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400000028

第28章 回国办报(8)

在***看来,如果说有些革命不是由暴力引起来的话,这类革命一定是政治主权者主动进行的改革,是推进进化的举动,那无疑应当是进步的,而由暴力引起的革命则是主权者即人民在法外势力的压迫下志不得申,忍无可忍,而以“曲、变、激、力之道”求达于政治的不得已的表现。

按他在《民彝与政治》中的说法,这种革命是正义的民彝的表现;按他从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得来的观念,就是持强力者既然有压迫人民的权利,人民当然也就有以强力推翻压迫者的权利;或者说是“借力制人而为合于义,则借力抗人亦为合于义矣”。

况且,依照英国学者爱德华·甄克思的说法,“革命”(“理佛留显”即Revolution)的含义也就是“转轮”。就其意思本身来说,革命正如“转轮”,并无善恶之别。因此,当主权行之无限时,会遭转轮之祸,而在暴力横行之时,同样有革命之变。

从国内政情来看,中国当时的暴力恣睢足已和专制暴戾最甚的土耳其苏丹、俄国沙皇、美国的资本巨头相提并论。那些误认依于强力足以治国从而使暴力得其护符的士夫学子固还可以对其责备,以促其忏悔,而对于暴力自身,则“惟有听其自蹈于绝境,收其逻辑上应得之果”,那也就是说等待革命势力兴起将其摧垮。

这当然并非对革命的谴责或恐惧,而是为革命正名,甚至隐含盼其速来之意。

反对暴力在于排斥来自民主制度外部的威胁,辨明“今日之政治与强力不相容”,目的在于寻找维系民主制度内部健康机制的理性原则。这两点充分反映出***对于民主主义的执著追求。

应该说,辛亥革命以来,民主共和思想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目中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正因为这样,袁世凯从民国总统转向帝国皇帝的过程中才在一个重要的方面—— 道义上失去了支持。

然而,抛开那些把民主共和作为自己争权夺势工具的军阀不说,在即使是拥护民主共和的大部分知识分子中,真正深识民主思想意蕴,对于民主抱有坚定信念而始终不渝的追求的也很有限。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方面被视为****的德国在战争初期表现出较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民主国家的一些制度设施由于不适应战争要求而被暂时废止或改造,使一些人对民主制度是否比****或专制制度优越产生疑问。

***虽然在大战初期发表过称赞德国为新生国家,力量强盛的评论,但他从未对民主的优越性,甚至民主必将战胜专制发生过怀疑。

***曾在1917年4月16日的《甲寅》日刊发表《大战中之民主主义》一文,分别对英、法、俄、德四国的政治现象作了民主主义的解释。

他说英国的议会改造成类似军事内阁之制是“出于国民之希望,基于国民之同意”;法国的民主主义与爱国心一致,同为其优美思想或精神所培育,亦同样会因抵抗****而将有所发展;俄国官僚派企图借战争消灭民主主义,而民主党派则想借战争断绝专制主义的来源,结果导致大革命发生,从而建立了民主主义基础;德国号为****,而其社会党人要求改革内政、励行民主主义的请求亦证明了其国人民对于民主的渴望。

他由此断言:战争以来各国的非民主倾向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民主主义之潮流,仍有滔天之势,挟此横流之战血以俱至也”。

他由此得出两条结论:一是民主主义与爱国主义不但不是相对立的,而且还是相统一的;二是官僚主义亦即专制主义国家人民要求改革或革命的潮流不可阻挡。

不久,***又在《甲寅》日刊撰文论证自由与胜利之间的关系:离开胜利则无自由,离开自由则无胜利。因为离开胜利的自由是“惠与之自由,侥幸之自由”。享受此种“自由”,不但不会增加兴趣,反而丧失或减弱自身的“资能”,使“自由之精神归于全亡”。离开自由的胜利只是“牛马之胜利,奴隶之胜利”,得到这种胜利,“不惟不足以蒙其福益,且以增长其主上之恣暴”,其胜利的结果等于零。

他认为交战国双方的俄德两国人民正因为认识到这个道理,所以各向本国政府要求自由和民主。

他抓住德国首相在议会讲话中所说“德国政府决无意对于俄国夺其以高价购得之自由”一语指出:此语是否出于诚意暂且不论,至少它表明:自由不仅为俄国人所珍爱,也为德国人所珍爱。

由此他提出:

