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5300000002

第2章 独处与孤独:当我不得不独自存在的时候

独处是每个人本有的能力,然而有的人却说自己不能独处,这是因为他误读了独处的定义和意义。独处并非一定是寂寞的、孤独的,独处也可以代表着充实、自由、快乐,我们可以借由独处的机会,更好地发现自己、发现世界、发现美。

所以,不要再试图否定和压抑自己对独处的渴望,如果你想要从内心中获取力量,那么请接纳自己的内心,它会引领你与独处这件事达到和谐统一、互惠互利。

1.独处的定义

从这里,你就要开始正式认识独处了,它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种心理需求,更是一门科学。人生和心灵的许多奥秘都深藏其中,当你能够理智明晰地对待独处时,你也就开启了通往心灵的大门。

令人唏嘘的独处之难

人们之所以喜爱现代化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由、丰富多彩、便捷、个人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概念。每个人都梦想能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空间,既自由又亲密。当时间大踏步奔向21世纪的时候,每个人所拥有的空间实际上已不再是“广阔的蓝田”,而是“办公室格子间”。我们已经彻底站在了一个向上的、朝外的、聒噪的社会,一个以征服、建设、竞争、提高为主流的社会。

在这个到处充满了竞争和躁动的社会里,偏内向、爱安静、喜独处的人开始感到压力,仿佛稍有松懈、独处一会儿,就会错失良机,就会被时代淘汰。在种种内外压力下,原本喜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他们,开始放弃更多的独处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跟上他人的节奏、融入他人。正因为热衷交际符合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喜欢独处的人才时常放弃自己的天性。而随着各种媒体、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增长,独处的空间日渐被蚕食。在宝贵而稀少的独处时间中,干扰总是无孔不入——随时会响起的电话铃、不断来敲门的快递员、突然弹出的互联网广告。甚至只是在公园湖边散个步,一波波的兼职大学生都会随时来向你兜售英语培训课,你的沉思不断地被一次次打断,最终被风吹到远方不知名的地方,再也找不回来。

“独处是心灵满足感的源泉”,这个原本就不被所有人认知的事实,现在似乎被掩盖得更深、更隐秘。尽管独处已经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但是我们的内心感觉却坚定地告诉自己:“只有安住在自己内心中,我们才能感觉到真正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即使你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即使你只是偶然品尝到独处的妙味,这种体验也会让你深深着迷并誓愿继续尝试。我们只有继续坚定地遵循心的指引,多争取一些独处的机会来与自己对话、与灵魂对话,才能更加坚定地走在人生道路上。

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处呢

实际上,目前心理学界关于独处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被广泛认可的概念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定义认为,独处就是没有社会互动,远离其他人群。

第二种定义认为,当一个人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情感或信息不与外界交流,在各个层面上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均不存在时就是独处。这个观点主要强调独处的人在意识上与外界的远离,而不是身体上的远离。因此,一个人独自在家与他人通电话就不属于独处,因为此时有信息的交流;相反,一个人独自在公园散步或在影院看电影就可以称之为独处,因为这时候没有与他人交流信息。

第三种观点认为,独处是指一个人从他人的当前要求中脱离开来,是一种外在束缚减少并能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按照这个观点,独自一人并非是否独处的唯一标准。一个人即便身处人群当中,只要他自己意识不到他人的存在,都可以称之为独处。比如,一个人独自在图书馆阅读或者思考,当他十分专注地沉浸于书籍当中时,他就是独处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独处就是指一个人独自一人且与外部环境无联结的状态。表现为社交束缚感减弱、自我心境自由放松。

从以上四种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学界基本都认为是否独自一人并不是独处的必要条件。独处是以个人与外界无互动,或意识上与他人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同时,独处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而非仅仅指主观的情绪体验。

在独处的种类划分上,心理学家们也持有不同的观点。

非自愿性独处和建设性独处

非自愿性独处是指个体渴望有人陪伴而得不到,从而被迫独处。在非自愿性独处中,个体会因为被迫独自一人而产生较多消极体验,这些消极体验可以归结为我们常说的孤独感。比如一个人刚刚去往某个陌生的环境,因为无法与熟悉的亲人、朋友相聚而被迫独自一人生活,这时候他就可能产生较多的孤独感。

建设性独处则是个体主动选择独自一人,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在建设性独处中,个人会感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比如通过阅读、独自旅游、冥想等独处方式来加深自我了解,提升创造力、自我恢复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独处并非一定孤独,如果个体是自愿选择独处或个性本就偏好独处,虽然客观上也处于社交孤立、独自一人的状态,但他的内心中并不会感到寂寞和匮乏,也不会迫切渴望通过与人交往来摆脱独处,而是在独处中感到满足和惬意。这时的独处就是积极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状态,对个体有建设性意义,从而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状态。

自主性行为和受约束行为

这是第二种分类方式,是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来划分独处的。自主性独处是个体自愿并自我认可的行为,受约束独处则是个体在外在或内在压力迫使下做出的行为。同样,自主性独处中的个体感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较低的孤独感;而受约束独处中的个体则体验到了更多的孤独感。

积极独处和消极独处

通过自我报告和经验取样这两种实验研究方法,心理学家们发现:

处在积极独处中的个体对独处具有渴望,并对环境有更好的控制感,自己从独处中体验到的快乐、放松、自由、乐观等良好感受也更多,并更能集中注意力,情绪创造力、自信心等都有明显增加。

而消极独处中的个体更多地表达出非自愿性,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转移注意力上,并且普遍认为独处是悲伤、孤独和抑郁的。同时,他们在独处中体验到更多的困惑、焦虑、压力、孤立、害怕和紧张等情绪。随着消极独处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感也会随之增加,对自己的满意度、对生活的满意度都会随之下降。

从以上分类可以进一步看出,尽管一些外显行为可以表现为独处,但是其内在的动机可能完全不同。由于一些个体具有社交回避特征,在与人交际时容易感受到紧张、焦虑情绪,害怕或恐惧人际交往,因此选择回避社交场景。这种独处是迫不得已、非自愿的,并且常常会产生寂寞、孤独感。而另一类人则是由于享受独处的状态和时光而主动选择独处。

