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7200000007

第7章 钱瘦铁:侠义画家

岁月无情,常常会使人把一些事情忘却,即使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岁月又是那样有意,即使听来的故事,也不会淡化,而是像印家的刻刀一样,把故事刻在石头上。我从唐云那里听来的钱瘦铁的故事就是这样。

还是在二十多年前,药翁唐云给我讲了一个三十年前的故事。那是一个春节,钱瘦铁提着一篮水果来给唐云拜年。恰巧唐云也忙着给别人拜年,不在家。钱瘦铁就坐在唐云的画案前画了一幅画:一位老人,提着一篮水果,水果篮上还画有红纸一条,上面写着“新春之喜”,水果放在桌子上,老人扶杖而坐,惆怅地望着那篮水果……

钱瘦铁逝世已经58年了,23年前唐云也撒手远行,但是这张画及这张画背后的故事一直留在我的脑子里,想到唐云的洒脱风流,想到钱瘦铁的侠义心肠,想到他们之间的友谊,更想到钱瘦铁的生活道路及他的艺术,那位提着水果篮子老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明。

钱瘦铁是江苏无锡人,名厓,字叔厓,瘦铁是他的号,幼时家贫而读书甚少,十几岁就到苏州护龙街汉贞阁碑帖店里学手艺。徐树铭在碑帖店的隔壁开了一家竹石山房古玩店。徐树铭是海派山水画家徐子鹤的父亲。徐树铭爱才,发现钱瘦铁有着书画艺术的天赋,就把他介绍给苏州金石大家郑大鹤,拜他为师,学刻印。那时郑大鹤经常到汉贞阁徐树铭的碑帖店里看古玩,装裱碑帖和金石拓片,装裱好的拓片,就由钱瘦铁专程给他送到家中。郑文焯,字俊臣,号小波,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曾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故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后旅居苏州,以行医为生,著有《医诂内外篇》行世。由于工诗词,通音律,长于金石古器鉴赏,以词名于世。

对钱瘦铁的诚朴好学,郑大鹤也极为高兴,对他循循指导。为了使钱瘦铁得以深造,郑大鹤又把他介绍给吴昌硕和俞语霜。这样,钱瘦铁就拜吴昌硕、俞语霜、郑大鹤三人为师,从吴昌硕学治印,俞语霜是海上画家俞子才的叔父,善六法,郑大鹤是江南词人,授钱瘦铁以诗文。这样,钱瘦铁在苏州,以刻印鸣世,郑大鹤为署斋名“瘦铁宧”,因号瘦铁。民国初年,钱瘦铁与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邓散木(钝铁)被誉为“江南四铁”。吴昌硕是长者,是其他“三铁”的老师辈人物。

1924年,《瘦铁印存》由西泠印社发行,曾农髯为之作序:“钱君瘦铁,大鹤山人弟子也。凡画佛、刻印,多出瘦铁手。吴缶叟见瘦铁所刻,称为两汉遗矩,瘦铁亦尝接几席。近日刻者高言两汉三代,然如瘦铁之骨韵遒隽,盖鲜矣。因书其端,甲子重阳后一日,农髯熙。”

后来,钱瘦铁告别了汉贞阁,到上海在陶尔斐斯路住了下来,并办了一个中国画会。钱瘦铁是一位易于激动的感情性人,有着侠义心肠,人们称之为“画坛侠客”,他以画为媒,以酒会友,广交四方朋友。经常到中国画会来活动的有山水画家贺天健、花鸟画家孙雪泥、书法家黄太源、画家陈小蝶。1927年,钱瘦铁与韩润秀结婚,曾农髯为证婚人。韩氏,为人宽和善良,她的妹妹嫁给孙雪泥,这样钱瘦铁和孙雪泥就成为连襟之亲。

符铁年为钱瘦铁写了润例:“余襄来上海,闻人谈印者,莫不称金匮钱君瘦铁,及见所刻印良佳。越三年乃复见其画山水,清矫拔俗,能自辟蹊径,岩壑险峭,林木苍古,多用枯笔淡墨,而韵致殊胜。余谓瘦铁画才优越,襟怀超旷,抗心希古,其得远在篆刻之上。世之稔瘦铁者或不谬吾说邪!其值例次于后。甲子二月铁年符铸。”

