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200000004

第4章 改变 影响他人决策

说话能力,为什么是一种刚需?因为无论多么不喜欢说话的人,也总有希望“改变他人”的时候。问题是,到那个时候再去琢磨说话是怎么回事,就已经太晚了。

所以,不妨现在就问自己一个问题:要怎样说话,才能尽可能不被对方拒绝?换句话说,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和做法,难点在哪里?

有三个主要原因:(1)基于本能的逆反心理,别人不愿被你改变;(2)由于缺乏信任,别人不敢被你改变;(3)出于不同的思考方式,别人不能被你改变。

相应地,想要通过说话改变他人,也得对症下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锻炼说话技巧:(1)如何降低对方的抗拒心态;(2)如何增加对方的信任感;(3)如何引导对方思考问题的方式。

第一节 用“选择”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

放不下的都是枷锁,离不开的都是牢笼。说这是愚蠢的执拗也好,说这是热爱自由的天性也好,反正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无论多好的事情,只要看起来没有选择,是不得不去做的,抵触心理就会油然而生。所以,想要好好说话,改变他人的想法和做法,首先就需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永远都是拥有选择权的。

选择的错觉

是非题让人思考“Yes or no”;

选择题让人思考“Which one is better”,

相当于先帮对方回答了“Yes”。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的孩子总是不想帮忙做家务,除了奖励和惩罚,有什么更好的说法,能让孩子自己乐意去做家务吗?

常见的说法:“今天的碗筷你帮忙洗了吧!”

更好的说法:“你可以先把碗筷洗好,再去打游戏。或者,你也可以先玩一会儿游戏,再去洗碗哦!”

?· 为什么要这样说

人很奇妙,如果除了“接受/不接受”以外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往往会选择“不接受”。这是因为人通常会有一种天生的抵抗性,如果别人要我这么做,我就这么做的话,那就代表我服从,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服从就是认输,可是没有人喜欢认输。

一般来说,除非我们能确定这条路是安全的、快乐的,否则我们通常会选择不走。因为我们会本能地觉得,拒绝固然没有收益,但也避免了风险。即使最终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接受,心里也难免会有抵触情绪。

所以,不要轻易使用“Yes/No,接受/不接受”这样的说法。以小孩做家务这个例子来说,即使是对待小孩子,虽然你已经很客气地加了一句“好不好”,但对方仍然可能感觉到,你是在给他施加压力。

可是,如果把“是非题”变成“选择题”,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去做家务,好不好?”这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而“你是想现在去做家务呢?还是想玩一会儿游戏再去做家务呢?”虽然实际的意思差不多,但是听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可选择的问题。听到这句话的人,马上就会去比较哪一个选项更好,感觉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做决定的时候也会更加轻松愉快。

很多有经验的“老江湖”,尤其是厉害的销售人员,都很喜欢使用这个技巧。利用一个关键句式“您可以……也可以……”在实际上不提供新选项的前提下,营造一种“有选择的感觉”,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

举个例子,有位做家政服务的保洁员,业绩总是比别人好。因为她在提醒客户充值的时候不是直接说:“您账户中的余额快要用完了,可不可以现在充值?可以的话这笔充值就会算成我的业绩。”而是说:“您的余额快用完了,您可以等我回去之后再充值,也可以现在充值,如果现在充的话这笔充值就会算成我的业绩,您觉得可以吗?”

前一种说法是在问“您要不要充值”,后一种说法则是在问“你是要现在充值,顺便帮我做个人情,还是以后再充值,花同样的钱还得不到一句感谢呢?”大部分人听到这里会觉得,同样是花钱,如果同时能够帮助对方充业绩,何乐而不为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银行职员,面对排队排得心烦意乱的客户,除了让客户在座位上耐心等待,你还可以给出第二种方案:先拿上号码牌,出去转一圈回来。虽然第二种方案并没有改变客户要继续等待的这个事实,但是只要使用了“您可以……也可以……”这样的说法,对方就会觉得自己有选择空间,也会觉得你比较体贴,他焦躁的情绪就能够得到安抚。

再举个例子,催朋友还钱的时候,如果既不想伤感情,又希望能提醒对方还钱,也可以参考这个说话技巧。你可以说:“上次你跟我借的钱,如果有困难,也可以一次还一点,慢慢来没关系。当然,如果你最近手头没那么紧,那一次还我是最好了,你觉得呢?”

+· 延伸思考

1.想改变他人,就必须首先意识到,只有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才会乐于改变。否则,即使对方被迫接受你的观点,内心也仍然会有抵触和反弹。

2.所谓“有选择”,很多时候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你完全不需要做出任何实际改变,也可以发掘出某些选项,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有选择的。

3.这种“营造选择感”的话术,并不是欺骗,而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表现你的关心和体谅。

放心,您随时可以反悔

(1)面对犹豫的人,

越是急着催,他可能越是会往后退。

(2)人只要跨出了第一步,通常就不会回头了。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销售员,有时推销产品时,我已经把能介绍的优缺点全部分析给客户听了,对方看起来也很心动,但他最后却说还要再考虑一下。我该怎么说,才能让对方下定决心买我的产品呢?

常见的说法:“这台榨汁机,今天是我们促销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没有这个价格了!”

更好的说法:“这台榨汁机你今天买回去之后,如果有任何不满意,放心,七天之内您随时可以反悔,拿回来退。”

?· 为什么要这样说

所谓犹豫不决,其实就是“只差一步就会同意”,也就是你的说服最接近成功的时候。越是到这种关键时刻,你就越是不能急,注意掌握力度,轻轻“推”上一把就好。

而这最后一“推”,怎样才能让人无法拒绝呢?

很多人以为,在对方犹豫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催促他们赶紧下决定。比如面对犹豫的顾客,要告诉他们“今天不买,以后就没机会了”。这种招数,对于涉世不深的菜鸟也许有效,但是在到处都是“最后一天大减价”的广告狂轰滥炸的今天,这种伎俩的效果会越来越小。

进一步说,你的态度越是急切,就越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没有选择的,在这种压力之下,由于担心做出错误决定,反而可能会让人驻足不前。对方原本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上,你这么一催,他反而可能会往后退。

所以,更好的说法,是告诉对方“放心,现在做的这个决定,你随时可以反悔”,以降低对方的选择压力。如果对方觉得,反正还有后悔的机会,何不试试再说,就很难有拒绝的理由了。

事实上,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的服务。这种服务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当然是保障客户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是帮助一线销售员推动客户做决定。

就算没有退货服务,还是可以使用这个原则来说话。以汽车销售为例,假设你看到客户在犹豫不决,就可以这么说:“这位先生/女士,我知道您觉得这辆车很不错,只不过还不能做决定对吧?没关系,我给您一个建议,今天您可以先付一点订金,把这辆车先订下来,再回去慢慢思考。以免在您考虑的时候,这辆车被别的客人买走了。在这一个礼拜内,您随时都可以反悔,而且请您放心,如果反悔的话,这笔订金我也会全额退还的。”

以上这段话,没有让对方付出任何不可挽回的成本,所以几乎不可能被拒绝。而只要对方做出了第一步决定,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反悔意味着丧失掉他在做选择的时候,已经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于到手的东西,比如所谓“随时能退”的货品,再想割舍,还要再多做一次决定,大多数人不会有这样的意愿。这也正是为什么就算你提供充分的“后悔权”,真正后悔的人也不会太多。

+· 延伸思考

1.人只要跨出了第一步,通常就不会回头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做决定的时候,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世上没有后悔药。要打消这层顾虑,就要保证对方有后悔的权利。

2.别担心,大多数人并不会真的后悔,因为后悔本身需要割舍已经拥有的东西。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自己实际占有的东西,通常都会估值过高,以致很难放弃。这就是为什么就算商家保证无理由退货,也不用担心亏本。

甜咸比

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你威胁对方,

达成协议的成功率,

只有不威胁的一半而已。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看到喜欢却超过预算的东西,我该怎么跟商家杀价呢?

常见的说法:“你不卖便宜点,那我要走了,卖不卖随便你!”或是“老板,你行行好,卖给我便宜点嘛!”

