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1800000004

第4章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谓”,《尔雅》释诂,“谓,说也”,有评论的含义。“庭”,家庙之庭。“是”,此也。“孰”,何也。

季氏是鲁国大夫,季孙氏的简称。周代礼乐有层级之分,八佾是天子之乐,以八人为一排,共八排,六十四人;诸侯之乐,是六六三十六人;大夫之乐,是四四十六人;士之乐是二二四人。季氏不过是大夫,依礼只能用十六人的乐舞。季氏却僭用天子的八佾舞,孔子忍不住批评。

什么是“八佾舞”?

《礼记·祭统》说:“夫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

尝禘是祭祖庙,古时天子诸侯祭祖庙按四时祭祀,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季曰烝。其中的“禘”有阳之盛之意,“尝”是阴之盛之意,所以说“莫重于禘尝”,孔子在后章有两章,说到禘祭。

按照《祭统》记载,天子禘尝祭时,要先升歌颂《清庙》,《清庙》在《诗经》中的《周颂》,祭祀文王的颂歌,为周天子祭祀祖先的乐歌,接下的是管《象》,《象》是文王之舞,以管乐吹奏,而后是持朱色的干和玉戚,舞武王的《大舞》,更后是用八佾来舞天子的《大夏》之舞。

“佾”是乐舞的行列,“八佾”是指八行八列六十四人,并不是乐舞的名字,八佾行列是为了舞“大夏”之舞。因为“大夏”之舞用八佾,所以后人直接说天子之舞是八佾舞,而不晓周天子之舞有三种,先《象》舞,接着《大武》,最后是《大夏》之舞。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温良恭俭让的孔子,难得发出的严肃指责:如果季孙氏这种僭礼的行为,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可容忍呢?

“八佾舞于庭”的僭礼行径,就是臣不臣。

一般人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臣不臣作风,只能徒呼荷荷,扼腕长叹,但孔子所表现的方法绝非忍耐。他对春秋时代礼乐日渐崩解,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政治风尚大为痛心,于是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位其位,每个官大爷都要正位,在自己的位子上,守自己的本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小子曰】

季氏何以能僭礼、窃据国柄?因为季氏的先祖季友(季文子)辅相三君,对鲁国功劳太大。鲁定公即位,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史记·鲁周公世家》)

孔子时代,季桓子正掌握鲁国权柄,他竟然在自己的家庙,舞天子之乐,知礼的孔子当然老大不高兴。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的“家”在古时指大夫的家,而“国”则指称诸侯之国。今人的“国家”用词,取自古代诸侯有国、大夫有家。鲁国是周公的封地,鲁文公后,鲁国由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把持。

“彻”,祭祀结束,收其俎案祭馔。

周代祭政合一,天子宗庙之祭礼成,要收去祭馔时,得歌咏《诗经·周颂·雍》,“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是《雍》诗的其中两句。

史称周公制礼作乐,而鲁国是周武王封给周公的属地。由于周公旦留在镐京辅相武王,子伯禽于是就封于鲁。有一个说法,因为周公有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殁,成王、康王追念周公,所以尊鲁,赐鲁重祭,外祭行郊社之祭,内祭行尝禘之祭。鲁国是礼乐之都,但传到末世,窃占国柄的季孟叔三家,只是大夫而已,却僭用天子祭宗庙之礼,歌咏《雍》诗收祭馔,孔子就此事批评三家不知礼。“三家者以《雍》彻”,“以”者,用也。这是记载弟子简述老师批评三家的原因。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原来的篇名是《雝》,“雝”同“雍”,有和谐之意,因为这篇诗前面还有两句“有来雝雝,至于肃肃”,所以篇名为“雝”。“相”,助也,指助祭。“辟”,君也。“辟公”,犹言诸侯。“天子穆穆”,形容天子祭祀容止端庄肃敬。

孔子批评三家僭礼,不直言面责,而是就咏歌内容驳正。三家歌《雍》撤俎,孔子就用《雍》歌反问:你们三家既然唱《雍》歌收祭桌,可你们了解《雍》颂内容吗?《雍》颂说,周天子祭祀宗庙时,各地诸侯都来助祭,周天子的容止端庄严穆。言下之意,三家在家堂家祭,有谁来助祭,三家大夫容止德行有如周天子吗?

“奚取于三家之堂”,“堂”,庙堂,大夫祭祖地方。“奚”,何也;“取”,取义。这是孔子痛心责问,这种僭礼举止,对于三家的庙堂何所取义呢?

【小子曰】

古代文人士子熟读《诗》,应对常引《诗》。诗言志,诗是百姓的心声,孔子故而说“不学《诗》无以言”。像这章,孔子引诗来责备三家歌《雍》诗收祭馔。诗可以怨,孔子之怨,从引诗中表露无余。

有人说,三家祭祖用天子的《雍》彻之礼,这非三家一下子敢于如此,而是周公制礼作乐,功劳太大,成王赐鲁国准用天子礼乐,周公之子伯禽接受使用。三家窃柄国政,鲁君用天子之礼,三家自然也僭越用天子之礼。

另有不同看法,周公制礼作乐,自己本身当然不敢僭礼,他的儿子伯禽在他辅佐成王时受封,他颇受篡谋流言之苦,兢兢业业,何敢僭礼呢?周天子即使赐鲁国重礼,伯禽是否敢用,不无疑问,尤其三家又是窃据鲁君权柄的乱臣呢?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章和前面二章,文义类似,可以连读。“季氏八佾舞于庭”就是“人而不仁,如乐何”;“三家者以《雍》彻”就是“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何以由礼乐而论仁呢?因为礼是仁之用。《颜渊篇》颜渊问仁,孔子答说“克己复礼”,可知礼以行仁。乐以和性,人之性德为仁,《礼记·儒行篇》说:“礼节者,仁之貌也;歌舞者,仁之和也。”

“人”在此章可以解读为一般人民,若解读有位者,更有胜义。“而”,连接助词,无义。“如”,奈也。“如礼何”,奈礼何,即礼对这些有位者无可奈何;如乐何,奈乐何,即乐对那些有位者无可奈何。

人而不仁,为什么如礼何,如乐何?此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篇》);人要能久处约,必须以礼约之;人要能长处乐,必须以乐和性。换句话说,一个有位者若不能久处约长处乐,奈礼乐何。

【小子曰】

汉人把《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当六经,但认为《乐》早已亡佚,不传,故去《乐经》,而称五经。关于《乐经》,古文和今文学家看法不同。古文学家以为古有《乐经》,因秦焚书而亡佚。今文学家则以为古无《乐经》,《乐》即在《礼》与《诗》之中。今人熊十力认为今传的《礼记·乐记》即为《乐经》。

乐经亡于秦火之说,不尽可信。乐以和性,人性好乐,自古皆然,帝典就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四海遏密八音”等有关作乐记载。