实际上,后者的动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一类个体主动选择独处是源于相对较低级的情感方面的需要,他们只是因为享受独处时的状态,在独处中感觉到安宁、舒适,因此才宁愿选择远离交际,甚至逃避社会,这样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有些“孤僻”;而另一类个体主动选择独处是源于某些更高级的需要,比如自我成长、自我修复、独立思考、发现创造等。这两类动机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后者才能被称之为积极独处。

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是指个体虽然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状态,但同时也主动地为自己保留一些独处时间的倾向性。通常,他们的独处都会伴随着一些积极的目标,比如实现自我认知、独立思考、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造力等等。“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喜欢在重要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先在安静的房间中打坐禅修一整天,以便能够激发出自己更多的创造力,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积极独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认为,积极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15个基本特征之一:自我实现者独处而不感到孤独,实际上,不管是与人交际还是独处,他们都感觉放松和惬意。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爱与归属的需要,所以无须刻意让别人陪伴,就能在独处中找到乐趣。同时,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者无心理疾患,他们不是精神病或神经症患者。显然,积极独处比“孤僻”更能代表自我实现者的独处特征。

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每天一定时间的独处是必要和有重要意义的。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所有从内心、从独处中获取力量的人,不要再试图否定和压抑自己独处的渴望,你应该接纳自己的内心,主动给自己安排一定的独处时间,并有效利用起来。

2.独处的心理属性

在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独处能力都是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对独处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心理上的需求性

第一位关注独处的心理学家是英国的新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1896-1971)。他从客体关系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成年人的独处能力起源于其婴儿时期母亲不在场情况下的独处经验,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安全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逐渐成为儿童后,不再需要依恋对象持续长久地在场也能适应独处而不感到焦虑。也就是说,儿童已经将依恋对象这一客体融入进了自己的内部世界这个主体,并逐渐接受了这种支持性环境。只有当儿童体验到这种让他感觉安全和放松的独处状态时,他才有能力去发现和探索其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从而不必顾虑他人强加给自己的期望和其他东西。因此,独处的能力实际上与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有密切联系,同时,也与人最本质的需要、情感、冲动相联系。唐纳德·温尼科特同时认为,这种独处将有助于儿童形成“自我”知觉,并借此将“我”与“他人”区分开来。

从需求理论的角度出发,部分心理学家认为独处与依恋需要一样,都是一种发展性需要和积极体验,都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需要在亲密和独处中寻找到平衡。如果过分强调交际而忽略了对独处的需要,内在就会出现问题。因此,独处能力是个体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人际交往对于个人成长中解决矛盾、降低病态等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认为,积极独处的缺失或者被迫性独处是神经症状的一种表现。而人本主义者马斯洛则通过对自我实现的人群进行调研,发现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独处需求。他认为,独处的强烈需求并非是逃避社会或者恐惧人际交往,而是认识到独处的益处并主动寻求独处、享受独处。因此,独处者并非都是排斥社交或者缺乏社交技能的人。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平均用于独处的时间占其全部清醒时间的17%,青少年阶段这一比例增长到26%,而成年人和老年人用于独处的时间会更多。一项采用ESM方法对新西兰、意大利、美国等国的8~85岁的个体进行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独处的耐受性越强,并且独处时间适中的青少年对独处的体验更积极。这也是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独处有积极影响的原因之一。独处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自我反省、修复情感,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利用独处时间好好做一下自我修复,会帮助其更好地成长。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关注自我认同形成的青少年。对比利时12~19岁的青少年进行的一项独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对独处的排斥感会下降,需求则相对增加。同时,独处的消极体验在12岁达到最高,积极体验则更多地出现在17岁。

由以上观点和研究可以看出,独处的需求可以贯穿人的一生。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对于独处的耐受性也会随之增加。

心理上的成熟性

除了心理需求之外,独处也是人们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成长以及自我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

作家周国平认为,人是群居动物,缺乏交流会造成个体价值感的缺失,但是过度的交流而无法独处,又会使人丧失自我,形成人际间的缠绕。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可以吸收宇宙万物的能量,而静思独处则可以使我们有机会接触真正的自我。交流是能量的流动和释放,独处是能量的积蓄与储备,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建筑着人类的认同——他人的认同和自我的认同。

西方部分心理学家认为,独处是一种发展需求,它所产生的积极经验对于每一个阶段的个体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独处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一生的不同阶段对独处呈现出不同的体验。总体来看,从出生到年老,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独处需求和状态,同时独处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成熟。婴儿时期形成的依恋类型会对个体长大后独处时的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长大后,独处时更容易产生积极体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长大后,相对而言对独处会产生更多焦虑;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长大后,会更倾向于独处而非亲密关系。

虽然心理学界普遍认为,独处的需要在个体的儿童期甚至婴儿期就已经具有,但是大部分的独处需求是在儿童晚期及之后才产生的。因此,儿童初期的个体独处的需求普遍较低,总是独自一人玩耍的小朋友可能会被某些心理学家认为是不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用于独处的时间才会不断增加,适应独处的能力逐渐增强,对独处的态度也更为积极。

相对而言,成人花时间独处往往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有关,比如个体的年龄、职业、家庭规模、婚姻状况等。有研究结果表明,成人的幸福感与其是否定期花时间进行积极性独处有一定关系。人到老年,由于空巢、丧偶、健康状况不佳等原因,相较其他年龄层的个体会有更多的独处时间。此时,老年人的独处能力会得到充分发展,且逐渐成熟。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年轻时独处令人痛苦,成熟时独处令人愉悦。”

3.几种独处:匮乏性、维持性与充实性

由于每个人的内在动机不同、对独处的耐受性不同,相应地,独处时的状态也有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匮乏性独处、维持性独处以及充实性独处三类。

匮乏性独处

匮乏性独处是三种状态中较消极的一类。根据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两大类、七个层次,类似金字塔结构。从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首先被满足,才能开始寻求高一层的需要。因此,当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还没有进入自我实现的层次时,自我实现此时并未成为他的主要动机。这时候的独处,对于他而言就会是一种匮乏性的状态。在当今社会,匮乏性独处依然是一个普遍现象。当个体的基本需要没有被满足时,就会相应地出现以下四类匮乏性独处:

一、生存性的匮乏独处

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比如肚子饥饿,或者身处危险之中,此时一个人的独处会让他感觉到极度恐慌,渴望立刻结束。

二、安全性的匮乏独处

如果一个人的人身安全没有得到保障,安全需求未得到满足,此时一个人独处会感觉到孤独、恐慌等,需要立刻解决。比如,某个幼儿在夜晚独自一人在家时,面对空荡荡的屋子会感觉到极度害怕、恐惧,渴望大人的陪伴。

三、归属性的匮乏独处

当一个人的归属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又处于独处状态中时,会感觉到情感脆弱,像孩子一样渴望归属于某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一种归属性的匮乏独处。当然,有的时候,一个人即便处于人群当中,也会因为感觉不到自己被别人所理解、接纳、关注,从而产生一种匮乏性孤独感。

四、尊重性的匮乏独处

假如一个人感觉到不被尊重,此时又是一个人独处,他会因为自我未被充分体现、表达、肯定而感觉到一种孤独。这就是一种自尊需求未被满足的匮乏性孤独。

总体而言,处于匮乏性独处的人会感觉到明显的不舒适,种种负面情绪会随之而来,比如焦虑、抑郁、痛苦、紧张等。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一般都会立刻寻求改变。

维持性独处

维持性独处是指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以及尊重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后,此时的独处就会处于一种维持性状态。比如,当一个人温饱无忧、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有和睦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此时因为种种内在、外在的原因不得不独处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到过分的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从而也不会着急立刻结束独处,而是相应地选择做一些与爱好、兴趣相关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孤独感。再比如,很多忙碌的现代人会在一周的工作结束之后,选择在家里一个人上网、看电视、逛街等。也就是经常说的“给自己找点事做”,这种独处可以让自己不至于闲得发慌。这是一种相比匮乏性独处更好一些的独处状态。

充实性独处

最好的独处状态是充实性独处。当一个人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时,他的需求已经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此时他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时候他如果有独处的机会,会非常容易进入一种充实性独处状态,让自己通过独处有所成长或者有所创造。即便此时的独处并非是他的自愿选择而是不得不如此,他也不会一味急着去开展人际交往,而是让自己很快静下心来,开始潜心思考。比如,一个人在独处时选择在房间中禅修静坐,或者在安静的小道上散步,或者在沙滩上平躺着……他在有意识地面对自己、并尽量保持清醒地与自己对话。如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所说:“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种状态的独处者会非常珍视孤独感产生的瞬间,并且借由与自己的共处,达到更加了解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的需求。

三者的相互转化

独处时的匮乏性、维持性、充实性状态并非是绝对的,某些时候是可以改变和相互转化的。匮乏性独处的改变的方向既可以是结束独处、开展交际,也可以是通过种种积极的探索来摆脱孤独感,继续留在独处状态中,使独处状态得到提升。

举例来说,单身的小李每到周末独自一人时就感到非常孤独和压抑,他希望能改变这种匮乏的状况。某一天,小李参加了一个联谊舞会并在舞会上结识了一位很谈得来的女朋友,由此,他的匮乏性独处状态就结束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某个星期天,感觉孤独的小李到书店里去闲逛,以便打发时间。很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本自己想看的书。于是坐下来立刻就看进去了,他遨游在书中,一天下来感觉收获满满,这就是独处状态从匮乏转为了充实。

你拥有充实性独处的能力吗?

如何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独处的能力(特指充实性独处)呢?实际上就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的时光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虽则有些寂寞,却不乏充实。独处为他们的灵魂成长提供了必要空间。独自静坐思考的时候,心会从外境、从喧嚣中抽离出来,回归最真实的自己。此时,面对自己和心灵,开始进行心的对话。和他人一起谈古论今是讨论,很多时候充斥着一些无意义的闲聊。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才会真正使心灵有所感悟;和他人一起游山玩水,是休闲,只有自己独自一人面对苍茫的山、辽阔的海,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切入。

所以,一切注重自我、注重心灵提升的人都会对于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这段话产生共鸣:“我独处时从来不会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如果你感同身受,那么你就是一个拥有充实性独处能力的人。

4.独处与孤独的区别

一提到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我们就会想起那句有名的感慨——“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所有圣贤无不是孤独寂寞的,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的确,圣贤们都是爱独处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由于立身太高,圣贤们无法在人群中感觉到交流的意义。于是他们大多隐身悠然南山中,自品酒香、独弹古琴。很多流芳百世的文学、艺术等作品,也都是在这种情境下创作出来的。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所有在哲学、艺术、政治上有杰出成就的伟人,无不具有一种孤独、超脱的气质。”这让很多人以为,独处就是脱离社会、逃避交际,就意味着绝对的孤独。而有谁会愿意忍受孤独呢?

实际上,这是人们的一种常识性错误。之所以有这样的概念混淆,是因为许多人不了解孤独和独处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独处和孤独的区别联系

心理学上认为,孤独是指个体对自身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交往渴望与实际交往状态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基本可以归结为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同时会伴有令人难以忍受的精神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对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都有着消极影响,是身心健康的一种潜在风险因素。这种情境下的人,内心常常会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缺乏温暖感,从而感觉到强烈的痛苦。难以否认的是,孤独的人也同时会产生一种想引人注意的冲动,这种冲动可能是针对任何一个注意到他的人。

