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11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朱子将其抽出,列为《四书》之一。朱子认为文中有错简、脱简,乃将之移补,而成修订本,以为经一章、传十章。

经,是曾子述孔子之意;传,是曾子弟子述曾子之意。但是《大学》的作者是谁,并无定论。王阳明讲古本《大学》,即《礼记》之原本。《礼记》成书于汉代。

大学,又称“太学”,古时之大学也,清曰“国子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即志于大学,此大学非专指太学、国子监,乃学大人之学也。《易·乾·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辜鸿铭(1857~1928)《辜鸿铭的笔记·督抚学堂》云:

学问之道,有大人之学,有小人之学。小人之学,讲艺也;大人之学,明道也。讲艺,则不可无专门学以精其业。至大人之学,则所以求明天下之理,而不拘拘以一技一艺名也。洎(及也)学成理明,以应天下事,乃无适而不可。犹如操刀而使之割,锋刃果利,则无所适而不宜,以之割牛肉也可,以之割羊肉也亦可。不得谓切牛肉者一刀,而切羊肉者又须另制一刀耳。

亦即所谓“一法通,百法通”。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通理以应万事。大学乃为学之最高境界,为学之目的,在求达大人之境界,以立不世之功。

大学者,学大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学大者,学天也,学得好,则可与天合其德,亦即法天。大人之学,自“法天”入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所学当用于所行,最后则达“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之境界。

大学,是大人之学。“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何谓也?必学天,方能与天地合其德。既是学天,那“天”与“大”两者有什么关系?“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大学即天学,学天才能则天,行为与天一样。真明白,脑子必得转,你们应真正学会用脑。现在多么热闹,就因为人都没有脑子。

什么叫大学?学大也。大,指天之用。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有容乃大。“唯天为大”,大学即天学。尧先学天,成“尧则天”,是“公”则天;武则天,是“母”则天,其智绝不亚于尧。

学大,故成“大人”;则天,故成“天人”。但一般人无此毅力。应将自己所学用于生活上,学得好则“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由大到天,学大则天。天是体,大是用,体用合一。

既是学大、则天,那何以不称天学?“天”比“大”小,因为有统它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易·乾》),元统天;而日月、星辰、山川,乃天之所统。又有谁看过天命,听过天声?

“与天地合其德”,天地之德,无私、好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老子·第二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礼记·孔子闲居》)。

“与日月合其明”,日月无私照,容光必照,照皇宫也照茅屋。别人不喜欢你,那是你缺德,应检讨自己。

“与四时合其序”,春夏秋冬,四时之运,多有伦序!伦与常,必不能乱。

“与鬼神合其吉凶”,人死曰鬼,即祖宗,乃传统之所在;神,是有遗德在民者,是道统之所在,居于次位。既有传统(鬼),又有道统(神),也就是古圣先贤。“合其吉凶”,吉凶即好坏,“与鬼神合其吉凶”,即与古圣先贤同其好坏,这就是人奋斗的目标。

与传统、道统都合其好坏、善恶。那道统与传统有何区别?中国人有道德与智慧,自家祖宗称“鬼”,而对有遗德在民者称“祖师”,亦即“神”。祖师庙,祭神是为报恩,非祈福祈寿。宗教盛行,是因为没有文化。

必自根上了解,才能真明白。真明白了,还贵乎能行。试问自己能干什么?天天如同行尸走肉,连“说不”的胆量都没有。要好好认识自己,不必装腔作势!知道多,不能行,没有用。

一个孙中山,将中国史改写了。中国智慧是无尽藏,就看你能吸收多少。脑子如何判断事?要知道怎么去判断、分析一件事。

何以不开始就学天?恐忽略了“大”的意义,“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用;天,体。两个单位,一事之本末,体用一样。大学者,学大也,唯天为大,即天学。体用不二,才能合德。

为了不落空,因此要依经解经,不可以己意解经。但如对经书不熟,又如何依经解经?

文化浅,凡事没有通盘的计划,遇什么就扯什么。智慧低,可以慢慢培养,是功夫。培智,绝非一世之功。

每个团体都有界说、宗旨,奉元书院必有自己的思想。时代思想的产生都有背景,如朱子学为“闽学”。

还有,“台湾”名字怎么来?查一查。一个人没有学问,可不能没有好奇心。

“台湾”一名的前身为“大员”、“台员”、“大圆”、“大湾”、“大冤”(以上诸名称,以闽南语念,皆谐音)、“台窝湾”等。明万历年间陈第《东番记》已用“大员”地名,可能译自南部平埔族(西拉雅族)对当地的称呼,或从其“台窝湾社”转化而来。“大员”在今台南市安平区,最初为海岸沙洲,后来指称范围扩大,或作为全台湾岛的代称。