此次之战争,不全为国家间争胜利之战争,乃有几分为世界上争自由之战争……战争告终,官僚政治、专制主义皆将与之俱终,而世界之自由政治、民主主义必将翻新蜕化,以别开一新面目,别创一新形式,蓬蓬勃勃以照耀二十世纪之新天地。

***对于战争性质的上述理解显然带有主观愿望的成分,但他的“民主主义将翻新变化”之说却有他人同类的说法以为根据。

民主主义Democracy的概念近代传入中国后,已有过“民主”、“民政”、“民权”、“平民政治”、“平民主义”多种译语。

译语的不同隐约反映了翻译者对这一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怎样认识这一概念所表示的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权利。

在清政府未被推翻之前,一些人曾就“民主”、“民权”进行过争论,有人提出“民主”意味着人民做国家之主,民权则意味着人民仅享有国家政治的一部分权利。

严复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时曾就民主的内容形式做过解释。他说,民主有两种:一为“庶建”,即“以通国全体之民,操其无上主权者也”;一为“贤者”,即由被推选出的少数贵族、贤者执政。

张东荪在《行政与政治》一文中,提出不应当仅从形式上理解民主,而应将其视为一种精神,即“人民以自身之能力运用其政治”的精神。他称这种精神为“惟民主义”精神,主张把Democracy译为“惟民主义”。***一度接受了这种译法。但北京大学法科教授陈启修却提出,“惟民主义”一语仍不能充分表达出应由人民主动参政之意,主张采用“庶民主义”作Democracy的译语。

张东荪和陈启修关于Democracy一语含义的辨析,反映了人们对于政治事务应更多地允许人民参与管理的要求的增长。

***也显然注意到这种思想倾向。他在这一期间写给友人的信中谈到这一问题,写道:“共和”与“民主”两语在国内常遭误解,“仿佛皆专指国体之形式”而言。“为正名之计,莫如以‘共和’一语,专被之于‘不立君之国体’(此处用‘民主’亦可),而别以‘民治主义’译 Democracy,以示吾民非仅以得一形式上之共和国体,遂而自足,而更努力以求‘民治主义’之实现与发达”,使其它所谓“贤人政治”、“有限民主”之说一概不能盗取“共和”之名,“以乱国而惑世”。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发展,***对民主主义胜利的信心愈来愈大。他在1918年7月大战结束前4个月发表于《太平洋》杂志的最后一篇文章《Pan……ism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中热情洋溢地写道:Democracy的“潮流所至,持‘大……主义’者,莫不退避三舍,凡足为其进路之障者,莫不一扫而空之。为时代之精神,具神圣之权威,十九世纪生活上之一切见象,皆依Democracy而增饰彰采……吾目所见者,皆Democracy战胜之旗,耳所闻者,皆Democracy凯旋之声。顺Democracy者昌,逆Democracy者亡,事迹昭然,在人耳目”。

与此同时,他进一步指出:欧美国家最近的Democracy,已经带有了“平权主义”之义。

所以有这样认识是因为他看到德国社会党“在议院绝叫民主”、奥匈帝国发生了革命运动和同盟罢工、土耳其出现了青年党、俄国因革命实现了“社会民主”、英国殖民地要求平等而工人、妇女要求提高政治上社会上的地位……进而至于美术、文学、习俗,乃至衣服等等都染上了Democracy的色彩。

***把这些都当做民主的表现,民主的含义在他的意识中大大扩充了。这种民主意识很自然地使他把同时期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也视为一种民主运动,从而把社会主义也当成了民主的“一个进程”。于是在他看来:

我们要求Democracy,不是单求一没有君主的国体就算了事,必要把那受屈枉的个性,都解放了,把那逞强的势力,都摧除了,把那不正当的制度,都改正了,一步一步的向前奋斗,直到世界大同,才算贯彻了Democracy的真义。

这种对民主概念本身发展演化的认识和他在倡导调和时思想中潜在的革命意识,当然还有他改造原有政治信心的彻底破灭,以及同样是在倡导调和论时对“第三”之境的向往,使他发现了俄国革命对于中国的指导意义。

而这时,他已进入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领导核心中的一员。

同类推荐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中“创”和“闯”是施雅风的妻子沈健对他的评价。她将她对他的了解和认识只用了这两个字加以概括。创!他创造性地在中国兴建了“冰川学”这门新学科,开辟了“冰川”这个新领域;闯!他不畏艰险勇闯高原山峰进行科学考察,也无所畏惧敢于挑战权威。
  • 蒙哥马利传

