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2800000080

第80章

“皇上竟然会让你南下,还让你全权负责。什么时候他对你这么信任了?”何嫣对乾隆抱有敌视的心态,主要是因为崇庆皇太后,当初那位主子摆道的时候她也在场。

“皇上现在没心思管南方的事情,他的心现在全放在朝堂和伊犁那儿了。这是一个万世一时的机会,伊犁的事情处理得好,皇上便能大权在握。所以,南方的那些喽啰们也就不值得瞧了。”弘昼坐在书房里摸着自己的书桌,这张红木的书桌他是真的喜欢。这书房里的物件不少,值钱的摆件也不少,连他拿来抵书的玉琮都不是凡品,上刻神人兽复合的神像纹,弘昼估摸这玩意儿很有可能是良渚时期先民祭地用的礼器。包括书桌上的那些毛笔,那笔杆都是玉制的,色泽翠绿,可惜这些东西弘昼都瞧不上眼,他只对这书桌情有独钟。

弘昼反复地摩擦着桌面,恋恋不舍地说到:“我可能要出去很久,有可能是两三月,也有可能是半年,家里你多费点心!”

“我明白的,你放心,只是你自己小心些,那里不比京城,乱得很!”何嫣走上前抓住弘昼的衣袖,眼神里满是担忧。

“放心吧!”弘昼面露微笑,轻轻地拍了拍姑娘的手,“杜成川在那里,我动身前会派人知会他。”

弘昼转过头想了会儿,再吩咐道:“尽量不要进宫,另外,傅恒不再京城,你们两个也尽量少出王府,若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吩咐晏林轩的严尧。”

“我记下了!”何嫣嘟着嘴,脸上尽是不舍,她也想跟着去,可惜去不了。

“好了!我办事的效率你还不清楚么?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弘昼搞怪地眨眨眼,给了个放心的眼神,“照顾好自己,也帮我照顾好阿扣,还有我的书桌!嘿嘿!”弘昼故作严肃样拍了拍书桌。

“知道了!”刑部侍郎刘统勋站在江宁的城头上,俯视着下方进出城门的人群,不论是出城还是入城都要被严格盘查。方才岱霖布派人来通知刘统勋,上面的大佬来了,意思很简单,安稳点别整篓子。

“将军可真是劳心啊!”陈宏谋感叹了句,他是巡抚,绿营的人他能调的动,旗兵就不行了,另外,按官阶来,岱霖布也要比他高。

“但愿来得这位好说话啊!”刘统勋忧心忡忡,得罪岱霖布还好说,得罪了和亲王,就真地得卷铺盖滚蛋了。

这一路上整整花了弘昼半个月的时间,还不是坐马车,赶路骑得是马,一路上也没什么风景可看,不是荒地就是野草一片,就没见到几块良田。至于一路的流民,弘昼没有大发善心地去搭理,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状,临时驻足去接管难民没有任何意义。

江宁的城墙就在前面,弘昼一路快马加鞭,屁股早就颠得没感觉了,只瞧着远处有一排人影。

到了城门下,弘昼看清了,一个头圆肚肥穿着麒麟袍的胖子正带着手下的一票人站在路中间。

弘昼下了马,丢下缰绳也不寒暄,不等那胖子开口就率先问到:“本王来的这一路就没见到过农夫,到处都是能种的地,可是到处都是流民。这江苏一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荒芜了?”弘昼将手里的马鞭叠整齐了丢进了岱霖布的怀里,将军?一品官?对不起,在他弘昼眼里什么都不是。

“王爷!您是不知道啊,自从那大乘教的匪徒从四川一带流窜到江苏以后,携带者一群流民到了这里,偷抢就跟土匪盗贼一样。别说种地了,老百姓晚上连门都不敢出。”岱霖布说得一本正经。

弘昼听完突然站立住,转身仔细地打量起这位江宁将军,络腮大胡也不知道多少天没剃了,肥头大耳,绿豆般的小眼滴溜溜地转,咧嘴一笑就是一口黄牙,口气里还带着烟草味。

弘昼不认识岱霖布,但他知道吴纳哈,他记得江宁将军应该是吴纳哈,什么时候变成这个胖子了。他还没来这里的时候,杜成川就把江宁大大小小的官底子一股脑地透露给了弘昼,所以现在眼前拥有两千守军的将军是个什么货色,弘昼他可是一清二楚。

