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8300000002

第2章

邵向群眼前不停地浮现着中东母亲的面容,总觉得她的神态似曾相识,一定在哪里见到过。那种神态中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她?她仔细梳理着记忆的线索,仿佛记忆是一条条纤细的条纹,交织在一起,花些心思就可以梳理出头绪来。

她忽然悟到在难民群中见到的母亲身上似有伊洛娜的神韵。就是那种纷乱中沉静的神态吧,她忽然觉得自己对于这种神态那么着迷。

伊洛娜是她来欧洲前看的一部电影《忧郁星期天》里的美丽女主人。故事就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布达佩斯,就在她这几天走过的链桥上,伊洛娜和她的一双情侣时时出没。一双情侣?未免太夸张。可她就是这样同时被两个男人深爱着,一个是餐厅老板,另一个是在餐馆中弹琴的钢琴师。真是不容易,居然三个人都不愿意改变现状,还能和平共处。钢琴师为她创作出《忧郁星期天》,这首乐曲和餐厅也因此一举成名。

美丽的伊洛娜有一头浓黑的头发,不同的场合这一头秀发便有不同的表情,登堂入室时,美美地卷在脑后,绾成一个发髻。头发的一边别着爱人送给她的美丽发卡。而在居室里或是浴室里与爱人独处时,那一头秀发便一泻而下,流过长长的脖子,泻向后背,妩媚异常。她托腮沉思时,抿嘴中蕴含着多少神秘的微笑;遭遇危机时,小嘴微张,脸上难见愁云,却不知心底已掀起多少波浪。可是不幸的是,她的两个情人在二战年代先后离她而去,钢琴师被迫为德军军官演奏了出了名的《忧郁星期天》后自觉受辱,举枪自尽。餐厅老板后来则被抓往集中营,一去不回。

邵向群深深地沉醉在电影和现实交错的氛围中,脑子里过电影似的幻化着一幅幅历史的画面,心里是郁闷的。可是她又颇为享受这稍纵即逝的郁闷。她和苏菲亚走过的跨越多瑙河的链桥,以及桥边的道路,都是伊洛娜骑着自行车走过的道路,特别是她为了从德国党卫军手里救她的情人于危难时,多少次走的就是这些路。

邵向群和苏菲亚走进路边一家窄小的超市,坐在收款机后面的中年人衣衫随意,头发凌乱,完全找不到电影里的氛围。她抓了几瓶水和一些面包,急忙夺路而出,像要离开现实回到充满爱情的电影里。

“妈妈,那个收银的人有点像憨第德流浪中遇到的威尼斯人……”苏菲亚的话把她从二次大战的布达佩斯拽了出来,又扔进一个更久远的时代。苏菲亚读的伏尔泰小说讲的是18世纪的故事,老实人憨第德对于老师宣扬的“存在即合理”的哲学理念十分怀疑,他周游欧洲各地以及北美洲,遭遇了人间苦难,更使他对老师的哲学充满疑惑。苏菲亚不属于逆来顺受的一代人,可是生活周遭的环境又过于平静,每天准时上下课,周末参加一些小区活动做做义工,一是为了生活充实一些,主要目的是申请大学时很有用。尤其是私立名牌大学就是要挑选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能够具备未来改变世界的潜质。没出过远门,没见过苦难的年轻人能够具备改变世界的勇气吗?邵向群始终是存疑的。

邵向群作为母亲对世界的看法,苏菲亚能否认同呢?母女俩有完全不同的经历,她自己在中国下过乡,父母辈在政治运动中吃过苦,到了国外也是从最底层打工挣钱读书,然后改变命运。女儿生在旧金山,出生后离开美国回过上海,去过中国各地旅游。她七岁时有一次在桂林漓江边看到两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追着她们兜售自制的手工艺品小鸭子,她急忙躲藏到妈妈身后。妈妈告诉她,女孩们这么小出来是为了讨生活,买工艺品所得的钱是为了吃饭。那次经历是她记忆中最形象的一次对于贫穷的直观认识。对于世界的观感,邵向群并不相信苏菲亚会与她的想法全都一致,不过只要基本的价值观相似,她就觉得万幸了。

“你也许能够在中东难民的人群里看见憨第德见过的人们。我也想多见见我喜欢的伊洛娜。”邵向群曾经和苏菲亚提起过那部诱引着她来到布达佩斯的电影。

苏菲亚的眼睛忽然闪亮了,邵向群的话点燃了她探索世界的兴趣,她点头表示同意。

她们忽然对无计划的出行有了动力。邵向群告诉苏菲亚,想去给中东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送些食物。当她们回到火车站,车站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太阳悬在头顶,即便是九月的第一天,却因热流侵袭格外炎热。

