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4900000002

第2章 译者序

《瓦尔登湖》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美国文学批评家和学者约瑟夫·伍德·克鲁奇说:“渐渐演变的一个结果是,他的这本书现在基本上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毫无争议的六本或者八本传世之作中的一部。”话说得很平和,但是非常耐琢磨。也就是说,美国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作家中仅获诺贝尔文学奖者已有十几位,但是“毫无争议”的杰作不过“六本”或者“八本”,而《瓦尔登湖》是其中的一部。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不过本书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生前并没有享受到这一殊荣,也不会有这样的奢望。《瓦尔登湖》于1854年出版,到他1862年病故,八年间梭罗只见证了这一次出版。《瓦尔登湖》一书是被人逐渐认识并欣赏的,这个过程在它的本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真好比是一瓶酒,想识得酒之好坏,喝酒的人起码需要对酒有一点点了解。有的酒猛烈,有的酒温和,而酒的好坏不在于是否“猛烈”或“温和”,而在于酒的纯度和醇度。《瓦尔登湖》一书的质量正在于它的纯度和醇度。如同一个人想喝好酒多少需要些理由一样,《瓦尔登湖》的读者需要有这样一些理由:他想知道什么是生活?什么生活是健康的生活?什么是社会?什么社会是正常的社会?什么是政府?什么政府是正义的政府?什么是大自然?什么大自然是自然的?什么是生命?什么生命是有意义的?什么是人?什么人是本来的人?人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活一辈子应该和生活、和社会、和政府、和大自然、和生命如何相处?……还可以开列许多理由,但是如果一个人对上述问题中的一两个有过思考和困惑,那么《瓦尔登湖》这本书一经打开,你就会看下去。

我相信,本书作者梭罗决定到瓦尔登湖畔动手造一间小屋,一个人生活在湖畔和林中时,他对上述问题是一直在考虑的:“所谓听天由命就是要人们苦苦挣扎……只有站在我们应该称之为甘居贫穷的有利位置上,才能对人类的生活公允对待,明智观察。”许多梭罗当初的邻居和熟人以及后来研究梭罗的学者,认为梭罗以及梭罗的家族都有怪癖,行为举止总有些与常人不同。这种结论显然过于肤浅和主观了。从众是人类的习性。我们人类的城市越来越大,城市居民越来越多,正是这种习性的体现。因为我们从众,别人干的事情我们自己也会跟着干,其中的诸多“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去考虑的。梭罗说过他“生逢其时”,他是针对年轻的美国而言的。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根底源于欧洲,梭罗所思考的是美国不应该永远照搬欧洲的一套。美国要有本土生活方式,要有本土文化,而这恰恰事关每个人的生活态度。梭罗试图亲身试验一下,一个人采取自己的生活方式,会有什么结果。他的问题是多层次的,他的思考必会是多方面的,因此他得到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梭罗读过许多书,自然受一些思想家的影响,比如卡莱尔和爱默生——他的良师益友,但是他没有整套的思想体系。他不想踩着前人的脚印走,而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自己的体会。他是清教徒,也是异教徒,这种矛盾无法很好地解决,所以他希望从实践中寻找,对现实的诸多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和评论,就成了他的一个主要声音。在《经济》一章里,通过他造房的过程和简朴的生活,基本上把他对生活的态度阐述出来,核心就是“简朴,简朴,还是简朴”。凡是生命,就有生活。人们总把一种生活定义为成功的生活,把其余的生活视为不成功的生活,于是,追求成功生活便成为多数人一辈子的目标,多数人因此生活得疲于奔命。梭罗认为人类创造了许多财富,但是如何支配财富却是大有学问的。在他看来,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的生活舒适,不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人类进步是极大的妨碍。在享受奢侈和舒适方面,大智大慧的人历来不屑一顾,生活得比穷人还要更简单、更朴素。古时候的哲学家,不管在中国、印度、波斯或者希腊,都是一种类型的人,外表看起来比任何人都穷,内心生活却比谁都丰富。他认为他同时代的人越来越贪图奢侈,挥霍成性,而这种人往往开时尚之风,成群的人于是亦步亦趋地跟风跑。“我们为这个世界修建宅第,为另一个世界修造坟墓。”因此,他提问道:“人们赞许并视为成功的生活,也仅仅是一种生活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赞一种生活,让另一种生活受到排斥呢?”成功的生活无非是积攒下财富,自己吃好穿好住好,传给下一代,或者希图祖祖辈辈传下去。可是梭罗认为,年轻人的不幸恰恰是继承祖上的农场、房子和牛羊,因为获得这些东西要比摆脱这些东西容易得多。青年人应该在开阔的大草场上无拘无束地生活,看看劳动是什么,看看田野是什么。由于我们人类本性依然脆弱,我们往往会设定一种情况,把我们自己摆进去,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同时处在了两种情况中,要走出来就有双倍的困难了。所以,梭罗主张简朴,简朴,还是简朴。

