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0900000001

第1章 编序

毓老师如是说

毓老师全名“爱新觉罗·毓鋆”,大清开国功臣礼烈亲王代善第十一世孙,父亲命名“金成”,“毓鋆”为宣统皇帝溥仪御赐嘉名。

毓老师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夏历丙午年(公元1906年),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同年生,六岁进入毓庆宫成为溥仪伴读,师事陈宝琛、罗振玉、王国维、郑孝胥、柯劭忞、康有为等名儒,曾留学日本、德国。

毓老师在“满洲国”担任御前行走,参赞机要,衔命训练“满洲”兵,负责内政、治安、军事、外事等工作,曾奉谕见过希特勒、墨索里尼。在纷乱的民国初期,毓老师自言“四十四年间经二帝五朝历八雄十代”;因为身份特殊,毓老师与国共重要人物、当年政军界名人均有接触,也因曾手握“满洲”军政实权,足以影响东北政局。国民政府败战时,毓老师继张学良后,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不久,被国民政府送至台湾。

毓老师在1947年赴台东农校当教导主任,1958年左右正式收西方洋博士弟子,开始讲学,1967年8月担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来年兼系主任。1969年8月离开中国文化学院。毓老师在中国文化学院时,许多教师都到附近的“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吃免费午饭,毓老师不去。历史系黎东方教授家人是北方人,常请毓老师吃饺子,毓老师回报他,就讲些清朝典故,成了黎东方教授名著《细说清朝》的部分数据源。

1970年,毓老师在台北四维路开始收台湾的大学生弟子;1971年迁至卧龙街,正式以“天德黉舍”之名对外招收台湾的大学生,讲授经、子、史等典籍。

毓老师小时候受教,十三经全得背熟,初读经书,经文得念百遍,1971年至2011年的四十年间,开课百余班,以《论语》为例,至少读过千遍。故而训勉弟子书读百遍自通,读经不要囿于后人批注,要直看原典。

由于读书百年,教学六十四年,读经千遍也不厌倦的毓老师,在世时间比孔子长三十多年,治学也比熊十力先生长二十余岁,毓老师讲经有令后儒难以企及的高度。

毓老师讲《六经》义理,一以贯之,脉络分明,以“元”为夏学思想之源,以“时”说孔子之学,以“中”发挥中国往圣相承道统。

毓老师认为能留传至今的中国古书,几乎都是可用的实学,读古书要以古人智慧来启发自己智慧。毓老师教学以古证今,常有让弟子心神俱醉的新意,像《论语·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毓老师说:“足食就是搞好财经,足兵就是搞好军事国防,民信之矣即上头讲话,能让人民信服。”毓老师这一解读,让人觉得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谈统御之术蛮前卫的,今人搞政治还不如他呢!

毓老师最令弟子信服的是,远离挚爱和故土的苦痛,所淬炼出来的睿智,授读经书时,有时用语体白话比原文更传神。像《论语·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毓老师解读:“你这有德的鸟啊,为何会缺德呢?”荷蓧丈人说子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毓老师解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哪个老师教的?”让听课弟子哄堂大笑。

也就因为毓老师讲经通神,听课弟子对毓老师述而不作,未免遗憾。不少弟子曾请教老师,老师说得客气:“不写书,因讲都未讲明白,不欺人!”

其实,毓老师六十四年的教学,虽然自己未曾著书,但这不成遗憾的。

《论语》一书中,孔子固然谈了《诗》、《书》、《礼》、《乐》等《六经》之文,但占全书比例不大;这就是说,《论语》所收篇章,大抵非孔子论《六经》之语,而是孔子自己的人生之论、体道之语,且非孔子本人亲自为文,而由孔门弟子闻道记录成书。

参照《论语》,毓老师不只有述,也有作:课堂上的训诲之语,如能集录成书,即是毓老师之作。

于是,我们十六名毓门弟子,辑录了“礼元录”。

公元2000年前后,毓老师在授课时说:“唐宋以后著书盛行语录体,大儒朱熹著有《近思录》、王阳明著有《传习录》、顾炎武著有《日知录》,将来要出版我的第一部书叫《礼元录》。”

