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52100000002

第2章 被时代出局的第一代打工者

大哥打来电话,问我认不认识他们镇的领导,他想把当年退给队里的土地要回来。

电话这端,我不知如何回答,首先我作为一个码字的,虽然在本地略有些薄名,但跟领导干部们是隔行如隔山。其次,他的那块地,退回去差不多有十好几年了,早已分给其他人,现在再讨要,人家也不干啊。

大哥是表姨的儿子,比我年长个一二十岁,那时他还没有分家单过,春节返乡,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我打小喜欢农村过年的气氛,这个表姨虽然不算至亲,但跟我姥姥走得热络,有些春节,我就住在他们家里,大哥退地那天,我正好在现场。

印象中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早晨,我刚刚起床,便见队长登门,高门大嗓地问大哥在不在家。表姨就去外面那间偏厦里喊大哥,好半天,大哥趿拉着棉鞋,一边扣着棉袄扣子一边走过来。他问队长什么事儿,队长说,这一年到头都不见你人影子,可别忘了交公粮。大哥说,我这地都不种了。队长说,那也得交,这地是你名头上的,就得你交。大哥说,那我可管把地退了?队长说,管啊。大哥说,退就退!

就这么一言为定了。饭桌上姨父听说了这件事,半晌没说话,好一会儿,才拿筷子点着桌子说,咱们是农民,地是咱们的本,咱们不能忘本,更不能把本给扔了。你把地退了,不是个事儿。

大哥早上也喝酒,他一扬脖,喝下一盅酒之后,说,不是我不想种,但你讲这地咋种?农药化肥恁么贵,粮价恁么贱。累死累活干一年,不落几个钱。我在外面打两个月的工,挣的都比这多。

姨父没说话,大哥说的是实情。村子里外出打工已蔚然成风,人们去北广上跟走大路似的,也有挣到钱的,也有虽然没挣到多少钱,起码见了大世面的。大哥属于前者,而且几乎是最为成功的一个。

姨父有五个孩子,四个是男孩。吾乡重男轻女,儿子多,出门时腰杆都挺得比别人直。但回到家心里一盘算,一个儿子就是一座大山。吾乡娶媳妇不易,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订婚时开始,过小礼,下大定,数目就已经不菲,还没算上盖房子。没有房子的人家,礼金就得格外重,算下来,没个万把块钱,娶不回一个像样的媳妇。

大哥早知家里艰辛,初中没毕业,就回乡务农,又不甘心就这么过一辈子,一直很注意搜集致富的信息。他养过兔子,种过果树,承包过池塘养鱼虾,几番折腾,不是失败告终,就是收益甚微。好在,他肯钻研敢折腾,引起了村里一户人家的好感,没有要太多礼金,把闺女嫁给了他。

某年春节,邻村的一个同学来找他玩。这个当年在班里很不起眼的同学,出现在他面前时,西装革履,头光脸净,让大年下还衣衫褴褛的大哥,顿时自惭形秽。

同学说,他去年一直在邻省的W城打工,在工地上挑毛渣,虽然苦点累点,但工地包吃住,一年下来,能落不少现钱,比种地强多了。

大哥为之心动,要同学带自己一块去那花花世界。该同学本就为兜揽他而来,春节一过,大哥辞别了父母妻儿,跟他的同学踏上了新征途。

年底回来时,大哥俨然成了那个同学的翻版,一件灰色呢子大衣,压着他瘦弱的小身板,袖子上的标签舍不得拆,举手投足时格外闪亮,脖子上居然还围了条白围巾,谈不上文艺范儿,却也画龙点睛地将他和村里人区别开来。他口袋里揣着好烟,见人就散一支,有人恭维他发了财,他就把得意的笑容,努力压缩得谦和一点,说,混口饭吃,混口饭吃而已。

那个春节,他和老婆孩子的穿着打扮,在村里都是最光鲜的。村里孩子相约着骑车去赶年集,回来之后,一顿饭的工夫,全村人都知道,大哥给了他儿子十块钱,让他随便买,而其他的孩子,赶集时口袋里最多也不过五毛钱。