而独处,是指当一个人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情感或信息不与外界交流,在各个层面上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均不存在时的状态。在独处中,一个人有可能感受到孤独、寂寞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是孤独与独处的联系;但同时,独处中的个体也可以是快乐的、充实的。也就是说,不愉快的感觉是孤独固有的,但并非是独处固有的。独处时,个体可能会孤独、也可能不孤独,独处中的人处在一种开放的心理状态下,可以容纳任何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上将独处分为非自愿性独处和建设性独处两类。当一个人渴望有人陪伴而不得时,被迫独自一人,此时这种非自愿性独处会伴随有更多的消极体验。这些消极体验就可以归结为孤独感。而建设性独处是个体的主动选择,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在这种自主独处状态中,一个人往往会伴随着更多的积极目标和体验,比如加深自我了解、自我恢复、激发自我创造力等等,这是一种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状态,当人们投身其中,往往就能做出积极的自我反思和获得成长。也就是说,孤独是独处的情绪体验之一。当一个人处于非自愿性独处或被迫独处时,所体验到的感受才会与孤独相近。但是如果一个人是自愿选择了独处,即便他看上去处于孤独无依的状态,实际上他的内心也不是孤独的,相反,他会感觉到一种满足和惬意,从而不想立刻结束这种独处状态。因此,孤独和独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孤独的表象走入真正的独处,你才能获得内在的成长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和一位知识分子在聚会中相遇。交谈当中,两个人因为最近的一起青年囚犯被法院判刑10年的事情而争论起来。企业家认为,青年人会为此而白白丢掉人生中最宝贵、最关键的10年,只能荒废此生;知识分子则认为,被关禁闭并非全然无意义,只要自己能够潜心利用这个时间来充实自己,这仍然会是有意义的10年。争论到最后,毫不相让的两人决定打个赌:知识分子被关上10年。如果能坚持独处10年,那么将获得企业家的一笔巨额赔偿。

于是,知识分子从此住进了企业家为他提供的一间小房子里。这个房子是完全封闭的,只留一扇送食物的小窗保证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企业家除了每天为知识分子提供必要的饮食之外,还要不断提供知识分子所需要的书籍。知识分子开始了漫长的独处时光,在阅遍各类书籍中过完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转眼,约定的10年期限很快就到了。

此时,企业家的生意走入低谷,所有资产消耗殆尽。眼看着最后的期限即将到了,无力支付巨额赔偿的企业家决定杀死知识分子。于是在一个黑夜,企业家悄悄打开了封锁近10年的门,潜入了知识分子的独处之地。进屋之后,他发现知识分子伏案睡着了,旁边放着一张写满了字的信。企业家不禁放下手里的刀,拿着信读起来。原来那信是写给自己的,在信里,知识分子说自己非常感谢他,因为是他当初的那个赌注给了自己10年的独处时光。在这宝贵的10年当中,他阅遍了企业家送来的所有书籍,从中汲取的知识让自己终身受益,包括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做人道理。他为此非常感谢企业家,并且不希望企业家为此而支付自己巨额赔偿。于是他决定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违约,从这所房子中逃跑。

看完信,企业家感动不已,并且庆幸自己没有真的杀掉知识分子。第二天,知识分子果真从窗户中跳出,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后来,两个人成为莫逆之交。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独处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在独处时不被孤独和寂寞控制、利用积极思考来提升自己,简直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对无知的人而言,闲暇就代表着死亡,是活着时的坟墓。”一个人难以自处,才会不断渴求他人的陪伴,以填补空洞的内在。从中也可以看出,对于缺乏独处能力、缺乏内在思考需求的人来说,独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但毋庸置疑,没有根的自我,不管身处哪里都会感觉不到归属感。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处时光,都需要必要的孤独感和思考。因为没有孤独和思考,我们的灵魂就难以突破和成长。当我们关掉手机、关掉电视和电脑,刻意地把自己与人群的喧嚣隔离开来时,我们的灵魂会突然显露,只有在那个时候,内在的成长才有可能出现。独处没有什么不好,将独处与孤独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如果能把独处时光看成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种恩赐,我们就有可能把这种孤独转变为觉悟的时刻。原本黑暗空虚的孤独,会突然变成一束引导我们回归本性光明的亮光。

独处是每个人天生的权利。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独处是对身体的呵护、对心灵的按摩。当然,我们要确保自己在独处时具有快乐的能力,否则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情绪阴影中。因此,当我们感觉到孤独时,要勇于去探索自我,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自我,并提升内在价值。孤独并不可怕,当我们决心接纳孤独、珍视孤独感产生的瞬间,当我们开始与孤独共处,直面自己的内心时,我们就开始具有了超越孤独、享受独处的能力。

5.两个极端:独处与交际

某个周五下班之后,你关掉电脑、锁上办公室的门、准备回家。这一周里,你经历了太多让你疲惫不堪、应接不暇的事情,你需要不断地与各种人打交道、说各种得体合宜的话、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展现不同角度的你。你已经很累了。你期待着能有一个时间单独待一会儿,抛掉高跟鞋和套装,抛掉所有的粉饰,就只是自己和自己安静地待着。读读书看看报、做一点手工活,或者在藤椅上抱着猫咪看韩剧,甚至只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只是把身体摆成一个大字舒展在床上,这种一个人独占整个静寂空间的感觉都让你愉悦。

恰巧此时,一个熟人迎面而来。她热络地告诉你她准备组织一次露天烧烤,并询问你是否愿意加入。你告诉她,你只想一个人待着。于是她露出担忧的表情。这个表情让你心里有些诧异,你开始觉得自己不对劲,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封闭,是不是应该主动走出孤单,加入到人群中去。

假如你的自我疑虑不断反复,并最终促使你走出家门来到朋友们当中。相信你的出现会引起大家意外且高兴的小高潮,你开始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但是,当你与大家逐个打完招呼,开始加入到他们热烈地交谈中时,你很快就感觉到自己似乎丢了什么东西。你开始后悔这个决定,尽管这是所有人都鼓励你做出的决定。你感觉到那种置身人群当中的疏离感。你渴望聚会赶快结束,渴望独处,好尽快开始自己的思考,回到自己的节奏中去。但是不行,你起码得待够20分钟再走才不失礼貌。于是,你感觉自己进退两难,被困在人群中了。

另一种假设是,你拒绝了朋友的邀约,依然选择回家,并按照自己之前的计划,将头脑中的构想挨个实现了一遍。最初,你感觉无比惬意、自由和舒适。然而,随着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独处了整整两天的你会感觉到稍许寂寞。你开始想给谁打个电话,或者只是出去走走,看一看喧闹的人群。甚至,你会开始暗暗期待着周一的到来,好重新回归到充实的工作中去。

这就是独处与交际的矛盾。人类自古就是群居者,具有社会属性,假如无法与人群和社会正常交往,人会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但是假如交际过度,从来没有独处的意识和时间,人就会逐渐丧失自我认知、自我提升的种种能力。

