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2200000024

第24章 刘宋——骈文的成熟(5)

至于荆州和江州等地,三国时虽亦属孙吴统治之地,却很少有人得到任用,也没有很煊赫的士族。在魏晋以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时代,朝廷选拔官吏首先要看门第。这样,荆、江二州的士人,限于门第不足以在仕途上与北来人士及吴地豪门抗衡;这种情况又反过来使他们的门第难以提高地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到了东晋南朝,这种情况不但未见改变,而且变本加厉。特别是东晋南渡以后,北方士族来到江南,也因南渡时间的先后而被分为贵贱。

通观东晋南朝二百多年历史,出身长江上、中游的人除了后来一些武将外,真正显达的实属凤毛麟角。稍偏于下游的江州,情况似乎与荆州差不多。

物以类聚,也正是这样,在江州这一地域,这些生活在山林的隐士,所交往的大多也是一些隐士,其生活的理想即是“穆开林以流惠,疏神襟以清涤;轩濠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濠梁”出自《庄子外篇?天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鱼之乐也”,即追求闲适、野趣。发而为文,大多以平淡、质朴见长——这种风格、志尚无疑给陶渊明较大的影响。陶文中,最能代表其品格的,首推《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一任心绪流动,以散体来表达欣悦自适、委心事外的心态,确实非同一般;如果与颜延之《陶征士诔》相比,文采确实淡了许多。至于《桃花源记》,也在以散体娓娓道来一个颇为奇幻的故事,寄寓其古老的社会理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文章叙事平淡、流畅、自然,极有风致。

这种追求适性、恬淡,不甚经营的散体文风,在江州文人集团湛方生、翟汤、孟嘉、陶淡、郭翻等人身上,都表现得比较突出,如湛方生《七启》,这称得上是江州地域特色。至少,时在庐山的慧远《庐山记》以及失名僧人《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都是以散体行文,超绝尘俗、随意流淌中,凸显了庐山的奇绝景致。其间的偶对也少之又少。作者倾意于秀丽山色,展现庐山无尽的雄奇、瑰丽,以此来涤荡心胸,“南眺五湖,北望九江,东西肆目,若登天庭焉”。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也正是这些远离,或自动疏离于政治的文人,以淡泊、随意的心,写下了这等淡雅、绝俗的文字!而长江下游的文人,因官场的接近,需在作品中展示自己的才学——这也是晋宋之际文学氛围所决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虽然一度徘徊去就,毕竟有隐居念头的谢灵运,其《山居赋》,言其“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时,也多以散句行文,并不刻意经营。也许能说,对经纶世务者而言,在这个以文学来展示才华的社会中,自需一番经营来获得认可,而需藻饰、骈俪文风。