在润例中,对钱瘦铁的书、画、篆刻都列出了价目:

书:匾额尺以内每字二金。中堂六尺以内每尺一金。屏条视中堂减半。楹联六尺以内二金。扇面册面二金。以上篆隶加半。

画:山水中堂五尺以内每尺四金。屏条减半。手卷每尺方四金。扇面册页三金。佛像加半。泥金、绫绢、重色、点品匀加一倍。补图加二倍。书画磨墨费加一成。

篆刻:石章每字一金,朱文加倍。金晶玉翠加倍。朱文加半。润资先惠。每金一元。立索不应。劣纸顽石不应。

今天读了这则润例,仍然觉得其味无穷,从中可以看出画家的地位和价值,亦可看出当时文人雅士藏玩的一些习惯。

钱瘦铁知恩必报,他没有忘记徐树铭对自己的提挈,他在上海声名大震时,就把徐树铭之子徐子鹤带来上海,吃住都在钱家,有客人就做些冲茶倒水的接待工作,没有事就跟着钱瘦铁学画、刻印。出去画事活动,总把徐子鹤带在身边。当时画家聚会的地方,一是淮海中路的中社,这里可以吃茶,也可以吃饭;二是南京路上的新雅,这里只吃茶不吃饭。经常来这里活动的除贺天健、孙雪泥、黄太源等人外,还有摄影家郎静山,画家张善子、张大千兄弟,画家谢玉岑、谢月眉兄妹,以及画金鱼的汪亚尘,更有名噪海上的陆廉夫、王一亭、赵叔孺、丁辅之、黄宾虹、任堇叔、吴待秋,钱瘦铁带着徐子鹤参加画事活动,意在扩大他的见识,提高绘画素养。

此时,钱瘦铁在上海开展览会很多,画也卖得很快,有时忙不过来,就由徐子鹤代笔。钱瘦铁的绘画脱胎于石溪,兼及石涛的浑厚,徐子鹤要当好代笔的角色,当然也要在石溪、石涛上深下功夫。后来,蒋介石的高参褚民谊在上海办了一所蒙藏学院,褚任校长,请钱瘦铁任班主任。蒙藏学院的学生都是从各大学抽来的学生,专门学蒙藏文化,经训练后派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校址设在龙华寺的隔壁。钱瘦铁对此事很认真,也很起劲,还专门买了一辆汽车,以利来去之方便。钱瘦铁也把徐子鹤带去办蒙藏学院,帮助抄抄写写,但没报酬,吃住仍在钱家。蒙藏学院的经费来源于募捐,钱瘦铁就带着徐子鹤,像老和尚化缘一样,到施主那里去讨钱。杜月笙是校董,也报名捐款,但他迟迟不把捐款拿出来,钱瘦铁带着徐子鹤上门去讨募捐款。

唐云从杭州转道宁波,到了上海之后,虽然还没有和钱瘦铁相识,但对他的篆刻书画艺术,惊叹不已,他曾对笔者回忆说钱瘦铁之“于郑大鹤得其雅,于吴昌硕得其古,于俞语霜得其苍,天赋之高,世人莫及”。在以后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他们真是不离不散,成为莫逆之交。

1923年,钱瘦铁在武昌路春辉里海上名医徐小圃诊所认识了日本画家桥本关雪。桥本对钱瘦铁的篆刻书画甚为赞赏,邀请他去日本进行书画展览交流。这样,钱瘦铁首次赴日,住在桥本关雪家中。除了举办个人书画展览,还组织了中日书画民间团体“解衣社”,在日常社事活动中,钱瘦铁和日本名画家小杉未醒、会津八一、长尾甲等结为朋友,为他们留下一批印作及书画。1933年,这时钱瘦铁已和续娶夫人张珊结婚。张珊为浙江海宁硖石人,是徐志摩的夫人陆小曼的养女。1935年,钱瘦铁携全家又东渡到了日本,侨居东京本乡林町27号。以刻印卖画为生。一切安定之后,钱瘦铁给徐子鹤写信,要他也去日本,并在信中关照,桥本关雪喜欢青铜器及老鹰,要徐子鹤想法带去。徐子鹤回到苏州,从父亲的竹石山房中捞了两件青铜古董,到花鸟市场买了一只老鹰,带去日本。到日本后,钱瘦铁带着徐子鹤,把古董和老鹰送到桥本关雪家中。

