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2000000001

第1章 先秦学术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先秦思想学说流变与盛衰

诸子与王官的学术渊源

诸子出于王官与否之论辩,学者说法不一,近儒胡适则力主诸子不出于王官。先生之说,共分四端:

一、刘歆以前,论周末诸子学派者,如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淮南子·要略篇》,皆无此说。而《淮南子》以为诸子之学,皆超于救时之弊,应时而兴,其说最为近理。

二、九流无出于王官之理。例如周官司徒掌邦教,儒家以六经设教,而论者遂谓儒家出于司徒之官,不知儒家之六籍,多非司徒之官所能得见。墨家之学,仪态万方,岂清庙小官所能产生?

三、《汉书·艺文志》(下简称《汉志》)所分九流,乃汉儒陋说,未得诸家派别之实。如晏子列儒,管子列道,又收伊尹、太公、孔甲、盘盂等伪书。名家之分,尤不合理,盖先秦本无名家,各派学说,皆有其为学之方术,此方术即逻辑。古无“名学”之家,故“名家”不成一家之言。

四、章太炎之说,亦不能成立。其称老聃为柱下吏、征藏史,以为道家出于史官之一证,然孔丘尝为乘田矣,尝为委吏矣,岂可遂谓孔子之学固出于此耶?若以墨翟之学于史角,为诸子出于王官之证,则孔子所师事者尤众矣。况史角既非清庙之官,则《艺文志》谓墨家出于清庙之说,亦不能成立。

兹综合近儒之见就上述各项理由,逐一辩析如下:

一、胡适以为刘歆以前,并无此说,因断《汉志》所说之非。然而刘氏以前,亦未尝确言诸子不出于王官,岂可独断诸子不出王官之证?且庄子《天下篇》论各家学说,均冠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此非言诸子之说有所本乎?特未明言其出于王官耳。《左传》中记孔子言:“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又曰:“礼失而求诸野。”岂非言学官失守,终乃流诸草野乎?至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意在评骘诸家,故不述其源流,亦无足据。淮南子《要略》亦颇指示诸子之出处,如言儒学为“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墨家为“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背周道而用夏政”,故谓刘歆以前,绝无言诸子出于王官者,似不尽然也。

二、胡适称:“不知儒家之六籍,多非司徒之官所能梦见。”“墨家之学,仪态万方,岂清庙小官所能产生?”其意盖在不满班固之以诸子瑰伟宏大之学,推其源于简陋之王官。其实“出”之一字,乃“导源”之意,言诸子受王官之影响,而加以发扬光大,非谓王官可齐美于诸子,或诸子之学说全部自王官承袭而来。

三、若谓《汉志》九流之分为不合理,实为胡氏囿于成见之所致。观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纯以“名学”观点论述诸子,遂认各家学术,均有其名学,而先秦无名家矣。殊不知先秦诸子,各有特色,亦各有所重,未可以一种标准衡量之。若据胡适之说,则道家论道,儒家、法家、杂家亦皆言道,而谓先秦无道家可乎?至谓晏子列儒,管子列道,并录伊尹、太公、孔甲、盘盂等伪书,与诸子分派又有何干?且晏子未必无儒家思想,管子未必无道家思想。分列儒道,乃系个人见解,未可厚非;收录伪书,更与诸子之派别无涉。即使九流分派为非,然诸子分派合否是一事,诸子之学是否出于王官又另一事,故殊不足证诸子之不出于王官。

四、章太炎先生以老聃为柱下吏、征藏史,为道家出于史官之一证,其意盖在说明刘氏《七略》、班氏《汉志》之说不为无据,非依此一理由,而断言道家思想之源流也。因刘歆、班固,皆为博极群书宏中肆外之大儒,其所言谈,必有所本,老子之世为史官,不过其旁征之一而已,自然尚有其他依据,为吾人今日所不及见者。故老子为史官之一言,与孔子为乘田、委吏之意义绝不相同,若欲据此而以孔子之学出于乘田、委吏,有何不可?且胡适一则称其为汉儒陋说,全无根据;一则弃有用之史料而不顾,岂非自相矛盾?

至于近儒力主诸子出于王官,盖以思想必须以学术为基础,尤其欲成系统严密之思想,更非不学无术者所能收其功。春秋战国以前,学术不在民间,皆由王官世守。其后王官失守,学术四处流散,始有诸子百家之兴起;故诸子思想,必难逃其与王官之关系。是以诸子之学,倘若凭空落下,前无所承则已,否则除王官而外,实在无法找出其他渊源。

孔子与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鄹城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他是宋国宗室孔父嘉的后裔;孔父嘉殉华督之难,子孙避祸奔鲁。数传到了叔梁纥,他是鲁国一位著名的勇士,曾做到相当高的官职。孔子早年丧父,家中贫穷,曾做过委吏(管粮仓的)和乘田(管畜牧的)等小官,他生性好学,学无常师,所以能博学多能。壮年曾游历齐国,颇受齐人敬重,返鲁以后,声望渐高,许多从他求学的人,后来他做了鲁国的中都宰,治理人民颇著成绩,不久升任为司空,又被任为司寇。在司寇的任里,他曾辅助鲁定公与齐侯在夹谷地方相会,很替鲁家挣回些面子。他因为有才干,被执政季氏所信任,本欲乘机帮着鲁君收回政权;不幸三桓的家臣反叛而失败,只得离开鲁国。从此他游卫、宋、郑、陈、蔡、楚诸国,始终不得志。回到卫国,再由卫返鲁时,年已衰老,专心从事于学术事业,弟子愈来愈多,声望也越发增高,被视为圣人,常为国君执政大夫等所咨询。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用诗书礼乐教导学生,弟子中有成就的颇不少。他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享寿七十三岁。

我国正式有哲学系统是到孔子时才开始的。他是以伦理为根本,推衍到各方面,并提倡“孝”和“礼”,以“孝”和“礼”统贯做人和治国的道理。又创立“仁”的观念,成为他的伦理哲学中心。他在春秋时代对学术思想的贡献如下:

道德思想方面:以仁为中心观念,孝悌忠恕义利等,为其实践之要目。以仁之观念为中心。仁者,人也,谓为人之道,概言之曰人道。人道之实践,表现于人性之合理行为,此等合理行为,施之于父母曰孝,施之于兄弟曰悌,尽己所能曰忠,推己及人曰恕,尊义而薄利,修己以安人,等等。史家谓中国之文明,以儒家精神为其代表,则孔子所倡导之道德哲学思想,为儒家学说之所本,亦即中国文化之中心精神。

教育思想方面:以《诗》、《书》、六艺为教材,以陶冶人格为归趣。孔子揭其教育宗旨,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即人道,孔子思想,以人道为其德,并以之为最高目标。据德依仁(此处之仁,指爱人之行,乃人道之功用)是躬行实践,游艺文学讲诵。故又曰:“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皆躬行与讲诵交互并进。马融注:“文者古之遗文也。”邢昺《正义》,谓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按《论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又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五十以学易”之说。其作《春秋》,则孟子尝详言之。是则六艺为孔门教材,良可征信。孔子教学宗旨,以养成完全人格为归趣,此理想中之人格曰君子,广言之曰圣人。君子必具智仁勇三达德,此孔门教育实践之最高理想。

治学方法方面:思想兼施,知行并进。孔子立教,以造成完全人格为归趣,故其教人为学,绝不徒以从事抽象玄想,字面知识为言,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从事空虚玄想,不为事实证验,则必陷于危殆;学而不思,则搜罗事实材料,而不以思维辨知为之安排部署,则必罔然而无所得。又其论知,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谓以实知之者为知,实不知者为不知,此即所谓知识上之诚实,乃问学求知之正确标准。孔子论学,必求实践,不以徒获字面知识为已足,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知之事也,必使行事足以践其言,故尝自道其志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讲学,知之事也;修德,行之事也。二者兼修,乃是为学正鹄。其后宋明诸儒知行并进之论,即讨原于此。