$第四节 刘宋时期:骈俪——典雅文风的载体

骈文发展到宋孝武帝时,除了声律一时间还没多加有意强求外,文章的字句已特别整齐,对仗逐渐增加,隶事更为纷繁,辞藻也比较华美,基本上标志着骈文的兴盛与成熟。这可以元嘉时的大家谢灵运、颜延之为例说明。与文体自身的发展有关,是这一时期人们对藻饰、骈俪的观念业已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从上层士族到一般庶族,几乎都把骈俪当作了典雅文风的载体。或者说,因现实的某种需要,需要表达庄重、典雅时,如一些“庙堂之制、奏进之篇”,或借此显示才华时,人们都会以骈体行文——这正可说是骈文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实际上代表着时人的风尚和共同追求。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观念,也只有在这种观念、氛围下,骈俪文风才会盛极一时。当然,这两个方面互为促进,骈俪的盛行产生这种观念,又反过来促使其进一步繁盛。这种情形,可用宋孝武帝孝建(454-457)、大明(457-465)前后的情况来说明。据《全宋文》,刘宋的皇帝,除了诏令、书信外,如武帝《与韩延之书》、《与骠骑(刘)道怜书》,文帝《诫江夏王义恭书》、《与江夏王义恭书》、《与长沙王义欣手书》、《与衡阳王义季书》、《与彭城王义康书》等外,都没有真正意义上个人的文学创作;真正的创作是从孝武帝刘骏开始:其创作的有《华林清暑殿赋》、《伤宣贵妃拟汉武帝李夫人赋?并序》、《巡幸旧宫颂》、《芳春琴堂橘连理颂》、《洞井赞》、《梨花赞》、《孤桐赞》、《景阳楼庆云赞》等,其中,《伤宣贵妃拟汉武帝李夫人赋》铺叙亡后的相思、凄凉,《景阳楼庆云赞》“非烟非云,曳紫流光。县华曜藻,奄郁台堂”,描摹景阳楼庆云的景致,都是较有文采。而且,就孝武帝欢引之余,普命群臣赋诗,以赋诗为乐的情况看,武帝、文帝时都几乎找不到这种记载(前所引宋武帝戏骀送几靖命赋诗可说是一时特例);孝武帝甚至还逼令“手不知书,眼不识字”的一介武人沈庆之作诗,虽不免更多的调笑因素;但孝武帝热衷于此的心迹却油然可见。为此,刘骏公开发布的诏书,都是用较为纯正的骈体来写;而一般情况下,或者他认为没这个必要,就用散体,如《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载他给江夏王刘义恭关于改变选举之官的手批则用散文。孝武帝这样,之前的文帝也是如此。元嘉三年(426)文帝诛杀徐羡之、傅亮,征讨谢晦的诏书,基本都是典雅的四字句构成,文辞也比较整饬。就内容来看,徐、傅、谢作为武帝死后的顾命大臣,当日位高望重,诛杀自是不易;诛杀后,更需对国人有个交代。为此,诏书中一再强调徐、傅、谢三人“送往无复言之节,事居阙忠贞之效”,以及一月之内,肆行杀戮庐陵王刘义真及少帝刘义符的残酷:“此而可容,孰不可忍!”行文中,文帝又一再突出自己的悲痛心情:“每念人生实难,情事未展,何尝不顾影恸心,伏枕泣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诏书难免有夸大、不实的一面;但诏书中整饬、典雅的句式自是流动着一股无上的威严。元嘉十二年(435),文帝病笃,执政的刘义康恐檀道济不可复制,就借文帝的诏令收捕檀道济,其所下诏书,也是出以整齐、典雅的骈俪。与此相对的,文帝《与彭城王义康诏》,对颜延之降为小郡的事进行解释,却只三言两语,且以散体来说明;同样,刘义季“素嗜酒,自彭城王义康废后,遂为长夜之饮,略少醒日”。对此,刘义隆诏书劝诫,要其禁断酗酒,不可误事。这虽是诏书,实等同于家信。其以散体行文,也几乎不加任何藻饰,且再三致意,言诚意切,颇能打动人心。总之,尽管诏书自需“劝戒渊雅,垂范后代”,“文章尔雅,训辞深厚”,但是,在不同情形下使用风格迥异的文风:即对正式、诏告天下的诏令,往往用相当整齐的骈俪,一旦专门针对某一人,或某一小的群体时,却只用散体达意。这种有意区分,足以看出时人是以骈俪为典雅的观念。之后的宋明帝也是如此。刘骏公开发布的诏书用骈文,而刘彧晚年杀了他的弟弟刘休仁,曾发布两道诏书去说明这件事。一道用骈文写的,只公布其“罪状”,写得也简略,是给全国人看的;另一道则是“虑人情惊动”,给几个方镇和大臣看的,用散体,事情原委却写得相当具体。“这两道诏书,很能说明刘宋一代上层人物对骈散两种文体在使用场合方面的区别。”也正因为刘宋诏书的骈俪质性,李兆洛《骈体文钞》卷六《诏书》类特意选了宋时的五篇诏书,占了很大的比重。跟刘宋皇帝的心态一致,可借王微、谢庄的例子来进一步看骈俪观念的渗入。

就这些诏书的文辞还能看出,所谓典雅,多是模仿经书的文辞,也即《文心雕龙?体性》所言“典雅者,镕式经诰,方轨儒门”。

《宋书》卷六十三《王微传》载有王微分别与江湛、王僧绰、何偃、王僧谦的四封书信。按常理,这四封私人间的信函,大可不必讲求藻饰、骈俪;但实际上却有大的区别。王僧绰、王僧谦都是他的弟弟,行文自是随意,纯然以真情运思;

与何偃只是谈平生志尚,“小儿时尤粗笨无好,常从博士读小小章句,竟无可得,口吃不能剧读,遂绝意于寻求。至二十左右,方复就观小说,往来者见床头有数秩书,便言学问,试就检,当何有哉”,淡淡道来,自不用刻意雕琢,这也正符合王微“素无宦情”、淡然的性格。但与江湛就不同了,江湛元嘉二十七年(450)任吏部尚书,时举荐王微任吏部郎;对此举荐,书信中势必要感恩戴德,要讲求庄重、典雅,传中说王微奉答始兴王的笺书,“辄饰以辞采”,就反映了这种心态。因此,与江湛的信中就颇多整饬的偶对,并多为四、六句式,如:

