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400000041

第41章 帮妈妈找“家”

长女,长女,其实就是家里的“掌门之女”。我的好朋友林在她的家庭里就成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她不仅要当好三兄妹的首领,还非常努力尽孝顺之道。,几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患了癌症的父亲经过了数年的痛苦挣扎,在病床上撒手两去。林的母亲平静地看着老伴儿走了--多年的陪床照顾,把六十多岁的母亲累坏了,身心疲惫,几乎也被拖垮,她似乎没有力量再撑下去。林把母亲从湖南接到北京自己的家中,每天在膳食方面精心调养,下班后陪着母亲散步聊天,渐渐地,母亲的脸上有了健康的红晕与微笑。

林担心母亲一个人住在原来的房子里感到寂寞,为了母亲晚年的生活安定,与兄妹们认真做了协调。在每个孩子家里轮流居住,随意走动。三兄妹天南海北地散落着,经济状况与居住条件都各有风光。南方湖北有开游乐场、钓鱼塘的小妹妹,私房轿车和保姆兼备;弟弟在北国沈阳开饭店,自然也是奔向小康的小老板;而林的先生是国家机关处级干部,虽然挣的是有数的钱,但是,如今自有“公家人”的某些“隐性收入”,方便自如之处,说不出的滋润实惠。可是,林发现母亲住了些日子就心神不定,非要回湖南老家去看看不可,说是放心不下阳台养的那些花草。执意回去了,大病了一场,让子女们牵肠挂肚,病刚好她还要出门找孩子去。弟弟说,妈妈来沈阳不欣赏北国的冰雪世界,老是闷在房里不出门;妹妹说妈妈来我这个游乐场玩什么都不开心,钓鱼老走神儿。看到母亲的状态,林发愁了,开始她不明白为什么,以为母亲还沉浸在对父亲的怀念之中无以解脱。她特地找了不少老人咨询,还请教了不少的心理专家。在林的心目中,母亲与父亲的感情并不融洽,他们吵吵闹闹了一辈子,每次吵闹都以伤害对方为目的,到后来吵闹引发的鸡毛小事反倒被忽略了。那些令人伤心的往事常常会在母亲的唠叨里再次划痛心灵。从一定意义上说,父亲的去世,对双方精神上都是一种解脱。现在,林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心态,懂得了人到老年的那种孤独。虽然,母亲有几个“家”,有子女们的关爱,但是,她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子女的生活里,她的内心里,总觉得是没有根的漂流。

母亲并不述说什么,表面的平静掩盖了她内心的波澜。林若直接问母亲,她断然是不同意找老伴儿的,毕竟母亲是旧观念笼罩太久的上一代人。于是,林把母亲接到北京家里,故意经常带她到老年人集中锻炼的公园去活动,买了公园月票,下班后再累也陪着母亲坚持去公园与其同龄人交往。开始是每逢周末林陪着去,再后来就是母亲“放单飞”自己去,渐渐地母亲有了自己熟悉的新朋友,晨练气功、跳舞的兴趣大增,在那里有了交流的氛围,与女儿谈论的话题也宽松多了。女儿便有意把话题引导到“老年再婚”之类的问题上,劝妈妈遇到合适的人认·真考虑,同时也表达了孩子们共同的心愿。母亲没说什么,但是,从神态看她是听进去了。几个月后,母亲果然在公园遇上一位退休的单身老先生,开朗健康,他偏又是母亲的河北老乡,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母亲主动对女儿说了,林对母亲能迈出第一步而感到高兴,她鼓励母亲与他交往,并决定亲自考察一下男方。迂回打听了对方的大概情况,了解到这位老先生曾经离婚两次,子女多多。碰巧母亲第一次到男方家中拜访,就遇上了老先生的第二位前妻来谈什么陈年烂谷子的琐事,搞得母亲非常尴尬,回家来心里堵得吃不下饭。林也直言相劝,对方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各种牵绊过于缠绕,若加上自己家里的孩子有十几个,今后烦恼少不了,母亲的性格可能不适宜。林干脆为母亲做主,把这个“朋友”散了。