她们在车站里绕了几圈都不见中东母亲和孩子的踪影,心里便有些着急。问了几个人,打了半天手势还是没人明白她说的是什么。不行只能自己找,她们挤进车站建筑物的人群中,跋涉向前。手里提着的食物不时引来饥饿的目光,难民们都饿了渴了,可是他们是节制的,没有人向她伸手。

邵向群终于在一个闹中取静的角落里找到了中东母亲和三个儿女,两个小女儿正在哭闹,母亲抱起了一个,另一个又不乐意了,可是她只有两只手,正在左右为难呢。她看到母亲脸上淡淡的躁郁,初见时留给她深刻印象的气定神闲顷刻不见了。

正在这时,七八岁的儿子从人群的缝隙中挤出了瘦弱的躯体,好像是一根麻花扭曲着从人缝中挤了出来,手里拿着两只空空的纸杯,一脸疲惫,母子俩满脸失望地说着话。邵向群看出来母亲是让儿子去找水,儿子绕了一圈还是空手而回。

苏菲亚看见男孩有一种本能的防范,就为了耳塞曾经被他一手拽去。她离他远远的。

中东母亲接过儿子手里的空杯子,目光久久凝视着白色的宝丽隆,她没办法从里面挤出哪怕一滴水来解孩子的渴,身边两个口渴得哭喊的女孩抽泣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了,好像随时都可能气息用尽,戛然而止。可是母亲还是无奈。

邵向群急忙走过去,从塑料袋中抓起一瓶水,递到母亲手中。母亲转过脸看见是个亚洲脸孔的女性,紧张的情绪稍缓了,她还是沉默着,却张开手掌接过水和食品。母亲转身把食品塞进黑色袍服的下摆,顺手又往里掖了掖,生怕谁从她身边偷去了。她对邵向群和苏菲亚投来的目光中,稍纵即逝地闪过一丝笑意,即刻转身打开水瓶,倍加珍惜地倒了一些水在杯子里,抱起一个哭得厉害的女孩喂给她喝。

女孩干裂的嘴吸到了第一口水,哭声停止了。又吸了第二口、第三口。

“孩子们渴坏了吧,天太热了。”邵向群不确定她说的英语母亲能听懂多少,却显然看见母亲脸上的愁云慢慢散去。

“谢谢你。”母亲竟然说的是英语。

听到母亲说英语邵向群兴奋得不行,就像采访路人时,找到一个能说对题目的人。

两个女儿一先一后轮流着喝了水,停止了哭闹,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人的满足有时是极其简单的。

邵向群征得中东母亲的同意,把水杯装满了递给小男孩。中东母亲催促着儿子快喝。眼神中对儿子的偏爱显露无遗。

看着孩子们喝着水,邵向群脑子里又闪回了伊洛娜的美丽面容。她想象着面前的母亲揭去了头盖,恬静地微笑时,也许很像伊洛娜。纤细而长长的脖子,深凹进去的眼窝,伊洛娜躺在草地上一左一右搂着她的情人们,把两个男人像孩子一样照顾着。母亲落难于此,一左一右搂着年幼的孩子们,神情恬静,不愠不火,不急不躁。

“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带他们出来吃这个苦?”邵向群说。

“家里全给炸光了,不逃就是死。”

“孩子他爸呢?”

“死了。天上飞来了炮弹。”

邵向群和母亲闲聊起来,才知道母亲居然是一个中学的英文老师。老家打仗了,家给毁了,只能带着孩子出来逃难。

母亲说话柔声细语,不像是在叙述一桩生离死别的惨烈战争,邵向群面对着近在咫尺的母亲,在心里揣摩着人的承受极限。作为记者她访问过许多不同的人,每次听到不同的生命故事,她都会凝视着面前的生命体,揣摩着人的个体和生命承受的微妙关系。她很惊讶母亲从始至终的平静,她的心灵难道与人生的磨难绝缘?