秦始皇得天下,不只易正朔易服色,还必须制礼作乐,秦代也有秦乐,六经中,《乐》最无害思想统一。《子罕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乐正”和“雅颂各得其所”有关。孔子在前章的三家者以《雍》诗彻祭馔,《诗经》的雅颂和乐有关,雅颂篇章可能都入乐、和乐。采自民间的十五国风也可能都和乐,《八佾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章,《泰伯篇》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起码《关雎》等六篇都入乐。至于《乐记》确是一篇古人论乐最具理论性的文字,如同《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提出,若当作《乐经》研读,亦无不可。司马迁《史记》的《乐书》,如同《五帝本纪》抄自《尚书》一样,将《乐记》全文抄录。司马迁未说乐亡,《孔子世家》还谈“乐正”、“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也。司马迁应该是把《乐记》当《乐经》,只是司马迁那时候没有用“经”这个字,仍袭用“六艺”。

熊夫子说,乐未亡,《礼记·乐记》即《乐经》,但其中有战国时人改窜之处,宜分辨校正。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并未列名《仲尼弟子列传》,诸注中也未有相关记载。林放向孔子请教礼之本,自然是关心礼,甚至对当时的礼仪有意见。也或许是,林放看见时人为礼无根,生出许多不合宜的节文,他深契礼节,怀疑礼不应该是这样的,希望向以礼著名的孔子讨教,了解世俗礼文背后的大本大源。

林放这一问,的确问出了真学问来。本立而道生,孔子才会称道林放“大哉问”,问的题目好大。

可是,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林放的大题目,提出礼的本是什么,而是谈礼之用,还特别提到丧礼。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句话中的“与其”二字有比较的意思;显然地,孔子认为过不只犹不及,甚至防过尤甚。

礼由性生情,自情生文,“俭”、“戚”为真情流露,“奢”、“易”则流于文,夸人耳目。孔子恶巧言令色、恶紫夺朱、恶乡愿,都是防文过之害。

“奢”,奢华。“俭”,俭约。“易”,简慢。“戚”,哀有余。王夫子认为俭、戚不与奢、易相对,奢与吝啬对,易与苟且对。奢俭和易戚都非两端,而是不能守中,容易由俭流奢、由戚生易。

所以,孔子认为行礼与其奢华太过,宁可俭约不足;丧礼与其简慢,不如哀有余。

那么,林放问礼之本,孔子何以回答礼之用呢?

礼之本是什么?礼之本为仁,礼是仁之用。颜渊问仁(《颜渊篇》),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论语》一书中,少谈形而上的体,多谈形而下的用。《子罕篇》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利、命、仁都在《易经》中阐述。仁、礼由行表现,也从行为要求,后人惯用“行礼”,可见一斑。故而,林放虽问礼之本,孔子仍答礼之用。

【小子曰】

“易”,《集解》是“和易”,《朱熹集注》是“治”也,《辞源》的易有十个用法,其中一个是“简慢”,就是引用《论语》这章为依据。一般人把《辞源》、《辞海》、辞典等工具书奉为标准,但就这一章的“易”字解释,小子认为将“易”释为“简慢”,是较好的一说。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一章,我们要特别注意“诸夏”两字。

“夏”这个字,在《尚书·帝典》就出现,尧舜把自己的邦族叫“夏”,外患蛮夷侵犯叫“蛮夷猾夏”。这也就是说,在遥远的尧舜时代,中原文化的子民就以“夏”自居。所以,《说文解字》解“夏”字说,“中国之人也”。

尧舜自称“夏”;禹接舜位,当然也称“夏”。禹治洪水,判定天下九州,四方之土皆是夏民。但殷代禹得天下,另建朝代名“商”,于是夏朝和商朝有了朝代的分别,但商朝其实仍是夏人,为了灭桀的政治目的,另取“商”的朝代名。周朝灭商,接任中原治统,也仍然自称“夏”民。

《尚书·周书·康诰》的“周肇造我区夏”、“君奭”的“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立政”的“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都以“夏”、“有夏”自居,也就是说,周代承续殷商之天命,却继有夏之旧疆。

“夏”字出现,有学者专家认为是血缘、地缘的自然结合,而后是政治结合,直到西周又发生剧变,有了文化意涵。中原夏族自觉文化高于其他民族,称其同盟为“诸夏”。我的老师说,孔子所承继的六经之学叫“夏学”。以文化论,商的文化也是夏文化、中国文化。

“诸夏”一词见于《左传》和《国语》共六次。《左传·闵公六年》:“诸夏亲匿,不可弃也”;《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诸夏”;《襄公十三年》:“奄征南海,以属诸夏。”《国语·晋语》:“诸夏从戎,非败而何?”《楚语上》:“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吴语》:“踰诸夏而图东国。”

从《左传》、《国语》的“诸夏”用语,可知孔子在这章所说的“诸夏”是指春秋的诸侯国,而诸夏和夷狄对称是以文化标准作衡量,因此,此章的解读必须扣紧文化角度。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亡”同“无”,无君也。“如”有两种解释,却使此章的文义有了很大的差异。

一是朱子引程子的注解,“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这个解释是将“不如”解成“不像”,连夷狄都有君长,不像大夏诸侯僭乱,反无上下之分。朱子显然以政治解读诸夏僭乱,诸王目无君长。这是尊君思想。

另一解释是刑昺的《论语疏解》,把“不如”注解成“不及”;文义就是夷狄虽有君长,但无文化,仍不及诸夏无君长。

孔子在《宪问篇》称赞管仲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是明显以文化来分别夷狄和诸夏。孔子晚年又有“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的思想,不可能出现忠君言论。所以,小子以为,“不如”解读为“不及”,较接近孔子思想。

【小子曰】

孔子以文化区分诸夏和夷狄,并不是排斥夷狄,不接近夷狄。《中庸》说,“素夷狄行乎夷狄”,一个君子人即使在夷狄,仍可用极致之方,在夷狄之地行道。孔子在《子罕篇》说“欲居九夷”,就是文化论夏夷之别。

我们可以说,文化是标准,不达此标准,虽尧舜之后亦成夷狄。

中华文化有容能化,春秋以前的楚国是南蛮,吴越也非诸夏,可中原四境的夷狄,却几乎在战国时代,都成为诸夏,《史记》的夷狄只存南越、东越、朝鲜和西南夷等地。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朱子注解,“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僭也。王夫之的《四书训义》认同朱子注解,并且训义说:“泰山在鲁之境内,故鲁得祭焉。然唯天子之祭名山大川也,则曰旅,合群而祀之也,仍僭旅焉。”

王夫之认为泰山在鲁国境内,所以鲁国依诸侯祭封内山川之礼,可以在泰山祭祀,这个说法没有疑问。《礼记·祭法篇》说:“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但朱王认为“旅”是祭名,不晓有何依据。

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可以从《礼记·王制》得知,天子巡守,要告庙,祭祀上天叫“类祭”,祭祀社稷叫“宜祭”,祭祀父庙叫“造祭”,诸侯不能祭天,没有类聚,只有宜祭和造祭。天子出征的行师之祭叫“祃祭”,也没有“旅祭”此一祭名。

《春秋公羊传·僖三一年》:“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注解说:“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

从《春秋》和《礼记·祭法》来看,小子认为,季氏旅于泰山,是在泰山行天子的郊祭之礼。孔子个性不为人已甚,不直接斥责季氏行天子的郊天之祭,用较婉转的“旅于泰山”讽刺。“郊”和“旅”字义类同。

冉有在季氏旅于泰山时,当季氏家臣,孔子看不过,向冉有直问“女弗能救与?”“女”同“汝”。“救”,止也,正也。其意是,你冉有身为宰臣,难道不能阻止劝正吗?