第一次跃跃欲试就碰了钉子,母亲有点失去信心。林又苦口婆心地劝,鼓励母亲再找属于自己的缘分。因为与那位先生的缘故,母亲再也不好意思去那个公园活动了,生怕见面了难为情。林又开始留意新的老年活动圈子,她打听到附近大学校园里,经常有一群老人打门球,人员素质不错,一般都是知识分子。林便前去观看,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聊天,彼此熟悉了再拖着母亲一道去打门球,为了让自己家老太太能融入他们这个群体之中,林还在这个学校的食堂买了饭票,让母亲中午也在那里随意就餐,创造更多接触人的机会。很快,母亲有了新的交往圈子,从她那晒得红红的脸庞与明亮的眼睛里可以读到快乐。不久,有一位老教师引起了她们的注意,他性格活泼,喜欢京剧,会拉一手精彩的二胡,对母亲也很友善。据说,妻子病故,子女在海外,独身一人无牵无挂,事业有成,品德高尚。然而,接触久了,母亲又有些困惑,老先生毕竟见多识广,每日在电脑“因特网”上漫游,俄文英文皆通晓,谈论的问题深奥玄妙,让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云里雾里地犯晕。老先生对林的母亲并不挑剔,可他说晚年有可能到海外找儿子一块过日子去,母亲才明白人家的“家”在美国,志在四海,跟咱们对自个儿晚年的设计不一样。

林在母亲打门球的伙伴里寻觅不到合适的人,她又不屈不挠地动员母亲再扩大交往圈子。买一张香山公园月票,开始加入到了老年人爬山的队伍中。爬山的人群来自各个行当,精神面貌果然不同,每天早晨5时30分起床乘头班车赶到香山脚下,吸着新鲜空气,边爬边高声呐喊,气氛热烈,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母亲迷上了这一项活动,坚持不懈。

没想到爬山还真的爬出了一段“情缘”。在这群人中有位赵先生,曾是郊县门头沟某部的科级干部,转业军人。妻子病故了,俩儿子结婚后住在外面。赵先生65岁,身体结实,为人厚道,有着军旅生涯造就的正直与爽朗,同时,又非常细心体贴。每次爬山,一路上他都很照顾母亲,如果因为身体原因母亲没按时去山下集合,他还会主动打来电话问候。林发现母亲去爬山的时候,会多带些水果,每次出门的衣服也格外精心搭配,再后来爬山对母亲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节日。看来妈妈真的喜欢上了他。理智地按世俗观点分析,应当说老赵的条件并不优越,与林的父亲--一位军队老师长相比,他退休前的职务不高,仅仅是基层干部;他居住的房子仅3间平房,还在北京郊区,与林父亲在湖南的“离休楼”的条件无法同日而语;由于他老伴儿生前治病,开支很大,老赵工作一生的积蓄几乎告罄。老赵对自己情况的坦率,也给林家母女留下深刻的印象。

母亲快乐地对大女儿说,我好像上辈子就认识他了。要不怎么他喜欢的我都喜欢,他爱吃的我都爱吃?我跟你爸过了半辈子都没有这么默契。

远在外地的兄妹打电话询问姐姐,直截了当地问:“咱妈不是降低条件了吗?”在今天这个注重物质的社会里,儿女对老人的婚事也是心劲很高的。每天在生意场上拼杀的年轻人,还不怎么理解暮秋时节母亲的心事。他们的“爱心”,几乎要摧毁母亲好不容易建立的自信。因为,当母亲的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再婚而舍弃儿女亲情的,在这个天平上,中国老人往往最终会选择个人的牺牲。林说她明白母亲心灵世界的风景了,经过了人世沧桑,酸甜苦辣,她要的是人,一个好人,一个大写的人。没有这样的人,她即使住在宫殿里,也感觉不到安宁恬静;即使金银珠宝压弯了脖颈,她也不会感到富贵心足。没有这样的“人”,就没有生命的激情。激情是没有年龄界定的。林努力去说服兄妹们,那些日子,她家里的长途电话费数字惊人。林的现代观念令人赞叹,她一方面说服兄妹支持母亲继续谈恋爱,同时,她又积极创造机会让母亲在约会中更多地了解老赵。她为母亲买电影票、京剧票,凡是听说有老年书法、国画展览、跳舞等活动都推着老人去参与,甚至,劝说母亲与老赵结伴同行去自助旅游。他们一同去了北戴河、承德避暑山庄,回来之后,俨然就是一对难舍难分的老情人了。