听着母亲的讲述,邵向群仿如走进那个惨烈的战场。早上突然一阵山摇地动的爆炸声震落一地窗玻璃,稍微平静后走到窗边掀起窗帘角往街上望去,一辆轿车正在对面的街上燃烧,尸体残肢散落在路上,浓烈的焦味呛得她咳嗽不止。她急忙奔进厨房抓了一快湿毛巾捂着嘴。

死者是对街的邻居,一个壮如石墩的律师,他的车里被安置了炸弹,刚启动就炸了,显然是被蓄意谋杀的。政府军和反对派的战争愈演愈烈,已经穿街走巷进入了居民住宅区。她的一个侄女——当时只有十几岁,因为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谴责政府空军在平民区使用油桶炸弹,被关进了监狱,她的两个朋友也在大街上被抓走。更恐怖的是,一天,就在她外出接孩子,剩下丈夫一人在家时,一个油桶炸弹击中了她家的住宅,房屋全毁。等到她和孩子走近回家的路,大火已经熄灭,街道上居然再也找不见自己家的房子,最后连丈夫的尸体都没有找到。

“孩子都还小,带着他们出来不容易啊。你一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勇气?”邵向群问。

她沉吟着点头:“真的不容易。可是不出来真的就是等死。家里已经死了一个,不能再死第二个了。”她回答得十分干脆,作决定时兴许也是这样果断,没有拖泥带水。

在中东母亲讲述自己经历的过程中,另一边苏菲亚却正和男孩围绕着她的iPad较劲。男孩对她手里精致的玩意儿特别着迷,拽着耳塞往自己耳朵里塞。苏菲亚就是顶真地不让。苏菲亚已经确立了自己的逻辑和价值观。她认定这是我的东西,我有优先权。你要动我的东西,必须经过我的同意。男孩还说不上有什么逻辑,就是觉得好玩。可是苏菲亚并不认为这样的“冒犯”是好玩的事。两个人都显得很执着,于是苏菲亚不断地在身体的前后左右藏着iPad,男孩锲而不舍地伸手去拿、去抓、去拉,苏菲亚执着地去躲、去推、去拽……

邵向群对苏菲亚使眼色,示意她让男孩看看。苏菲亚执意不让。

这时中东母亲问起火车站外面的情况,邵向群就把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东西滴水不漏地告诉她。听了她的话,母亲更担忧了。

“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到德国?”

“你了解德国吗?”

母亲摇了摇头。“以前在照片上看见过,都是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的照片,现在的德国是什么样,真是一点都不知道。”

“不知道还去?”

“不去就是死,我不愿意就这样死了,何况还有孩子。”说到孩子两个字,她眼睛里泛起了泪光。为了躲闪邵向群直视的目光,母亲低下头用两手抚摸着依偎在身边的孩子们。

正说着话,人群中起了一阵骚动,前面原先坐着的人都站了起来,后面的人开始往前涌。母亲也急忙从地上站起身来,把孩子们都拉了起来。男孩如同突然惊醒,离开苏菲亚,紧紧地站在母亲身边,护着妹妹,蓄势待发。

邵向群被后面的人拥挤着险些跌倒。中东母亲一手把最小的孩子抱在怀里,另一只手拉着大女儿。没手拿东西了,急忙吩咐儿子提上一个黑色背包和剩余的食物。中东母亲一边被人往前推挤着,一边扭过脸来对邵向群连声说谢谢。

邵向群看着逐渐消失在人群中的母亲和孩子,对着他们的背影挥挥手。她在心里祝福他们平安!

人群越来越紧迫,邵向群靠在墙壁上,让逐渐汹涌的人群从身边滚过去,争相上前的男人们挤压着她的胸腹,她承受着如同被冒犯的感觉,可是没有人留意这些。一个个紧贴着她身体往前挤,奔向那未知的命运。她憋足了力气转过身子,将苏菲亚拥在身前,保护着自己和苏菲亚的尊严。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的人群松了下来。她拉着苏菲亚的手急忙脱身挤出了火车站。到了外面才听到有人说前面的火车放行了,人群就拼着命地往上挤。不过最终又是一次闹乌龙,火车并没有开通。

邵向群和苏菲亚如同躲避灾难一样逃离了火车站,走在街道上大口地吸着空气。近午的阳光是酷热的,走在猛烈阳光下的布达佩斯街头,身边是和平祥和的轻松氛围,可是她脑中却对中东母亲告诉她的逃亡故事挥之不去。

她们在街边的餐厅坐下来,点了咖啡和香肠三明治。周围来往的都是游客,餐厅前的空地上一位瘦弱的钢琴师和壮硕的小提琴手在演奏,忽然听到有人点了《忧郁的星期天》那首电影中最著名的曲子。于是,抑郁、悠扬的曲子,又把邵向群的心情拽回她在布达佩斯时常沉湎的伊洛娜的情感漩涡中。