冉有长于政事,孔子在《公冶长篇》称赞冉有“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冉有在孔子通经七十二弟子中,和子路被列入四科十哲中的政事科,冉有并曾领军打败入侵鲁国的齐军,大得季氏器重,孔子对冉有也十分期待。《季氏篇》,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向冉有面责,孔子甚至在《先进篇》认为冉有为季氏聚敛,大发雷霆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在这一章同样不满冉有,发出“呜呼”的感叹声,既是批评季氏,也有责怪冉有之意。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曾”,怎也,岂也。岂可以说,泰山之神不如林放知礼吗?林放在前文向孔子问礼之本,孔子以林放知礼来责备季氏僭礼郊祭,泰山之神决不会接受这种违礼的祭祀。

【小子曰】

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之礼,如果不符合时代民情,就要因时改易。古时天子才能郊天,现代人人可拜天地,但有些礼只是换了形式,像春祭忠烈祠,主祭者不能是一般人,必定限于元首。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不争强、不争利、不争名,所以说“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古时射箭是六艺中的一艺,《礼记》有《射义》篇。《射义》说,“射者,所以观圣德也”、“射者,仁之道也,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可知古人认为心正矢直,从射箭中可以观看一个人是否有德。但射箭较艺,不能说不是争,孔子于是说完“君子无所争”后,接着说如果有争,那必定是比箭吧。

比箭非争胜争利,而是争术。在争术中,仍要依礼比艺。孔子接着说“揖让而升,下而饮”。“揖”,古时拱手礼。“升”,升堂。“饮”,喝酒。

礼主敬,礼之用主让。孔子在《里仁篇》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揖让是恭逊作揖,射箭之前,先要拱手谦逊一回,射过后下堂,仍要作揖,再饮酒。

射箭虽然有争术,但因为有让,所以这个争术是君子之争。

君子坦荡荡,不应该有争,但人在社会难免有争,如射箭当有胜负,焉能无争。孔子的看家法宝是一个“让”字,让自然无争,而这个让字可以扩大至让国。

我的老师先祖代善所以被封为“礼亲王”,就因为是努尔哈赤次子,且为四个贝勒的大贝勒,在长子褚英死后,可以袭位,却让位给八弟皇太极,才得“礼亲王”封号。

【小子曰】

这章对今人来说,大有深意。“君子之争”就从这章引申而来。

今人常有选举,若能揖让而竞,也算是君子之争。但多数选举,暴力、贿选频传,表面上口口声声君子之争,暗地里下狠招毒手,黑函满天飞,耳语在大街小巷流传。可说是其争也卑鄙。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一章是《论语》这部书,较难解读的一章。

子夏是孔子七十二贤中,列名四科十哲中的文学科,他的文学造诣当然高,但他读《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自觉不晓,于是请问孔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倩”,双颊微窝。“盼”,眼珠流转时,黑白分明。这句话形容美人小巧而笑的时候,嫣然启齿,双颊微带酒窝,秋波流转,虽然只用八字,却曲尽美女巧笑神情,可说是文学造极用笔,读者看得懂,常加引用,甚至把美女叫“倩女”。子夏对这八字当然也懂,所以他请问老师的是后面五字“素以为绚兮”。

《诗经·卫风·硕人》第二章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语,却没有“素以为绚兮”这一句。而且“素以为绚兮”和上面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似乎不连贯,子夏才会提问。

“素以为绚兮”不见《诗经》,朱子说是逸诗,孔子对这五字了然于心,回答子夏说“绘事后素”。子夏终究是孔子得意弟子,听老师说“绘事后素”后,不仅了解“素以为绚兮”之意,而且立即接问:“礼后乎?”子夏说出“礼后乎”三字,不只是见道之言,而且往前推进一步,让孔子大为欣赏,称赞子夏“起予者”、“可与言《诗》”。

可是,子夏得知老师的心传,我们后学仍然不懂。不仅“素以为绚兮”一知半解,孔子和子夏后来对话的“绘事后素”和“礼后乎”,依然无法了悟,注解《论语》最出名的两位大儒郑玄和朱子,对“绘事后素”的解读竟然相反。

其实,朱子不只对“绘事后素”和郑玄有不同意见,他也认为子夏之所以问孔子,是怀疑“素以为绚兮”这句话有问题。

“素以为绚兮”,孔子解读是“绘事后素”,“绘事”二字十分清楚,绘画之事;若是以绘画之事来解读“素以为绚兮”,“素”是质地,“绚”是彩绘,“以”者,用也。“素以为绚兮”即是“以素为绚”。子夏认为“用素地当彩饰”,有违经验,素是本质,和文采有别,怎么可以用素作为彩饰呢?

孔子回答了子夏“绘事后素”,显然认同“素以为绚兮”这句话,而孔子解释这句话是谈绘画之事,并且加了“后素”两个字,来解读“素以为绚兮”。

什么叫“后素”?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毋乃太简乎!”(《雍也篇》)

孔子说得太简练,用“绘事后素”解释“素以为绚兮”,子夏听懂了,后人却越听越不懂。

郑玄注解说,“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色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以礼成之。”

朱子注解说,“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先粉地为质,而后施五彩。犹人有美质,而后可加粉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自然美,自然美再加彩饰,当然更美。彩饰不能取代本质之美,这是不争之论,但绘画之事,是像郑玄所说,彩绘完成后再用素色分布其间,以成其文?或如朱子所说,先上素粉再加彩绘呢?

朱子和郑玄解释何以相反,原因是朱子解读“后素”是“后于素”,先素后彩,郑玄则解释“后素”是彩饰后再加素色。

郑玄和朱熹都是大儒,对经学都是大师,但对绘画不见得内行。

晚周以前述作,文字写在竹简上,绘画则绘在素绢上。素是白绢,绢素既然已经是白色,何需打素粉底呢?朱子和郑玄解读都不无疑问。

中西绘画有显著差异,西方重彩绘,不只粉彩,而且油彩,像画日月,用浓浓的红、黄色彩绘。古中国绘画重笔重墨,像画日月,用墨笔勾画行云,云成,素色日月即能光照大地,这种画法就是“烘云托月法”。

“素以为绚兮”就如同绘画的“烘云托月法”。素色不需上粉底,只要彩绘之后,素底就自然呈现。

礼和绘画同样,不是在色彩和礼仪上见其美,而是借助彩绘和礼仪,烘托呈现质地之美。简单说,先有白纸才能彩绘,欲有光彩,先有圣洁本质,而这正是“素以为绚兮”、“绘事后素”的中国绘画特质。

孔子曾在《学而篇》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章称赞子夏“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子贡、子夏两个孔门弟子都可以言《诗》。