独处和交际是人生中的两大重要状态

独处是自己和自己沟通。独处的时候,人能够通过某种适当的方式与自己的心灵进行深刻的对话。也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人才有合适的氛围和放松的心态去欣赏自己、享受生活的种种妙味。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怎样精准、丰富的语言,实际上都是无法把自己的心中所想倾尽表达出来的,语言终究是不足的。但是只要静下心来,自己对于内心的想法却可以随时随地明知无余,并进行最合理的梳理和抉择。这一点,是交际无法做到的。这就是独处的好处之一,只有独处时才能对自己、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做出最公允的评价,并帮助事情以最合理的方式解决。

交际是另外一种沟通,是两个原本独立的灵魂发生的碰撞。也许,两个交际者之间有共通之处或者相互吸引之处。但无论如何,交往和沟通的前提都是丰富的心灵。一个没有丰富内心的人,是无法和别人进行深入地、美好地沟通和碰撞的。但是交际的时间太长了,独处的时间就会变少,人就会开始与内心越走越远,从而无法准确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产生丧失自我的危险。而这种危机,是现代社会中最应该重视的危机。当面临封闭的、隔绝和固执的内心时,即使人身处所熟悉的朋友家人之中,会感觉更加孤独,因为他与他人及环境不在一个思想系统之中,内心的苍凉和孑然孤立会让他格格不入。因此纵使一个人身处闹市,即使和好友嬉闹,也只是获得毫无营养的心理抚慰,和短暂的精神麻痹,其内心灵魂仍然是无法逃避的落寞。

有时候,娱乐会成为我们接触外界、获得乐趣的主要交际活动。这时候,娱乐等外在的活动实际上是驱离孤独无聊的唯一条件和依赖——你是否常常有这种感觉,仅仅依靠各种外界娱乐项目刺激我们的神经来打发看似无聊的时间,仅仅是为了排解寂寥与空虚的感觉,或者靠着娱乐活动和消遣的刺激,才能让自己保持兴奋、短暂的有趣和快乐,这种短暂的快感会令我们转换着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刺激,诸如喝酒、赌博、购物等等,这样做的后果只能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麻木、迟钝,思想更加颓废,最终丧失基本的理性思维和内在的生活动力,更不要说还能具有更深层次独立思考的能力,洞察、深刻经验的能力和增加睿智创造力了,快感性的生活,让宁静的心灵消失,让深刻的智慧与你擦肩而过。

独处优于交际的诸多好处

对于一个社会性的人来说,独处和交际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独处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更为重要。过去的人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交际上,他们通过亲密的交往来获取快乐、获取信息、获取个人的满足感。而爱独处的人往往会被怀疑为性格孤僻、古怪、难以相处,甚至会被假定是患上了焦虑症或者孤独症、抑郁症等精神疾患。到了现在,更多的一些新研究则认为,时间适宜恰当的独处会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多种益处。某些时候,独立思考或者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不受旁人的指点和左右时,人们的效率会更高。同时,如果我们具有充分发展个性、挖掘个人潜力、提高创造力等需求,那么,我们应该给自己安排更多独处的时间。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更多地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被视为人格成熟、情商高的一则标准,甚至被提升到事业成功、生活美满的必要条件的高度。实际上,过分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会导致我们较少地重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进而放弃独处的机会,而独处,正是发现自我、认知自我的最佳时机。一些针对独处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天适当安排一定的独处时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因为现代人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别人共处,所以,我们应该确保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就如同饮食健康或适当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一样,独处也会让我们的心理保持健康。哈佛大学一项针对独处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独处状态中不断强化某个记忆,那么这个记忆会形成的更持久、更准确。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时间适度的独处体验,对于提高人的同情心具有正面影响。而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心理研究机构中,一定的独处时间能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事实也得到了更多认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具有独处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交际。正如同在婚姻当中,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才具备了接受另外一个人共同生活的准备和能力。两个不会独处的人合在一起变成琴瑟相和的神仙眷侣的情况实际上是不会存在的。

6.独处不是空虚与寂寞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快节奏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心情浮躁,全然没有静静独处的耐心,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独处的美妙,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认为神经不正常。越来越多的人恐惧孤独,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独处就是离开了人群脱离了社会,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于是就意味着空虚和寂寞。这样的观念是人们在常识上犯下的又一个错误。

空虚与寂寞的追本溯源

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空虚寂寞与独处的不同。空虚是一种无所事事、闲散寂寞的不良心态。人们常常把这种心态说成“没劲”,外在表现是无事可做,内在则是心理不充实。当人们处于空虚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抑郁症、忧郁症、孤独症等不良的心理状态甚至是病态;寂寞则是孤独和落寞的综合表现。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当个人离开群体不久后,就会有一种心理感受,我们通常把这种感受称作寂寞。

在行色匆忙的都市里,我们仿佛都是孤独的个体。当你被空虚寂寞驱使着去发现远离孤独的方法时,就会处于一种饮鸩止渴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和平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安然相处,这便是空虚感的来源,自己内心也会产生这种感觉:“为何我在此时此刻如此的孤独和寂寞。”不要忘记,一个人盲目采取各种方法赶走孤独,正是造成孤独感的原因。

独处是高于空虚寂寞的一种存在

寂寞源于心中的一种无奈,这个感受和独处有一定的关系,但独处是指当一个人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所产生的情感或信息流无法与外界交流。因此,独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仅仅是主观体验。空虚寂寞,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情绪,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内心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体贴,是一种缺乏关爱的冷漠;独处,则是一种自觉屏息拂去内心的浮尘,主动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行为。独处的人不一定空虚寂寞,空虚寂寞的人也不完全是独处的状态。空虚寂寞是因人想与外界交流而无法满足所产生的感觉。独处则是主动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独处时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心灵。

独处和寂寞之间有着莫大的不同,所以带来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寂寞会让内心发慌,独处则是精神世界的饱满,如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独处的时候仿佛可以体会到灵魂与宇宙间的对话,逐渐到了忘我和完美的状态。