如是种种,都是活广告。春节前后,表姨家局促的堂屋,总是出一屋子又进一屋子,人们带着笑容以及一小篓鸡蛋或是一袋红糖或是一瓶香油,站在大哥面前,问他能不能把自己家的孩子带出去,那个年节,大哥比他们村支书都风光。

大哥带了一支队伍出去,成了一个小小的包工头,在邻省的W城,专门给人家建筑工地挑毛渣。他挣的是极辛苦的钱,有个表弟读高中时突然产生厌学情绪,看大哥回来时的风光,铁了心要退学回来跟他走,一到工地上就傻眼了,包括大哥在内,都身着单衣,到河滩上挑毛渣,脸上身上泥水汗水混在一起,哪还有个人模样。表弟被震到了,乖乖回家继续上学,居然考了个大专,进城当了小职员。

但对于更多的村里人,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钱。孩子上学需要钱,老人看病需要钱,娶媳妇需要钱,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时刻岌岌可危。我多次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本来还算美满的家庭,因为某个变故陷入赤贫。20世纪80年代末,村里还有人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不上饭,缺钱的恐惧感,无法靠种庄稼解决。

大哥也在慢慢摸索门道,进入21世纪,商品房大行其道,城里人买了新房,就得装修,干装修比挑毛渣卖苦力略为轻松不说,挣的也更多一些。虽然,干装修工需要一些技术含量,但这怎么能难得住我那脑子活络的大哥,他放下小包工头的架子,跟着个油漆工当学徒,很快,他出了师,还能带徒弟了,他手下的那个队伍也全面转型。

2002年春节,我照例去乡下,眼前的大哥踌躇满志,他告诉我,他这一年“搞得还可以”,明年会更好。因为他认识了一个黄姓老板,这个黄老板特别有办法,接了不少活,他明年不蹲街上等活了,就跟着黄老板干了。

我也替他感到高兴,第二年春节,我单位里忙,没能回去,大年夜,我给表姨打去拜年电话,问大哥都还好吧。表姨说,你大哥没过来,在自己家躺着呢。我感到奇怪,这大年下,这么早,怎么就躺下了?

表姨在电话那头压低了声音,说:“你大哥去年不是认识了一个黄老板吗?跟他干了一年,都没拿钱,讲是年底一块儿给,你大哥也怕自己拿着弄丢了。讲好二十二小年前给,到那天黄老板没露头,到他住的地方,门锁得铁紧,邻居说看见他拎着箱子走了。你大哥手里有复印的他的身份证,摸到贵州他老家,家里就一个老娘,八十多了,眼都瞎了,一个劲儿给你大哥赔不是,都要跪下了,说是没见他,‘他好赌啊,回来我非杀了他’,你讲你大哥还有啥办法,只好回来了,回来就没出过门。”

关于这次经历,后来大哥不再提起,只是表姨家堂屋的镜框里挂了一张他在贵州黄果树的留影。我不知道那会儿他怎么还有心思去游山玩水,大概因为比较近吧,舍不得浪费这个可以“到此一游”的资源,照片上的他穿一身褪了色的蓝工装,斜斜站着,面无表情。

我同样不知道大哥如何应对眼巴巴地等着他拿钱回来的乡亲,只知道,这是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春节之后,不再有人愿意跟他出去,“跟他干搞不到钱”,村里人都这么说。这个一号能人,众人眼中的福星就此陨落,出了十五,大哥孤单单地出了门,只有他妻子还追随着他。

这次挫折让他从此过度谨慎,选择工作的第一个条件是,工资必须按月结清,虽然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他也不在乎:“总比一个钱都落不着好。”他失去了当工头拉队伍的信心,成为无数寻常打工者的一分子,靠一点手艺和力气,挣几个辛苦钱。