【小子曰】

子夏本名卜商,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叫子夏“商也”。

子贡本名端沐(木)赐,小孔子三十一岁,孔子叫子贡“赐也”。

子贡、子夏都是卫国人。

周武王灭殷后,将殷遗民封给纣王儿子武庚,并派管叔、蔡叔作武庚师傅,不意周武王一死,管叔、蔡叔怀疑周公趁周平王年幼窃位,于是与武庚作乱,周公平乱后,封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于卫,住在河、淇间的商墟旧地。

孔子自己说是殷人之后,他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求仕。鲁国北境是齐国,孔子曾见齐景公,求仕不遂,只好西走,亦即卫国。孔子在卫灵公、卫出公时曾出仕当官。

子路的妻兄颜浊邹是卫国人,孔子一到卫国,就住在颜浊邹的家。子路后来在卫国任官,也死在卫国。

孔子在死前七日见子贡,感叹说:“赐,汝来何其晚也。”子贡可说是孔子卒前最重要的托命弟子。子贡在孔子死后庐墓六年。

孔子的勋业垂世,有钱的子贡是最有功的宣传者。

子夏以文学著称,《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洪迈《容斋随笔》说:“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可知子夏在孔学传播的地位。

研究孔子之学,对孔子的两个卫国弟子子贡和子夏,应该格外重视。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周武王为天子后,封夏朝的后代为杞国,殷朝的后代为宋国。也就有杞国、宋国两个封国的典章制度,提供后世的文献,孔子才会在《为政篇》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但遗憾的是,夏殷之礼虽因损益之道可推知,孔子也能够说出夏礼和殷礼,但杞国和宋国所存的文献显然不足,不能验证他所说的。

杞国在今安丘县,距离临淄约二百公里。“征”,验也。“文”,典籍。“献”,不是文记,而是贤人。历史学者常强调治史要征文考献。这就是说,了解历史的途径,除了取证典籍记载,还要访谈察考耆老贤人,追记往事。

征文考献对历史十分重要,往昔有校雠学,现代则有文献学。

但战国以前的历史,因诸侯害怕不利自己而改篡古籍(孟子说:“诸侯恶其害己而皆去其籍。”语出《万章篇》),在孔子时代,虽存三世,已有文献不足的感叹。

【小子曰】

周武王封夏殷子孙于杞国和宋国,存三世义,这种重历史为后世存文献的作为,可说是睿智之举。可惜的是,后人不能绍继武王之德,今日所见的文王武王史料不多,甚至连文王和周公有没有作《易经》卦爻辞,或何人作卦爻辞,都无法确定,遑论其他。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音dì。“灌”,以酒洒地。祭祀前,迎接所祭的祖先,犹如今人祭祀后,以酒洒地的奠酒,只不过古今先后次序不同。“往者”,往下的祭祀礼节。

古代王者祭祀,莫大于天子郊天之祭。禘祭则是天子、诸侯祭祀自己祖先的庙祭。郊祭为了明天道,大报本反始;禘祭则是追慕祖宗的功德。

禘祭的程序,先倒郁鬯酒(煮郁金草取汁合黍酿成,为古代祭祀酒),作为初献之始,接着迎牲、迎尸、侑食,三酒递酌。三酒完后要将酒洒地。往下程序是乐舞,天子八佾舞、诸侯六佾舞。

孔子大概看到季氏行禘祭之礼,将酒洒地后,就不想再看下去了。孔子曾任下大夫,禘祭时必须参与,三酒递酌之前尚未违礼,接下去的八佾舞是天子的乐舞,孔子在前面章节批评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所以发出感叹说:“吾不欲观之矣!”

“吾不欲观之矣”的今日语言是,“我看不下去了!”

【小子曰】

禘祭之礼,众说纷纭。禘祭时要把木主排在一起,然后致祭。木主的排序大有学问。鲁文公二年,举行禘祭,鲁文公将他的父亲鲁僖公列在闵公之上,春秋就批评是逆祭,因为僖公虽是兄,闵公虽是弟,但闵公为君在先,僖公弑闵公为君在后,不应该把僖公的木主,反排在闵公上面。

周公制礼作乐,周武王封周公于鲁,鲁国按理说应该最知礼,但三家窃据国柄僭礼乱祭,孔子大为痛心,《论语》因此出现不少批评三家僭礼的篇章。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些注解认为上一章,孔子对于鲁的禘祭表示看不下去了,所以有人就问孔子禘礼的流程要义。

古代禘礼的确不易了解,《礼记·祭法篇》把禘祭和郊祭合为一谈,而且有四代禘郊祖宗之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但这个四代禘郊祖宗的说法,其他经书未见,加以纬书夹杂,更加纷乱,所以才有或人向娴熟礼制的孔子问禘礼。

“不知也”,孔子就或人之话回答不知道,其实不是真的不知,而是不能回答知,因为孔子若知禘礼,鲁国禘祭何以背礼僭礼呢?孔子依礼要为君者讳。

孔子面对或人之问,不只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还伸出手掌示意,表示其实何难之有。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的上面文字是“或问禘之说”,这个“其”就是禘,“知其说者”就是知禘之说的人。“之于天下也”参照《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之”,助词,无义。“之于”犹言对于。

古时祭政合一,知礼才能立身行道于天下。“之于天下也”,可解读为“对于立身行道天下”。

“其如示诸斯乎”,“其”,代名词,指知禘礼之说者。“斯”,手掌。孔子说这句话后,又用动作配合,指自己的手掌。这句话之义是自己能知禘礼,且能立身行道天下,有如伸出手掌般容易。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不只就立身行道而言,还可以有更深一层的解读,古代大事是祀与戒,能够了解禘礼,治理天下有如把手掌伸出来般容易。《中庸》说:“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所以“之于天下也”也可说治理天下国家。

【小子曰】

孟子形容容易为“折技”,孔子指其掌,后人因而用“反掌折枝”来形容容易,又因为上文有“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所以也有掌握天下之意。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鬼神都是合词的,只是依文气,有时省文,只谈鬼或神。

《礼记·祭法》说:“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自己的祖先是鬼,凡有遗爱在民的鬼叫神。

“祭如在”,是祭鬼如鬼在,祭祖先如祖先在,和“祭神如神在”的句法相同。

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要以礼祭祀鬼神。

如何以礼祭祀鬼神呢?礼主敬、祭鬼神要以诚敬之心来祭祀。孔子在《中庸》说鬼神的盛德,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但人从天地万物中似乎可以体悟出鬼神如在天地间,如在吾人左右。所以祭祀时一举一动不能苟且含糊,必得毕恭毕敬。

也就因为祭祀鬼神要有鬼神如在天地间,如在祭祀者的前后左右,所以必得诚意。孔子才会认为自己如不亲自参与祭祀,即使请人代祭,一如没有祭祀一样。

【小子曰】

台湾民间大事就是祭拜鬼神,祖先之祭一定要摆设牲礼诚敬祭拜,牲礼依规定用二牲或三牲。地方的庙宇做醮或帝爷生日、妈祖生日等等,都要犒军祭拜。祭拜的善男信女喃喃有词,虔诚祈愿,仿佛神明就在眼前,有求必应。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姓王孙,名贾,卫国大夫。孔子曾在卫灵公和卫出公时到卫国,权臣王孙贾因而有机会向孔子请教。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当时通行的俗语。“奥”、“灶”都是神名。古时尊长住在西南隅,神明方位也设在西南隅。灶神虽在煮饭的灶边,但灶神每年腊月廿四日都要回天庭,向天帝陈述这家人的善恶,所以当时人可能有与其向奥神祈求谄媚,不如向灶神祈求谄媚的说法。

