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900000001

第1章 倍思亲(1)

不可重来的缘分(序)

母亲这辈子对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多吃点,一句是多穿点。

15岁的时候,觉得这两句话特别唠叨,特别多余。人活着,总是要吃要穿的,我都那么大的人了,难道还不知道吃穿么?

25岁的时候,初尝社会的人世沧桑和情态悲凉,才渐然知道这世上,只有母亲才会如此耐心地重复这两句话,也只有母亲才不会端着酒杯让你多喝点。

于是,临近三十的时候,每每听到母亲在电话的末尾说起这两句话,总忍不住两眼浪潮。

母亲说,这辈子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北京,想去看看北京的天安门和长城。以前听到这句话,总是忍不住大笑,心里觉得她土气。现在别说听到这句话,就连想到这句话,都禁不住热泪翻涌。她16岁开始为人母,尝遍生活的苦难和丧夫的绝望。她把一切都给了儿子。可儿子现在都那么大了,却连这个小小的心愿都满足不了……

提议春天带她去玉樱潭赏花,她说春天家里农活多;提议夏天带她去什刹海游湖,她说夏天太热;提议秋天带她去看香山红叶,她说秋天人多;提议冬天带她去长城观雪,她说冬天太冷……

她心里永远记挂着儿子。她看着儿子成天对着电脑写作,一字一句,来之不易。儿子大了,得结婚,得育女,得承担一个家庭的重担,得为生活忙碌奔走。她心疼儿子的每一分钱,她觉得那每一分钱都是儿子的血汗。

因此,即便她此生仅有这一个小小的愿望,她也肯为了儿子曲意逢迎,委屈成全。

但她不懂,对于儿子来说,这样的成全,便是在逼儿子不孝。她的温慈和溺爱,在儿子心里埋下了一块合也合不上的伤疤。

儿子想毫无保留地对她好,而她,却只肯远远地站在那儿,微笑凝视儿子的幸福。她不知道,在她努力不想成为儿子包袱的时候,已经朝儿子的心口重重地推下了一块巨石。

躺在床上翻唐诗,无意读到儿时念过的句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为深有感触,所以将这两首诗里的一些字词提作了该书的小辑名。

这是2012年的春天,很久没有这么安静过了。坐在窗前写这本书的序言,写着写着,忽然不知该说点什么。

之前并不懂得,久习佛经之后,才开始明白,母子,兄妹,父女,祖孙,等等,其实,都是一场不可重来的缘分。不管这辈子你爱不爱他,对他用不用心,下辈子都不可能再有碰面的机会了。

母子

四十岁以后,她开始了永无休止的唠叨。她和所有上了年纪的母亲一样,多疑,悲观,小性,容不得儿子的半点忤逆。

我只能顺着她,哄着她,像对待孩子一样宠着她。

年岁愈增,她越是变得敏感。似乎,她正在渐渐丧失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体谅与宽容。

偶尔累了,坐在沙发上不想说话,她偏要过来与你搭讪。没完没了地唠叨,没头没尾地数落。

人到底是有脾气的。但成年儿子对母亲的怒吼,总是会在片刻之后,瞬间掀起心里的愧疚狂澜。

我知道她这些年的不易。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两个苦命的孩子,无怨无悔地走到了今天。

她把生命里可以给出的爱,全都给了我和弟弟。只是同时,她也把生命里所有的敏感,都留在了心底。

虽说母爱无私,可天底下,有哪位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顺体恤?她不需要回报,但却渴望得到儿子的感恩之心。她走得越苦,就越是希望孩子能记得她的拳拳之爱。

偶尔她会落泪。独自一人坐在暗沉沉的客厅里,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儿子偶然的盛怒,在她看来,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忤逆。

我不说话,也陪她安安静静地坐在没有灯光的客厅里。鼓足勇气叫她一声,见她不应,也便没了那份继续喊出的坚定。

片刻后,她又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唠叨。窸窸窣窣,像是空气中的蚊蝇拍翅,又像是半夜窗外若有似无的风声。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倾诉的对象也越来越明显。

可惜,我是她的大儿子。怀胎十月,她在给我血肉身躯的同时,也一并把那不可扭转的怪脾气赐给了我。

我们再一次发生了剧烈的争执。

这次,她似乎彻底绝望了。不再等待儿子的无声愧疚,也不再叙说往事的风波暗伤,独自起身摔门而去,惟留那呼呼渗进的冷风。

我们冷战了整整三天。她不看我写的深情文字,而我,亦不再吃她精心准备的饭菜。我俩像隔世的仇人,在这一辈子,处心积虑地让对方难受。

再后来,朋友的母亲陡然去世,我只得连夜赶去探望。

他母亲也是个苦人儿。操劳一辈子,还没等过上几天清闲日子,便被病痛夺取了性命。

回来的时候,经过母亲操持的那块田地,忽然忍不住大哭起来。心里想着,总觉有千般不是,也不该那般待她。

多少人,燃香祈佛,跪地拜天,都不能完完整整地做一世母子,为何,我有此福缘,还不懂得珍惜呢?

