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1000000001

第1章 羊城风雨一夜灯(1)

来源:《中华传奇》2005年第11期

栏目:神州奇人

题记:流星一闪而逝,行星离人较近,亮度对无知者看来较高,亦会消失;只有恒星不变,在遥远的天空兀自发光,光速照眼漫长……

——叔本华

这个夏天,羊城的雨水真多,天天下雨,又大又急,康乐园好似被蒙在一层银色的水帘里,天空像大筛子,筷子般粗的雨点一股劲朝地上倾泄……

马岗顶的山坡上一大片毛杜鹃本来妍丽夺目,现在被风吹雨打,任意蹂躏。还有娇嫩的石榴花,俏美的晚香玉,芬芳的茉莉和羞怯的夏兰……也都遭了殃。

天气如此不好,往日对气候颇为敏感的陈寅恪,这几天有点反常,显得异常兴奋,满脸洋溢着难得一见的神清气爽。原来是他在哈佛留学时的同学又是同在清华任教的老友吴宓来了信,即将由重庆出发,到武汉去刘永济处,接着南下广州。

陈寅恪想此事,便对夫人说:“晓莹,给刘教授的信发了没有?让雨僧放心,他的食宿一切都安排好啦。啊,办公室你还得去,要他们派车。”

陈寅恪的生活须臾都离不开夫人,没有夫人的照顾他算难得活下去,夫人是他的眼睛,是他的腿,也是他的口,因为陈寅恪对外的交涉,全靠夫人去说。

“先生,放心吧,给刘教授的信是我亲自去邮局发的挂号信,历史系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我都去打了招呼的,等会雨小了,我再去落实一下,你尽管放心好了,不要兴奋得高血压又上来了。人还没来,你都睡不着觉了,等雨僧来了,那还得了,我看你还是去睡一会儿吧。”

吴宓抵达广州是在深夜,陈寅恪失明,陈夫人有心脏病,不能亲自去火车站迎接,于是,派二女儿小彭夫妇以及三女儿美延乘中巴前往。老司机接人有经验,带他们进站到卧铺车厢处,等旅客走得差不多了,看见一位忠厚老者慢慢过来,戴着厚厚的眼镜,小彭、美延把吴宓的相片拿出来一对照,便大胆走过去说:“您是吴教授吧,您好!”

“啊,你们是陈兄的女儿吧,十多年不见,都长大成人啦。”

一行人刚出站,雨便落了下来,好在自己有车,驱车到海珠桥,雨大了,哗哗的急雨如瀑布般倾下,车子暂停在路边,等雨小了再过桥。

吴宓不由摇头叹道:“唉,岭南今年怕要遭灾哟!”

美延接着说:“台风也很大,吹倒了许多房子。”

吴宓问道:“你是学什么的?”

“我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的,父母本想去杭州养老,现在走不了,我也只得回中大了。”

吴宓又问小彭道:“你是学什么的?”

小彭说:“我是学生物的,我爱人也学生物的。”

吴宓说:“我知道你们的大姐流求是学医的,她在四川,还到我家去玩过,你们三姐妹怎么没有一人去学历史?”

美延抢着说:“本来我是想学的,我问爸爸我学历史怎么样?他老人家说,你能超过我就去学,不能超过我就不要学了,我怎能超过他老人家?只好不学了,妈妈素来喜欢化学,年轻时就很想学化学,没能如愿,现在要我去学,我只好听妈妈的了。”

吴宓哈哈大笑,“你爸爸真会开玩笑,他是我国学人中历史知识最渊博的人,我和他在哈佛同窗,深知他读书之勤,记忆力之好,无人能及,如果要超过他才能学历史,我们只有改行算啦。”车内的人都被吴宓逗乐了。

雨渐渐小了,车可以开了,一路上还算顺利,在深夜十二点多钟,中巴停在康乐园东南区一号楼。这座别墅过去称麻金墨屋,红墙绿瓦,碧窗幽幽,林木遮映,碧草茵茵,现在天黑看不清楚,吴宓透过灯光,隐约感到这是高级的住宅。