谈婚论嫁的时机已经水到渠成了,母亲又遇到了新的烦恼。如果与老赵结婚,按照国家政策,她作为军人遗孀应该享受的待遇便要失去,原来在湖南所居住的大房子就要交公。如果这一切都在结婚登记的瞬间消失,在她与孩子们的心理上都有些打鼓,有点孤注一掷的冒险,而在老人这个年龄上面子是绝对输不起的。若真的发生意外,老人就真的没有“家”了。林考虑再三,说服母亲与老赵同居试婚。“什么?不结婚就同居,你妈妈就这么没出息吗?”母亲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似的反应激烈,她甚至为此焦虑得几天都失眠,不去爬山还血压升高。林又煞费苦心地说明同居对于现代再婚者的好处,双方有个深入磨合的过程,又讲明目前舍弃老房子的利害,同时列举许多老年再婚失败的故事。林在此刻表现得特别理智,她知道什么时机该推波助澜,什么时机该吹冷风。她拿出某某报纸,告诫母亲:专家统计证明,再婚者有80%是失败的,必须慎重行事……林把母亲纷乱的心情整理好,让她走出了生平最艰难的选择--她搬到老赵家去了。

那一天阳光明媚,林把母亲送到老赵家,说了一句:“我妈就托付给您了。”两行热泪便滚落到唇边。整整8年啊,女儿为母亲寻觅~个“家”,一个可以终身托付的人。

走到这一步,林的心情并不轻松。她为了万无一失,决定把这个消息暂时保密,对母亲原来居住的干休所和兄妹们都封锁信息,以免人多嘴杂搅乱了母亲的心情。她相信自己与母亲对老赵的观察判断,但是,她更希望时间会告诉一切,会宣告她们是胜利者,母亲最终得到幸福。

母亲真的平静了。她的性格与行为方式似乎都变了。她在新的家里,有返老还童的青春状态。老伴儿买了北京几个公园的月票,每天携蛰0手乘车进城开心地逛街、看电影,然后去吃“麦当劳”“肯德基”,走累了就找个公园草地坐一会儿,两个人还养乌龟、鱼,学习国画,北京所有的重要画展都要光顾,乐此不疲。她对女儿倾诉了自己婚姻的种种感受,说,我这辈子没谈过恋爱,现在才活明白。

林看到母亲那由衷的快乐,终于在春节团聚时向兄妹发布了消息。

林带头举杯说:“妈妈,我们祝福您!”母亲百感交集,大女儿从小到成家,她似乎没有过多地关心呵护,连女儿自己的恋爱、结婚,母亲都没像女儿对妈妈这么投入和操心过。由于“文革”的特定历史年代,当过“知青”的林处理婚事非常马虎草率,她糊糊涂涂地从一个纯情少女走向了两鬓斑白的母亲,与丈夫过着一地鸡毛、毫无激情的日子。

“我真羡慕我妈妈,她在65岁找到了自己深爱的人,找到了真正的家!”

如果你看到中年女人林对我说这话时的眼泪,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她会这么不辞辛苦、执著地帮妈妈找一个家。

同类推荐
  • 吃饱了才有力气谈恋爱

    吃饱了才有力气谈恋爱

    食物永远是最善良的,它不拒绝每一个孤独的人。这是一本写日夜陪伴我们的食物,还有我们朝思夜想的爱情的书。用温柔的心,用细腻的文字,去诠释那些属于日常生活里每一个有关食物与爱的故事。我们喜欢美味,同样期待美好的感情。所以请先学会宠爱自己,你若美好,爱情自来。
  • 床上的爱丽斯(2018年版)

    床上的爱丽斯(2018年版)

    《床上的爱丽斯》为"苏珊·桑塔格全集"的一种,桑塔格的唯一剧本,是一部基于真实人物的幻想曲,即爱丽斯·詹姆斯——作家亨利·詹姆斯和心理伦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幺妹,她缠绵病榻的故事成为作者借以探讨维多利亚时代乃至当代女性的痛苦与病态的象征。
  • 请你原谅我

    请你原谅我

    一对水火不容的母女;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一场无关风花雪月的彻骨伤痛。你憎恨过自己的母亲吗?仇恨隐匿在心里,不见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却像病毒一样布满全身,侵入脊髓。你敢直视自己人性中的阴暗吗?那些角落里爬满的虫子,腐烂的花草,生了苔藓的石块,以及根植在内心的不安、惶恐、逃避、惊惧、甚至杀戮。准备好了吗?来体验这场文字制造的海啸。
  • 昨天的涛声

    昨天的涛声

    本诗集是作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时间所创作的诗词的选本。诗集共分为九部分。前五部分均为按年代创作之诗词。这些诗词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真实记录了作者自身在变迁社会中的各种遭遇。后几部分则是对前面诗词意境的补充,也有退休后闲逸的兴趣之作。
  • 山河之书