“既然土匪流寇这么多,那可要辛苦将军了!”弘昼回头眯起眼瞧着岱霖布,这个角度阳光有些刺眼。

“不辛苦!这都是下官的本职。”岱霖布笑呵呵地招呼弘昼,他不敢拉弘昼的衣袖,只能弯着腰做一个请的手势,“王爷远道而来不如先歇息,下官已经备好了酒席,就准备为王爷接风。”

“不用。”这才刚过饭点没多久,而且就这么去饭桌,岂不是落别人口舌,弘昼想到一个人,“刘统勋在哪里?让他来见本王。另外,本王暂且住在驿馆,这一路奔波本王乏了,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要来搅了本王。”

弘昼很想见见这位状元郎,大清的宰相。可是这给岱霖布的感觉就不同了,这弘昼刚来就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还这么急得召见一个汉官,这是明摆着不拿他当自己人。可他也不急,只当是弘昼撒气,毕竟是京城逍遥的王爷,来这受苦放在谁心里都不舒服。

岱霖布脸上依旧是笑嘻嘻的,“路途劳顿,王爷您只管先休息,待下官去传唤他!只是这驿馆未免寒酸了些,下官已经替王爷备好了府邸。”

“不用,就驿馆好了,本王喜欢清静!”弘昼伸了个懒腰,顺势将手搭在岱霖布的肩上,笑道:“传唤的事情那就有劳将军了!本王先回驿馆,有什么事本王会派人通知你的!”

“这?那下官静待王爷吩咐!”岱霖布见拗不过弘昼便叹口气作罢了,“下官这就去通知刘侍郎。”

“嗯!”弘昼闭上眼点点头,这时候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挥挥手打发了岱霖布。

江宁的驿馆估计是很久都没有人住过,房间里的蜘蛛网结得到处都是,柱子上的红漆已经斑驳殆尽,窗户纸就没几块完整的。

弘昼弹了弹凳子上的灰尘,摇了摇,还行不晃,弘昼提着两张凳子坐到门外,随行的侍卫正在房间里打扫,里面尘土飞扬。

弘昼招了招手,让一起来的青年坐在自己身边,“希圣,这些天陪着我一路跋涉倒是辛苦你了!”

“哪里的话,许哥你客气了!”杜希圣嬉皮笑脸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与他老爹杜成川不同,他毫无拘束地坐在弘昼身边完全不把弘昼当做王爷看。他跟着杜成川走南闯北,书念的不多,肚子里没什么墨水,虽是舞象之年,人情世故他却明白不少。他很困惑,弘昼一到这里就给江宁守军的杠把子脸色看,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么,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便开口问:“许哥,咱们在这里可是要耗上很久的,这么早就招惹了岱霖布,是不是不太好啊?”

“你怕了?”弘昼笑着反问,这一路走来,弘昼对眼前的小伙子颇为了解,天不怕地不怕。弘昼说句玩笑话,他便真敢跟弘昼称兄道弟。

“不怕!”初生牛犊不怕虎。

“你比你爹强多了!”弘昼拍着杜希圣的肩膀,“招惹岱霖布不要紧,现在要紧的是给他找个对头。”

“是刘侍郎?”希圣眼珠一转就想到了刘统勋,他们没来的这些天刘统勋的日子不好过啊。

“是,也不是!”弘昼见希圣皱着脑门,便解释给他听,“刘统勋是皇上钦赐的刑部侍郎,又是皇上点名来江宁办案的。既然是办案,那邪教的案子要办,不妨连同江宁受贿搜刮民脂民膏的案子一起办了。”

“那为什么又不是呢?”希圣不太明白,难道除了刘统勋还有其他人。

“若是按照正常的流程,岱霖布落了罪是要被押回京城的,如此,江宁的守卫只是换一个领头的。”弘昼心里惦记着那道圣旨。

“许哥你想连江宁的守军一起换了?”希圣张大了嘴,可是这要怎么换呢。

“没错!”弘昼的回答很肯定,“就是要一起换了,换成我们的人。”

“可许哥,这要怎么换?满城的旗兵有一千多人呢!”一时间希圣没有注意到弘昼所说的我们两个字。

“不是有邪教么?”弘昼笑道,这是他来这里要找的正主,“不急,一步步来,我要在这里耗上很长时间,不管是什么教,在我完事前他都得挺住。”弘昼脸上尽是邪魅,他没有直面地给出解释。

希圣蓦然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许哥,你想要下手的对象不是大乘教,是满城!”