更好的说法:“我确实很喜欢这件,也很想在你家买,不过有一些店卖得更便宜,让我很犹豫,该怎么办呢?”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前面说过,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会产生负面的应激反应。即使在“谈判”这种很多人觉得本来就应该剑拔弩张的场景里,让对方觉得“受到逼迫”,也仍然是不明智的行为。美国谈判大师戴蒙德(Stuart Diamond)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你威胁对方的话,达成协议的成功率,只有不威胁的一半而已。

不过,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对方,也不一定总是合适的。特别是在需要给对方施加压力的场景里,更是要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并不能为所欲为。

比如说,很多人以为杀价就是靠威胁或是撒娇,其实这些方法不是太硬就是太软,前者不给选择权,后者给了太多的选择权,都没有戳中老板的痛点。

“你不卖便宜点,那我就走了!”这种威胁虽然偶尔会奏效,但更多时候,老板才懒得理你。也有人杀价是拼命撒娇:“老板,你行行好,便宜点吧!”老板心情好的时候也许会考虑,不过通常也是无动于衷。

这些说法之所以会失败,其实是因为说话中的“甜咸比”不对。甜咸比是食品业的一个术语,也就是甜味跟咸味的搭配比例,要恰到好处,不然就不好吃。说话的时候,也要讲究甜咸比,说话要软硬适当、柔中带刚。

“你不卖便宜点,那我就要走了!”这就攻击性太强,太咸了,人家吃不下去;反过来说,“老板,求你卖给我便宜点嘛!”这又太软、太甜了,人家为什么一定要答应你?

关于杀价中的甜咸比具体应该怎么说,戴蒙德在谈判的时候有一个秘诀,就是前面提到的这句话:“我确实很喜欢这件,很想在你家买,不过有一些店卖得更便宜,让我很犹豫,该怎么办呢?”

这句话有三个意思:(1)明确表示赞美(我喜欢这件);(2)暗示负面因素(别家更便宜);(3)以求助的方式施加压力(你说该怎么办)。

所以说,像“我喜欢这件,可是别家更便宜”的说法,就是有甜有咸,甜咸比例均衡。一方面有一点甜,告诉商家“我很想在你家买”,表达了你的善意跟喜爱;可是另一方面,也有一点咸,也就是“还有其他店,让我很犹豫”。

特别是,最后你又客客气气地把球踢给对方:“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看起来像是求助,其实是在施加压力。而对方如果此时让步,说一句“难得你这么有眼光,喜欢我们家的东西,那就算你便宜点好咯”,也会显得像是顺水人情,而不是受到威迫之后的被逼无奈。

总之,该讲的话都讲到位,同样也给了对方台阶下,这就是恰如其分的“甜咸比”的好处。下次砍价时,别忘了掌握这个甜咸比的秘诀,提高成功率。当然,你也不用一字不漏全背下来,只要掌握这段话的精髓,就叫作:“你有机会……但可惜……”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意思,活学活用。

+· 延伸思考

1.甜咸比里的“甜”,不是只要嘴巴甜,不管怎样说他好话都没错。甜咸比的甜,必须强调的是你的意愿、你的喜爱、你的心情,而不是真的具体到去称赞产品有某种优点。

所以你可以说:“我特别喜欢你们”“在你们这儿买东西比较愉快”“跟你们做生意比较舒服”。但是,不要轻易称赞对方的产品好。比如,你说“你们家衣服的料子真是特别好,不过其他店卖得更便宜,该怎么办呢?”这就是错误的用法,因为你既然明知他们家的料子好,那也应该知道为什么会比较贵,又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呢?所以,称赞产品,反而会有反效果。

2.这种说话技术,不只适用于砍价。在任何需要“斗而不破”(也就是既需要给对方施加压力,又不希望彻底谈崩)的场合,都可以使用这个原则。比如,伴侣之间想给对方提意见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说轻了没用,说重了又伤感情。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甜咸比”的说话技巧,做出类似这样的表达:“我真的很喜欢跟你相处,不过×××实在让我很不舒服,你说,该怎么办呢?”

3.就算你充分运用了“甜咸比”的原则,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有效。比如商家可能会想:“你说有更便宜的地方,那你去他们家买呀!”伴侣也可能会觉得:“既然喜欢跟我相处,那有什么看不惯的地方,就忍着呗!”但是“甜咸比”适当的话语,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温和,把选择权交还给对方。当我们用“你觉得呢?”“你说我该怎么办呢?”结尾的时候,极少有人会无礼地直接回绝你。

减砝码的话术

人不愿意做新的尝试,

往往都是因为尝试的成本太大。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时想约同事出去吃饭,同事却一直婉拒,我该怎么说才能让他答应呢?

常见的说法:“来吧来吧!今晚的饭局可有意思了,有好多有趣的人可以聊天,吃完饭还可以接着去喝一杯,特别棒!”

更好的说法:“今晚有个饭局,有空的话不妨去坐坐?去打个招呼也好,有事的话,早点走也没关系啊!”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当我们想请对方参与一件事的时候,常见的误区,是把这件事说得太完美、太诱人,以致让对方产生压力。

以饭局邀约为例,有些人之所以会拒绝,不是因为他对聚会不感兴趣,而是他担心只要一答应去吃饭,整个晚上就都会困在聚会里无法脱身。所以,你许诺的是高朋满座、欢声笑语,对方想到的可能是“太多人要应酬”“可能会拖得比较晚”“早走会不会让大家很扫兴”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我们试图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心里想的往往都不是收益,而是这次尝试的成本。此时,你煞有介事地强调对这件事的期待,就等于在对方心里增加了砝码。压力越大,主控权越低,对方反而越不敢尝试。

但如果你可以减轻他的压力,让主控权掌握在他的手上,他就会比较愿意尝试了。比如,你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今晚有个饭局,都是些特别有意思的朋友,没什么事的话,一起来坐坐?”看到对方犹豫,还可以补一句:“你要是怕回家太晚就早点走,大家都很随意的,完全没关系。”

而只要对方迈出了第一步,也就是答应你“去坐坐”,这个时候你反而就可以开始讲这个饭局是多么精彩,让对方有所期待。因为前面已经预设了他可以随时离开,减轻了这个砝码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再举个例子,如果是想要劝子女去相亲,减砝码也会比加砝码更有效果。如果你跟孩子说:“这个对象很难得,是你张阿姨努力帮你约来的!”或是“你二叔为了你的事,花了好大力气,你不去看看怎么行?”这些加砝码的话只会让子女觉得压力好大,觉得长辈把这次相亲说得像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样,到时候如果跟对方话不投机,还要陪着笑好几个小时……因此,子女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拒绝这次相亲为好。

但是,如果你是用减砝码的话术,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你可以说:“就去看一眼,聊几句,如果真的不喜欢,那你就随便找个理由走人,没关系,剩下的爸妈帮你处理好,不用有压力!”儿女听了就会觉得放心很多——既然可以提早离开,那就算话不投机也没关系,不如就试试看吧!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约会邀请上。很多人,特别是女孩子,会觉得单独跟男生出来约会,是一件很重大的事,这也是她们通常会本能地拒绝邀约的原因。可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给对方“毫不尴尬地随时中止”的权利,对方接受你的邀约就会容易得多。

比如,你体会一下这种说法:“有空一起吃个饭?如果中途你觉得不想聊了,没关系,我在吃到一半的时候会找机会去洗手间,你想走的话,趁那个时候直接走,我留下来结账就好,大家都不尴尬。”

这样说,就相当于把“至少要吃完这顿饭”,变成了“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浪费吃半顿饭的时间”。这样,对方心里的砝码就已经减去了一半,那么她答应接受邀约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因为女生会觉得,既然不喜欢就可以直接走,那又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这就是这种说法的高明之处。

+· 延伸思考

在选择使用“加砝码”还是“减砝码”的说法时,是分人、分阶段的。如果对方是个乐于尝试新事物的人,那你一开始就要加砝码,把这件事情的好处说到位。不过,如果对方有顾虑,那你反而要使用“减砝码”的说法,尽量云淡风轻,让对方迈出第一步再说。

想让对方答应你,就先让他拒绝你

面对一个正当、

善良的诉求,

很少有人能够连续拒绝两次。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当志愿者跟人募款时,常常被拒绝,我该怎么说才能提高募款的成功率呢?