    山河之书

    本书是《山居笔记》的全新修订版,余秋雨教授的很多经典文章此次都被收入本书之中。本书的核心篇目《我的文化山河》,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国文化现场的脚印。余秋雨教授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本书中,余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
热门推荐
  • 奇迹之英雄名录

    奇迹之英雄名录

    一个姹紫嫣红的非凡世界,不同的星球、不同发展时期的文明、科技与魔法的较量,江湖与社会的冲突,情与法的纠结,正与邪的碰撞、父母和孩子的隔阂、使命与自由的选择……在这大千世界中,一个背负使命的男孩想成为英雄,若干年后,坚守大英雄主义的他,挥笔写下轰轰烈烈的英雄名录,开创不朽的业绩,但却逃不出自我情感的囚笼和使命的束缚,辉煌的背后竟是悲剧的上演……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有你依旧如初

    有你依旧如初

    本来成绩一塌糊涂的顾思斯在文理分班后,面对家境优渥,成绩优异的A班同学越发自卑。但却在这个班级里遇到了校草学霸的宋颢懿,两人逐渐产生了情愫。他陪伴她从青春到未来……
  • 孤见江山不如易卿娇

    孤见江山不如易卿娇

    “易卿,孤是帝王,与其他女子不同。” “孤要担着这帝王之名,黎民百姓,乱世江山。” “选择不爱,是因为爱会成为孤一生的桎梏,亦是沉重的枷锁。”“但挽歌终要护你一生周全。”
  •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我就看到赵夫子像一名真正的战士那样弓腰跳出了战壕,但是刚一出丛林,一把被埋伏在一旁的大壮抱住了,雨点般的拳头打在了他脑袋上。我就急了,手上的弓晃来晃去瞄不准。我正要冲出去,赵夫子突然挣起身,猛地跳起来,手臂挥舞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场面静止下来。我就听见大壮剧烈地嚎了一声“娘……娘的呀!竟敢弑君呀你!”便没有声音了。后来我问赵夫子:“你怎么就真下毒手了呢?”赵夫子平淡地说:“我也不想那样。我就想试试那把竹剑快不快,想不到人脖子比草包软多了。”说着他就哭,哭完了,我们那个荒唐的七子时代——也结束了。回到家,我一把火烧掉了那片竹林。
  • 城下(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城下(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城下》是深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前躯》的续集,反映一九二六年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同北洋军阀吴佩孚所进行的三次惊心动魄的大战役,最终实现了“直捣武昌,饮马长江”的战略目标。小说歌颂了叶挺为首的独立团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蒋介石、吴佩孚、唐生智、刘玉春等历史人物在这场大搏斗中的角逐;揭示了社会上各种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同时还描写了青年人美好动人的爱情生活。作者勾画出风起云涌的时代风貌,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既有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又有缱绻柔情。
  •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心理学:言辞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反映一个人的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着内心的真正意识,其实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暴露”自己。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多角度挖掘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奥秘,让你拥有超过常人的洞察力,使你具备了解和掌控他人的心理策略技巧,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废墟上的修仙者

    废墟上的修仙者

    “什么?A级基因药剂购买不到?”“没事,老道有伐骨洗髓丹!小友,要不要来一打?”“什么?无线电信号遭磁场干扰?”“不急,为兄授你千里传音术。”“什么?兽潮来袭,生化怪物要攻城?”“莫慌,待为师启动八荒九曲乾坤逆转大阵!”
  • 极天源界

    极天源界

    都市新书《重生之网络巨头》已发布,已签约,求推荐收藏。…………这是一个元气复苏的修仙世界,一个开始晋升的大世界。这是一个妖魔鬼怪仙神共存的世界,一个仙凡一体的世界。一个顶尖的程序员带着他制作的经验获得器来到了这个诡异的世界。开始了一段神秘和超脱的故事!
  • 跋空

    跋空

    “繁星的微尘”我们,亦起源于星空之尘。我们,亦会回归星空之尘。本作是一部科幻小说,将以三部大章的相互关联剧情写作。故事讲述在宇宙的另一个平行世界中人工智能兴起,在社会哲思中人类与外星文明接触后所发生的精彩故事。人性与科技是否能够共存?陌生的外星人遗民是否值的信任?人工智能的出路在哪里?一切尽在《跋空》中通过作者的创作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