女儿去接客人的这段时间,陈夫人在厨房准备夜宵。陈寅恪一人独坐厅堂,毫无睡意,思绪连绵不断,一股郁闷的忧思,如同窗外扯不断的雨丝,缠绕在心头。具有独立精神的学人心中的苦闷向谁诉说?他多年来感到孤独和痛苦,没有人倾谈,缺乏相应的对手,自己好似在一个空旷山谷里游荡,那种只有学人相互之间才能排解的苦闷和寂寞,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当吴宓急匆匆上得楼来,陈寅恪听到脚步声,已经站起来,吴宓知道他看不见,便大步抢上,抓住陈寅恪的手使劲摇着说:“陈兄,我们终于见面了。”

陈寅恪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发颤:“雨僧,十二年啦,不容易哟!”

二位老学人的眼角浸出了苦涩的泪水。

陈夫人及时过来:“吴先生,快请坐,夜深了,吃点夜宵吧。”便要保姆把她亲手做的馄饨端过来。

“吴先生,这不如你们四川的红油抄手好啰,垫一垫肚子,我知道你们睡不着,怕是要作彻夜长谈的哩。”

吴宓真羡慕陈寅恪有这么一位知书达理而又办事干练的夫人:“嫂夫人,太费心啦,谢谢!”

吃过夜宵,其他人都离去了,客厅中只留两位阔别巳久的挚友,吴宓喝着陈夫人泡好的龙井,打量着房间的陈设:“和过去一样,家无长物,只有书本。”

“我这些家具,极其简陋,有些还是校方的,好在晓莹的兴致也不在这上头,她是写诗作画足矣。”

“唉,真是难得,你的运气好,有这么贤德又有才干的夫人,我就不行。”

陈寅恪笑了:“雨僧,你太重女人外表了。”

吴宓已离婚,提到家就心烦:“唉,不谈家事,你在岭南过得怎么样?”

窗外的雨又下大了,像一张细密的大网……

陈寅恪平素是寡言少语的人,只有碰到合适的人才有话说,现在便如山洪爆发一样,要把淤积在心头多年的不快一泄而出。

“你看到了,我住的房子是最好的,工资待遇也是最高的,但我还是烦闷和不满,我们学人追求是什么,是学术上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是人格上的尊重,这里有吗?”

“我听说,广东的陶铸不错。”吴宓也不是一个书呆子,对时事也多少知道一些。

“这人是不坏,武人出身,却关心文人,不过鞭长莫及,你知道历史系是什么人掌管吗?”

“是谁?”

“说来也是可笑,就是被湖南师范挤出来的杨荣国,他读‘貉’为‘络’,是个别字大王,为杨树达所不容,拒绝与他为伍,不知怎么一来,把这个‘大王’调到中大来了,还宣布为又红又专,据说他是地下党员,他最热心的事是做报告,搞大批判。还有一个年轻些的主任姓金,人还聪明,但不专心学术,官瘾很大,先拜我为师,旋即背叛,在刊物上公开批判我,我讨厌这种朝三暮四之人。我说的这两位,迟早要原形毕露。”

“他们敢把你怎么样?”吴宓关切地问道。

陈寅恪叹了一口气:“一般说来,我不议论人,但今夜不同,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你说他们把我怎样,是当偶像供着,对学生说我是教授的教授,背地里又散布流言,说我清闲自在,无所事事,不肯上课,尽研究一些杨贵妃入宫是否处女之类的无聊的问题。当然,对我批得最起劲的,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总支书记和学生中的积极分子。”

吴宓摇头说道:“他们不知道,早在几十年前,你在柏林研读过马克思的德文原版著作。他们也不知道,杨玉环的事是‘唐源流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是有关唐代社会风气中华夷狄之辨的文化问题,这本是清人朱彝尊、杭世骏、章学诚等人讨论过的老问题。”

陈寅恪点点头说:“雨僧,你说得好,百年之后,凡无事实根据的批判文章只是废纸一堆,凡善于歪曲真相的所谓理论家皆为历史小丑。”

“几次调你北上,你为什么不去?”