政治思想方面:以德治、礼治为施政目标,以太平、大同为政治思想。孔子以政治本于道德,故其论政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上者正己以正人,即由修身齐家,以治国平天下之意,此即儒家德治之所本,亦是两千年来,传统政术所奉为圭臬者。至于“礼运大同”、“春秋三世太平”之说,为孔门微言大义,亦中土传统政治之最高理想。

宗教思想方面:崇拜祖先,慎终追远,以祭祀为表达感情之最高仪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一切祭祀仪式,咸在发情致敬,此祖先崇拜,本于人道而立教,固非其他宗教拜物拜主、向外祈祷者所可同日而语。

形而上学观念方面:以天命为性理本原、人道准则。孔子自言“五十而知天命”。子贡谓“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天命为天之所命,是宇宙天行之最高律则,人类之终极表准,乃性与理所由出之先天本原,其功用历程,即是天道。此孔子之形而上学观念,而后来儒家继承阐发,而成所谓性命之学。

诸子十家要略

诸子十家学术思想,虽不相同,然以立意为宗,入道见志,各以所长,攻其所短,定其优劣,必须公平论断,庶无门户之见。历年评判诸子者,以庄子为最先,其《天下篇》评述诸子,唯举人以为据,而无所谓家数,对儒、道无异说,而对墨、名、法却有微词,又以百家众技,皆有所用,唯其不合于大道,而有往而不返之弊耳。次为荀子《非十二子》,皆在攻击所短,不著所长,门户之见甚深,主观之论亦宏,是非优劣,显失公平,亦不足以详其短长矣。至于孟子评杨、墨,以及农家、纵横家之流,多为意气用事,出于谩骂,亦非公平之论。故诸子相互批评,多属偏见,其能公平论断者,当推后人之评述。

诸子评述,除庄周、孟、荀外,前有司马谈,后有班固。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之评述十家短长,则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试举一说,分述于后,借以说明诸子十家之短长焉。

儒家《说文》云:“儒,柔也,术士之称。”《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论语》中,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在孔子以前,儒本为学者之通称,学者甚众,而人品则有君子小人之别,故孔子勉其为君子儒。至孔子以后,学者以孔子修订六艺,厥功甚伟,而其人格,更臻于圣,故以孔子之学为儒学,孔子一派之学者,则谓之儒家。《周礼·太宰》注曰:“儒有六艺以教人者。”因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又以其学教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此孔子所以为儒家之宗主。故儒家之称,由来已久。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不以人为代表,而举六家之名,评其长短。其论儒家曰:“儒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失也。”儒家以礼教人,礼教为儒学之精神,且孔子学说,以仁为体,以礼为用,礼为孔子施政设教之方略,如能执礼,则有功矣。且六艺之法,并非寡要,孔子以之教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所谓不能通其学者,岂其然乎?司马谈之论,盖对汉儒所发,汉儒传经,专重章句训诂,所谓博而寡要,劳而无功是也。且儒家之长,不专序礼。其专重礼教,施于政治教育者,当推荀子,此亦儒家从学之事,故司马谈不得要领之论,不足以评述儒家孔子之短长。其次评述儒家者则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此为儒家之所长。《汉志》又曰:“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家寝衰,此辟儒之患。”此述儒家末流之短。

道家道者,术也。古之诸子,皆原于古之道术。所谓道家者,道德家之简称而已。老子之书,言道德之意,故又名曰《道德经》。道者,天地自然之道,万物所生之总原理。德者,一物所得于道,以比物者;即一物所以生之原理也。班固评述道家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舜之克让,《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班氏以为道家者,人君南面之术,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故能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也。《易》之谦谦者,见于《易》之“谦卦”,“谦,君子卑弱以自持”是也。一谦而四益者,即《易》之《彖》辞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也。是故道家以此为长。又曰:“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此道家之短也。

墨家其祖为墨翟,墨子以氏为此派之名,故称之曰墨家。司马谈评墨家长在强本节用,短在俭而难遵,似是而非,未得要领也。其以墨者原于尧、舜,亦与其学之渊源相反。墨子之学,托于夏禹,所谓“背周道而行夏政”是也。且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为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此所谓墨学托于禹也。且墨子学说之中心,在于兼爱,而其主张,不仅节用,其事不足以遍循,皆其短。司马之评未尽然也。班固评墨家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班氏评论墨家之长,列举贵俭、兼爱、上贤、右鬼、非命、上同六者,似较司马谈所论为广阔,此诚为墨家要指,然亦不能概然目为所长,其文言曰:“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此述墨家之短也。墨子所以反对儒家者,“以为其礼烦而不悦,厚葬靡财而病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则“非礼”为墨子之主张;所谓“不别亲疏者”,即“兼爱”之意。兼爱、非礼,为墨学中心思想,不待蔽者,此即所谓墨家之流弊也。

法家法者,刑也。《尚书·吕刑》:“唯作五虐之刑曰法。”《易经·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法者,《史记》所谓刑名、法术是也。其学以战国为最盛,其后为法律家所宗。此派学者对法极端重视,主张任法而治,故名之曰法家。班氏所述法家曰:“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法家之长,在于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为法家主要之立法精神,亦维持国家秩序之要素。礼者,所以范围人;而法者,仅以限制人之行为。荀卿曰:“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法家重法之思想亦由于礼治而来。班氏又曰:“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弃仁去义,而无教化,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此法家基本之精义。然而法家自战国后期愈得君王之见用,司马谈虽以儒家为主,实则所采用者为阳儒阴法,究其因,法家思想亦自有其存在价值。先就其贡献言:

西汉贵戚大臣,淫鄙昏庸,欲正斯疾,非法其谁?故商君之相秦,“卒定变法之令”。“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公子公孙。而信赏必罚,以视《谷梁传》之评郑伯克段,“缓追逸贼,亲亲之也”。知有法而不知有亲贵,则法之进步一也。’

春秋时,夹谷之会,孔子不废用刑。而司马穰苴之为齐景公大司马,一则以“军法期而后至”,斩幸臣庄贾,庄贾则景公命为监军者也;再则以“军中不驰”威景公之使者,使者则持节赦贾之人。而孙武为吴王阖庐将,以宫中美女为阵,因二女大笑,斩之,卒达“前后跪起,皆中绳墨”之境。皆中绳墨,即法也。由此可见,春秋之末,善治军者,已善用其法。信赏必罚,杀敌致果,则法之善用可见。

春秋之时,对于成文法之明布,尚多疑虑。故郑铸刑书,叔向有“弃礼征书”之惧;晋铸刑鼎,仲尼兴“民在鼎矣”之诽。斯皆反对以某罪当诛,某统当囚,昭示国人之意。然臧文仲之语鲁僖公,亦言:“刑五而已,无有隐者,隐乃讳也。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钅+戊】;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隐也。”文仲虽未言明布法文,而于明刑弼教之意,庶几得之。至战国之时,则商君定令,明言法当公布,以期得民之信任于“明白易知而必行”之法。此则法之善用可见。

郑有竹刑,楚有茅门,晋有被庐刑鼎,春秋之时,国各有其法,法各有其长短。集思广益,参同酌异,则法之进步可见。如屈平为楚“造宪令,作草稿”;而申不害相韩,亦以“晋国之故礼未灭,韩国之新法重出。先君之令未收,后君之令又下。新故相反,前后相缪,百官背乱,不知所用”,“故刑名之书生焉”。可知申子之定刑名,由于新故相反,前后相缪焉。

然而法家虽有其优点,亦有其缺失的地方:

一则曰制法之权在君上,而君权乃益盛焉。汉杜周云:“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是明言法之所定,定于“主”者。然则韩非子则谓:“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抱法则治,背法则乱。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治,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抱法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其意约曰,用法则千世而一乱,不用法则千世而一治;斤斤执法之可治,而不知前主后主,均能以是非攻法,焉在其不“人存法举,人亡法废”乎?