她眼前浮现出神色忧郁的赖热·谢赖什,他是匈牙利音乐家,女友在多瑙河边的桥头和他分手,绝情地反身走过桥去,不管他如何声嘶力竭地呼喊也不回头。赖热·谢赖什跌坐在桥边的石阶上,垂下头掩面哭泣,他看上去极度绝望。

钢琴师的手指正滑过那组迸发着绝望的音符,她似乎看见音乐家全身乏力地爬上桥上的栏杆,跃身多瑙河中……其实她对那个音乐家了解得很少,她知道眼前的画面是她自己的想象。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后来的电影是为这首乐曲量身定做,在电影中钢琴曲低回婉转贯穿始终,乐曲中流露的绝望情绪摄人心魄。当年数以百计的人在这首乐曲的陪伴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这个原因,这支乐曲后来被冠以“匈牙利自杀歌”的称号,一度遭到了许多国际知名电台的禁播。

不过时过境迁,在和平的环境中,当游客怀有闲适的好心情,那首曲子听上去难免忧伤却并不绝望。邵向群目光始终停留在那位瘦弱的钢琴手脸上,他喜欢皱眉头,高挺的鼻梁特别有电影中钢琴师的神韵。可是她的眼睛始终在寻找那个记忆中反复出现的女主人婀娜的形象,她多么希望伊洛娜能从店堂里走出来,带着她特有的沉静微笑,把餐点递到她的面前。

“哀伤至极,”苏菲亚对演奏的乐曲似乎缺乏共鸣,她简单地评论道,“如果憨第德落难的时候听到这样的音乐,他应该不会有什么感觉,他是为了吻了一下侯爵的女儿被人赶出了宫殿。他的爱情才刚刚露芽就被连根拔起,后面一个接一个的苦难让他喘不过气。真正在苦难中奔波的人是没有时间去体味自己的感受的。”

“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不会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的感情没有那么细腻,有点像你这样的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吧。表达比较直接,是直线式的,没有弧线。”

苏菲亚对母亲的分析不置可否。恐怕这是第一次听说情感的曲线会有怎样的不同,她还没有好好想过自己的情感是弧线还是直线。

同类推荐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五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五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泉兰街情事

    泉兰街情事

    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那“海坛子”热切而痛苦的目光很快被四叔捕获了,四叔的心好像被人剜去了一块似的,自己珍爱的宝贝被人惦记着,那种感觉,就像母鸡在面对老鹰袭击孩子时,翅膀张开,脖子上的毛都竖起来。作为家中唯一的壮男,四叔觉得保护家人,是他的责任。这天,风有点静下来,正是网鱼的好时候。四叔带着我哥哥到滩涂上网鱼,就是用一根根竹竿把一条长网撑开来,竹竿插在滩涂上,落潮后,再去把来不及逃出去的鱼拣回来。没想那个喜欢二婶的“海坛子”趁着风静,把船掉了头,不小心就把四叔张的网撞破了,四叔要他赔,大概是没有谈妥,四叔把他的船锚给扛了回来。二婶知道后,对四叔说,船无锚人无命,快还回去吧!四叔把头扭向一边,倔犟地说:他活该!
  • 生命中的好日子(黄志忠、吴越、马境主演)

    生命中的好日子(黄志忠、吴越、马境主演)

    同名电视剧中央电视台热播,黄志忠、马境、吴越等人主演。1977年春天,农村姑娘钟思存担负照顾市长残废儿子的重任嫁到墨家。丈夫墨池因受到过惨痛的创伤,外表冷漠尖刻,内心却极为善良温柔。恢复高考后,墨池力排众议为思存争取到参加考试的机会,并辅导她考上大学,使她很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也因此发现了思存的纯朴善良。两个年轻人在不断地接触中建立了美好的爱情。可是在那个信仰爱情的年代,偏偏爱情不是它的主旋律,而这个在春天滋生的故事,却一次次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 地安门之白日梦

    地安门之白日梦

    清宣统三年,隆裕太后在御前会议上颁布了皇帝的退位诏,大清国完了。袁世凯组织了民国临时共和政府,摇身一变,由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成了临时大总统。中国政坛从此开始了五马换六羊的混乱局面。
  • 独家采访