常见的说法:“请问,您愿意为了我们的儿童慈善基金,捐十块钱吗?”

更好的说法:“请问,您愿意为了我们的儿童慈善基金,捐助一百块钱吗?不方便的话,没关系,就算是十块钱,也很有帮助哦!”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如果你提出的是一个“不情之请”,一个对方完全有理由拒绝你的请求,那么,不要把你真正的要求放在第一个问。你可以比较一下以上两种说法的区别,“常见的说法”是直接提出要求,而“更好的说法”则是先提出一个你不太可能同意的要求,让你拒绝之后再提出第二个真正的请求。这样一来,你出于歉疚,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请求了。

美国曾经有这样一项调查,研究者在校园里询问大学生:“你好,我们这边有一项针对少年犯罪者的辅导计划,请问你愿不愿意担任志愿者,在周末的时候,带那些误入歧途的少年去动物园或游乐场玩一天呢?”结果,83%的受访者直接就拒绝了。

于是他们换了一下问法,先问那些大学生:“我们有一项针对少年犯罪者的辅导计划,你是否愿意担任志愿者,为那些误入歧途的少年辅导课业,一周两小时,连续两年?”

显然,这个要求让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会拒绝,因为实在是太难为人了。但是,他们又进一步问对方:“没关系,那你愿不愿意担任志愿者,在周末时带他们去动物园或游乐场玩一天呢?”

一模一样的要求,一样是大学生,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问法,居然就有50%的同学,愿意带这些少年去动物园了。从原本的83%拒绝,到后来的50%答应,这中间的改变,是所有说服大师都梦寐以求的结果。

这种提要求的技巧会有如此惊人效果的原因是:一、后者看起来感觉门槛低了很多;二、你刚刚才拒绝了对方,心里其实总是会有一点过意不去的。所以当第二次,对方把要求突然降了下来,然后再问一次,你多少会希望能有个补偿的机会。

毕竟,面对一个正当、善良的诉求,你如果连续拒绝两次,就会感到歉疚,也会担心“如果我做得太过分,对方会怎么看我”,这就是说服成功率大幅上升的原因。

+· 延伸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提要求前先让对方拒绝你一次”的策略,也很实用。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跟朋友借钱,直接开口要五千元对方可能会说不方便,可是如果你继续问:“那五百元可以吗?”对方要再想拒绝,就要承担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了。

但请注意,在前面的案例中,无论是募款,还是去当志愿者,都必须强调是正当的理由,并不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市井伎俩。你不能有意开出一个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然后再通过“降价”的方式吸引对方接受。因为一旦被人识破,不但目的不能达到,还会破坏自己的形象。

比如你想约女生吃饭,可以说:“能请你吃顿饭吗?如果不行的话,找地方喝点东西?”但是如果你说:“请问你愿意跟我交往吗?不愿意的话,先一起吃顿饭吧?”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你这种要求,完全是出于私利,对方要拒绝你,心里是不会有压力的。

第二节 信任是影响力的垫脚石

与“说什么”相比,我们往往更在意“是谁说”。因为说话者的可信程度,决定了我们接受信息时的基本态度。所以,想要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你就先得注意建立自己的可信形象。

销售员常用的三个“F”

你可以挑战对方的常识、经验、品位……

但就是不要去挑战对方的感受。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在健身房工作,在跟客户推销的时候,常常被人问:“会费每个月一千元,怎么这么贵?”遇到这种问题,我总是努力辩解说,按照我们健身房的设备以及我本人的资历和水平,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但还是被很多客户嫌贵。我该怎么说,才能说服这些人,我的服务是值这个价的呢?

常见的说法:“这真的不算贵,一个月一千元,其实平均起来,每天也才三十几块,我们用这一点小钱,为健康做投资,是绝对值得的!”

更好的说法:“嗯,你说得对,这个价格还真的不便宜。老实说,如果是我,可能也觉得咬咬牙才消费得起。不过一分钱一分货,以我们的服务标准,绝对值这个价。不信您可以试试?”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很多时候,你的话之所以不能说服对方,是因为对方觉得你根本没能体会他的难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否认对方的感受”——对方觉得贵,你说其实不算贵;对方觉得麻烦,你说其实不麻烦。这都是在指责对方:“你不该有这种感觉。”

而这种潜台词,会让你站在对方的对立面。一旦对方觉得你并不了解他,只会否定他,那对他来说,你不管讲什么话,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又怎么会听得进去呢?

所以,要更好地说服对方,让对方相信你的话,你需要知道一个小技巧:销售员常用的三个“F”。

第一个F,是“Feel”,“感觉”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改变对方,你不能急于否定,反而得先承认“对方的感觉是真的”,主动向他靠近一步。这会降低对方的防卫心理,让他觉得你是有诚意要跟他沟通的。

第二个F,是“Felt”,“感觉过”的意思。说完对方的感觉是真的,要再往前走一步,说你“体验过同样的感觉”,让对方相信你跟他在同一条船上,这样你跟他的关系就会更近一步了。

第三个F,是“Found”,“发现”的意思。当对方开始信任你,觉得你跟他站在同一边,是真心了解他的感受的,这时候你再话锋一转,去谈你现在发现的新感受、新体会,对方也就容易被你说动了。

以上这三个“F”的步骤,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会让你的话听上去不像在说教,而是一个有共同经历的过来人,在分享自己的经验。后者的说服力,是远远高过前者的。

一个老到的销售人员,在顾客提出质疑的时候,是从来不会直接否定其说法的。比如说,房地产中介在跟购房者介绍楼盘的时候,刚入职的地产经理人可能会试图让顾客觉得房价没那么贵,常见的说法是:“这个价位真的不贵,现在的房价都是这样。”

而有经验的地产中介则不会否定顾客的感受,相反地,他们会先表示现在的房价确实是太高了,然后分享自己对高房价的抱怨,甚至跟顾客吐吐苦水:“天天带人看房子,可是自己却买不起。”传递出“我跟你有过共同的经历”的感觉,最后才把话题引到“买房子,还得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上面。

+· 延伸思考

三个“F”的说服技巧,还可以帮你安抚他人的情绪,劝说他人改变心意。例如,面对惧怕考试的孩子,父母通常会说:“不用怕,考试有什么好怕的?又不会少块肉!”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在否认对方的感觉,这是单纯地在说教。

用Feel、Felt、Found的说法会是:“我知道,考试真的很让人担心。我以前也当过学生,也很害怕考试。但是后来我发现,考试终究也都是老师讲的那些东西,只要平时用心,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你说有缺陷,我却更想要

比起一个完美的东西,

人更想要一个“我需要”的东西。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化妆品专柜的销售,虽然我对产品的优点了如指掌,而且介绍得也还算流利,但业绩还是不太好。我还能如何精进我的推销技巧呢?

常见的说法:“您想要了解点什么?想要美白啊?那这款面膜太适合你了!它的美白效果超级好,就算是只想保湿它也很适合啊!”