无法区分独处和寂寞的人总认为,独处是在自己内心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恰恰是空虚和寂寞的表现。独处是一种精神境界,真正的独处是高贵的、睿智的,懂得独处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当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他的思想可以展开翅膀,他审视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对真实自我的思考和审视。独处者,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获得内心的平静,也能在内心平静中获得乐趣。具有独处的能力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只有在独处时,心才会真正地沉静下来,让理智沉淀下来,孤独并不痛苦,而是一种享受的境界。独处时,才有时间思考;沉静时,才有能力感悟。耐住寂寞、懂得孤独,方能专心,方能深入,方能有所收获。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理论学说,都是在经过时间静默地沉淀后,才逐渐被后人理解。在一个人的世界中,才能面对真实的、活脱脱的自我。所以,不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是不会享受人生的人。

走出空虚和寂寞的困境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从森林中得到了两只小猴子,一只身体健壮,活泼好动;另一只身体瘦弱,沉静无声,然后让它们分别独处。令人惊讶的是,一年之后,那只身体健壮者竟然死去。科学家对于这种结果又进行了几次重复,连续几次,同样的条件,结果依然如此。为什么活泼好动者忍耐寂寞的能力反而弱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好动的猴子在独处中只感受到了空虚、寂寞,而没有收获任何的积极感受,最终被这种强大的负面困境杀死了。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假如我们不得不独处,我们就必须掌握突破空虚、寂寞困境的能力。

想要走出空虚和寂寞的困境,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此刻自己的内心感受,观察它是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换句话说:这个事实就是独处——内心丰富的人自由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时孤独感就会从“安静地独处”中不知不觉地消退了,内心不再会有落寞和失落以及想要摆脱孤独的这种自我挣扎,因此也停止了纠结和冲突的能量消耗;停止了内耗,也就有足够的精力去孕育、涵养充足的能量。这时的独处已经不再是孤独,而是一种沉浸其中的享受,这时的自己已经坦然认可了孤独的存在,而没有心理的纷扰和挣扎,这正是内心成长的重要一步。

孤独寂寞及其空虚的本质源于,你总是想期望用自身以外的物质和精神来填充和满足内在的空虚,这种内在的空虚是由自我欲望逐渐驱使的,自己不断地逃避当下、摆脱孤独的困扰,因为你在潜意识中将独处赋予了“孤独”的理解,因此不自主地心生寂寞和无聊。即使感到孤独和无所适从,也不要提前认为空虚寂寞是没有意义的,而是将你自己就看作是空虚和寂寞的本体,认可自己所处的处境,内心即刻就会平静下来,当自己的内心世界安宁下来的时候,情势就会逐渐好转,它自然发生转化了——就会转化为内心的能量和充实,这种能量就会引导你去行动,将内心的充实转化为外在的动力,或者这种感悟本身就是向前行进的一部分。

而这种自知自觉的动力,与之前为逃避空虚无聊而去机械地寻求快感刺激的消遣性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依靠刺激来满足自己并以此来维系生活的意义,结果必然导致深深的自责和靡靡不振;寻求刺激就是对现存情势的恐惧和自我逃避,逃避当下就是对生命的自暴自弃。这种消遣性的自我能量耗散,实质是掩饰和逃避着内心深处的深深的空乏和无聊,因此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愈发不能停止,一旦宴罢人散之后,就会更加地陷入无比痛苦寂寞和无聊以及空虚的漩涡之中。

想选择睿智安宁的生活,我们需要每天都要设法给自己留下一些安静独处的机会和时光。让自己学会闹中取静,让自己学会动静自如。让我们在忙里偷闲,留下的时间是我们享受孤独的时光,沏上一壶茶,沉静下来,闭上眼睛,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不完美和美好。品一杯香茗,为自己做一次静思,这样的体会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独处能让我们从忙碌中解脱出来,在静夜里独对心灵,或是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看夜幕中浮云暗动,看晨曦中绯红云彩,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在暗夜里,我们可以独守一盏心灯,凝望暗夜星辰忽明忽暗,痛苦和压力在沉静的夜色中逐渐消融,我们静静地感受这份空旷开阔和寂静清远的孤独。我们漫步于自我的心灵成长中,把平日里那颗如日光焦灼的内心融入了如清凉清爽之水的宁静,在这深深的夜色之中,触摸轻舞飞扬的灵魂,让虚无变得充实,这又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苹果”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乔布斯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修行者,他信仰禅宗。他的办公室十分敞亮和工整,唯有禅垫儿和落地灯,那个时候,乔布斯对苹果公司做出的许多重大决策及其我们熟知的惊骇世人的产品创意和技术发明,无不是在他静坐中的冥思指引下而产生和完成的。乔布斯独处和静坐的习惯,是从年轻时就已形成的,并成为他生活、工作和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就了他个人及其“苹果”这个令人仰望的财富传奇与辉煌。

在平凡世界中,我们通过无处不在的独处与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同样能够升华出自性中对这个世界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成就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辉煌和精彩。乔布斯说过一句话:“无论做任何事情,不外乎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便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

7.独处的社交意义

—个陷入沉思的沉默寡言的人看上去似乎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的,不论他是在思考着一件重要的帮助山区儿童的慈善事件,还是在想办法谋划一次报复性攻击;一个热衷社会事务的外向者看上去总是那么具有亲和力,不管他是真的关心你的处境,还是正在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很明显,我们无法通过外在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所以,喜欢独处、爱独来独往并不能证明这个人不合群,或者不擅长与人交往和交流、更不代表他孤僻、仇视社会。但是很遗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独处者的社交能力总是存在诸多误解。

误解一:爱独处的人都是性格孤僻、不合群的

当一个想独处的人被迫去参加他不感兴趣的聚会或者交流时,他也许会被认为不合群。然而对他自己而言,这样的活动不能保证会带给他更多更深层级的交流。实际上,他知道这样的聚会只会让他感觉与同伴更加疏远,自己也会感觉更加孤单。他的社交爱好可能只是让他感觉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如待在家里,仔细回味和朋友的一次聊天、给哪个朋友打电话所获得的感悟,这些让他感觉更有意义。或者他也可能沉浸于一位他钦慕的作家的文字之中不能自拔,在书中和一个素未谋面的同伴共同体验人生经历。而这在一个喜欢参加聚会的人看起来,这个喜静的人可能就显得如此孤僻和不合群,其实他只是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和别人交流。对于喜好独处的人来说,这并不说明他们怎么样,这种生活方式也不能说明他们与别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不畅通的。