朱子认为这是王孙贾暗示孔子与其自结于卫君,不如阿附权臣的他。

王孙贾不晓是否有这暗示,或者纯粹请教事奉奥神、灶神之礼。但孔子却老大不客气,说出重话。孔子曾在《为政篇》说“非其鬼祭之,谄也”,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本于虔敬,何需媚神。何况神明皆为保佑人民,哪有大小眼之分,孔子故而说:“不是这样的,行事逆理背天,得罪老天爷,老天爷一定不保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向上天祈祷请罪呢!”(“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获音huò,河北鹿泉获鹿镇之“获”则念huái;获罪,得罪也。

【小子曰】

孔子到卫国,卫灵公问孔子在鲁国俸禄多少,孔子对答“奉粟六万”,卫灵公就给孔子六万俸禄,可见卫灵公仍然掌权。孔子在卫国又有好友蘧伯玉等人。《史记·孔子世家》未提过王孙贾。所以,朱子解读王孙贾暗示孔子向他示好,未必可信,只能当作一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对时义体会最深刻,自己的心志言行也能与时偕行。他周游列国后,因时异势变,对政治哲学有了钜大转变。

孔子遭荷蓧丈人、长沮、桀溺等隐士奚落,他怆然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两句话可不是空言。孔子认为天下为公之道不行,如果天下有道,他孔丘就不会去改易;换言之,孔子决定改变天下的无道。

孔子改变天下无道的方式,就是去掉世袭制,改成天下为公的选举制。所以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发出石破天惊的主张,提出“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世,是“大道既隐”的乱制。

君权时代,挞伐君道世袭,这是何等的智慧与勇气。当然,必会招致君权护卫者的奴儒所抨击,认为《礼运大同篇》绝非孔子之言,而这些君权护卫者提出的证据,就是孔子称赞周代盛文而说“吾从周”这一章。

“周监于二代”,“监”,视也,有察看比较之意。“二代”,夏、殷两个朝代。周朝因夏、殷二代之礼,察其得失,较其长短,当然后代的周朝较前二代的夏、殷文物完备昌盛。孔子对周代之文,用“郁郁乎文哉”来称赞。“郁郁”,文盛貌。

“吾从周”从上下文来看,是孔子检视三代之文,周公制礼作乐,以周朝为盛(夏殷文献不足征),孔子当然要从周之文。

或许,孔子早期思想也因周朝文物鼎盛,而见贤思齐,称赞文武之政,但孔子晚年的政治思想幡然大变,确属不争事实。《阳货篇》,公山弗扰以费畔,孔子向弟子子路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其”,岂也。“为”,助也。这是孔子慷慨之言,如果他能被重用,他岂会助东周吗!

孔子的为公思想,除《礼运大同篇》,《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群龙都是龙,没有首才会吉)、《春秋》“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等,都是去除家世袭制的睿智之言。

【小子曰】

孔子把君权世袭制当乱制,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明文记载。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披露董仲舒无意中说出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因为见天下无道,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于是提出拨乱反正的“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主张。这可以为孔子晚年政治思想作定论,也可佐证《礼运大同篇》的天下为公、大道之行,正是孔子的王天下思想。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是祭太祖之庙。周平王封周公于鲁,所以鲁国太庙就是祭祀周公之庙。“鄹”,鲁国的一个县名。“鄹人之子”这四字十分重要,因为它确定了孔子的出生地在鄹县。“孰”,谁也。

朱子注解这章说,孔子父亲叔梁纥,曾经为鄹县大夫,孔子开始出任时,进入太庙帮忙祭祀。王夫之对朱子解释不以为然。王夫之说,如果孔子入太庙助祭,就应该无言,哪有每事问的诘难之理呢?王夫之更进一步说,古时太庙不禁止人游观,太庙有执事,孔子得以问礼。

“每事问”,孔子并非每事不知,而是好古敏求,问得精细明白。寻常人一问便休,以疑为信,知道的难免粗疏,未能真知,不能因器见道。孔子则深知要能好问,才能大明。

《中庸》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所以能成为大知者,就因能好问而好察迩言。孔子同样好问,入太庙每事问,才能成知者。或人不解成圣成贤之道,以为孔子不知礼,故而每事问,以致讥嘲谁说鄹人之子知礼,不晓孔子因能每事问,礼学才能卓群,得到时人尊崇。

“是礼也”,是孔子闻知或人的怀疑,作出的解释。太庙有它的沿革礼法,绝非平常人所能知晓,能问才能知。孔子问礼,才能知礼,所以孔子告诉“或人”“是礼也”,不过,有人解释成当时祭祀诸典不合礼,孔子反问“或人”这是礼吗?把“是礼也”解读成“是礼耶?”的问句,可当一说。

【小子曰】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不仅确定孔子出生地在鲁国鄹县,而且可以推知,孔子知礼名声在年少时已远近驰名,不仅鲁国大夫孟厘子在孔子十七岁时,就知晓孔子年少好礼,连这章的“或人”也闻知孔子知礼,才会怀疑孔子何以入太庙每事问。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礼记·乐记》说,射有“贯革之射”,此为军射,就是主皮之射;另外有“中鹄之射”,即是不主皮之射。

“射不主皮”是古人一般射箭之礼的要道。

“皮”是皮革做的箭靶,“主皮”是以贯穿皮革为主。古代射礼以射中标的为主,叫“中鹄”。鹄是箭靶的中心,《礼记·射义》说:“故射者各射己之鹄。”后人把鹄当作目的、目标。

射不主皮,为什么呢?因为非战之射不是为争,而是为了观德,射礼是仁之道。《射义》说:“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仁之道也。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为力不同科”,“为”,因为。“科”,等也。因为射者的力道不等同的缘故,这是孔子对“射不主皮”的解释。

“古之道也”,这句话是孔子说出“为力不同科”后的补强说明,孔子的解释非自己臆想胡言,而是有凭据的“古之道也”,古代的射礼就是以礼为重。

这章从文气看来,应该是弟子或时人问孔子,何以射箭不主皮呢?孔子才提出“为力不同科”,又搬出“古之道也”的说词。

射箭在战争时是对敌厮杀的利器,但平时射箭则是修心观德的君子之争。人力有天赋强弱,射争不应论力而论技,今人有些运动较劲比赛,就采取孔子这种意见,因为力不同等,像举重、拳击、柔道、跆拳道等,按体重分级比赛,遵循“为力不同科”的古之道。

【小子曰】

朱注“射不主皮”是《乡射》礼文,但《礼记》只有《射义》、《乡饮酒义》,没有《乡射》礼。“射不主皮”四字在《射义》中,未有记录。朱子大概就孔子之语,推测这是古人乡射之礼,《乡射》礼文不是根据礼记“射义”的文字。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音gù,通告之意。饩音xì,生牲,杀而未烹之羊。

