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8400000002

第2章

如果林诚想知道调查科是否真正调查过这件事以及调查的详细情况,只有先打报告到秘书科,由秘书科交局长同意后,再转调查科书面回复。但在这种情况下,走公开途径显然是不适当的。

幸好林诚与调查科长李亦然有点老交情。三年前,他参与侦破一件涉外军火走私案,由于交易双方频频改变交易地点和时间,使得埋伏追踪行动乱了套。当时,林诚和李亦然分属不同地区、不同职能行动组,他俩凭着机智、勇敢相互配合,等双方开始交易时,呼来大批武警人员成功俘获案犯。那次行动后,两人再也没遇上,直到林诚调到C城。乍见面,两人也只是淡淡打个招呼,心有默契地不提那次合作的事。否则,两人中将会有一个被迅速调离,因为同一地区的安全部门中,不能有战友关系或私人友谊的存在。

林诚拨通电话:“李科长在吗?我是林诚。”

“你好,我就是。”

“你回办公室了?难怪刚才在打印室小陈找不到你,还打到我这儿问呢。”说完,就放下电话。

他想,李亦然应该知道到哪儿见面。单位每个科室和内部电话全部属于例行监控范围,行事、交谈都要格外小心。只有打印室经常有绝密材料和汇报,出于安全方面考虑没有装摄像头,成为安全局内除了局长室以外的一方净土。

从打印室回来,林诚坐在办公桌前心神不宁,刚才李亦然爽快地答应到科里查点一下。林诚不知道自己想从李亦然那儿获得什么答案,也不知道自己知道答案后能做些什么,只有费铁峰慌乱的眼神在脑海中反复出现。

电话铃响了。是李亦然的。

“查无记录。”说完,对方立刻放下电话。

林诚心里一寒:调查科果然没有接手调查过。这倒透着几分古怪了,为什么费铁峰在没有调查、没有依据的情况下贸然回复?这种专用手枪怎么会出现在系统以外的人手中?特工与身俱来的敏感和执着,使他控制不住追寻真相的冲动,决意独自刨根问底找到答案。

很显然,在局内部是查不下去了,秘书科那几张公事公办的脸也不会给自己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弄不好还会将事情无故搞大,毕竟自己所属的情报科没有追查案件的资格和权力。

根据公安局报告上提供的电话号码,他直接打到荣达派出所。

“你好,我是市安全局,请问你们所长在吗?”

“对不起,钱所长被停职了。”

“为什么?”

“上个月派出所被人蓄意纵火,近期档案、材料和罪证都被烧掉,还有一名警员被人袭击致死,钱所长负领导责任,被停职检查。”

“喔,我能和两个月前检查夜莺娱乐城时发现有人持枪的警员通话吗?”

接电话的那名警员看来不知道他指的是谁,放下电话与里面的人说了几句才回答道:“对不起,刚才所说被袭击致死的就是这名警员。”

纵火案与持枪事件有何联系?如果真如费铁峰所说“查无此事”,为何荣达派出所出现如此巧合的事,连经办警员都被灭口?

看来,简单的一起非法持枪事件的背后并不简单。

林诚怅然放下电话,心里沉甸甸的,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自己。

林诚断定,这支枪的背后一定有个实力雄厚的非法组织。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呢?一番折腾后,有更多关于林诚暗中调查此事的信息传到了费铁峰面前,将他进一步推入绝境。

晚上睡觉时,林诚反复说服自己:这只是一个巧合!持枪案是一起普通的假冒案,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调查科没有介入,只是操作环节上的差错,也许其它部门正好追查到这条线索也汇报了。再说,你有什么理由怀疑到费副局长头上?能做秘密机关的首脑,其身份、身世、社会关系、组织背景不知被调查过了多少次。何况费铁峰是正宗的京城子弟,怎么可能会与C城地方上的人混在一起?并且,就算费铁峰有可能将手枪发给系统外的人,他也说不定是出于工作需要,在外发展秘密特工,这在特工系统中也有先例。没有受过特别训练的人不知安全条例,酒后在公共场合亮手枪,顶多算个工作失误,没什么大不了。还是安心做你的小干部,过过清静的日子吧。

可是,为什么心头堵得慌,总有不安的感觉?