更好的说法:“您看重哪方面的功能?是想要美白还是保湿呢?如果您是想保湿,那我不推荐这一款,它的保湿效果一般般而已;但是,如果您是想美白的话,那它的美白效果超级好!您肯定会很喜欢!”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别人会对你的推荐打折扣,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觉得你的推荐不真诚。一旦对方觉得你抱有私心,就很容易怀疑你夸大其词、刻意隐瞒。尤其是对销售人员来说,对方的这种防卫心态,就是许多案例不能成交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对方感受不到这个事物特别适合他。确实,一件事物可以在“客观上”很优秀,但通常而言,只要对方“主观上”没有感觉它特别适合自己,你的推荐就会无疾而终,也就是既不会遭到强烈反对,也不能得到真心认同。

所以,与其把你推荐的东西夸得天花乱坠没有死角的好,可以满足所有需求,倒不如通过“自曝其短”的方式,让你的推荐显得真诚并且真实。

美国的销售大师哈里·J.弗莱德曼(Harry J. Friedman)分享过他的销售秘技,就是先主动承认自己的产品有缺陷,这样一来,对方就会觉得这个人很实在,并不是为了卖东西不择手段。只要对方有这种“他这人很可靠,他的推荐很真诚”的印象,弗莱德曼接下来推荐什么,就都无往不利了。

从弗莱德曼的经验里,可以提炼出一个很有用的说话原则,那就是先否定再肯定。下次给别人做推荐的时候你可以试试这样说:“如果你想要的是×××,那就不太适合你,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那就一定得选这个!”这样说,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恳,还会觉得你很体贴,有针对他的需求去推荐东西。

人是很有趣的,比起一个“全效型”的产品,我们通常更喜欢“特点型”的产品。比起一个“什么都好”的东西,我们通常更倾向于选择“更符合我需求”的东西。因为我们本能地相信,“全面”必须意味着每个特点都不够突出。这也就是为什么,聪明的店家都会使用一个小技巧——差不多的两款护肤品,他们会把一款放到美白专区,另一款放到保湿专区。即使两款的功效差别不大,但商家就是要故意营造一种区别感。有不同需求的人,就都会觉得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销售的道理,用在其他想要推荐的场合也行得通。比如你要推荐一部剧,与其讲它是如何精彩,跟对方保证他一定会喜欢,不如说这部剧特别符合对方的口味。你可以说:“这部剧超级好看,虽然可能有人会觉得节奏比较慢,但是我知道你最喜欢这种细腻的风格,以及那种完美还原史实的精心制作,所以我相信,你看了肯定会特别喜欢!”

+· 延伸思考

缺点和特点,只有一线之隔;特点和优点,更是一体两面。如果别人眼中的缺点,正是你眼中的优点,那你就会更加中意这个对象。就好比笔记本电脑用户通常都讨厌“笨重”,但是在追求极致性能的游戏玩家看来,“有质感”,反倒是性能的象征。

所以,想让人接受你推荐的东西,与其无的放矢、漫无边际地彰显优点,倒不如承认它有缺陷,只是这个缺陷正好符合另外一方面的需求,所以反过来说也可以是一种优点。转过这么一道弯的优点,才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优点。

当然,这个话术的本义不是要强调这些缺点,刻意贬低自己推荐的东西,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不合适”上,也就是纯粹的“需求不符”。只要按照“缺点很可能是另一方面的优点”这个思路去想问题,人人都能成为金牌推销员。

我不是站在你对面,而是站在你的旁边

一旦对方觉得你懂他,

你说的话就是他想听的话。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保险业务员,在卖保险时常常刚开口介绍自己就被打断、被拒绝,我该怎么说可以让客户更愿意听呢?

常见的说法:“您好,我是××的保险业务员,耽误您一点时间,跟您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保险业务……”

更好的说法:“您好,我是××的保险业务员。我猜,您一定接过很多类似的保险推销电话,我也知道,一般人都会觉得很烦,不过呢……”

?· 为什么要这样说

跟别人介绍某样事物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对方已经听过无数次类似的推销了,如果想让对方对你要说的话依然感兴趣,实在是很困难。

所以,要想让别人愿意听你继续介绍,你得先引起他的注意,让他对你接下来要说的话产生好奇。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使用“我猜您一定听过很多……不过呢……”这个技巧。

以推销保险为例,如果保险推销员一上来就开始介绍保险,大多数人会觉得“又来了,真没意思”。因为人们已经听过很多次类似的推销了,而这时候你是站在他的对立面。

但是,如果你的开场白用的是:“我猜,您一定接过非常多类似的保险推销电话,我也知道,一般人都会觉得很烦。不过呢……”这样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样的开头会让对方有兴趣继续听下去,因为你说出了对方曾经历过的事情,说出了对方的感受——这就会让对方觉得,你不是站在他的对面,而是站在他的身边。

而且,除了顾及他的立场、体谅他的心情之外,这种开场白还会让人产生一种好奇:既然你已经知道我听过很多次推销了,而且也知道这会让人很不耐烦,你还要跟我讲,看来接下来你要讲的,也许真会有什么不一样吧?

而这个时候,其实你已经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完成了关键性的一步。当然,也许你后面讲的内容跟别人是一样的,不过也没关系,至少你的开头已经成功吸引到对方的注意了。

还是拿卖保险这件事来说,保险产品同时具备“商品”和“保障”两种属性。用前一个视角看,对方会觉得你就是想赚钱,想靠他拿提成,所以是不值得信任的;可是从后一个视角看,对方会觉得你是在为他的未来着想,是在帮他进行长远的规划。不信你设想一下,“要买份保险让家人安心”这句话,从陌生的保险经济人嘴里说出来,和从朋友嘴里说出来,感觉有多不一样?

所以,成功的保险经纪人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就是让客户觉得“这个人跟别的推销员不一样,他是真正为我着想的”。而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们说话的方式,会给人一种“我跟你站在同一边,一起吐槽其他那些很烦人的推销员”的感觉。而“我猜您一定听过很多……不过呢……”这个开场白,就可以很好地营造这种效果。

总结一下这句话的两个目的:(1)让对方产生好奇,吸引他的注意;(2)调整你的位置,你不再是站在对方的对立面,而是站在他的旁边。

+· 延伸思考

除了推销的场合,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都可以使用这个说话技巧,让对方感到你跟他是站在同一边的,从而增加对你的信任度。

比如,跟老板汇报提案的时候,你可以在一开始就说出老板的顾虑,来获取他对你更多的信任。举例来说,假如你的老板是个特别抠的人,最在意的永远是预算,那你就可以这样开场:“我猜,您现在主要顾虑的是预算从哪里来,不过您先别急,等一下我就介绍给您听……”

当你一上来就点破老板的顾虑,那他就可以专心听你讲后面的内容,不然老板会一边听你汇报,一边在心里嘀咕:“那钱呢?钱从哪儿来?”你可能就是白讲了。

话说八分满

有时,

你把事情形容得太好,

别人反而会怀疑你是不是在夸大其词。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工作上,遇到别人来询问我的意见和看法的时候,怎么说可以让自己的评论更有权威性、可信度?比如,有人来问我对于某本小说的看法,我该怎么说,才能让我的评论显得更可靠呢?

常见的说法:“他的小说写得太精彩了!绝对是我看过的最强的作家!”

更好的说法:“他的小说,我只看过其中两本,别的我不敢说,但就这两本来说,我觉得他是同类作家里的佼佼者!”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很多人都以为,表达对其他事物的评价和看法的时候,如果你说的话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应该会比八分的信心更可信。其实恰好相反,人的心态是很微妙的,当你把话说得太绝对的时候,对方反而会怀疑你是不是在夸大其词、不够中肯。如果想让自己的评论更有权威性、可信度,你可以使用“话说八分满”的小诀窍。

以“对某本小说的看法”为例,错误的说法就是毫无保留、完全没有打折的空间,把话说到十分满。而正确的说法就是有所保留,只把话说到八分满,表示你的评论是有前提条件的,留下一些余地。

美国的消费者行为学者卡玛卡(Uma Karmarkar)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让不同的美食家针对同一家餐厅做评论,而且都是正面评论,看看消费者到底会更听信哪一种评论。

结果发现,比起有绝对自信的评论,反而是语带保留、话说八分满的评论,更有说服力、更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比如,你直接说:“这家餐厅的烤鱼绝对是四颗星!”这种说法就比不上说:“这家餐厅我只去过一次,不知道它的品质是不是一直都稳定,但就我那次的经验来说,它家的烤鱼应该有四颗星。”

这样讲话,不仅会让你的评论更可靠,同时也可以帮你避免很多冲突。毕竟,你的评论不可能都只说好话,多少也会有负面评论。此时话说太满,就容易得罪人。比方说,如果你批评说:“这部电影真的很难看!”很可能你的朋友就很喜欢这部电影,尴尬就在所难免了。

但是,如果你说得保守一点:“可能是我自己的审美问题,不太喜欢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这样讲,对方就算跟你意见不同,也因为你的话留有余地,把负评限定在“叙事风格”这个有限的范围之内,表明大家只是喜好不同,也就没什么好争的。

这个技巧,不只可以用于评价客观事物,也可以用于推荐人。举例来说,你的公司要推举专案的负责人,你想推荐某个同事,但又怕他以后表现不如预期,到时候反而搞得自己责任很大,对大家不好意思。

这时候,你就可以说:“虽然我跟他合作的次数不算多,但在那几次经验中,他都表现得很有领导力,如果他这次也能发挥同样的实力,我觉得他就非常适合这个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听起来中肯,对方工作如果效果不佳,那你的压力也不用这么大,毕竟是因为他的表现不如以往了,而不是你的推荐夸大其词。

总之,用自己的经验,作为评论的基础,主动限定评价的适用范围。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自己承担无限的责任,也可以增加你这番话的可信度,更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靠谱的人,可谓一举三得。

+· 延伸思考

一个评论能够有权威性、可信度,并不是因为这个评论不可能有错,而是如果它有错误的地方、不精准的地方,要恰如其分地说清自己的依据是什么、是在什么意义上讲的,针对什么具体问题,有什么样的适用范围和限度,这样才能让你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细节的想象,让行为落地

单是动机,聊一万年,也聊不成行动。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领导或同事们常喊着要一起聚餐,结果喊了大半年也没成,怎么做才能落实这个聚餐的提议呢?

