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6900000001

第1章 生命只是一次远行抑或告别

2017年,我与故乡准格尔又做了一次深情的“告别”。这一年,我50岁。

女儿楚楚在英国读完本科、硕士后,她的母校华威大学商学院录取她攻读博士学位,她将又一次开启人生的远行。当年我就是在父母无尽的不理解和忧伤中背对故乡,一路南行的。若干年后,当我的父母为他们的儿子庆幸和自豪的时候,我深刻地体会到“远行”或许也是一种美好的亲情守望。我选择学医和终生坚守医疗行业与父亲是一名医生有关,他对专业的孜孜以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对我影响非常大,这也是我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而女儿似乎受我的影响也颇大,她的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博士的课题方向也与医疗政策和医疗制度设计有关。由此,我觉得职业选择或许也是一种“宿命”,一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冥冥之中是命运的安排。女儿这一次远行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已经非常坚定地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在个人发展和未来居住地的选择上也与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她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不再是事事都需要和父母商量的孩子,她是真的长大成人了,终将成为被放飞的风筝,行走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她的时间和空间再也不能被父母掌控,也不应该被父母掌控。以后的日子里,父母更多的可能是远远地欣赏和惦念,默默地牵挂与祝福。为此,我特地让她在远行之前和我回到故乡,回到我的出生地,回到我少年时代曾经生活过的角角落落。这既是对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做了一次观光,也是我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做了一次温情的回忆,更是想让女儿永远能记住自己的家乡,永远能忆起祖先和父辈们的沧桑。

我的先辈大概在清光绪九年(1883)前后,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缺少耕地、连年灾荒(有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为证)的山西省忻州河曲县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谋生,当他们看到一个叫做蒙家敖包的地方有一处山坡土质坚硬,且附近有一眼泉水,便在此挖了两孔土窑洞落脚安身,自此开启了家人们在内蒙古的漫长生活。

我出生在一个叫新窑湾的小村庄,那里地广人稀,基本上是一个山坡住着一户人家,记忆中除了跟着爷爷满山坡放羊以及和母亲、姐姐挖野菜,对于童年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记忆。6岁的时候,跟随做乡村医生的父亲到了一个叫黑岱沟的小镇,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初中。从到准格尔旗第一中学读高中开始,黑岱沟就成为我人生中愈来愈远的记忆。每每想起曾经住过的土窑洞、安静的小院、父母忙碌的背影以及和姐姐、弟弟、妹妹的嬉戏打闹,都倍感温暖和亲切,这也成为我一路前行的精神动力和心灵滋养。

1998年,我偕妻子和女儿移居广东,这是自我们的先辈走西口到内蒙古后,第一个家庭整体离开内蒙古。现在想起来,这可以说是一次有勇气、有担当的迁移。想当初怀抱梦想、一路南下、执著前行,曾经有过的青涩与艰辛、无奈与迷惘,今天都沉淀为人生的淡定从容,宠辱不惊。在内蒙古30年的成长经历和在广东20年的人生历练,铸就了我的人生的个性和生命的品质,也让我体验到作为一个男人是应该如何的饱经沧桑和泪流满面。

在我从事医院管理咨询与培训的过程中,当有些朋友得知我爱好文学,且曾有多本作品集出版时,便想看看我曾经写过的东西,想了解一下我曾经的心路历程,加之自己确已年过半百,似乎也该来一次“人生总结”。几经思考,觉得还是应该把这20多年来写下的一些东西再回味一下,于是选取部分作品形成了这本《从北向南》的选集。