毓老师先前在课堂中曾说,有意写《思痛录》、《知勉录》、《用知录》等书。老师六十整寿,洋博士弟子出版了《无隐录》祝寿,也用“录”字为书名。

恭录弟子觉得毓老师既然“亲定”他的第一部书名叫《礼元录》,又口说想写几本语录,于是参照《传习录》,不只书名曰“录”,篇章亦为“某某录”。

毓老师先祖是大清礼烈亲王代善,毓老师念兹在兹的是“长白世泽,礼烈家声”、“世间凡事礼为尊”;毓老师又以“元”字为夏学之原,元是体,中国文化是元文化,是夏学的奥质。大易乾元统天,人法天,所以人得“奉元”,而“奉元”必得“礼元”(礼有尊之义),所以毓老师的第一部书自定为《礼元录》。但是,《礼元录》的书名有些深奥,毓老师曾说著书要让大家都能读能懂,所以恭录弟子择选“毓老师说”为“礼元录”的副题(简体版改书名为“毓老师说”,“礼元录”为副题)。“毓老师说”是古语的“毓子曰”(毓门弟子应尊称毓老师“子毓子”),“说”不只是说经,也是毓老师的立说。

本书集十二个语录,《思痛录》、《训勉录》、《用知录》为老师曾经有意撰写的语录名,“政事”、“识往”、“司铎”、“奉元”、“述学”、“问心”、“立本”都是老师常提撕弟子的字词。

毓老师自言一生对不起太师母、师母,他的两性相处之道情真意挚,思慕后的心头点滴令人动容。毓师母写信给毓老师有“倚门闾而望穿云树”之句,毓老师闻毓师母亡故,《招魂小诗》有“倚栏未了知心话”之句,我们特别辑录了《倚栏录》。在十二个语录中,《倚栏录》的分量最少,但老师的感情最真也最深。

《礼元录》收辑的语录,最早的一则是庚子年(196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毓老师书勉弟子黄大炯的“学不可缓”,最后语录则是老师作古前夕,即2011年1月25日,由编者所恭录的“满人皇族出皇后,姻亲扎红带子,有别于宗室的黄带子”。

毓老师在文化学院任教时,年过六十,毓老师的哲学体系已然建立,尔后的哲学思想鲜有变动,充其量只在智海中起微澜,所以我们不记载笔录时间和记录者,但涉及特殊性,必须作较清楚交代,就以括号作按语简略说明。

毓老师的思绪圆融一贯,有些文句既可放在《司铎录》,也可放在《问心录》或《用知录》、《思痛录》,编者的选择排序,只能说是方便检索阅读而已,准确性当有不足之处。像毓老师谈智慧,我们汇集于《用知录》,但几则智慧之言触及了毓老师的伤痛处,我们编入了《思痛录》;毓老师论说的孔子之学,有关大易、《春秋》部分收录在《奉元录》,《论语》义解则集中在《述学录》,而申明时之用和时之义的文字则编在《用知录》。

有些读友或许会将《礼元录》和《论语》作比较,认为《礼元录》文字浅显,不需如《论语》般作注,这个说法需要解释。毓老师因时因势而发的感情、言谈深刻且幽默,有些话又意在言外。再说,今日读来颇为不易的《尚书》、《易经》、《论语》,都是当时的语体文本,我们所恭录的某些语录文句,像“乌鸦落在猪身上,只见别人黑不见自己黑”、“勘破世情惊破胆”、“万般不与政事同”、“蜗牛角上校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已然分不清是毓老师之说,还是毓老师引自俗谚或其他故实。可预见未来,《礼元录》可能要如《论语》般详细加注,所以我们先以括号作了小批注。

毓老师授课六十四年,毓门弟子近两万名,每个弟子都有笔录,若要广收合集,为数必定可观,我们只是起了头。《礼元录》汇集毓老师言教一八五一则(简体版有所删减),恭录弟子为王镇华、白培霖、李济捷、沙平颐、林义正、阮品嘉、吴荣彬、陈文昌、贾秉坤、黄大炯、黄德华、黄忠天、刘君祖、颜铨颍、颜维震、许仁图等十六人。

毓老师曾慨叹说,他是满族旗人,是被孙中山先生所打倒的“鞑虏”,他到台湾六十四年,是台湾人口中的外省人,而他一辈子讲授的是中国文化:“文化大公无私,跨越了国界、种界,为天下人所公有,而非一国人所能独占私有;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文化属于爱好者、使用者。”

毓门弟子在毓老师作古后,成立了“中华奉元学会”,由徐泓师兄率众师弟接下毓老师的棒子,还组成读书小组,孙铁刚师兄领众,进行经文的笔记整理,未来整理出来的文字面世,读者当可见到毓老师富美的百官庙堂。

黄大炯师兄细细校订了《礼元录》,改正了不少文字。黄师兄还有两个建议,一是周知所有学会师兄姐,请各师兄姐提供所记的老师语录;二是书中辑录名称的差异性不明显,致使不少语录汇集无法完整统合,有改进的空间。