“你想想,我怎么能去。批判胡适说明了什么?哪里来的根据?你知道,我和胡适不是一类人,当年我和他是被同一架飞机接到南京的,他跟南京政府走了,我躲到岭南来了,傅斯年一再要我去台湾,我也没有去。但是,我不赞成把胡适乱批一通,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学术自由?我为观堂先生写的碑文,那种独立的精神我是不会放弃的。”说到此处,陈寅恪便气不打一处来,用黄藤手杖把地板用力一点,“你说汪篯胡涂不胡涂,他拿着郭沫若、李四光的信硬要我北上当什么所长,我当即提出北上的前提条件是‘不奉宗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弄得汪篯下不了台,交不了差,我还发了脾气。”陈寅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当时我对汪篯的态度有点生硬,但我实在没有办法,我的学术宗旨绝无变更之理。”

吴宓呷了一口茶,关心地问道:“现在,有谁当你的助手呢?”

陈寅恪苍老的脸上掠过一丝得意之色:“天无绝人之路,本来我的助手问题悬而未决,系里派的人与我合不来,我想要的人系里又不同意,至于河汾门下千人,我们哪有王通的福份,眼看就要孤寂终了,无意中幸得一助手,甚合吾意。她叫黄萱,近五十岁的人了,她是中山医学院周院长的夫人,过去是邻居,她少时读过古文,常来玩玩,听我讲课,后来帮我搜集资料,渐渐地我离不开她了,在院校合并后他们搬到了市里居住,她本不再来,是我一再恳求她才来的,系里只给她一个助教的名份,她的志趣不在乎名份和报酬,只求工作的乐趣。我已通知她休息几天,我好好陪你谈谈。”

吴宓再问:“你一直不上课,系里同意吗?”

陈寅恪说:“他们当然不高兴,找了我好多次。我说,你们能保证学生不贴大字报吗?答曰:不能,因为贴大字报是党委号召的。我说,千古以来,有学生这样对待老师的吗?且不谈师道尊严,人格总要讲吧,人格不在,遑论上课,他们也没有办法。你还记得吗?1933年,清华历史系研究生朱延丰的论文《突厥考》,我的批语是‘资料尚未备,论断犹可商,’并不赞成送他留洋,他并未因此恨我,仍是师徒。如果是现在这样的学生,那还得了!”说得口干了,他摸到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前几年,有个姓龙的党委书记,动辄在全校的教职工的大会上拿我开取笑,并说‘看陈寅恪的著作不如去看《孽海花》’,后来他进京告我的状,结果碰了钉子,把他调走了。我现在是既不能走,又不能动,我也不会客,尤其是外国人,免得他们多疑。清华的两个学生梁方仲和刘节,他们也在历史系,免得影响他们,平常我们不见面。可是那个刘节,逢春节必来拜年,我不开门,他站在门口三鞠躬才走,真是难得之人。”

吴宓又问:“你又没退休,又不参加政治学习,他们允许吗?”

陈寅恪说:“我想退休去杭州,他们不同意,有时靠我这块招牌还有一点用。如果要参加政治活动,我就说眼睛看不见,两腿走不动,他们也没有办法。”

“你怎么知道外面的情况呢?”

“全靠你嫂子呀,料理完家务,她会去抄大字报,会去打听各种消息,还给我念当天的报纸,所以我对外面的情形是心知肚明。”

“嫂夫人真不简单!”

东方天际渐渐泛出鱼肚白,雨也停歇了,吴宓看着窗外模糊的光线,不觉伸了个懒腰说:“陈兄,累了,休息一会儿吧。”

陈寅恪说:“你的床铺已在客房准备好,请过去睡吧。”

吴宓关心地说:“你自己能走回房间吗?”

“你放心,十几年了,我都摸熟了,你尽管去休息。”陈寅恪拄着藤杖摸到自己靠南的卧室躺下,无奈一点睡意也没有,好多年没有这样毫无顾忌的谈话,感到从来没有的痛快淋漓,这真是天大之乐事。

雨又开始下了起来,在这个阴雨连绵的令人焦灼不安的早晨,两位老友都只小睡了一会,便恢复了精神,又坐在客厅里沉浸在痴迷的畅谈之中了。

陈寅恪问吴宓:“你当年怎么跑到四川去了?”