常见的说法:“大家说好要聚餐的,可不许赖皮啊!”

更好的说法:“大家要聚餐的话,这周末或者下周末什么时候比较方便?想去哪种类型的餐厅?”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很多事情不去行动,就是停留在“动机的愉悦”中。比如,谁都知道减肥对身体好,聚餐可以增进感情,然而,单是动机,聊一万年,也聊不成行动。

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这种经验,有人说要一起看电影,有人说改天请你吃饭,可是后来往往就不了了之,让人很失望。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细节的想象”这个技巧,让这些“随口说说”的事,落实成实际行动。

以“公司聚餐”为例,大家说起聚餐时,你就可以用闲聊的语气问起“那我们吃什么?”可能这时有人就接了“吃日料吧”,也可能有人说“吃火锅吧”。这时你还可以继续追问:“去哪一家?哪一天吃?”在这些闲聊中,就会让本来只是“随口聊聊”的想法,越聊越具体。

当然,你这么问,并不意味着这些细节要马上敲定,因为你不是老板,没有权利直接做出决定。但你完全可以以一个普通员工的身份和大家商量:“吃日料的话,大家推荐哪一家?上次聚会那家很不错哦,还是再试试别的?”

而这个追问的过程,就给大家一个暗示——我们真的要做这件事了。

甚至,你不只可以问“吃什么”,还可以具体到“哪一道菜”。比如你可以说:“我推荐去吃冰烧三层肉,去年聚会那家,比广州本地的还好吃!上次没吃到非常遗憾,这次我们要订两大盘!”

这样一来,听的人就会开始想象“冰烧三层肉”的味道,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很快地,你订餐厅我报菜单,想法慢慢地就向现实更近了一步。

这就是让人“说到做到”的技巧——在话语中,引发对方对细节的想象。具体的说法是:你打算什么时候,具体怎样做这件事。

总之,当你想推动一件事情落实的时候,不要让人去想“做不做”,而是要让人去想“如果做这件事,会有怎样的细节”。对细节的想象,可以帮助落实一件事。在讨论细节的过程中,人们好像立刻就“参与”了进去,那么这件事就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一下子拉到了我们面前。

+· 延伸思考

不要以为这招只适用于引诱人吃东西,在增强自律,例如让人节食方面,“想象细节”,也仍然是一种成功的思维引导话术。

比如说,你的朋友想减肥,却总是停留在嘴上说说,这个时候如果你只讲“控制饮食”是没用的,倒不如直接问他:“那你晚上想吃什么?”这样一来,“控制饮食”就从一项空洞的原则,变成了具体的细节。而只要他开始认真想象,一个节食者的菜谱应该是什么样的,晚上真正做到节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

当然,在这里,发问的那一方并不是在用更高的话语权力,来迫使对方行动,而是通过讨论让对方进入对细节的想象,让他觉得真的要去做这件事了,接下来落实到行动才会比较容易。

第三节 引导他人思考的六种策略

观点的差异,通常都是由于思路不同。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就要注意理解对方是怎么想问题的,并且善于将别人引导到你所预设的思路上来。

反向激将法

绝大多数人,

都是被奖励推着走,被惩罚逼着退。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孩子回家就一直看电视、刷手机,拖到很晚才随便做一做功课,我要怎么说,才能让孩子好好做功课呢?

常见的说法:“隔壁的××是不是又考了第一名?我听说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功课写完,他这么优秀,你能不能多学学人家啊?”

更好的说法:“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叫××?家长会上,他妈妈抱怨了好久,说他作业都乱写一通,让他妈妈这么操心,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幸好你不一样,玩归玩,至少还会把功课好好完成,让我不用那么担心,对不对?”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很多人在敦促别人做事的时候,都会使用“激将法”,也就是通过批评目标对象,或者称赞他的对手,激发其羞愧感,使其为了避免愧疚而奋发努力,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最典型的例子是,小时候父母经常把我们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有时被贬得一文不值。你的父母可能误以为,既然是亲近的人,说话就可以更严厉更直接,“反正我是为你好”,但是作为小孩,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那你找他去啊!”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激将法,往往都是错误的,因为“激将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惩罚,而惩罚一定会带来极强的挫败感。尤其是亲近的人这样做,我们会感到特别受挫,甚至觉得被背叛。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遇到这样的挫败时,仍能毫不退缩地勇往直前。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被奖励推着走,被惩罚逼着退。所以,想要激励别人,可以多用奖励的办法。

而且进一步说,把惩罚变成奖励,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只需要反向使用激将法,也就是通过贬低其他人,抬高目标对象的自尊感。这里有个关键的说法:幸好你不一样。

比如前面提到的要激励小孩做作业,你的说法应该是:有很多不乖的孩子,但是“幸好你不一样”,最后还可以加上一问“对不对”等待对方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不论对方乖不乖,几乎没人会回答“不对”。而只要对方跟你确认,他就是你所说的那么好的人,那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他在这方面的自尊。接下来,他就有维护这种自尊的动力了。

再举个例子,伴侣之间经常会有一方希望另一方能做出一些改变,假设女生希望男生能多陪陪自己,很多时候女生会直接提出要求,并且称赞目标对象的对手。通常的讲法是:“人家××的男朋友经常带她出去玩!你呢?你的世界里只有打游戏!”

而更好的说法应该是:“我听说,××一点都不在意女朋友的感受,一天到晚都在跟各路狐朋狗友厮混,完全不留时间给他女朋友,幸好你不一样。我的闺密都说你是个很体贴的男朋友,我做什么你都会陪我的,对不对?”

所以,这两种话术的差异是,“反向激将法”是靠赞美目标对象,贬低他的对手,来激发目标对象的自豪感,让他为了“维护自豪”而努力。这样既能维护你们双方的感情,又能让对方产生由内而外的驱动力。

+· 延伸思考

“反向激将法”的前提是,任何人都有自尊,并且希望维护这种自尊。那么,有没有人从根本上就缺乏自尊呢?

首先,大多数人是不会这样的,而且一般来说,显得在某些方面“没皮没脸”、缺乏自尊的人,往往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嬉皮笑脸的态度,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也就是说,这可能恰恰是他维护自尊的一种方式。这里的逻辑类似于“我已经先躺下了,所以你们不可能打倒我”。可是你想想,会这样做的人,岂不是从心理上已经承认了自己非常害怕被打倒?而这一点,正是他的自尊所在。

其次,即使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真的缺乏自尊,如果你想催促他改变,也不是通过进一步的刺激和压力,而是先要帮助他建立自尊,然后再做改变。

正面检验策略

如果想让别人往好处想,

那就往好的方向问。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化妆品销售员,客人选购时,常常露出犹豫不决的样子,我要怎么说,才能推客人一把,让他想要买我的产品呢?

常见的说法:“您是不喜欢这支唇膏的哪方面呢?是觉得颜色不适合,还是觉得不显色?”

更好的说法:“请问您比较喜欢这支唇膏的哪一方面呢?”