在住的地方,除了钱瘦铁一家,还住着三个女孩子,徐朗西的女儿徐启华在学图案,徐竹安的女儿徐孝扬在学滑翔机,蔡声白的女儿蔡吟芳也在学校读书。张珊很欢喜徐子鹤。有一天,她对徐子鹤说:“子鹤,有这么多女孩子,你看中哪个好,可以谈恋爱了。”20岁的徐子鹤情商还未萌发,听了师母的话,不但没有高兴起来,反而害怕了,对三个女孩子也就疏远了。为了避免陷入情网,徐子鹤对老师说:“为了集中精神学画,我要搬到外面去住。”钱瘦铁同意了。徐子鹤在外面找了一间房子,是幢花园洋房,很清静,房主是一位大学教授。徐子鹤平时在这里画画,吃饭还是回到钱家。

钱瘦铁到了日本,即与被国民党通缉而流亡日本的郭沫若相识,彼此引为知己。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略中国。郭沫若参加了中国留日学生的抗日活动,受到日本当局的监控,经郭沫若的朋友金祖同把这一消息告诉钱瘦铁,他们经过一番策划,郭沫若先到东京,然后由钱瘦铁安排乘特快列车至神户,再乘船回国。钱瘦铁为郭沫若筹措回国经费,连自己的大衣都当了,买了车票、船票。后来,日方警察发现在他们监控下的郭沫若失踪,认为钱瘦铁有重大嫌疑,对他进行传讯,并于8月10日逮捕。在法庭上,法官要他跪下听审,钱瘦铁怒不可遏,斥之这不仅是侮辱我,而是侮辱我们中华民族!画押时,钱瘦铁顺手拿铜墨盒向法官头上砸去,结果以扰乱治安罪及杀人未遂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由于钱瘦铁的篆刻书画造诣在日本很有影响,经友人的交涉,得以在狱中独处一室,还可作画刻印,钱瘦铁自署“一席轩”及“煮墨盦”。

在钱瘦铁的生命中没有弯腰屈服这样的字眼。他在狱中,频频给夫人张珊、亲戚、朋友写信,以平静轻松的心情描述狱中生活。他写狱中清静,空气良佳,室明窗净,以听蝉鸣来解除内心的寂寞。钱瘦铁青年时代虽读书不多,但他在狱中还是读了《黄庭经》《道德经》,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在内的《十八史》以及《韩非子》、庄子的《逍遥游》及古代诗词。钱瘦铁在给夫人的信中写道:“吾之书画有进步,自作自赏,聊可自慰。”从钱瘦铁的演习书画的历史来看,他还是从明清入手,在学习八大、石涛、石溪的艺术上用了很多功夫。令人惊奇的是,在狱中画山水追求董北苑笔法,对董画的妙处皆有“悟得”,他的书法也由汉隶兼习索靖的《出师表》及王右军的《十七帖》。篆刻也发轫于缶翁吴昌硕转而向秦汉古印玺深入。在给夫人的信中,他写道:“余经此锻炼,身心益健,瘦骨傲得冰霜,转祸为福,重新努力美术文化,而今静修准备亦佳也。”

由于日本友人的营救,钱瘦铁于1941年6月提前出狱。

在狱中的书信中,钱瘦铁虽然表现平静潇洒超脱,而其实他无法咽下在日本受侮的这口气,一直郁结于心。1945年,他以中国驻日本代表团文化秘书之职赴日本,举行木刻展览,并组织中华俱乐部,任会长,赞助日本人民战线活动,以此扬眉吐气。

钱瘦铁从日本回到上海,购屋于外白渡桥畔黄浦路75号一幢花园洋房,其画室面对黄浦江与吴淞江交汇处,凭窗远眺,烟水迷茫,因颜其室为“翦淞阁”。书画朋友设宴欢迎他和夫人张珊,参加宴会的有许多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此时,唐云与钱瘦铁相识,两人畅叙投契,如久别重逢的故人。

