压力的加大、竞争的加剧、网络信息的泛滥,另外还有现代城市住宅的封闭性、职业角色的伪装性等因素。

4.病症

孤独症在我国已被医学界和教育界确认为一种精神残疾,是一种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病态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智力异常、感觉异常等。患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人对视,有听力却总充耳不闻,有语言能力却很难和人交流,有行为能力却总违背长辈的安排。患者认知能力相当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也相当差,大都需要人照顾。

孤独综合征,孤独感产生后带来的通常是情绪低落、焦虑、忧郁、失眠等不健康状态,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它只是一种心理感受,生活还是能正常进行的,不需要依靠他人照顾。

5.治疗

孤独症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难题,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至今也没有患者能够被完全治愈的病例。孤独症的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就越明显,最佳治疗方法应该是个体化的治疗,应坚持以药物治疗为辅,非药物治疗为主,最好形成综合治疗团队,患儿、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国内目前大多采用中西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国际上目前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这些方法主要有: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人际关系训练法等。由于孤独症没有特效治疗,目前还存在数以百种的另类疗法(alternative therapy),不过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要慎重。对于孤独症患者,我们需要更多地付出爱心和宽容。

孤独综合征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形成的,因此相对于孤独症,在治疗上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更适合用心理咨询与治疗,严重者再辅以药物。通过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逐步看清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转变对世界的认知和观念,引导他们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行动去接纳自己及生活的环境,并最终治愈。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孤独倾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勇敢、坚定地打开心灵的大门,走出个人的思想禁锢,积极融入社会环境,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6.预防

降低孤独症患儿的出生风险,应注意如下举措:在女性怀孕初期(即胚胎神经管形成和发育期),避免滥用药,特别是抗癫痫类的药物;避免病毒性感染;避免受大的精神刺激、创伤;避免接触冷热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等。

想要摆脱城市环境下的孤独综合征,首先需要人们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自律:青年人应避免过分依赖网络,要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互联网产品的时间;人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人是社会人,需要与他人交流互动才能更好地融入大环境,要多参加一些聚会、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等。另外,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多一些人文关怀,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

同类推荐
  •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研究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了维果茨基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精神病理学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思维与语言》深刻地展现了具有高度创造性和缜密思考的智力发展理论,为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提供了内部语言的最深刻分析,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产生过重大影响。
  • 自愈力

    自愈力

    在《自愈力》中,作者金圣荣根据精神分析研究数据,选用大量的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众多心理治疗领域生动的案例,解析了8种心理自愈力,包括:色彩启愈力、情绪自愈力、情感自愈力、职场自愈力、心灵自愈力、性格自愈力、心理疾病自愈力、催眠自愈力。《自愈力》教读者在受到精神压迫和心理失衡时的心理自愈方法。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使用简便易行的心理治疗术获取自愈能力,重塑完美人格。
  • 全世界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每个人都爱看故事,因为它能启发我们继续思考,给我们以警示。《全世界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所选择的心理学故事,完全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休戚相关,它会清晰而科学地告诉你:这些奇特的心理问题或生活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如何更好地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及哪些原理或效应可以有效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 能够在边阅读各种心理学故事的同时,边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本身找到期困惑自己内心的答案甚至自己也早已忘却却仍旧在潜意识中不断发生作用的陈年往事,它们会在你阅读的同时,如雨后的竹笋一样,悄悄钻出我们湿漉漉的心房,在惊讶之余,得以敲开那些不经意间引发诸多思考的记忆之门。
  • 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这本书,是国内首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弟子江鱼儿

    史上最强弟子江鱼儿

    江鱼儿意外获得一座武道院,内有四位最强宗师坐镇。果大师:我要教你最强体术!江鱼儿:不爱学。蝶梦双:我要教你最强幻术!江鱼儿:太麻烦。酒剑仙:贫道有御剑术,了解一下?江鱼儿:不够帅!库巴:库巴库巴库巴!江鱼儿:别,国情不允许啊!四位宗师齐声:你丫要造反啊!江鱼儿:主要没这兴趣啊~但若是有人敢欺负自己的小徒弟,四位宗师可都是护短的主儿啊,手下可不会留情。且看这个江中滑鱼儿,如何在灵气衰败的落潮期,逆袭成为一名强者!
  • The Discomfort Zone

    The Discomfort Zone

    You want people to stretch their limits, but your conversations meant to help them often fall flat or backfire, creating more resistance than growth.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上千则,内溶涉及幸福、友谊、志向、真理、奉献等方面。为便于查阅,我们将其按照主题,分为18个类别。希望《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座右铭》能给初踏人生之路的青少年有益的启迪。
  • 末世之红警联盟

    末世之红警联盟

    张丰是一名红警的游戏玩家,这天他正在网吧里玩着红警新出来的版本:心灵终结。突然外面的天空便落下了数颗陨石,成功逃离网吧的他意外获得了红警系统,同时还有两个人也获得了红警系统。
  • 每日一杯红酒

    每日一杯红酒

    最畅销的中文红酒权威巨著,国家级葡萄酒评酒委员深度解读红酒文化。
  • 离婚后被大佬前夫追求

    离婚后被大佬前夫追求

    闪婚闪离后,她带着腹中的孩子离开,五年后归国,就被前夫大佬堵住,恶狠狠警告。“再丢下我乱逃,我打断你双腿,去哪都得带上我,记住没?”她抬眸看了看天,赌气道:“带不动!”某天记者采访,“凡总,听说你要跟你前妻要复婚了?”“自然,妻子还是原配的好!”某人一脸骄傲眸带宠溺。“爹地撒谎,他嫌弃我妈咪!”小包子跑出来反驳。
  • 末世里的游戏系统

    末世里的游戏系统

    末世降临,但是秦风他获得了游戏系统可以把游戏里的东西提取到现实,当别人在末世里想着如何活下去时,他已经身穿X——01左手拿激光剑,右手拿MAG43圣光之翼,带着自己小弟装逼打脸新人新书,不喜勿喷
  • 唐代分韵诗研究

    唐代分韵诗研究

    分韵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时使用最多的诗歌创作方式,其作品即是分律诗。虽由唐前的“赋得诗”发展而来,但唐代分韵诗不仅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韵字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示出明显的发展痕迹。分韵推动了唐诗的进步,促进了唐诗流派的形成,并且为分韵诗在宋代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上世纪以来,分韵诗创作一蹶不振,但只要从现在起积极培育人才,不断拓展分韵创作的空间,分韵诗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