人生存的环境会限制一切,懂得审视社会了,才能对付社会。不懂得分析,对一切同样地要求,就是错误。台湾要想安定,就挂着牌,安定几年,其他皆是做梦。要用脑子判断一事,而不是感情用事、固执己见。

没有学问,地位愈高,只是添愁。有时地位高,未必是福。人若是无所学、无所守,当然遇事就六神无主。是中国人,必建设中国,为中华民族而努力,必知道历代政治的得失,才知未来方向之所在。

你们缺少造就的机会,自己又不努力。但是盲目地读书,也没有用。必要如常山之蛇般变化灵活,多么有反应!如没有这样的反应,那就什么也不会成功。智慧哪有新旧?许多人生在今天,思想却比古人还落伍!我们的思想、知识、智慧又赶上谁了?不懂的,今天懂,即是新。读完一本书,就得一结论,不必光抄“子曰”。盲目地崇拜、跟随,都是错误的。

看别人不对,要改正自己,好好严格造就自己。人要是不能治事,就没有学问。活几十年易混,但也最不好混。我一生不强求。既然你说的话他不听,那又何必说?应说他喜欢听的话,政治也是如此。要随时用智慧。绝路是自己走的,并不是别人绝。人每天都是政治。孙子一开门,就赞他乖,要从小就培养智慧,随时培养。懂得“得”与“失”,自己培养。如果自己都不是领袖,还能教出领袖?

一切东西,要吸取精华。人的健康,完全在精神生活。我绝对不麻烦别人,生活简单,没有“说不好”的观念,人不是为吃饭而活。懂得怎么活了,才能活世、活民。

学多少,不能活学、活用,就没用,等于没学。应自根上造就自己。自诚意、正心,也就是自根上入手。有知识,没有成就,那还不如没知识,就清清白白活一辈子。快快学,这块土马上就要用上你们的真智慧了!

《学庸》(《中庸》《大学》合称)皆讲治世之道,并非谈文章,应是体悟就能行。中山先生以《学庸》为中国两本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即谈政之书。一切都是政治,有国政、有家政,《大学》讲“为政在人”。《学庸》乃是夏学之入手处。

《四书》中,《大学》《中庸》与《论语》挑得不错,《孟子》就差些,得力于“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

孔子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孟子则“道性善”,董子(仲舒)言性,可善可恶(《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春秋繁露》代表汉时中国的传统思想。

《易经》与《春秋》是孔子最重要的两部书,这两部书必要有师承,否则讲不下去。《春秋》在拨乱反正,达天下一家;《易经》始于“进德修业”(《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终于“智周道济,裁成辅相”(《易·系辞上传》第四章“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泰》“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春秋》与《大易》相表里;《大易》与《春秋》完全用元,故又称“元经”。

《中庸》第一个字是“天”,“天命之谓性”;最后一个字“至”,“上天之载(事),无声无臭,至矣”。《易》为《中庸》之所本,《中庸》与《大易》相表里。

一部《大学》,自人心讲到天下平;《大学》与《春秋》互相表里。《大学》与《中庸》互相表里。《中庸》与《大易》是体,《大学》与《春秋》是用。奉元之学,自《大学》与《中庸》入手。

同类推荐
  • 中国避讳

    中国避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它比喻有权有势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对平民百姓的正当行为却严加限制。避讳,是封建社会的礼俗之一,它有着怎样的规则呢?在王晓岩编著的《中国避讳》中有详细的记载和明确的解释。
  • 世纪大讲堂:中国的困惑

    世纪大讲堂:中国的困惑

    《世纪大讲堂》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档坚守“思想性、学术性”,有着强烈文化抱负的周播节目,在中国文化界、传媒界有着极高的口碑。本书以“经济转型、宪政反思、医疗改革、教育回归本质”等社会焦点问题为核心,与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一起反思中国三十年改革取得的经验与成绩,并对其中的社会冲突矛盾和未来前行路途中的困惑进行思考。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蛟川闻知录

    蛟川闻知录

    镇海,古称蛟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后梁开平三年闰八月(公元909年9月),吴越王钱镠在浙东甬江口两岸设置望海县至今,1100多年来,镇海人民在这片甬江三角洲秀丽富饶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文化与英国、日本文化一样,也是一种被大陆文化持续同化的岛屿文化。但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海南文化,历史上从未出现反大陆化或去大陆化的现象。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陆移民长期源源不断地落籍海南,大陆封建制度、统治政策及其主流文化逐渐深入海南,使黎族本土文化、村落家族文化、贬官仕官文化、异域宗教等张力元素之间,从冲突到妥协,从对抗到合作,逐渐形成一种根性模式,即由祖先崇拜、宗法社会、实用理性、边疆心态诸多根性所组成的蓝色的农业文化。这些来源于又不同于大陆文化的根性模式,不仅规范着海南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规范着海南女性角色的塑造,并在其现代化的历程中与时俱进,发生了重要转捩。
热门推荐
  • 从借住到同住