误解二:爱独处的人与人交流的能力很低

喜爱独处的人内心的世界会更加丰富,他会“认真思考”一个好朋友说的话,哪怕是一次很轻松的谈话。喜爱独处的人即使是对于好朋友地提问他也会认真考虑如何进行作答。如果我们认为每个人内心中都拥有一个数量有限的人际空间,那么一个喜爱广泛交流的人的内心更像是一间车站,能够容纳大量的川流不息的交流,在川流不息的站台上有来有往,有迎有送。他们的特点是在集体交往之中就完成了与各种人的不同交流。喜爱独处的人更加像一个禅院,每一次有意义的交流都被珍藏在这个清风徐来的院落之中,等待着进一步地交流。这样的地方自然与车站不同,它接待的人数有限,也无法满足人来人往的要求。这意味着爱独处的人更喜欢和很少的人进行专注地交流;也意味着他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喜欢更深层次思想地碰撞,而不喜欢谈论别人私事以及八卦他们在做些什么。深刻的思想能让爱独处的人精力充沛、精神饱满。那些谈论他人、八卦他们做些什么、打听他们认识些什么人,对喜欢独处的人来说都仿佛车站的噪音。他会试图在禅房静论中思考或谈论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而一次很好的谈话会让喜欢独处的人感觉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使得人性更加丰富。

没有独处的能力也就没有了社交的能力

爱独处并不意味着不合群、不与人交流,或者在社交往中显得笨拙无能。与此相反的是,独处时自己要面对自己,排除对外界和他人的依赖,这是一个与自己交往,审视自己内心的过程,这是有效社会交往的基础,因为无法独处的人同样也无法更好地交际。我们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无法甘于寂寞,总害怕独处。于是,他总是在找朋友一起,期望通过和别人在一起,让自己快乐充实。于是,从来没有人见过他闲下来。他跟朋友在一起吃饭、游玩、娱乐,即使是晚上的时间,无论多晚,他也要打电话给朋友。朋友们渐渐开始觉得奇怪,为什么他总是精力充沛,即使关系再好,我们也不能时时刻刻都陪在你身边啊。时间长了,大家对他渐渐有了看法,都在想着怎么疏远他,联系也越来越少。最终,他还是变得孤单,自己的交际圈也在不断地变小,而这种被孤立的孤单,远比独处的孤单对他杀伤力来得更大。

这就是不会独处的后果。一个无法与自己单独相处的人,不会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最终还是会陷入与一群害怕独处的人一起寂寞和无聊的死循环中。同他人在一起时,我们会感到众人乐而我同乐的快乐,但面对自己而独处时,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内心充实的快乐。正是有了独处的时间,我们内心才能不断新陈代谢,让自己获得心灵上的成长。没有独处,合群也变得非常肤浅。

没有人能够忍受长期离群索居的绝对独处,也没有人能够长久享受喧闹浮华的交际。作为一个健康的正常人,我们既需要合理地安排时间与他人交流,也需要保证一定的时间与自己独处。只有这样,才能在交际时获得亲密的快乐、在独处中获得心灵的充实。

8.独处与交往的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这种理论阐述是为了说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的自主左右,在理论中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这种理论将人类行为分为自我和非我两种决定理论,又认为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是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来源。

独处是艺术,也是来自科学的“自我决定理论”

2005年,美国心理学博士Nicol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编写制作了独处动机量表和交往动机量表这两种量表,其中又各自包含2个分量表。独处动机量表包括自我和非自我两种决定独处分量表,前者以乐观性和积极性动机为主要测试目标,如对独处这种状态感到十分的满意和快乐等。后者主要由独处的消极体验或被迫选择独处的体验问答组成,如“与其他人在一起我觉得不开心,所以我选择独处”等。交往动机量表也包括自主性和非自主性两种量表组成,前者测量了被试者主动与人交往的动机,如“与其他人在一起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后者用于评估被测者在非自愿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如“个人时我会感觉不安,所以想和其他人待在一起”等。所有的量表都设计严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研究者通过统计发现:当出于自我意愿进行独处的时候和与人交往对个体的自我认可、自我成长及与他人的积极交往有积极的影响;而被迫独处和与人交往则与社交焦虑、亲密关系体验中的回避和焦虑都存在相当大的影响,表明其对个体的情绪情感有消极的影响。

2008年国内心理学界也重现了这个针对独处自我决定理论的实验,对280名大学生进行了同样的样表测量。结果显示与Nicol的研究是一致的。

所以强调独处并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通过严谨的心理学调查可知,影响人们独处或者与人交往的内在动机才是决定个体对幸福感的主观体验和心理、心态是否健康、健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无论是国外研究结果和国内研究结果,主动选择独处这个行为,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从病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何区分独处和孤僻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是:孤僻常常是有着精神性病变,如精神分裂的病前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之一,即使这种独处是自我决定的,但是它的重要前提是出现了神经和精神系统的病理表现。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自主的选择独处,其原因在于利于思考、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好地利用时间。

从上面的实验不难看出,独处能否带给人真实的受益,主要取决于独处的自主决定,也就是独处者的目的以及独处者对于孤独这种体验感的耐受程度。只有当个体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自主做出或独处或交际的决定时,这种状况下的独处或者交际对于个体的助益是最大的,效果也才是最好的。

必须自我决定进行独处的几个重要时刻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喜欢忙碌,很多人是由于害怕寂寞和空虚迫使自己处于看似忙碌的借口之中。其实,这样的看似忙碌,从长远来看,对我们的人生有多大的帮助呢?在这种看似的忙碌之中,人们最容易丢失自我,失落了生活的本来美好,最终再也找不到那个拥有初心的自我。此时,不如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独处,独处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让生活重新变得有生机起来。

一、重复机械地生活

当你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一样,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前一天的工作,无法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有趣,就是该独处的时候了。当生活中的重复烦闷无法让你看到工作和生活的重点,当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这些事情做起来不知是何意义,请选择放下手中的工作进行独处。