那天晚上下起了雨,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林诚破天荒地很久没能入睡。

第二天,林诚就被叫到局长室。

费铁峰阴沉着脸道:“你打电话到市公安局下辖派出所了?”

“是。”林诚暗自心惊他消息的灵通和反应的快捷。

“你是调查科长吗?你怎么能私自打电话到外面调查情况?你记得安全部门内部的操作程序吗?你知道你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林诚小心翼翼地解释道:“我是看到报告说荣达派出所被蓄意纵火,有警员被杀,联想到上报持枪的可能就是这一家,打个电话核实的。”

“纯属狡辩,纵火案关你屁事,要你打电话核实,你是什么政府要员?作为情报甄别部门,你负责的就是甄别出涉及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的情报备查,如果事事都怀疑、不放心,自己出面核查,还要行动科干什么?你这个老特工不需要我讲解安全制约机制吧?情报甄别与情报调查分离原则,是安全部门最基本的制度,擅自调查有多严重的安全风险,你知道吗?”

“是,我犯了错误,愿意接受组织处分。”事情上升到原则和制度高度,林诚的确无可辩驳。

“你先停职反省一周,送份思想汇报给我再说。”

林诚被停职,李亦然立刻想起他询问自己的事,意识到其中一定有些联系,遂利用职务便利到夜莺娱乐城做了调查。一番周折后,知道了那名持枪人的身份:C城天宏集团老板章天宏。可当他进一步摸底时,一纸调令将他调至军区特种部队任职。不知这调动与他暗中调查有无关联,至少李亦然与林诚暗中通气时都认同这个可能性。

临走时,两人谈了很久,李亦然断定这件持枪案一定与费铁峰有关,表示到那边去以后,有机会碰到吴局会向他反映。同时提醒林诚多加小心。

思想汇报重写了四次才勉强过关,林诚重新上班后没几天就因“工作需要”,被借到档案室任副科级管理员。这个部门人员一般是由年龄超过40岁的老特工、老员工组成,通常被称作“养老室”。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面对费铁峰的软刀子,林诚自觉已经没有退路。可是自己才二十九岁,一身苦练的本领和技术不能浪费,不能在暗无天日的档案室无所事事地养老。只有证明这件事与费铁峰有关,至少是他故意隐瞒事实压制调查,自己才有出头的机会。

但是,这件事的调查已经十分艰难。派出所方面的线索全部被掐断。他悄悄找那天晚上参与检查的其它三名干警了解情况,他们表示由于分工不同和站的方位问题,检查和询问都是那一个人所为,其它人不清楚包厢内发生了什么。所谓“有安全局的人持枪”的情况,是那名干警出门时才对他们说的。当时,他愤愤不平地说,安全局的人怎么了?他们就能到娱乐场所嫖娼,就能随意用手枪吓人?他表示第二天要写报告。除此以外,这三名警察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林诚独自来到夜莺娱乐城。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滚滚热浪和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如痴如醉的男男女女们旁若无人地摇头扭身,有的做出各种暧昧、不堪入目的动作。在一明一暗的灯光下,每个人的面目显得模糊不清。穿过人群,他径直来到吧台,冲调酒的侍者说:“你们老板在哪儿?”

“什么?听不清,请大声说!”

“找你们张老板!”

“换老板了,上个月姓张的就把这里盘出去了。”

“知道他上哪儿了吗?”

“不知道,大概又跑哪儿去开场子了吧,您要点什么?”

林诚摆摆手,往里面KTV包厢走去。等到他的背影消失,侍者立刻打开旁边贮酒室拨通电话,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找了个小包厢坐下,见他是单身,一下子进来四五个小姐围住他。以前在南方,林诚执行任务常出入声色场所,这种场面见怪不怪,悠悠地点起根烟道:“我不是来唱歌的,只想问你们几个问题,只要几分钟。你们就当在休息室聊天说笑,问完了我就走,这里有两百块钱算是陪聊费。”

小姐们反而来了兴趣,围着坐好催促他赶快问。

“天宏集团的章老板是否常来这儿?你们有谁陪过他?”

几个小姐面面相觑,过一会儿才有人说:“我们都是新来的,才做了十几天,没有熟悉的客人。”

“这儿原来的小姐呢?”