二则曰法家太看轻“人”在政治上之地位,而淡忘“造法”、“行法”之“人”。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自行者,明言行法之时,须有人之位置。荀子亦谓:“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又谓:“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此真法治流弊之当头一棒。管子云:“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盖法之必行,仍在乎人,管子书虽不足信,而其信“徒法不行”意义深远。

三则曰法家既视人为机械,因而刑罚之重,实为后人所嗟咨。故古者罪人不孥,而秦则有三族之刑。李斯具五刑,夷三族;而嫪毐之变,“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此秦之严刑也。齐亦车裂苏秦,烹阿大夫;楚肢解吴起,刖卞和足;魏断孙膑两足;赵漆智伯之头。凡凿颠、抽胁、镬烹、车裂之刑,各国皆前后行之,子产所以救弊者。而二百年后,弊起于所救之具,而莫之能救矣。

名家名者,用以责实,使事物有所分别,不致混乱之义。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荀子曰:“名者,所以期累实也。”故名之本义,实指事物之名。其后凡以文字或言语抒意者必用辞,而异则为兼异实之名,连缀成之,故辩说所用之术曰名学,其性质与印度之因明,西洋之逻辑,大致相同,即持论所需之辩证术也。司马谈评论名家曰:“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又曰:“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控名责实者,正名之谓也。苛察缴绕者,诡辩之谓也。正名存真,此其长也;诡辩失情,此其短也。

阴阳家阴阳家以星历为专门学术,由来已久,盖以五行配五德,终而复始。此派学者,既以阴阳为星历,及五行运行为主,故名曰阴阳家。司马氏论之曰:“尝窃观阴阳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此司马氏谓阴阳家之长,在于序四时之大顺;而其所短则在迷信鬼神,讥评而多所拘畏。

纵横家纵横家者,战国时外交之策略也。纵横者,南北曰纵,东西曰横。是时秦国西据关中,而燕、齐、楚、韩、魏、赵六国,并在山东,地被南北,故六国联合拒秦曰合纵,六国解合纵之约以事秦曰连横。所谓纵横,即此两种不同外交政策;所谓纵横家,即运用两种不同外交政策之政客是也。班固曰:“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杂家杂者,杂采各家之说,故曰杂家。吕不韦相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万言,以为备天下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吕览》一书,汇儒墨之旨,含名法之源,而以黄老为宗,旁及兵农阴阳诸家之言,盖合九流而为之,此《汉志》所以称为杂家者也。《汉志》曰:“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杂家出于纂辑,原非专学,既无中心思想,自不能专门名家,漫羡而无所归心,是其所短。至其所长,则所谓“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时人无增损者,非不能也,畏其势耳。

农家神农为传说中古代之帝王,始为耒耜,教民耕穑者也。此盖战国时,诸子疾世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时有许行者,治神农之道,《汉志》称为农家。其言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语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家勤于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长也。而其短,则在君臣并耕。君臣并耕者,农家之特见,学理之主张也,而孟子非之,以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身为国君,日理万机,无暇兼事生产,此根据史实而言。君臣并耕之说,不切于人事,其学亦不能行于世,此班氏称其短也。

小说家小说之名,盖对大道而言。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道亦远矣。”考其来源,殆出于神话与传说。古代国家大事,由稗官撰述,此小说之由来也。《汉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小说虽非大道,但有益于人事,或原本于劝惩,或寓情于讽刺,对于世道人心,多有影响,此孔子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汉志》对小说家,特附录耳,故仅说明“弗为”、“弗灭”之理由,不复评其短长。故其总论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又曰:“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则可通万方之思矣。”此前人评论十家如此。

诸子的流变及其衰替原因

原因之一:诸子学说,兴于上古政治制度之变化;而其衰也,则衰于西汉中世统一学术之后,此亦时代环境使然。论者皆多以诸子之衰归咎于秦始皇之焚书坑儒,其实秦之焚书,仅焚民间之书;而官府之书,则掌于博士之职,而博士中,亦有各家学者,是秦之焚书,与诸子学说,无大影响,唯思想言论,失其自由,此对诸子学术之发展,不无阻碍耳。

汉有天下,诸子学说,仍行于世。文帝好黄老家言,为政以慈俭为宗旨;窦太后亦好黄老言;盖公教曾参以清净治国家;汲黯修黄老之术,治民主清净。淮南王延客著书,杂取各家之说;司马谈叙六家,推道家为最高;贾谊明申商,晁错尝学申商刑名;韩安国受韩子杂说;主父偃学长短、纵横之术,《史记》《汉书》,均明言之。据此,则诸子学说,未亡于秦,而却盛于汉初。帝王将相,多信黄老之言;百家之语,诸子盛行,依然如故。

原因之二:降及武帝,而有统一学术思想之举,表彰六经,罢黜百家,诸子之学,遂因是而衰。而武帝之以对策取士,及提倡经术,均以利禄为饵;学风之变,亦由在上者有意左右之。此与诸子学之衰歇,亦不无影响。武帝统一思想之计划,出于田蚡与董仲舒。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子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此董氏灭息邪说之主张,武帝遂有罢黜百家之事实。以统一学术思想言,田、董二人可谓功臣;以阻碍学术发展言,亦可谓之罪。其功其罪,固有定论。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封册,唯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自此以后,以利禄之道,提倡儒学,而儒又须为上所定之儒学,于是天下英雄,尽入彀中。春秋以后,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亡矣。”以是观之,则诸子学说,衰歇于汉武之世,所谓田、董之主张行,而诸子学之时代终,斯亦先秦诸子之不幸也。

原因之三:诸子学之衰歇,亦有其本身变化的影响。阴阳家本任鬼神而舍人事,邹衍复有“大九州”之说。适秦皇汉武均有求长生之奢望,于是由鬼神之说而变为神仙之说,由“大九州”之说而变为海外之神仙,遂成方士之言。方士既盛,儒家乃与之混合而有种种荒诞不经之说(如董仲舒求雨求晴之说,京房易学灾异之说)。至西汉末,纬书出,而儒学大变,道家亦与方士混合,使老、庄、列诸子成为仙人。至东汉末,道教出,老子俨然成为教祖。儒家之学除与方士混合外,又一变而为章句训诂之学,重笺注,失其精微。墨家则以偏重实际行为,不重理论之故,著述极少;其自苦与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之精神,则流为任侠之自我牺牲,殉私交,报恩仇,故其衰歇竟无继者。

原因之四:秦汉一统,游说以见用已绝迹。不但纵横之士,一变而为赋家,且以君臣悬隔日甚,面说变为上书;而以辩论见长之名家,亦以无用而衰歇。农家则唯有农艺农政之书;小说家则均为外史笔记之作。汉世犹有著述者,唯儒、法、杂三家而已。然自单篇散作之风渐盛而专著渐衰。汉代学风,盖已转趋于经学及文学之赋体,此亦学术本身变化使然。

第二节 儒道思想学说之比较

儒道之论道

儒、道两家皆言“道”。然道家以自然为中心,更以自然界之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认为人类比诸道所从出之“自然”,则人实极脆弱,人更永不能胜天,故曰:“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人类只能顺着自然界,最多不过辅助一二,而不能有越乎自然创造,故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莫敢为。”此种否认人类创造能力的论调,与儒家刚好相反。儒家以人为中心,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讲“道”与老子之“道”是具有不同的含义,所说“志于道”的“道”,不是指天地之“道”,乃是:“人之所以道也,君子所以道也。”(荀子《儒效篇》)

总之,儒家所说的“道”,从不离开人事而作玄妙的解说。即使像《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所命的,自然赋予的,就是人的本性;遵照本性去做,就是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这个“道”字也是真理的意思。“道”字在儒家来看,它本身一点也不玄妙。

至于道家所说的“道”,可真神妙得很。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是说有一种混混沌沌的东西,在天地还没形成之前,它就产生了,而勉强称呼它叫做“道”,勉强形容它称为“大”。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老子第十四章)惚恍就是若有还无,若无还有,“道”就是这样的东西。但老子又说过最深奥的人生原理的“道”。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有形的万物,追本溯源,推到最后,必定是无。正像庄子所说的:“物物者非物。”(《知北游篇》)而“道”字正是“无”,正是“非物”。所以“道”在道家的解释是神妙的。