孔子盛赞尧之德为“惟天惟大,惟尧则之”,尧的伟大是则天。则天的什么呢?则天的天时。

尧如何则天呢?《尚书·尧典》叙述尧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到旸谷、明都、昧谷、幽都等四方观察日月星辰,记载四时运行,并且把天时敬谨地传给人民,让人民合天时,行农时,以利农作。

《舜典》有“正月上日”的记载。汉孔安国传:“上日,朔之日也。”孔颖达疏:“月之始日,谓之朔日。”称夏历(阴历)初一为朔日或朔。

我们引用《尚书》记载,是要说明尧舜以下诸帝,如何“敬授民时”,而流传到周朝的告朔之礼,就是本诸于尧的敬授民时。

“告朔”,是在每年岁末,天子颁授明年十二个月的初一给诸侯,告知哪一天是朔日,诸侯受天子告朔后,藏置祖庙,每月初一,杀牲羊告庙,请朔而颁行,让百姓遵行,以利农作。

这种告朔之礼严肃重大,即使周天子从幽王后不再告朔,鲁文公之后也不再视朔,但用生羊行告朔之礼意义重大,绝不能因王政不行而去除饩羊之礼。所以,孔子语重心长告诉子贡,告朔之礼的羊存,告朔之礼的名未亡,后世可以了解这一古制,并得以追循尧舜之德,他十分喜爱告朔之礼。

【小子曰】

古有告朔之礼,幸赖此章,可以得知。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这种行为,孔子认为不可取,但子贡这不可取的行为,却有助此一礼制之名的流传。

子贡何以欲去告朔之饩羊,这是子贡当官,有权决定告朔之礼是否要宰活生生的羊来祭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我们由司马迁之言,可推测孔子归鲁,有功于鲁国的子贡,主持告朔之礼,欲去牲羊,孔子闻知不以为然,才有此章。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事君尽礼”,“事”,动词,事奉解。“尽礼”,尽事君之礼。

人际往来,无论君臣、朋友、父子、夫妇、兄弟都要有礼,以礼相接。礼不只是进退仪节,更重要的是心态。臣事君要能够尽礼,竭尽所能达成事君之礼,那就要尽己,不得懈怠。尽己之礼即为忠。“忠”非服从,而是尽己。

忠和谄谀在言行举止自有分寸,但有时难以分辨。在官场上,一些有位者会将尽忠之礼,认为是谄媚行为。

后学认为孔子有此感叹,是当时事君多简傲无礼,反而以事君尽礼为谄媚。

孔子为让后学免于是非不分,《论语》一再强调“知者不惑”,而《中庸》也说“慎思之,明辨之”,要后学有思辨之能。

【小子曰】

今人做官也同此情况,有些人在岗位上尽心尽力,达成上司命令,较不得志的同僚,就会批评拍马屁。不懂内情的人,很难分出是尽己守礼,或是逢迎拍马。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鲁定公问孔子君臣相处之道,孔子回答简单明了,明确表达他的政治理念,君臣之道不是后儒所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孔子的君臣观态度非单向、绝对,而是基于上下、双向、对等的礼尚往来原则。

君臣虽有使令和事奉之分,以及尊卑之位的不同,但孔子却认为虽有位差,只要各尽其位。“以”者,用也。君要用礼使令臣子,臣子要用尽己的态度事奉君上。言外之意是,君若不能使臣以礼,哪能要求臣事君以忠呢。

孟子就孔子的君臣观加以发挥,《离娄篇》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梁惠王篇》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解读孔子的君臣观十分精辟,但后儒不但不取,甚至注解说君位尊,使令臣子要合礼,臣位卑,事君要耿耿忠心。于是乎,就在礼与忠作文章,把“礼”界定为使臣之道,把“忠”界定为事君之道。忠甚至被扭曲成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的殉君愚忠。

历史上有不少死忠、愚忠的例子,屈原谏楚怀王不听,忧心忡忡,投汨罗江自尽,就是死忠、愚忠。

诸葛亮《出师表》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臣鞠躬尽瘁可矣,不必死而后已。

【小子曰】

清代庄亲王载勋、怡亲王载垣、武英亲王阿济格等亲王都是赐死。

慈禧太后痛悼儿子同治病死,吩咐饿死嘉顺皇后。皇后父亲崇绮向女儿流泪说:“请皇后尽节,升天吧!”

死忠、愚忠的忠君观念,并未随着清廷覆亡、封建王朝的结束而消失,二十世纪中外弥漫着忠君思想,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独裁者奴役人民,高唱忠君,“忠”字成为众德中的首位,甚至列于仁德之前,所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目,以忠君、忠于领袖为上,流毒贻害不浅。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淫”,过度,而非淫荡,如雨下得过多,叫“淫雨”。“伤”,不是哀伤,而是伤生人之性。

《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未发,就在心里面,叫“中”,我们常说“中心”。但喜怒哀乐不能永远不发,感物一定会发,叫“情”,所以《礼记·乐记》说,“情动于中”,情发若能中节,就叫“和”。

乐者为同,乐胜则流(《乐记》);乐由中心感物形声成音,而后比音而乐,所以乐同,以和其声,但乐胜则流。流则淫而不和,哀而伤性,发而不中,无法和性。

孔子戒乐过而淫、哀而伤,他举《诗经》的《关雎》章为例,这一章歌咏君子思得淑女为配偶,完全发乎情止乎礼,合乎性。得之,虽乐不至于淫;未得,虽哀而不伤。

“而”,当能字解。乐能不淫、哀能不伤,这就是得中,发而皆中节。

【小子曰】

这章是孔子的恋爱观。乐而不过、不流,哀而不伤性。

今人男女恋爱轰轰烈烈,欲生欲死,乐极生悲,有些不只伤性、伤情,甚至伤人,造成憾事。

中华文化男女有贞节观。贞和节两件事。贞操指女性而言,节男女皆有。苏武牧羊守节。古代中国男女没有平等不平等问题,因为男女有别,别内外,男主外女主内。孟子的孝道谈“续莫大焉”,有些男人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情况下常不能守节,这些观念在今时已经摒弃。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宰我,名予,在孔门弟子中,被孔子骂得最惨的一个,《论语》一出现宰我的名字,似乎只有做错挨骂的分儿。可宰我这人不简单。《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楚昭王想重用孔子,楚国令尹子西认为不妥,孔子诸弟子中,有四个人的贤才冠诸侯各国,孔子如受重用有异心,楚国将十分危险。子西提出的四人是子贡、颜回、子路和宰我,其中宰我之能在“官尹”。

我们再看孔子的四科十哲中,言语科有两人成名,一是子贡,另一是宰我,而宰我之名还在子贡之前。

这一章也凸显宰我的能才,哀公是鲁国的国君,他竟然问社于宰我,可见宰我在当时已经大大有名。

“社”是古代的土地之神,叫“后土”。社和稷常合词。稷是谷神。《白虎通义》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地;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历代王朝新建,必先立社稷坛墠。灭人之国,必变置所灭之国的社稷,因而以社稷为国家政权标志。《孟子·尽心篇》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古代立社要种树,作为社的标记,借以表明这块土地的性质,适宜种何种树,让百姓效法栽种,类似今日的林木试验所。