“不知道啊,这里换老板了,当然要把所有的人都换掉,新人新气象啊。”

林诚悻悻地扔下钱,暗道:这两百块花得真冤枉。

走出大门,深深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林诚心中一阵茫然。不知是不是有人暗中操纵,反正娱乐城方面的线索全断了。换言之,就算有人证明章天宏出入过这里,又能如何?目睹他亮出手枪的警察被灭了口,这才是一个最关键的证据。

夜幕下的C城繁华而喧闹,马路两边形状各异的路灯、霓虹灯、彩灯招牌、喷泉等交相辉映。市中心几座大商场还没有关门,里面灯火辉煌,不时飘出流行音乐的曲子。咖啡店、茶座则显得安静温馨,隐隐透出的暗淡光线流露出几分神秘和暧昧。

林诚闷闷不乐地沿着人行道回去,迎面走来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兴奋地谈论着什么;一对对情侣边散步边低声说话。这使他想起了季梅。唉,也许自己真不该卷入这件麻烦事,在宿舍里同季梅看电视、聊天或出去逛街,不是挺有意思吗?

心里正想着,一辆黑色桑塔纳悄无声息地从后面开上来,缓缓贴着人行道在林诚身后几步远处停下。戴墨镜的司机掏出手枪,从车窗伸出去对准林诚的后背瞄准。

林诚虽然没有看到有车在后面,但凭多年来养成的敏锐直觉,感到后面有情况。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必定回头看,却不知人在回头的瞬间反应最为迟缓,也难以做出躲避动作。艰苦卓绝的训练这时起了作用,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他突然向里侧横跨一步,同时枪已出手,保险栓在一瞬间打开。

“砰!”子弹从他右侧胳膊边插过。林诚在移动中不甘示弱,反手一枪,将车子反光镜打得粉碎,匆忙中冲旁边行人叫道:“快趴下!”

人行道上如炸开了锅,耳边充斥着女孩子们的尖叫声。

林诚混在人群中蛇游般曲曲折折地跑出几步,一头拐进旁边一条小街里。身体刚转进去,“哒”一声清脆的枪响,子弹打在拐角水泥上,溅起的水泥片擦过林诚的眼睛,让他刺痛不已。他急速向巷子深处跑,寻找有利地形伺机还击。墨镜杀手与同伙敏捷地跳下车,紧逼过来。

这时,远远有警笛声传来,应该是110接到报警后出动了。狙击手心头一阵焦躁,将瞄准器移上屋顶方向扫描,蓦地从瞄准器里看到林诚半蹲在第三间屋顶上,双手紧握手枪赶紧调整好方位,准备射击,猛然看到林诚黑黝黝的枪口正对准自己,当下魂飞魄散,只来得及说声“啊唷”,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狙击手软软地瘫在车窗边,手中狙击步枪掉落在地。

此时,警车越来越近,警笛声在黑暗的长空中显得格外刺耳。

林诚与墨镜杀手匆匆对视一眼,均来不及有所动作,消失在林立的楼群间。墨镜杀手迅疾来到车边,将狙击步枪捡起扔到车上,带着同伴的尸体开车直冲入小街深处……

经过那天晚上惊心动魄的侵袭,林诚更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凭那两个技术专业的职业杀手就可以断定,这支枪的背后一定有个实力雄厚的非法组织。而对方竟然敢在市中心公然追杀他,显示他们对于自己调查此事是极为恐惧的。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呢?他试图继续对天宏集团展开调查,但缺少李亦然在调查科时的资源和便利,处处缩手缩脚。一番折腾后,不但毫无收获,反倒有更多关于他暗中调查此事的信息传到了费铁峰面前,将他进一步推入绝境。

费铁峰直截了当说:“组织上安排你正式退役,到R城核电站任保卫科长……”可林诚第一个反应就是:绝对不能到R城核电站,那等于从一个监狱进入另一个监狱。

早上一上班,费铁峰将林诚叫到办公室,旁边坐着“千手徐”。他直截了当说:“组织上安排你正式退役,到R城核电站任保卫科长,正科级。这是组织上对你的关心和照顾。你到那边以后,工作上要服从核电站领导的安排,一如既往地认真服务,生活上严格遵守单位纪律,不搞特殊化。现在,你用三十分钟时间办理交接,十分钟收拾行李后上火车。从现在起,徐科长全程陪同,直至你到任。”