要知道,母子,本就是一场不可重来的缘分。

忘记我,便是你最好的报答

2004年10月18日,我和你相识正好三个月。这一天,你虽然还叫我叔叔,但却送了我一件让人热泪盈眶的礼物。

你把所有作业本上的名字都划掉了。你说你以后再也不叫王小贝了,从今天开始,你正式跟我姓许,叫许多多。

我有点疑惑,问你为什么要叫多多。你说自从和我在一起,你就忽然觉得活着有了意义。于是,你开始有了许多愿望,许多幻想。

王小贝,你这个死丫头,又把我弄哭了。你好像很喜欢做这些让人矫情的事儿。

2004年7月18日,那是我第一次在博爱孤儿院见到你。

孤儿院的老师说,你的父母是在一场洪水中丧生的,他们像两座石雕一样举着家里洗衣服用的大铁盆,死死不肯松开,而你,就安然沉睡在这个温馨的铁盆里。

听说,那是1998年的湖南。肆虐无情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席卷了湘、鄂、赣三省。一片汪洋,哀声震地。

抗洪救险的军人把你从铁盆里抱出来时,你尚且还在甜美的睡梦中微笑。你的衣兜里还揣着你母亲给你放进的奶瓶。

你父母的双手死死扣着铁盆边缘,像要融进这冰冷的金属里。善后的军人们始终掰不开他们的手,没有办法,为了能让他们入土为安,只能动用工具把手指撬起。

那时你还小,不到一岁。所有关于父母的记忆,你只能靠听闻来缓慢拼凑。你甚至不知道他们葬在哪里。

第一次听说你的故事,我就被感动了。因此,我决定去看看你。

见到你的时候,你已经六岁半了,会背很多古诗,会写很多字。只是,坐在草地上的你一言不发,远远看着天际。你那股从纯真心灵里透出的忧伤,一下子就把衷情写作的我给俘虏了。

王小贝,就在那一秒,我决定收养你,并带你离开这块伤心的土地,远赴美丽的云南。

你仍旧很少说话,你从不向我索要玩具,更不会像其他小孩一样毫无缘由地撒泼。大多时候,你安静得像一颗绿色的豆子。

兴许是职业的缘故,我特别喜欢安静。由此,我更爱你了。甚至,我觉得我们俩是命中注定的父女。那骨子里透出的默契,让我们即使在无言的世界里静坐,也从不觉得尴尬和孤独。

带你去丽江看雪山,是你笑得最多的时候。那是六月的滇西,百花盛放,流光满地。

高原上呼啸的大风把你的头发吹乱。但你仍然坚持不关车窗。你把头手伸出窗外,任凭这广袤的世界将你的衣衫鼓成风帆。

我给你拍照,帮你打扮,将你搂入怀中。

在蓝月湖,你兴奋得乱成一团。你说你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蓝色的天然湖。

你要在湖中的岩石中留影。我依了你。可就在我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你一个趔趄掉进了深不见底的湖水里。

我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的湖水里。我睁大眼睛在水中寻你。

你死死地抱着我,怎么也不肯松开,我难以施展动作,只好高呼救命。

离开水面的一瞬间,你忽然在我的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许,你在水中想到了1998年的湖南,想到了你的父亲,还有那无处可寻的家园。

我帮你洗澡,帮你换上干净的衣服,像父亲一样将你抱上温软的大床。那是我第一次告诉你,如果你落水了,一定不要紧张,更不要在水里吸气,你要憋足了劲等着别人救你。你要放松,不要抱住人家的身体,不然连救你的人都会有危险。

余惧未消,你的身体一直在被窝里颤抖。

我给你说《一千零一夜》里的童话故事,直到你沉沉睡去,天边露白。

第二天醒来,我正趴在你的床沿上。找不到你,我急坏了。我给宾馆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让他们帮忙找你。

就在我们忙得焦头烂额到时候,你呼哧呼哧地出现了,鼻翼挂满汗珠,手里提着豆浆油条。

我阴沉着脸刚要骂你,你就被吓哭了,叔叔,叔叔,我只是想给你买豆浆油条,你昨天说了,你想吃豆浆油条,我跑了很久才找到……

我把你放在怀里,像个慈祥的父亲一样抚摸你,轻拍你,并教你以后不管去哪里都一定要事先告诉我。

2004年11月11日,在你的强烈要求下,我只好带你去公安局更名。

许多多,许多多,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这么叫你,你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答应我,说这个名字真好听。