社树还有一个特殊意义,古代祭祀后土,要替他立一个木制牌位,叫“木主”,而这木主即为神灵所凭依。国家对外战争,像周武王伐纣,就载木主而行。

夏、商、周三代社稷不同,社树当然也不同,鲁哀公对社树了解不多,才问宰我。宰我回说夏朝用松树当社树,殷朝用柏树当社树,周朝用栗树当社树。宰我说明三代社树,这回话算是完整了,但宰我见君,话多了些,自己凭想象又解释周朝何以用栗树为社树,是为了让老百姓战栗畏惧。

“栗”,古时候通“慄”,宰我大概也不知道周朝何以种栗树,只好由“栗”字作文章发谬论。孔子得知之后,认为宰我曲解原意,离本太远了,就忍不住责备几句:“你这浑小子把种栗树说成为了使百姓战栗,真是太扯了,我不想再说下去了。算了,已成的事,不能再挽回了。不善的往事,就让它过去吧!”

“成事不说”,是事已成,不能再说了。

“遂事不谏”,是事已遂,不可复谏止了。

“既往不咎”,“咎”并非追究、研究,咎是不善之处。不善之处只要悔改,就让它过去吧。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句话在《微子篇》,有类似的说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孔子对宰我批评的三句话,在《公冶长篇》只用一句话:“于予与,何诛!”

【小子曰】

《周易》占吉凶。咎,灾害,轻于凶,重于悔吝。《周易》重无咎,原先有咎,由于悔改补过而得无咎。“既往”,既已成过去;“不咎”,要能悔改补过,使悔吝成为不咎。《易经》出现“无咎”凡九十三回。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评论一个人不容易,即使这个人已死,仍很难盖棺论定。

一个有影响后世的人物,不能只用单一角度评断,最好由较多角度观察推论。

像管仲这人的定位,就不能单一化。

孔子不轻易以仁许人,但在《宪问篇》,回答弟子子路、子贡,就为管仲辩护,称赞管仲是仁者。孔子颂扬管仲是从功业角度,肯定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德泽中原苍生。

但从私行而言,孔子就批评管仲器小的遗憾。器小是器识太小。孔子在《为政篇》说“君子不器”,管仲器识小,甚至连当君子都不够格,因此或许有人听到孔子称赞管仲是仁者,为管仲说话,误认孔子批评管仲的“器小”是节俭。

孔子对“或人”疑问,应该是不假思索否认管仲有俭德,而且拿出实际例子来证明:“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古代王公大官有三归台,在楼阁小榭外修建没有栏杆的平台。风和日丽时,可以携贵人在平台上望远耍玩。《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庄公三十二年,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女”,就是筑建三归台。

我的老师认为“三归”下文是“官事不摄”,释“三归”是三个小公馆。

“官事不摄”,“摄”,收拢、集聚。“官事不摄”就是办公的地方分散各地,不集聚办公,浪费公帑。

“三归”是私行浪费,“官事不摄”是公帑浪费,孔子故而批评管仲安能称为节俭。“焉”,安也。

“或人”听闻孔子批评管仲不知俭,仍为管仲说话:“那么,管仲知礼吧!”“或人”大概没想到孔子批评管仲不知礼,更是露骨三分,拿出两件事为例抨击说,管仲这人能够知礼,还有哪一个人不知礼?言下之意,管仲是不知礼的人。

这两事其一是邦君树塞门,管仲也树塞门;其二是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也有反坫。

“树”,不能当动词“立”解。树是名词,就是屏风。屏风用来塞住门,所以叫“树塞门”。

后人沿用“树塞门”来显示尊崇,大门内的屏风叫树,大门外的屏风叫影壁,如北京的九龙壁。影壁分地位,地位高的一高二低。一般北京大富人家良贾深藏若虚,角门后才是大门,有屏风塞门。

管仲时代,只有诸侯国君才能用屏风塞门,管仲僭礼,也用屏风塞门。

“坫”,用土做的平台,放酒器,后人改用玉石为台。管仲时代,两国国君修好,干杯交好后,将酒杯返于坫。管仲僭礼,也做酒坫。所以孔子批评管仲十分严肃、不客气。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而”当能字解。管仲能知礼,还有谁不知礼?

管仲何以器小,王夫之认为管仲不能立其大,下手处太低,所以生活呈现出不知俭不知礼的器小行为。

【小子曰】

孟子对管仲批评十分严苛,他认为:“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公孙丑篇》)所以卑管仲而不屑为。孟子只用单一角度评管仲,器识大不如孔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大师”是乐官之长,孔子告诉鲁国乐师乐理,可知这是孔子对乐已有深刻体会之后,这章应该是孔子“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篇》)的晚年时候说的。

乐师奏乐不只纯然技巧娴熟,还必须了解乐理、知晓乐的大本大原。“乐其可知也”,“其”,语助词,无义。“可知”,可知大体。乐之理可知它的大体。孔子概括“始作”和“从之”来说。

“始作,翕如也”,“始作”,开始演奏。翕音xì,合弦调音。

“从之”,正式扬声奏乐。

“纯如”,“纯”,和谐;“如”,状词语尾,无义。“皦如”,皦音jiǎo,五音明白。“绎如”,“绎”yì,相续相生,绵绵不断,一气呵成。

“以成”,以之而成,以纯曒绎原则,演奏完成。

一般注解,认为孔子论乐分始、从、成三节。始作,翕如第一节。从之,纯如、皦如为第二节。绎如,以成当第三节。王夫之认为从之至以成十三字,一滚趋下,断不可以纯皦属从,绎如属成。所以只有两节,从是放,成是收,收成自如连成一气,不应中间有隔。

【小子曰】

本章收在《史记·孔子世家》,但司马迁对于深于乐理及娴熟演奏不少乐器的孔子,未有学乐叙述。古籍记载,孔子入周朝,曾向苌弘学乐。苌弘是东周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后因故被杀。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卫国县邑,在卫国西南境。卫国地另有夷仪,在卫西北境。钱穆先生认为孔子自鲁往卫,应自卫东境入,无缘过卫西南之邑。孔子居卫十日而过蒲过匡,匡蒲在晋卫边境,与夷仪为近。或孔子此行曾路过夷仪。“封人”,“封”是疆界,“人”是有位者,也就是在卫国疆界仪县的一个官员。

孔子去母国鲁国,到他国求仕,第一个国家就是卫国,按照《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先住在子路妻兄颜浊邹家,他的心情一定不太好,不愿见客。

孔子在那个时候,已经当过鲁国司寇,他的去国到卫,一定是个大消息,连仪封人都知道孔子的到来,而且想见见孔子。

这个仪封人没有名姓记载,或许是隐于吏的贤者,他向跟随孔子的弟子只讲了一句话,便突破孔子不见客的心防。他说:“一个有德位的君子来仪县这地方,我未尝不得见的!”