道在儒家是一个重要的中心观念,在道家更是最基本的哲学根源。而道字的原始意义是路,儒家把它从道路引申为人生的准则、社会的规律、政治的典范等,但道家却把它作为宇宙原始物质的代号,进而演成自然主义的理想。

政治观点之比较

一、就源流而论,儒道两家皆承自吾国历史传统之学术与智慧,但道家思想中经隐者之一变,而为退避恬淡;儒家自孔子问礼之后,始终承继正统文化而发扬之,故主维持旧制度、礼仪,并认伦理道德为修身治国之圭臬。孔子主张“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老子却主张“没身不殆”、“外其身而身存”。孔子要一身率之,老子却说:“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要“啬”、要“长生久视”。孔子则提出以忠、孝、仁、义、礼、乐作为政治的骨干,他说:“礼义以为纪……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二、老子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不仁”、“不尚贤”,甚至于反对“五色、五音、五味”。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换言之,即反对种种人类的后天文化。而孔子的政治体系是建立在伦理观念上的,据《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见孔子要以君臣、父子名分维护封建制度。但老子却否定现状,希望反转到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思想方法之比较

孔子的思维方法是折衷主义,亦即“中庸”之道。孔子的全部学说中,无不以“中庸”作中心。如《论语》所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中庸的注脚,因此,孔子教化弟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老子的思维方法则是“相对主义”,如他所举说的道与名、有与无、善与不善、美与恶等。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

“仁爱”观念在孔子认为,“仁”为“士”的理想人格。他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仁者爱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平准。”老子则主张“绝仁弃义”。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两者相同要点

其一,身份论。孔子所称“君子”、“小人”,老子所称“善人”、“不善人”,都是指该人在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地位而言。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老子则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故两人同样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等,颇有相同之处。

其二,对工商业的意见。孔子是赞成自给自足农业经济的,他说:“所重:民食、丧祭。”他是深恶痛绝商业的。由“求善贾而沽诸”一语,可看出商业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但孔子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老子对战国工商业的突飞猛进以及所产生的交换经济是反对的。他说:“绝巧弃利。”“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都是反对工商业的言论,并把“为盗”“行妨”归之于物质的进步所造成的。

其三,两者皆言道德。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老子则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孔子曰:“以德报德。”老子曰:“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多有相同的见解。

其四,两者之主柔弱。老子讲柔弱谦下,以避祸存生。《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郑玄语云:“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是儒教亦以柔弱为主。子路野人也,夫子屡挫之。《中庸》云:“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盖凡教育之结果,无不使粗野刚鄙之人,化而为柔和谦虚也。

其五,两者对天之观念。道家对天之观念,认为系自然,为无意志者,不能赏善罚恶,与儒家荀子之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完全相同。但因荀子甚为积极,故进而为制天、用天之主张;而道家则始终留于顺天、应合之观念中。另外,庄子主张与道冥合,与万有为一,孟子亦主张“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二者之分别处,就目的言,庄子为求超脱,孔子为求道德(义理之道德,孟子认为本体即道德,道德即本体)。就方法言,庄子用“心斋”、“坐忘”,孟子用存仁心、养善性之方法,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

其六,两者皆向往无为政治。道家讲无为政治,孔子亦甚羡慕。《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认德化为政之基,与道家“至德内充,万物自化”之观念相类似。儒家主张贤人政治,以化民成俗,收风动草偃之效,亦不能不谓其受道家之影响。

其七,哲学思想之相同。荀子主张虚一而静,以明大道,与庄子“唯道集虚”、“无心为道之宗师”同一旨趣。庄子所说的“道”,有近似老子的,也有近似儒家的。他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齐物论》)学派不同,见解不同,但这个“道”字,却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字真理意同。庄子又说:“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天道篇》)这段话虽是道家自然主义理想的运用,但道字的意思,和《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道字,没有两样。庄子又说:“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篇》)这段话的“道”字,是道理的意思。而且这个道字所包括的圣、勇、义、知、仁,完全是儒家的德目。儒家的道是众德的共名,它包含了仁、义、礼、智、信、勇、恕等。道家的道却和众德相去很远,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而庄子拿圣、勇、义、知、仁来解释道,是和道家相反,和儒家却相吻合。换句话说,庄子书里的道字,杂揉了儒道的意义。

总论之,老子为我国自然哲学之鼻祖,其思想与博学,早为当时人士所尊敬。孔子赞其言,闻其理论,亦蒙其影响。老子言道德,孔子亦言道德,而《论语》之言,虽有出于老子,但孔子之解释,与老子不同,如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则视老子“报怨以德”之说,为得其是非之准;至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则视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使民无知无欲”之论,则为另一意义。此老子之主张,见于孔子之态度;而老子之思想,亦多表现于孔子言论之中,可见两人关系密切。

第三节 儒墨思想学术之比较

先秦学派以儒墨为显学,孟子说:“天下不归于杨,即归于墨。”而两者皆以救世济民为己任。儒家之人生观,以雍容娴雅为尚,尊崇文、武、周公,为重礼乐之温和学派;墨家之人生观,即以克苦为己任,推崇大禹,胼手胝足,为民服务的精神,可谓“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篇上》)。所谓“褐衣服,枯槁不舍”,实为一种极端救世的苦行学派。

对于命与鬼神观念之比较

儒家肯定人之有“命”,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死生,痛苦,寿夭,穷通,贫富,贵贱,祸辐,吉凶,利害,得失,等等,是非自己所能作主的。《论语》中有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篇》)亦即是说,从死生富贵等之遭遇上来论命,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死生富贵等遭遇,不免有其主宰或定限,这些都不是人力或个人所能作主,因此,儒家认为这些谓之“命”。儒家又认为“命”源于天道,故天命之观念,在儒家看来,自然是一种超越的形而上学,并且人之所谓有命,从本源上说,即是超越天道所赋予人的一种限定。然而儒家却不教人把持、支配这种限定,或教人执有命而归于怠惰,而教人“尽命之正道而处”。墨子则提倡非命,其思想渊源,是针对当时现实,人们的“执有命”、“怠惰”而发。故他提倡非命,是教人执命而归之强力从事。王公大人能强力从事,则刑政必治;卿大夫能强力从事,官方必充实;农夫妇人能强力从事,则国富民安,这样便可造成天下之大治,此点足以显示墨子主张,乃以天下为目的。

鬼神观念大体也是中国传统宗教观念,孔子对于鬼神,一向抱着“存而不论”的理论。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篇》)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篇》)又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从上述之记载,可知孔子只重人事,对于鬼神采取敬而远之、隔绝而不论之态度。墨子却以鬼神为实有,其动机渊源,欲以鬼神观念,拯救乱世。墨子以为当时天下之所以乱,君臣之不忠敬,父子之不慈孝,兄弟之不和睦,正长之不肯强力从治,庶人之不肯强力从事,与人为之淫暴,为乱如盗贼等,因不信鬼神之真实存在,不明鬼神之能赏贤罚盗的缘故,因此墨子希望天下对鬼神的存在,深信不疑,借以收到拨乱为正之效。墨子说:“鬼神之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罚,无大必罚之。”(《墨子·明鬼篇》)可见他对于鬼神之作用与利用,是超过任何力量的。

对于丧葬礼乐态度之比较

儒家主张厚葬久丧,是基于“尽于人心之不安,不忍”。而且人之所谓不安不忍,乃是人之所以为“仁”的缘故,因而厚葬久丧基于不安不忍,得其意义,得其客观的榷实。而且,人能于此尽其厚葬久丧的事,尽于其心之不安,而归于所安;尽于其心之不忍,去其所忍,即是尽于其心之“仁”。于是孔孟肯定厚葬久丧,实际亦教人主存其心之仁,或体验其心之“仁”。

墨子则提倡薄葬短丧。所谓薄葬:“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墨子·节葬下》)。又说:“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墨子·节用中》)墨子所谓短丧,亦即活者“哭往哭来”,或者说:“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墨子·节葬中》)故他提倡薄葬短丧实为天下之利,或为功利而发。