吴宓说:“陈兄,我和你是一样的,既不愿出国,又不愿去台湾,你偏安岭南,我远避蜀地,本来是准备上峨眉山或青城山的。”

“你真浪漫,想不食人间烟火,成仙得道了。”

吴宓长叹一声:“唉,修练得不到家,又脱离不了红尘,就躲在西南师院了,他们对我还不错,我心想远离京华,少惹是非,也是块福地吧。我这方面没有什么好谈的,还是谈谈你的《论再生缘》,只看见《光明日报》发了好多文章,没见你回答,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寅恪说:“我不想回答,我不参与论战,以免落入圈套。《论再生缘》国内没有发表,有人带到香港印出来了,无意中惹出一场风波。”

陈夫人进到客厅,对他们两人说:“你们不要命了?快吃点东西。”

保姆端来了鸡汤面,吴宓的那一碗,面上有两只鸡腿和两只鸡翅,吴宓说:“都给我了,我吃翅膀,陈兄吃腿吧。”说着要用筷子来夹,陈夫人用手一拦,“老夫子早就断荤了,只能喝点牛奶,他肠胃有毛病。”

陈寅恪对夫人说:“快拿本《论再生缘》来,他想看看。”

吃完面,吴宓说:“我还是到招待所去看,那里安静些,你们也要休息。”好在招待所离陈宅很近,陈寅恪也就同意了。

吴宓走后,陈寅恪毫无睡意,对夫人说:“快拿纸笔来,记下《辛丑七月》,雨僧老友自重庆来广州,承询近况,赋此答之。”

夫人配合默契,很快地预备好一切,说:“你念吧。”

五羊重见九回肠,虽住罗浮别有乡。

留命任教加白眼,著书唯剩颂红妆。

钟君点鬼行将及,汤子抛人转更忙。

为口东坡还自笑,老来事业未荒唐。

陈寅恪对夫人说:“你抄好一份,等会儿雨僧来给他。”

吴宓一口气看完《论再生缘》,在招待所睡了一小觉,已是下午,吃了点东西,又到陈宅,二人继续谈话。

吴宓说:“没想到,你对《论再生缘》评价如此之高,对端生之才如此佩服,如兄之清高孤傲,实属难得。”

陈寅恪说:“《论再生缘》本属戏笔,别人要依此做大文章,由他作去,我不参与罢了。”他递给吴宓一张纸:“秀才人情纸半张。”

同类推荐
  • 雪中悍刀行12:百年问一剑

    雪中悍刀行12:百年问一剑

    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北凉草包世子横空逆袭,一刀将这世俗捅了个透!奇异人物,奇幻场景,颠覆传统,荡气回肠,组成不一样的鲜活历史,不一样的瑰丽江湖!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未来:人类的征途

    未来:人类的征途

    《未来:人类的征途》是今何在创作近20年完成的一部科幻小说,作品以时间为轴,以宇宙为卷,创造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世界、大时代。一段科幻版的人类史,跨越百年的探索之旅,全景展现从过去到未来的三次世界级战争:创造超级量子计算机的数学家,对抗智能清洁武器、飞越宇宙的飞行家/超级游戏玩家,建立智能化和平帝国的少年……在庞大的时间机器里,一个微小的齿轮就可能使未来面目全非。悲欢动荡的百余年里,不同人物粉墨登场,联邦与自由派互相角力,觉醒的智能机器人也试图左右人类的未来,一个个国家在战争中兴起、陨落,英雄归于何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 虹