自可卜肆巫祠之间,马栈牛口之下,赏剧孟于博徒,拔卜式于刍牧。亦有西戎孤臣,东都戒士,上穷范驰之御,下尽诡遇之能,兼鳞杂袭者,必不乏于世矣。

虽假天口于齐骈,藉鬼说于周季,公孙碎毛发之文,庄生纵漭瀁之极,终不能举其契,为之辞矣。

跟《与从弟僧绰书》、《告弟僧谦灵》比较,很明显,王微对藻饰、骈俪的使用场合进行了有意区分。反过来,如若作者认为不需要字斟句酌、骈俪行文时,即便是需要庄重表达的,也可能以散体来写。《全宋文》卷三十五载谢庄《与左仆射书》,这本是有所求的信函,理应庄重;但谢庄却极意行文,以近于口语的散体写成。有时,或条件不具备,来不及酝酿、熔铸,如《全齐文》卷十二载王融的《下狱答辞》,其文就不仅偶对不多,用典也不突出。这种观念下,如若一个人要竭力彰显他的才华,他就会顺应时代风尚,不管写作对象,甚至文体本身质的规定,而尽意驰骋文思,以骈俪、藻饰来达到目的。这一时期的鲍照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鲍照出身寒微,据《宋书》卷五十一及《南史》卷十三的《鲍照传》,鲍照几乎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谋求进身之阶。元嘉中上《清河颂》,还写有《征北世子诞育上疏》、《皇孙诞育上疏》等阿谀文字。又曾拜谒刘义庆,慷慨陈词,意气激昂。甚至委曲求全,“上(指世祖)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特别是“为文多鄙言累句”的做法,更显示鲍照为谋进身几乎无所不用的心态。在刘宋士族制度业已凝固及右文风尚下,想脱颖而出的凭借,莫过于展示文学才华,鲍照本人也正擅长于此。我们看鲍照的文章,如《登大雷岸与妹书》,这本只是写给妹妹的一封家信,却写得凌厉、狂放,尽态极妍,清许梿《六朝文絜》据此也说“明远骈体,高视六代,文通稍后出,差足颉颃,而奇峭幽洁不逮也”,就足以看出鲍照潜藏的功名之心。只不过,在士族制度业已凝固的当日,没有军功、事功的特别凸显,是不能获得进身的;鲍照就只能屈沉下僚了,以其“倾炫心魄”的文采,来渲示内心郁积的不平之气。世人时有不理解鲍照骈俪浓重的原因,然而,一旦深入到那个特定的环境,就发现这其实是最正常不过的一种心态和做法。正为因如此,才能“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高视六代”,“奇峭幽洁”。《芜城赋》中“棱棱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垄残”;《瓜步山楬文》中“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贩交买名之薄,吮癕舐痔之卑”;骈俪中尽情倾吐内心的不平与慨叹,文风苍凉、奇峭。

整个来说,刘宋时骈文典型的句式四六隔句对基本上较为普遍了,这也从句式上反映了骈俪文风发展的成熟。

同类推荐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通过两起奸淫罪的处理,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向人们展示了奸淫罪的法律规定与社会的不协调。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着眼于画家陈洪绶的人生交游与地域因缘,以史料以及个性事件为线索,试图通过画家不同时期的人物交游、人生轨迹等片断,或一个点或一个时段或一个横截面,以揭示老莲的典型个性与传奇人生。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其他各辑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商丘调查

    商丘调查

    商丘经济调查的报告文学。王昕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过长篇小说《天下苍生》、《漂二代》等5部、中篇小说集《是非人生》等3部、散文报告文学集《我们新三届》等7部,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长篇小说被列为国家对外重点推广项目,在美国出版发行。
热门推荐
  • 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经济改革战略的对比分析

    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经济改革战略的对比分析

    本文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客观对比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历史路程,客观对比中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济增长速度、社会物价水平变化和两国本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在对比的基础上做出对中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战略优劣的历史分析结论。34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和21年的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历程对比显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战略的经济收益(成果)比俄罗斯为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战略的(国内外)经济成本比俄罗斯为低。文中还使用经济惯性理论,解释了中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成果的差异。
  • 谁在宿命里勇敢

    谁在宿命里勇敢

    叶枫从一个程序设计师沦落到黑网吧管理员,从北京到西北,从拥有事业和爱情的幸福小子到痛苦失恋、母亲离世的悲惨命运,紧接着一个离奇的命案又引出了诸多迷离的线索,当被指证为凶手的他为了洗脱自身的嫌疑而不得不选择出逃,却发现有人暗中在帮助自己的同时制造了更难以想象的复杂陷阱。
  • 爱情合同