但是梭罗主张简朴的生活,并不是为了简朴的生活而生活。人类是生命的精华,自然应该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本书中有一章叫作《更高的法则》,篇幅虽然算不上很长,但是应该算作这部作品的写作纲领。在这章里,他提出了动物性(或说兽性)与神性的问题。他所谓的神性不只是宗教概念上的,更多的是人类精神方面的。他相信,不管什么人,只要能够真诚地把自己更高级的、诗意的官能保持在良好状态,那他就不会把吃喝玩乐当回事。贞洁是人类绽放的花儿。人不懂洁净,那是懒惰在作祟,坐在炉边烤火,躺在太阳下晒太阳,与动物没有什么差别。人们能够做到动物性一天天在身上死去,神性日复一日在身上积攒,这样的人才是有福的。我们需要见证我们自己的各种限度被突破,需要见证一些我们从来没有涉足过的草场上的自由生活。我们看到秃鹫食用腐肉便会高兴,因为腐肉让我们恶心,让我们泄气,而看见秃鹫清理垃圾的进食过程,却能从中得到健康和力量。一个人坐在餐桌旁,即便是满桌珍馐琼浆,招待很好,但是吃的氛围缺乏真诚和真理,那么一个智者离开餐桌时仍然会感到饥肠辘辘。人们都想有个家,一个温暖的去处,一个舒适的地方,首先是肉体上的,然后是精神上的。肉体需要粮食支持,精神也需要粮食支持。梭罗认为精神的食粮就是书;只有书才是世界所能拥有的真正宝贵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遗产,一个又一个民族的健康遗产。书已经陪伴了人类几千年,被证明是人类最合适的伴侣,摆放在贵族家里更显高贵,摆放在小家小户则愈显自然又不失身份。书的作者是每个社会自然而然的不可抗拒的贵族,对人类产生一种连国王和皇帝都望尘莫及的影响。几千年的文化,是靠书营造的。这是一种强大的传统,是深入每个民族的根。目不识丁的财主、商人和暴发户,一开始对自己没有文化往往不以为然,以为赚得钱财,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闲暇、独立和相对自由,就可以厕身富有和时尚的圈子,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转向更高也更难接近的圈子,那就是知识和天才的领域,渐渐对他们的文化感到残缺不全,对他们仅仅拥有财富感到虚荣和不满,因此他们为儿女拼命争取学习文化的环境,甚至不遗余力,以此为他们最大的愿望。这完全是他们自身缺乏文化的一种觉醒。他们的这种努力让周围的人和熟悉的人看到他们头脑健全的一面,使他们赢得了另一种尊敬,最终他们成了家族的奠基人,随之也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梭罗对人的生命和生活进行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之一,是他更清楚地看到了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他在湖畔和林中两年多的生活中,和禽兽为邻,鸟儿在他的房檐下歌唱,松鼠在他的脚边蹦跳,兔子在他的门前讨要吃的,连老鼠都会在他家的地板下安全生活……而这一切他认为不是他自己有多么慈悲,而是所有动物和他一样,是在大自然里寻找生活。因此,他对大自然的关怀和描写是怀着敬意和感情的,尤其对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的深度和纯度实在令人吃惊,清澈,深绿,像一口天然大井,面积却多达六十一英亩,四周全是橡树和松树,谁都看不见它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只有下雨和蒸发。关于瓦尔登湖有许多传说,有人说它是无底洞,通向地球的另一面;有人说它是神奇的神杖开掘的;有人则说它是冥河的入口,直通“阴间”。可是,梭罗怀着对瓦尔登湖的无限爱恋,用他的土办法测量出它的深度,“最深的地方正好是一百〇二英尺”;梭罗不知疲倦地奔波,寻觅周围的河流和湖泊,找到它的出口和入口,发现它冬天的水位比夏天高,竟然与一般的多雨和干旱没有关系,它的涨落需要多年才能完成一次,而这种特殊的涨落会把湖岸清理得秩序井然;他还用种种事实推断出它不同一般的石砌湖岸的形成,用科学的理由阐述湖水清澈的状况,用令人信服的描述向人们宣布:湖是大地的眼睛,是“上帝的水滴”。与大自然的朝夕相处,与禽兽的友好相处,使他更加敏感地体会到四季更迭对情绪的影响。“我们延宕在冬天里,可春天已经来了”,而春天的作用竟然是这样的:

你也许知道你的邻居昨天是一个穷贼,一个酒鬼,或者一个肉欲主义者,对他只是可怜或者看不起,由此还会对这个世界感到悲观失望;然而太阳灿烂照耀,把这个春日的第一个早晨照得暖融融的,重新创造这个世界,你会遇见他在做某件平静的工作,看见他干枯而多欲的血管里充盈着平静的欢乐,祝福新的日子到来,带着婴儿般的纯洁感受春天的影响,所有他的罪过便得到了原谅。

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又是多么仁慈的转变,这是来自梭罗的思考,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还是天人合一的力量?这样的文字在《瓦尔登湖》一书里多不胜数,但是如果要归入哪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主题,却不是简单的定义可以解决问题的。文学中的主题和思想体系往往是批评家和专家学者的喜好,不是每个作者要讨论的主题。不过,看见几处梭罗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学者的引文,对我们中国读者理解这位独特的美国作者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梭罗的引文:知道我们不知道所知道的,知道我们知道所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孔子的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梭罗的引文:道德不会像遗弃的孤儿那样存在;它一定会有邻居的。/孔子的原文:德不孤,必有邻。

梭罗的引文:灵魂自己不做主;看,却看不见;听,却听不见;吃,却不知道食物的味道。/曾子的原文: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梭罗的引文:人之所以不同于野兽的那种因素,是一种非常无足轻重的东西;普通的群体很快就把这种东西丢掉了,卓越的人才会把这种东西保留下来。/孟子的原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读原文倒是比读引文更容易懂,而梭罗从这样的英文译文中得到了什么呢?他是受了这些英译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而写作,还是在写作过程中想起了他所看过的东西,兴之所至,引用来加强自己所想表达的思考和内容?这些想来很有意思,却不是很容易猜测准确。但是,有一点从中能看得更加清楚,那就是梭罗不仅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而且是一个阅读范围非常广泛的人。除了他的个性,这与他的生长环境确实有不少联系。

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小镇。马萨诸塞州是美国革命开始的地方,而小小的康科德地灵人杰,是一个文豪辈出的地方。爱默生是梭罗的邻居和最亲近的朋友,对梭罗产生了很大影响。霍桑在康科德住过一段时间。梭罗起码见过惠特曼,对惠特曼十分仰慕。他们不仅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作家,还是不拘常规的思考者。

梭罗的祖上,不管是父亲方面的还是母亲方面的,都还算殷实人家。不过梭罗的父亲约翰·梭罗不擅理财,做事常性也不太够,多次起落之后开了一家铅笔厂,那是他父亲最成功的作为。梭罗的一些亲人有一些常人没有的嗜好,比如梭罗的哥哥约翰是一个业余的自然主义者,从小就把梭罗带进了森林和田野。梭罗因此从小就喜欢大自然,肩背猎枪到森林里走动。不过梭罗从来没有用枪打过野兽,到了成年后更是厌恶杀生。这些小时候的经历也许是他后来到森林里建造小屋,接近自然的原因之一。