    蒙哥马利传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被誉为英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顿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其祖父罗伯特·蒙哥马利是军校出身,19岁时被派往当时被英国殖民化统治的印度任职,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冷静机智,当印度发生起义时,罗伯特凭借沉着的心理素质和巧妙的智慧很快就平息了事端,这让英国国会对他大为赞赏,将他提升为旁遮普省的副省长,直至罗伯特·蒙哥马利以爵士爵位返回英国为止。
  •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本书介绍了“初唐四杰”所处的时代、小传、诗文创作的思想内容、诗文创作的局限性以及历代对初唐四杰的评价等。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热门推荐
  • 家中有鬼

    家中有鬼

    小成买回一幅绢画后,家里便不再平静,一幅绢画,到底埋葬了多少秘密?绢画的背后,是一个娇妻对战死疆场的丈夫数千年的执爱与等待!为了帮助她,小成远赴北地,他能否找到已被埋葬了几千年的历史真相,想知道大汉不灭的军魂吗?想知道神秘的九转罗盘吗?此文将带你进入古老的国度……
  • 戏精总裁的养成方法

    戏精总裁的养成方法

    魏妍诗觉得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先是父亲离世,接着,是董事会的人对自己步步紧逼。好不容易找到的公司救星,居然是自己的死对头!不仅如此,这家伙居然还要自己扮演霸道女总裁?“你不是挺会演的么?那就演给大家看吧!”原本戏剧社台柱子就这么变成了人前唱双簧的一份子。每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跟那个讨厌的家伙日常斗嘴撕逼,伪装霸道女总裁的生活就像是踩在钢丝上摇摇欲坠。不过这样的日子,到了后来,竟然成了一种奢望……像是幕后有一只黑手,将所有人推向漩涡,陷入危险当中。当靠近危险漩涡的中心,魏妍诗发现,父亲的死居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 诸天证道之英雄商场

    诸天证道之英雄商场

    失业青年玩游戏离奇穿越,游戏商城穿越成真,看一代青年如何在诸天万界一路崛起,证道成真。
  • 让我们来毁灭DC宇宙吧

    让我们来毁灭DC宇宙吧

    DC最强大的反派是谁?无数个名字排着队跳着舞打着旋像是炼金矩阵一样从你的脑海里奔腾而过......都!不!对!DC最强大的反派是——ttg!作为一个传送阵令DC所有英雄团灭的团队(笑),作为一个击败过所有食物的团队,作为一个画风清奇的团队......咳咳咳。“让我们来毁灭DC宇宙吧!”某个名字开头为“丧”的家伙如是说。注:本文为以ttg为背景的同人文,请勿以通常的DC宇宙来衡量。
  • Confidence

    Confid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包括了:学会赞美,说有价值的“美言”;善于倾听者,才能主导全局;幽默口才,让你更受欢迎;善言之人,懂得掌握语言分寸;软硬兼施,旁敲侧击的说话艺术等十章内容。
  • 医妃冲天

    医妃冲天

    异世重生,她成为首富千金,倾城之姿,惊才绝艳,却只愿做个隐世医仙,潇洒一生。他,是帝国的战神王爷。高官厚禄?不要!金银美女?也不要!他只愿与她牵手一生,做对快活神仙。那一眼情深缘浅,是谁迷了谁的眼。那一场惊魂之梦,又是谁沦了谁的心。当一切结束归于尽头,他们能否再次执起彼此之手,潇洒自若的笑看人生。冰冷的剑抵在胸膛,刺破皮肤,谁的心在滴血?凤眸紧眯,银牙紧咬:“你到底爱不爱我?!”
  • 钻石婚宠:娇妻真好孕

    钻石婚宠:娇妻真好孕

    他到底花钱娶了个什么祖宗啊?当面和鲜肉调情,好,算她有魅力。卖他的八卦给杂志,好,他当她为自己做宣传……可是贺太太,你不生个白胖小娃也就算了,还计划着和“死而复生”的初恋一起私奔,这就太不像话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乡村NBA

    乡村NBA

    篮球运动是人类和平共处的象征,可以超越国度,可以超越战争,可以超越人性,可以形成产业,得到了不同民族善良人们的钟爱——题记。王曼西,宁夏海原县人1979年发表处女作《风雪之夜》,后有《包红指甲的女人》《长子的愤怒》《乡村红十字》等中短篇小说与读者见面出版长篇小说《租借生命》《海原大地震》,长篇《伽西姆·马和福》即将问世影视作品有《公家人》等,获过一些奖项宁夏影视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红县牛家镇出了一个巴子,人们都叫他志愿军,其实他姓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