安定以后,钱瘦铁第一件事是解决吃饭问题。唐云便与郎静山在东亚饭店请钱瘦铁,商量为他举办画展的事。有了唐云和郎静山的倡导,钱瘦铁的画展很快地筹备就绪。因为画展的时间紧迫,钱瘦铁一下子拿不出那样多的画来,唐云就为钱瘦铁代笔画了几幅。为钱瘦铁代笔最多的当然还是徐子鹤。唐云和徐子鹤的代笔,经过钱瘦铁加以润饰,并亲笔署上自己的名款,别人就很难识辨了。

钱瘦铁画展开幕,唐云忙得不可开交,他要拉那些有钱的朋友来买画,每次又少不了陆南山。陆南山是祖传中医眼科医生,爱好收藏,本身也会几笔丹青。此时正在拜唐云为师学画。经唐云的推荐,陆南山第一次就以四两黄金买了一幅钱瘦铁的山水,这是画展中最高价钱了。画展结束,钱瘦铁有了很不错的收入。钱瘦铁的花园洋房的房间较多,一家用不完,画家张聿光、诗人邵洵美的女友也住在这里。

冒广生是明代诗人冒辟疆的后代,本名广生,字鹤亭,号疚斋,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举人,是清朝遗老而又有着名士风度。经钱瘦铁介绍,唐云也成了冒广生的朋友。每逢星期天,钱瘦铁、唐云和几位画家相约,到冒广生家谈诗论画。有一次,钱瘦铁、唐云和女画家周炼霞去看冒广生,冒广生是见过赛金花的人,看到美女画家周炼霞,就讲起赛金花的故事。谈到兴致的时候,大家就会画画。钱瘦铁和唐云合作画了一只香炉,一方砚台,香炉上还点有一炷香。画好后,要题写句子。题诗本来应该由有诗才的周炼霞来承担,但恰巧周炼霞抽身离去,作诗的任务就落到唐云头上了。

冒广生看着唐云急得满头大汗,知道他一时作不出句子,就解围说:先吃饭吧。从动杯,唐云就一直喝闷酒。席间突然他高兴起来,说有了。冒广生立刻来到画案,为唐云拿笔润墨,唐云写下了:

诗思乱堕蕉叶贝

香光浓时海棠红

钱瘦铁高兴地拍手称快,说:这样好的句子,你是如何想得出来的!

1949年之后的最初几年,上海画家生活陷入极度困难,画卖不出去,只好靠画檀香扇为生。钱瘦铁刻印已为用者、藏者所欣赏,虽为雕虫小技,卖得尚好,生活还算能过得去,并没有参加画檀香扇的行列。

钱瘦铁也有一些收藏,其中最为显著者为南宋李嵩《花篮图》。书画界人士常前往观赏。徐邦达看这张名作时说三道四,惹得钱瘦铁发火,抡起手掌扇了徐邦达一个耳光。当时还是画坛新秀的陈佩秋看了此图,不只是景仰不已,并借到家中摹写一帧。陈佩秋在其摹品题跋曰:

李嵩《花篮图》有款识,旧藏钱瘦铁先生家,五二年间借来敝寓观赏,为时十日,摹成此本,为资借鉴。时癸酉岁高花阁健碧记于海上。

癸酉为1993年,此为陈佩秋补题。吴湖帆亦作词四阕,题咏“宋李嵩四季花篮真迹”。

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在北京、上海两地成立中国画院,此说得到会议通过。北京中国画院由叶恭绰任院长,上海中国画院由于对院长人选存在争议,迟迟没有宣布。钱瘦铁被聘为画师。整风鸣放会上,性情率直的钱瘦铁就鸣放出许多为画家鸣不平的言论,而且指明像陆俨少这样的画家画檀香扇是糟蹋人才。

一吐为快,钱瘦铁心情舒畅,即和朱屺瞻赴四川、陕西万里壮游写生作画。由上海赴重庆,钱瘦铁沿途于明信片上作江景速写,邮寄《文汇报·笔会》发表。到达西安,和长安画派的石鲁、赵望云、方济众相见,畅谈中国画界新事,石鲁欲拜钱瘦铁为师。正当他们兴致方酣时,上海中国画院一封电报召钱瘦铁、朱屺瞻速回。回到上海,钱瘦铁即被划为右派,其中主要理由就是为画家画檀香扇鸣不平。当时,上海还有几位画家因檀香扇事也被划为右派,在上海的美术史上,称之为“檀香扇事件”。其实,钱瘦铁被打成右派,除了“檀香扇事件”,还有历史原因:一是他在抗战胜利后为扬眉吐气再去日本,被认为代表国民党政府而去;二是他以高昂的代价住进黄浦路75号,那是日本南满铁路俱乐部,又以汉奸罪论之。这样新账老账一起算,以右派论处把他列入另册。