读完康科德一所私立学校后,梭罗于1833年考入哈佛大学,主攻文学。不过梭罗不是一个喜欢为自己设立方向的人,他更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在校期间他成绩很好,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杂文。看样子他会在文学上有所作为,但是毕业后他却回到了故乡康科德。在这里梭罗和哥哥约翰开办了一个私人学校,但是哥哥不久得病,他们的办学事业因此中断。此后,梭罗再没有过更大的打算,在父亲的铅笔厂干过一年,其余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四处走动和旅游,有了什么感触写下来,寄出去发表。不过他生前只出过两本书:一是自费出版的《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二是《瓦尔登湖》。但是他写下了大量的日记,都是在他死后出版的。大约在1859年,他患上了肺结核病,久病不愈,于1862年五月6日去世,时年还不到四十五岁。

梭罗一生都是那样简单而纯洁,如同他所深爱的瓦尔登湖那么绿莹莹、蓝澄澄,照出了周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照出了周围的世界。也许正是因为他心里平静、平和,对周围的世界才能从独特的角度进行思考,他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思想者。在思想方面,除了本书,最能体现他思考深度的是他于1849年在《美学》杂志上发表的《对市政府的抵抗》,后来更名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后来的研究者们又把它叫作《消极抵抗》。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政府应该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而不应该以“扰民”为事。如果政府强迫老百姓去做违背良心的事,老百姓应当有抵抗的权利。他的这一思想对英国的费边主义者、甘地和托尔斯泰均产生了影响,例如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暴力抵抗”以及托尔斯泰的“勿以暴抗暴”等。但是,在《瓦尔登湖》一书里,梭罗的思考更加成熟,更加全面,更加有利于普通人的修养,以下摘取数例,以飨读者:

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的成功,往往是朝臣式的,而不是帝王式的,武夫式的。

所有的人,不是穿上什么好衣服才可以干事情,而是有事情可做就行了。

车子套在马的前面既不漂亮,也没有用处。

文明之人,就是更有经验、更有智慧的野人而已。

最费钱的东西从来就不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

房子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座位而已——如果是一个乡村座位则更好。

我之所以对商业刮目相看,是因为它的进取精神和大胆作为。

人在思考或者工作时总是孤独的,不管他在什么地方都不会例外。

在剑桥学院拥挤的小房子里真正用功学习的学生,如同在沙漠里的一个托钵僧一样孤独。

我在我的房子里备有三把椅子:一把独处时坐,两把朋友来时坐,三把交往时坐。

你大可不必把你的声誉建立在你请人吃饭上。

一个人,快跑有多少危险,安坐也有多少危险。

我相信,倘若所有的人都像我当时那样简单地生活,偷窃和抢劫是不会发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是因为在各种社会里,一些人拥有了更多的东西,穷奢极欲,而另一些人拥有不够,缺吃少喝。

善与恶之间,从来没有过瞬间的休战。

在多数情况下,做饭已经不再具有诗意,只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

智者得到的印象是普天下都还很幼稚。

毒药到头来未必就能把人毒死,伤筋动骨不一定就是致命的。

地球的表面是柔软的,人们一踩就会出现痕迹;同样,人的心灵也会走出一条条小路的。

有人一旦早起床了,便会对朝霞吹毛求疵。

一只活狗总比一只死狮子强得多吧。

真理这张脸特别经得起磨损。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在我们所在的地方,而是处于一种虚假的位置上。

爱吹毛求疵的人就是待在天堂里也能挑出毛病。

热爱生活吧,哪怕一贫如洗。

灵魂的必需品,用钱是买不到的。

一只呆头鹅只会是一只呆头鹅,你怎么打扮它都没有用。

总之,梭罗的一生是特立独行的一生,是我们这些世俗的人模仿不了的。花花绿绿的世界把我们的眼球吸引得越来越紧,眨眼的瞬间我们都担心错过了多少精彩。然而,生命才是最精彩的,认真对待生命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题。诚如梭罗告诉我们的:“通过我的试验,我起码明白了这点:倘若一个人信心满怀地朝他梦想的方向前进,努力过上他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他会在平常的时光里获得意外的成功。”所以,梭罗大声向我们呼吁:

“探索你自己吧!”