?· 为什么要这样说

购物的时候会犹豫,就是因为客人选购时,发现有喜欢的一面,但也有缺点的一面,要推他一把,就要引导他往喜欢的一面去思考。

通常,一件事同时会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聪明的人,就会利用这一点,用言语引导对方,让对方多关注特定的一面,进而影响对方对某件事的评价,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正面检验策略”(Positive test strategy)。

正面检验策略是人的一种心理惯性,简单来说,当你问对方对一件事的看法时,他会倾向于根据你的提问方向,从过去的印象中尝试寻找能够符合的地方。

比如说,如果你问对方:“你是一个独立的人吗?”他就会去回忆自己做过哪些独立的事情,进而证明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可是如果相反,你问的是“你是个喜欢团队协作的人吗?”他就比较容易去回想那些与人合作的事例。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Cialdini)根据这个理论做过一个实验。对第一组受访者提问:“你上个周末是不是不开心?”对另一组受访者提问:“你上个周末是不是很开心?”结果是,被问到“是不是不开心”的组别,比起被问到“是不是很开心”的那一组,回答“对!我就是不开心”的比例,高了将近四倍。而事实上,这两组人的生活状况是差不多的,并没有多少幸福程度的差异。

所以,如果你希望强化对方好的印象,你就要朝好的方向去提问,让他往正面的方向去联想。

以推销产品为例,假如客人试用完唇膏,犹豫不决时,你该怎么强化他对产品的印象呢?很多人会急忙问:“您是不喜欢这支唇膏的哪方面呢?是觉得颜色不适合,还是觉得不显色?”这个提问方向,就是“哪里不喜欢”,会引导对方去想负面的地方。接下来,客人很可能就会开始抱怨:“唉,这支唇膏的显色度似乎不是很好!”“虽然颜色挺美,但跟我的肤色不是太搭……”而到了这个时候,你基本上已经无力回天了。

所以,如果你想加强对方对于产品好的印象,你可以利用“正面检验策略”的技巧,这么说:“请问,您比较中意这支唇膏哪一点呢?”这个提问方向就是“喜欢哪里”,会引导客人去想正面的地方。他可能会想:“我挺喜欢这款的包装设计,蛮体面的”“看起来很有气质”之类。这时候你如果再敲敲边鼓说:“对,这包装是今年春季的樱花限量款,光拿出来补妆都很有面子呢。”这个买卖差不多就谈成了。

+· 延伸思考

这种技巧不光可以用来推销商品,鼓励别人正面思考的时候也很有用。以鼓励孩子为例,身为父母,希望能让孩子对学校有个好印象,你也可以问问孩子:“你在学校,最喜欢哪堂课?为什么呢?”“喜欢和哪个同学一块儿玩?”“今天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像这种提问的方式,相比于“学校好不好玩”“同学对你好不好”之类的提问,更能培养小孩的乐观心态。

反过来,如果你想让别人宣泄他的不满或委屈,也可以试试反向操作,诱导对方主动说出负面的情绪。例如,你的伴侣平时工作压力大,下班回家后,你就可以问问他:“今天公司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烦心事?”“最近手上的案子是不是很麻烦啊?”相较于“今天过得怎么样”这种提问,对方会更乐意跟你倒苦水,心情也会舒展很多。

总之,你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来决定要正向或是反向操作这种“正面检验策略”。如果想让别人往好处想,那就往好的方向问,如果想让他宣泄情绪或不满,那就往坏的方向问。

里根总统的推销技巧

比起别人的结论,

人更相信自己的答案。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无论是给客户推销方案,还是给朋友出谋划策,他们总是对我的建议持怀疑态度。比如,我看闺密的皮肤状况不太好,就建议她要及时保养,可是她却觉得我是小题大做。怎么说才能让别人认同我呢?

常见的说法:“你的皮肤很干燥,毛孔也有点粗大,再不好好保养,等老了就来不及了。”

更好的说法:“跟前几年相比,你觉得你的皮肤变得更好了吗?”

?· 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们在提建议的时候,往往是直接给出我们的结论。可是,一般人听到别人下定的结论,都会本能地有一丝怀疑。所以,比起直接给对方结论,不如丢出问题,引导他自己去找出答案。毕竟,比起别人的结论,你也会更相信自己的答案。

在引导别人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这方面,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做得尤其出色。1980年,里根以共和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了总统竞选,他要和民主党时任总统卡特进行电视辩论比赛。以下有两种说话,你可以比较一下哪一种更好。

第一种,里根说:“各位,美国现在糟透了,经济不景气,我们过得比四年前更差劲。如果你不想让一切继续下去,请把票投给我!”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也没什么亮点。这些话不过是美国总统选举中很常见的政治人物互相攻击而已。

尤其是里根说到“我们过得比四年前更糟了”,这很容易会让选民有一种莫名的警戒感,选民会觉得真的是这样吗?这是不是一种竞选的套路?你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而第二种,也是里根当年在进行电视辩论时的说法:“各位,你过得比四年前更好吗?你觉得经济比四年前改善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投给民主党吧;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你还有其他选择。”

有没有感觉到,这段话的效果很不一样呢?里根问选民“你过得比四年前更好吗”,他没有给出结论,而是提出问题,并让选民自己找答案。而且,这么说比直接对民主党发起攻击,听起来也更有风度。

不过,你是不是有一个小疑问:万一大家觉得,现在的确过得比四年前更好了,岂不是弄巧成拙吗?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因为大多数人回忆起过去,都会觉得比现在更美好。英文有个说法,叫“过去的好时光”(Good old days),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即便过去的生活有一些糟糕,但是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有些苦尽甘来,回想起来变成了甜;有些经过时间的稀释,回想起来百味杂陈,甚至还有一丝审美愉悦。可是,现在面临的挫折、压力还在考验着你,心里的苦楚很难化解。

比如同学聚会的时候,很多曾经的死对头都可以握手言和,大家聊起以前的时光都觉得非常美好。如果你问那些老同学:“跟中学时代相比,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过得更开心?”很多人会回答“没有,还是过去更好”。这是因为在中学时期虽然学习很辛苦,但也都是过去的事了,而现在面临的生活压力,却是逃不开的。

所以,里根的话术真正巧妙的地方,就在于利用了这种心理——很少会有选民觉得现在比过去更好。最后他果然赢了那场电视辩论和总统选举。

回到开头建议闺密护肤的例子,如果你跟对方说:“你的皮肤状况不太好,要赶紧保养”,她就算接受,也可能会觉得你说话太冲。可是,如果她觉得自己的皮肤状况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那对方可能会有点生气,甚至感觉被冒犯了。

如果使用里根的说话技巧问对方:“跟前几年相比,你觉得你的皮肤变得更好了吗?”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女,我们都会觉得自己的皮肤状况没有几年前好,这个时候再给你的闺密提护肤建议,她也会更听得进去,因为“我的皮肤没有原来好了,所以需要额外的保养”,这是她“自己”得出的结论。

+· 延伸思考

当你让普通大众用过去和现在做对比,这听起来是在询问他们的想法,但事实上,整体人群几乎只能得出一个答案:过去没有现在好。而当人对现状不满意的时候,他就会更愿意认同你的观点了。

这个说法的重点在于,你要预先想清楚,对方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然后再让对方“自己”去得出个结论。如果不是很确定,就不要这样提问。比如说,对于一个正春风得意,觉得自己总算时来运转的人,里根这套提问就不好用了。

假装抛硬币

因为害怕后悔,

所以才会纠结。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情感的问题,经常让人难以决断。有朋友来咨询我,最近有两个条件都不错的追求者,他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然后我发现,当我建议朋友选追求者A时,他就会说追求者B的好处;如果我建议他选追求者B时,他又会对追求者A恋恋不舍。我想帮助对方做决定,应该怎么说呢?

常见的说法:“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你一定要慎重地考虑,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A和B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吧!”

更好的说法:“不如就抛一枚硬币决定吧!正面就选A,反面就选B!”