    独家采访

    通常情况下,报纸都是每天凌晨两点出版。不过那天报社里的资深新闻编辑麦克有点儿头昏脑胀,早早就回家休息了,把其余的工作都扔给了年轻的皮特森。可是,麦克并没有睡多久,电话铃把他吵醒了。他昏昏沉沉地拿起话筒。电话那头儿是皮特森。皮特森没头没脑地说:“她死了!”“谁死了?”麦克还有点儿迷迷糊糊的,不明白皮特森在说些什么。然而,皮特森接下来说出的那个名字让麦克立刻从床上跳起来。 “谁?霍泽尔·洛林?你说霍泽尔·洛林死了?”“是的,她死了,”皮特森回答,“是谋杀!你知道维多利亚广场吗?”“不知道。”
热门推荐
  • 雁成双

    雁成双

    曾记城头白衣飘飘,万剑穿心过,陆双羽重生回十年前每次午夜梦回都倍感激动,激动归激动,为什么还要再来一次?!生命诚可贵,怕痛的她努力寻找改变命运之法,却愕然发现前生的事情似乎并非她想象中那么简单和英豪。盛世之下,乱世之中,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修行界垃圾分类手册

    修行界垃圾分类手册

    垃圾就该呆在垃圾堆里,我来给他们分类处理!破损的灵宝丹药,有灵垃圾,回收!价值都没有的废渣,无灵垃圾,净化!妖魔鬼怪人渣败类,有害垃圾!统统清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古修罗大帝

    万古修罗大帝

    万古神帝云飞凡,登临万古之巅。为救挚爱,强行突破上仙之境,惨遭爱徒暗算,神帝陨落。逆徒登位,挚爱冰封,神魔乱世。重修一世,必定再登巅峰,弥补过往遗憾,逆转乾坤,诛尽世间妖魔,拨乱反正!“我以修罗眼,势必逆苍天。”
  • 迭代:让情商和见识成为你最大的底气

    迭代:让情商和见识成为你最大的底气

    迭代就是,当我们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通过反复做,不断总结和思考,从而找到更好的方法,实现一次比一次更优化。人的一生,拥有归零心态,不断自我迭代和进阶,才能一直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才有机会发现人生的无限潜能。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成长和迭代,就需要在情商和见识方面不断自我完善。本书从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情商修炼、自我管理等四个角度展开,为年轻人提供了全新的洞察职场和审视自我的视角,给内心孤独、迷茫、焦躁者以清晰的进阶思路,助力他们突破自我瓶颈,实现自我逆袭。
  • 快穿:大人,别动手

    快穿:大人,别动手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全心全意收集信仰力!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尽心尽力收集信仰力!收集信仰力,我让你成为这片星辰大海中最靓的仔!意外绑定来一个宿主,0748表示:女人,你还我青春!当懵逼二愣子的软妹子睡神变为易燃易爆炸的小暴龙,0748尔康手:大人,别动手!######啊啊啊,简介略渣,凑合着看吧######爱你们,笔芯
  • 新中国往事:人物传奇

    新中国往事:人物传奇

    本书收录了《怀念张伯驹先生》、《郎平:我的世界冠军之梦》等20余篇文章,回忆了20余位知名人士在各自领域的非凡建树,各异的人生态度,从一段段往事勾勒出生动的历史细节。
  • 超级系统之家

    超级系统之家

    我是个普通的小市民,真的。有一天当我识破了一个冒牌系统之后,一群真的XXX系统的宿主们围拢到了我的周围,对我可好啦。另一群不知哪儿冒出来的妖兽、异能者、鬼怪、异界人、魔神也来找我,个个都不太友善的亚子。我又学不会武功,异能不会,神力绝缘,也没系统,那咋办嘛?那咋办嘛?那咋办嘛?那咋办嘛?那咋办嘛?【超级金刚不坏系统】、【超武能量盾系统】的宿主你俩去当T!【最强大枪系统】、【大矛王系统】的宿主你俩侧翼突击!【至强神弓系统】、【风之鹰眼系统】的宿主负责远程!【天道洪荒系统】宿主保护我!喂!【超维通讯系统】的宿主,愣着干嘛?赶紧摇人啊!一支穿云箭,千万系统来护驾!…………………………当有一天,你成了可以引燃世界的导火索。你是选择被封锁在辟火的盒子里,还是选择拉着整个世界一起坠入火狱?如果命中注定必须二选一,赵贺的回答就是:我去你个鸟命!
  • 俺是土地公

    俺是土地公

    修炼者最重要的不过是“资源”二字。作为穿越者的张小尘,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只会刨土,在刨土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地下都是无人问津的宝贝……数不尽的灵草,灵根,让这个平凡的小子踏上了修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