儒家重视礼乐,孔子本人除对乐非常爱好之外,还以诗乐教人,更主张以乐为政。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这正显示人之为礼为乐,必须具有“仁”。故他认为礼乐“待其人而后行”之重要性,而礼乐本身必以“仁”为本则或本源。所以人之为礼乐必须具有“仁”,始能兴礼乐互相呼应;故人之为礼为乐,必须先有敬和“仁”心。就“乐”之自性的和说,乐必有艺术性;同时,也有其道德性。如此,则乐之所谓乐,必须音乐性与艺术性合一。所以乐在人生修养上,与致治天下方面,亦必有其极大功用。这是儒家所重视的。因此,孔子不仅懂乐,且以诗乐为教。

而墨子则主张非乐,主要在于排斥时日之好乐。他指出好乐是损耗民财、民力、民事,而社会人士之为乐,必有害于天下之利或功利,所以他主张“非乐”。

对于爱与义利观念之比较

儒家一切思想基本上都是从“仁”字出发,就普遍性与差别性而言,则“仁”之本身必具备其普遍性及差别性。在人心之真正感应上,必见其与人和物为一体,便是仁本生于普遍性;而具仁心的人,在真实感应上,必有轻重、厚薄的不同,这便是“仁”的差别性。因此,儒家之爱是有差等的,由亲及疏,儒家主张“亲亲而仁民”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

至于墨子则主张兼爱,墨子为了矫正当时天下人之不相爱,所以提倡兼相爱。兼相爱之“爱”是一种普遍之爱,更因兼爱并不具备差别性,而认为爱是无差等。他又以为一切的祸害、篡弑、怨恨皆由不相爱而产生,故提出兼爱方法以易之,亦即是“视人之身若己身”的观念。

儒家以为义利乃是非之判,故以义为道德、价值之代表,故儒家重义轻利。《中庸》说:“仁者,人也;义者,宜也。”儒家凡处理事而能理的,便是义,亦即是宜。《论语》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汉代董仲舒认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故儒家可说是不重功利的。而墨子则重事实的功效,利与义是一致的。他说:“义,利也。”(《墨子·闲诂经上》)又说:“忠,以为利而强低也。”(《墨子闲诂·经上》)意思是说道德与实利,不能相离,但明目列出他所谓的利,不是私人的,而是国家万人之利,亦即所谓功利。

儒家一向主张法古,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孟子则极力鼓吹法先王。墨子亦称美尧、舜、禹、汤诸帝之善政,但对于法古方面,则和儒者大有不同;他是抱有一种较进步的观念和想法。所以墨子提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者益多也”。但是儒家好言古服,墨子则反之,他认为若要复古服才是君子,那么古言古服,亦有新的时候,岂非古人都成为小人吗?

两者相同之处

墨子言亲士尚贤,与孔子所说举贤才之义相同。墨子所言之道及重器之发明,与孔子主张道器并重之意见一致。墨子言修身与孔子言修身之义相同。墨子主张节用,与孔子论节用而爱人的目的相同。墨子言天志,与孔子论天心之道理相同。墨子主张非攻,与孔子厌战之心理无异。墨子主张尚同,与孔子主张的立大志一样。墨子主张明鬼,与孔子论“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的意见无大差别。

第四节 儒法思想学说之比较

春秋战国时代,封建制度日渐崩溃,社会政治发生很大变动,一时学者纷纷研究补救之道,故在东周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到战国时,又出现许多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之学者,故后人称他们为法家、儒家。儒家坚持复礼,法家则主张明法,两家思想学说,处世态度,异处甚多。

政治历史观之比较

儒家主要学说在礼乐与仁义两部分。孔子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礼记·缁衣篇》)孔子最高之政治思想,德指仁义;礼指一切统治之秩序。所谓亲亲、尊尊、长幼男女有别,是礼之根本,使人受礼制之约束,各安本分,不得超越。孔子又认为守礼还需用乐配合,因为乐乃从感情到人与人间互相安协的中和,使各安本分,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意谓没有仁作为思想之基础,礼乐是空虚的。故《礼记·中庸篇》说:“仁者,人也。”故仁就是做人之道理,亦即是爱与同情心;而且爱是有等级的,在外是礼乐,在内是仁义。故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篇》)具体则表现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法家政治学说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以商鞅为首。他在秦国进行经济政治改革,而总结统治之经验,认为政治制度与法令都是强国利民之工具,他认为“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使事也”。(《商君书·更法篇》)其次是与商君同时之申不害,他提出“术”之理论,从另一角度为当时统治者提供统治办法。他为了要巩固君主大权,防止大臣篡夺,乃提出“君操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的办法。如此,为君主者,则可以操生杀之权,课群臣之能。其三是另一位法治主张思想家慎到,他提出“势”为原则。“势”是指权势,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之权。其后荀子之学生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之杰出代表,他把“法、势、术”三派集大成,认为此三派各有其偏。他批评商鞅“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韩非子·定法》)故主张法治是封建君主巩固统治其臣民,否则政权便落在他人手上。韩非又批评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韩非子·定法》)换言之,只讲“术”而不重视“法”,结果使法令不行,造成作奸犯法者多,所以认为法与术须结合。他说:“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他同时又强调君主权势之重要性。他说:“抱法处世则治,背法处世则乱。”(《难势》)故法家到韩非以后,是汇“法、势、术”之大成。从上述所举之儒法政治学说中,大约窥见其不同之处,现再详细分析如下。

法家在政治上实行法治,而战国初期,李悝提出以食有劳而禄其功,便能赏必行、罚必当之理。李悝变法稍后,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他针对儒家之克己复礼,而提出明法审令,实行政治革新;又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而商鞅也主张“法必明”,刑无等级,反对以前“刑不上大夫”之制。至于韩非更主张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用法治思想统一全国。

至于儒家在政治上所实行之礼治,又如何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篇》)或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篇》)上述所说到的礼,乃西周社会等级制度,孔子提出“仁”,是企图用一种道德原则,来约束人仁之视听言动,自觉地克制一切非礼之言论,防止违礼犯上之行为。孔子更强调“仁”就是爱人,更要求贵族通过自我克制和彼此之间互相妥协,巩固其统治权。但法家代表之商鞅,认为儒家鼓吹之礼乐仁义孝等,都妨碍国家富强与进步。韩非则认为孔孟提出之仁义忠孝之说,是“愚诬之学”,所以他特别反对孔孟之“德”与“仁政”,如此才能适应于战国时代之社会。

儒家主张厚古薄今,孔子主张在混乱之春秋时代,唯一补救方法是“克己复礼”;孔子之再传弟子孟子,则主张法先王之复古主义,更提出恢复周代之“井田制”、“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至于法家集大成者之韩非,则继承其师荀子“法后王”之主张。他说:“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所以他特别强调厚今薄古,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为时代在变化,社会上一切事情不断在改变,所以制度和措施也必须变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自然思想与认识论之比较

自然思想孔子哲学思想中认为天有人格,有意志,是人们生死祸福之主宰者。孔子信从天命,认为天命有绝大权威,不可抗拒。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篇》)天命乃冥冥中之主宰者,孟子则认为天能赏善罚恶,要人们听天由命,安分守己。而法家集大成者之韩非,则反对天命与天治。他认为:“若天若地,孰疏孰亲?”(《韩非子·扬权》)所以韩非发挥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思想,因此他反对儒家之听天由命,畏天命的思想,认为对于自然和人事态度应积极自我推动,以达到人定胜天之目的。

认识论孔子认为世界上有“天才”,他们可以不需接触经验,不需通过学习,与生俱来便具正确知识。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篇》)换言之,认为上智与下愚,都是先天决定的。孟子继承孔子之认识论,他承认人有一种先天存在的智能。他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而韩非则根据孔孟所论,提出“前识”之理论以反驳。他说:“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先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韩非子·解老》)所以韩非认为排除一切主观之“妄臆度”,要认识产生在对于物理之观察、研究后,才可以决定。所以儒家之“认识论”是唯心的,而法家则是唯物的。