译者

2017年8月

同类推荐
  • 你往哪里去

    你往哪里去

    在大与小之间,有限和无限之间,我们行走心灵与命运之路,清浅如朝露,琐碎如尘埃。《你往哪里去》是闫文盛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作品四十余篇。语言精到,意义符号丰满而有想象力。
  • 2016中国年度随笔

    2016中国年度随笔

    《2016中国年度随笔》由徐南铁主持编选,选取石湾、傅谨、秦颖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怀念友人、点评文艺作品,臧否历史人物,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性,全书文章以思辨性区别于抒情见长的散文,以视野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感区别于直接针砭时事世风的短小杂文,很多文章读来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能引起读者深思,给读者启迪。
  • 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收有玛格丽特·杜拉斯的48篇随笔、小说,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具体篇目包括《作家的身体》、《八二年10月》、《幻影纷至沓来》、《披巾的那种蓝色》、《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化学气味》、《话语的高速公路》等文章。
  •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这本书会让读者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闯去梦。你一定要相信,只要努力去爱,努力奔跑,世界就在眼前。
  •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20世纪41年代中国作家因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四处迁徙流亡,作家迁徙是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四十年代作家迁徙不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而且还对四十年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作家迁徙作为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却很少被人关注。本文对四十年代作家迁徙现象及其与文学互动关系做一个初步的论述,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热门推荐
  • 正能量2:幸运的方法

    正能量2:幸运的方法

    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在这本《正能量2:幸运的方法》中,正能量指的是让你变得更加幸运、助你走出人生低谷、实现梦想的方法和理念。
  • 王师三国

    王师三国

    谁告诉你穿越了就能狂拽酷炫叼炸天?不好好读书,你能在那群无病呻吟的文人墨客面前装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13?你能在那些冲锋陷阵的名将悍卒面前装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13?你能在那些指点江山的雄主名士面前装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13?退一万步讲,你甚至不能在妹子面前装一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柔情13.所以你以为穿越后就能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我告诉你,你以为的对。因为你有商城系统,那些神兵利器,奇门遁甲,失传秘籍,现代科技产品,以及皮肤,充值就能买。
  • 名侦探柯南之命中注定

    名侦探柯南之命中注定

    本该遗忘的记忆,在再次遇到你后,渐渐浮现在脑海之中,这次我定会遵守对她的承诺守护你的余生。
  • 携带系统闯异界

    携带系统闯异界

    穿越异界三国,携带召唤系统!收巅峰武将,招顶级文臣,揽天下之美女,定九州之关河!
  • 魔雾散了

    魔雾散了

    这个世界大雾弥天,浓雾中一个个人类据点如绿色玻璃罩般分布在大地之上。有会打铁的灵虫,会吐水泥的修路师,会杀人的玉米,会让人拥有一象之力的灵虫‘蓝玉象蝽’。前贤的传承在向少年召唤,探索世界从走进迷雾中的小径开始。踏上奇幻探雾之旅,游侠养成!总有一天世界的秘密会呈现在脚下。
  • 江湖韩魔

    江湖韩魔

    ‘韩峰’武林世家的少爷,从小武学资质逆天,成为江湖中年轻一辈翘楚,十二岁时便能打败江湖中一流的高手。十四岁,家门遭受灭门之灾。世人皆以为‘韩峰’已经死于灭门之灾中……四年后,‘韩峰’以另一重的身份再次踏入江湖。自此,‘韩峰’的红颜伴走江湖“血仇”路的传奇开启了……几年后,‘韩峰’终于报了仇,带着红颜归隐山林。却,两百年前的一个魔头之后卷土重来,想要称霸江湖和天下。‘韩峰’放下儿女情长,为天下人而战……
  • 重生之农女毒后

    重生之农女毒后

    凤九爷相中楚蘅,想着,这辈子,哪怕是坑蒙拐骗,也要将那个小女人娶回家。这辈子,楚蘅只想报了那血海深仇后,找个庄稼汉嫁了,过过做做生意,数数钱,养养鸡,逗逗娃的悠闲日子,等入了洞房才发现,她找的庄稼汉,竟然是天煞的九王。*****洞房花烛,红罗帐暖,龙凤呈祥盖头被掀起,楚蘅有惊无喜。说好的庄稼汉呢?奸笑的凤九爷扯下盖头:蘅儿,为夫这厢有礼了。楚蘅:凤玹,怎么是你?九爷:蘅儿,难道你没听说过,当朝九王的名讳吗?楚蘅咆哮:我要退货。九爷:你逃不过爷的五指山,还是乖乖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