随着我自己成家生子,我渐渐很少再去乡下,偶尔听到大哥的消息,也都大同小异。大致知道他这些年来很不容易,随着年事渐高,有些活他已经干不了了,他换过好几个工种,当过装卸工,干过缝纫工,还在建筑工地上做过饭,在颠沛流离中,寻一点生计,他曾经经过我居住的这座城市,是在春节返乡时候。

春节返乡,是他们一年最大的指望,但也常常是他们颇为为难的一件事。从邻省W市,没有去他们镇里的直达车,只是春节前,会有老乡组织包车,票价颇高之外,碰上不赶趟的时候,还一票难求。那时候,就得去求开大货的老乡,看能不能搭个顺风车,如果连这个运气也没有,就得想办法转车回去。

那年中国发生了一场大雪灾,很多高速路都被封了,老乡们好容易包了个大巴,到路口又被拦了下来。条条道路皆是穷途,但家是不能不回的,大哥仔细研究了地图之后,想到可以先坐火车,到我所在城市再转车,虽然他不确定这里是否封路,好歹离家是更近了一点。

他抵达这座城市是在午夜十二点,汽车站没开门,他在对面火车站坐了一晚上。我们这个中部城市,暖气不像北方那么足,据大哥讲,那天晚上极冷,他抖抖索索地冻了一夜,后来好长一段时间,夜里都会突然哆嗦着醒来,再出上一身盗汗。

我问他为何不来我家,他说,我当时拎了很多东西,穿成那个样子,怎么能去呢?他的话让我有点难过,我其实是可以想象他当时的样子的。我家小区对面,有一片建造中的建筑群,夜晚我出去散步,常见有民工穿着满身尘土的工装,坐在排档上吃夜宵。临近过年时,我尤其会注意到他们的人数是否减少,揣度他们是否已经回乡与家人团聚,我心里将他们与大哥视为一类,总觉得在他们身上,有着整个中国的乡愁。

前年春节,我又回了一趟乡下,发现眼前的大哥,与我见到的那些打工者还是有所不同,他比他们都老,也比我印象中的老。他后来建的房子在村子主干道上,这里兴了个小集市,整条街都是欢欢喜喜的打工者,盈动着满载而归的醺醺然。大哥坐在他家门口,手操在袖子里,眯着眼睛看着前方,脸上,就有了点今非昔比的沧桑。

世界已然不再是他的,他有点看不懂了,也干不动了,他说他想回来干点别的。他跟我讨论转行的可能性,比如开个网吧。他刚一提出这个话题,就被大嫂喝止,说当初他们儿子在镇上读书时,就成天泡在网吧里,“家里没有大人看着,掉进去就出不来,为赚点钱坑害村里小孩,将来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大哥讷讷然,又说,是不是可以搞个模子印冥币。一沓冥币成本只要两毛钱,卖给小商店一块钱,清明中元冬至春节,一年四次祭祀,每次若能卖出一万沓,就能赚三万二。“人家小店早有供货的了吧?”我说。他苦涩地笑了下,换了话题。

我想安慰他,指出他的一双儿女都还比较争气,虽然作为留守儿童,难免有意志力薄弱的时候,但也都在复读之后考上了大学,现在都有了一份还说得过去的工作,他们会照顾他的。但我何尝不知道,这些“穷二代”,在城市里,自己尚生活得步履维艰,买房,结婚,养娃,都得靠自己,本来就落后于那些出生于城市里的孩子,就算他们自己有孝心,肯吃苦,作为父母,又于心何忍?何况,大哥今年也才五十多岁,他怎么能够就这么在重重压力下,混吃等死?