教育思想与人性之比较

孔子之中心思想为“仁”,故其教材当然脱不了“仁”。孔子之教育内容又可分为政事、德行、言语、文学四方面。政事包括财政,其主张在“节用以足民”。孔子对于军政,亦提出其七年计划。他说:“善人教民以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篇》)言语方面,包括外交辞令、誓师之辞、祭祀之文等,故诗书是言语科之主要教材。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孔子教学生,强调“博学于文”,“施之以礼”。故孔子以《诗》、《书》为六艺之文,作为文学教材,时又涉及礼法与射御。德行方面,孔子主张人格教育,对其他门人弟子之视听言动,莫不重视。

至于韩非的教育思想,则以法律为治国要具,认为人人服从法律,必先普及教育不可。他说:“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韩非的政治教育思想,除去标榜法以外,还重视“术”,实则其政治教育,可称为“术”治教育。他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法家在对于民生教育方面,若从法家理论看,定可寻求到其教育之共通点。他说:“夫明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本务而外工作。”(《韩非子·五蠹》)在军事教育方面,他说:“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韩非子·五蠹》)因此,韩非认为力战乃治国之本,非仁义礼智所能比。他说:“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兼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韩非子·五蠹》)上述所论,法家认为斩敌者不必高慈惠,既赏斩敌又高慈惠,势不两立之事。拔城则不信兼爱之说,若信兼爱则必信非攻,此又势不两立之事。既欲富强,不贵农夫士卒,而贵游食之客,亦势不两立之事。从上述各点来看,韩非之尚力重战思想,极为明显。

儒家之教材是《诗》《书》《礼》《乐》和《周易》,认为这些都是应读之书。《论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篇》)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是孔子以《诗》《书》六艺为教学之教材,而六艺之中《诗》尤其重要,因为《诗》《书》《礼》,同是先王之法典,故孔子用为教材。

韩非则认为社会是不断进化的,他说:“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韩非是功利主义者,故对于教材之选择,自不必法古。他认为儒家以礼为教材,是违反社会进化观点,他以“刑”来代替“礼”。他说:“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问辨篇》)可知刑法乃韩非教育之中心思想。韩非之法治,不仅用于治国,且用于规范人的行为,刑法是法家政治教育教材。

三、儒家思想建立于人性皆善的基本理论上,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互信互爱为基础。而法家的人性论是建立于性恶的基础上,因而不信人与人之间,能建立亲爱互助可资信赖的关系,故认为儒家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的推恩政治,会自然走上猜疑之途径。故韩非说:“人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其子以成其私……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韩非子·备内》”

儒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秦自孝公用商鞅起,即成为法家的实验场。秦的政治思想全为法家所支配,这是无可置疑的。到西汉初年,承秦制,法治仍继续推行,其影响当时政治、社会、思想有如下数端。

一、君臣关系在制度上之影响。我国在秦以前,君臣间地位并不悬殊。君臣地位之悬殊,是由法家统治开始;以人君为统治的绝对政体的观念,由秦实行。要表现君之特别尊,臣之特别卑,必有一套特定的仪节,此即所谓“朝仪”。秦政统一天下,令传说中的皇与帝为一而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并废谥法以使子不得议父,臣不得议君。当然随着有一套尊大与卑微、相形而益彰的礼仪,如古者跪拜,君亦答拜,至秦则不复答拜;古者君臣告语之词,皆曰书,至秦则诏、令、书、疏分别均严,即其一例。西汉大抵皆袭秦旧。自此以后,君臣的关系,完全成为法家思想所形成的天地悬殊的关系。专制政体由此而遂成定格。此种君臣关系一经决定,便赋予昏暴之主摧残知识分子在政治社会上的人格与灵魂的权力。二千年来,只有做“文犬”、“文丐”,才有富贵利达之路。

二、法的性质在法制上的影响。秦汉时,法的性质不是从儒家精神出发,而是以法家的性质、法家“应报”的精神作根基。“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烹之刑。”到了武帝,因为“奸轨不胜”,重定诸律令,其情形是:“律令凡三五九章,大辟四零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此,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汉书·刑法志》)再演变下去,到成帝时则“大辟之刑,千有余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

三、法制推行对吏治的影响。西汉高祖开布衣之局,除统治意识外,尚保有若干社会意识,故多有恤民之意,特别重视吏治。然而吏治所凭借的是法制,但汉代及秦代所推行的法制,完全是法家的刑罚观念,根本少有儒家的“教化”观念。故贾谊在《治安策》中说:“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殴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下憎恶之如仇,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而元帝时匡衡曾上疏说:“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于罪,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虽严刑峻法,犹不为变。”

第五节 名法思想学说之比较

名、法二家概略

战国之际,论辩之风盛行,其所论辩之中心,在于研讨名实问题,旨在明是非、别异同,而以论理为主。由论辩名实因而产生名学,善于名辩者,谓之名家,亦称辩者,惠施、公孙龙即为此辈中之特出者。二人之外,尚有若干辩士,或作学术文论,或谈怪异之说,或以名乱实,其诡辩之词,往往反乎常情,虽能胜人,而不能折人。且辩者之争论,“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当时文人辩士众矣,古籍残缺,莫可考定,姑以惠施、公孙龙二人为代表。

法家者,乃专从君主或国家之观点以论政治者。当时称为法术之士。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释法家云:“所谓法者,纯属自然法则的意义。法之本源在‘天之道’与‘民之故’。此道与故表现出来者谓之象,象之为具体的则谓之器,模仿此象此器制出一种应用法则来谓之法。”班固《汉书·艺文志》亦云:“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敕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但名、法家自战国晚期,无论思想学说,不仅大行其道,且有合流之势。汉初流行的黄帝刑名之学与魏晋期间的名法之治,都与上述两家思想之合流颇有关系。细分之,名与法二家思想亦各有其异同之处,兹据史实以分析之。

思想渊源之共通处

法家自蔚成一学派,其思想实受儒家之影响。儒家重“正名定分”,故以“礼数”使名分有具体区别表示。而荀子之言“礼”实与法家之言“法”相近。如荀子《不苟篇》云:“礼,法之大分也。”《儒效篇》云:“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尺寸寻丈检式也。”又以“法后王者法其法”为主张。故其弟子承其流,而集法家之大成,这是法家受儒家影响一证。儒家开山祖师孔子,主张“正名”,《论语子·路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因为言辞是“兼异实之名”而组成的,名既不正,便不能合其代表之实,则言辞自然不通顺。孔子作《春秋》,便因目击当时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以致“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故欲以一字之褒贬,寓王者之赏罚,以正其不正,这就是实行其名的动机。

道家谓“我无为而民自正”。盖其所秉之要、所执之本,即为“自然法”。法家则殆欲以“人为法”代“自然法”以成此“无为”之治。如《管子·白心篇》云:“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淮南子》也说:“一日刑之,万世传之,而以无为为之。”这正是司马迁所谓“其归本于黄老”的意思。道家之代表,莫如老、庄。老子书中也有论“名”:“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墨家以“尚同”为统治思想的手段。墨家要“壹同天下之义”,使“上所是者,下皆是之;上所非者,下皆非之”。法家乃以政府所制定公布之法,齐一天下,使“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以求简易之至。然受墨家影响。当时百家并起,虽各有宗主,仍杂糅各家学说,故惠施有泛爱万物之谈,公孙龙有偃兵之对。而尹文亦与宋趼则提出“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胡适之乃据以为此之人皆所谓“别墨”。故可以断定所谓“名家”,和儒、道,墨、法几大学派都有关系。因为“名学”是各派所同具有的辩证法。因此,不能指出哪几个人是“名家”。各派的“名学”最发达的,反得推法、墨家出的“别墨”。

名法二字,古多连称,乃法家与名家关系极密切。盖古称兼该万事之原理曰道,道之见于一事一物者曰理,事物之为人所知者曰形,人之所以称之之辞曰名。以言论思想言之,名实相符则是,不相符则非;就事实言之,名实相应则治,不相应则乱;就世人之言论思想,察其名实是否相符,是为名家之学。特时术也,用诸政治,以综核名实,则为法家之学,此名法二家所由相通也。法因名之,名出于形,形原于理,理一于道,故名法之学,仍皆不能与道相违背。