虽然如此,钱瘦铁仍为朱屺瞻刻了一方“学而不厌”白文印,边款跋云:“丁酉暮春,与屺老从武汉经三峡,过秦岭至长安。万里壮游中谈论中外艺术,自石涛、八大、冬心、谷柯、塞尚、马蒂斯至缶老、白石,我二人所见相同,屺老骎骎不懈,因刻斯印赠之。叔厓。”

艺术家身处逆境,心中的艺术火种是不会熄灭的。历史上的中外艺术都有这样的境界,在这一点上,钱瘦铁和唐云也有共同的地方,因为在他们身上存在同一种文化现象。1959年冬日,钱瘦铁应北京和平画店的老板许麟庐之邀有苏州之行,见到梁松(托山)的《奔牛图》,回到上海“背临”一幅。画面上呈现出石坡江岸,杂树两株,一位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牧者持牛缰在追赶一头奔牛。十多年之后的“文革”期间,在劫难逃的唐云于1973年有苏州之游,也见到梁松的这幅《奔牛图》,回到上海也背临了一幅,并题曰:“梁托山奔牛图卷,游吴门时见之,其中用笔萧散,有村野之趣,卷尾元人题者甚多,为其罕见之品。”他们二人除了为梁托山精妙的笔墨所打动,而同处逆境之中,有着共同的“萧散”的心情,共享“村野之趣”。

经历劫波情未了。1961年,钱瘦铁的右派帽子被摘去以后,又活跃在上海、北京艺术圈内,作画、刻印、讲学。本来在钱瘦铁受难时未敢出手援救的郭沫若,也把钱瘦铁请至家中做客,钱瘦铁书郭沫若词并为之刻“鼎堂”“郭沫若”印。钱瘦铁又与邓拓相识。此时邓拓写《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而为读者所称道,钱瘦铁刻了“三家村”“燕山夜话”“邓拓文物”诸印相赠。邓拓亦为他题诗:“老来盛誉满京城,书画兼长篆刻精。更有一心为人民,舞蹈泼墨见平生。”邓拓还在钱瘦铁画的《鲁迅故乡揽胜图卷》上题了一首颂扬鲁迅的诗并跋,跋语云:“钱瘦铁画师作鲁迅故乡揽胜图长卷,携来北京,一再披览,忆及前年绍兴之行,得睹鲁乡景物,历久不忘,爰题七律一首。一九六二年仲夏。”这本是以诗画会友的风雅之事,但“文革”风起,却成了罪状,他们在受迫害时,以不同方式,使各自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1996年,谢稚柳题钱瘦铁山水册,曰:“故人钱瘦铁画山水,往往随意点染,而面目极多,平生颇不自重其笔,故随处流散,此册正集成者,虽只五叶,亦可见其风貌之多变也,殊足珍惜。丙子春仲,壮暮翁谢稚柳观因题。”

钱瘦铁在画坛上以侠义闻名,对人对事都肝胆相照。但他那善于激动而刚烈的性子,常常使他的侠义慷慨付诸东流;他经常要为别人打抱不平,差不多每次又都以输作了结。唐云总是对他说:“瘦铁,你是好人,但是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常常十有九输,有时输得连路数都没有。”