?·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一个犹豫不决的人,他真正遇到的问题,不在于A跟B本质的好坏,而在于这个人“无法自我说服”。他选A也好,选B也好,选来选去他都无法说服自己“这个是最好的”。因为害怕后悔,所以才会纠结。

所以,我们该怎么帮人做咨询,怎么帮对方做出他真正想要的决定呢?这时候,你反倒可以利用“反悔”这件事,帮对方找出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让他能够做出决定。有个小技巧,叫作“假装抛硬币”。

以前面提到的朋友找你咨询情感问题为例,当对方在A和B两个选项之间举棋不定,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喜欢谁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既然想不明白,不如就抛一枚硬币决定吧!正面就选A,反面就选B!”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在两个选择之间,你越是犹豫不决,就越是代表这两个选项其实好坏都差不多。否则,如果差距很悬殊,根本就不会那么难决定。既然差别不大,哪怕是你随便选一个,不管是A还是B,其实都不算错,你也都可以接受。

而你之所以为难,只不过是因为你害怕做决定,害怕以后会后悔。既然如此,倒不如现在就看看你会不会反悔,而抛硬币就能起到这个效果。

假如结果是正面,也就是选A,此时对方可能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反应,对方很爽快地说:“好,我知道了,我会去拒绝B,跟A在一起!”这种反应当然最好,因为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可是,更微妙的反应是第二种,也就是看到硬币是正面,当下他就迟疑了,甚至有点伤心,他有可能会说:“可是……这样真的好吗……会不会有点太草率了……那个B……各方面条件真的很难得啊……”此时的反悔,其实就是一种决定。因为这就表明对方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把天平向B倾斜。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就会觉得这个也很好,那个也不错,很容易就会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但如果现在没的选了呢?如果此时对方的第一个反应是试着去接受,那就代表这个选择是没问题的。

相反,如果那一瞬间,对方突然想反悔,这种想反悔的感觉,就会牢牢地盘踞在对方脑海中,就算让他再去做选择,他都忘不了当时那种“想反悔”的感觉。

这样一来,原本那两个看起来条件差不多的选项,就会分出高下了。这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没关系,我们刚才抛硬币,其实只是个游戏。最后的选择,当然还是在你自己。不过,你刚才看到硬币是正面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可惜?为什么呢?”

等对方说出自己的心思,其实答案也出来了,他自己就会意识到原来我真正喜欢的,不是A而是B。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抛硬币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帮对方做决定,而是帮助对方明确自己的心意,自己说服自己。毕竟,与实际遇到的不顺利相比,“错过”才是最让我们心有不甘的。只可惜,很多时候后悔都是在事后。就算到时候想要重新选择,往往也都是“悔不当初”了。而这个“假装抛硬币”的游戏,就可以让人在选择之前,先感受一下后悔的感觉。

总之,要说服一个人,最强大、最有效的武器,其实就是这种“后悔的感觉”。既然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避免后悔,那就正好可以利用“反悔”这件事,来帮助别人做出决定。

+· 延伸思考

1.你要尽量把“抛硬币做决定”这件事说得很严肃,让对方在抛硬币之前,真心觉得抛出来的结果就是最终的决定。只有这样,随之而来的后悔,才能体现其真实的心意。

2.如果对方始终觉得,抛硬币做决定这事太儿戏,你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其中的道理,也就是“两个选项都差不多的时候,不选哪一个会让你更后悔?”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自我确认和自我说服。

3.这个游戏也可以自己跟自己玩:当你陷入犹豫不决的时候,比如选择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你可以抛一枚硬币,然后留意自己在看到正反面的时候,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是什么念头。是接受还是想要反悔?反悔的冲动有多强?

自我一致性

会对产品挑毛病的人,

恰恰是对产品感兴趣的人。

如果没兴趣,何必多费唇舌。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健身教练,经常遇到顾客在参观完健身房后,用诸如“怕自己没毅力坚持”“工作太忙”“会费太贵”之类的理由拒绝办健身卡。我该如何说服他们呢?

常见的说法:“健身很有必要的!虽然要花些时间,但是只要你坚持做,对身材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您要不要办一张健身卡试试看?”

更好的说法:“有健身的想法,就说明您一定是个积极并且愿意做出改变的人,对吧?我知道坚持健身不容易,很多人都不愿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圈,那您愿意吗?”

?· 为什么要这样说

正所谓“嫌货才是买货人”,一个人会对产品挑毛病,恰恰是因为对产品有兴趣。如果一点兴趣都没有,就不会多费唇舌了。所以,面对表现出犹豫,找理由拒绝的人,不应该重复产品的优点,或是和对方争论利弊的问题,而应该强化对方的“内在诱因”。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第一种说法,是强调了产品客观上的优点,希望对方了解到这个产品的价值。但很多时候,别人拒绝,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够好,而只是因为成本太高。在这种状况下,再怎么强调外在的好处,效果都不明显。

而第二种说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跳脱了外在的利弊,去诉诸对方内在的诱因,利用了人的“自我一致性”进行说服。对一个人来说,如果他肯承认自己拥有某种“人设”,那他就会尽量去维护这个人设,以确保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尽量维持一致,贯彻这个人设。

曾经有家冰激凌厂商,在街上请人试吃他们的新产品。结果发现,如果直接询问路人:“您愿不愿意来尝尝新口味的冰激凌?”遭到拒绝的比例很高。但是,如果在说明来意之前,先问一句:“您是不是一个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接下来再请对方试吃新口味冰激凌的成功率就高很多了。

这是因为,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因循守旧,不愿尝试新事物,而一旦他确认了自己“勇于尝试”的这个“人设”,此时“试吃与否”就不再只是利弊的问题,而是“我是怎样的人”的问题。就算是浪费时间,就算觉得新口味不一定好,为了维护这个“勇于尝试”的人设,对方也会乐意试吃。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否办健身卡,是“健身房条件如何”或者“我能不能坚持下来”的问题,对方有无数种理由可以说服自己先别急。但如果变成“我是不是一个积极的人”,或者“我是不是一个愿意提升自己的人”这样的问题,那他再想偷懒,就会难以安慰自己了。

换句话说,你的推荐要让别人难以说“不”,不应只强调客观上它有多好,而是要把对方的利弊考虑转换成“我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让他自己说服自己。

+· 延伸思考

1.这种说服技巧,特别适合需要激励他人的场合。但是对于人设的选择,不一定要让对方口头确认。在很多事情上,人只要踏出第一步,其实就已经显示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时候,你只需要点明这个事实提醒对方,他的行为已经证明了某种“人设”,他就会为了维护“自我一致”而做出改变了。

例如,作为老师,当学生抱怨功课太辛苦、要求太严厉的时候,你可以问学生“未来想做什么样的人”“在学校是想混日子还是想有收获”,你也可以从学生日常的某些表现出发,比如“我可以看出你们是有上进心的”,给对方归纳出某个正面的“人设”,再引导对方踏出舒适圈,认真学习课程。

2.需要警惕的是,有时候骗子也会利用你的自我同一性,把你框定在他预设的人设里。比如,先问你“想不想发财”,再给你讲“富贵险中求”“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之类的道理,让你接下来对无论多么不靠谱的商业计划都失去防御心。所以,当你觉得不对劲的时候,要意识到人设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我是一个能接受风险和挑战的人”,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无论风险多大都会硬上的人”。

让你说“YES”的特色反问法

你的缺点跟失败,

反而是最适合增进亲密感的话题。

〇·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手机销售员,对不同手机的优缺点都了如指掌,可是经常出现我把产品的优点都一一介绍了,顾客还是没有购买的情况。

常见的说法:“我用过很多手机,就这款最好用!”或是“这部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是双2000万像素,广角与长焦镜头,有10倍光学变焦,用了A11处理器!怎么样,很厉害吧!”

更好的说法:“这部手机有前后2000万像素,拍照特别好看,现在手机功能都差不多,挑手机不就该挑拍照功能强的吗?”