    爱情合同

    一大早,小胡同饭馆刚开门,黄一立就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收银员会儿在吧台喊他,你个冒失鬼,干什么呀,碰上杀手啦?黄一立边往前跑边回头对会儿说,“有、有急事!”脚却没停,一下绊菜框上,“咣当”,摔个大前趴子!这头,一只脚套在一个土篮子上;那头,脑袋钻进另一个土篮子里!土篮子手梁高,脑袋刚好钻进去……“咯咯咯咯。”会儿笑坏了。“哈哈哈哈。”厨师二来子跑出来,看到黄一立狼狈的样子,也笑得不行。土篮子翻倒了,土豆子滚了一地。宫小北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包房出来。一看这个样子,也笑坏了。笑了一气,宫小北走上前去,要把黄一立拉起来。
  • 穿越北宋甜妻

    穿越北宋甜妻

    杞真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吃货居然把自己给吃死了,然后在奈何桥上意外落入黄泉,本以为鬼生无望的她居然投胎到了北宋,成了备受宠爱的杞小娘子,但是突然出现的未婚夫打乱了一切~
  • 造化之城

    造化之城

    陆天羽重生了,醒来后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座城。这座城中,保留着荒古时代无数强者的传承。你是天帝传人?巧了,我从造化之城里得到了天帝的传承,不服来较量一下?龙族至高秘技失传了?没事,造化之城里有,不过想要的话得拿龙女来换哦……
  • 情深缘浅,总裁追妻路漫漫

    情深缘浅,总裁追妻路漫漫

    新文链接http://m.pgsk.com/a/1247690/纪唯宁一直认为,她这辈子爱的男人只会是江承郗,并且就这样跟他一直走到老。从十二岁到二十七岁,江承郗如父如兄如恋人般的存在在她的生命里。他给予她的记忆太过美好,美好到足以让她忽视他所有的不堪。直至后来,他将她抛弃在异国他乡的婚礼现场,她狼狈归国……------一场医疗事故,作为主刀手的纪唯宁,无可避免的与患者亲属徐暮川产生交集。穗城无人不知徐暮川,他心狠手辣,只手遮天。为了成为世腾集团的掌权人,他逼死生父,驱逐二叔,将三叔送进监狱。得罪徐暮川,必定凶多吉少,院方勒令纪唯宁无限期停职。摒息待着事故责任追究,却等来徐暮川将纪唯宁请进家门,成为患者的家庭康复师。尽握金钱与名利的徐暮川,背负着另一个女人的情,沉重如壳。这个女人的存在,注定他不能随心所欲拥有自己的爱情。可是后来,他却频频将纪唯宁带进公众视野,细心呵护。她失意潦倒,他寸步不离。她心有所属,他满腔柔情。她惶恐逃避,他霸道逼进,直至她避无可避。艰难的爱情走到无望时,是该放手成全还是拼死守护?纪唯宁从不敢太靠近徐暮川。这个清冷的男子,他犹如罂粟,带着致命的诱惑,会慢慢的将你腐蚀,让你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亦甘之如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难以遮蔽的罪恶

    难以遮蔽的罪恶

    今天是9月28日,既不逢年也不过节,但让逍遥宫夜总会老板喜出望外的是,今晚的生意特别的好,今晚的人气特别的旺,这样的生意,这样的人气,他不知有多长时间没有遇到过了。长时间行业性的低迷,早已让他焦头烂额,若不是心存不甘,他早就清盘出让、关门大吉了。然而,有时候人突遇喜事,会暗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忧虑,就像是久饿之人,一下子面前摆满了几天几夜也吃不完的佳肴,也会生发出一种忧虑一样。此时,他看着坐得满满当当的客人,心里却老是有一种不祥预感驱之不去,到底是什么,他说不出来,但就是有,就像头顶倒悬之剑那样惴惴不安。
  • 黑暗之刺

    黑暗之刺

    《黑暗之刺》写于《父之罪》完成后五年,马修·斯卡德此时还是个酒鬼,尚未加入匿名戒酒会。九年前,一个疯狂的冰锥杀手连续刺杀好几位女性后逃逸失踪;九年后,纽约警方在偶然的机遇下逮到此人,其他的案件他都承认,唯独对芭芭拉的死坚决否认。芭芭拉的父亲找到斯卡德,希望能找出是谁杀了他女儿。“回忆是一种合作的动物,很愿意讨好你,供应不及时,它常常可以就地发明一个,再小心翼翼地去填满空白。”本书获夏姆斯奖1982年度长篇小说奖。
  • 我不是变种人

    我不是变种人

    二十二年前,首位变种人,斯蒂芬·埃里克斯·奥斯丁,出现在圣彼得堡,天赋为冰霜咆哮。由此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动荡,也是最黑暗的十年战乱的序幕。十年之后,地球联邦成立,首台战斗型机械装甲登上历史舞台,被誉为普通人类最后的尊严。我也有天赋,但我不是变种人,我是全联邦最帅气逼人的天才机甲师。我的梦想,是杀光那群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