弘昼坏笑着拍了拍希圣的肩膀,“你真的很聪明。”弘昼站起身抬头仰望着天空,太阳已经西斜,光线也没那么刺眼,他嘴角上扬,右手向空中伸展出,“江宁就是万世起点。”

良久弘昼才收回手,转头瞧着西方,“夕阳真美,可惜,以后不会再有夕阳。“

同类推荐
  • 称霸原始兵王

    称霸原始兵王

    一代狂兵误入原始社会,凭着超强IQ,正义和武力。做美食,造武器,战猛兽,抢领地。带领部落在满是危机四伏的原始寻求生机。
  • 考古:解密考古的悬疑

    考古:解密考古的悬疑

    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的伟大统帅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菲烈特二世的儿子。他于公元前336年即位后,便率兵大举侵略东方。在10余年里,东征西伐把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广阔土地划归为自己的版图。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只有一些民间的传抄本,并且与一些史籍中的记载又矛盾重重,而且带有极浓重的传奇色彩。由于历史的久远,人们无法得到更多,所以考古及历史学家把希望寄托在对陵墓的发掘上,然而人们未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证据。
  • 楚汉枭雄

    楚汉枭雄

    重生秦末,斩尽人间不平,丹心碧血,谱写华夏千秋。
  • 龙入王朝

    龙入王朝

    一个遨游人间,势要尝遍天下美酒的真龙;一个出生豪门,却为家族所不耻的败家子;一人一龙,两个物种,同一个身体!谁知有一天,圣旨降下,败家子摇身一变,竟成为手握国之命脉的财政大臣?!他正美滋滋,却忘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秀女说的,也是对他说的!随着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明枪暗箭便一波波的开始袭来,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在陆续揭开,他是碌碌无为,认命等死?还是绝地反击,鱼跃龙门?一代功臣名仕的奇幻人生!
  • 世界历史博览3

    世界历史博览3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热门推荐
  • 艺术与文化

    艺术与文化

    本书系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出版于1961年的艺术评论文集,系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发表于《党派评论》《评论》《艺术》等期刊的艺评文章的结集。全书收文37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格林伯格的艺术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包豪斯美学的某种辩证法。在本书中,格林伯格对前卫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巴黎画派、纽约画派及其代表画家均有独特而精彩的艺术批评,从中我们也可一窥其艺评文章的现场性、当下性、流动性和丰富性。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系统精灵才是真主角

    系统精灵才是真主角

    一个接着一个伪主角借助系统的力量上演自己的舞台剧,系统精灵妹子一边在幕后充当后勤工作者,一边坐到观众席上欣赏这些或精彩或丑陋或新奇或狗血的表演。然后决定,什么时候结束台上的舞台剧。作者完本作品《这只是个角色扮演游戏》、《自由轨迹》、《我们不收好人卡》、《我只是台路过的超级机器人》,虽说是个中老年作者,码字速度日益下滑,但完本还是有点自信的。
  • 名人名言金典3

    名人名言金典3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石屏词

    石屏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神偷天下1:跛脚小丐

    神偷天下1:跛脚小丐

    江湖中素负盛名的飞盗家族上官、柳、胡三家,在一场“飞戎之王”的盗宝比试之后,种种劫难接连降临,令上官家和胡家家破人亡,奔散流离;自幼被胡家收养的跛脚小乞丐楚瀚,发誓追查 恩人遇害的真相,毅然进入皇宫,却身不由己,被卷入了一场勾心斗角的惊天阴谋之中。楚瀚一腔热血,为保皇室血脉而被迫离开京城,却遭宿敌锦衣卫高手如影随形地紧逼追杀,不得不深入偏僻险地“靛海”,踏上一段奇险万分、诡异莫名的旅程。受到当世大卜仝寅的提点,楚瀚得知天下大势将变,赶回京城保护幼主,却身不由己被奸巧宦官汪直所控,更知晓了悲惨不堪的身世真相。十年间楚涵又无意偷得女人心,缘起缘尽,演绎悲欢离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伦汇编宫闱典乳保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乳保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是回族先贤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者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资料来源,以儒生们最熟悉的语言为工具,以比较、描述和批判为主要方法,用问答形式解答了大约20个问题,内容涉及宗教信仰、宗教功修、饮食习惯、衣着与仪表等。《〈清真释疑〉研究》对《清真释疑》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著述原因、论述方法以及版本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原著进行了点校、对原文进行了分段、断句、标点和今译;对一些人名、地名、书名以及生词做了注释;对作者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补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纠正了一些学术错误,第一次将《清真释疑》这部清代文献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