    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男高音歌唱家,拥有一个幸福而平静的家庭。命运安排他与一个美丽而哀愁的少妇邂逅,婚外情像人们熟知的那样熊熊燃烧。付出了惨痛代价,他走出了昨日的婚姻,却四顾茫然;少妇迫于丈夫的挟持,在煎熬中一天天憔悴。当她终于可以摆脱不幸婚姻的枷锁而恢复自由的时候,却被不能承受的虚无感改变了既定的轨迹,那个当初带给她激情的男人,却已带着寒冷的内心,回到了前妻的身边。王大进用小说坦然地表达着这样的观点——欲望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支配着人的生存,而欲望的扭曲与幻灭,则彻底地重塑了生活的样貌,甚至人性。
  • 黑蚂蚁

    黑蚂蚁

    云南腾越西南,滇缅交界,重山峻岭绵亘杂沓,溪流泉瀑纵横交错。其中都是亘古无人的荒山野地,森林甚多,往往回环数百里不见天日。除却林中藏伏的各种毒蛇猛兽之外,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虫蚁,俱都凶毒已极,沼泽间的瘴气又重,休说孤身行旅,便是大队人马带了兵器、食粮想要横冲过去也办不到。为有种种危险灾害。常人从来不敢深入。但这里面财富甚多,非但珍贵药材、兽皮多到无数,更有荒金、石油好些天然富源埋藏在内。一些贪利的山野土人把那大片森林认作衣食父母,虽不敢犯了奇险深入腹地,每当雨季过后也常结伴裹粮人内,大都走进个十里八里,将所采掘猎取的贵重物事得到手中,立时急赶回来。
  • 梨城叛徒

    梨城叛徒

    1941年重阳节,我家乡梨城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一架美国飞机坠毁在城外的稻田里,其二是我二叔李牧被日军秘密逮捕。对于这两件事,《梨城党史》有如下记载:“1941年重阳,梨城举办游傩庙会,百姓云集。是日,一架援华美机被日军击落,飞行员泰勒上尉身负重伤,与飞机一起坠毁在城外的新庙塅,爆炸声震屋宇,烈焰腾空,浓烟蔽日,全城恐慌。同日,新四军清源山军分区派往梨城的交通特派员李牧被日军秘密逮捕,后变节投敌。”我的家乡梨城是省城通往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热门推荐
  • 贵女有恨

    贵女有恨

    大恩竟成仇?!封后前夜,渣妹渣母合力把她弄死,并代替她成为皇后?重来一世,她智斗渣母,恶整渣妹!不仅如此,还要找个硬靠山。等她拜了师,学了艺,却有更多的麻烦接踵而来……天!师傅救命!
  • 缱绻时光

    缱绻时光

    时光缱绻,情深久伴,厚爱无言,当尘埃落定,铅华褪尽,他们,依旧如初。
  • 初唐第一天才

    初唐第一天才

    预知世事潮流,提前做好应对,所以谓之天才。
  • 怀抱太阳

    怀抱太阳

    中篇小说集《怀抱太阳》收入建国以来蒙文文学创作中的五个优秀中篇小说:《怀抱太阳》、《落在心中的魔影》、《再见吧,瓦柳什卡》、《世界的色彩》、《翁根博格达之乡》。《怀抱太阳》描写一对蒙古族牧民夫妇为供女儿出国深造抵押了草场,在城市以拾荒为生,贫困的物质生活并未摧毁他们乐观向善的生活信念,在热心帮助他人的同时,还收养了一个有残疾的弃婴。小说文字质朴,人物形象饱满,颇具艺术感染力。《落在心中的魔影》则通过侦破一起发生在生产队的命案,以幽默的笔法探入人的内心世界,情节复杂、文字鲜活。
  • 逆武神

    逆武神

    仁者可得天下,达者可定乾坤。他本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强者,且看他如何修炼,最终成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继然凡心动

    继然凡心动

    他是我的老板,却因一次“意外”将我们绑在了一起,从刚开始的讨厌到后来的深爱,他这样好又帅气有钱的男人,我能遇到,我觉得自己是花光了这辈子所有的运气,谁知他找我结婚是为了逼他真正爱的那个人出现,知道真相的我,心灰意冷,决定跟他离婚......
  • 穷乡书记