从表面看,这种退役安排合情合理,甚至算得上是对他的照顾。虽说在局机关工作要比在外执行任务清闲很多,毕竟身受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与正常人自由轻松的生活境界相差很远。只有退役、脱离特工组织才可获得真正的自由,过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可林诚第一个反应就是:绝对不能到R城核电站,那等于从一个监狱进入另一个监狱,而且下场只会比在局里更惨。

局里中层都知道费铁峰与R城核电站的关系非同寻常,至少有两三名核电站高层领导与费是昔日同窗或校友。这些人都和费铁峰一样,有着军队高官背景做后台,在地方上混几年即可扶摇直上。今年初,费铁峰率局里,中层干部到那边学习参观,联谊活动搞得热闹无比。

如果到核电站工作,加之封闭式军事化的管理,在完全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被费铁峰的那班兄弟整死都没人知道。

同类推荐
  • 本家

    本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一带乡民的心目中,山和海都远在天边,平展展一眼望出去,除了树木和村庄能挡住人的视线,再开阔的地方就是天地间模糊朦胧的一片了。春天的早晨,阳光平射过来,穿透薄薄的晨雾,把那软软的蛋黄色均匀地涂抹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柔和平静。人们习惯了这平坦的大地,习惯了过像这大地一样平静的生活。大地上但凡有道沟沟坎坎,在人们的心里就会记挂多少年,并连带着一串串故事,咬碎嚼烂了以口相传,经世不衰。就如村南的界线沟,那是闹鬼子的时候挖的冀中和冀南的分界线,为挖这道沟多少人被日本兵打死在沟沿上。
  • 暮光之城(全集)

    暮光之城(全集)

    美国总统奥巴马父女爱不释手,青少年读者奉若神明的青春巨制。当你可以永生不死,你该为什么而活?方文山、饶雪漫、安意如、田原倾情推荐。《暮色》改编青春爱情有大片缔造票房神话,“暮光之城”系列将拍成四部曲,开启下一个魔幻十年。
  • 天国的封印

    天国的封印

    本书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悬疑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历史系大学生周皓意外地卷入了一场巨大的谜团,围绕一组奇怪的秘密符号,追杀、探秘、揭秘等一系列紧张而离奇的事件随之而来。周皓意外收到了导师丁景治的邀请,同去参加日本人大谷裕二举办的酒会。不料丁景治在得到一组奇怪符号后,当晚在家中被害。周皓、其舍友李少威、女友林菲开始按照这组符号调查丁景治的死因。调查过程中,周皓不断收到奇怪邮件的暗示和提醒,还得到了国家安全部门的协助。众多神秘人物不断出现在他生活中,离奇的死亡事件也层出不穷。周皓如何逃过无数次追杀,破解一个个千古谜团?各路神秘人物到底是何身份,意在何为?
  • 情人节

    情人节

    我和济宽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李嘉曾经建议我们以后可以收养一个小孩。但济宽觉得,毕竟现在这不是一种被普遍认同的关系,我们得为小孩子的将来着想——我们是因为爱,自愿在一起的,小孩子则是被动的。所以我们打算就这样下去。这在老辈人看来,就是一个极大的缺陷。而我,也在公司里做得有点不耐烦了。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我感到厌倦。除了事业,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爱情不可能在真空里生长,它永远与整个生活缠绕在一起。但我们不担心。我们的心里很安静。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我还注意到集子中的多篇作品都有一个叫“另维”或“另小维”的人物。作者也许是有意以此突出故事的真实感?许多前辈作家都说过,小说是作家的自叙传。作者显然很会讲故事,善于在营造情节的跌宕起伏上下功夫。但那些明显过于突兀的结尾、那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过于完美的人生结局的憧憬又难免给人以落入俗套的感觉。毕竟,作者还太年轻了吧。因此,如何经营结尾(其实关系到如何写出人生的复杂与难以逆料)就成为作者下一步面对的挑战。
热门推荐
  • 那年知遇后,行云何处去