名家思想学说简介

名家立说,以公孙龙、惠施二人之学为代表。惠施之观点注重个体,个体常变,故惠施的哲学,可称为变的哲学。公孙龙的观点注重于共相,共相不变,故公孙龙的哲学,可称为不变的哲学。二人的学说不大相同,然都是由理智观察世界结果,兹举名家之学说于后。

一、白马论,公孙龙主之。其言曰:“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曰:‘有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与马也。异黄马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其言大略如此。夫马之名一也,而或以命马之全,或以命马之别。马,马之全也。白马,马之别也。便谓白马为马则全别之失矣。夫失全别之差可也。然以全泥别,则可;以别乱全,则不可。以别乱全,能逐万物而不反。此龙之所大惧也。而龙之意在发夫两明之非。

二、指物论,公孙龙主之。言“概念”与个别事物,“类”与“分子”之异,故“人类”非“一人”,而“一人”必属“人类”。指物之说,二话尽之矣。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虽然,指者,何也?指者,我之指物也。我之指物,则所指者物,而能指者我以所指言之,即物莫非指。以能指言之,则我非物,即指非指矣。故其言曰:“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指何以言天下之所无也?夫指若为有,则指亦一物耳。指亦一物,则物不待指而有,而物莫非指之说,不且破乎。

三、坚白论,公孙龙主之。略似白马非马,而其剖析则益精。此论从感觉分析概念之不同。“曰: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此谓目手异任,不能相代,故“坚”、“白”二概念宜分离。夫指马之白体而马无有,则指石之坚白而石无有,其理一也。然马石无有,而有马石者何也?马石之无有者,在马石;而有马石者,在人也。当身毒因缘和合之说,未入中国,而有此虚空粉碎之言。若公孙龙子者,岂仅辩者之雄而已哉。

四、名实论。公孙龙论名实曰:“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所实也。正其所实者,名也。”夫知以正名者正实,则名何可废也。虽然,名何以正,夫使物物各当其物,则名无不正矣。

五、通变论,公孙龙主之。此篇词意玄晦,今未能明,不敢强解。

六、论空间,惠施主之。下面列举之。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古人以“宇”字代表“空间”。“至大”,指无穷的“宇”,无所不包,故曰“无外”。分割此至大之“宇”,乃有种种人为的区别。如立方丈……立方寸,以迄一毫一忽,皆名之曰“所”。但必分至无可再分的不占容积之“所”,乃可谓之“至小”;既不占任何容积,故曰“无内”——这就是以“容积”论空间。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是以“面积”论“空间”。几何学上的“面”是“无厚”的,因无厚,故不可积,而此无厚之面,则可在“宇”中扩展至于无穷,故曰“其大千里”。

“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这是根据地圆学说以论空间。因为地是圆的,故所谓“南方”者“无穷”而又“有穷”。无穷是地圆的真情,有穷是人为的假定。

七、论时间,惠施主之。“日方中方晲,物方生方死。”古人以宇宙代表时间。时间合古今旦暮而言,也是无穷的。与无穷的时间比,则一天的日中日斜,一物的由生至死,不过几小时、几年或几十年的极短促时间。虽其有久暂短长,却渺小得等于零。这与庄子所谓“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同一道理。

八、论同异,惠施主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物各有“自相”,故异都有“共相”,故“同”。推而上之,则虽人与草木亦同为“生物”。故就“自相”分别,别为个体可云彼此异;以“共相”综合,推而至于荀子所谓“大共名”之“物”,则一切都是“物”,彼此都是“物”,彼此毕同。故一般人所说的同异是“小同异”而已。

九、连环说,惠施主之。连环何解也?环之相贯,贯于空处,不贯于环也;环可连自亦可解,如何相连,即如何可解。是故两环贯空,名不相涉,亦可各自相转,彼此既不拘束,此不解矣。环之解否,亦随人之观点而定;若引锥破之,则为解环之另一方法,故曰连环可解也。

法家思想学说简介

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儒家主张“人治”,故虽“文武之道布在方策”,但终“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韩非子·用人篇》云:“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这还是说不能舍法而治国,犹不能去规矩而成方圆。《商君书·修权篇》则更进一层云:“夫释权衡而断轻重,废尺寸而断长短,虽察,商贾不用,为其不必也……不以法论知能贤不肖者唯尧,而世不尽为尧。是故先王知自议誉私之不可任也,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则且以舍权度以断轻重长短者,虽察也是偶然的、稀有的,是不可用的。故法家反对“人者舍法而以心治,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的“人治”,而主张“使法择人”、“使法量功”;极而言之曰:“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所以尚“法冶”是法家的一种特色。

反对“保守”,反对诸子的“托古”。荀子不主张“法先王”,主张“法后王”,乃由于先王年代太远,文物制度已不可考。韩非更进一步,主张变古。《心度篇》说:“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根据上文历述古今情事之不同,而断之曰:“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主张“功用”,更明确地反对儒家的“仁政”。所谓“功用”,即是参验一切言行的标准。韩非说:“明主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他们既重视“功用”,故以“仁政”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六反篇》更以家庭作譬,下“仁”不如“法”的结论:“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以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者必是家也。相怜以衣食,相惠以佚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故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圣人权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人之相怜也。”可见他们的“弃仁”、“用法”仍是以“功用”为前提的。

释情而任法。法家精义在于释情而任法,盖人之情,至变者也。喜时赏易滥,怒时罚易酷,论吏治者类能言之。人之性宽严不同,则尤为易矣。设使任情为治,即令斟酌至当,终不免前后互殊,而事失其平,人伺其隙矣。法家之义,则全绝感情,一准诸法。法之所在,丝毫不容出入。看似不能曲当,实则合全局。通前后而观之,必能大剂于平也。职是故,法家之用法,固不容失之轻,亦断不容畸于重。世每讥法家为武健严酷,此乃法家之流失,非其本意也。至司马谈诋法家“绝亲亲之恩”,《汉志》亦谓其“残害至亲,伤恩薄厚”,则不免有阶级之见。

法家治民,乃主从大处落墨,而不主苟顺民情。《韩非子·心度篇》谓:“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民利。”今有孺子将入井,人见而止之,或不免婴孺子之怒。然谓孺子之入井,为有求死之心,固不可。则止之若违其欲,实顺其欲也。人就不欲利?然能得不知利之所在也。故顺人之欲者,未必其为利之反;反人之欲者,未必其非利之也。特欲或隐而难见,或显而易知。当其隐而未见之时,无从家喻户晓耳。故曰:“凡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

禁止一切私人学说。法既已立,则一国之“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一切私人之学说多以非议法令为事,故皆应禁止。

主性恶。“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盖人之性唯知趋利避害,故唯利害可以驱使之。法家多以为人之性恶,韩非为荀子弟子,对于此点,尤有明显之主张。韩非以为天下之人,皆自私自利,“皆挟自为心”,互“用计算之心相”,在《扬权篇》中及《六反篇》中同具此论。

同类推荐
  • 女儿国的搬运工

    女儿国的搬运工

    韩飞穿越到了女儿国,本来以为这必定是一场香艳无比,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逆天穿越之旅。然而,很快韩飞就发现自己想多了……女儿国内忧外患,竟然生存在野蛮之地,内战不断,强敌环伺,这里有身披铠甲,手持大刀的御姐将军,有黄袍加身,号令天下的女皇,作为穿越过来的韩飞,竟然发现自己只是个地位低下,还正处于战争期间的搬运工……为了活命,也为了热血,韩飞紧抱女神大腿,搞生产,抓科技,提军事,看韩飞这个搬运工,如何逐步成为女神的贴身国师,带着女儿国,征服蛮兽,掀翻帝国,成就宇内大业……
  • 邵局

    邵局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世多引用此句。邵局者果然如此乎?还有没有隐藏什么惊天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大开脑洞,下下千年,星际穿梭,共同去解开邵氏局中局。
  • 独闯史前一万年