从1990年参加工作到1998年离开内蒙古,我一直在故乡的一家医院从事管理工作。移居广东后,又先后在3家医院从事管理工作,直到2007年彻底离开“体制”。17年来在央企医院、公立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等不同体制里的成长经历,在北方和南方不同环境中的生活轨迹,让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赋予了我多彩的生活体验。从2007年创办医院管理咨询机构到2017年整整10年,这10年我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全国的每一个省区市、大部分的地级市以及500多个县,近2000次的飞行,300多万公里的行程,我为230多家医院提供管理咨询,为500多家医院提供内部培训,累计授课超过1万小时。创业这10年,更多的是学习、成长、见证与感悟,尤其是作为一名咨询顾问,我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生存状态,反过来再从别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这样就能在一路前行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展现人生的价值。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回忆录《一个旁观者的历险记》(中文译本名为《旁观者》)中把自己比喻为一个“旁观者”。他这样描述旁观者:“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并反复思考——他的思考,不是像镜子般反射,而是一种棱镜片式的折射”。我们的现实生活往往是这样一种情形:想深度地参与现实生活,却很可能被现实生活远远地抛弃;想远离喧闹与嘈杂的现实生活,却又因莫名的孤独而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寻找一种虚伪的安全。我们试图努力与现实为伍,但又不想随波逐流;我们想拼命参与现实,但又不想留下伤痕;我们想逃之夭夭,却又不甘寂寞。所以,不管物质生活如何丰富多彩,并不能给人一个安宁的内心和充裕的精神世界。而文学艺术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既可以填充极度贫乏的生活,也可以平衡过度富裕的生活,最终让我们的心灵充盈而丰满。阅读与写作陪伴我度过了青春期,走到了中年,它给予我最大的帮助是逆境时不孤独,顺境时不张扬。这也是从我爱上文学那天起,不论生活如何变化,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经常要拿起笔来写下心得的习惯始终未曾改变的重要缘由。

选集中的这些文字,时间跨度比较大,有些文字今天读来自己未必能赞同当时的观点,但作为一种回忆,我并未做修改,我希望当年的我能够一直就在那里存在着,因为于过去、于现在乃至于未来,我都是无怨无悔的。

既然已经年到半百,那么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必然会有所调适,为兴趣和快乐而生活,应该是年过半百之后的状态与追求。50岁之后的人生就应该行走在山水间,游走在文字中,亲近自然,温暖灵魂。

我相信缘分,愿有缘读到我写下的文字,并能产生些许共鸣的朋友们能一起分享人生的欢乐与忧愁、幸福与悲伤。

一切随心随缘随喜。

2017年10月于广州

同类推荐
  • 六朝文学史

    六朝文学史

    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是文学史上的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取得了不容低估的艺术成就。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大诗人陶渊明和众多文学集团纷纷涌现,创作了华美精工的骈体文,还将五、七言古诗推向繁荣。六朝是崇尚美的时代,六朝文学之美更是迷倒众生。诗歌有曹丕《燕歌行》、左思《咏史诗》、谢灵运《游南亭》、鲍照《拟行路难》……文赋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吴均《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琰《冥祥记》……本书中,戴建业教授以其别具一格的解读方式和优美机智的语言,讲述六朝诗歌、文赋、小说的演进、特点与魅力。
  • 老协和

    老协和

    本书是追忆民国时期协和医学院之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邓家栋、吴阶平、叶恭绍、荣独山、王琇瑛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协和医学院的图书馆、病案室、名师名医、学生生活、校风校纪……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老协和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北斗京华

    北斗京华

    周汝昌先生在行文当中,在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师友杂忆,毫不因历史尘封而褪色,鲜活历历如在目前。作者所记均是亲所见闻,故记地如临其境,记人如闻声咳。捧读此书,便犹似置身于老北京的文化氛围当中。
  • 民族文学新声

    民族文学新声

    《民族文学新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内容大多是工作报告或演讲,基本上都关乎民间文艺、文化遗产与文学。其中,又都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学为重点。渗透和显现了作者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知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建设事业的清晰思路;第二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文章。其中,许多文章读完后让人深受启发,并且能够引起共鸣。这些文章的文化学术价值无疑是巨大的;第三部分是作者的日汉学术翻译文集。白庚胜先生曾在日本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从他翻译的日本学界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来看,日本学者注重田野作业、审慎求证的严谨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热门推荐
  • 青庭祭

    青庭祭

    燕西辞心头有朵黑莲花,剧毒,偏偏舍不得拔了,只能一寸寸的用心血浇灌着。冷心魔教护法女vs痴情卖蠢正道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师资格证