    从借住到同住

    童桐的表姐被逼婚了,童妈妈看到在沙发上吃东西玩手机的童桐,情景带入了一下,25岁的剩女就也被逼婚了。接受不来的童桐离家出走了,在半路成功的把钱包和身份证弄丢了,幸好大学时的男神在这座城市,不过男神,我联系你真的单纯的只是想借你身份证开个房间,真的没有想住你家啊。颜真卿为了一个人留在了S市,某天某人突然给他打电话说她在Y市,顺风顺水惯了的颜真卿第一次感受到人算不如天算,本想着能在她的城市里扎稳脚跟后再次遇见她,她竟然去了他的城市,不过既然来了那就住下吧,住我家确实是有些不合适,那就住我们的家好了……
  • 眼科奇书

    眼科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弗洛年鉴

    科弗洛年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彩虹计划销声匿迹;尼古拉·特斯拉黯然隐没。未来的风起云涌,究竟隐藏了多少秘辛?风云诡谲,顶尖的空间试验站不知所踪,神秘的最高研究计划紧急叫停!无尽的空间,是希望还是地狱?答案尽在科弗洛年鉴,科弗洛研究组的记录之中!
  • 傅少,你老婆又逃了

    傅少,你老婆又逃了

    在结婚当天,顾艾笙居然逃婚了。顾艾笙在逃婚的路上看到一个人影,那个人影居然身中她发明的炸弹之一。顾艾笙二话没说立马救人,离近一看,居然是位帅哥。顾艾笙逃婚没多久,就被她的姐姐顾玖嘉给追了上来。令她没想到的是姐姐顾玖嘉,居然就是害死自己亲生母亲和弟弟的罪魁祸首,为的只是夺走她手中的顾氏家族令。再次睁眼,重生归来的顾艾笙能否为自己的母亲和弟弟报仇?然而重生归来的顾艾笙尚且还不知道有人拿着她前世的画像,正四处寻找着她。这人就是顾艾笙逃婚路上所救的人,名为一一傅九!那傅九又是否能认出重生归来的顾艾笙呢?
  • 小大人

    小大人

    傅雷先生翻译生涯历三十载,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传神,行文流畅,文字富有色彩变化。《小大人》是傅雷先生众多译著中的一部,讲述了小大人的故事:在那些环绕着天狼星转动的行星中间,有一个星球上有个青年,聪明绝顶,最近到我们这个小蚂蚁窝中游历,我三生有幸,和他认识了。他叫做小大人,这名字对所有的大人物都很合适……
  • 强宠之狼不爱羊

    强宠之狼不爱羊

    什么?!她掉下山崖没被摔死却被拍卖了?!楚未晞悲催的成为被挤下华山的第一人,本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可是现实告诉她这世界可没有那么简单!机器人?男多女少?男女比例1:100?还会被政府指定老公?这都是什么鬼啊!楚未晞大怒,那个买了她的将军还是殿下的!快点来解释一下啊!他温柔高贵,他彬彬有礼,他是将军手握兵权战无不胜,他是皇子手握政权权倾天下,他是整个星际最值钱的单身男人,他无条件的宠她、娶她对她有求必应还要和她生孩子。可是,他不爱她。本文绝不小白,女主外表呆萌实则坚强隐忍,走女渐强路线不是女王路线,喜欢的亲欢迎围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岁月长河传

    岁月长河传

    这是清末小王爷穿越到宋朝的故事。主角载宁在经历了无数动荡和人生的起伏后渐渐在心智和武道上都走向巅峰,中间也有不少爱恨交织的插曲。
  • 高效对话

    高效对话

    本书以高效对话为核心,提炼总结了快速解决问题的沟通技巧,并配以生动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将社会生活中直接且有效的说话技巧展现给读者,教你把刻板的话说得婉转动听,苍白的话说得活泼有力,批评的话说得巧妙绝伦,帮助你提高对话能力,聪明做人,智慧对话。
  • 一年的电竞

    一年的电竞

    一个在大学时代玩着LOL的平凡小子,却拥有着极其深透的游戏理解,曾经成为世界瞩目,而又沦为笑柄,进而东山再起,重登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