    独闯史前一万年

    意外来到一万年前,从一个人的奋斗开始,看他如何建立一个帝国。
  • 明末之巨宼逆袭

    明末之巨宼逆袭

    新书《我本炼炁士》已经上传,求支持!清顺治八年,东虏已占中原大半壁江山,孙可望在云贵欲图收复湖广,郑成功也在闽浙高举明旗。然而,在夔东的深山老林里,还有一支少为人知的部队在坚持抗清,他们就是以李来亨等人为主的夔东十三家义军!清廷所称的“巨寇小李贼”,百姓口中的“小闯王”李来亨,在夔东抗清长达二十年之久!当南明军和义军都先后降清或被剿灭后,只有他仍在用生命守护中原最后一方汉土!他穿越到了李来亨身上,面对的却是内忧外患:忠贞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鞑子攻城掠地,处处紧逼!南明朝廷覆亡在即,却仍然对忠贞营将士时时猜忌、处处排挤!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康熙三年的鞑子大围剿中,弹尽粮绝投火而亡!面对如此困境,他该如何力挽狂澜,重整我汉人衣冠?
  • 猿球崛起

    猿球崛起

    主角在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发现这是个蛮荒的时代,人类文明还处于一个刀耕火种、兽皮为衣、折木为兵的时代。主角在面临蛮荒野兽和食物危机的生存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同为人族间的压迫剥夺,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世界还存在有人族的死敌,一种凶残嗜杀以人族为美食的猿族。看主角怎样带领他的族人在这个蛮荒的世界一统人族,消灭打败凶残的死敌猿族,在这个异世界的大陆上在建人类文明的辉煌。欢迎阅文评审团前来评阅!本书群415613107欢迎大家来交流
热门推荐
  • 特工痞妃:绝杀江山美男

    特工痞妃:绝杀江山美男

    风华绝代一佳人,自坠凡尘护心魂,八面玲珑戎马行,六十甲子断肠殇!寻寻觅觅,浮浮沉沉,无边无际,应不应该?纵横人神魔三界的天族太子,为了那一抹梦中的倩影,历经无数困苦折磨,风霜雨雪,只为她的倾城一笑。《锦华章》第五世:《特工痞妃:绝杀江山美男》,告诉你一个血泪交织的爱情故事!【本文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绝不是悲剧结尾!】新书《帝阙卿情:枭皇盛宠夺天妃》火热连载中,看一个女人“专业挖坑十万年,坑天坑地坑老公!”
  • 快穿之晚晚来逆袭

    快穿之晚晚来逆袭

    苏晚:我怎么什么都不记得了;0504:你死了,前尘往事都随风飞了;苏晚:现在我要做什么;0504:替人逆袭,改变命运;苏晚:他们怎么不自己去;0504:可能智商不够吧;苏晚:你是说我很聪明;0504:不……我觉得你的话很多;苏晚为了自救,开始穿梭在各个任务世界吸收能量,开始打怪升级成为人生赢家,不过人生不可能是顺遂的,就算苏晚是个团子,也不例外。
  • 凤临都市之无敌娇妻

    凤临都市之无敌娇妻

    天地生人,人衍万物。上神赐四方血脉,东青龙,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然则漫漫数亿年过去,血脉渐微,四方神兽命数将尽。怀朱雀血脉者,主解困厄。“朱雀,人间应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和平美满。但你看,自私贪婪,虚伪浮夸,浊气直冲九天。”“困于己,厄难不断。吾愿往人间,解人之困厄。”“朱雀,天下当阴阳平衡,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轮回。但你看,阴阳乱,轮回断,平衡摇……
  • 豪门暖婚之枭爷娶妻攻略

    豪门暖婚之枭爷娶妻攻略

    家逢变故,母亲车祸而亡,十六岁的齐欢,瞬间没了倚靠。母亲下葬当天,齐欢就被逼着接受小姨变继母,表姐变亲姐的事实,她不接受,过去疼爱她的小姨直接变脸,自坠下楼却诬赖是她所推。亲生父亲竟然不听她的解释,要将她送到少管所。就在齐欢的人生即将被成功的摧毁,他犹如天神一般的降临。帮她虐渣,供她吃穿,在她未成年的日子里,尽职尽责的做着她的监护人。成年后,她被人告知她在她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有一桩娃娃亲,齐欢震惊,她喜欢的是他,可这桩娃娃亲该怎么办?听闻她的表白,某人言笑晏晏,俯身,轻吻了她一下。“不用怕,这件事交给我就好。”齐欢:“……”这一生,何其有幸,遇上这么一个懂她,疼她,护她,爱她的一个人啊。
  •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婵娟忆流年

    婵娟忆流年

    “婵儿,你做的小像真好看。”“只是白纸撕出来的……不吉利。”“不妨事,白纸染红了也是同样的。”少年说罢便咬破手指,将鲜红滚烫的血液滴在了那个用手撕出来的小像上面。她笑笑,也学着少年的样子把属于她自己的那一个小像染红,少年见状,皱了皱眉,轻轻地握住她的手,仔细的用帕子包好食指的伤口。“生生世世。”她小心翼翼的拿着那两个小像,头靠在了少年的肩上。城墙外面号角声响起,厮杀声震天,马蹄声纷至沓来,热闹的声音传进了冰冷的牢房中,她从梦中醒来,艰难的站起身,沉重的镣铐束缚着她缓缓向前移动。叮呤咣啷一阵铁链声传来,牢门打开走进来一位老者,他双手合十,微微颌首,“阿弥陀佛,罗姑娘,别来无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9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特工女王

    特工女王

    当锋利的剑锋,挑落女子的战袍,落地的不是眼泪而是鲜血。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编写的谎言,为了能够让自己和自己想保护的人能够成为这个谎言的主宰者,战青云用带血的冷笑承受了一场不该承受的欢爱!九龙金丝帐帏落下,一场新的战争即将起程!————————赫连风——气盖寰宇的帝王,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他的心中本只装得下辽阔的天下,娇俏红颜只作为征服后的战利品而拥有,是度过漫漫长夜,孤寂寒冬的物件而已!直到他见到了那名传说中的那名女子,用一种只有野兽才有的目光看着他,他发现女人也许还有别的用处!他说,不要试图反抗,因为你我都知道,王者的爱是建立在服从之上的怜惜。唐潜——雍容伟岸的高贵气度,浑然天成的王者风采,美玉雕琢的绝美面容,上天给了他所有,唯独忘了怜悯,由无忧到失落到绝望再到愤怒,来时他一身繁华,去时,他只剩下身边傲然挺立的女子。他说,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唐允——白衣胜雪,笑若浮云,黑如点墨的双眸中之中,总带着一抹邪肆与戏掠,以及漫不经心的潇洒。但是当战青云的战刀割开那副长铗高歌,豪气干云的外表,又是谁在哀泣?他说,我的人生无从选择,我的悲剧早已注定!宇文裂天——挥洒战场,执枪而立的出云国第一神将,他的长枪划开了一个混乱但崭新的世界,充满鲜血和杀戮,残忍和冷酷,但是从此他的视野中却多了一抹血色的身影,他兴奋得如同荒原上一头看见同伴的孤狼,月下长嗥。他说,拿起你的战刀,给我一个惊喜!李牧云——高山仰止,只堪心折。他是隐于朝堂之上的隐士,手持鹅羽,悠然而立!他们同是站于高山之巅的智者,用俗世无法理解的目光看着这个世间,他们比肩而立,共看天地浩大。他说,我们的相遇就是一颗美丽的流星,虽然迸射出令人惊羡的火花,但注定只是匆匆而过。————————————我生之前谁是我,我死之后我是谁!当特种兵少校安然变成大将遗孤战青云,所有沉睡的力量都从蛰伏中惊醒,一切开始蠢蠢欲动!腹黑的,残暴的,无情的,冷漠的,善良的,风流的,各种类型的美男一应俱全,可谓是个美男盛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强烈推荐好友懒离婚的新文《女王御狼》——好友敛心的文文冷君弃妻——好友七色的文文十岁小父王——好友孤月如我的文文孽凤——小乙其他完结的作品:这个相公有点冷——绝代妖娆——(一女N男)我的天王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