黄师兄的建议甚是,但《礼元录》已确定在老师冥诞日出版,周知所有学会师兄姐提供老师语录,可能要花很长时间,至于集录名称的改进,编者只能尽力了。

《俨然录》本来就希望收录各位师兄姐追记老师的初心感动,或对老师的思慕之情,也因时间因素,只能从已发表的相关报道中择录,或请周遭师兄姐拨空撰文相助。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礼元录》的笔记有的远在三四十年前,又匆促记录,难免有些未尽信达要求,期盼同门师兄姐提供补正。

《礼元录》的恭录,希望能记下毓老师峙立崖岸,天际流云的一二风采而已。

附:恭录弟子(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镇华  白培霖  刘君祖  许仁图

阮品嘉  李济捷  吴荣彬  沙平颐

陈文昌  林义正  贾秉坤  黄大炯

黄忠天  黄德华  颜铨颖  颜维震

同类推荐
  •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聘请楼宇烈教授讲述:反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不平衡:一是人文与科学的不平衡,二是传统与西学之间的不平衡。这两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国人的心灵困境。环顾现今世界文化,其发展呈现出两大动向:即向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东方愈来愈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澄清的是,关注和学习传统是否要求我们盲从?其次,西方世界在历史上及当今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又有怎样的内涵?
  •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2017年是新诗诞生100周年纪念,著名诗人杨黎主持采访了78位当下著名的一线诗人,包括春树、朵渔、韩东、何小竹、老巢、李亚伟、刘立杆、马策、魔头贝贝、潘洗尘、祁国、秦风、尚仲敏、邵风华、沈浩波、孙文波、谭克修、文康、乌青、小安、小引、轩辕轼轲、徐敬亚、于坚、宇向、余怒、叶匡政、袁玮、臧棣、张执浩、周亚平等风云人物和中坚力量。书稿以问答的形式和自由的篇幅,主要围绕六个方面谈论100年来新诗的方方面面。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热门推荐
  • 真真禾安享

    真真禾安享

    上初中前,我是一个不相信缘分的人,认识他后,我信了……
  •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以社交与口才为基点,把语言与人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旨在传授人们如何运用口才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这还是一本教会人们克服畏惧、建立自信,扩展自己人脉关系的书。它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顺乎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在各种场合下发表恰当的谈话,博得赞誉,获得成功,将有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陛下倾情

    陛下倾情

    她,前世被他误会,含恨而死。重生而来,他与她再次交缠,剪不断理还乱。他与她的命运,在权利争夺的朝代,会是怎样的?————”陛下,你喜欢我吗?”“嗯,喜欢。”“有多喜欢?”“为你,万死不辞。”等到他为了救她,服下毒药,忘记了以往的一切,她才知道,原来他说的用生命来爱自己,是真的……
  • 重生之大明工艺师

    重生之大明工艺师

    一个被雷劈死的工程师重生在明末天启年,在内忧外患、党争不断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逆天改命的壮举。到底是能重塑大明的辉煌还是创造一代盛世?让我们一起来书写属于他的故事吧!
  • 唐都天行录

    唐都天行录

    大唐天宝年间,豪侠任性,剑客多情。山海间尽是英雄,庙堂上几多豪杰。
  • ALMAYER'  S FOLLY

    ALMAYER' S FOL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遮天之后镇压世间一切乱

    遮天之后镇压世间一切乱

    遮天之后,圣墟断更,万粉哀号,就是乱写,希望不要被告侵权,如果是不同意也不要告我啊,就算将内裤都陪给你也没两毛钱
  • 绝天帝师

    绝天帝师

    神帝之师,遭遇徒弟背叛而死。前世帝师,重生归来。修一双道眼,看破天下本源。待我归来,踏天骄,掌生死,覆灭轮回,我失去的,要亲手拿回来。
  • 重生之择南而欢

    重生之择南而欢

    顾荨欢上辈子死得凄凉……曝尸荒野不说,整整六天都没有人来为她收尸。终于……第七天,她的魂魄快要灰飞烟灭的时候,终于等来了……一个几乎与她无所交集的人,也在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知晓,原来还有个人在默默关注着她。重活一世,她再也不愿为他人做嫁衣,失去过的,幸而还会来得及。伤她的人,害她的人,她都会分毫不差的讨回来!手撕白莲花,恶整不忠男,再造独属于她顾荨欢的光芒。任他美色三千,这辈子、她只要楚择南这一瓢。
  • 鸿天神尊

    鸿天神尊

    【火爆玄幻、热血爽文】他曾经被父亲打成废物逐出家门,却是史上最牛逼的天才。神界女帝?那是我的女人!魔界大尊?那是我徒弟!妖界龙神?那是我坐骑!惹我徐年者,死!触我徐年逆鳞者,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