    穷乡书记

    湖东村的大堤没有炸,洪水是在赖崇明倒下之后十多分钟渐渐退下去的。赖崇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听小田一说,就要爬起来去乡里看看。小田按住他,说你还挂着水呢!赖崇明叹口气,说全乡损失这么大,我愧对几万人民啊!小田劝道,赖书记,天灾人祸谁也挡不住的。你又何必内疚呢!稍时又告诉赖崇明,张乡长在这里看你一天一夜了,他嘱托我醒来告诉你,他说他对不住你。赖崇明一听乐了,这个老张真有意思,他怎么对不住我的呢!小田说,反正我也说不清楚,我见张乡长当时的表情很复杂,也很动情,后来吴县长、李秘书他们来了,他就没说下去。正说话,赖崇明的父亲挎着一篮子鸡进来了,小田急忙走到走廊上,让他们父子俩说话。
  • 一纸休书:邪帝凤后

    一纸休书:邪帝凤后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凤后通敌叛国,特打入死牢,择日斩立行。”她屈膝俯首:“臣妾......谢主隆恩。”六年同行,三年结发,最终得来的是通敌叛国的死罪,他目光悠冷,她的心更冷她是当朝军师,他是一国之君,他六宫无妃,排除众议,只娶一后,三千宠爱集于一身,人人称羡,到头来只是一场笑话然后——龙榻之上,两具雪白身躯紧紧纠缠,熟悉的他,陌生的她。“姐姐,莫要怪妹妹我狠,怪就怪你我爱上了同一个人,黄泉路上莫回头,孟婆汤一饮便什么痛苦都没了。”“你可知错?”昏暗的冷宫之中,他牵着梨花带泪的她一脸沉痛的开口,却在看见墙角之处那缓缓抬起的那张脸时神色大变是谁赐的毒,是谁赐的休书,是谁赐的刑,是谁赐的命!——————————————一缕幽魂飘散,当她不再是她时,披上伪装再回首,蓦然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局,是她的局,他的,又或者是她的?江山美人之争,是谁选择了江山推却了爱人是谁拿半壁江山来换伊人回眸是谁生死相随却恨之入骨是谁机关算尽步步为营最终——最终又是谁幡然醒悟,是谁不改的痴心,是谁另取佳人,是谁要美人也要江山又是谁与之最终相伴——————————————封半城:一双素手轻点,城池倒塌,高傲的男人顷刻间一无所有。“凤素颜,你究竟还要把朕逼到何种程度。”大殿之上,男人疯狂咆哮,只手震塌方桌。大殿之中,纤细身影笔直而立,面上不带一丝波动,朱红的唇微启,笑的讥讽,素手一扬,一封“休书”落入男人眼间。“签了他,从此我们阳关独木。”拂袖之间,飞扬的长袍映入所有人的眼,清冷的声音缓缓传遍这整个大殿。“记住,我叫柳扶风,凤素颜早死,死于你的双手。”沈临风:“我是她安排在你身边的侍卫,只要你一个命令,我便会扑汤蹈火,即使付出性命,在所不惜。”“不甘么?你明明是她的人却不得不陪在我的身边,恨我么,是不是很想我死,那样你就可以回到她的身边了。”柔荑微动,纤细十指轻轻抚上他满是伤痕的脸,一抹轻笑浮在那张美丽的脸上:“若是没有她的命令你还会保护我柳扶风么?”他面色平静的打掉她的手:“不要忘记了,你的命是她救的,你若伤了她我势必和你纠缠到底。”封司濯:愤怒的男人扭转过头,怒斥身后较小的女子:“你再怎么讨好我也没有用,我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都不会喜欢你的。”
  • 雨漫倾城

    雨漫倾城

    这是一部以男主视角来写的悲伤小说,他在雨季里遇到女主,从而开启了她一生的悲伤。小茜对她说:如果你告诉我林楠的死因,我愿以一身囚衣换他平安释放。站在真相面前的她,为了遵守一个痛苦的约定,半生尽毁,面临艰难的选择,最后,她扒开用痛苦和泪水掩埋掉的伤疤,揭开她的伤痛给小茜看,她们是如何这样伤害一个无辜的女孩儿。作者为鹤岗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