回忆唐云的这番话,对钱瘦铁的为人,我们知之甚少;今日画坛对钱瘦铁寂然寡闻,我们对他的艺术理解得太少。每想到这里,我总觉得时代愧对这位全才的画家。

钱瘦铁次子钱明直,我是认识的,出生于日本,略小我两岁。在瘦铁先生的言传身教下,受其滋养继承其衣钵,学习篆刻。手腕韧挺,性情勃发,钝刀硬入,所以他的篆刻被誉为“真力弥满,妙造自然”。明直尤擅刻竹。他师从刻竹名家徐素白、徐孝穆、沈觉初。他们也都是我的老朋友,三人刻竹风格各异,素白细腻,孝穆灵动,觉初沉着老辣,对明直各有影响。在和明直未相识之前,我即在唐云、谢稚柳、来楚生、应野平、谢之光、周炼霞等画人家中,看到由他们作画,经明直刻的臂搁、砚盒、扇骨、笔筒,把画家原作的气质、个性、笔墨情趣都惟妙惟肖地刻了出来。明直性格内向谦逊,有了一点年纪就停刀不刻了,怕刻不好暴殄天物,陈佩秋画的几块山水、花鸟臂搁,至今仍珍藏在家中。

如今,文化名人及艺术的后代,兴起了对前辈的传承之风,钱瘦铁的子孙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与机遇。钱家第三代即钱明之女钱晟对笔者说了这样一段话:无论承袭、延续什么,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终结,最值得流传和纪念的,既非美名亦非传奇,而是经得起天长地久考验的真理、德行。

如果名人、艺术大家的后人都能有这样一颗平静的心,他们在九泉之下的先人就不再受骚扰,灵魂也得到安静了。

(2016年12月)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徐渭:不入牢笼

    徐渭:不入牢笼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电梯里的活尸

    电梯里的活尸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慕容思炫眉目微微一蹙,轻轻放下手中那本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把门打开,只见门外站着一位神清目秀的男青年。那男青年嘴带微笑,神采奕奕,跟思炫一头杂乱头发下呆滞的眼神和木然的表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神?”思炫低声说。那男青年叫于神,是思炫的朋友,自称魔术师。“走!”于神直截了当地说,“还有二十分钟!”
  • 太之剑

    太之剑

    一场几万人的大型穿越。一段刺杀与成王的故事。天空会落下星雨,但那是从外面的世界,投掷下来的绝世装备。而穿越者,想要活下去,就要一统武林,成为英雄榜第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向阳花开正暖时

    向阳花开正暖时

    新书已发布,推荐新书《我家宿主又在翻墙》。许开见到向阳的第一感觉是:这女生,好像炸毛的向日葵。和她说上话后,他觉得这个女生,还真是一朵奇葩。然后他发现他喜欢上了这朵奇葩的向日葵……他问她,“你想不想以后有个人陪你一起吃甜点?”“你吗?”“如果我说是呢?”“可以啊!”多年不见她发现他莫名其妙成了她的对门邻居,而且还隔三差五跑过来敲她的门。“我来借盐”“给”“我来借醋”“给”许开再次敲门,“我来借你”向阳挑眉,“借多久?”“一辈子!”
  • 当死神遇见哈士奇

    当死神遇见哈士奇

    死后灵堂上醒来,意外被爱疯X砸了脑袋,殊不知这是死神侍宠忽悠学渣的开端。起死回生却转生成了女性,哦,不,长得像女孩也不一定就是女孩。成了人间代理之后,头顶【生命值】的人都可以杀,但是某些大人物却必须设计他的死法。
  • 责任的枷锁

    责任的枷锁

    他们承受了十六年的磨难,这十六年来支撑他们的只有自己的家人,现在他们终于等来他人一句,“都结束了”。他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了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一切不过都是假象罢了,他们做梦都像不到这才不过是刚开始而已。
  • 高纬网游

    高纬网游

    田爵捡到一个手机,发现里面有一款游戏,从此开启一段新人生。
  • 环境权与循环经济法的法理研究

    环境权与循环经济法的法理研究

    环境权是基本人权,是人类权,是可持续发展权,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及保护自然的法理诉求。循环经济的实质是绿色增长,循环经济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律诉求。环境权与循环经济法天然存在联系。以生态整体主义视角观察,环境权是循环经济法的基本立足点,循环经济法是环境权实现的有效保障。循环经济法对传统法律体系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以环境权的实现为立场,循环经济法将带来经济法制、科技法制及教育法制等方面的全面变革。
  • 时空守护使

    时空守护使

    时空守护使说实在点其实就是在时间领域的空间守护者,他们存在的意义除了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维护时间秩序,守护空间平衡,不过,考了三十多次才拿到初级执法资格的竹玉妆能够好好的完成执法任务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