    那年知遇后,行云何处去

    苦涩,宽恕,幻想,误会,悸动这都是青春。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青春中孤军奋战,披荆斩棘。没有谁不曾为那点小事和自己过不去,也没有谁不曾在夜深人静时兀自淌泪。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青春里哭过笑过,喊过疯过,一次次释然后,遇到那群人。从此,并肩前行,一往无前,风雨无阻。张启,在我的世界里,白昼有明媚阳光,夜间有璀璨星光。当天暗下来,星光黯淡,你,就是我的光。——顾阡这是一个暖心的成长故事。
  •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炼出的三种人生境界犹如人生的三味茶,我们用清茶、花茶、普洱茶隐喻人生的三重境界,作为上、中、下三篇的标题,意在对人生过程有所概括,而每篇的第一节均采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意在描述人生从青春到壮年到晚年的自然过程。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本书每篇的最后一节则采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概括,分别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 纯爱之城

    纯爱之城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躲藏着一个崇尚爱情的火种,当火种遇到一个可以将之点燃的火源,爱情便一发不可收拾。然而长久处在抑郁中的年生,是否能将生性凉薄且善于行走的阮清微留下,让她为自己驻足呢?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第一章:遇见你,开启了一扇门 第二章:满城荒草,覆了谁的梦靥 第三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魂师

    画魂师

    画魂师,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职业。传说中,秦朝宰相甘罗遭遇追杀,巧遇女娲,被传授‘画魂术’,进而成为‘画魂师’的祖先。千年前,女娲为了压制天下妖物,以自己生命为代价施出‘禁制之术’,而‘禁制令牌’交给了画魂师一族。自此,天下无数妖物因受于禁制,不敢出没,但另一面也在苦苦寻觅画魂师一族,企图毁掉令牌,使禁制消失,进而控制世界。其中,唐朝初期的天师袁天罡,修行‘夺魂术’,变邪成妖,自诩‘夺魂师’,进而成为‘画魂师’的最大对手。时间来到了秦朝末年,隐居在青阳镇的少年张星凌,不知道自己拥有画魂师血统。镇子中的一次集体中毒事件,将他和他的爷爷推向了极端……
  • 30岁前,你还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30岁前,你还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30岁前,你还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作者以其丰富的经历和独具个人特色的语言风格,分享自我成长的心得,既有生而为人的成长故事,又有历尽岁月后的人生感悟。吕白将自己从一无所有到年入百万;从毫无背景、资源的95后年轻人,到备受推崇的新媒体写作、运营专家的经历和受到的教训进行深刻地剖析,帮助读者不再迷茫,告诫读者,梦想能达到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可以到达。你现在的努力,是未来可以选择的权利。
  • 重生都市之神兽宗

    重生都市之神兽宗

    “一代传说”曦晨,身为神兽宗宗主,却在突破之际遭到神兽宗五长老之一的麒麟旭阳与三大传说的偷袭,负伤逃离,却被在暗处的神兽宗五长老朱雀安寒推下悬神兽谷。最后居然在这小小的地球重生,我势必要回归报仇。
  • 吴乘窃笔

    吴乘窃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心上宠:夫人太难追

    总裁心上宠:夫人太难追

    张聪聪怎么也想不到,不过是去面个试,遇到前男友也就罢了,居然还惹到了总裁,妈妈咪呀,这下可咋整,她可不想和总裁来一段虐恋情深的爱情。
  • 国士无双:蒋廷黻回忆录

    国士无双:蒋廷黻回忆录

    本书是蒋廷黻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追随蒋廷黻的回忆,读者可领略湖南城乡清末到民国的人文变迁;感受作为非官派留学生在美半工半读的艰难,如体力劳作换取食宿的艰辛,上门推销图书却一无所获,在餐馆打工收到女友母亲小费的窘迫,等等;附录一“蒋廷黻生平及著述简易年表”为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较为完整的蒋廷黻著述年表;附录二“蒋廷黻传记资料知见录”则搜罗了海内外所见有关蒋廷黻传记的文章、专著,所为后人研究蒋廷黻提供了便利;附录三“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蒋廷黻资料”则收入了部分蒋廷黻中英文手札、个人资料和遗著等。另配有14幅高清照片作为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