五十多岁,这个听上去不算太老的年纪,却已经不再为城市所需要,有的是年轻力壮者填充进来,对于城市来说,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但是他能往哪里去呢?“田园将芜兮胡不归”,他的田园也已不再,他没有养老保险,没有退休金,他只剩一身提前到来的病痛,要硬着头皮走向可以想象的风烛残年。

作为第一代打工者,大哥也是第一代被出局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我有义愤,却很无力,有同情,却自觉伪善。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我不认识他们镇领导,让他自己去找找当年要他退地的老队长。他说,老队长已经去世多年,他去看过过去的田地,田埂地沟都没有了,和周围田地连成了一片。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满霜,这句词原来也可以形容大哥和他的土地。这个身份为农民的人,就这样,即便回归故里,也无法再心有所依。

同类推荐
  • 聊城工作纪实

    聊城工作纪实

    2013年,是聊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聊城人敢于有梦,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勇于追梦,顽强拼搏,风雨兼程;勤于圆梦,奋起直追、砥砺前行,书写出一篇又一篇壮丽辉煌的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跨越赶超的奇迹,聊城市正成为齐鲁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 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本书是茅盾散文精选集。茅盾先生说:“这些文章,就好像日记账,文字之不美丽,自不待言;又无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写,更说不上有什么玄妙的意境。读者倘若看看现在社会的一角,或许尚能隐约窥见少许,但倘要作为散文读,恐怕会失望。”先生所言,自然是谦虚文辞,其实他的散文笔触细致入微,一字一句源于日常又超越日常,他所描述的人物与社会直到现在依然展现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的记事簿,亦是大千世界的速写本,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德川家康(新版)5:龙争虎斗

    德川家康(新版)5:龙争虎斗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新书《完美神话世界》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书友群:只收学徒以上的书友,群号:65876452喜欢本书的朋友,都可以入群:253282177ps:已经完本三本书《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世间自在仙》。
  • 人间的星河

    人间的星河

    本书由青年作家刘喜悦历经多年探访后倾心写就。4个不同人的故事,4段让你疼痛窒息的体验。当我们走在人生低谷,前路茫茫,也要相信,那些刺痛我们的经历,终将成为我们的力量,从此未来坦荡,鸟语花香。
  • 一不留神丧尸横行

    一不留神丧尸横行

    全球性尸变,丧尸横行。这一场全球丧尸化来的太过诡异,仿佛没有根源。究竟是人为还是自然?阴谋还是阳谋?
  • 位面之金榜题名

    位面之金榜题名

    一卷残破金榜让秦书凡死而复生,于是,他的名字开始在诸天万界传播。
  •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想我懂

    我想我懂

    这是我第一次创作,同时我也是一名初中生(今年就初三了丿,所以可能更新时间不会很定时。也不知道这样的一本小说多长时间能写完吧,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体谅一下下。我写的有不好的地方,有语言构思不是很完整的地方也还请各位指出。这本小说我会以我自己为原型,简单的…把自己平时的校园生活以及自己现在正处于青春期的一些想法和观念会在这本书当中表达出来。(可能有小部分情节纯属虚构丿或者各位读者也可以不用把它当成是一本言情类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本很无聊的自传来读吧。
  • 一念之间余世灿烂

    一念之间余世灿烂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带着莫大的遗憾死去,我们称之为不幸。死后意识仍然存在,与活着的人生活在一样的世界,却又对一切无能为力,这其实更为不幸。但当有一天,你遇到了可以相伴的人,你们一起旅行,一起流浪。这便是神明赐于你的温柔,你要好好珍惜,这是一个与原世界同存的异空间,它接纳每一个带着遗憾不幸死去的人。你可以在这里重新建立起你的圈子,你也可能遇到能看到你的特殊体质人群。这里有很多危险,也有很多真情,有很多痛苦,也有很多温柔。世事无常,但时光待你安好如初。在无限的时间里,你会遇到很多温柔的人,总有一个他,会填补你略显苍白的前生。
  • 鬼后阿古喵

    鬼后阿古喵

    因为一双眼睛,她被冥界“三情公子”设计请下冥界。本是为了卸掉他身上的黑锅,却被厉鬼盯上……杀气步步紧逼,阴谋一环接一环……她被迫与他联手,却渐渐发现自己对他别有情意……他又早已心有所属,可又忍不住日夜守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