仪封人虽是名不见经传的官吏,但他的说辞,却显现知者的能耐。言下之意,只要是君子,就不会拒绝见他的。孔子的随从弟子听了这句话,绝对不敢怠慢,立即安排和老师相见。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这句话可知仪封人已有了年纪,所以直言“二三子”,对几位孔子弟子称呼“诸位后生小子”。“患”,忧心。“丧”,丧时失位去国。

仪封人告诉几位当时在场的孔子弟子,不是情绪上的安慰,而是智者知人,他看出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天将以他们的老师作为手持木铎的传道人。仪封人可说是肯定孔子的智者。

“木铎”形状像摇铃,金口木舌,古代发布政教,用来摇振告知百姓,“为木铎”就是司铎传道。

【小子曰】

古代有封疆官吏。《周礼·地官·司徒》其下的属官,守护帝王社坛及京畿的疆界,就叫“封人”。春秋时的封人为典守封疆之官。如郑有颍谷封人,《庄子·天地篇》有华封人。仪封人若是典守封疆之官,地位不低,才能说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识见。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是舜的舞乐;《武》是周武王的舞乐,又叫《大武》。

古代帝王功成,改朝换代,不只要改正朔、易服色、易社稷,还要另造新乐,有如现代国家的国歌。

《礼记·乐记》说:“王者功成作乐”、“其功大者其乐备”、“五帝殊时,不相沿乐”,所以每一朝代都有自己的礼文和乐舞,不是只有周公才制礼作乐的,只是周公制礼作乐成绩斐然,孔子才赞叹“郁郁乎文周,吾从周”。

《乐记》又说:“乐由中出……乐至则无怨……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舜揖让治天下,兵革不试,所以舜的《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武王载木主伐纣,动干戈兵革,武王音乐有杀伐声,只是尽美矣,却未尽善也。

【小子曰】

孔子在这章称赞舜的《韶》乐,又在《述而篇》记载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知《韶》乐应该是人间美音美乐,但《韶》乐于今已失传,后人无缘一饱耳福。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章是孔子给居上者、为礼者、临丧者提出的必备条件。

“居上不宽”,“居上”就是上位者。“宽”,孟子在《离娄篇》称赞孔子说“仲尼不为已甚者”,就是“宽”的最佳解读。孔子发现人家有不对之处,会给对方留出路。有宽才有容,有容才乃大,居上位者若不能宽宏大量、以宽待下,就不能上下交融。居上要宽,是孔子的领导统御术。

“为礼不敬”,礼主敬,如果行礼(非敬礼)、以礼行事不敬,则是背礼、不知礼。

“临丧不哀”,“临丧”,吊丧。古人吊丧穿丧服,首饰全摘除,更要有哀戚之情。

“吾何以观之哉”,“以”当用字解。“观”,察其德。此句之意是,我何用观察这种人的德性呢。言下之意,这种人一定无德行。

【小子曰】

《论语》不少篇章谈君臣之道,甚少谈上下之道。这章孔子说“居上不宽”,反言就是居上在宽。“宽”在《论语》只出现过四次,却是中华文化长官与下属的相处之道。

“居上在宽”之言,不是始自孔子,《尚书·舜典》,舜要契做司徒,敬谨地教化人伦,就提出了“在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有宽才有量有容,这是统御之术的不二法门。

同类推荐
  • 金秋果香

    金秋果香

    该书主要内容是以“金秋果香——全国名博齐鲁行”采风活动中的新闻报道为主体,详细记录了此次由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18名中国知名博主、6家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各专家参与的采风活动。图书内容主要有新闻篇、博文集锦、微博集锦、评论篇等部分构成。文字通俗易懂,文图并茂,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展示了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经验、新做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是著名作家蔡澜的散文集。其中精选蔡澜回忆悲欢往事,品鉴生活细节,阐述生命哲理,抒发人生感慨的文章。作者妙笔生花,叙事、状物、写人、说理,皆明白如话,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妙趣人生》选文的角度比较独特,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日本文明

    日本文明

    本书共分11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日本的风土、语言、民族特性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与各大陆文明的最早接触方式、途径及其间之差异、冲突等,尤其是和中国古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及“二战”前与欧洲、“二战”后与美国的关系的各种背景与变迁,使人对日本这一民族能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的了解。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热门推荐
  •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青春就是一场又一场不离不殇的经历。总会有一些人念念不忘,总会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总有一些开始没有来得及说再见,总有一些结局是再也不见,当然也还有一些是相见不如怀念……这些横贯青春岁月的五味杂陈,没有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常常会伴随成长销声匿迹。
  • 重生麻醉师

    重生麻醉师

    局麻……腰麻……太落后了,你们不知道有全身麻醉吗?好吧,其实在我眼里全麻也是辣鸡。什么,妇产科我懂不懂?骚年啊,你对青春痘的力量一无所知!
  • 凤冰令

    凤冰令

    武侠小说:讲了各大世家为了拿到一对凤冰剑而发生的故事。哪个大世家能拿到那对宝剑就可以成为武林之首,受万人仰慕,而魔教也想一统天下,就道处寻找这两把宝剑。青殷氏兄妹“殷澜“”殷露”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出远门寻此宝刀,在路上碰到了硕冥氏出来游玩的二公子“冥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月球黑洞

    月球黑洞

    在未来,战争和能源危机让地球进入了黑暗时代。一种奇迹般的能源卢迈特在月球上被发现,结束了这场危机。艾吉,因为一次大爆炸而拥有一双紫色的眼睛,如今成为月球有限公司的吉祥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囚犯矿工丹尼,却在随后遭遇了一系列诡异的事件。为了找出真相,她潜入禁区,在远月面找到了一个隐藏的人造黑洞,无意中得知自己竟身陷一个巨大的谎言和阴谋当中。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是自己最为亲近和信赖之人。真相与谎言,利益和良知,爱情与阴谋,忠诚和背叛……每一个决定都是如此艰难,而艾吉必须作出抉择。
  • 感动你一生的156个爱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感动你一生的156个爱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给青少年的51堂情商课

    给青少年的51堂情商课

    您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明明很善良,却总是对他人大发脾气?明明有主意,却支支吾吾不敢表达自己?明明挺优秀,遇到问题却总是想着逃避?……5大核心模块,51堂知识精讲,帮助家长解决情商教育问题,帮助孩子从平庸走向卓越!孩子情商高,发展自然好!
  • 褪色生活

    褪色生活

    青青与你,回望,我也不是最初的那个我了,但我喜欢过去,也向往未来。
  • 男神攻略计划:男神哪里逃

    男神攻略计划:男神哪里逃

    “宿主,您的攻略目标是影帝陆昀城,请问宿主准备好了吗。”“等…等一下,影…影帝?”“是否确认目标。”“团子,你这是认真的吗?”“姐姐,这可是比珍珠还真噢。”
  • 尘世一粒沙

    尘世一粒沙

    盘古开天划分阴阳世间万物皆是轮回逆转如何摆脱命运枷锁无数人为此探索忙碌最终不过是世间尘埃中的一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