不知你从哪里听来的,竟然知道那天是光棍节。你用你的零花钱给我买了一个小蛋糕,说要为我庆祝,希望我来年得到幸福和爱情。

丫头,我又被你感动了。因为你那一句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

这句话,你应该是在我未完稿的小说里看到的。为了生活,我不得不写一些情情爱爱的约稿,你受此影响,思想早熟,我非常难过。

但你那句话,的确打动了我。因为我觉得,那是只有女儿对父亲才能作出的认可。

你没问我为何单身,我也没告诉你成年人的爱情世界有多么复杂。你迟早会长大,会经历,会懂。

2006年春节,我开车带你回云南老家过年。不幸,中途刹车失灵。没办法,为了将伤害降到最低,我只能尽可能减速并让保险杆与山体相撞,以此阻止车身继续前行。

虽然你已经跳到后排的座位上趴好,但巨大的震动还是使你昏厥了。

再后来,你去了北京,住在我一个朋友家里。我们一周一次电话。

你问我为什么要把送去北京,我说,那里教育条件好,你能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我说我会去看你,只是最近工作比较忙,等闲下来我就直接飞过去。

你答应我会好好听那位叔叔的话,会等我来北京接你,会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名。

我很高兴,我把你去丽江所有的照片都冲洗出来了,还给你邮了一份。收到照片的当夜,你主动给我打了电话,结果,我把你骂了一通。

你不知道我的工作性质吗?你不知道我写作的时候需要安静吗?谁让你给我打电话的?我跟你说了很多次,每周一次电话,我会在周六的时候主动给你打,听到没?

你在电话那头默然不语,我隐约听到了眼泪落下的啪啪声。我忽然心软了,想要说想你,却咬牙挂断了电话。

听朋友说,初到北京,你有众多不适。教学方法的殊异,心情的沉闷,让你的成绩一落千丈。

你从来不和我的朋友说话,你吃完饭就去念书,念书回来就进房间睡觉,如果他不问你,你甚至可以一个月也不跟他说一个字。

有一次,他彻底恼了,半个月没给你早餐钱,就等你开口问他要。结果,你宁肯半个月不吃早餐,饿着肚子上学,也不开口问他要半分钱。甚至学校要交杂费你都从来不告诉他,最后没办法,老师只好主动给他打电话。

期中考试,你成绩位列倒数。朋友气得暴跳如雷,把你狠狠训了一通。你不说话,也不哭。

沉默了很久,你终于开口,我在这里,只是为了等我叔叔来接我。

朋友怒了,叽里呱啦说了半天,你竟然只回那么冷冰冰一句。于是,他一时没忍住说,就你这样他还来接你?成绩都倒数了,还有什么接的必要?要是我自己的女儿这样,我直接不要她了!

就因为他这句无心之言,你哭了,胡说!我叔叔不会不要我的!不会的!

一晚上,你都在说这一句话。你说我不会不要你。最后,你累了,在嘤嘤的啜泣中慢慢睡去。

第二天,你彻底变了一个人。你开始认真看书,写字,学习地道的北京话。

2007年12月30日,星期天晚,你用地道的北京话跟我说你考了第一名,问我能不能去北京看看你的成绩通知单。

我说很忙,暂时脱不开身,如果你下个学期期末也还能考第一名的话,那我就去看你。

你说,好,那你现在就可以订票了,明年我肯定也是第一名!

就这样,我们之间有了一个约定。

2008年夏,你真的考了第一名。

抱歉,多多,直到秋季开学,我都没能去北京看你。

开学当晚,你给我主动打了最后一个电话。你在电话里说,叔叔,我遵守我们的承诺考了第一名,但你没来看我。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打电话,我以后也不会纠缠你了。

你的语调冷静得让我有些吃惊。我都忘了,多多,今年你都十岁半了,估计都快到和我一般高了。

我想去北京看你,但是我不能。因为2006年的那场车祸,我彻底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可以坐在轮椅上写字,可以给你打电话,却不能独自去北京看你。

我自己都不知道,北京的地铁站和公交车站,有没有残障人士的专用席位。我成天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说话,不见朋友,更是很少外出。

我比以前更沉默了。除了和你一周一次的电话之外,我几乎都是在沉默中度过。你的耳朵和我的耳朵一样,都是彼此声音最忠实的听众。

2008年冬天,我从昆明回到了大理。多多,这是我们曾经住过的地方,我曾在这里踏下油门带着你去丽江,去蓝月湖,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说要带你去我老家看看,可结果,不但没去成,还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我以前总嫌咱们家门口的邮筒低,这次回来,它竟忽然高了。我必须一只手艰难地撑在轮椅上用另一只手使劲够它,才能打开。

信件忽然像雪花一样飘洒下来。邮戳全是来自北京。

我一封封打开它们,小心翼翼,像是在拆阅自己的生命。读着读着,忽然就哭了。我真没想到,多多,你会给我写那么多信。

你说,叔叔,如果电话会打扰到你,那么,我就给我写信好了,把想说的话都写在信里,等你有时间再打开看。你看完了,知道就好,也不用给我回复,这样,就不会打扰到你,是吧?