    梦师资格证

    平凡应届生薛畅,不小心陷落到了传销组织,被“梦师”顾荇舟进入梦中成功搭救,意外得知自己竟出身梦师世家——爷爷是梦师世界流芳的英雄,父亲则是身败名裂的通缉犯。家族矛盾在他身上一触即发,梦师世界的大门也随之向他敞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人生中,对梦师世界一无所知的他,一下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杀人犯的儿子”,“英烈的孙子”,“疑似兽类”的超强能力,各种猜疑将他推至风口浪尖。每一方势力似乎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实与梦境交织带来的使命,权力与命运的纠缠中,薛畅踏入了“梦师”的成长之路。
  • 灵媒师

    灵媒师

    苏迟是个灵媒师,本应能够通阴阳知鬼神,偏偏没有这种凶残能力,非但如此,她还坚决否定这个世界存在鬼神。之所以这么没节操的假扮灵媒师,是因为她穷!宋良辰是个推理发烧友,本应该胆大心细,思维缜密,然而他也没有这能力,这位见了死人就秒晕,听说有鬼也要晕,看见血了更得晕!快醒醒,你可是本作男主角啊喂!临安城中风声鹊起,各路妖魔鬼怪,牛鬼蛇神粉墨登场,然而这些诡异的表象之后,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呢?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吗?灵媒师,通的不是灵,是人心。
  • 帅哥请止步

    帅哥请止步

    推荐完结篇,简小鱼的(男神大人好)鲁美人的(美人家的暴君熊)她高伊人的名言:美色最重要,毕竟这是个看脸的年代。可是自从遇到了他,高伊人的名言多加了一条:人品也很重要。一个不小心,她就将自己‘卖身’给他了,人前,人后,她都是那个只能挨骂不能反抗的小女仆。“姓楚的,老娘不干了。”某日,某女终于发火了。对于高伊人的一脸怒火,某人终于放下手中的小提琴过来拎走她手中不断哭泣的包子。看着被某人抱过手就止哭的包子,某女更是满心的委屈,大的欺负自己就算了,小的也欺负自己,她要离家出走。‘粑粑,麻麻又去吃美男的豆腐了。’被丢下的某包子不悦的告状着。“乖乖睡觉去,我去找你麻麻做会运动。”
  • 从西游开始当主角

    从西游开始当主角

    跑龙套的孙磊意外签约万界直播平台,从此开始了以主角身份穿越到万界的户外直播生涯。(孙悟空、萧炎、韩立、叶凡。。。。。。恭喜主播获得新的平行世界直播权限。)
  • 浪子风流说元曲

    浪子风流说元曲

    也许我们心目中元代及元代文人是这样的——统治腐败,冤案遍地,起义不断;科举被废,做官无望,十儒九丐,苟延残喘。实际上,元代和元代文人也是这样的——赋税轻,衣食足。走入戏台瓦舍,谱通俗元曲,做个铜豌豆、水晶球,也任性,也风流;回到家,竹篱茅舍,扫雪烹茶,当个风月主人;结诗社,开书会,讴歌亡宋,抨击元朝,放浪湖海,把鱼竿逍遥游。元代文人,穿梭在市场、乡场、官场;玩的是文化,是文学,也是人生。是浪子、是隐士,也是斗士。
  •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照

    观照

    《观照》是诗人柳文龙的一本诗集,作者用这么大的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诗集,体现了他与一般江南诗人在写作抱负上的差异,走上了形而上的路子,一个与世俗价值观拉开了距离的写作者,他必然是纯粹的;一个对周遭美学情趣富于警惕的作者,他必然是浩大的。
  •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说:“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合时宜的传记不是主观臆测,而是用传主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人生。作者用冷淡的眼光,以《小团圆》《我的姐姐张爱玲》为底本,讲述了才女佳人张爱玲的一生。历史中过往来去的人物在《小团圆》里实现了团圆,张爱玲的一生在《张爱玲:花自飘零》中得到了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