?· 为什么要这样说

有的时候,毫无遗漏地铺陈所有优点,对方也未必能了解东西的好处。比如说,销售员把手机的技术规格都背了一遍,虽然这样做听起来很专业,可是如果顾客对手机很外行,听不懂那些术语,那手机有多好、好在哪儿,他还是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反过来说,如果不讲客观数据,而只是诉诸自己的经验,例如“我用过很多手机,就这款最好用!”这样说并没有信息含量,也没有任何权威背书,在顾客眼中,你的推荐也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你推荐东西时是诉诸个人的感受,那如果对方跟你关系比较疏远,他就不会采纳。

针对这种状况,美国的销售大师哈里·J.弗莱德曼(Harry J. Friedman)总结出一种“特色反问法”,用以把产品的优点植入对方心中。这个“特色反问法”的诀窍,就是一句话里要包括三个要素:特色、价值、反问。

以推荐手机为例,用“特色反问法”就会这样说:

(1)特色:“这部手机有前后2000万像素”。

所谓“特色”,就是要挑出商品的某一项特征来重点介绍。比如说相机的像素高,这就是特色。而且,不要贪心,一次只强调一项特色就好,以免分散焦点。

(2)价值:“拍照特别好看!”

所谓“价值”,就是要具体说明那项特色,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比如说相机像素高,特别适合拍照,这就是价值。

(3)反问:“现在手机功能都差不多,挑手机不就该挑拍照功能强的吗?”

所谓“反问”,其实就是在求取共鸣,把刚才阐述的好处,提高成一种衡量商品优劣的标准,再反问对方同不同意。这个“标准”可以是挑选同类商品的标准,比如买手机就是要挑像素高,你也可以说这是对现代人生活的重要价值。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觉得朋友的饮食习惯不太健康,想推荐一家素食餐厅给他,也可以利用“特色反问法”这么表达:“(1)我最近发现一家素食餐厅,菜做得特别清爽(特色);(2)少油少盐很健康(价值);(3)吃饭不就是健康最重要吗(反问)?”

+· 延伸思考

特别要注意,“衡量产品好坏”的标准,比起“陈述句”,用“反问句”更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同。

比如,如果是用陈述句“买手机就是要买拍照好的”,这会显得比较武断,容易让人感到抗拒。但是如果是用反问句的话,态度就比较柔软,像是在征求对方的意见,这样他就没那么抗拒了。

而当对方同意了你最后的反问,就等于默认了前面阐述的特色跟价值。虽然,这不代表对方接下来什么事情都会答应你,可是你至少让他开始认同你了,这才方便你展开进一步的说服。

同类推荐
  • 成功的魔力

    成功的魔力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成功的事业,几乎无不经过挫折和失败。原始人发明第一把石斧,谁知道他们敲打了多少块石头才做成呢?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但在他开始同项羽对垒时是屡战屡败的,在鸿门宴上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被逼于蜀汉一隅,成皋一战,又几乎全军覆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经过了几次大的反复,罗伯斯庇尔被送上了断头台,又经过了波旁王朝的复辟,波拿巴的政变等,前后近百年。
  •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

    本书是一本写给女人的心灵鸡汤,书中选取了88则浓缩了生活智慧与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涵盖了心态、爱情、婚姻、事业等方方面面。一个个深刻的寓言故事,给女人醍醐灌顶的彻悟,告诉女人幸福的奥秘,帮助女人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
  • 别让坏脾气害了你

    别让坏脾气害了你

    本书详尽分析了坏脾气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危害,如影响人际关系、阻碍事业发展、影响婚姻生活、使不良情绪无止境地蔓延、丧失积极进取的勇气等,同时阐述了远离坏脾气的智慧,帮助读者在人生低谷时奋起,在痛苦时不去计较,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贪婪时懂得节制,在受辱时能够宽容,在争执时懂得忍让,在遭遇死角时懂得变通,在失意时学会忘记,时时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远离坏脾气,不再让坏脾气损害身心,而以积极健康的情绪面对人生,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不是在教你诈,而是在指导你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这是一本让处于人生低潮期的你奋起及改变的心灵顿悟书。如果你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如果你正迷茫地不知如何走出绝望的生活,如果你与周围的人相比,总觉得自己是个loser,……那么,本书会让你远离迷茫、纠结、绝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人生的“冬天”。作者斑马的文笔犀利又通透,一针见血地解读职场疑难,情感困惑,帮助万千年轻人撕掉生活假面,勇敢追求新生。读她的文章,酣畅淋漓的同时还能得到切实的成长。不毒舌、不鸡汤、不说教,用真实的语言写生活,用犀利的观点谈热点。斑马的文章会让你相信:那些曾在你的世界中肆虐的狂风,最终都会化作阵阵清风徐来。
热门推荐
  •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修真太极混元图

    修真太极混元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天风云

    绝天风云

    曾经的他是一刀一人争天下,直到遇见生命中的她时,为了她不惜战之最后,甚至不在乎自己生命,哪怕是战死,也不让她受一点伤,流一点泪。欢迎加入风云,群聊号码:772867246
  • 嘿孙哥

    嘿孙哥

    孙哥孙哥孙哥!干嘛?我饿了你看我的手废掉咯。行,等着。砰—孙哥孙哥!受伤没!没,就是厨房有点事。
  • 小大夫的传奇人生

    小大夫的传奇人生

    今天下午是傻姑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场考试,考试科目是英语,考试时间是15:00至17:00,傻姑是踩着钟点走出宿舍楼的,她准备三分钟走进考场,两分钟准备考试足够了,前几场考试她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她今天也是差五分钟走出了女生宿舍楼,打着雨伞刚刚走进校门口,就看见本村的老人叶光明躺倒在地上,周围围着一群人,就是没有人敢上前急救,傻姑把雨伞递给身边的一个女人,赶紧蹲下来救人,老人得救了,可是傻姑却耽误了高考入场时间,她也因此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开始了她传奇的人生。
  • 都市超级高手

    都市超级高手

    最正统保镖上线:他是一代传奇兵王,为一句承诺而受伤,本想低调回归都市照顾妹妹,却被竞相争抢!为兄弟,他赴汤蹈火;为心爱之人,他硬汉柔情;为家庭,他铁拳捍卫:且看他谱写一段都市铁血柔情,不一样的兵王传奇!
  • 师傅又又又吃醋啦

    师傅又又又吃醋啦

    (超级宠文!)一朝穿越成小奶包,被帝尊点化收为徒弟,自此蔚小音过上了卖萌撒娇,被宠上天的生活。奈何小徒弟桃花太多,上有一身蓝衣,温润如玉的妖帝如影相随,下有一袭紫衣,倾国倾城的魔尊时时勾引,中间还有一只惯会撒娇卖萌化成人形的剑灵想要拐卖他的小徒弟!更别提那数不清的各种烂桃花!对此,蔚小音表示:魅力太大,没办法!帝尊黑脸咬牙:没办法?嗯?蔚小音:有有有!有办法!我只爱你一个便是!师傅又又又吃醋了怎么办!(绝对宠文,后期男主黑化偏执,不喜勿入!)
  • 龙劫战神

    龙劫战神

    吾有玉皇经一部,修吾之法,可成神通之身,即无量身、自在身、不坏身、如意身等无上法身;身成神通自现,可放大神通光,即大慈悲光、大自在光、大如意光,大解脱光等无上神光…能无敌否?神通之身无敌!神通之光无敌!故而双修无敌!石云大叫:“妖月,我有一部双修之法,我们一起修炼…”妖月说:“双修是我吸你的真元在体内运转一周,你吸我的妖元在体内运转一周,你体内的真元塞牙缝都不够,我的妖元却能把你撑死,你也好意思和我双修…”
  • 我不拯救世界

    我不拯救世界

    谁说穿越就一定要拯救世界。穿越到了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在神秘学与科学相互倾轧的混乱年代里,西林干脆利落的拒绝了“祂”的有关于拯救世界的全部请求。“拯救世界的话,您还是去对别的穿越者说吧。”西林表示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一条咸鱼,没事撩一撩自己的名义上的姐姐,为异世界的妹子做做饭,或者给心仪的漂亮女孩儿缝制两件高叉的旗袍……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就火了!【内容高甜,欢迎品尝】
  • 快穿攻略:恋上男神1001次

    快穿攻略:恋上男神1001次

    原以为契约了一个软萌听话的宿主,可是没想到,这女人比反派还病娇难惹!“摄政王,你自己把你自己绑好躲到本宫床下!”“本小姐,才是你在这废墟中,唯一的信仰!”很久很久以后,某神秘BOSS:“宝贝?”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