你把我朋友给你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悄悄买了信封和邮票。你开心的时候给我写信,悲伤的时候给我写信,思念的时候给我写信,无聊的时候也给我写信。你把一切关于你的事情都告诉我,你说对我不能有任何秘密。

你再没给我打过电话,也再没给我写过信。

有的时候,写累了,我就把轮椅摇出去,坐在门口的邮筒下面等。我总觉得,有一天会再次收到你的来信。

我想给你打电话,但又怕这电话会在你的心间掀起滔天狂澜。我害怕,你会因为我的电话而成绩下降,你会因为我的电话而对新的家冷冷冰冰,我怕这怕那,既想把你送到一个光明的渡口,又怕那条赶来渡口接你的船会开的太快,使我来不及说完告别该说的话,流完告别该流的泪。

思念如同毒药。终于,我忍不住给你打了电话。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三十八周零四天

    三十八周零四天

    记录了叶倾城怀孕到生产的历时38周零四天每一周所思所想,保留了叶倾城一贯的犀利“惊人”,同时又带着体察与温柔。生产是一个女人无论身边围绕着多少人,都只能独自上路的征途。而这本书,起码可以在这场一个人的战役里,让你不那么孤独。
  • 刘半农作品集(二)

    刘半农作品集(二)

    本文主要包括骂瞎了眼的文学史家、重印《何典》序、与顾颉刚先生论《静女》篇、致钱玄同、王芷章《腔调考原》序等内容。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
  • 野狐禅

    野狐禅

    《野狐禅》所收文章非“正禅”说教文字,作者漫谈历史旧事,畅论读书见解,娓娓叙述中频出真知灼见,常以旁敲侧击的方式翻旧案、立新论,对诸多文化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介多让人拍案叫绝、耳目一新。
热门推荐
  • 元素敌人

    元素敌人

    从天才到废才,更与贵族结仇,众人都以为罗炼将会一生如过街老鼠般活着。但是罗炼不认命。且看他如何将魔法力量与枪械艺术结合,在魔元世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晋末凶兽

    晋末凶兽

    以铁蹄为矛;以资本为盾;以汉人的脊梁为魂;吞噬八荒六合;一头误闯的凶兽,在这片即将沉沦的大陆,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 奉献者的故事

    奉献者的故事

    民兵,取之于民,藏之于民,用之于民!民兵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总裁的霸道小娇妻

    总裁的霸道小娇妻

    大晚上站在阳台乘凉,被一条从天而降的胖次砸到脸,阮星辰将罪魁祸首拉进了警察局。男人拿出支票,薄唇轻启:“私了。”“……”好吧,被胖次砸一下,十万块钱轻松到手,这是好事。随后就其他赔偿事宜,男人再次丢出一张支票,“只摸了一边,五万。”阮星辰才明白,原来在男人眼中,欧派是分单双的。……后来,阮星辰发现怪大叔他不仅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光棍,还是某跨国企业的大总裁。再后来,她陷入困境,总裁大叔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和我结婚,钱随便花,卡随便刷,坏人我替你收拾。”条件太过诱人,于是阮星辰欢欢喜喜的把自己嫁了。然而婚后眼睛只能看我,心里只能想我,远离除了我以外的所有男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故事会(2015年12月下)

    故事会(2015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枪魂无双

    枪魂无双

    醉墨轩,《无尽探索》游戏世界第一人,花费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将探索进度赶超了游戏的开发速度。所以……他把自己肝死了。而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以NPC的身份,回到了游戏公测之前。“嗯,可能是穿越了,那就按照套路,做一些穿越者应该做的事情吧……”
  • 至尊鬼才在都市

    至尊鬼才在都市

    “吾名杨修!吾号修罗!汝等蛮夷妖魔,胆敢侵犯我华夏大地。众将士!随吾杀!”一道雷劈在了杨修冷峻的脸上,杨修淡定的说了一句马麦皮后,开始了新的生活。“我叫杨修,这一生我毫无畏惧,不要告诉我你叫什么,你有什么背景,告诉我时间地点,干就完了。”快闪开!修哥开始装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