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十三年春,余因树胶制造厂扩设分行,往游荷属爪哇各埠,先到吧城次至万隆。在万隆商会内遇一富侨,原籍漳州,自少来洋,年近六旬,余早耳其名,闻其资产二三百万盾,唯系初与相识。越日邀余到其住家午饭,亦颇诚恳,并言平生经历及家运不好,无亲生男儿,在梓里伊兄弟送一侄为嗣,养至去年十九岁而夭,现存一女寡居,拟续觅一佳婿,伊年纪已老,将遗业付托了事云云。余回旅馆后复萌为厦大捐款之想,即托人向该富侨请捐建厦大图书馆一座,多者十万盾(其时国币与荷币略同),少者六七万盾,一年中陆续汇交。伊兄弟在厦门开钱庄,林文庆校长亦其知友,该款绝不至落空。图书馆可标伊姓名捐建,既可永作纪念,亦可作厦大募捐提倡之例。自开办已四年,余捐输开办等费百余万元,未有标余姓名一字。伊如有意认捐,余当面陈较详。越两日回报无效。又十余日余复到万隆,别托一人重向该侨提议,或降减额数亦可,盖为此机若失,余不复来,结果徒劳往返。此为余代厦大向富侨募款之第二次无效也。
同类推荐
文学与我们的世界: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
本书收录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2011年至2017年在中国各地发表的重要演讲。这些演讲分别论述了文学与社会、人生、自然、科学、历史、想象、梦境、探险、都市、全球化等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勒克莱齐奥为文之认真、学养之丰富,视野之开阔,见解之深刻,体现了作家的担当、文学大家的风范和情怀,更体现了诗学历险之于勒克莱齐奥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勒克莱齐奥的这部在华文学演讲录,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拓展视野,丰富人生。他的朋友,他的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许钧策划了这一系列演讲,并就每次研究作了侧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演讲的价值和意义。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视野开阔,涉及世界文坛古今大量的名家名作,就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给人以丰富的启迪。该系列演讲的策划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译本的主要译者及研究者许钧教授,担任了每次演讲的现场翻译,并都在事后题写了简明扼要的侧记。这些侧记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勒克莱齐奥这些演讲的理解。此书应该能受到文学研究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热门推荐
别人的故事主角在那里
他与她,别人的故事,爱是否诞生?可会延续?谁知道?只有小城的细雨,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人们说3岁是一个代沟,如果4岁呢?那是否是一条无法跨越的万丈大峡谷? 当他懵懂年少时,他与她未曾交集;相遇时,青葱年华的她,会执起谁手走过青葱、共赏年华?那无声的岁月在默默的验证着…… 他们是故事外的人,却一样演绎着动人心魄的爱情……