二、做出决定的时刻

做决定意味着人生要选择不同方向的路,当你正要做出你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的时候,你无法判断当下的心情和思绪会不会对此产生影响,这是该独处的时候。

三、精疲力竭的时刻

现在都市人紧张的生活节奏,繁杂的社会事务会让人压力很大。当你感觉自己很累、容易生病、无法正常睡眠,这说明你的能量已经逐渐耗尽,这是你该独处的时候了。

四、感觉被掏空了

总有连夜写文案,通宵赶文件的时候,当灵感匮乏、开始有种冷淡无味的感觉,感觉自己的创造力在逐渐被掏空,这正是你该独处的时候了。

五、就是想走,没有理由

说走就走,成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到了你该独处的时刻了。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不如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试试独处,说不定会有惊喜出现。

当然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在这一天你身处何方,别忘了带上你的心——它是我们私人空间中最宝贵的财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记下你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觉得什么样是对的、什么样是与你的价值观不符的,给你的各种愿望留一个精神上的大门,寻找内心的清澈,我们不是要苛责自己的内心,而是对自己非常友善,相信我们的世界会为此越来越宽广。

同类推荐
  •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纠正人性弱点和培养人性优点的学科,认识到人性的优缺点后,我们就可以在心理上占据上风,就可以随时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扩展人际关系还是维护人际关系,心理活动均参与其中。它既包括自我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对方的心理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要情绪化,别让不良情绪主宰自己,然后做对事说对话。这样的话,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变得轻松自然了。
  • 心灵与境界

    心灵与境界

    本书包括:“心与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以心为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境界”、“走近荣格与走进自己,感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等9讲。
  •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是由薛晓路执导,李连杰、文章、桂纶镁、高圆圆、董勇、朱媛媛等主演的亲情电影。该片讲述了一个父亲被确诊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个月的时间倾尽所有,守护孤独症儿子的感人故事。
  •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这是一本专业的看人识人的心理学指南。无论是结交朋友、寻找爱情,还是选择工作、挑选客户,或是寻求合作伙伴,都需要利用看人识人的方法来达成目的。本书重点对看人识人的原理、方法、模式、技巧做了细致的介绍和剖析。书中从识人的基本原理和模式说起,介绍了识人技巧,为了更准确地描述这些方法,作者特意选择了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行分析,帮助你无论是在生活、交友、婚恋中,还是职场、商场中,都能够辨识人、看准人。
  • 异类之脑:解码天才与恶魔的行动、思想、心理

    异类之脑:解码天才与恶魔的行动、思想、心理

    关于异类人生、奇特心理、疯狂大脑与神秘历史的关系,你了解多少?罗伯特·卡普兰是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法庭辩护医师,他以名声显赫或恶名昭彰的历史人物为对象,探索这些“非正常人物”的大脑结构如何对其心理疾病产生决定性影响,最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甚至人类历史的轨迹。从达·芬奇到梵高、弗里达,从开膛手杰克到国际间谍、希特勒,从超级作家到亿万富豪、超级骗子……罗伯特·卡普兰对这些机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对历史造成极端影响的人物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大脑。而且,“变态”的大脑造就了“变态”的心理,进而导致了常人所无法预知的人生走向。罗伯特·卡普兰写就的《异类之脑》这本书,既是一本关于“异类个体”的传奇,又是一本关于“异类大脑”的总结,更是一本关于“异类心理”的探秘。通过罗伯特·卡普兰的缜密梳理,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脑科学新知,发现大脑状态与人类思想、行为的息息相关,见证大脑左右人类历史的神奇力量。
热门推荐
  • 光怪流离

    光怪流离

    愿以我心头之血,换与卿再重逢!愿以我血肉之躯,换卿顺遂平安!现实与梦境,生存与死亡,在新世界里,是起点,还是终点!
  • 创世者的非典型日常

    创世者的非典型日常

    我,创世者,宇宙规则的制定者,只在传说中出现的至高者,现!在!非常忙!重生,穿越,意识融合,时间穿越回过去,都是破系统出的bug,你们这群钻空子的家伙,伟大的我马上就来杀“毒”了。这是一本,创世者无所事事,在诸天万界调戏穿越者的故事。
  • 无敌从肾上腺开始

    无敌从肾上腺开始

    躺下睡个觉,醒来抽支烟,没事加个点就能提升修为的感觉真舒适。
  • 波外乐章

    波外乐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以我情荐故乡

    我以我情荐故乡

    2006年12月19日上午。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一位中等身材、举止儒雅的汉子,在哗哗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演讲。在此前,他应邀参加过中国第三届民营经济高峰会,参加过在香港召开的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会。今天,又应山西大学管理学院首席博导梁嘉华教授的邀请,前来参加该院举办的和谐社会与企业精神研讨会。作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对外交流与展示学术水平的窗口,能够应邀走进这学术报告厅,并且有资格登上讲台的人,老实说不是专家学者,就是社会上有能力,有一定影响的人。否则不会邀请你来,你也不敢去班门弄斧。
  • 娇妻难为:总裁前夫太霸道

    娇妻难为:总裁前夫太霸道

    前世,她恨他入骨,亲手毁了他们的家!重生在噩梦的那一晚,却发现,这噩梦竟是拜未婚夫和妹妹所赐。面对‘最亲最爱’之人的算计,她决心反击,而他甘愿为她保驾护航。一步步深陷,她发现自己对他的霸宠难以招架。本以为苦尽甘来,一个个阻碍却接踵而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上最有效的抗衰老秘方

    世界上最有效的抗衰老秘方

    抗衰老可以说是女人的终身事业。抗衰老是女性话题中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这本书,告诉读者,如何从内到外抵抗衰老,保养自己。书中“滋阴抗皱”汤品、菜品、粥品部分,均实际制作拍摄。按摩保养内容,也有真人实际指导图片。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励志经典。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世界最伟大的成功学家——卡耐基一生中最重要、最生动的人生经验的汇集。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征服忧虑走向成功的书,发掘人性的优点,拓成功幸福的新生活之路,享受快乐的人生!
  • 学治臆说

    学治臆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